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癬、神經性皮炎、腳汗、雞眼民間偏方秘方

【臨床特點】

1.皮膚癬 又叫銅錢癬。癬斑形狀多是圓形,四周圍繞一圈淡紅色或紅色的小水皰,很像銅錢一樣圓。中間有鱗屑,很癢。搔抓後可擴大傳染鄰近皮膚。

2.手足癬(鵝掌風、腳濕氣)腳癬和手癬多由腳癬開始,因搔抓而傳染到手。腳癬又分糜爛型、水皰型、鱗屑型三種。糜爛型是腳趾縫和手指縫濕癢,脫皮,出水,表皮發白,剝去這一層下邊是鮮紅糜爛面。水皰型是腳底、手掌心和手指與腳趾的兩側,產生分散或成片的大小不一的水皰。瘙癢抓破後,繼續出水。鱗屑型是手掌和腳掌的皮膚變厚變硬,能一片一片剝下來,冬天患部皮膚裂開,很像鵝掌,因此叫鵝掌風。足癬又叫腳濕氣。腳癬和手癬搔抓後常出現患處皮膚髮炎、紅腫癢痛。

3.神經性皮炎 是一種慢性瘙癢性皮膚病。中醫學中的「頑癬」、「乾癬」、「松皮癬」、「牛皮癬」等多屬於這類,多發生在頸項部,也可生於肘窩、腘窩、大腿、小腿、會陰和肛門等處。初起皮膚髮癢,搔抓後出現圓形、淡紅色、多角形的扁平丘疹,很快就融合成片,邊緣清楚有光彩。癬面乾燥粗糙,皮膚增厚,皮紋加深,稍有脫屑。有陣發性奇癢,夜間更甚。糜爛滲液很少見。病程經過緩慢,反覆發作,有時減輕。精神緊張、生活環境突然改變或其他局部刺激,都可以使病情加劇。多見於青壯年。其發病原因多由風、濕、熱及血燥風毒等引起。

4.汗斑 有兩種:一種叫黃褐斑,另一種叫花斑癬。黃褐斑生於面部,為形狀不一、大小不等的黃褐色斑片。邊緣清楚,表面平滑,無鱗屑,沒有什麼感覺。花斑癬初起時,在胸部生一小片如黃豆大小的圓形斑,略帶灰色,微微發亮,有細小鱗屑,邊緣較清楚,有點像襯衣上的汗漬。如斑點增多和擴大,相互融合形成大片。其色變為深褐色。長期不治,可蔓延全身。此病一般沒有什麼感覺,並在冬天可自行消退,到來年夏天又複發。

5.腳氣 足傷濕熱則成腳氣。腫而痛者為濕腳氣,宜清熱利濕收風;痛而不腫,攣縮枯細者,名干腳氣,宜養血潤燥舒筋。

6.雞眼 人的局部皮膚受到反覆過度的摩擦或壓迫後,該處增厚隆起。常是腳底和趾緣等處生長高於皮膚面的硬結。硬結中心為一圓錐形的角化組織,形似雞的眼睛,因此名「雞眼」。雞眼頂凸出部很硬,一碰即痛,走路時其尖端壓迫末梢神經而疼痛,影響走路。除了隆起的部分外,還有深入皮膚下面的一條硬索,醫學上叫做角化塞子。這個塞子比正常組織硬幾倍,一旦壓迫了周圍的神經末梢,就會使人疼痛難忍。雞眼有硬軟之分,硬雞眼好發生於腳底的腳趾的外側;軟雞眼多發生於相鄰兩趾之間。由於潮濕而被浸軟,呈灰白色。

【治療】

1.神經性皮炎、牛皮癬 雞蛋1個,放在碗里用醋泡,碗口用紙封住,7日後打開,雞蛋變軟。每天用軟雞蛋將長癬的地方搽2或3次,忌食大蔥之類物。

2.頑癬

(1)取活蜘蛛頭摘掉,以其肚腸的漿液塗敷患處(不要洗掉)。敷上後會有像塗上油漆緊繃的刺激感覺。連用幾次至十多次。

(2)水浸松樹皮(去粗皮,最好用浸在水中的年久的松樹樁皮),研極細末,調醋搽患處。

(3)斑蝥7個,白酒30克。將斑蝥用酒泡好,23日後用此酒塗癬處,連用數日。

(4)韭菜放瓦上焙乾,研細末,用豬油調膏塗患處。

(5)鴉膽子12克,黃柏30克,鴉膽子煎汁,調黃柏末,敷患處。

(6)百年陳東廁內磚,洗凈,火煅投入醋中淬之。如此九次,抹搽極效。

(7)生川烏末,以醋調,敷患處,葯干再調再敷,3次後棄去,連用23日。

3.斑癬 生南星、生半夏各6克,生草烏5克,大狼毒10克,共為細末,用好醋調抹(方名四虎散)。

4.一切頑癬、腳癬、腳濕氣 紅皮蒜適量,搗爛,敷患處稍厚,每天換1次,連用37日。

5.牛皮癬(銀屑病)

(1)鹽滷汁10份,香油1份,混合塗患處。

(2)牛蹄腳燒成灰研面,用香油調搽患部。

(3)生驢皮1塊,以朴硝腌過,燒灰,油調上之。

(4)楊樹葉適量,水煮濃縮成30%軟膏,塗患處。

(5)石榴皮(炒成炭,研末)1份,加芝麻油3份,調成稀糊狀,均勻塗患處,每日2次,連續應用。

(6)南星6克,生半夏12克,浸酒500克,7日後,外用搽患處,連搽數次。

(7)烏梅50克,甘草10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8)黃牛皮1塊,燒存性,加麻油調和,以雞翎拭患處。

(9)姜蟲(蠍子)7個,香油30~60克,黃酒250克。製法:將7個全姜蟲,用香油煎或炸熟。服法:飯前或飯後將煎好的姜蟲吃了,接著喝黃酒,能喝多少喝多少。然後躺在床上,蓋上被子發汗。每隔7日吃1劑。反應:頭兩次服藥後,只是發汗,服到第三劑後,全身就象有蟲子在蠕動。服到4或5劑時,全身脫掉一層皮,這時就停止服藥。治癒率極高。

(10)食醋浸泡搗碎的松樹果,每日搽3次連續搽幾天。效果頗好。

(11)榆樹葉,搗爛取汁,外塗患處,每日1次。

(12)白及30克,五倍子60克,老陳醋適量。將五倍子,白及分別搗細末,先將五倍子粉與 陳醋混呈稀糊湯狀,置鍋內文火煎熬,待稍稠後入白及粉末,成糊狀,、貯瓶中備用。將葯塗於患部。本藥膏稠時可用陳醋調稀。用藥後,局部初覺痛癢,但不久即可消失,1~2日可出現脫痂現象。脫後再塗,直至癬消失為止。如有皮損則不可用。

6.錢癬(錢瘡)

(1)一張紙水浸濕,蓋在碗口上,紙上堆谷糠,用火在中央點燃,燒至離碗邊0.5厘米時,去糠紙,便得糠油,塗之。

(2)大棗1個去核,紅砒高粱米大,裝入大棗內,用瓦片焙乾,以黑為度,研面,香油調抹。

7.手足癬脫屑、乾裂 白鳳仙藥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取上藥的任1種,放入250克醋內,浸泡1日後,外用泡手足,每晚臨睡前泡20分鐘,連續治療7日。

8.足癬(足趾縫濕爛)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1種研末備用,洗凈腳後,撒於患處。

9.體癬(錢癬)硫磺12克,枯礬6克,花椒、大黃、密陀僧各1.5克,共研細末,米醋調搽患處。

10.花斑癬(汗癬)

(1)硼砂研細末,以黃瓜蒂蘸搽。

(2)密陀僧10克,硫磺6克,研末,以黃瓜蒂蘸搽。

(3)黃瓜1個(去籽),將硼砂3克,裝入瓜內,攪一下待等溶後,用汁塗搽患處。

(4)密陀僧、月石、冰片各10克,上藥研細末,待用。用時取新鮮絲瓜切斷,沾藥粉擦患處,搽後數分鐘洗去,不減藥效。

(5)櫻桃1杯,放鍋中燉熟,涼後,用此水搽患處。每日3次,連用3天可見效。

11.一般體癬

(1)秋樹皮,拔古牛根,煎水洗。

(2)蘇打粉(面起子),汽油,調搽(頭幾次疼些)。

(3)生薑切成片,用力摩擦患處,每日2或3次。

(4)荸薺15個,好陳醋90毫升,將荸薺洗凈去皮,切片,浸入醋中,慢火熬煎(忌用銅鐵器),10餘分鐘後,待荸薺吸收醋變硬後,放入碗內搗成糊狀,裝瓶封嚴備用,用時將本葯塗患處,用紗布摩擦患處,以熱為度,再敷本葯。用紗布蓋上紮好,每日換1次,輕者35日,重者12周。敷藥後,患處發癢微疼為有效。

12.神經性皮炎、乾癬、松皮癬、牛皮癬

(1)炙蔥白23厘米長段,炙紫皮蒜20克,白糖15克,冰片1.5克,蓖麻籽15克,共搗為泥,搽患處。

(2)膠布剪成略大於患處的小塊,貼上。不要揭掉,聽其自落,初貼35日後發癢,連用23周。

(3)生韭菜、大蒜各30克,搗成泥狀,烘熱,用力搽患處,每日1或2次,連搽7日。

13.髮癬 豬膽1個,取汁沖開水1杯頓服,輕者1服,重者不過2服。

14.頭面生癬 核桃肉去油,搗如泥,用干細布包好,臨睡時搽患處。

15.白癬

(1)蝸牛7個,搗極爛,白水送下,一次服。

(2)大蒜頭、凡士林等量,將蒜剝去皮,搗爛,用凡士林調成軟膏,塗患處,日夜各1次。

(3)老絲瓜皮50克,柳樹葉50克,生薑15克,花椒100克,濃煎成膏,外搽。

(4)羊蹄根適量,用石灰水浸2小時後,取出,用醋磨,塗患處。

16.頑癬、禿瘡 蜂房一個,生白礬不拘量,蜂房放入破罐內,白礬裝入蜂房內,用火煅,白礬化完為止。取蜂房研細末,搽患處。

17.頭癬

(1)蛇蛻適量,焙乾研面,香油調和,外塗患處,每日2次。

(2)把搗成泥狀的大蒜,加蓖麻油或豬油或香油調和塗之,每日換藥1次。

(3)甜瓜葉,搗爛塗患處。

(4)雄黃30克,硫磺60克,研末和勻,調豬油,外敷患處。

(5)五倍子50克,醋200毫升。先將五倍子煎汁,然後以醋調勻,擦塗患處,每日數次,3日為一療程。

(6)陳石灰適量,雞蛋數個。將陳石灰研成細末,用雞蛋清調敷患處,每日1次。

18.面部癬疾 生白果仁切開,擦患處。

19.頭癬、白癬、禿瘡 煙葉或全草煎水塗拭患部,每日2或3次,或取旱煙筒中的煙油塗患部,每日1次。

20.體癬、股癬、頭癬 用刀削下鮮嫩胡核綠色外皮,紗布包,用力拭擦患部,每日2或3次。一般約需1020日見效。或將綠色外皮剝下晒乾,煎水,擦洗患部亦可。

21.乾濕疥癬、發癢異常 幼白鴿1隻,綠豆90克。將白鴿除去毛臟,加酒少許燉熟吃。

22.頭部白癬(結痂瘙癢、脫屑或滲黏液)硫磺15克,枯礬5克,雞蛋10個,煮熟,取蛋黃放鐵勺內搗碎,慢火煎熬取油,然後將硫磺、枯礬研末,與蛋油調勻成糊狀待用。用時先將患處頭髮剃光,後塗上藥,每日塗2或3次。

23.手癬

(1)鮮仙人掌莖適量,洗凈搗爛,用乾淨的白布絞取汁液,用棉球蘸汁塗患處,每日2或3次,一般用藥57日。

(2)蓖麻葉,搗爛敷患處,每日3次。

(3)皂角末,燒煙熏患處,每日1次。

(4)艾蒿、紅干辣椒各適量。加水煮沸,趁熱熏洗患處,每日2次,連用即愈。

24.雞眼

(1)蕎麥3克,荸薺1個,共搗,照雞眼大小,貼上。

(2)冰片放雞眼上火燒,疼時吹滅,然後再燒。

(3)烏梅、醋各適量。烏梅去核取肉,加醋搗爛,再加鹽少許,敷塗雞眼上,用布包紮,過一晝夜,連用2或3次。

(4)紫皮蒜1個(連皮),大蔥1顆(去葉),共搗如泥,敷雞眼上。45日後,局部則變黑,幾天後即行脫落。

(5)雞蛋13個泡進醋里,密封7日。然後煮熟吃,一般56日後,雞眼裡面即出嫩肉,把患處逐漸頂高。這時每晚睡前用熱水把患處洗凈泡軟,再用刀颳去硬皮,持續78日,雞眼即可全部脫落。

(6)取新鮮青蔥,剝下其靠根的白色鱗莖上最外層的薄皮,將腳洗凈擦乾後,把薄皮貼在雞眼上,用布包好,一晝夜後,痛感減輕或消失。重複多次可去雞眼。

(7)金頭蜈蚣1條,醋泡3分鐘,搗爛。雞眼大小用膠布貼蓋好,35日除根。

(8)雞眼不可用鐵器割,只用磁鋒割後,患處用荸薺搗爛,敷上,以絹緾之則愈。

(9)雞眼處用溫水洗泡軟後,用磁鋒削到嫩肉,快見血為度,以豬板油炸後,乘溫熱滴到患處,可愈。

(10)貓眼根、面鹼各適量。共搗爛敷在雞眼上(勿貼好肉),即愈。有特效。

25.足癬

(1)輕粉3克,煅水石10克,好梅片1克,共為細末,撒患處。

(2)米糠180克(微炒,篩取細末),甘遂2克,研末,混合均勻,分為11劑,每日3次,飯前用米湯送下。

(3)芒硝30克,沸水沖開半盆,趁熱洗之,一日1次,連用7日。

(4)石膏、枯礬各等份,共研細面,外撒患處。

(5)灰黃黴素擦患處,連用數次。

(6)茄子的秧根,和食鹽煮的水洗腳。

(7)花生仁90克,赤小豆60克,大蒜30克,紅棗60克,水煎,每日2次分服。

(8)生谷芽、生麥芽各30克,水煎,每日3次分服,連服。

(9)雪花膏15克,止痛片15克,研面,黃連素眼藥水,放在一起成藥膏狀,塗患處。

(10)石灰水加濃鹽水,搽患處,早晚各1次,搽好為止。

(11)陳醋500克,浸泡花椒30克,用來洗腳。

(12)樟樹根150克,棗仁30克,同煮,後加入高錳酸鉀少許,洗腳。每晚1次,連用5次。

(13)把帶皮的紫皮蒜放在小火上燒,熟後,剝掉皮,加一點白礬,搗成膏,敷患處。

(14)五倍子不拘多少,研面,溫水調敷患處。

(15)櫻桃60克,白酒120克,合泡35日,一般以酒成紅色為止,塗患處。

(16)鯽魚仔不拘多少,瓦上燒灰存性,研細末,調酒敷。

(17)小鯽魚(愈小愈好),放瓦上燒灰存性,研末,泡酒抹患處。

(18)新鮮紫茄子2個,取之皮,外敷患處,每日2次。初用時局部癥狀加重,1周左右反應消失。

(19)每日用50℃的溫水,加1%的醋,泡洗腳20分鐘,常洗即愈。

26.腳氣經久不愈 好茶葉30克,大粒鹽1把,放盆內用開水泡,水溫時洗腳,每日洗1次。

27.腳臭、腳汗 白蘿蔔不拘量,煎水外洗。

28.腳氣腫痛、行步艱難

(1)蘿蔔籽、老蔥頭各30克,用水2碗煮成1碗,1次服完。

(2)黃豆90克,羊腳骨15克,陳皮3克,用水煮爛吃。

29.腳臭

(1)襪內放些樟腦粉,可除腳臭味。

(2)在熱水中放入茶葉和少量食鹽,待水溫時,把腳放入浸泡10分鐘左右,並不斷擦洗,臭味即可消除。

(3)用棉球或布頭,蘸上少許50%酒精,灑在剛脫下的鞋內,乾燥後再穿,(一般在晚上睡覺前灑,早上起床穿為佳)堅持半月後,腳就不會發出怪臭了。

30.腳汗

(1)晚上用熱水洗腳時,盆中放30克白礬,連用數次。

(2)山藥30克,蒼朮20克,木瓜10克,肉寇15克,蘇葉15克,檳榔10克,藿香15克,浮小麥15克,炙甘草10克,水煎2次分服。

(3)白礬10克,艾葉15克,防風20克,水煎熏洗。

(4)白礬25克,乾薑25克,共為末,逐日洗腳,連5日。

(5)白礬焙乾研面,先淡鹽水洗腳後,抹礬面,數日即愈。

(6)麻黃根15克,白礬30克,加水1000克煮開涼後,連續泡腳,7日即愈。

31.穿鞋腳臭 鞋內噴酒2次,可馬上去臭,並且以後不臭。

32.腳趾丫濕爛瘙癢 茶葉不拘多少,咀嚼極爛,塗患處。

33.腳氣腫痛

(1)木瓜為末,好酒調敷患處。

(2)白芷、白芥子各適量。生薑汁調塗患處。

(3)無名異,調牛膠外用,可治。

(4)木鱉子、肉桂各適量,共研細末,敷患處。

作者:鄭慶良


推薦閱讀:

神醫圖書館318—神經科—不寢=神經性失眠 2
臀上皮神經卡壓綜合症
執業藥師 第1章 精神與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用藥習題
醫源性臂叢神經損傷
你要有足夠強大的神經,去面對碎屍、殺妻、食屍這種魔鬼才能犯下的罪行;你要有足夠的耐心,在李玫瑾的引領下進入魔鬼們的心靈世界;你也要有悲憫的心,才能理解魔鬼並非突然形成,也有人對他們犯了罪……<div>2012<

TAG:神經 | 民間 | 神經性皮炎 | 偏方 | 皮炎 | 秘方 | 雞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