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鑒賞( 表達技巧 、思想內容、觀點態度 )
2018衡水名師原創語文專題卷
專題九 古代詩歌鑒賞( 表達技巧、思想內容、觀點態度 )
考點21表達技巧5顆星
考點22思想內容、觀點態度5顆星
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說明:請將題目的正確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
(一)古代詩歌閱讀(10分)
【來源】(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歐陽修
紫案焚香暖吹輕,廣庭清曉席群英。
無嘩戰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
鄉里獻賢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慚衰病心神耗,賴有群公鑒裁精。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4分)考點22中難
A.詩的第一句寫出了考場肅穆而怡人的環境,襯托出作者的喜悅心情。B.第三句重點在表現考生們奮勇爭先、一往無前,所以把他們比作戰士。C.參加禮部考試的考生都由各地選送而來,道德品行是選送的首要依據。D.朝廷對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成長為國家的棟樑之才。E.作者承認自己體弱多病的事實,表示選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來完成。
2.本詩的第四句「下筆春蠶食葉聲」廣受後世稱道,請賞析這一句的精妙之處。(6分)
考點20中難
(二)古代詩歌鑒賞(10分)
【來源】(2017年河北衡水中學一模)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送虢州王錄事之任
獨孤及
謂子文章達,當年羽翼高。
一經俄白首,三命尚青袍。
未遇須藏器,安卑莫告勞。
盤根倘相值,試用發硎刀。
3.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考點22中難
A.從題目來看,這是一首送別詩,然而本詩自始至終沒有一句直寫離情別緒,而送別之情卻蘊含其中。
B.首聯中「羽翼」是比喻,「羽翼高」是說王錄事志向高遠,希望位至宰輔,與下文他久居低位形成對比。
C.頷聯中的「青袍」是唐朝八品、九品官員的官服,與《琵琶行》中「青衫濕」中的「青衫」含意相近。
D.「盤根」喻難辦之事,「發硎刀」喻其傑出才幹,尾聯的意思是希望友人到任後能施展才華,取得良好政績。
E.本詩主要運用敘述和議論相結合的手法來抒情達意,全詩語言直白淺顯,而其抒發的情感卻強烈動人。
4.這首詩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分析。(6分)考點22 中難
(三)古代詩歌閱讀(11分)
【來源】2017年四川省南充市高考語文一模試卷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5-6題。(10分)
安貧
韓偓①
手風慵展八行書,眼暗休尋九局圖。
窗里日光飛野馬,案頭筠管長蒲盧②。
謀身拙為安蛇足,報國危曾捋虎鬚。
舉世可能無默識,未知誰擬試齊竽?
【注】①韓偓:唐末五代詩人,唐昭宗曾欲拜他為宰相,但受權臣朱溫忌恨,終被逐出朝廷。後來朱溫篡唐,建立梁朝,韓偓開始了漫長的漂泊生涯。
②蒲盧,又名螺嬴,一種細腰蜂,每產卵於小孔穴中。
5.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考點22中難
A.詩歌首聯中的「風」指四肢風痹。「八行書」指信札。「暗」是形容老眼昏花,視力不明。「九局圖」指棋譜。「手風」和「眼暗」,都寫自己病衰的身體。
B.頷聯就室內景物略加點染,進一步烘托出「安貧」的題旨。「野馬」一句暗示時光如白駒過隙,難以把握。「筠管」,竹管,這裡指毛筆筒。
C.《新唐書·韓偓傳》記載,一次朱溫上殿奏事,侍臣們紛紛避席起立,唯有韓偓端坐不動,引起朱溫的惱怒。這就是詩中自謂的「安蛇足」、「捋虎鬚」,也就是詩人致貧的來由。
D.尾聯緊承頸聯對往事的回憶,運用了「濫竽充數」這一典故,表達自己對黑暗世事徹底失望、願意隱退,滿腔的憤懣最終化作一聲嘆息,情切而辭婉。
E.《安貧》是唐代詩人韓偓晚年感嘆身世的作品。詩作將現實與回憶連成一片,這裡的「貧」,一語雙關,不光指經濟上的困窘,同時也指政治上的失意。
6.詩作題為「安貧」,詩人真的安貧嗎?這首詩反映他怎樣的心理狀態?請結合詩句做簡要分析。(6分)考點22中難
(四)古代詩歌閱讀(10分)
【來源】2017年四川省成都外國語學校市高考語文一模試卷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雜 詩
王贊①
朔風動秋草,邊馬有歸心。胡寧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離我志,殊隔過商參。昔往鶬鶊②鳴,今來蟋蟀吟。
人情懷舊鄉,客鳥思故林。師涓③久不奏,誰能宣我心!
【注】①王贊,西晉文人。②鶬鶊:又作倉庚,指黃鶯。③師涓:先秦時代衛國的著名樂師。
7. 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考點22中難
A. 首二句以寫秋景起筆,不僅寫出了悲涼肅殺的時令特點,也流露出「思歸」意緒。
B. 三至六句自述戰事不斷導致自己與親人陰陽相隔,強烈控訴了戰爭的殘酷無情。
C. 第六句「殊隔過商參」寫征夫奔赴戰場,途經商參,離家越來越遠,旅途凄苦。
D. 第十句與「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使用的手法相似,都是以物類比自身情感。
E. 詩歌最後兩句的感嘆,表達出征夫內心的痛楚、鬱結,以及那說不盡的思鄉之情。
8. 本詩「昔往鶬鶊鳴,今來蟋蟀吟」兩句可追溯到《詩經·小雅·採薇》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但二者又有所區別。請結合詩句,比較它們在表現手法方面的相同之處,以及在內容情感方面的不同之處。(6分)考點22中難
(五)古代詩歌閱讀(10分)
【來源】2017年洛陽二模試卷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各題。
玉樓春①
歐陽修
雪雲乍變春雲簇,漸覺年華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開,南浦波紋如酒綠。
芳菲次第還相續,不奈情多無處足。尊前百計得喜歸,莫為傷春歌黛蹙。
【注】①這首詞作於詞人被貶離京,任職潁州(今安徽阜陽)期間。②尊:通「樽」。
9.下列對這首詞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不恰當的兩項是()(4分)考點22中難
A.第一句寫冬去春來的物候變化,天空中漠漠的冬雲不覺間已變成了簇簇的春雲,對雲彩形態的細緻描寫,體現了詞人對春的信息的關切和感知的細膩敏銳。
B.第二句緊承首句所見之景,轉而寫心中所感:看到冬春景象的變化,詞人漸覺年華似水,無聲無息地流逝,不禁生髮出人生虛度不堪回首的感慨。
C.「南浦」句典出南朝文學家江淹的《別賦》中「春草碧色,春水綠渡。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句,藉以表達作者謫居貶地遠離親友的傷別之情。
D.第五、六句以高度概括之筆寫春天的萬千奼紫嫣紅相繼開落,面對這彷彿永不謝幕的美景,詞人的心也被永不滿足永不盡興的激情陶醉著激蕩著。
E.第七句中的「尊」即酒樽,表明詞人曾為有酒無花而千思萬想期盼春天快快到來,八句則表達了要好好享受眼前春光,不為春的短暫而感傷的心愿。
10.詞的三、四句是怎樣寫景和抒情的?請具體分析。(6分)考點21中難
(六)古代詩歌閱讀(10分)
【來源】河南省安鶴新開四校競賽題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1—12題。(10分)
南定樓遇急雨①
陸遊
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瀘游。
江山重複爭供眼,風雨縱橫亂入樓。
人語朱離②逢峒獠③,棹歌欸乃下吳舟。
天涯住穩歸心懶,登覽茫然卻欲愁。
【注】①詩人入蜀,奔走八年,奉召自成都東歸,途經瀘州,寫下此詩。②朱離:形容異地語音難辨。③峒獠:指西南山地的少數民族
11.下列對詩歌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4分)()考點22中
A.這首詩首聯交代了作者在四川的行蹤以及沿江東下情景。江上風大、山間雨急,風雨相挾,縱橫奔突。
B.頷聯中抓住了最能體現情景的形象來渲染,一個爭字,一個亂字,形象地寫出暴風急雨時的景象,可謂傳神。
C.「人語朱離逢峒獠」,隱寫喜愛此地淳樸的民風。再寫棹歌欸乃下吳舟,同時描述行旅,飽含著作者不少的鄉情。
D.陸遊久居蜀地,對這裡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一旦離去,惜別之情頓起,正所謂慣住天涯,歸心倦懶,流露出一種隨遇而安之情。
E.這首詩所寫景象變化極快,忽寫行役之苦,忽寫江山之勝,忽寫風雨之狂,忽寫土俗之陋,忽寫歸心之切,忽寫登覽之愁。
12.本詩以「愁」字作結,請結合全詩分析,詩人因何而愁。(6分)考點22中難
(七)古代詩歌閱讀(10分)
【來源】河南省大聯考2017屆高三階段性測試(六·A卷)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3~14題。
紅白牡丹
吳融①
不必繁弦不必歌,靜中相對更情多。
殷鮮一半霞分綺,潔澈旁邊月颭波。
看久願成庄叟夢,惜留須倩魯陽戈②。
重來應共今來別,風墮香殘襯綠莎。
【注】①吳融(850~903):晚唐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目睹唐朝衰亡,一生仕途不順。②魯陽戈:《淮南子》載,魯陽公跟韓國軍隊作戰,酣戰至日暮,為了趁日間消滅敵人,他探戈使太陽倒退了三舍(舍:星次,相傳有二十八宿,一突為一舍),又恢復了光明。後多指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
1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考點22中難
A.首聯先寫繁華的弦彈與歌舞景象,以動襯靜,來表明自己寧願在安靜的環境中與牡丹相廝守,表現出自己對牡丹的用情之真,情誼之深。
B.頷聯上句寫紅牡丹,直接用「殷鮮」突出其嬌艷欲滴的特點,又運用比喻,用美麗的紅霞寫出怒放的紅牡丹令人驚艷的情態之美。
C.頷聯下句寫白牡丹,想像月下一幅澄澈明凈的景象,水中倒映著月,在風的吹動下,泛著清波,以此來描繪白牡丹的素潔淡雅和極具美感的花形。
D.尾聯寫詩人感慨就算重來也還像今日與牡丹離別一樣傷感,牡丹隨風花落香逝,卻甘願奉獻自己,為莎草做陪襯,讓詩人遺憾之餘略感寬慰。
E.本詩將寫景與抒情、議論相結合,借牡丹寄託詩人的情感;寫牡丹特點時用想像的美景來表現內心的喜悅,寫牡丹凋殘時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14.這首詩頸聯的上、下句都用了典故,有何用意?請簡要概括分析。(6分)考點22 中
(八)古代詩歌閱讀(10分)
【來源】2017屆河南省百校聯盟高三4月教學質量檢測語文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問題。
登岳陽樓望君山①
【明】楊基
洞庭無煙晚風定,春水平鋪如練凈。
君山一點望中青,湘女梳頭對明鏡。
鏡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兩悠悠。
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萬古愁。
【注】①君山:又名湘山,實則是屹立於洞庭湖口的小島。相傳舜的妃子湘君(即湘妃、湘女)游此,故名。
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4分)考點22中
A.全詩以岳陽樓為聚焦點,生動描繪了暮色籠罩下的洞庭湖獨特美麗的景觀,取材頗有新意,可謂別具一格。
B.首聯直寫詩人登臨岳陽樓遠望洞庭所見的景象:暮色降臨,夜朗風定,湖水清澈,如練鋪開,水波不興。
C.第二、三聯,著力描繪君山的美麗景色。「一點」表明是遠望,「青」是指君山的顏色。詩人已完全陶醉於悠悠的青山綠水之中。
D.尾聯寫清澈的洞庭湖水能夠滌盪清除巴陵萬古愁,既表達了詩人對洞庭春水的喜愛讚美之情,又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憂愁。
E.題目「登岳陽樓望君山」點明了事件,「望君山」三字統領全詩:前三聯寫望中景色,第四聯寫望中所感。
16.本詩運用了比喻修辭和奇特的想像,試對這兩種表達技巧各舉兩例加以賞析。(6分)考點21中
(九)古代詩歌鑒賞(10分)
【來源】河北省衡水中學2017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17-18題。
水調歌頭·遊覽(1)
宋·黃庭堅
瑤(2)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枝上有黃鸝。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虹霓。祗恐花深里,紅路濕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3)。謫仙何處?無人伴我螺杯。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長嘯亦何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注釋]?(1)此詞大約寫於作者晚年被貶官時期。(2)瑤草:仙草。(3)金徽:瑤琴。
17.下列對本詞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考點22中
A.「春入武陵溪」,詞人巧妙地使用了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典故,這一句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後兩句寫「桃花源」的美麗景色。
B.「我欲穿花尋路」三句,寫詞人穿過了桃花源的花叢,一直走向飄浮白雲的山頂,一吐胸中浩然之氣,化作虹霓。
C.「紅露濕人衣」一句,黃庭堅化用王維的詩句,只把「空翠濕人衣」中的「空翠」換成「紅露」,可謂天衣無縫,渾然一體。
D.詞人以靜穆平和、俯仰自得的風格,把自然界的溪山描寫得沒有一點塵俗氣,其實是構築了一個自得其樂的精神世界。
E.這首詞是作者春天記游之作,開篇「瑤草一何碧」用借代的修辭手法讚美春天的瑤草像碧玉一般可愛。
18.分析這首詞下闋有哪些思想情感?請簡要賞析。(6分)考點22中
(十)古代詩歌閱讀(10分)
【來源】2017年江西南昌第三次模擬測試卷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9-20題。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喜見外弟又言別
李益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鍾。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19.下列對兩首詩歌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考點22中
A.白詩的前兩句,不僅點出送別的地點和時間,而且以景襯情,渲染出濃厚的離情別緒。
B.《南浦別》中「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C.李詩的頸聯避實就虛,擇取了敘舊時間很長這個側面,表現出二人歡聚時的熱烈氣氛和激動心情。
D.李詩的尾聯寫第二天又眼睜睜地看著表弟啟程遠去,在深秋的重山間的巴陵道上奔波。
E.兩詩主題雖同為傷離別,但語言特色不同,白詩語言樸素清淡,李詩語言奇特典雅。
20.兩首詩都抒發了離別之情,請結合原詩分析兩首詩主要表現手法的異同。(6分)考點21中
參考答案
1.【答案】AE(每項2分,共4分)
【解析】試題分析:A項「襯托出作者的喜悅心情」說法錯誤,此時是心情嚴肅的。E項「表示選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來完成」說法錯誤。
2.(6分)【答案】比喻的手法,(2分)把考生們在紙上答題寫字的聲音比喻成春蠶嚼食桑葉的聲音,(2分)描寫了考場上考生們緊張嚴肅答題的場景。(2分)
【解析】試題分析:「下筆春蠶食葉聲」,先點出其修辭手法,比喻:把考生們在紙上答題寫字的聲音比喻成春蠶嚼食桑葉的聲音,再表述其作用、效果:描寫了考場上考生們緊張嚴肅答題的場景,也顯示出來考生的才華橫溢,答題速度快。
3.BE(每項2分,共4分)(B「希望位至宰輔」於詩無據。2分)(E「語言直白淺顯」錯,語言不全是直白淺顯的,多處運用比喻,委婉含蓄2分)
4.①讚美:首聯讚美了王錄事文采出眾,有傑出才能;
②同情:頷聯對其長期不能升遷的同情安慰;
③勸誡(忠告):頸聯勸誡他勿露鋒芒,安於低位;
④希望(鼓勵):尾聯鼓勵其不辭辛勞,建功立業。(每點2分,答出3點給6分。意思對即可。
5.此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主要內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要學生準確細緻把握詩歌主要內容,從詩歌的結構內容方面進行具體分析,重點把握詩歌的表達意蘊。B項中的「野馬」指浮游於空氣中的埃塵,語出《莊子·逍遙遊》。意思是:閑居無聊,望著室內的埃塵在窗前日光下浮動。D項尾聯,詩人在回顧自己報國無成的經歷之後迸發出的一個質問:世界上怎會沒有人將人才問題默記於心,可又有誰準備像齊愍王聽竽那樣認真地選拔人才以挽救國事呢?質問又帶有那麼一點微茫的希望,而更多是無可奈何的感慨:世無識者,有志難騁,不甘於安貧自處,又將如何!滿腔的憤懣終於化作一聲嘆息,情切而辭婉。詩人的心情是矛盾的,並非徹底失望,願意隱退。故選BD。
6.此題考查學生把握詩歌內容要點,評價詩歌思想態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要學生準確細緻理清詩歌的核心思想尤其是詩歌蘊含的核心內涵,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所在。從「謀身拙為安蛇足,報國危曾捋虎鬚」一句中可以看出詩人敢於公正執法,觸碰權貴,故表面以「安蛇足」自嘲,實際上以敢於「捋虎鬚」而自負,表明一種忠貞不屈的人生態度。題作「安貧」,實質是不甘安貧,希望有所作為;但由於無處可施展才華,又不能不歸結為自甘安貧。貫串於詩人晚年生活中的這一思想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複雜心理變化。
答案:
5.BD(每項2分,共4分)
6.不是真的安貧,頸聯中詩人敢于堅守禮法,觸怒權貴.他感到自己雖愚拙,但報國不避艱危,透露出他在頹唐外表下隱藏著的一片捨身許國的忠誠;(3分)尾聯,詩人確實有感於世事黑暗,沒有明辨賢愚的明君,人才只能沉默無言,表達內心的失落與無奈。題作「安貧」,實質是不甘安貧,希望有所作為;但由於無可作為,又不能不歸結為自甘安貧。表現詩人複雜矛盾的心理狀態。(3分)
7. BC (B 項「強烈控訴了戰爭的殘酷無情」,表述錯誤,應為表達的對家鄉的思念之情;C項「途經商參」錯誤,「商參」二十八宿的商星與參星,商在東,參在西,此出彼沒永不相見。後以「商參」比喻人分離不能相見。)(每項2分,共4分)
8. ①表現手法方面的相同:兩首詩都運用了對比和反襯手法,以今日之景與昔日之景對比表明時間之快變化之大,以明媚的春景反襯戰士遠離故鄉、奔赴戰場的傷感苦楚。(2分)②內容情感方面的不同:《採薇》這一節詩表現的是戰士終於踏上返鄉路途的情景,既有回憶的辛酸苦楚,又有對故鄉親人的期待渴盼;而王贊《雜詩》中寫的是戰士苦守邊關的心境,當年離鄉的時候春光明媚,黃鶯啼囀,如今又到歲暮,蟋蟀悲鳴,自己卻依然無法返鄉,表達的是戰士內心的痛苦與悲哀。(4分)
點睛:這是考查詩歌的情感和表達技巧。在古詩鑒賞中,詩歌的表達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內容: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修辭手法(比喻、借代、誇張、對偶、比擬、排比、設問、反問、起興、互文)、表現手法(用典、聯想、想像、襯托或烘托、渲染、象徵、對比、對照、抑揚、照應、動靜、正側、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於景、托物言志)這是詩詞考核鑒賞的重點。本題也重點考查修辭手法「對比和反襯」。再次強調答題要領:內容(寫什麼)、方法(怎麼寫,也就是表達技巧)、效果(怎麼樣)。(注意:這三者的順序可以按需要倒換,但答題時不可缺漏。)考生在具體答題時要結合詩句內容分析。考生答題時要結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賞析,不可只背術語。
9.B C (B 「不禁生髮出人生虛度不堪回首的感慨」錯誤,應該是一年中芳華美好的春景在眼前呈現,最值得你放眼欣賞。C「藉以表達作者謫居貶地遠離親友的傷別之情」錯誤,化用典故的目的只是為了讓人聯想「春水綠波」的美好意境。) (每項2分,共4分)
10.題干問「怎樣寫景和抒情」,答案應該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對寫景手法的分析,主要抓住「北枝梅蕊犯寒開,南浦波紋如酒綠」中的對偶、擬人、比喻進行分析;二是要分析抒情方式,此句是寫景句,抒情方式只能是情景交融,作答時要結合詩人的愉悅心情。
答案:
9.BC(每項2分,共4分)
10.①三四兩句運用對偶的手法寫景,「北枝梅蕊」和「南浦波紋」,南與北,高與低,紅與綠的對舉,不僅是語言形式的對偶,更暗示了整個天地間都是蓬勃絢爛的春景。(若答擬人比喻酌情給分)②這兩句融情於景,充滿天地的生機、觸目皆是的春景,正是作者雖遭貶謫依然堅韌豪放的個性和賞玩美景時的暢快心情的體現。(每點3分,答滿2點即可滿分。答孤獨之情可給1分)
譯文:
突然間,雪雲消失,幻變成春雲朵朵,漸漸覺得,這樣的大好時光,正好極目遠眺.北山的梅枝冒著嚴寒發芽吐蕊,南湖的春水如同新釀的美酒蕩漾泛藍.各種花卉次第開放接連不斷,真的是情意綿綿灑滿天地間.面對酒盞千呼萬喚盼到了春天歸來,切莫為春天感傷而緊蹙黛眉。
【點評】對表達技巧的分析,需要對詩歌的內容進行整體把握,並結合詩歌的主旨和情感。另外,具體型命題已經給了考生答題的角度,而不能亂答:問修辭,就不能答抒情手法;問抒情手法,就不能答修辭手法.不能混淆概念,答錯角度。
11.CD(C 項「隱寫喜愛此地淳樸的民風」錯誤,應該是環境凄苦,隱含其地不可久留之意;D項「流露出一種隨遇而安之情」錯誤,應為離開與思鄉的矛盾心情。) (每項2分,共4分)
12.①羈旅漂泊之愁。首聯連用梁、益、瀘三地名,寫出詩人久居蜀地,不斷變換行程的羈旅之苦。②客居他鄉之愁。詩人客居他鄉,「人語朱離」,難免思鄉。③前路茫然之愁。詩人登高望遠,仰對茫茫雲天,欲向誰語;俯視迢迢原野,不辨去路,怎不生愁?④去留兩難之愁。詩人「住穩」蜀地,使他依戀難捨,留也難安,去也難安。(每點2分,答滿3點即可滿分。答孤獨之情可給1分)
試題分析:注意結合詩句答出羈旅漂泊之愁、客居他鄉之愁、前路茫然之愁、去留兩難之愁。
【考點定位】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名師點睛】詩歌的情感分析的題目一直是考試的重點,但是考核的難度並不是太大,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不知道答題的突破口,答題時要注意結合詩中標題、注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句子作答,重點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詩歌中的重點詞語,這樣就能和給的答案無限接近,還要主語詩歌的抒情方式,根據抒情方式分析情感。還要注意一般詩歌的情感都要求結合詩句分析,答題時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棄詩句。
【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名師點睛】詩歌鑒賞的選擇題綜合考核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內容,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注意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或只答表層含義,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顯的錯誤,此題的兩個選項均為情感分析錯誤。
13.答案AD(答D給2分,答A給2分)
命題透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思路點撥A.「先寫繁華的弦彈與歌舞景象,以動襯靜」分析錯誤。D.「卻甘願奉獻自己,為莎草做陪襯,讓詩人遺憾之餘略感寬慰」說法錯誤。
14.命題透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答案詩人先借莊周夢蝶的典故表明為了能一直與牡丹花相伴自己願意變為蝴蝶,而借魯陽探戈的典故,表明希望時間倒流從而留住美好的牡丹花。(2分)表現了詩人對牡丹的喜愛和惜別之情。(2分)也表達了自己對世事無常的感慨和無力改變唐朝危局的無奈,希望有力挽危局的人出現。(2分)
15.AD(答D給2分,答A給2分)
【解析】
本題考查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A項,「以岳陽樓為聚焦點」說法錯誤,是以岳陽樓為視角出發點;D項,「詩人內心的憂愁」理解有誤,重點是寫洞庭水能滌盪心靈的作用。
16.(1)比喻。(1分)①將暮色中的洞庭湖水比喻為白練和「明鏡」,體現了湖水的平靜、明凈。②將君山比喻成芙蓉,突出了君山的美麗。(2分)
(2)奇特的想像。(1分)①將君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想像成湘妃對鏡梳頭,突出了君山的動人可愛。②想像順流而下的春江水,能夠把巴陵之地的萬古愁蕩滌一清,突出了洞庭水的清亮和蕩滌心靈的效果。(2分)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表達技巧的能力。運用比喻的句子有「春水平鋪如練凈」、「鏡里芙
蓉」;運用想像手法的詩句是「湘女梳頭對明鏡」、「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萬古愁」。
17.(4分)BE(「我欲穿花尋路」寫詞人想要穿過桃花源的花叢,選項錯在忽略了「欲」的含義;「瑤草一何碧」用了比喻的手法。)(每項2分,共4分)
18. ①與眾不同高潔的人生理想。「坐玉石,枕玉枕,拂金徽」——詞人以豐富的想像,用「玉石、玉枕、金徽」等高潔的事物表現他的志行高潔,不與世俗合污,也寄寓了詞人與眾不同高潔的人生理想。② 對現實的不滿:「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表面上是說李白不在了,無人陪他飲酒,言外之意是他感慨缺乏知音,感到異常寂寞,委婉地表達出他對現實的不滿。③得不到的功名利祿而憂愁嘆息的感情:「我為靈芝仙草,……長嘯亦何為」——用比喻和象徵的語言,寫自己的志趣品格:願為超塵的仙草,不做趨時逢迎的桃花,作者表達了不必為得不到的功名利祿而憂愁嘆息的感情。④體現了其獨處無友,唯有相隨的孤寂心境:「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描寫詞人酒醉後搖搖晃晃,東倒西歪及其下山翩翩起舞的形象,體現了其獨處無友,唯有相隨的孤寂心境。(每點2分,三點滿分)
19.DE(D項「尾聯寫第二天又眼睜睜地看著表弟啟程遠去」錯誤,應為想像的情景;E「李詩語言奇特典雅」應為「深沉曲折」。)(答D給2分,答A給2分)
20.相同點:都運用了細節描寫(或白描)來表達情感(2分)。白詩通過送別時「看」的細節表現了分別時的悲楚。(1分)李詩則通過寫自己和表弟由「驚初見」到「語罷暮天鍾」的細節描寫,表現了至親重逢的深摯情誼(1分)。
不同點:白詩以景襯情,先用蕭瑟的秋景渲染濃厚的離情別緒(1分)。李詩通過想像表弟登程遠去的畫面,表達傷別情懷和為弟擔憂之情(1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