歷史上殘忍的科學實驗

殘忍的人體實驗很多人已經說了,我說幾個違反道德的殘忍心理實驗。

斯坦福監獄實驗

我們來看看這個實驗的簡介:

斯坦福監獄實驗(英語: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英語:Philip Zimbardo)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設在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大樓地下室的模擬監獄內,進行的一項關於人類對囚禁的反應以及囚禁對監獄中的權威和被監管者行為影響的心理學研究,充當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學的在校大學生志願者。其資助者是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

囚犯和看守很快適應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過了預設的界限,通向危險和造成心理傷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評價為顯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傾向,而許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創傷,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實驗。最後,津巴多因為這個課題中日益泛濫的反社會行為受到警告,提前終止了整個實驗。

該實驗證明了,隨著環境的變化,人性中的惡會被激發出來,並且提出了一種心理現象,即路西法效應。而這個實驗本身的道德性很快就被人們質疑——實際上這個實驗讓人們感到害怕,人們可能不太願意承認,自己的性格中有最為陰暗的一部分,只要到了適當的時候,就會無以復加的爆發出來,做出來違背道德的事情。

而這些參加實驗的實驗者也受到了嚴重的心理創傷,對於某些人的影響甚至於是終身的。

後來根據這個實驗改編的電影有很多,包括《死亡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等等。

↑電影《死亡實驗》劇照↑

第三浪潮心理實驗

我們來看看第三浪潮的介紹:

第三浪潮(The Third Wave),是1967年4月的第一整周(4月3日~7日,周一~周五)內,美國加州Palo Alto的Cubberley High School高中二年級的一名歷史教師Ron Jones在講授關於納粹德國的內容時,為論證法西斯主義所具有的一種「吸引力」而與參加他當代史課程的學生們共同進行的一項實驗,也是該實驗中成立的一個法西斯式的組織名稱。這項實驗所展示出的真實的驚人效果使得學術界乃至整個社會對於法西斯主義的認識更加深了一層。

這個實驗同樣是在一定的實驗條件下試圖激發人類心中的惡,但是比斯坦福監獄實驗更加殘忍的是,這次的實驗對象是未成年人。雖然我沒有查到這些受到實驗影響的青少年後來的發展,但是我相信這個可怕的實驗一定在他們的記憶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東西:有可能是對自己心中的惡的警惕,也有可能是對自己的失望和懊悔,甚至於有可能是興奮和若有所得。

同樣的,這個實驗被排成了電影《浪潮》。

↑電影《浪潮》劇照↑

Monster Study(怪物實驗)

這次的這個心理學實驗,相比前兩個還要過分,這次的實驗對象是22名孤兒。

1939年,艾奧瓦大學的兩名學者 Wendell Johnson和Mary Tudor主導了一項實驗,他們將22名孤兒隨機分成兩組,第一組通過正向引導的方式,一旦這組孩子流利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那麼就會得到表揚;而第二組則用反向懲罰的方式,一旦這組孩子說話說的不太流利,就會被責備和厭惡。

結果是顯然的,那些受到正向引導的孩子的語言能力要好於另一組用反向懲罰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甚至於第二組的孩子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語言障礙。而這些語言障礙並沒有隨著實驗的結束而結束,實際上,這些由實驗者一手造成的傷害伴隨了這些孩子一生。

所以,這兩位學者主導的實驗被稱為怪物實驗,甚至於二人本身也被稱為納粹。迫於輿論壓力,他們的研究成果從沒有發表過。

尾聲

我們首先應該肯定,對於大部分實驗設計者來說,他們的目的還是為了研究科學、並且將科研成果用來造福人類。但任何實驗對於實驗對象來說,都是有一定風險的,尤其是針對人的心理實驗,稍有不慎,對於人的影響是終身的。所以現在對於心理實驗,人們總是慎之又慎,尤其是針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實驗。

為此,現代的心理學專業設立了詳細的道德準則,相關專業的從業者和學生除了要了解心理學知識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學習和遵守道德準則。甚至於對於動物心理學實驗也制定了相應的道德準則,力求把這些實驗對人或動物的傷害降到最低。


推薦閱讀: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偉大的靈魂(5)
無聊的歷史考證
鴉片戰爭啟示錄:當中國的宗藩體系遇到了英國的世界體系
為什麼二戰一開始,德國與蘇聯聯手滅掉了波蘭?
歷史上的東方朔有多厲害?

TAG:歷史 | 實驗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