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宋蒙戰爭

1.蒙古帝國

孛兒只斤·拖雷(1193年?—1232年),蒙古帝國監國,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的第四子(幼子)。孛兒只斤·蒙哥即位後追上尊號,謚曰英武皇帝,廟號睿宗。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孛兒只斤·忽必烈在位時,被改諡為景襄皇帝,廟號睿宗。至大二年(1309年),加謚仁聖景襄皇帝。

2.南宋

史彌遠(1164年-1233年),中國南宋中期權臣。孝宗時代宰相史浩之子。浙江鄞縣人。南宋權臣。字同叔。明州鄞縣人。淳熙十四年(1187年)進士及第。開禧三年(1207年),韓侂胄北伐失敗,金朝來索主謀。史彌遠時任禮部侍郎兼資善堂翊善,與楊皇后等密謀,遣權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於玉津園槌殺韓侂胄,後函其首送金請和。史彌遠因此升任右丞相兼樞密使,獨相宋寧宗趙擴十七年。

史嵩之(?-1256年),南宋大臣。南宋大臣史浩之孫,史彌遠之侄。字子由,一作字子申,慶元府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封魯國公,謚庄肅

鄭清之(1176年-1251年),南宋大臣。初名燮,字文叔,後字德源,號安晚,慶元道鄞縣(今浙江寧波)人。謚忠定

真德秀(1178年-1235年),字景元,後改景希,號西山,後世稱西山先生。中國福建建州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人。南宋名臣、著名儒家學者,屬朱熹理學一派。

趙善湘(?年-1242年)字清臣,明州鄞(今浙江寧波)人。

濮安懿王五世孫。生年不詳,於《易》學用力至深,恩補保義郎。宋寧宗慶元二年(1196年)進士,轉秉義郎。開禧元年,添差通判婺州。嘉定元年,判無為軍兼淮南轉運判官。官至資政殿大學士,封文水郡公。贈少師。著有《洪範統一》,久佚,朱彝尊《經義考》注曰「未見」,今從《永樂大典》繕錄一卷。有子趙汝梅。

孟珙(1195年-1246年),字璞玉,絳州(今山西新絳)人,南宋傑出的軍事家。四世祖孟安是岳飛部將,祖父孟林也是岳家軍一員,父孟宗政,子孟之經。死後特贈太師、封吉國公、謚忠襄。

孟宗政(?—1223年),字德夫。子孟璟、孟珙、孟璋、孟瑛。

開禧二年(1206年)韓侂胄開禧北伐時被任命為棗陽縣令,後任京西路鈐轄駐守襄陽。

嘉定十年(1217年)四月,金軍攻襄陽,圍棗陽。孟宗政和扈再興、陳祥等率軍連敗金軍,又援棗陽解圍,以功兼權棗陽軍節度使。

嘉定十一年(1218年)二月,金國完顏賽不率數萬人攻棗陽,孟宗政又在援軍扈再興、劉世興的幫助下堅守三個月,金軍退兵。

嘉定十二年(1219年)二月,金再攻棗陽,被孟宗政擊潰。孟宗政追擊到當時金國境內的湖陽縣(今河南唐河南湖陽鎮),「一鼓而拔,燔燒積聚,夷盪營寨,俘掠以歸,金人自是不敢窺襄、漢、棗陽」。後升荊鄂都統制兼知棗陽軍,官至右武大夫、和州防禦使、左武衛將軍。

嘉定十六年(1223年),病逝於棗陽任上。宋廷贈太師、永國公,謚忠毅。

趙葵(1186年-1266年),字南仲,號信庵,一號庸齋。衡山(今屬湖南)人。

淳熙十三年(1186年)出生。父趙方是南宋京湖制置使,趙葵自小跟隨父親置身軍旅,負責襄陽飲食。嘉定十年(1217年)金將高琪犯襄陽,趙葵率兵擊破之。嘉定十四年(1221年)進兵唐州(在襄陽東北部),以戰功知棗陽軍。嘉定十五年,任廬州(今安徽省合肥市)通判。嘉熙元年(1237年)知揚州[1]。淳祐二年(1242年)知潭州、湖南安撫使。寶祐二年(1254年)為廣西宣撫使,有宿望[2]。景定元年(1260年)授兩淮宣撫使、判揚州。咸淳元年,加少傅,曾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咸淳二年坐船返回湖南,至小孤山(江西彭澤縣北),卒於舟中。贈太傅,謚忠靖。著有《行營雜錄》。趙葵工繪畫,傳世作品有《杜甫詩意圖》卷。

趙範(1183年-1240年),字武仲,南宋軍事人物,宋理宗朝主要將領之一。

年少時跟從父親生活在軍中。宋寧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趙范與弟趙葵殲滅金軍於高頭。十四年(1221年),出師唐州、鄧州,趙范與趙葵監軍。十七年(1224年)入朝任知大宗正丞、刑部侍郎、試將作監兼權知鎮江府。隨後入直徽猷閣、知揚州、淮東安撫副使。因擊破李全陞官。南宋欲與蒙古達成協議,聯合伐金,唯有趙范反對。官至端明殿學士,京河關陝宣撫使、知開封府、東京留守兼江淮制置使。


推薦閱讀:

世界戰爭史上空前絕後的奇蹟:項羽3萬騎兵竟全殲劉邦56萬大軍!– 鐵血網
列寧「世界革命理論」在蘇波戰爭決策中的誤判
法西斯贏了二戰,會怎樣瓜分世界?
越南戰爭(第二輯):損失和撤離
?敘利亞戰爭中的俄羅斯陸航部隊

TAG: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