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十七 (3)

玄二、依人辨(分二科)  黃一、安住息念(分二科) 

宇一、鈍根(分二科)  宙一、標

又鈍根者應為宣說如是息念算數修習。彼由此故,於散亂處,令心安住,令心愛樂。

阿那波那念的修習有五種差別,第一種是「算數的修習」,「算數的修習」裡邊分二科,第一科是「依法辨」,就這個修行的方法;有四種算數修習,有勝進算數的修習。這個「依法辨」已經講完了,現在是「依人辨」,就是按照這樣的方法修行的人,還是有點事情的。分二科,第一科是「安住息念」分二科,第一科是「鈍根」,先「標」。

「又鈍根者應為宣說如是息念算數修習」,按照這樣的方法去修行的人有利、鈍之別,這個「鈍根」的人就是他遲鈍,他的智慧不是那麼樣的靈,這樣的修行人「應為宣說」應該為他宣說,「如是息念算數」的修習,就是這樣的入息、出息都是念無錯亂,這個算數的方法,來修習這個法門的。「彼由此故,於散亂處,令心安住,令心愛樂」,「彼」那個鈍根的人「由此」算數的息念的修習。「於散亂處」這個心各處的去攀緣、散亂的境界,「令心安住」,能改變過來使令他的心不散亂,「安住」出息、入息的所緣境上面。「令心愛樂」,長時期的修行,他就會有進步會生歡喜心,修了一座就還想修下一座,修了一支香還想修,使令心生歡喜,不但不厭煩而且還生歡喜,那就是有成就了。

宙二、釋

若異算數入出息念;彼心應為惛沉睡眠之所纏擾,或應彼心於外馳散。由正勤修數息念故,彼皆無有。

這是第二科,解釋。為什麼這個鈍根人,應該為他宣說這個法門呢?「若異算數入出息念」,如果這個鈍根人你給他宣說修行的法門,不同於算數入出息念這個法門,另外別的法門,那不行!他不契機了。「彼心應為惛沉睡眠」,那個鈍根人的心就可能與這個法門不相應,他就是「惛沉」了「睡眠」了,被這樣的煩惱所纏擾,他就不能相應。「或應彼心於外馳散」,或者那個鈍根人,也可能他的心在外邊色聲香味觸上面亂動、虛妄分別。「由正勤修數息念故,彼皆無有」,由於這個鈍根人和這個息念算數的法門相應,他若能夠不錯誤地精進地修習這個息念的法門的原故。「彼皆無有」彼那個惛沉睡眠的纏擾,於外馳散的這些煩惱,都沒有了,他就能與這個法門相應。

宇二、利根

若有利根覺慧聰俊,不好乘此算數加行。若為宣說算數加行,亦能速疾無倒了達;然不愛樂。

「若有利根覺慧聰俊,不好乘此算數加行」,前面是說鈍根人這個法門比較相應;要是利根的人智慧強一點的人,若有利根的人「覺慧聰俊」,這個人他那個覺察諸法的智慧特別的靈,超過一般人,「俊」就是超過一般人。「不好乘此算數加行」,他不歡喜學習這個算數的這個法門去修行,他不願這樣做。

「若為宣說算數加行」,如果為這個利根人,也為他講解這個入息、出息算數加行的法門,又會怎麼樣呢?「亦能速疾無倒了達」,這個利根人也會很快的就「無倒」,沒有顛倒的虛妄分別,就也明白這個法門,就很快會有成就的。「然不愛樂」,但他心情不歡喜這樣一、二、三、四、五……這樣數數,他不歡喜。

黃二、能勤加行(分二科) 宇一、辨相

彼復於此入出息緣安住念已;若是處轉、若乃至轉、若如所轉、若時而轉,於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隨行能正了達,如是加行有如是相。

前邊是說利根人、鈍根人對於這個法門都是好的,都可以這樣學習,利鈍全收。下面這第二科「能勤加行」,說是這兩種人如果努力地修這個法門的話,說明這件事。分二科,第一科是「辨相」。

「彼復於此入出息緣安住念已」,若這個鈍根人和利根人「復於此入出息緣」,初開始能這樣修習,以後又能夠繼續地這樣子,對於這個入出息緣,入出習是所緣,「安住念已」,這個心安住在所緣的入出息上面不散亂,不惛沉。

「若是處轉」,這個「若是處轉」就是辨這個相貌,就是那個四種算數那個方法,就是以一為一算數、以二為一算數、還有順算數、逆算數那個四種算數,他能這樣子修行。「若乃至轉」這個就是那個勝進的算數,就是以二為一、以四為一,乃至以百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就是叫「乃至」,就是這個數目多了,所以叫「乃至」。「若如所轉」,這「若如所轉」就是忽然間在中間又有妄想了,又散亂了的話,那麼所有這個算數都不算了、都取消了,從頭開始從一開始,這樣子修行。

「若時而轉」,「若時而轉」就是那個極串習那一段,就是入息出息、出息入息、中間入息出息都能夠無斷無間地相續地這樣子修行、相續流注,就是很有成就那一段,心無散亂這樣子;那個「極串習」那一段,「若時算數極串習故,其心自然乘任運道,安住入息出息所緣,無斷無間相續而轉」就是「無動無搖無散亂行有愛樂轉,齊此名為過算數地」那一段。「若時而轉」,若你長時期地修行到那時候很有成就了。

「於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隨行」,那麼你這個人就是對於算數這個修行的方法,一切的修行方法,屬於這個阿那波那念的這一切的方法。「由安住念,能正隨行」,由於你的念能安住,所以你能夠隨順這個方法很正確地去修行了。「能正了達,如是加行有如是相」,你能夠沒有錯誤地了達了這個法門,你能這樣修行「如是修行」,就是這樣努力地修行。「有如是相」,這個從始至終有這麼多的差別;四種算數、勝進算數,有這些事情。

宇二、顯業

於此加行、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為因緣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證一境性,於其所緣愛樂趣入。

前面說是能精進地這樣用功,最後有什麼成就呢?「於此加行,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的話,你要髮長遠心,你不可以說是:我就一天就要畢業了,不可以這樣子,這樣想法是不對的。要長時修行「為因緣故」,你就是努力地長時期地修行的「因緣故」,「起身輕安及心經安」,就在你的身心上有輕安樂出現了,這四大裡邊就感覺有快樂。譬如說有誰打你一捶,或者是給你一刀,你感覺到痛;現在不是,現在由於安住息念,這裡面有快樂出現,也有喜。這裡面有身心的不同,應該是先有心輕安,然後才有身輕安,身輕安樂。

「證一境性」這時候就成就了禪定的功夫了,就是未到地定,得到了未到地定,成就了心住「一境性」,這個「性」實在就是心,你的心能安住一境,相續不斷地明靜而住,能成就這個境界了。「於其所緣愛樂趣入」,對於這個出息入息為所緣境,你心裏面很歡喜地願意趣入到這個境界,入於這個境界裡面去,因為這裡面有輕安樂,你就成就了未到地定了。

天二、悟入諸蘊修習(分四科) 地一、標

如是彼於算數息念善修習已,復於所取能取二事作意思惟,悟入諸蘊。

一共有五種修習,現在這是第一種是「算數修習」。「算數修習」的時候實在就是偏於止,這個算數修習只是數這一二三四五,就是數入息出息、或者以一為一、以二為一、以四為一、以百為一,都是入出息就是一直地數數,實在是奢摩他的止。這個止修到這個程度達到了未到地定,這個時候是最困難的,這個難關你過來了。這下邊實在是重於毗缽舍那了,下面這個「悟入諸蘊修習」,這是偏於毗缽舍那,就是在未到地定裡邊修這個毗缽舍那,是這樣意思。這裡分四科,第一科是「標」,實在也就是結前生後的意思。

「如是彼於算數息念善修習已」,像前邊這一段文,「如是」就指前面這一段文,「彼」那個不管是鈍根人、是利根人,用這個算數的出入息的這種方法,保持正念。「善修習已」,他能善巧地成功了,到了未到地定。「復於所取能取二事作意思惟」,達到了這個程度以後又應該怎麼修行呢?「復於」你要繼續地又這樣子,對於所取的;當然就是出入息,這個下面有解釋。這「能取」的就是這個念,當然還有其他的事情。這二方面的事情「作意思惟」,就是去觀察,觀察這個「所取、能取」的兩件事你就「悟入諸蘊」,你就有智慧了,你的智慧就深入到色受想行識五蘊的境界裡邊去了。

這一段文是「標」,標示出來這件事。「如是彼於算數息念善修習已」這是結前,「復於所取能取二事作意思惟,悟入諸蘊」這是生後,這是起後。

這第一科是「標」,第二科是「征」。

地二、征

云何悟入?

怎麼樣就是有了智慧去明白色受想行識的道理了呢?這是「征」。下面第三科就加以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先解釋「悟入」的道理,分五科,第一科是「色蘊」。

地三、釋(分二科) 玄一、悟入(分五科) 黃一、色蘊

謂於入息、出息、及息所依身,作意思惟,悟入色蘊。

怎麼樣悟入?「謂於」,就是說你對於這個入息、出息,及入出息所依止的身體,你在這兩方面「作意思惟」觀察,你就明白五蘊裡邊這個「色蘊」的情況了,明白它的事情。我們沒得到未到地定的人,我們這個心鈍,這個心就是看見有一棵樹,只是看見樹而已不明白什麼事情。但是得到未到地定,這個時候不是散亂心的境界,這個心就有力量,心的力量強了,他作意思惟這個出息、入息,及息所依身,他心裏面有所「悟入」。究竟「悟入」什麼?下文有說,這裡沒說。

黃二、受蘊

於彼入息出息能取念相應領納,作意思惟,悟入受蘊。

這是第二科悟入「受蘊」。這位修行人悟入色蘊了以後,他又「於彼入息出息能取念」能取入息出息的念,這就是那個前面說「所取能取二事」,這就是能取的,能取的這個是誰?就是這個「念」。「相應領納」與念相應的,這個念入出息的時候,這個念是心法,與念相應的就出來一個「領納」的事情,「領納」就是感覺,就是「受」,受就有感覺,感覺入出息它有事情,感覺它或者是無常的、或者無我,這下面會說。

「作意思惟」就是作意思惟「念相應的領納」,觀察這個「受」,那你就在受上開了智慧,你就悟入這個「受蘊」的道理了。這是第二科。

黃三、想蘊

即於彼念相應等了,作意思惟,悟入想蘊。

這是第三科。「即於彼念相應」的時候,這念入出息這個「念」是與受相應,還不只與受相應,還有相應的「等了」,就是普遍的明了。這個與受相應還有其他的事情。「作意思惟」也是你警覺你的心在這裡去觀察思惟。這個「了」,所了的就是相;明了種種相,那就是「想蘊」了,這個「想」字是取相為義。所以就「悟入」了這個「想蘊」。

黃四、行蘊

即於彼念,若念相應思及慧等,作意思惟,悟入行蘊。

這是第四科悟入「行蘊」。「即於彼念,若念相應思及慧等」,這「念相應」的不只是受和想還有「思」,你在思惟觀察的時候,你就知道它有其他的事情,就是自已決定我應該這樣做,我應該這樣做,就是有了一個目的了,從這裡就增長了你的智慧,你就知道是這樣做,所以那裡面有思心所和慧在裡邊。能這樣決定的那是智慧,要這樣做那是思心所。「作意思惟」,在這方面「作意思惟」有這樣的現象,那就是「悟入行蘊」了。這裡面「行蘊」本來是思心所,但是再加上個「慧」。

黃五、識蘊

若於彼念相應諸心意識,作意思惟,悟入識蘊。

這是第五科。這個修行人「若於彼念」入出息,不但是有受想行的相應,還有「諸心意識」相應的。這明了性是心王,受想行是心所,有心所就有心王,所以那個「心意識」的心王,你在這方面去觀察這個心,觀察這個「心意識」,「作意思惟」,就「悟入」了「識蘊」的道理了,這樣子。

玄二、多住

如是行者於諸蘊中,乃至多住,名已悟入。

前邊是「悟入」,這第一科是「悟入」,現在第二科是「多住」。

這個修行人「於」色受想行識「諸蘊中」,這樣子在入出息這個地方,入出息念這個所取能取這樣的觀察,若修若習若多修習,安住在這裡思惟觀察,「名已悟入」,那就是已悟入色受想行識諸蘊了。

地四、結

是名悟入諸蘊修習。

這是「悟入諸蘊修習」這一段結束,就是悟入了諸蘊的修習了。

這文字上的解釋,按照次第前面是「算數修習」,一共五種修習,這裡第二科是「悟入諸蘊修習」,下面「悟入緣起修習」,實在是和合在一起的;在文字上的敘述就是一樣一樣的敘述,是這樣意思。

下面第三科悟入緣起的修習,分二科,第一科解釋,先解釋「悟入」,先是「標」。

天三、悟入緣起修習(分二科)  地一、釋(分二科) 

玄一、悟入(分四科)  黃一、標

若時無倒能見能知,唯有諸蘊,唯有諸行,唯事唯法,彼於爾時能於諸行,悟入緣起。

這是「標」。若這位修行人,沒有其他的顛倒迷惑;有的人修行、一修行發了魔障,那就是有問題。現在這個人沒有這些問題,沒有這些錯誤的事情。「能見能知」,他「能見」就是現前的境界能觀察思惟,叫「能見」;不現前的事情,過去的、未來的也能觀察思惟,叫「能知」。能見能知「唯有諸蘊」,過去也是「諸蘊」、未來也是「諸蘊」、現在也是「諸蘊」,也就是色受想行識。而這個「諸蘊」究竟是什麼呢?就是「諸行」,實在來說一切法還是心為主,就是你內心的虛妄分別。「唯事」,一虛妄分別就有事了,很多的問題。「唯法」,就是你也會發出來種種的名言的分別。

你「能見能知唯有諸蘊,唯有諸行,唯事,唯法」,你就是有這樣的智慧了。「彼於爾時,能於諸行悟入緣起」,這個時候「彼」那個修行人「能於諸行」,就是能於諸行唯事、唯法上悟入緣起的道理,十二緣起的道理。

這是「標」,下面「征」。

黃二、征

云何悟入?

怎麼樣就會「悟入」到緣起的道理了呢?這是「征」。

下面第三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尋求」分四科,第一科「入息出息」。

黃三、釋(分二科) 宇一、尋求(分四科) 宙一、入息出息

謂觀行者,如是尋求此入出息何依何緣?既尋求已,如實悟入此入出息,依身緣身,依心緣心。

「謂觀行者,如是尋求此入出息何依何緣?」就是這個修阿那波那念這個人,他這個「觀行者」,就是在未到地定裡邊修這個毗缽舍那觀這個修行人;「觀行者」指這個人說,這個人。「如是尋求」他這樣的去「尋求」、去推求、去觀察,觀察什麼呢?尋求什麼呢?「此入出息何依何緣」?我現在有入息有出息;「何依何緣」?這個「依」是住處,這個入出息在什麼地方住?它以什麼為緣,「何依何緣」?看下文的意思:這個「緣」是個增上緣的意思。這是自己在未到地定的奢摩他裡面作如是毗缽舍那觀察:這個出入息是什麼「依」?什麼為它的「依」?什麼是「緣」?緣什麼?

「既尋求已」,他既然這樣推求的話。「如實悟入此入出息」,他就能正確地知道了,就悟入到什麼呢?「此入出息依身緣身」,「依身緣身」以「身」為它的住處,這出入息不是在虛空里,一定在你身體上,以「身」為它的住處。「緣身」,為身的增上緣,有入出息也幫助身體健康。「依心緣心」,它不但是以身為住,也是以「心」為它的住處,它也為「心」作增上緣的,這樣意思。這是他尋求入出息的「依、緣」,現在知道「身、心」為它的「依」為它的「緣」,這是這個意思。

這是第一科。現在第二科又尋求這個「身心」。

宙二、身心

復更尋求此身、此心,何依何緣?既尋求已,如實悟入此身此心依緣命根。

「復更尋求此身、此心,何依何緣?」他又進一步地又再去推求,這個身心以什麼為依?它以什麼為緣?緣什麼呢?「既尋求已,如實悟入此身此心依緣命根」,以「命根」為它的所緣。這個「身心」的存在當然是靠這個「命根」,生理和心理組合在一起而不分離的那個力量,那就叫做「命根」。如果那個命根的力量衰竭了結束了,那這個人就死亡了,「身」也壞了「心」也壞了,所以「如實悟入此身此心依緣命根」。所以「命根」是個果報,「身心」也是個果報,這個果報。

宙三、命根

復更尋求如是命根,何依何緣?既尋求已,如實悟入如是命根,依緣先行。

這是第三科。這「如是命根」是「何依何緣」呢?「既尋求已,如實悟入如是命根,依緣先行」,就是你過去世的業力,由業力來的。這樣說這個身心和命根都是果報,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是果報,也就是那個生緣老死,這些都是以業為它的依緣。

宙四、先行

復更尋求如是先行何依何緣?既尋求已,如實悟入如是先行,依緣無明。

「復更尋求如是先行何依何緣?」這又推求,這是第四科。「既尋求已,如實悟入如是先行,依緣無明」,無明緣行,識緣名色,行緣識,識緣名色。這個「行」是由「無明」來的。「無明」是什麼東西?就是你的「心」;這「無明」是我們的心。心裏面有些錯誤的知識,就是「無明」,這不是色法,這無明不是色法,是你的心;你心裏面對於世間上一切的法有所錯誤的執著,就是無明。你錯誤的執著所以就發出了錯誤的行動,就是由惑而有業,有業而有果報,惑業苦。現在很明顯出來: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下邊是第二科是「了知」。前面是「尋求」,現在這第二科是「了知」分二科,第一科「流轉」。

宇二、了知(分二科) 宙一、流轉

如是了知無明依緣先行,先行依緣命根,命根依緣身心,身心依緣入息出息。

「如是了知無明依緣先行」,像前面這樣推求的結果,他就知道了「無明依緣先行」,以「無明」為依而有行,而「無明」又為行的增上緣;「行」以無明為依,「無明」又為行作增上緣,就是它們兩個互相的關係。「先行依緣命根」,過去世造的業力是「命根」的住處、命根住處,而這個「行」又為命根的增上緣,就是業力。「命根依緣身心」,「命根」又為身心的「依緣」是這樣子。「身心依緣入息出息」,就是這樣「入息出息」以「身心」為依、為緣這樣子。那麼這就是緣起了;這個緣起這就是染污的緣起,就是生死的緣起。

宙二、還滅

又能了知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命根滅,命根滅故身心滅,身心滅故入出息滅。

這第二科是「還滅」。還會了知,在未到地定裡面的奢摩他里作如是觀的,觀緣起這個人,就是會通達了生死的緣起,也通達了涅槃的緣起。

「又能了知無明滅故行滅」,如果在你心裏面你那個「無明」消滅了,通達無我、無常的道理了,這個無明就滅了;「無明滅故行滅」就不會再造生死業了,不會用取著心去造這個不動業和這個福業,也不會用愚痴心去造罪業了。「行滅故命根滅」,你這個「行」有漏的業力不活動了,這個有漏的果報「命根」也就沒有了。「命根滅故」身心也就滅了,「身心滅故」出入息也就滅了。這就是一切法不生,不受一切法的境界出現了。

黃四、結

如是名為悟入緣起。

這第四科「結」。就是悟入了染污的緣起,也悟入了清凈的緣起。

玄二、多住

彼於緣起悟入多住,名善修習。

「彼於緣起悟入多住」,這位修行人對這緣起的「悟入」的多住,你不能就修這麼一坐的止觀就完了,要數數地做如是觀。「名善修習」那就叫做善修善習善多修習。

地二、結

是名悟入緣起修習。

這個「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處滅,六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這個「有滅則生滅」這地方很有意思。這個「生」就是前面那個「識」;有滅則生滅,就沒有識、名色、六處、觸、受了;就是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受想行識,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識、耳識、鼻識乃至意識,就是一切法都沒有了。而這個時候是什麼境界呢?就是那無分別智的境界,這時候是在那奢摩他裡面有那無分別智現前了,都不受一切法了,那個無分別智的境界出現了,就是如如智、如如境的境界呀!是這麼一個境界。你若是這麼的多住,數數地、長時期地作如是觀,當然這是觀裡面也有止,止也有觀這樣子。

天四、悟入聖諦修習(分二科) 地一、釋(分二科) 玄一、悟入(分二科)

黃一、苦諦(分二科) 宇一、釋(分三科) 宙一、無常(分二科) 洪一、標

如是彼於緣起悟入善修習已,復於諸行如實了知從眾緣生,悟入無常。

這下面第四科「悟入聖諦修習」分二科,第一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悟入」分二科,第一科是先悟入「苦諦」。悟入「苦諦」先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先說「無常」;這苦諦就是無常,先是「標」。

「如是彼於緣起悟入善修習已」,這個修行人,像前面這一大段文悟入緣起了,能這樣修習好了。「復於諸行如實了知從眾緣生」,他又能夠正確的知道「從眾緣生」,這個諸行是眾多的因緣生出來的,靠眾多的因緣;就是因緣、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就是眾多的因緣生起的。「從眾緣生」,都是從眾多的因緣生起的。「悟入無常」,那他明白這件事是不長久的,裡邊沒有常恆住的東西可得,就明白了無常里有剎那無常、有一期無常,這些各式各樣的無常。

洪二、釋

謂悟入諸行是無常故,本無而有,有已散滅。

第一科「標」。第二科是解釋,現在第二科解釋。

「謂悟入諸行是無常故」,說這個修行人,他在這個未到地定的奢摩他裡面悟入到無常的道理,也等於是修無常觀。「本無而有,有已散滅」,那麼他就知道:你的出入息也好、你的身心也好、你的命根也好、這一切法也好,原來都是沒有的「而有」,而有因緣故,這個法就出現了;原來是沒有的,但是有因緣故它就有了。「有已散滅」,有了以後它又會散壞了,又沒有了,由有而無了。

這就是解釋這個無常的相貌。下面第二科是「苦」。

宙二、苦

若是本無而有,有已散滅;即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若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即是其苦。

這是解釋這個「苦」。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面作如是觀的時候,他就會覺悟這個道理;什麼呢?「若是本無而有」,這件事原來沒有,而現在有因緣故有了;有了又沒有了。如果是這樣,「即是生法、老法」,由無而有是生了,生了以後他不健康他又衰朽了、「老法」,「病法」有很多的困難的問題,「死法」最後就結束了。

「若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即是其苦」,這個生、老、病、死是一個苦惱的境界,這就是「苦」,所以由無常故苦。

宙三、空無我

若是其苦,即是無我;不得自在,遠離宰主。

第三科「空無我」。「若是其苦」,這個由無而有了以後這個無常的法、它就是苦。人都是願意常嘛!願意常;不可能是常的,所以就是苦。既然是苦了,那也就是「無我」的意思;因為什麼呢?「不得自在」,苦就是表示不自在的意思。我不願意苦,我要自己作得主;我不要苦就不苦,那就表示有我。你不願意苦也苦,那就叫作「不自在」,就是不能自主,那就是「無我」的意思。「遠離宰主」,在這個不自在的境界裡邊不能作主,你自己作不得主的,所以就是「無我」了。由無常就會通達苦、悟入苦,由苦就悟入無我,就明白也就是無我,也就是空,這個意思。

宇二、結

如是名為由無常苦空無我行,悟入苦諦。

就明白,你這一念無明緣行就是苦了,就是苦的境界出現了。在四諦的道裡面,先是覺悟了苦。

黃二、余諦(分二科) 宇一、別辨(分三科) 宙一、集諦

又彼如是,能正悟入諸所有行眾緣生起,其性是苦、如病如癰,一切皆以貪愛為緣。

前邊是悟入「苦諦」,說這個苦。現在第二個悟入「余諦」就是集諦、滅諦、道諦,分二科,第一科「別辨」就是一樣一樣的說,分三科,第一科先說這個「集諦」。

「又彼如是,能正悟入諸所有行眾緣生起,其性是苦」,又這個在奢摩他裡面修毗缽舍那觀這個人。「能正悟入諸所有行眾緣生起」,他就悟入到「諸所有行」都是因緣生的;這個話,一定是先要學過佛法,他沒有修止觀之前先要學習佛法,然後你隨順佛陀所開示的法作如是觀,就悟入「諸所有行眾緣生起」。如果你不學習佛法,在禪定裡面還會有邪知邪見的呀!還會有這個問題的。「如是能正悟入諸所有行眾緣生起」,「眾緣生起」的這些生老病死「其性是苦」。

「其性是苦」、什麼苦呢?「如病如癰」,就像一個人得病了,這就是苦。不要說其他大病,就小小的感冒你就是難過,就是苦;「如癰」就是重病。「如病」是四大不合,地水火風互相衝突你就感覺到苦,這是「病」;「如癰」那是更嚴重的病,那就是前生的罪業現在要受報、受報了。「如病如癰」這些苦,怎麼會有這種苦呢?這個苦從那裡來的呢?「一切皆以貪愛為緣」,就是你的貪愛心。因為你若沒有貪愛心的話,你不採取行動的;因為你愛這件事,我想要得到這個,那就非要採取行動才行。所以最初的一切行動的發動的那一個地方,那個「機」,那個機關;那個小機器能動那個大機器,你動這個小機器那個大機器就動,然後就做出東西來了。所以最初的那個動的那個地方,那就是你的「愛」,這個愛心,這個愛有這個力量。所以全面的來觀察一下,就是由於「愛」而集聚了很多的苦惱,這是自作自受了,就是這麼回事。

「如病如癰」的這個苦是你自找的;我怎麼找的?因為你有「愛心」,有愛心就是找這個「苦」來,是這麼事情;這就是悟入「集諦」了,這個「集」他有力量能集聚來東西。本來你原來的目的是想要快樂的,這個愛是想要快樂的呀!但是你採取行動的結果,就是隨之來了很多的苦惱叫你受,這個「集」就是這個意思。原來什麼也沒有的,就因你心一動才有這個苦,所以叫作「集」,這個集是這麼意思。所以釋迦牟尼佛的大智慧告訴你,原來是沒有苦的;怎麼有苦了?就是你心裏面有「愛」所以有苦了,是這麼事情。

宙二、滅諦

又正悟入,即此能生眾苦貪愛若無餘斷,即是畢竟寂靜微妙。

這是第二科「滅諦」。苦諦、集諦說完了,現在說「滅諦」。

「又正悟入」,這個修毗缽舍那觀這個人,他又能開一種智慧,「即此能生眾苦的貪愛若無餘斷」,沒有剩餘的,就是全面的把這個愛心消滅了,全面的消滅了就是在一切法都不執著了;「愛」者著也,有微細的愛、有顯著的愛;這無餘就是微細的愛也息滅了。「即是畢竟寂靜微妙」,這個時候那就是: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這個時候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那時候那裡邊「畢竟寂靜」是究竟的寂靜,沒有一法來擾亂你了,那是最「微妙」的境界,那就是「滅諦」。就是沒有苦的因,也沒有苦的果了;就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老死滅,就是這個境界。這是「寂靜微妙」的境界,就是「滅諦」,這是大安樂處,一切諸佛、一切聖人都在這裡。

宙三、道諦

我若於此如是了知、如是觀見、如是多住,當於貪愛能無餘斷。

這是第三科「道諦」。「我若於此如是了知」,這個修行人,他在靜坐的時候他就在想,「我」就是他自稱我,我若能夠在這個境界,這個苦、集、滅在這裡能夠通達、能了知。「如是觀見」,能夠用這個止觀去觀察它去。「如是多住」而不是一次就成功的,數數地若修若習若多修習,「如是多住」。「當於貪愛能無餘斷」,原來這個眾患之本、大患之本是你的「愛」,是你那一念心裡的「愛」;不是老子說「唯吾有身」,不是這麼意思。是你有這「愛」,愛是眾患之本;「當於貪愛能無餘斷」,你就把這個執著心完全斷了,就是完全斷。這個作如是觀察的,那個就是「道諦」,就是戒定慧,是「道諦」。

宇二、總結

如是名能悟入集諦、滅諦、道諦。

這是結束前面這一段。你若能夠這樣悟入「無常苦無我」,悟入「一切皆以貪愛為緣」,貪愛能無餘斷「畢竟寂靜微妙」,於此觀見、如是多住,「當於貪愛能無餘斷」,「如是名為悟入集諦、悟入滅諦、悟入道諦」。

玄二、多住

於此悟入能多住已,於諸諦中證得現觀。

「於此悟入能多住已」,你這樣子悟入,也就是這樣子觀察,你要「多住」;你不可能少時間這樣就行的、「多住已」。「於諸諦中證得現觀,是名悟入聖諦修習」,你能夠「於諸諦中」,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證得現觀」,就成就了無分別的智慧了,這無分別的清凈無漏的智慧現前了。

地二、結

是名悟入聖諦修習。

這就得初果了,初果須陀洹了。前面那個得身輕安,心輕安是未到地定,不是色界初禪、二禪,不是禪,不是那麼高;那麼高,那麼這地方應該是三果了。那個地方是未到地定,所以這裡邊就是初果。

天五、十六勝行修習(分三科) 地一、標

如是於聖諦中善修習已,於見道所斷一切煩惱皆悉永斷,唯余修道所斷煩惱。為斷彼故復進修習十六勝行。

這個五種修習,現在是第五科。算數修習、悟入諸蘊修習、悟入緣起修習、悟入聖諦修習,現在是第五科「十六勝行修習」,分三科,第一科是「標」。

「如是於聖諦中」,這一位像前面這一段文「於聖諦中」,於四聖諦裡邊「善修習已」,你不怕辛苦,你能善巧的這樣修習、這樣觀察。「於見道所斷一切煩惱皆悉永斷」,就是有見道、有修道、有無學道;現在說是「見道」,就是初入聖道的時候叫作「見道」,實在是見到什麼?就是見到諸法的寂滅相了,就叫作「見道」。

這個《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就是《大日經》有一句話,這是密宗的經典。「於諸法本寂,常無自性中,安住如須彌,是名為見諦」就是見道;「於諸法本寂」,這是《般若經》的道理。現在說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是從無常觀、從緣起觀,從緣起中觀無常,通達一切法寂滅相。現在說「於諸法本寂」就是通達這緣起,就是知道一切法本來是沒有,就是有了也還是畢竟空,這叫諸法本寂。「於諸法本寂,常無自性中」過去也是無形,現在也是無形,未來也是無形,「常無自性中」,就在一切法宛然而有中通達一切法寂滅相,你在這裡「安住如須彌」,像須彌山似的,這個東西南北的風不能動它「安住如須彌」,「是名為見諦」,這是見諦。

所以現在說「於見道所斷一切煩惱」就是這個「見道」,到了見道的時候,你見到諸法寂滅相了的時候,當然這時候成就了無漏的無我的智慧了,到這個時候所斷一切的煩惱「皆悉永斷」,在這個範圍內應該斷的煩惱都完全斷了;那麼這是什麼呢?就是身見、戒取、疑,主要就是這三個煩惱,這五下分結,那貪瞋還沒斷。五下分結裡面身見、戒取、疑、貪、瞋,這個貪、瞋要二果、三果才能斷掉,斷了五下分結。這個「身見」就執著有我。「戒取」就是外道的這些邪知邪見的這些修行的方法,那不是道。你對於聖道沒有「疑」惑了,沒有疑惑心了。這三種煩惱斷了,「一切煩惱皆悉永斷」。

「唯余修道所斷煩惱」,就是修道所斷的煩惱還是剩餘、還沒斷;就是貪瞋和五上分結沒斷。「為斷彼故復進修習十六勝行」,為求斷滅彼修道所斷煩惱,還需要繼續的進一步的修行「十六勝行」,修這個方法。這「十六勝行」是修道的時候,就是初果聖人以後,見道以後修行的法門,這樣子。前邊這阿那波那念是在凡位的時候修,「十六勝行」是得聖道以後修行的方法,是這樣意思。

這是標出來這個「十六勝行」。這個「勝行」這個「勝」這個字,是殊勝的意思。當然現在他是勝過了前邊的那個見道的修行,現在是修道的修行了。修道的時候這個修行法門勝過見道的法門,就叫作「勝行」,可以這麼解釋。

地二、釋(分二科)  玄一、顯有學行(分二科) 

黃一、舉十六行(分二科) 宇一、征

云何名為十六勝行?

下面第二科解釋。解釋又分二科,第一科「顯有學行」,從得初果以後稱為「有學」,沒得初果以前還不能名之為「學」,你看這個事情!這分二科,第一科舉這十六勝行,分二科,第一科是「征」。怎麼叫作「十六勝行」呢?

這是先「征」。下面第二科是列出來。

宇二、列

謂於念入息,我今能學念於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

這二句話是總說的,下邊是別說的。就是你在見道之前你這樣修習修行的時候,你念這個入息的時候,你有念,這個如「念於入息」的這個法門,「我今能學念於入息」,我現在還能繼續這樣學習,我能繼續這樣學習念這個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念這個入出息。

若長若短。

「若長若短」,這以下就是十六勝行開始了,第一個是「學觀息長」。十六個勝行;第一個勝行「學觀息長」,第二個勝行「學觀息短」;這個下邊有解釋。

這裡是標出來,標列出來。這個《披尋記》解釋的,就是下面文的解釋。

《披尋記》九二二頁:

若長若短者:入息出息,名之為長。中間入息中間出息,名之為短。

「若長若短者:入息出息名之為長」,由鼻至臍是「入息」,由臍至鼻是「出息」;這個「入息」和「出息」時間是比較長一點。「中間入息、中間出息,名之為短」這叫「短」。就是若知息長;「學觀息長、學觀息短」,這個初果聖人修十六勝行的時候,還是這樣修行的,就是注意這個息的長短,還是這樣的。

於覺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於覺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出息。

「於覺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這是第三、「覺了」。他在奢摩他修止的時候,他就能夠覺察到「遍身入息」全身都有入息;不是說由鼻、由口有入息;不是。全身的毛孔都有入息,息從全身的毛孔入。凡夫也是這樣子,但是你不覺了;這個聖人他知道了,「覺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就是他能這樣學習,就注意這件事。「於覺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出息」,全身的毛孔都能出,都能有息從那裡出來;這個聖人能有這個智慧,能有這麼深的定力,能覺了這件事。

這是「學觀息遍身」,這是第三。

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

這是第四個,十六勝行里這是第四個。「於息除身行」,這個息能除這個身行,這個入息出息就是身行;現在是能除這個身行,「除身行」是在入息的時候,那就是沒有入息了;「我今能學息除身行的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就是這個「出息」能除身行,也就是能除這個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能學習。

《披尋記》九二三頁:

息除身行入息等者:謂於入息、出息、中間暫停息處應知。

就是入息出息中間,暫時「停息」的地方。入息、中間入息,這都是算是「入息」;出息、中間出息這都算是「出息」。這個入息和出息之間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沒有息,也沒有入息也沒有出息;這個地方就叫作「除身行」。

就是前邊我們講這個阿那波那念的時候,說有一個空位,說個空位的那個地方,就是這個意思。在那裡講說是中間的入息、中間的出息叫做空位,這樣講不對的,這樣講不對。就是那個地方也沒有入息,也沒有出息;也沒有入息、也沒有中間入息,也沒有出息、沒有中間出息,這四個息完全沒有。那個時候叫作「暫停息處」。那一個地方就是沒有「身行」了,就是沒有入息,沒有出息了,這四個息都沒有了,那個地方就是「除身行」。若是我們現在你修數息觀,你覺察不到這件事,覺察不到;現在是初果聖人。前邊那個地方說到這個「空息位」,沒證得初果之前也覺察到那裡了,覺察到有這一點。

這是第四。

於覺了喜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於覺了喜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出息。

這是第五「學觀覺了喜」,也就是有輕安樂的關係。這個「覺了喜入息」,這個入息的時候有喜,心裡有歡喜。「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也能覺悟這件事「入息」。「於覺了喜出息」的時候,也有輕安樂。「我今能學覺了喜出息」,也是。

《披尋記》九二三頁:

喜入息等者:謂於初二靜慮地中入出息念有喜相應故。

現在已經由未到地定到初禪、二禪了,到這個時候了。這個時候初禪、二禪是「有喜」;有尋伺、有喜、也有樂,但是樂這時候不說,說有「喜」。

於覺了樂入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於覺了樂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出息。

前面是覺喜,這是覺樂。入息也有樂、出息也有樂。這是什麼呢?看《披尋記》。

《披尋記》九二三頁:

樂入息等者:謂於第三靜慮地中入出息念樂相應故。

這是第三禪,這時候有樂。第三禪是沒有喜了,沒有喜而有樂。初禪、二禪有喜;三禪沒有喜而有樂,把喜不要了,只要有樂。

這時候就是到了三禪了,這第六這個地方到了三禪。

於覺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於覺了心行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出息。

「於覺了心行入息」,這個息在入的時候有「心行」這件事;「心行」是什麼?這個口行就是語行,尋伺是語行,你有尋伺你才能說話。這個身行就是出入息。那個「心行」是什麼?「心行」就是受想。色受想行識、受想是「心行」;有受有想這心就活動,若沒有受想心就不能動了,所以有受想就是有心的意思。現在這是「於覺了心行」的時候,也就覺了心裏面有受有想;在入息的時候心有受有想。「我今能學覺了心行」的入息。「於覺了心行出息」的時候,「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出息」,就是出息的時候也有受想,能覺了受、覺了想,這樣意思。

《披尋記》九二三頁:

覺了心行入息等者:此中心行謂即受想,若失忘念,我見慢等相應俱轉,速疾通達故。

「若失忘念」,這個忘掉了正念。就是無常、無我是正念;忘掉了正念,這個虛妄分別來了,就是「我見慢等相應俱轉」,這時候就是得了初果以後;如果到了三禪,應該是到了三果了,二果、三果這個時候,他還是有我見有高慢心出來,這樣的分別心出來和你的心同時活動,「速疾通達故」。這上面說「於覺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這個「覺了」,就是覺了我有我見、我慢,是不對的;「速疾通達」就把這個我見我慢就滅掉了,觀察無我,是這個意思,這段文是這個意思。


推薦閱讀:

5個瘦胳膊的小動圖 力量練習拜託蝴蝶袖
NEW LIFE is coming
瑜伽燒脂:凈化肝臟促進脂肪代謝
睡前練5式減壓瑜伽,睡眠好了,皮膚也水嫩了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