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清朝有十二鐵血大帝 明朝全是昏君

在中國歷史劃分中,史學專家通常把明清放在一起,由此存在這麼一個邏輯:清朝的惡政,都是明清的,或者傳承於明朝;清朝好的政策,是清朝十二個鐵血大帝努力得來的。

封建社會,國家治理基本靠皇帝,明清兩朝的皇帝究竟如何?按歷史學家的分析,明朝基本上都是昏君,只有少數幾個稍微懂事一些的皇帝。相反,清朝十二位鐵血大帝,沒有一個是昏君,有的皇帝很想有作為,但是生不逢時,沒有實權,一些有益的政策和措施都無法推行。

總之一句話,明朝基本都是昏君,甚至連朱元璋朱棣都是,因為他們殺了很多官員呀。至於清朝十二位鐵血大帝,即便殺了人,那也是必要的統治手段。不知道這是不是雙重標準?

鐵血大帝溥儀

專家眼中的清朝十二位鐵血大帝,個個英明

接下來,我們就看看專家對清朝十二位鐵血大帝的基本評價。

1. 努爾哈赤 歷經三十年,統一女真各部,奠定了清朝統一中原的基礎。

2. 皇太極 不到十年即統一東北,南下朝鮮,西征蒙古,屢次擊敗大明, 建立帝號。

3. 順治 審時度勢,改革祖制,重視整飭吏治,注意與民休息,取之有節。

4. 康熙 文韜武略精通,同意台灣,平定叛亂,籠絡漢族知識分子,使清朝空前繁榮。

5. 雍正 採取多項重大改革,勵精圖治,為康乾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6. 乾隆 實行寬猛互濟的政策,務實足國,重視農桑,停止捐納,平定叛亂。

7. 嘉慶 隨著社會矛盾的尖銳,縱使嘉慶帝勤政圖治,雖說沒有改變帝國的頹勢,但對社會矛盾的緩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8 道光 朝綱獨斷,事必躬親,勤政圖治,面對列強的侵略,曾經下決心,要抵抗,但是墮落的社會制度,使官場黑暗,人們眼光短淺,對列強始終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導致失敗。

9. 咸豐 志高才疏,在位時,民怨沸騰,「大局糜爛,不可收拾」。

10. 同治、光緒、宣統 此後就一直是慈禧在統治中國了,足足半個世紀。縱然這幾個皇帝有雄心,力圖改革,但是在君主制的時代里沒有實權能幹什麼呢。

《南京條約》簽約現場彩繪

我們對鐵血大清的明君要求是否太低?

坦率的說,專家對他們的評價,小編都快被說服了。but,別的不說,單說1840年之後,直到清朝滅亡的1912年,在這72年期間,日本用30年就崛起了,俄羅斯1861年改革成功了,美國崛起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了,德國崛起成為世界第一陸軍強國,英法等國更強大了......鐵血大帝們,難道沒想過改變嗎?沒有!相反,這個國家變的更糟糕了,這難道是明君行為?還是我們給明君的要求太低了?

要知道,新中國建立之後,不到70年,我們如今已經很強大了。如今雖不能說世界第一,但至少名列前茅吧。可見,並非中國人不聰明不努力,而是和領導人相關。如果1840年之後,清朝鐵血大帝們能夠奮起直追,相信1912年的時候,大清就屹立在世界東方,沒有國家敢輕辱。

另外,康熙虛偽,雍正暴虐,乾隆驕奢,道光窩囊,咸豐同治光緒更一個比一個窩囊。其中,道光簽訂了《南京條約》,咸豐對歷史的最大貢獻,是把慈禧送上了前台;同治得梅毒死的,光緒是個可憐人.......這樣的鐵血大帝,對內鐵血,對外軟弱,還不算昏君嗎?

西方人明信片羞辱大清!另外,這樣的辮子造型,康熙乾隆應該給滿分吧!

小編這麼說,並非說明朝皇帝英明,只是想對某些史學家說:不要雙重標準評價,或通過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

列位看官,對於明清的皇帝們,你是如何判斷的?


推薦閱讀:

聖人還是暴君?這四件事或將顛覆康熙形象
為什麼乾隆要禁《大義覺迷錄》?
順治--大清朝最為多情哀愁的帝王(四)
如果和珅被嘉慶重用,歷史會改寫嗎?
清朝最為被寵幸的太監,因為一樣獨門絕活,慈禧離不開他!

TAG:清朝 | 明朝 | 昏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