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糖尿病要做什麼檢查?

  每次出專家門診時,我總會聽到患者提出這樣的問題:「僅查尿糖能不能確診糖尿病?」「糖尿病不就是血糖升高嗎?還有必要做其他項目的檢查嗎?」「我的視力正常,為什麼還要檢查眼底?」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如果不將其解釋清楚,患者有可能對檢查不配合,甚至引起誤解。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紊亂綜合征,可以導致心、腦、腎、眼、神經等多臟器損害。因此,疑似糖尿病的患者到醫院就診時,除了要明確診斷以外,還應進一步明確是否合併有高血壓、高脂血症、肥胖症等代謝紊亂性疾病,以及有無糖尿病的各種急慢性併發症等。只有把這些問題都查清楚了,才能更好地進行治療。那麼,糖尿病患者在初診時應做哪些檢查呢?   

  一、與診斷、分型有關的檢查

  1.血糖:血糖升高是診斷糖尿病的依據。在臨床上,經常化驗的血糖有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標準,當一個人的空腹血糖大於或等於7.0毫摩爾/升(126毫克/分升),或者其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或等於11.1毫摩爾/升(200毫克/分升)時,即可被診斷患有糖尿病。在這裡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不能忽視餐後血糖,因為它對糖尿病的早期診斷意義更大;二是尿糖的檢查結果只能作為糖尿病的診斷線索,不能作為診斷依據。也就是說,不能根據尿糖的檢查結果來確診或排除受檢者患有糖尿病。

  2.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試驗):當一個人的空腹血糖或餐後2小時血糖比正常人偏高,但還達不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時,就需要做OGTT試驗,以明確其是處於糖調節受損(I-GR)階段,還是真的患有糖尿病。

  3.胰島功能測定:它包括胰島素釋放試驗(IRT)和C肽釋放試驗(CPRT)。該試驗是通過測定患者的空腹及餐後各個時點的胰島素以及C肽的分泌水平和曲線特點,了解胰島功能的衰竭程度,並協助判斷該患者所患糖尿病的類型。

  4.細胞自身抗體檢查:它包括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胰島素抗體(IAA)、胰島細胞抗體(ICA)等的檢查。做該項檢查主要用於明確糖尿病患者的疾病類型。1型糖尿病患者的這些抗體往往呈陽性,2型糖尿病患者則正好相反。其中,GA-DA在糖尿病患者的血中出現得早、持續的時間長,對診斷最有意義。

  二、反映血糖平均控制水平的檢查

  無論空腹血糖還是餐後2小時血糖,反映的都是一個人在某一時刻的血糖值,其結果會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影響,血糖波動大的患者尤其如此。要準確了解自己某一段時期內的血糖總體水平,患者必須檢查下列指標:

  1.糖化血紅蛋白(HbA1c):它是由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與血中的葡萄糖結合而成的,其正常值為4%~6%(糖化血紅蛋白佔全部血紅蛋白的百分比)。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查結果通常不會受一些偶然因素的影響,可以客觀準確地反映一個人近2~3個月內的血糖總體水平。

  2.糖化血清蛋白(GSP):它是由血漿中的白蛋白與葡萄糖結合而成的,其正常值為1.5~2.4毫摩爾/升。糖化血清蛋白的狀況可以反映一個人近2~3周內的血糖總體水平。

  三、與代謝紊亂及併發症有關的檢查

  糖尿病對人體最大的危害是它的各種併發症。為了更全面地了解病情,糖尿病患者必須檢查下列指標:

  1.尿常規:包括尿糖、尿酮體、尿蛋白、白細胞等多項指標的檢查。這些指標可以間接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明確其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和泌尿系感染等情況。另外,尿微量白蛋白的定量測定還是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的重要依據。

  2.血脂:糖尿病患者往往會出現脂代謝紊亂的情況。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的患者,應適當地選用調脂藥物,以糾正脂代謝紊亂。

  3.血壓和血黏度: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黏被稱為糖尿病患者的四大隱形「殺手」。糖尿病患者在初診時必須了解自己的血壓、血脂和血液流變學狀況,若有異常應及時地進行對症治療。

  4.體重指數(BMI):它的計算方法是:BMI=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體重指數可作為糖尿病患者每日攝入熱量多少的參考依據,同時可以指導其臨床選葯。例如,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應首選雙胍類藥物進行治療,而消瘦的糖尿病患者應首選磺脲類藥物進行治療。

  5.肝功能和腎功能:通過檢查患者的肝功能和腎功能,可以了解其是否合併有糖尿病腎病,同時可以指導其臨床選葯,因為某些降糖葯不適宜肝功能或腎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服用。

  6.眼底:糖尿病患者在並發視網膜病變的早期往往沒有眼部癥狀,到了該病的晚期其眼病常常難以控制。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初診時應做眼底檢查,以了解其是否合併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白內障或青光眼,絕不能到了眼睛看不清東西時才去查眼底。

  7.神經系統:糖尿病患者可用10克單尼龍絲進行觸覺檢查,以便早期發現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另外,還應做植物神經方面的相關檢查,例如,可測量其處於站立位和卧位時的血壓,以判斷其有無體位性低血壓。

  此外,初診的糖尿病患者還應做心電圖、心臟彩超、下肢血管超聲和造影、胸部X片以及骨密度等項目的檢查,以明確是否患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下肢動脈硬化或狹窄、肺部感染或結核以及骨質疏鬆等相關疾病。

  一般來說,已明確診斷的糖尿病患者,應每周檢查一次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每2~3個月檢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每半年化驗一次血脂、肝功能、腎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每半年至一年檢查一次眼底。由於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浮腫、蛋白尿、視力下降、手足麻木、間歇性跛行等癥狀,其併發症大多已處於不可逆轉的中晚期,治療難度相當大,所以,在初診時就必須進行全面的檢查,並注意按時用藥,定期複查,以平穩地控制血糖和避免併發症的發生。

  

小編推薦:《糖尿病+高血壓 我該吃什麼》——患糖尿病的時候,我聽從醫生的指導學吃糖尿病餐,後來又被診斷出高血壓,一下子我就懵了,我不知道該怎麼吃了。專家能否幫我建議應該怎麼吃,患高血壓後在飲食上有哪些地方必須注意......詳情請點擊查看

更多糖尿病最新資訊,請關注39糖尿病頻道——中國第一糖尿病門戶

(實習編輯:劉新蘭)


推薦閱讀:

專家支招:糖尿病日常養生妙法
對於糖尿病來講,GL比GI更有用
掌控糖尿病飲食指南:每天吃掉一道彩虹,想必是最夢幻的營養
最適合糖尿病人的 9 大食物,既好吃又控血糖
出汗會排毒究竟是不是謠言?

TAG:糖尿病 | 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