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乒乓外交」:一場「小球轉動大球」的行動

1971年3月28日至4月7日,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日本舉行。中國乒乓球隊如期赴日本名古屋參賽,一舉榮獲4項冠軍,使世界乒壇為之震動。比賽期間,中美兩國乒乓球隊員進行了友好的接觸。在這種接觸中,美國乒乓球隊向中方提出了訪華的請求。為此,外交部和國家體委就美國乒乓球隊要求訪華的問題,給周恩來寫了報告,認為「目前時機還不成熟」,主要是因為美國乒協堅持奉行「兩個中國」的政策,前不久就支持台灣以「中華民國」的名義參加國際乒聯。周恩來對美國乒乓球隊的訪華要求,也持非常慎重的態度,他在報告上批示:「可以留下他們的通訊地址,但對其首席代表在直接接觸中應表明,我們中國人民堅決反對『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陰謀。」在報告末端,他寫了「擬同意」3個字,並將報告轉毛澤東審批。經過慎重考慮後,毛澤東親自決定:邀請美國乒乓球代表隊訪華。對毛澤東的這一決定的意義,周恩來深有體會:美國乒乓球代表隊訪華的政治意義大於體育意義!決定一經做出,周恩來迅速組織實施。4月7日,周恩來囑告外交部立即用電話通知在日本的中國乒乓球代表團負責人,對外宣布正式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當天下午,美國代表團開會,團長格雷厄姆·斯廷霍文宣布:訪華事已得到政府許可。這時,場外擠滿了各國記者。斯廷霍文說:「我感到非常高興,心情與其說是興奮,毋寧說是驚訝。」美國白宮發言人表示歡迎,認為這是中國要同美國改善關係的「一個認真的信號」,「這是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事」。一時間,名古屋盛傳這一震動世界的消息。美聯社東京當日電說:「20年來在恢復美國和中國已經中斷的對話方面所採取的最有意義的一個步驟,竟出現在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乒乓球比賽場」。法新社8日電說:這是「中國的新外交戰略」。共同社巴黎電稱:法國外交人士評論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時,說:「中國的邀請是慎重研究之後發出的。因此,乒乓外交可能會使改善中、美關係的工作取得成功」。於是,一場「小球轉動大球」的「乒乓外交」行動,在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導演下有趣地開展起來。4月9日下午,美國乒乓球代表團離開東京羽田機場,當晚飛抵香港,受到中國旅行社人員的迎接。下飛機後,代表團團長、美乒協主席斯廷霍文說:「我們很高興,喜歡得要發狂似的。我們希望此行將促進美國同中國的關係。」國際兵協國際部主任羅福德·哈里森說:「我們把自己看作是促使美中兩國達成較多國際諒解的先鋒。」與美國乒乓球代表團一起到達北京的,還有加拿大、哥倫比亞、英格蘭和奈及利亞的乒乓球代表團。為向美國政府傳遞信息,周恩來給美國代表團以特殊的優待,抽出時間親自接見了這些初次進入「紅色中國」的美國人。接見地點,選在了人民大會堂的東大廳。時間是1971年4月14日。這是一次精彩的會面。周恩來首先引用「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中國古語,歡迎美國朋友。會見時,美國男乒運動員格倫·科恩詢問周恩來對美國青年中流行「嬉皮士」 的看法。他用一段富有哲理的話回答說:「可能現在世界青年對現狀有點不滿,想尋求真理。青年思想波動時會表現為各種形式。但各種表現形式不一定都是成熟的或固定的。因為,尋求真理的途徑總要通過各種實踐來證明是對還是不對,這在青年時代是許可的。各種思想都要通過實踐檢驗一下。我們年輕的時候也是這樣,所以我們懂得青年人的心理:特別好奇。」「按照人類發展來看,一個普遍真理最後總要被人們認識的,和自然界的規律一樣。我們贊成任何青年都有這種探討的要求,這是好事。要通過自己的實踐去認識。但是有一點,總要找到大多數人的共同性,這就可以使人類的大多數得到發展,得到進步,得到幸福。」整個會見,妙趣橫生,笑聲不斷。所有在場的美國人都被周恩來的坦誠打動。中國總理並不強加於人但卻讓你心悅誠服的談吐,令美國隊員們由衷地敬佩。會見快要結束時,周恩來稱讚美國乒乓球隊應邀來訪打開了中、美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大門。他充滿信心地說:「我請你們回去把中國人民的問候轉告給美國人民。中美兩國人民過去往來是很頻繁的,以後中斷了一個很長的時間。你們這次應邀來訪,打開了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大門。我相信中美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將會得到兩國人民大多數的贊成和支持。」他斷言:「中美關係,打開了新的一頁。」周恩來的舉動和談話很快通過美國人自己傳到了白宮。這回尼克松和基辛格終於明白了中國式的外交藝術。基辛格認識到,將美國乒乓球代表團安排在人民大會堂,與不久前將斯諾安排在北京天安門相比,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他後來做了這樣的評論:「這整個事情是周恩來的代表作。」基辛格實施「波羅行動」繼「乒乓外交」之後,中國方面又向前走了一步。4月21日,周恩來通過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轉告美國政府一份口信式的文件——《周恩來總理給尼克松總統的口信》,這份《口信》說:「要從根本上恢復中美兩國關係,必須從中國的台灣和台灣海峽地區撤走美國一切武裝力量。而解決這一關鍵問題,只有通過高級領導人直接商談,才能找到辦法。因此,中國政府重申,願意公開接待美國總統特使如基辛格博士,或美國國務卿甚至美國總統本人來北京直接商談。」4月24日,這份《口信》由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直接轉達給尼克松總統。29日,尼克松以口信方式答覆,表示願意接受邀請。5月17日,美國又通過巴基斯坦駐美國大使正式答覆中國:尼克松總統「準備在北京同中華人民共和國諸位領導進行認真交談,雙方可以自由提出各自主要關心的問題 」。尼克松還提議「由基辛格博士同周恩來總理或另一位適當的中國高級官員舉行一次秘密的預備性會談」。為了準備即將到來的中美兩國秘密的預備性會談,周恩來著手研究制定中美會談的方針。 5月25日,他召集外交部核心組領導成員開會,研究尼克松的答覆口信。26日,他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中美會談的方針問題。會後,周恩來起草了《中央政治局關於中、美會談的報告》。《報告》回顧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中美關係演變的過程,估計了同基辛格的預備性會談和尼克松的訪問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報告》還有針對性地解答了一些對中美會談存有疑慮的問題。《報告》的中心內容是關於中、美會談的基本方針:「美國一切武裝力量和專用軍用設施,應規定限期從中國台灣省和台灣海峽撤走;台灣是中國的領土,解放台灣是中國的內政,外人不容干涉;中國人民力爭和平解放台灣;中國政府和人民堅決反對進行『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活動;美國如欲同中國建交,必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5月29日,毛澤東批准了這個報告。當天,周恩來向尼克松發出口信,歡迎基辛格來北京舉行一次秘密的預備性會談,為尼克松訪華做準備。6月2日,周恩來的口信由巴基斯坦駐美大使希里拉轉交給基辛格。當基辛格把打成正式文件的周恩來口信交到尼克鬆手中時,這位美國總統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滿意地稱:「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總統收到的最重要的信件!」一向晚飯後不喝酒的尼克松,破例斟了兩杯白蘭地,與基辛格乾杯慶賀。基辛格感慨地說:「我想起了幾百年前從西方去中國的馬可·波羅。」尼克松順勢突發奇想地說:「我們就給你的中國之行起個代號,就叫『波羅行動』吧。」一邊擅長「乒乓外交」,另一邊實施「波羅行動」,封凍了20多年的中美關係就這樣緩緩地開啟了。為了做好同基辛格舉行預備性會談的準備工作,周恩來多次召集外交部等有關部門負責人開會,討論會談方案,研究分析美方情況,並對禮賓、民航、安全、保密等接待工作,進行了周密細緻的部署。他在強調這次中美會談的重要意義時說:這是中、美交往中斷了20年後第一次重要的高級會晤,這說明了美國封鎖敵視中國政策的完全失敗。為了擺脫被動局面,美國不得不放下一貫的傲慢架子,跑到北京來與我們會談。不是我們有求於他們,而首先是他們有求於我們。我們應該本著落落大方、以禮相待、不卑不亢的精神做好這次接待工作。7月9日中午12時25分,尼克松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一行,在中方人員陪同下乘坐巴基斯坦民航公司的波音飛機秘密抵達北京郊區的南苑機場。基辛格一下飛機就鑽進了大紅旗轎車,車子很快就風馳電掣般地駛向釣魚台國賓館。一路無阻,基辛格被當作貴賓,安排住在5號樓。16時30分許,周恩來來到基辛格下榻處。這是極不尋常的禮遇。基辛格連忙招呼他的隨員到客廳門口迎候。基辛格還未等周恩來走到跟前,就把手伸了出去,動作有些誇張。周恩來會意地微笑,伸出右手和基辛格友好地握手,眼睛注視著基辛格,說:「這是中美兩國高級官員20多年來第一次握手。」基辛格也笑了笑,說:「遺憾的是這還是一次不能馬上公開報道的握手。要不全世界都要震驚!」接著,基辛格將自己的隨員介紹給周恩來。當介紹到理查德·斯邁澤時,周恩來握著他的手說:「我讀過你在《外交季刊》上發表的關於日本的論文,希望你也寫一篇關於中國的。」基辛格介紹到溫斯頓·洛德時,周恩來握著洛德的手晃了晃:「小夥子,好年輕。我們該是半個親戚。我知道你的妻子是中國人,在寫小說。我願意讀到她的書,歡迎她回來訪問。」周恩來還跟著特工人員雷迪和麥克勞開起了玩笑:「你們可要小心喲,我們的茅台酒會醉人的。你們喝醉了,是不是回去要受處分啊?」周恩來的一番話,使基辛格一行原本緊張拘束的神態很快消失了。他們為周恩來的魅力所感染。基辛格在北京逗留了48小時,周恩來同他舉行了6次共計17小時的會談。雙方就台灣問題和尼克松訪華時間安排等問題,進行了友好磋商。在周恩來極為儒雅的談判風度中,貫穿著一個十分堅決的態度:台灣歷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不容外人干涉;美國必須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必須限期撤走駐台美軍;必須廢除美蔣「共同防禦條約」。基辛格做了這樣的表示:美國政府擬在印支戰爭結束後撤走三分之二的駐台美軍,並準備隨著中美關係的改善減少在台灣余留的軍事力量;美國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但希望台灣問題能和平解決;美國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支持台灣獨立;美國不再與中國為敵,不再指責和孤立中國,美國將在聯合國支持恢復中國的席位,但不支持驅逐台灣代表。基辛格的話,充分反映了美國政府政策上的兩面性。在周恩來看來,分歧只能慢慢解決,先要把共同點確定下來。在幾輪艱難的談判後,基辛格沒想到會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對這次秘密訪華非常滿意。正像他自己所說,他是「帶著希望而來帶著友誼而去」。訪問成果超過了美國人原來的期望,圓滿地完成了他們的秘密使命。秘密訪問遲早要公開化。為此,雙方一致同意發表聯合公告。10日晚,周恩來與基辛格就此次基辛格秘密訪華的聯合公告問題進行了商談。聯合公告如何措辭,雙方再次出現爭議,主要集中在3處:一、尼克松來華訪問是誰主動提出的;二、會談要討論哪些問題;三、尼克松來訪的適當時間。對第一處,中國方面在起草原稿時,說明是尼克松主動提出要求,由中國邀請。基辛格提出異議,說這樣寫讓人看了覺得尼克松總統像個旅遊者,美方不能接受。這一點說到底是個「面子」問題。周恩來充分考慮到尼克松的面子,將原稿改成中方「獲悉」尼克松要來訪,由周恩來邀請。僅僅「獲悉」兩個字的改動,解決了使大家為難的問題。雙方都對這一修改拍手稱妙。對第二處,雙方都不迴避要「謀求兩國關係正常化」,但中國方面強調台灣問題是中美之間的主要障礙,而美國方面卻不同意在措辭上渲染台灣問題。經過討論達成協議:雙方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言下之意,台灣問題是共同關心的,但並不只是討論台灣問題。對第三處,為便於美國方面靈活安排,尼克松來訪的時間,寫明年5月之前,不說具體日期。拿到修改後的公告稿,基辛格非常滿意,他清楚,中方已經設身處地考慮了美國方面的意見。因此,他乾脆在「接受邀請」幾個字前加上了「愉快地」幾個字。雙方皆大歡喜。稿子基本定下來後,心情暢快的周恩來說了一句話:「這個公告的發表,將會震動世界。」隨著基辛格的離去,周恩來的形象、風度,已經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腦海里。回到白宮後,基辛格在他住的那幢西班牙別墅最高層的小書房裡大談周恩來,讚賞有加。以至尼克松後來這樣回憶:「基辛格歸來時對我說,周恩來與戴高樂一樣,是他所遇見的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外國政治家。儘管基辛格像我們一樣,有時也採用誇張的手法,但他確實難得誇獎一位他從未見過的人物。」基辛格後來也把自己的這種印象寫進了回憶錄中:「我生平所遇到的兩三個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人中,周恩來是其中之一。他溫文儒雅,耐心無盡,聰慧過人,機巧敏捷。他在我們討論之際,輕而易舉地就點破了我們新關係的實質,似乎除此之外別無明智的選擇。」基辛格一行離開北京的第5天,即7月16日,中美雙方同時發表關於基辛格訪華的內容相同的公告。這則公告的發表,立即震驚了世界——長期對立的共產黨中國與頭號資本主義大國美國走到了一起!幾乎所有的電波都在載送著這個消息,幾乎所有的語言都在談論這個消息。3個月後的10月20日至26日,基辛格第二次來華訪問,為尼克松總統訪華做具體安排,並就尼克松訪華的中美聯合公報問題進行談判,還就台灣、印度、朝鮮、日本、南亞次大陸等重大問題交換意見。這次基辛格從容地在中國待了7天,當時周恩來剛處理完林彪事件不久,不顧緊張、勞累與基辛格會談了10次。對於尼克松訪華時的中美聯合公報,基辛格事先準備了一份經過尼克松審閱和批准的草案。這個草案長約3000字,包括了訪問情況、兩國關係的一般原則、對國際形勢的看法和台灣問題等4個部分,是按國際慣例的老套路起草的。草案在含糊其辭地強調共同點的時候,掩蓋了雙方的分歧。並在台灣問題上有意迴避不談美國撤軍問題,反而要中方承諾只用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10月22日下午會談時,基辛格將他絞盡腦汁搞出來的這一草案提了出來,此時,他們對這個公報草案非常得意,覺得這是一份「傑作」。沒想到周恩來很不滿意美方起草的草案,他指示章文晉:由我們另外起草一份對案。並提出:按照過去同蔣介石達成協議的辦法,各說各的,明確寫出雙方的分歧,同時也吸取美方草案可取之處,寫出雙方的共同點。「各說各的」原則,得到了毛澤東的贊同。中方根據周恩來的意見拿出了另一份非常獨特的公報草案,它完全打破了老一套格調。在中方草案的序言中,概述了尼克松總統訪華基本情況。第一部分要求各自寫明對國際形勢和重大問題的看法和立場。中國方面以十分明確的語言闡述了中國政府對一系列重大問題的看法,美方部分留下一些空白頁由美方自己寫。第二部分吸取雙方共同點明確了建立中美關係的共同原則和共同聲明。第三部分各自說明關於台灣問題的立場和主張。第四部分寫明改善雙邊關係的某些具體建議。中方草案遞到美方手中,經過一番解釋和緊急磋商,基辛格和他的助手們終於明白了中方草案「求同立異」精神的奇妙之處。正在基辛格與周恩來談判的時候,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進行表決,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通過了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並立即把台灣當局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的提案。這一結果,連一貫以精明著稱的基辛格也沒有預料到。經過反覆商談,基辛格接受了中方關於聯合公報的基本原則,並提出了美方的修正方案和補充意見。雙方終於就公報草案達成了初步協議。就在基辛格即將離開釣魚台國賓館時,聯合國大會的表決結果傳到了。11月26日上午9時,周恩來來到釣魚台與基辛格話別時,悄悄地將這一消息告訴了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而對基辛格則守口如瓶。畢竟,此時如告訴正春風得意的基辛格,定會使其難堪,這不是周恩來為人處世的方式。喬冠華負責到首都國際機場送行。車子開動了,喬冠華和基辛格同乘一輛紅旗轎車。兩位外交家不知不覺聊到了中國進入聯合國的時間問題。「博士,你看今年這屆聯大中國能恢復席位嗎?我得到消息,現在這個時候聯大正在對恢復中國席位提案進行表決。」喬冠華明知故問。基辛格不假思索地友好地一笑:「我估計你們今年還進不了聯大,明年還差不多。待尼克松訪華以後,你們就能進去了。」「我看不見得吧!」喬冠華仰面大笑,笑聲里充滿了基辛格根本沒有察覺的無比自豪。(本文系《大智周恩來》節選 作者:胡長明 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原載於2014年1月22日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推薦閱讀:

《戰狼 2》背後的中國,做了這個軍事策略調整……
牛仔外交 | 科林·杜克
中俄德通道外交何以如此熱絡
如何看待終止《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符合中國利益?
周恩來總理外交妙答集錦

TAG:外交 | 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