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毛澤東心路 看青年成長大道
一、對外界自然環境的感知與挑戰,培養探險精神,樹立「我」的主體自信。
爬山、風浴、雨浴、露宿、游泳等是青年時期的毛澤東鍛煉身體的方式,重要的是這些鍛煉身體的方式,本身就是對自然環境中風險和困難的挑戰。與天奮鬥,其樂無窮。戰天鬥地的激情,塑造了毛澤東的「我」的主體自信,這是一個人青年時期培養「膽識」「勇氣」的基本方式,而不簡單是意志的磨礪。爬山向高度、險度挑戰,少年時代的毛澤東經常翻越韶峰、歷險滴水洞;游泳搏擊風浪,冷水浴挑戰寒冷,露宿荒野挑戰黑暗和孤獨,將自己置身於困難、危險之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克服,戰勝自然風險對於人的束縛。在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過程中也開闊了心胸,塑造了捨我其誰的英雄主義氣概。「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就是體會英雄與自然關係的內心寫照。
探險精神在切·格瓦拉的身上也體會比較明顯,一是騎摩托車環遊南美;二是在對自己哮喘病的抵抗過程中也逐漸培養了突破極限的勇氣和頑強的毅力。
我們今天的很多同學「陽氣不足」,在成長經歷中很少有一種對困難克服挑戰的精神,往往遇到困難就逃避,認識到一點點黑暗就退縮,一點小的責任都擔當不起,奢談去改造社會。這跟我們這一代人的教育背景有很大關係,很多人從小學開始,就被束縛在校園裡,接受著半封閉或者全封閉的管理,唯一接觸大自然的過程可能是城市的人造公園,或者農村的田野小溪,談不上對自然之險的對抗,就不容易感受自我的力量,改造和創造的激情。這樣成長起來的青年面對困難風險,往往選擇規避而不是克服,往往是小草型人格,比較容易滿足於現有的生活狀態,在成長中不太容易接受不同觀點,趨於保守,逆來順受。
對於當代青年先天教育環境的不足,我們希望在後天的成長經歷中彌補。有些學生社團或者班級、小團體,也組織一些面向自然的活動,然而在活動中缺乏挑戰性、對抗性,都是一些經過開發的人工景點,比如香山、鳳凰嶺、司馬台長城,已經有現成的鋪好的道路。經過開發之後的自然不再具有原來的激發人激情和自信的特性。「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原始的自然環境,未開發的、有險峰的挑戰,使得一個人在面對困難的時候,選擇迎難而上,發掘潛力和智慧,從容應對多變的、不確定性的世界,鍛造強大的內心世界。如果是集體探險,則可以進一步培養人的互助合作精神和共同體意識。青年人應當利用節假日到險惡的自然環境中去磨礪,比如徒步穿越森林、草原、沙漠,退而求其次,徒步穿越城市或鄉村也可以經歷磨礪。在實際穿越活動或類似的活動中,可在保證基本安全的情況下,增加活動的不確定性和困難程度。比如,像毛澤東不帶一分錢去徒步遊歷,多一分挑戰,便多積累一點勇氣和智慧。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則可以直面險惡天氣,克服自身的恐懼、生理極限。比如,下雨的時候可以不打傘,青年毛澤東稱之為「雨浴」;烈日的時候就迎接曝晒,這叫「日光浴」;頂著大風去爬山,則可體會「風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可以主動創造挑戰自我的機會的。
小草是需要各種各樣呵護的,而大樹是經歷風雨雷電、艱難困苦的洗禮而屹立不倒,反而有可能去呵護小草。我想,面對自然的自信、智慧和霸氣,是大樹型人格的基礎。
二、對所處社會環境的深切感知,良知與正義感,空心的基礎。
1、青年毛澤東在和勞動群眾共同參加勞動的過程中,體會到勞動人民的疾苦,培養了扶弱抑強的根本價值立場。
青少年時代的毛澤東經常和長工一起下地勞動,遇到窮人總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並支持窮苦人民起來造反。他反感父親的吝嗇自私,父親讓他去要債,他看到人家很窮很苦,便設法去幫助別人,而不是維護自家利益。這樣的活動可以總結為「為人民服務」的道德實踐,這樣的道德實踐,是自發的理想主義人格的基礎。一個人在幫助他人、在奉獻自我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這樣的實踐越多,越紮實,一個人在面對逆境和獨處的時候便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信念。有這樣豐富道德實踐的人,更容易相信善,進一步實踐善,而不是簡單的批評者和旁觀者。
對於知識分子或青年學生,從事生產的勞動、耕作養殖的歷練能夠培養人紮實苦幹,腳踏實地的品質。這一點,恐怕是劉仁靜、張國燾、王明等黨內歷次路線鬥爭中的著名人物們所缺乏的。
我們今天青年人的成長,往往是缺乏體力勞動的鍛煉的。體力勞動的鍛煉整體可以培養人紮實、細緻工作的精神,但是也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被動的、重複性的勞動,一種是主動的,創造性的勞動。前者就如今天流水線上工人的工作,簡單、機械,壓抑人的活力和激情;而後者如農耕的實踐,與自然的、多變的、長期的、複雜的物打交道。農耕需要考慮天氣,天氣是多變的;需要考慮病蟲害,也是不確定的;需要考慮物種的搭配、每種作物的習性,和昆蟲、動物的關係,土壤的特性等等諸多複雜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人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創造不同的勞動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增強人的自信心。
2、讀書忘我,總是過目不忘,見書就讀,經史結合,猶重史書和英雄人物傳記。
毛澤東讀書的特點是注意力集中,集中在歷史小說的演繹和鬥爭中,往往忘記了自己,讀書也是一種忘我的、無我的心境。投入書中,與歷史人物換位思考,這樣的讀書才能領會書中的智慧,讀到的便是活的思想,處理複雜矛盾的智慧。讀史的過程就是在積累間接經驗,而親自去投身抵抗強權的實踐(包括驅張運動、組織學生軍、組織工人夜校、辦《湘江評論》等)是在積累直接經驗,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一旦和理論、哲學思想結合起來,就會形成改造現實社會的真實力量。這是毛主席一生的讀書思考和黨內種種教條主義者主要的差別。
毛澤東讀《二十四史》《資治通鑒》,同時也讀了大量歷史人物的傳記、筆記,包括西方的華盛頓、威靈頓、俄國女皇等。歷史是由人創造的,尤其是重要的歷史人物,對歷史的發展起了關鍵作用。在去閱讀英雄人物對歷史改造的故事過程中,體會英雄人物的博大胸懷,逐漸樹立起了自己的自信,與現實的黑暗不公結合思考,樹立了改造社會的宏大理想。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往往有英雄人物作為榜樣和偶像的同學,關心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願望比較強烈,有正義感和鬥爭精神,能夠成為凝聚人、團結人的骨幹力量並積極投入去認識黑暗不公。比如荊軻、曹操、魯迅、毛澤東、拿破崙。讀英雄人物傳記並樹立榜樣,也有利於形成大樹型的人格。
毛澤東讀了六年的私塾,主要積累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儒家傳統經典思想,而這期間,他並非只是像常人一般,接受這些死的知識,記憶和背誦。而是同時閱讀了大量的「羅曼史」,也就是歷史小說、演繹、故事類的作品。比如《水滸傳》、《三國演義》、《隋唐演義》、《岳飛傳》、《西遊記》等,這些活的歷史和經典結合起來,使得抽象的思想和具體的歷史實踐相對照,這便通了,活了。
理論和自我的實踐結合,體會深刻的道理以指導實踐。一個引經據典和父親的鬥爭的例子:父親經常責備他「懶惰」,毛澤東說年紀大些的,應該比年紀小的多做些,而他到了父親那樣大的時候,一定比父親更出力做工。關於「不孝」,他說:經書上講的,父慈子孝,父慈在先,就是說,必父慈而後子孝。
經書上學到的概念、文字,能夠在現實中使用、對照,在運動變化和矛盾的發展中認識抽象的概念,然後再思考其中的道理,指導實踐。而不是像我們很多人讀書,想得是一套理論,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外一套,沒有辦法結合起來。只是接受了知識、觀點,而沒有把這些死的知識變成智慧,為我所用。今天所謂有思想的年輕人,不論是持左派的觀點、還是右派的觀點,很多都不能和自己的實踐聯繫起來,這些建築起來的知識的空中樓閣,除了相互空對空持著迷信教條的文字去辯論,又能對社會改造的實際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呢?
3、三不原則,視野放在「國事」、「大事」、「社會之事」,更趨向於認識整體。
《盛世危言》等進步書籍,激起了毛澤東對國家現狀和民族前途的憂慮,開始思索如何救國的問題,並逐漸將視野放到國事、大事上來。不談瑣事、金錢、女色。這是把小我融入到了救過救民的大我中。在韶山結識宣傳進步思想的老師、在第一師範求學期間徵募志同道合的青年,在北京結識李大釗、陳獨秀等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使得交際範圍圈定在一群憂國憂民、救國救民的人身上。
我們今天的青年人,依然還是很缺乏社會憂患意識,總是關心些瑣事,很大程度上還是被集體的氛圍和感情所羈絆,關注點不在底層,不在工人、農民和其他底層的實實在在的群體,不在各種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往往還停留在沒有定位的簡單的爬山騎行的階段,讀書修學都還是為了個人的成功,尋找個人理想和價值,很難和社會目標和方向聯繫起來,導向和目標不明確。
4、農、工、商、兵、學,對社會各階層的認識和體會,是一個整體的認識視野。
在進入第一師範之前的豐富的人生經歷,使得毛澤東深刻體察了各個階層的生存狀況和思想狀況,這對後來接受馬克思主義,以及提出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的提出做了鋪墊。對各個階層的深入的認識了解,也使得毛澤東趨向於革命而非改良,看到了整體社會的問題,而非局部。也只有對這人群結構的認識和了解,才能在革命的具體每一個策略中,把握分寸,掌握主要矛盾,各個擊破,懂得團結哪些人,打擊哪些人,而非一味高喊革命口號。
我們今天的青年人,可以到農村去、到工廠去、去街頭販賣小商品、去部隊參加軍事訓練,豐富、直接的社會生活使一個人綜合地感知整個社會群體的價值扭曲和生存悲劇。這便有了改造他的強大動力。
5、注意研究社會時事,心力始終向外向下。
毛澤東在參軍期間,軍餉的大部分都用來買報紙,每張報紙通版都看,一條新聞不漏,非常注重研究時事和社會問題。在第一師範求學期間,也是如此,經常和楊昌濟、黎錦熙等老師探討國際國內新聞。毛澤東後來回憶,在湖南第一師範五年的求學期間,一共用了一百六十元,其中三分之一買報紙。從1911年到1927年,從未停止閱讀北平、上海、湖南的日報。
毛澤東讀報紙,關心社會時事,不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統統都要看。《湘江評論》創刊號就發表了不少毛澤東對外國新聞時事的評論文章。《盛世危言》講到日本佔領高麗和台灣,中國失去安南、緬甸等,喚起了毛澤東強烈的憂患意識和愛國責任。後來青年毛澤東的思想總是和現實的中國社會的變化緊緊聯繫在一起,無論是領導教育界討薪,組織湖南學生聯合會、抵制日貨,還是關心婦女解放,為趙五貞鳴不平,都是和毛主席對社會的緊密深刻地關心離不開的。
我們今天的青年人,關心社會時事的比較少,或者偶爾關注,不能持續。我們的心力始終還在「我的成長」身上,還不能投入較多精力去認認真真關注社會時事,建立起個人與社會的聯繫,也就難以樹立高遠的社會理想。
三、家庭環境中人格的相互影響,善與惡的鬥爭。
1、父親軍人氣質的傳承,強悍、倔強與勇敢。
毛澤東說父親是執政黨,有家長主義作風,經常大發脾氣。面對父親的自私和專橫,他公開反對,據理辯駁,展開鬥爭,甚至以跳井相威脅,在鬥爭中使父親妥協下來。他總結說:在父親的暴力面前,決不能示弱屈服。
不屈服於強權,勇於鬥爭,無論是五四運動、驅張運動,還是創辦湘江評論喚起民眾,都展現了毛澤東通過行動去對抗強權的勇敢精神。這一點,即是對父親身上優良品質的繼承,同時也是在與父親的矛盾中激發出來的,正反兩方面的作用都有。
2、母親信佛,是「可以損己而利人的人」。
母親的無私與父親的自私形成對比,結合少年時代傳統文化的熏陶,毛澤東站在母親一邊,承襲了母親經常幫助窮人、換位思考、樸素的關愛他人的精神品質。少年時代的毛澤東總是前方百計地接濟和幫助貧苦鄉民。這使得毛澤東成為一個情感豐富的人,對善惡的感知比較敏感,使得在青年毛澤東走出「鄉關」之後能有對社會問題更加深刻的感知和體會,對其樹立遠大志向,走向職業革命家道路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
一個人在少年遭受挫折時,如果能夠得到他人的幫助,則一生容易傾向於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反之,如果總是在挫折時,遭到別人的指責、批評、呵斥、訓誡,則容易形成悲觀消極的人生態度。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更加容易聆聽和接受別人的意見,不斷調整自己的實踐方向,更加樂觀和有為;相反,悲觀消極的人生態度,不太容易接受別人的建議,容易陷入到自我反思和自我否定中,割裂自己與真實世界的互動關係。毛澤東的母親在他的成長遇到挫折時,能夠去幫助他、理解他。在父親打罵他的時候,母親總是為他說好話,從中調解矛盾。母親是毛澤東走向革命道路的最有力的支持者和鼓勵者。如果一個人在追求理想的早期,沒有一個一直的支持者,鼓勵者,是難以堅持在理想的道路上前行的。
四、博採東西方文化精髓,建立整體論、矛盾論的哲學。
毛澤東是中國最大的理想主義者,也是最大的現實主義者。理想主義,是植根於現實的理想主義;現實主義,又是以理想為航向的現實主義。因為晚清和民國初年的民不聊生的現實,觸動了毛澤東的心靈,開始為苦難的中國尋找出路,他曾經相信君主立憲、推崇康梁維新變法;他後來主張民主共和,力挺孫中山做總統;隨後,他深受各種思潮的影響,主張過呼聲革命、平民主義、民眾的大聯合、聯省自治、教育救國,曾傾心於杜威的實驗主義、托爾斯泰的泛勞動論、克魯泡特金的社會互助論、武者小路篤實的新村主義等等,對各式各樣的無政府主義,有的還親身實踐過。他不迷信任何一家的學說,去尋找真正適合中國出路的思想,最終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但他和黨內其他人不一樣,馬克思主義只是他改造社會的基本理論工具,而非照搬照抄的教條。一切的理論、知識、經驗,在毛澤東那裡,都要服從於改造社會的長遠目標。毛澤東的理想是世界大同的儒家理想,而馬克思主義使得它清晰化了,和現實中國社會結合起來了。在毛澤東那裡,改造現實世界,才是理論的最終歸宿。
青年毛澤東安貧樂道,憂國憂民,高度專註於解決中國和世界問題的方法和主義,這並非從馬克思那裡得到的,而是深受成長環境影響,得益於中國傳統智慧的熏陶。儒家理想主義的價值追求,在於解決公與私的問題。《禮記·禮運》中講:「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種公天下的思想,正是毛澤東一心為公、心力向外關注民生疾苦的人生之「道」所在。「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儒家擔當社會責任,以天下蒼生幸福為己任的最高理想。也是東方型的知識分子的特點。「為xx做xx」而不是「我要做xx」,是換位思考,幫助他人,而不是個人維權。是人人利他,互助合作,而不是人人利己,相互制衡。是親自去實踐,去改變社會,而不是對別人的實踐批評指責,監督約束。而五四那一代知識分子,深受西方思想影響。在黨的歷史上若干次路線鬥爭中,都可以看到那些執行錯誤路線的海龜或者大知識分子領導總是指責別人,而不是反思自己,不是身體力行去改變,而是一味追究執行者的責任。深受東方思想影響的知識分子,恰恰是理想主義和現實高度結合的,既不容易教條,也不容易盲動,立足於「經世致用」。毛澤東實踐並一定意義上實現了儒家和馬克思主義的偉大理想。而同時代的青年人,大多不過趕了一場馬列主義的大「集」,他們對這個國家、民族和社會的關心程度,顯然不能與毛澤東相提並論。革命成功之後,很多人開始惦記起怎麼樣過好自己的生活,於是特權思想泛濫,當自己的利益和群眾的利益發生矛盾時,他們開始為了自己的利益打擊群眾,打擊公心較強的幹部。這是毛主席晚年發動文化大革命的重要的歷史原因,早在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時期就在一代青年人身上埋下了歷史反動的伏筆。
那個時代的青年,包括毛澤東接受西方現代政治思想,主要在與富國強兵,積聚物質力量以改變中國,從洋務運動開始,就看到西方的船堅炮利,希望有朝一日我們有強大的物質實力。而在夾縫中求得生存的中國國產黨,最終實現了這個目的。靠的是從無到有,點點滴滴的力量積累。早期建黨時期黨的活動經費還嚴重依賴共產國際,到後來建立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才真正解決了物質實力的積累問題,有了物質實力,才有了實際的可以使理想持續的基礎。西方國家通過血腥的殖民掠奪,最終戰勝了東方這個老大帝國。於是我們在人民一盤散沙加精英腐朽政權的基本國情下學習西方技術不成,轉而向西方學習強盜邏輯演繹的文化思想。這個學習的進程中,深刻地影響了世界歷史的進程,使得全世界社會主義革命最終走向夭折。毛澤東則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同時注重現實世界物質力量的鬥爭,注重弱者從強者的遊戲規則和文化中解放出來,毛澤東在讀書、實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過程中,深刻體會到了普遍聯繫著的客觀世界,他走過的中國農村、城市,接觸到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士兵、商人、軍閥、政客,都使得他建立起一個整體而有結構的世界,他也就懂得了哪裡是薄弱的環節,是突破口。飽讀歷史的毛澤東,結合歷史上革命與造反的實踐啟示,懂得了革命的成功靠的是矛盾力量的強弱轉化,而非知識分子一廂情願訴諸的工人罷工運動。於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基本思想才使得中國革命的前途走向光明。鬥爭、革命的自由主義情緒是法國大革命以來燃遍世界的思潮,而毛澤東帶領底層社會的群體自由主義造反精神則徹底改變了20世紀的歷史進程。
五、為善的動力積累,不斷衝破昨天的「我」,塑造新「我」。
常有同學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怎樣提高對真善美的追求?怎樣保持足夠的動力去探索真理,更深入地認識社會?
在社會實踐期間,大家往往激情澎湃,因為深入底層感受和認識真實的社會,觸發了內心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和對剝削壓迫的反思。實踐中的集體主義生活,使同學們置身於互助互學、相互交流共同探討的氛圍中,產生很多疑惑,激發起心中的求知慾。但是回到現實中,同學們面臨著專業學習的壓力、社會上各種主流思潮的誘惑,又往往被拉回到頹廢、散漫的生活中,繼續空虛與迷茫。
為善的動力何來?關鍵就在一個「為」字,有了「為」就有了積累,有積累就能體會到自己為善的價值和意義,進而動力就增強了,小善會積累成中善,中善會積累成大善。如果沒有持續的「為」,那麼實踐中的觸動和疑問就僅僅是一種短暫的效應,很快會被沖蝕。善的積累和持續才會形成信念、信仰和理想。確立理想和遠大的志向,人奮鬥的動力才足夠強,不容易動搖。
《為學》開篇講到:「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為,是我們在大學期間邁出「善」或「惡」積累的第一步。不停止「為」的腳步,便可能經歷各種風浪的考驗,使自己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而不是有觀點的人;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而不僅是會做事的人。
善是如何積累的?「為」是如何持續的?我想回顧毛主席的成長經歷,體會一代偉人大善的積累過程。
「為」是需要點膽量和氣魄的,是需要反思舊的思想,反思現實世界默認合理的東西的。少年時代的毛澤東,衝破父親的世俗教導,在種田之餘抓緊時間廣泛閱讀各種書籍。按照父親的想法,希望他經商以繼承家業,如果不為,則繼續在平淡的米店生意中庸庸碌碌生活下去;如果為,就挑戰自己,進一步選擇讀書,選擇遠離家鄉。毛選擇了後者。
我們還記得毛主席去東山學堂寫的詩「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此間「出」字乃是驚人一筆,我想,也正是這一「出」,翻開了偉人奮鬥積累的壯麗篇章。與同時代的農村少年相比,這一「出」,便極大的打開了少年毛澤東的視野。
毛澤東在東山小學只讀了半年,這個學校並不能滿足他的求知慾。1911年春,毛澤東說服父親,走進省城長沙的湘鄉駐省中學堂。他可以選擇不為,做一個東山小學的好學生,但是他選擇了接觸更複雜深刻的中國社會,走到外面的世界去尋找方向。在長沙,毛澤東才更直接地觸摸到了時代的脈搏。在毛澤東來到長沙的一年以前,長沙城裡曾發生饑民搶米風潮,遭到地方當局的殘酷鎮壓,旗杆上懸掛著示眾的人頭。事件發生的當時他還在韶山家中,那許多天里,他都和友伴討論這事,為饑民深感不平。但真正身在長沙,才切身感受到了晚清政局中新舊勢力的複雜鬥爭,體會到了民眾的疾苦。他講自己的命運和社會更加緊密聯繫在一起,在湘鄉駐省中學堂,他剪掉了辮子,將表達自己政見的文章帖子學校的牆上……他衝破種種束縛,奮起而「為」。
他當然也可以和其他同學一樣在湘鄉駐省中學堂繼續讀書,然而,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進入中學堂半年左右,毛澤東結合形勢又作出了新的選擇,10月底,他成為長沙新軍第二十五混成協(旅)第五十標(團)第一營左隊里一名列兵。他又一次選擇了「為」,這種「為」,看起來僅僅是參軍,是要為完成革命盡一份力量。
如果不為,他可以從列兵開始做到軍官,平穩發展,好好做自己的革命士兵。但是,他和其他列兵不一樣的是,他把軍餉節省下來用在讀報紙上,貪讀不厭。1912年3月,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權達成協議後,不久就宣告解散,南北「統一」了。毛以為這一場革命已經沒有什麼事情要他做了,決心退出軍隊,回到他的書本子上去,他一共當了半年兵。
他一連投考了幾個學校,警察學堂、法政學堂、商業學堂、實業學堂等等,都不愜意,有的住了個把月又退出來。1912年春天,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省立第一中學。又是半年後,毛退學,選擇了去湖南省立圖書館自修,期間閱讀了大量進步書籍。1913年,因經濟壓力考取不要錢的湖南第四師範,後合併為第一師範。之後的青年毛澤東在第一師範「為」什麼?《恰同學少年》一劇已有說明。
為,則有挑燈夜學,飽讀圖書館的大量書籍;為,則嚶鳴求友,張貼海報;為,則有夜宿嶽麓山,雨中狂奔的恣意豪情;為,則有身無分文、心懷天下的徒步遊學;為,則有不談瑣事、不談男女之事、不談金錢的進步團體新民學會;為,則開辦工友夜學;為,則印發進步文章書籍,廣泛傳播;為,則訓練學生軍,手無寸鐵而擊退潰兵……
毛主席的一生,是善的實踐和善的力量不斷積累的一生,偉人之「偉」,全在「為」與「積累」二詞。切斷毛澤東所為之事的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可能是後來的毛澤東。從在家庭生活中幫助親戚朋友的道德實踐,到社會生活中幫助窮人的道德實踐,再到學校生活中幫助同學的道德實踐,再到社會群體中幫助工人的實踐,聯合民眾的實踐,最終在政治生活中,推翻一切不合理舊秩序的偉大的新民主主義實踐、社會主義實踐和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偉大實踐。從小到大,從個體到群體。
真善美的追求和升華,不在於讀幾篇文章、看幾部電影,不在於欣賞話劇、音樂劇、壯麗的詩篇、動人的小說,不在於酒肉穿腸後的嬉笑怒罵,更不在於腦海中的徘徊臆想,而全在腳下的路,身邊的事,在於將小我不斷超越,不斷更高地追求與社會的結合和改造的行動,反思,再行動,再反思,再進步。沒有對生活的反思,沒有對自我的超越,沒有對世俗的衝破都不可能增強動力,往往是不積累的善,是渾渾噩噩的看客。
毛澤東在《倫理學原理》的批註中,寫下這樣一句:「聖人者,抵抗極大之惡而成者也。」我們應該反思的是,現實中有人渴望一勞永逸的成功,渴望不鬥爭小惡、中惡,不付諸實踐就想等待做博士、學者或社會名流之後憑藉自己的力量鬥爭大惡,這樣的幻想中,似乎真沒有積累的概念,在成為成功人士的道路上,往往是積累惡,而不是積累善。往往是斗善,而不是斗惡。抵抗大惡,是要付出代價的,而作為今天願意追求社會主義理想的青年,我們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
動力的源泉,是抵抗而不是屈服;是放下小事、小我,而不是猶豫不決、逡巡不前;是深化積累,而不是淺嘗輒止。動力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他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所以,擇善固執是有起點的「執」,無終點的「固」。改造社會是漫長和複雜的過程,行大善而抵抗大惡,需要我們這代青年有大行動,有大智慧!
處理和認識個人與自然的關係,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家庭的關係都對一個人人格的形成起到了一定時期內橫向的綜合塑造作用。而個人內心世界不斷衝破今天的「我」,迎接新生「我」的矛盾鬥爭,則是循著時間縱向積累「善」,由小樹長成參天大樹的。青年毛澤東從幫助窮人的小善到立志全新全意為人民服務,解放全人類的大善;從在家庭和父親的鬥爭到驅趕校長、驅趕省長、直到把日本人趕出中國,把蔣介石趕到台灣,建立一個沒有人壓迫人人剝削人的理想社會,正是在處理各種關係的錯綜複雜的心路中,破除私心,一心為公,成為一代偉人的。
大學網首發:http://www.haodaxue.net/html/16/n-751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