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回族逸事[轉]
龜茲回族逸事 |
網路編輯:黑正宏 更新時間:2013-1-22 |
(回族) 殷 俊 說到絲綢之路,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不能不提到龜茲。龜茲在漢朝開始屬西域都護府管轄。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朝在龜茲設安西都護府,下設龜茲、于闐、焉耆、疏勒四鎮,龜茲開始成為唐朝統治西域的中心。此後歷朝歷代,雖經戰亂多變,但龜茲國相繼稱臣中央政府,並保持密切聯繫。十一世紀末皈依伊斯蘭教前,龜茲國一直以佛教為國教,並成為西域小乘佛教的中心。享譽古今中外的東晉時期的高僧鳩摩羅什就出生在龜茲古國。公元628年年底,唐僧玄奘到達龜茲,在這裡停留了兩個多月,講經佈道,弘揚佛法。而龜茲樂舞更是盛名卓著、響徹古絲綢之路的音樂文化藝術極品。由於地處古代中西交通的必經要道,「龜茲是古印度、希臘—羅馬、波斯、漢唐四大文化世界上唯一的交會之處」(著名學者季羨林語),被後人稱為西域佛都、西域樂都。 由於歷史的變遷,現在龜茲古城僅存三段殘垣:東牆長約十一米,南牆長約三百米,北牆長約十米,牆基夯築,牆下有文化堆積,故城內及四周有古遺址十多處。東牆附近有房舍建築遺址,曾出土陶片、鐵塊、黃銅殘片、玉石耳墜、剪邊五銖錢和龜茲小銅錢等文物。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沿用了近兩千年的龜茲國名被清王朝定名為庫車。 童年的記憶 我生於這座古城,長於這座古城。記得小時候,正是文革時期,我常常和一些小夥伴們在古城中玩耍。那時的古城比現在的殘存遺址要大一些,文革因為破四舊等形勢的需要,當地「貧下中農」們將古城西面和南面的很多地方夷為平地,種上了莊稼和果樹。那時候我和同伴們經常可以在城中的殘垣斷壁間玩打仗和捉迷藏遊戲,不經意間會在城堡和城牆上摳挖出許多表面發藍但內里透紅的古錢幣來。我們把這些古錢幣分五個或十個為一打,互相用手背拋向空中,然後再用手去抓,看誰抓得多,就算誰贏,對方的錢幣就歸抓得多的一方了;再然後,贏的一方就拿一根小繩子從錢幣中間的小孔上把所有的錢幣串起來拿回家。 那時候,正值十年浩劫的鼎盛時期,全國各地的宗教場所或被毀被砸,或被關閉。宗教活動完全處於地下。那時候主麻是無法舉義禮拜的,而每年穆斯林群眾最重要的兩大節日古爾邦節和開齋節的乃瑪子,當地的回族和維吾爾族穆斯林只能一起來到已經乾涸的庫車河的河床中,跪在沙灘上來完成。庫車河便是吳承恩小說《西遊記》里女兒國中的子母河。 我們這個殷氏家族在庫車除了馬姓家族外,算是大戶人家了。只不過我家到我這兒已經是四代單傳了,而父親堂兄弟家的人可是枝繁葉茂,整個殷氏家族加起來有四十多人。據父親講,庫車的老回族人家大多是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以白彥虎為首的陝甘回民起義後由玉門進入新疆的,因此祖籍大多為陝甘一帶,以陝西人為主。這些人的後代經過一百多年的繁衍生息,現在占庫車縣四千多回族的一半多一點兒。而祖籍是中原陝西一帶的說法,可以從以下幾點得到佐證。 據父親講,在文革以前,受門宦的影響,庫車共有回民清真寺四座——陝西大寺、大坊寺、小坊寺和河州寺,均建於清朝和民國初年,其中首屈一指的是陝西大寺。文革中,宗教活動轉入地下,各家各戶干爾麥里只能悄悄進行。當時在庫車比較有名望的阿訇有陝西大寺的原伊瑪目伊斯麻爾(馬)阿訇、大坊寺的黑亞爾阿訇、小坊寺的韓阿訇及河州寺的趙阿訇等。我們家屬大坊,因為在那期間大坊寺的黑亞爾阿訇、河州寺的趙阿訇相繼無常,因此每次家裡干爾麥里祭奠爺爺奶奶時,都是請伊斯麻爾(馬)阿訇和韓阿訇來念索勒。又過了沒幾年,韓阿訇也無常了,經常請的就只剩了伊斯麻爾(馬)阿訇了。伊斯麻爾(馬)阿訇我見過,個子很高,稀疏的絡腮鬍子,清瘦而筆直的身板,拄個拐杖,戴一副石頭眼鏡,每次幹完爾麥里就操著帶有陝西口音的新疆南疆方言講卧爾茲,聲若洪鐘,十分硬朗。可就在改革開放即將到來、宗教政策重新放寬之際,大約是1976年,伊斯麻爾(馬)阿訇也歸真了。不久,寺門相繼開放,政府根據當時的信教習慣和人數,在徵求了信教群眾的意見後,回民清真寺只開放了尚存的大坊寺和小坊寺。而大坊寺的原寺院由於在文革中被毀,所以就把當年的陝西大寺寺院根據實際情況改為大坊清真寺了,穆斯林群眾終於又可以自由出入寺坊和從事宗教活動了。而我的堂叔伊斯哈爾(殷常壽)則成為大坊清真寺寺門重新開放後的首任掌坊阿訇。 至於河州寺的回族同胞則大多是甘肅河州(今甘肅臨夏市)一帶的人,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中期隨「尕司令」馬仲英戰敗後來到庫車一帶定居的。 庫車在1958年子母河(今庫車河)發大洪水之前是沒有新老城之分的。那時縣政府和所有國家機關均設在現在的老城。1958年8月13日,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洪水淹沒了這個千年歷史古城。據老人講,洪水當時衝垮了建於1940年的庫車河大橋,城北臨水的機關單位和民居房舍均被洪流一掃而光。據當時縣誌記載,洪水共造成受災戶二千四百二十八戶,災民八千二百四十八人,均佔總數一半,死亡五百零七人,城區經濟損失一千多萬元。庫車縣屬九個區,有七個區受災,淹沒農田一千多公頃。 洪水過後,各級政府部門經過反覆論證,決定將縣政府和行政機關遷往距離老城以東五公里遠的新址,進行災後重建,建一個新的庫車縣城。從此,庫車縣就有了新老城之分。世代居住在老城裡的居民們,在洪水過後依然生活在這裡。直到現在,雖然已經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但老城基本上還是原來的樣子。庫車老城人口雖然千百年來一直是以維吾爾族為主,但始終有回、漢兩個民族雜居其中,其中不少地方也留下了深厚的回族烙印。 水巷子緊挨庫車大橋,為一條南北走向長約兩公里的古街道。在解放前,街兩邊居住著很多回族居民,而回族大坊寺恰在這條街北端的起始處。正前方則是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的當地維吾爾大寺——熱西丁大寺。小坊寺則在這條街南端往西約三百米處。據老人講,過去這裡最多時曾有近百戶回族人家居住,和其他地方回族一樣呈現「大分散、小聚居」的生活習俗。那時水巷子是庫車最為繁華和熱鬧的地方,除宗教活動外,居住在這裡的回族出於生計,大多從事小工藝、小買賣,如販賣牲畜和皮貨,屠宰和出售牛羊肉,手工製鞋、釘碗等。當然回族人最為擅長的自然是餐飲業了,如哈老大的早餐湯麵、包子,韓尤素家的糖火燒、水煎包子,張麻爾家的龍鬚酥,海大媽家的炒貨等,當地健在的老人們至今仍能如數家珍般說出一二三來。 二城子是一條與水巷子垂直的街,街面不長,一公里左右。這條街北面居住著幾十戶回族和幾戶漢族人家,這幾戶漢族人家也大多是在清末民初因逃荒等因素來到這裡的。街南面則大多為維吾爾族人家。這條街上除了一些商鋪門面之外,過去主要是出售牲畜和閑散勞力找活兒乾的地方。最明顯的佐證是這裡曾經有一處地方叫「老哇台」,是專門供那些閑來無事的回族成年男子們閑聊的地方。「老哇」在新疆回族方言裡面是烏鴉的意思,因此那些身穿黑色衣裳,成天蹲成一排,口中嗚哇嗚哇東拉西扯的這些人,當年被當地回民形象地稱為「老哇」,而他們所蹲的地方就被稱做「老哇台」了。除了這些「老哇」以外,這條街上,見得最多的就是推著木製三輪車的回族阿爺和大媽,排成一溜出售自製的涼粉、糖嘎子(一種用麥芽糖熬制的糖果)、油餜子、羊雜碎、炒瓜子等的景象。而這條街之所以叫二城子,是因為在庫車除了龜茲古城堡以外,清朝時在這裡設立了庫車王府。王府四周的高牆是用泥土夯築的城牆,厚兩米左右,高約五米,位置恰在這條街的西段盡頭,因此這裡就自然被百姓稱做二城子了。 南關在過去是最重要的回民居住區和街巷,它與水巷子和二城子形成馬蹄形。這條街是回族在庫車的最早落腳點和聚居區。據老人講,當年第一批隨白彥虎起義的隊伍在起義失敗後敗退到西域,途經這裡時就扎了根。當時有一百好幾十戶人家,大多是起義部隊的官兵因為有拖家帶口的或老弱病殘的人家,實在無力再往前走了,就在這裡定居了;也有一小部分是因為害怕清政府迫害,而從老家關中隨部隊一起來到這裡的百姓人家。這是起義軍在新疆境內留下來的最後一批較大規模的人員,其他大多數能走的人則隨白彥虎一起去了國外,也就是現在在中亞一帶的十幾萬東幹人。 這些留在庫車的回族人從此在這裡生活勞動,繁衍生息,形成了現在庫車回族的主要部分。因為地處庫車縣城的西南部,這裡就被命名為「南關」了。這些從陝甘地區歷盡千辛萬苦輾轉過來的回族群體,不僅帶來了在當時不算少數的人口,也帶來了中原地區的生活習俗和文化。他們在這裡不僅開設了寺坊,根據門宦和來歷先後建起了陝西寺、大坊寺、小坊寺和河州寺等,而且還興辦了各種作坊,如醋醬作坊、糕點坊、磨麵坊、豆腐坊、棉花加工坊、縫紉坊等,在這裡開始了全新的生活。而有特長的藝人們還把老家的秦腔、三曲子、說書等文化習俗一起帶了過來。我小時候就經常聽父親彈起三弦唱三曲子,如《李燕姑賣水》《薛仁貴》《樊梨花》等。父親的演唱常常是因為回族鄉親的要求而進行的,既是對中原文化的一種傳承和傳播,也表達了對老家的深深懷念。回族鄉親們還經常在誰家幹完爾麥里後,長時間地在一起說起自己小時候在老家的依稀記憶,或從老人身上聽來的關於老家的往事,說得最多的就是:「我們是中原人。」 一百多年以來,從中原一帶來到這裡定居的回族人,不但傳承和傳播了中原文化和生活習俗,在庫車長期的生活中還形成了其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化和生活習俗。這在庫車回族的語言、婚俗、喪葬禮儀等方面都有體現,也證明了他們來自中原的說法。 生活習俗 在庫車,幾乎所有回民說話的口音和現代陝西西安一帶的發音幾乎一模一樣。不僅如此,在整個南疆地區,包括阿克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各縣市以及吐魯番等地,所到之處幾乎全都是這種隨著歲月演變而微微有些變化,但基礎口音未變的陝西腔。例如,管父母叫「大、媽」,姑姑叫「娘娘」,爺爺奶奶叫「阿爺、阿奶」等,出門上街則說「到街上浪一哈」,一起去說「一滿去」。尤其是那些戴著白帽子的老阿爺和戴著白蓋頭的老阿奶,在一起端著蓋碗茶操著正宗的陝西腔喧慌時,會讓人不由想起「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詩句來。再例如,對小孩的稱謂,一律叫「碎娃娃」或「尕娃娃」,男孩叫「兒娃子」,女孩叫「閨女」、「女娃」等;教民去世了叫「無常」、「口喚」或「完掉了」等。而他們從祖輩流傳下來的詞語,有些至今還在當地回族乃至維吾爾族人當中沿用著。如現代漢語中的「餃子」當地仍然叫「扁食」,「餛飩」叫「抄手」等。 當然在繼承中原文化的同時,伊斯蘭文化的烙印也深深地植根其中。如對真主的稱謂在這裡一律叫「胡達」,互相問候則通用「安賽倆目爾來庫木」,家裡舉行宗教活動叫「干爾麥里」、「念索勒」,干好事叫「攬賽瓦布」,幹壞事叫「惹古納合爾」,朋友叫「朵斯提」等。這些日常用語中往往是一半漢語一半阿拉伯語(或波斯語),因此,天長日久就形成了當地回族獨特的語言文化。 和北方大多數民族類似,庫車回族在飲食上以麵食為主,但卻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除了每逢傳統節日開齋節和古爾邦節及家裡舉義過爾麥里不可少的油香外,庫車老回民的粉湯是我迄今為止吃過的最好吃的食物。庫車回族的粉湯在選料上十分考究,澱粉一定要用正宗的豌豆粉,這樣打出來的涼粉才筋道爽滑。而粉湯中的肉則一定是干爾麥里所宰殺的新鮮羊肉,然後再放上用開水焯熟的白菜,翠綠的菠菜、通紅的辣椒等燴在一起。出鍋前再用佐料和香醋調味,一鍋色香味俱全的粉湯就做好了,吃起來滑而不膩、芳香四溢,十分爽口。再配以庫車特有的用燙麵、雞蛋、清油合成,手撕成橢圓形麵糰後,用熟油炸成金黃色,上面撒上白砂糖的油餜子,可真是人間美味了。 在平常日子裡,庫車回族在家中最愛吃的飯食叫「捋面」,也就是現在人們通常說的新疆拌面。在家裡自製的拌面比外面餐館裡的要精緻得多,其麵條是主婦們用雙手一根根搓出來的,所以又名「捋面」。此外,酸湯揪片子、面旗子、黏(ran)飯(用胡蘿蔔、羊肉、大米等熬制的粥)、乾飯(庫車回族對米飯的特稱)、扁食、抄手、灌羊雜碎、香豆子花捲饃饃等都是平常的主食。如家裡來了特要好的貴客朋友並留宿的話,第二天早上則一定要用雞蛋、核桃、花生仁、葡萄乾等放在一起,用精選的羊尾巴油和沱茶、冰糖做上一碗「雞蛋茶」來招待客人。這個雞蛋茶的做法據筆者所知,在很多家庭已經失傳了,失傳的還有正宗的回民火燒等美食。 此外,招待客人的午餐也十分講究,一般比較重要的第二天的午飯一定要做一桌「五盤」,即最少要葷素搭配的五盤菜。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封肉」(一種精心製作的紅燒羊肉),另四盤則分別為涼拌雞(有些類似於現在的名小吃椒麻雞)、燉鮮魚、涼拌粉條和炒素菜。這種固定的招待貴客的「五盤」一直沿襲到改革開放前夕,我們的父輩們一直格外看重。好像家裡來了人,不上「五盤」就不上檔次,就是對客人的不尊重。而老人們常說用「五盤」招待尊貴的客人,也是先人們從老家帶來的習俗。 庫車回族雖然離開故土有一二百年了,並且從數量上在當地絕對屬於少數,一直和維吾爾族人、漢族人長期混雜生活在一起,卻一直保持著庫車回族人自己所特有的服飾特點。 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回族老阿爺最常見的穿著是:頭上戴一頂純黑的絨布做的小圓帽,戴一副石頭眼鏡,蓄著長鬍子,穿著純白色洗得乾乾淨淨的襯衣。外套春夏是類似於唐裝的對襟白色或黑色布衫;秋冬則穿一件黑色大氅;褲子一般也是黑色的,腳上內穿一雙用羊皮做的麥斯哈爾襪子(皮襪子),然後外面再套一雙革制的套鞋。之所以穿麥斯哈爾襪子和套鞋,主要是因為,這樣每天做五遍功課(禮拜)前洗小凈時,第一遍洗腳,後幾次可不用再洗腳了。而老阿奶頭上一般都是一隻純黑色亞麻織的向內收緊的網狀帽子,外面再搭一條純白色的棉紗布料的長蓋頭,其長度至腰間。身穿灰色或黑色的開襟長布衫,一側的紐扣全是手工縫的盤扣。腿上一般也是黑色的褲子,只不過小腿部要用裹腳布綁腿,然後外面再穿一雙自製的黑色平底布鞋。這種裝飾打扮即使是到了現在,在庫車當地的老人中還是沒有多大變化。 在文革期間,由於受大氣候的影響,庫車回族在服飾上有很大變化。除了衣服是當時流行的藍色中山裝外,中年男子們頭上一般都是一頂純白色的無邊圓帽,但外面還要戴一頂帶檐兒的藍色或黑色的帽子。婦女最主要的變化是頭上沒有了蓋頭,而改為用的確良布縫製的白色帶邊但無檐兒的帽子。這在當時整個西北都很流行,而腳上也不再裹綁腿了。那時候這種白帽子幾乎就是回族婦女的形象標誌,無論你走到哪裡,只要在街上看到戴白帽子的婦女,那一定就是回族婦女。近幾年,隨著交通信息和經濟社會的發展,新疆與內地的溝通和交流更加方便快捷,男士們紛紛戴上了帶有各式圖案的精緻小白帽、寫有清真言的紅絨帽子等。而婦女們則與內地北方各省一樣,少、中、老年分別戴起了粉色、綠色和白色的只露臉盤的蓋頭,再配上一副純金耳環,顯得既漂亮又莊重。 婚喪嫁娶、生老病死是所有人類無法迴避而又十分重要的事情。在庫車,家中一旦有人病危,首先要做的是請念經人來到家裡,給病人念「討白」,祈求真主饒恕此人在今世所有的罪過,希望他(她)能安詳地走完在這一世的最後時刻。然後拿出事先買好的卡凡布,請念經人在上面寫上經文以做後事之用。病人咽氣後,則在第一時間到清真寺向阿訇報喪,請阿訇到家裡念索勒並確定送埋體下葬的時間,隨後到所有本坊人家和附近坊有名望有來往的人家一一報喪並告知送埋體的時間。一般情況下,接到報喪的人家都會至少有一人在大凈後前往送埋體,以示對亡人的哀思和對亡人家人的尊重和安撫。送埋體的人可以是一家人,也可以是家中男女主人公的任何一位。首先來到亡人家中與亡人進行最後告別。沾親帶故者還要與亡人的家人一起按輩分穿戴孝衣。庫車回民辦喪事穿戴孝衣也與中原一帶一脈相承。一般若家中男主人無常,其妻子要與子女和其他晚輩一起盡孝。家中所有輩分低於亡人的,男性一律身穿素衣,頭戴白色孝帽,腰間扎白色孝帶,女性則身穿素衣,頭披白色蓋頭,腰扎白色孝帶。如亡人為家中女主人,則除其丈夫外,其他人盡孝與男主人無常是一樣的。 在這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回族為亡人戴孝的習俗不僅秉承中原的喪葬文化風俗,而且將這一風俗傳播給了西域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如維吾爾族。他們迄今與當地的回族人一樣,在家裡有人無常時,向外界發出的第一個信號就是戴白孝。只不過他們無論家裡無常的是什麼輩分的人都在腰間扎白孝帶。這不能不說在新疆,尤其是在南疆,為數不多的回族人對當地為數眾多的民族所產生的一個重大的歷史影響。 等所有參加送埋體的人來全後,阿訇及滿拉們開始為凈身後的亡人轉伊斯哈提,然後由晚輩後生們抬著亡人的埋體前往清真寺。這時候亡人家中在亡人埋體跨出家門的一瞬間,要將事先準備好的下土羊進行屠宰,表示在此刻起亡人與這一世中的親人永別了,希望亡人不要寂寞和恐懼,一路走好。 土葬是《古蘭經》定奪的天命。庫車回族穆斯林不僅在門宦上有嚴格區分,就連墓地也不在一起。雖然都位於前面說到的南關,但大坊墓地在回民聚居區的西北面,佔地十五畝左右;小坊墓地則在西南面,佔地和大坊差不多。 記得小時候在大坊的墓地中央位置有一個凈水房,是給亡人凈身和趕來參加送埋體的穆斯林群眾凈身用的,還有幾棵巨大的胡楊樹。但這座凈水房在文革中遭破壞,連那幾棵胡楊也一同沒了。後來家裡無常了人,就改為在亡人家中凈身了。 這片墓地基本成方形,南北長而東西窄,中間一條東西走向的路和一條南北向的小渠將整個墓地分成四塊。在這塊墓地的東南面和西南面,基本上是現在已經沒人上墳的古墓地了,大部分由於年代久遠已經幾乎成為平地,我的曾祖父就埋在這裡的最東邊。但在這片墓地里有一個用泥土夯築的拱北,從我記事起就一直矗立在分界路旁。父親在世時曾告訴我,他小時候這個拱北就在,算起來到現在應該不下一百年了。拱北整體呈圓柱形,頂部為穹狀半圓體,直徑約兩米,四面有四個門洞,完全由泥土築成。雖然由於上百年的風雨侵蝕,拱北的底部有一些風化和塌陷,但卻依然穩若泰山地立在那裡,彷彿在見證這座千年歷史名城回族穆斯林的變遷。在拱北中央位置有一個南北向的墓穴,據父親說那裡埋葬的曾經是一位造詣很高的阿訇,無常後鄉親們為紀念他而修建了這座拱北。 墓地的北面是在文革中被當地鎮政府收歸公家的菜地,雖然在文革後,作為大坊寺學董的父親和鎮政府進行了多次交涉,但只歸還了一小部分。因此,小渠的東北側一小塊和整個西側則是當代以來較新的墳地了。所謂新墳是和對面的老墳相比較而言的。而東北側所埋葬的亡人基本上是從我祖父那一輩人開始的,這中間僅我們殷氏家族就有十幾位親人長眠於此,這其中也包括我親愛的父母和姐姐。 這裡的回族婦女非常喜歡戴耳環,尤其喜歡帶純金耳環,並且終身佩戴,這也是和其他少數民族的不同之處。而在過去回族婦女戴的耳環是家中老人,比如祖母或母親傳給後人的,有的是婆婆送給兒媳婦的,只是婆婆送的又往往是臨終前的遺物,所以做兒媳的要更加珍惜和終身佩戴了。 相互見面時說「賽倆目」是天下所有穆斯林的最基本禮儀。而庫車回族千百年來也一直遵照古訓沿襲了這一禮俗。只不過庫車回族在相互說「賽倆目」時,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肢體語言相配合,使這種禮俗顯得更加鄭重,更加具有當地特點。同時也為阿拉伯文化與中華文化的交融做了更加具體的詮釋。在庫車,回族把古爾邦節稱為「古爾巴尼爾德」,肉孜節稱為「開齋爾德」。在這兩個神聖的節日來臨時,穆斯林穿著節日的盛裝來到清真寺。在爾德禮拜開始前,即使是關係再好再親密的朋友見面時,也只是相互微笑一下或點頭打個招呼。而在爾德乃瑪子結束後,在大家共同先為阿訇說完「賽倆目」之後,大家再見面時,則要在互相說「賽倆目」的同時,互相同時伸出雙手行攥手禮。 平日里見面時或家裡干爾麥里上門邀請客人時,則不行攥手禮,而是雙手抱拳身體彎腰成作揖狀,同時口說「賽倆目」。無疑,這是典型的阿拉伯式問候與中原式恭敬禮儀的完美結合。這也是庫車回族適應並吸收融匯其他民族文化禮俗的生動寫照。 千百年來,龜茲這塊古老而肥沃的土地,滋養著在這裡生生不息的各族人民,當然也包括由於歷史上戰亂等原因遷居到這裡的回族穆斯林。本文實際上就是想把庫車回族人這種難以割捨的情愫告訴世人,告慰那些一直以來有此夙願的已經逝去的靈魂。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也算是對所有庫車回族和對自己有一個交代了。 |
推薦閱讀:
※回族女生是否美髮?
※回族的形成和發展
※回族婚娶 || 史上最完整的回族婚禮全過程
※回民區志 回族風俗之婚嫁
TAG:回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