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錢幣(組圖,上中下)
中國古代錢幣(組圖,上)
作者:網路轉載 |
貝幣 在我國遠古時期,大約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會,因為生產力低下物質極不豐富,所以一個部落或者一個家庭還沒有多少剩餘產品可以用來交換其他急需的用品,部落或家庭之間偶爾發生的交換活動也只是物易物,當時根本沒有貨幣也不需要貨幣。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社會物質財富也相對豐富了,人們物質生活中的需求不斷的擴大,以物易物交換的方式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了,於是人們便把貝殼作為交換的中介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不知金屬為何物的原始社會貝殼是最珍貴的物質了,貝是生長於熱帶亞熱帶淺海的貝類,它小巧玲瓏,色彩鮮艷,堅固耐用,而成為原始居民喜愛的一種裝飾品,由於它大小適中,便於攜帶,便於計數等特點,後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商品社會的形成,貝作為交換的媒介就成為自然而然的事了,天然貝就逐漸充當商品交換的一般等價物的職能。貝幣的計量單位是什麼呢?是「朋」, 「朋」的古字本義是指一串或兩串相連的「貝」,後來逐漸演化成計量單位。」一朋」到底為多少只貝呢?一直未有一致的說法,從兩隻到二十隻,各說不一,一般多認為兩串五個的貝或兩串十個的貝為「一朋」。
刀幣(1 ) 刀 幣我國歷史貨幣中還有一種刀形幣,後世稱為「刀幣」。春秋時期,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帶的齊國,得漁鹽之利,出現了商品交流的繁榮景象。伴隨著經濟往來的不斷發展,齊國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鑄行了一種形狀像刀削(青銅刀)的青銅鑄幣,稱之為「刀幣」。「刀幣」最初是在齊國行用,到了戰國時期在燕趙等地也與「布幣」並行流通。它是由手工業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刀削演變過來的。「刀幣」正式稱謂是「刀化(貨)刀幣」,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環四個部分組成。刀之緣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說凹背凸刃,刀首近於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兩個長方形,刀環呈圓形,這幾種幾何形體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平穩周正、豐滿、圓潤的形象美和和諧美。據實際測量,刀環的直徑與刀首的長度是1:7.5,恰好是人的頭部與身高的比例。而整個「刀幣」的長度(一般為18厘米左右)又幾乎是人手的長度,如果將6枚刀幣首尾相接,可組成一個圓環,這就是《周禮?考工記》中所說的「築氏為削,長尺博寸,合六面成規」。這些精確的設計和巧妙的構想,是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充分體現。以後隨著齊國疆土的擴大和與鄰國交戰,齊國的刀幣流通範圍逐漸擴大到燕、趙地區。此時的刀幣因為鑄地不同、形體各異而形成了「齊刀」、「燕刀」、「趙刀」三大系列。
4 郢 爰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黃金的國家,在商代的墓葬中就曾發現過用金葉製成的龍紋裝飾品,到了戰國時期黃金已經發展為重要貨幣之一。我國古代的黃金主要產於楚國。楚國有一種有銘文的金鈑(版),這種金鈑大多呈方形,少數呈圓形,上面用銅印印為若干個小方塊,看似烏龜殼。完整的重約一市斤,含金量一般在90%以上。金鈑上的銘文有郢爰、陳爰、專爰、穎、覃金、隔爰及盧金等等。這些帶「爰」字的金鈑,習慣上被稱為「爰金」或「印子金」。「爰金」有形制、銘文、重量,是楚國的一種稱量貨幣。「爰金」在今湖北、安徽、陝西、河南、江蘇、山東等地均有發現,尤其以「郢爰」為多。「郢」為楚都城名,「爰」為貨幣重量單位。
圜 錢「圜錢」是中國戰國時期鑄行的一類圓形銅質貨幣,又稱「圜化」,簡稱「環錢」,是我國先秦時期銅鑄幣四大系統之一,也主要是秦國的鑄幣形式。圜錢有兩大類:一是圓形圓孔,比較原始;二是圓形方孔(由圓形圓孔逐漸演變而成)。初期圜錢的穿孔比較狹小,以後逐漸變大。圜錢的正面鑄有銘文,反面則無任何文字。圜錢是由玉璧和古時的紡輪演化而來的。圜錢是沿用璧、環的專稱來稱其形體的。《爾雅·釋器》:「好倍肉謂之瑗,肉倍孔位之璧,肉好若一謂之環。」「好」是指璧、環居中的穿孔,「肉」是指穿孔至廓之間的實體。環錢的穿孔也稱好,自穿孔至廓之間的實體也稱「肉」,可見圜錢與玉璧之間的關係是有聯繫的。從圜錢錢體所鑄貨幣單位的不同,可將其劃分為三大類:一、以「兩」為單位的秦國圜錢;二、以「釿」為單位的兩周、三晉地區的圜錢;三、以傳統貨幣單位「刀」為名稱的齊、燕圜錢。圜錢目前發現的以安臧錢局最早,直徑3厘米,穿孔0.8厘米左右,錢文右列,書法粗壯,古樸淳厚。材質為青銅,泥范不磨邊。安臧二字是地名,現在不知確切所在,這一城邑曾出過空首布,文字書法都不及這錢工整。因為發現不多,對此古老的圜錢無法詳細研究。這一錢穿孔細小,其流通時間在東周初年至春秋中期,流通地域可能在河南、山西接近黃河的地區。還有一種是「濟陰錢」。濟陰是地名,在今山西省榮河縣魏邑。濟陰錢在秦國圜錢中流通最久,變化最多。最初的濟陰錢直徑長37厘米以上,重9克,穿孔較大,約1厘米以上。字體十分工整,瘦勁圓滑。濟陰地處楚、齊、魏、趙、衛等國之間,商業非常發達,是東方經濟的中樞。「共屯赤金」是一種圓孔錢,標鑄造地名,或加標布錢幣值單位,但錢形又為秦制,可分為:一、魏國所鑄,個別為周鑄;二、秦佔領布錢地區城邑出現的地方性鑄錢。 |
中國古代錢幣(組圖,中)
作者:網路轉載 |
圜 錢「圜錢」是中國戰國時期鑄行的一類圓形銅質貨幣,又稱「圜化」,簡稱「環錢」,是我國先秦時期銅鑄幣四大系統之一,也主要是秦國的鑄幣形式。圜錢有兩大類:一是圓形圓孔,比較原始;二是圓形方孔(由圓形圓孔逐漸演變而成)。初期圜錢的穿孔比較狹小,以後逐漸變大。圜錢的正面鑄有銘文,反面則無任何文字。圜錢是由玉璧和古時的紡輪演化而來的。圜錢是沿用璧、環的專稱來稱其形體的。《爾雅·釋器》:「好倍肉謂之瑗,肉倍孔位之璧,肉好若一謂之環。」「好」是指璧、環居中的穿孔,「肉」是指穿孔至廓之間的實體。環錢的穿孔也稱好,自穿孔至廓之間的實體也稱「肉」,可見圜錢與玉璧之間的關係是有聯繫的。從圜錢錢體所鑄貨幣單位的不同,可將其劃分為三大類:一、以「兩」為單位的秦國圜錢;二、以「釿」為單位的兩周、三晉地區的圜錢;三、以傳統貨幣單位「刀」為名稱的齊、燕圜錢。圜錢目前發現的以安臧錢局最早,直徑3厘米,穿孔0.8厘米左右,錢文右列,書法粗壯,古樸淳厚。材質為青銅,泥范不磨邊。安臧二字是地名,現在不知確切所在,這一城邑曾出過空首布,文字書法都不及這錢工整。因為發現不多,對此古老的圜錢無法詳細研究。這一錢穿孔細小,其流通時間在東周初年至春秋中期,流通地域可能在河南、山西接近黃河的地區。還有一種是「濟陰錢」。濟陰是地名,在今山西省榮河縣魏邑。濟陰錢在秦國圜錢中流通最久,變化最多。最初的濟陰錢直徑長37厘米以上,重9克,穿孔較大,約1厘米以上。字體十分工整,瘦勁圓滑。濟陰地處楚、齊、魏、趙、衛等國之間,商業非常發達,是東方經濟的中樞。「共屯赤金」是一種圓孔錢,標鑄造地名,或加標布錢幣值單位,但錢形又為秦制,可分為:一、魏國所鑄,個別為周鑄;二、秦佔領布錢地區城邑出現的地方性鑄錢。 (聳肩尖足平首布 1 )「平首布」是由「空首布」蛻變而成的,其形式十分混亂,而最先出現的為「尖足布」。在「空首布」中,有種聳肩尖足的大布可能就是尖足型布的藍本。「尖足布」最初在晉國北部流通,而後流通範圍擴大,與流通在河南的空首布平分天下。這大概是晉文公以後的情形。晉國的霸業促成了尖足布的發展,而尖足布的成功,也給晉國的霸業以持久有力的支持,但「尖足布」卻不是晉國公室發行的法幣。春秋時期,晉國公室可能還在行用貝幣。最早的「尖足布」,形狀極似鏟幣,足部作燕尾狀,因有尖足之稱。其長約8.5厘米左右,寬約4厘米左右,與中型鏟幣完全相同。不過,「空首布」重約37克左右,而「尖足布」僅重13克左右,這給予使用者很大的方便,故而大家都樂予使用。尖足的造型也非常優美,它有隆起的邊緣,面與背部鑄有縱向的凸紋,普遍有紀地文字。有背面還有紀范的數字,足以引起使用者的好感,它確實是一種進步的貨幣。當時鑄造「尖足布」的地方有邯鄲、晉陽、大陰、隰氏、城、藺等處。「尖足布」的發行成功使晉國商業更加發達。商業的發達對貨幣的需求也就越大,所以它上市不久就成為晉國市場中的主幣。但不久它的缺點便暴露了。因體積大購買力高,小額支付無法應用,在當時生產增加、物價下降的情況下,貧民百姓深感錢重之苦,所以不久便產生了小型「尖足布」或者說是種「輕錢」。其樣式與大布相同,長約5.6厘米左右,錢上標明一個「半」字,表示其相當於大布的一半,這是我國發行輔幣的開始,也是貨幣機制的先鋒。當時鑄造這種「半布」的城邑,有大陰、山陽、晉陽、甘丹、陽化、韓、藺等處。「半布」發行之後,市場更加活躍,不久大布被淘汰,半布變成「單位貨幣」。在上述鑄造「半布」的城邑中,有些迄今未發現它們發行的大布,很可能它們是在「半布」大受市場歡迎時攜手鑄造「尖足布」,而且一開始就鑄造「半布」。等到大布被淘汰後它們連幣面上所寫的「半」字也索興減免了,於是便形成一種小型的也可以說是輕型的「新布」。「新布」因為輕重適宜、政府發行費用低,大受市場歡迎,故其它地方紛紛鑄造,如大陰、中陽、中都、平州、平陽、目邑、茲氏、西都、安平、邪山、武平、高城、幸城、長葛、曼邑、梁邑、寽邑、晉陽、文陽、離石、藺、蒲子、壽陰、霍氏等。就各地所出錢幣背書的紀範數看,數額高達三十八種之多,這是我國鑄幣史上的空前現象。不過「尖足布」的命運非常短暫,前後不滿兩百年,僅是「空首布」的五分之一,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點:一、尖足布所用的銅料含鉛過多,缺乏彈性,受力能力差,幣身輕薄。二、 尖足貯藏不方便,易傷人,易折損。三、 生產量不大,鑄錢工廠雖多,但因沿用一錢一范的古老方法製造,所以很難滿足當時市場流通的需要。迄今為止發現的「尖足布」不多,而初期的大布就更少見了。一般說,錢文倒置、傳形、直讀的布幣更受重視,總之,「尖足布」以其造型優美、數量少,曾被人列為世界古錢行列中較為珍貴的錢幣。
1) 空 首 布公元前六世紀後期,「貝幣」已完全不能適應市場交換的需要了,例如 :有時為了買一頭牛 ,要背上成斗的「貝幣」或者「仿貝」到市場上去。支付時的計算也很麻煩 。買更貴重的東西呢,攜帶「貝幣」的數量恐怕要肩挑,車推才能支付,這就造成了流通秩序的混亂。到了東周后期,這種單一的低面值的貨幣制度在也維持不下去了,東周國王下決心要改革貨幣制度,決定鑄行大額「貨幣」與各種「貝幣」並行。東周景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國王不顧保守勢力的反對,終於鑄造出了大錢——「布幣」,它是模仿古代一種農具鏟而來的,古代鏟土的農具帶有一個把兒,為了插把兒,有一個安把的地方像空心的方錐,錢幣學上稱為「銎」。不過這種布幣比使用的鏟要小得多,為什麼叫「布幣」呢?在我國古代,曾把一種類似鍬的挖土工具稱為「鎛」在物物交換的時代人們經常拿這種挖土工具去換取別的東西,但用這種東西做交換比較麻煩,周景王便把這種農具變小型化,把鑄成象徵性的「鎛」變成了價值符號,成為公認的交換媒介,因為「鎛」「布」聲母相同,音韻相轉,於是「鎛」就轉韻成為「布」了,這說明古代錢幣是從物物交換過程中產生的,而且在交換過程中體現了我們祖先選擇「鎛」這種農具作為貨幣的型制,是注重農業的傳統思想,因為中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這種農具在以後的交換中形態也就專門化了。早期的大布長約十六厘米左右,足寬約十厘米左右。有的具有從上向下的三條凸出的線條。春秋末期,商業空前繁榮,商人的地位也大大提高,古老的經商民族似乎已蛻變為不以血緣為基礎的工商集團,而且一般士大夫也多有棄政從商的。甚至有些領有封邑,持有政權的封君卿士們也涉足商業,他們對鑄錢事業特別有興趣,各自在其管轄範圍內起爐鑄造,為了促進其流通,並准予以法律作為保障。這對「貝幣」的打擊很大。但「空首布」在流通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不利因素,例如它那方形中空的首部及尖銳的肩和足,既容易傷人,又不便於大量攜帶和存放,當其普遍流通時不利的因素也越發突出,後來,布的體型逐漸變小,而且有文字出現,「布幣」正面鑄有一個至兩個文字,有數字、有干支、以及地名等等,有了這種大面額的貨幣,交易起來就方便多了。周王朝屬下的各諸侯國也紛紛效仿,到了戰國時期,一些主要諸侯國如:韓、魏、趙、燕、楚等都鑄行「布幣」。「空首布」的購買力,歷史沒有記載,我們也無法猜想推測其使用可能以「個」為單位,無論大小輕重,一個就當一個用,這是因為古人的價值觀念含混所致,後來「空首布」的體型逐漸變小是為了便於攜帶,與後世錢幣的減重不同,在那時減重不影響作價,所以,「空首布」的體型可以自由的改進變得多姿多彩。總之,「空首布」自殷商至戰國流通一千餘年,數量應該相當多,但現在發現的確實不能夠說多,大概在當時就有很多被熔毀改鑄器皿或重鑄錢幣。它的體型大,厚度薄,出土時曾被大量損壞。現存的初期「空首布」中無文大布非常少,連體的尤其難得一見就更少了。空首布中以盧氏大布較多,這已經是春秋時期的產品了,無文大布的古樸風格已被完全拋棄了,中期空首布以「武」字「松」字「田」字「宋」字布為最多,其他尚有紀數、紀干支,或天象、事物、城邑名的,此外一些鑄有尚不能確定其意的文字元號的布也不少,其中以兩面有文字的較為珍貴,晚期小布存世不多就更十分珍貴了。「空首布」的發現區域主要在今天的山西中南部和河南地區,也就是當時主要的農業區,可見錢幣的產生和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圓足布」的特點是圓首、圓肩、圓襠、圓足,故稱之為「圓足布」或「圓首布」。「圓足布」是戰國後期在中國北方的晉地所鑄行的一種平首布幣。清末的學者認為「圓足布」是由「方足布」演變成「圜錢」的過渡形式。現在經考古學家在實地發掘所獲的直接資料證明,「圜錢」早有出現,所以他們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圓足布」應該是晉國鑄幣者為改革方足布而創造的,其開鑄時間不會遠於方足布中的有耳布(銳角布)。「方足布」、「圓足布」的誕生都是在「尖足布」產生之後。「圓足布」興於晉北,「方足布」則產生於河南,後來「方足布」流行於中原各地,「圓足布」則在黃河以東一帶流行,數十年無重大發展。「圓足布」中有兩種:一種無孔, 另一種有孔。無孔的「圓足布」,鑄造較早,現今發現的有大陰、隰氏、晉陽、離石、藺等,前三者尚未見大型的,而離石與藺字則具有大、中、小三種,形制整齊,面文為地名,背面從肩至足有直文,稍傾斜,兩豎紋之間有數字,如一、二、三、四、五、十一、十五、廿、四十、五十、卅六等等。以「藺」、「離石」字布為例,其大型的長約8厘米左右,足距3.8厘米,重15克左右。中型的長5—6厘米左右,重12克左右,小型的長6—7厘米左右,重8克左右。一種錢幣分三等,是我國貨幣史上的創舉。 三孔布三孔布是有三個孔的圓足布,是戰國末期由秦鑄行的一種圓足平首布,其特點非常顯著:圓肩、圓首、圓襠、圓足,與圓足布特徵相似,不同之處是在其首部和兩足之上各有一個圓形的穿孔,因此而得名三孔布或稱三竅布。三孔布正面鑄有地名,背面鑄有數字,如一、二、廿、四十、七十等,背的腹部鑄有記重文字。三孔布分大小兩種:大者背鑄「一兩」二字,小者背鑄「十二朱」三字,形制整齊。以南行易(唐)為例,大者約長7.2厘米,厚0.1厘米,重約15-17克。小者約長5.2厘米,足距約2.7厘米,厚0.07厘米,重7.2-8克。已發現的三孔布錢文有上邲陽(一兩)、下邲陽(一兩·十二朱)、北九門(十二朱)、阿(十二朱)、上艾(上艾十二朱)、平台(十二朱)、渝陽(十二朱)、安陽(十二朱)應鄉(一兩·十二朱)、南行易(唐)(十二朱)、南行易(唐)(一兩)、家陽(一兩)、宋子(十二朱)等等。三孔布是戰國時期的鑄幣。持秦國布幣來論者認為秦派胡陽通過韓的上黨攻趙的閼與,時為公元前270年,閼與(今山西和順縣西北)顯然是秦攻趙進軍路線上的一個戰略城市,三孔布有閼與布可以為證。公元前236年,秦派王翦、桓齮、楊瑞和攻趙,取閼與、撩陽、鄴、安陽等城,三孔布中有安陽布可以為證。公元前229年,秦又派王翦率上黨郡兵攻井陘(今河北井陘),派楊瑞和帶河間兵攻趙,這次進軍路線上的城邑終由秦佔領,所以三孔布是秦佔領趙邑時當地出現的鑄幣。有學者認為三孔布面文地名均為趙地,三晉亦用「朱兩」為重量標度。也有學者認為三孔布為公元前四世紀中山國所鑄錢。中山國立國僅八十年,為白狄族(或稱鮮虞)所建,戰國時建都於今正定縣,後遷都至靈壽(今河北平山縣東北),至公元前三世紀為趙所佔。中山國當時政治獨立,軍力強盛,工商及手工業都很發達。據說1975年在平山出土了大量「成白」布幣證實「成白」非趙幣,並足以說明中山國所用之布幣即為三孔布。三孔布斷代歸屬大致有三種說法:一、趙國鑄;二、秦占趙地後鑄;三、中山國鑄。三說中,以目前資料論證,似為戰國晚期鑄幣,可能屬於趙國所鑄。三孔布發現較晚,傳世品極稀少。在新中國建立以前,流出國外者頗多,日本銀行所藏三孔布多達二十枚左右。1984年4月,在山西省朔縣出土的宋子三孔布,為有出土記錄之開始,極其珍貴。
4 ) 方足布和釿布 (方足布)「方足布」是指「布幣」的褲足較為平直方正,所以被稱為「方足布」。當「尖足布」盛行於晉地的時候,鄭、衛、宋諸國也開始鑄造新幣,它們以方足大布為基礎,取長補短,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一、拋棄了容易折損的尖足,改為抗擊力較強的方足。二、加寬頸部並在頭部添加了兩個突出的小耳朵,故稱為「銳角布」或「有耳布」。這種錢幣大約長4.5—6.5厘米,重13克。「方足布」鄭國鑄的較重較大,時間可能較早,宋、衛兩國鑄造的較小這些「布幣」與「尖足布」同時流行,但其文字、輪廓、鑄工、銅料都比較好,其中盧氏一個地方就曾出過「空首布」、「尖足布」、「方足布」等,其製造精美,是當時重要的鑄幣地區。稍晚的還有韓、隰氏、皮氏、陰氏、大陰、平周等,也相繼鑄造了新幣。它們一方面採用宋、衛輕型有耳布(銳角布)的重量與形制,但卻去掉了「空首布」的耳朵,另一方面也保留了許多「尖足布」的形制,創造出了典型的「方足布」。此時正是三家分晉,戰國時代的開始。戰國時代雖然戰爭頻繁,但工商業卻比較繁榮。許多士大夫退而經商,也有很多人挾財入仕,可能是他們教給那些士大夫們鑄錢牟利的方法,雖不能說完全出於商人之手,但也無法判定是出於政府之手。因為當時政府雖然已開始鑄錢,卻還未禁止民間私鑄。總之,越晚官錢就越多,民間鑄的錢就越少。戰國初期,燕國的涿、益邑、纕坪、陶陽、漁陽、右明等地均鑄有「方足布」,它們保有「尖足布」的特徵,但體形略小。其中有光背的,有背面紀數的,也有背面紀「左」「右」「大」等文字的。燕國行用「方足布」,有史文記載,就其實物而觀,鑄造時間較早,流通的地區也很廣,大多都是出自官爐。在「方足布」中,較重的還是三晉所出的,計有北屈、大陰、汝陽、子陽、中邑、屯留、尹陽、平陽、平周、平留、平原、皮氏、宅陽、猗氏、梁邑、高都、襄垣、魯陽、宜陽等等。這些地方所出的錢幣,數量很多,也較為規律,大約長5厘米左右,重7—8克左右,最小的也有5克以上,銅質也很好,不易折損,使用收藏都很便利。但在流通期間購買力如何,單枚代表的價值是多少,現在無法考證。當時魏、趙兩國都有當寽布或釿幣流通,而趙也有「刀幣」,魏國還有「圜錢」,彼此間該如何兌換,也不能確知。三晉外,齊、魯、宋、魏等國也曾鑄行過「方足布」,如齊國的齊氏、齊陽、齊貝等,魯國的邾邑、成邑,宋國的商城,魏國的母丘等,均有出土,數量也很多,形制與晉布無大差別,書法與鑄造的工藝有些變化,可見行用頗久。秦國也曾鑄造過「方足布」,如杜陽、梗陽、木邑、木門等。惠文王八年,秦取得魏國的梁邑。這裡曾是魏國的河西造幣中心,曾出過「尖足布」,似乎也出過「方足布」。秦人佔領之後,鑄幣並沒有間斷。現在傳世的梁邑布中,那些文字輪廓、字體結構的變化風格與安陽布相比略有近似之處,可能是秦人所鑄。此後,秦人東進打敗趙武靈王,取得離石與藺。這兩個地方是趙國北疆的鑄幣中心,藺曾出過「刀布」,「尖足布」,「圓足布」等,有種文字豪邁的「方足布」,可能是秦以後鑄造的。秦早期東侵,摧毀了唐是、中都、晉陽、隰氏,佔領了魏國的寧新,後改名安陽。其地是中原的樞紐,是商業重地,秦正可以在這裡發動一次貨幣戰爭,以擾亂趙、魏的金融,榨取三晉資源,支持其長期的侵略,於是鑄造了大量的「安陽布」(安陽大布),其數量之多超越了各地的紀錄,現存的「方足布」中它可能居四分之一。之後又出了一種大型的重量僅是小布的一倍,而面值則可能高至十幾倍以上。這是我國發行大錢的開始。在黃河南岸秦人首先取得魏國的陰晉,後改名為「寧秦」。接著東出崤函佔領了宜陽、魯陽,在那裡鑄造魯陽布。這幾種方足布風格接近,款式相同,數量也很大,在「方足布」中不失為上佳品。在此期間,政府竭力推行當寽布,齊、燕、趙也著重鑄造刀貨,宋國一度發行「殊」「四」釿布。「方足布」的維持全靠秦國。這一變動是意想不到的。不過秦國並非對「方足布」有特殊的好感,它推行「方足布」只不過是經濟戰略中的一種策略而已。自從安陽、梁邑等大布發行之後,方足布的信用就被破壞,結束了它二百年流通的歷史。「方足布」在先秦古幣中一向居於顯赫地位,為人所重視。初期大布如盧氏捏金、洮捏金等,現今頗為少見的銳角布(有耳布)如垂、公等,也是很難得。中期的半布傳世較少,燕布也不是很多,三晉所產的方足布,直讀、傳形、合背、倒書,向來是收藏家們的收藏目標。後期秦國所出的安陽大布較為多見,而梁邑大布則少見。「方足布」中稱為「稀世珍品」的「右明新治」四字布更為珍貴。 (橋足布)釿布因面文多帶「釿」字而得名。其特徵為體形較大,平首、平肩或圓肩、圓襠、方足,或有郭或無郭。因兩足間袴襠呈拱橋狀,所以又稱為橋足布。這種平首布錢一般分為二釿、一釿、半釿三等制。以「安邑」布為例,最長者為「安邑二釿」布錢,通長6.5厘米,足寬4.0-4.3厘米,重25-29克;最小者為「安邑半釿」,通長4.4厘米,足寬3.1厘米,重約7克左右。「安邑二釿」、「安邑一釿」有的背鑄「安」字。「安邑」系魏國的早期都城,「釿」為幣制單位,故知其為魏幣。釿布面文、常見的有「安邑二釿」、「 安邑一釿」、「安邑半釿」、「誾易二釿」、「 誾易一釿」、「 誾易半釿」、「陰晉半釿」、「梁二釿」、「梁一釿」、「梁半釿」、「恆釿」、「 虞一釿」、「虞半釿」、「虞氏半釿」等等30餘種,多系梁布。對於「釿」字涵義,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斤、鏟同制,同財貨,曾充作一般等價物,發展成為貨幣後,斤(釿)逐漸演變為重量單位;另一種說法認為「釿」為農具,後演變成貨幣,並被借用作貨幣名稱。釿布錢文多為魏國城邑,大多出於魏國轄區內,並且形體較大,其鑄行時間約在戰國早中期。近年來釿布在山西、山東等地均有出土。 |
中國古代錢幣(組圖,下)
作者:網路轉載 |
4 ) 方足布和釿布 (方足布)「方足布」是指「布幣」的褲足較為平直方正,所以被稱為「方足布」。當「尖足布」盛行於晉地的時候,鄭、衛、宋諸國也開始鑄造新幣,它們以方足大布為基礎,取長補短,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一、拋棄了容易折損的尖足,改為抗擊力較強的方足。二、加寬頸部並在頭部添加了兩個突出的小耳朵,故稱為「銳角布」或「有耳布」。這種錢幣大約長4.5—6.5厘米,重13克。「方足布」鄭國鑄的較重較大,時間可能較早,宋、衛兩國鑄造的較小這些「布幣」與「尖足布」同時流行,但其文字、輪廓、鑄工、銅料都比較好,其中盧氏一個地方就曾出過「空首布」、「尖足布」、「方足布」等,其製造精美,是當時重要的鑄幣地區。稍晚的還有韓、隰氏、皮氏、陰氏、大陰、平周等,也相繼鑄造了新幣。它們一方面採用宋、衛輕型有耳布(銳角布)的重量與形制,但卻去掉了「空首布」的耳朵,另一方面也保留了許多「尖足布」的形制,創造出了典型的「方足布」。此時正是三家分晉,戰國時代的開始。戰國時代雖然戰爭頻繁,但工商業卻比較繁榮。許多士大夫退而經商,也有很多人挾財入仕,可能是他們教給那些士大夫們鑄錢牟利的方法,雖不能說完全出於商人之手,但也無法判定是出於政府之手。因為當時政府雖然已開始鑄錢,卻還未禁止民間私鑄。總之,越晚官錢就越多,民間鑄的錢就越少。戰國初期,燕國的涿、益邑、纕坪、陶陽、漁陽、右明等地均鑄有「方足布」,它們保有「尖足布」的特徵,但體形略小。其中有光背的,有背面紀數的,也有背面紀「左」「右」「大」等文字的。燕國行用「方足布」,有史文記載,就其實物而觀,鑄造時間較早,流通的地區也很廣,大多都是出自官爐。在「方足布」中,較重的還是三晉所出的,計有北屈、大陰、汝陽、子陽、中邑、屯留、尹陽、平陽、平周、平留、平原、皮氏、宅陽、猗氏、梁邑、高都、襄垣、魯陽、宜陽等等。這些地方所出的錢幣,數量很多,也較為規律,大約長5厘米左右,重7—8克左右,最小的也有5克以上,銅質也很好,不易折損,使用收藏都很便利。但在流通期間購買力如何,單枚代表的價值是多少,現在無法考證。當時魏、趙兩國都有當寽布或釿幣流通,而趙也有「刀幣」,魏國還有「圜錢」,彼此間該如何兌換,也不能確知。三晉外,齊、魯、宋、魏等國也曾鑄行過「方足布」,如齊國的齊氏、齊陽、齊貝等,魯國的邾邑、成邑,宋國的商城,魏國的母丘等,均有出土,數量也很多,形制與晉布無大差別,書法與鑄造的工藝有些變化,可見行用頗久。秦國也曾鑄造過「方足布」,如杜陽、梗陽、木邑、木門等。惠文王八年,秦取得魏國的梁邑。這裡曾是魏國的河西造幣中心,曾出過「尖足布」,似乎也出過「方足布」。秦人佔領之後,鑄幣並沒有間斷。現在傳世的梁邑布中,那些文字輪廓、字體結構的變化風格與安陽布相比略有近似之處,可能是秦人所鑄。此後,秦人東進打敗趙武靈王,取得離石與藺。這兩個地方是趙國北疆的鑄幣中心,藺曾出過「刀布」,「尖足布」,「圓足布」等,有種文字豪邁的「方足布」,可能是秦以後鑄造的。秦早期東侵,摧毀了唐是、中都、晉陽、隰氏,佔領了魏國的寧新,後改名安陽。其地是中原的樞紐,是商業重地,秦正可以在這裡發動一次貨幣戰爭,以擾亂趙、魏的金融,榨取三晉資源,支持其長期的侵略,於是鑄造了大量的「安陽布」(安陽大布),其數量之多超越了各地的紀錄,現存的「方足布」中它可能居四分之一。之後又出了一種大型的重量僅是小布的一倍,而面值則可能高至十幾倍以上。這是我國發行大錢的開始。在黃河南岸秦人首先取得魏國的陰晉,後改名為「寧秦」。接著東出崤函佔領了宜陽、魯陽,在那裡鑄造魯陽布。這幾種方足布風格接近,款式相同,數量也很大,在「方足布」中不失為上佳品。在此期間,政府竭力推行當寽布,齊、燕、趙也著重鑄造刀貨,宋國一度發行「殊」「四」釿布。「方足布」的維持全靠秦國。這一變動是意想不到的。不過秦國並非對「方足布」有特殊的好感,它推行「方足布」只不過是經濟戰略中的一種策略而已。自從安陽、梁邑等大布發行之後,方足布的信用就被破壞,結束了它二百年流通的歷史。「方足布」在先秦古幣中一向居於顯赫地位,為人所重視。初期大布如盧氏捏金、洮捏金等,現今頗為少見的銳角布(有耳布)如垂、公等,也是很難得。中期的半布傳世較少,燕布也不是很多,三晉所產的方足布,直讀、傳形、合背、倒書,向來是收藏家們的收藏目標。後期秦國所出的安陽大布較為多見,而梁邑大布則少見。「方足布」中稱為「稀世珍品」的「右明新治」四字布更為珍貴。 (橋足布)釿布因面文多帶「釿」字而得名。其特徵為體形較大,平首、平肩或圓肩、圓襠、方足,或有郭或無郭。因兩足間袴襠呈拱橋狀,所以又稱為橋足布。這種平首布錢一般分為二釿、一釿、半釿三等制。以「安邑」布為例,最長者為「安邑二釿」布錢,通長6.5厘米,足寬4.0-4.3厘米,重25-29克;最小者為「安邑半釿」,通長4.4厘米,足寬3.1厘米,重約7克左右。「安邑二釿」、「安邑一釿」有的背鑄「安」字。「安邑」系魏國的早期都城,「釿」為幣制單位,故知其為魏幣。釿布面文、常見的有「安邑二釿」、「 安邑一釿」、「安邑半釿」、「誾易二釿」、「 誾易一釿」、「 誾易半釿」、「陰晉半釿」、「梁二釿」、「梁一釿」、「梁半釿」、「恆釿」、「 虞一釿」、「虞半釿」、「虞氏半釿」等等30餘種,多系梁布。對於「釿」字涵義,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斤、鏟同制,同財貨,曾充作一般等價物,發展成為貨幣後,斤(釿)逐漸演變為重量單位;另一種說法認為「釿」為農具,後演變成貨幣,並被借用作貨幣名稱。釿布錢文多為魏國城邑,大多出於魏國轄區內,並且形體較大,其鑄行時間約在戰國早中期。近年來釿布在山西、山東等地均有出土。
3、王莽錢幣 (小泉直一)西漢中期以後,社會進入大統治局面,貨幣在經濟生活中的使用十分廣泛。五銖錢幣值高,宣帝時,「谷石至五錢」,是中國歷史文獻記載的最低糧價。西漢時期,五銖錢鑄造的數量也很多,史料記載:「自漢武帝元狩五年三官鑄五銖錢,至平帝元始,成錢二百八十億萬餘。」中國古代的貨幣經濟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的時期。西漢元帝時(公元前48-前33年在位)有個外戚叫王莽,他憑藉其姑母在宮中的恩寵,官職連連升遷,西漢末年,他竟掌握了漢朝大權,進而自立為皇帝,國號「新」。王莽當政時,也多次改革幣制。他改革幣制,除了出於「托古改制」的目的外,還有削弱劉漢勢力、搜刮民間財富之意。他托古改制,恢復了已廢止200多年的布幣、刀幣的制度,變換形制,於居攝二年(公元7年)改漢幣制,以周錢有子母相權,於是更鑄大錢,下令鑄造錯刀、契刀和大泉五十。王莽所鑄刀、布幣完全不同於戰國時期刀、布幣的形制。他在刀幣上加了一個方孔圓錢,並且明明白白地鑄上刀幣的名稱和價值。如「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等,其身形如刀,材質為銅。一刀平五千的圓錢上以黃金鑲嵌「一刀」兩字,刀身鑄有「平五千」三個字,所以又稱金錯刀。一刀平五千與原來的五銖錢並用,一刀平五千當五千枚五銖用。契刀五百當五百枚五銖用,大泉五十當五十枚五銖用。這幾枚錢的錢文均屬篆文。金錯刀、契刀通長二寸二分(漢尺),實際測量長約7.2-7.5厘米,金錯刀重20-46克,契刀重16.4克。後來民間私鑄減重,數量頗多,今所見大小不一,而且面文有二決文、四決文重輪、傳形等,此外還有鐵錢。王莽建國二年(公元10年)行「寶貨制」。「寶貨制」內容為五物、六名、二十八品。五物是金、銀、銅、龜、貝五種幣材。六名為金貨、銀貨、龜貨、貝貨、泉化、布化六大錢幣類型。 (第布八百和次布九百)二十八品是指不同質地、不同形態、不同單位的二十八品錢幣。分別為金貨一品,即黃金重一斤,直錢一萬。銀貨一品,即朱提銀重八兩為一流,直錢一千五百八十,普通銀每流直錢一千。龜貨四品,即元龜長尺二寸,直錢二千一百六十;公龜九寸,直錢五百;侯龜七寸以上、直錢三百;子龜五寸以上,直錢百。貝貨五品,即大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為一朋,直錢二百一十六;壯貝三寸六分以上,二枚為一朋,直錢五十;幺貝二寸四分以上,二枚為一朋,直錢三十;小貝寸二分以上,二枚為一朋,直錢十;貝不盈寸二分,漏度不得為朋,率枚直錢三。泉貨六品,即小泉直一,直徑六分,重一銖;幺泉一十,直徑七分,重三株;幼泉二十,直徑八分,重五銖;中泉三十,直徑九分,重七銖;壯泉四十,直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布貨十品,以大小順序則有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壯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黃千,即小、幺、幼、序、差、中、壯、第、次、大。這二十八品均為法定貨幣。在當時的流通領域中,大概只有其中的六泉十布所佔比重較大。尤其以「六泉」製作精美、錢文秀麗。「十布」均模仿戰國平首布錢形態,不同處是十布的頭部鑄有一圓孔,錢面中部自首部至襠部鑄有一條直線,直線兩側為錢文,陰文,篆書;幣的首部圓孔及幣的邊緣均有郭。王莽此次實施的「寶貨制」,換算複雜,幣制混亂,結果民心大亂,商品流通不暢,民間卻私自還用五銖錢來交易。王莽得知後大怒,於是明令城內老百姓接受,每個人出入城必須出示「大布黃千」錢來作為通行證。王莽治國無方,斂財有術,他篡漢15年,就曾四次改革幣制。王莽頻繁地更改幣制,每次都是以小換大,以輕換重,錢越改越小,價越作越大,無形之中把老百姓手中的財富搜刮光了。王莽的橫徵暴斂,加劇了新朝的滅亡,在農民起義的烈火中,王莽和他的金銀財寶都被一起焚毀。王莽鑄幣的文字,有幾種採用懸針篆。過去泉學家只著重談論過布泉一種,其實,王莽的十布、貨布和貨泉的文字都有懸針篆。除布泉外,懸針篆比較突出的是貨布和大布黃千兩種。這兩種錢的懸針篆很具典型性。懸針篆是小篆的一種,也叫垂針篆,是篆書的異體,懸針是指「豎畫收筆出鋒」,鋒就像鋼針倒懸一樣。南朝宋王愔的《文字志》說:「懸針,小篆體也,字必垂畫細末,細末纖直如懸針。」宋朱長文《墨池篇》說:「懸針之書,亦出曹喜。」宋僧夢英《十八體書》說:「懸針、垂露曹喜所作。懸針篆,抽其勢,有若針之懸鋒芒。」看來,前人對懸針篆早有議論,而且上述二人肯定懸針篆是曹喜所創。曹喜,東漢人。章帝(劉炟)建初年間為秘書郎,大概是掌管圖書經籍的小官。他工篆、隸,有些名氣。有人說他看見李斯小篆的筆勢,「悲嘆不已」。人們認為曹喜的篆書「小異於李斯,而也稱善」,對他的評價不低。然而,要說懸針篆是他所創,則未必是事實。章帝晚於王莽六七十年,曹喜在章帝那裡當小官時,王莽已經鑄了好幾種懸針篆的錢幣了。可見懸針篆不是曹喜所創。王莽留下來的書跡,除錢幣外,尚有新嘉量銘文和磚文。莽量銘文的小篆,也堪稱精美,結體呈縱勢、長方,上密下疏,瘦勁厲悍。後人治印,多所藉助,甚至有大書畫家,篆刻家如齊白石、鄧散木等的篆書、篆刻,都從它得益很多。王莽貨幣的面文,也如布泉一樣,是懸針篆。清代泉學家翁樹培在《古泉匯考》中說:「貨布二字細瘦如針,莽錢中之最精者。」 (大布黃千)關於大布黃千錢文的書體,無疑也是精美的懸針篆。大布黃千有兩種,一為四字懸針均不太明顯;二是四字懸針均顯著。另外還有異范一種,「黃」字和「千」字末筆懸針的尖銳程度則非常強烈而醒目。王莽雖然被人民永遠地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上,但王莽錢的藝術價值卻遠遠超過了它的使用價值,它的文字、冶煉和設計都堪稱中國古錢一絕,匠心獨具,有著極高的收藏和欣賞價值。
|
推薦閱讀:
※兩宋時期錢幣有哪些
※[轉] 西夏錢幣圖文全解
※古錢幣基礎知識第一講——錢幣的穿*
※金代錢幣
※金朝錢幣系列一一一金衛紹王完顏永濟鑄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