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講義(楊濟舟開示)
《道德經》講義自序從古到今,在華夏五千年文明史中,關於「天人相應」的哲學命題,不知經歷了幾多曲折,幾多風雨,幾多沉浮。雖然歷史已成為昨天的一頁,便是,在古 老文化熏陶下的中華民族,始終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塑造著自己的靈魂,完善著自己的品格,樹立了自已的形象。二十一世紀,生命科學的研究,將會成為為類關注的焦點,中國古老而又新鮮的「天人相應」哲學思想,一定會成為世界性的熱門話題:因為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同里,人們還而要精神之超 脫兔 與回歸;因為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沒有忘記對戰勝兇惡疾病與死亡的探索與研究。可以預言,將來一定會發展成為一種流行的「天人相應」療法,因為它不僅可以治療一現代錯亂 學難以治療的疑難雜症,學可預防、抑制某些疾病的發生,從而可以極大地延長人的生命。如果 它一旦成為現代醫學的「助手」,那將會直接導致一場醫學革命。它沒有迷信,沒有任何宗教色彩。每一個人都可以接受。……然而,對這一命題的研究。人們一代又一代地交替著,進行著,於是,各種學術著作應運而生,有唯物論,有唯心論,有心物不二論,而濟舟所言,則是本源氣化論。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已經推算,測定出太陽,月亮,地球等 星體的年齡,既然知道了她們的年齡,就可依據這個年齡推知她他們誕生前前的情狀,並且知道 她們現在的形體絕不是本來所固有的。根據這個結論,可知中國兩千多前的聖哲——老子所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不是主觀想像的,而是他「看」到了宇宙的演變,發展的本質。在「三未生以前,實是我們想狀,可以說就「本源氣化」之狀,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無形無象,虛無混沌。然而,在這一片原始,虛無,混沌,無極之中,雖說有物,物刀是虛,雖說有心,心也是虛;心物皆虛,虛本無二,無二之虛,即是混沌一氣。由此可知,混沌一氣就是生化萬物之源。然,養生悟道,天人相就,是溯本窮源之工功夫,超出萬幻,毋須在形象中摸索,將心存於「空中」而還虛,將身忘於法人而歸無,身心虛無,自然與原始混沌之虛相合,及其大氣滸鼓盪,我也不得而知媽是「天人相應」之實學功夫。天人相應,若要究其實學而實踐,自然要知天人相貫處(門戶),我在《天上相應秘密破譯》中,已經鑿其輪門子,顯其大要,中有缺陷或不足處,誠望 世外高賢,不異賜教。楊濟舟 寫於安徽大學 97年7月1日
第一講養生悟道,不能不知即興之作。何謂妙竅,如何識此妙竅,如何得些妙竅,是著重悟生道的第一大鎖。妙也,空也,乃從我人方間做去,直與天地,宇宙,太一,大破大立和(元始信息)相通:順自然支靜之機,應天人合發之樞紐。得此妙空,指流歸源,平仄不亂;得此妙空,先天後天,渾化為一;得聖賢從古至今不肯明言,而只在道門中單傳直指,所以非達人上智者,莫能望其項背,千人萬人,感而慨之。為使這些千古之秘「妙空」不終埂沒於浩如煙海的典經秘籍中,筆者不揣簡陋,以江俗之言,闡發玄微於萬一,若能有益於志士,仁人,能對養生悟道有絲毫之啟迪,實乃筆者之心愿 ,亦是筆者與諸群之緣份。《道德經》第一章中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竅,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入室閉關,下手行功,導師必為學者(弟子)指點其端的處,此即是「可道可名」之端的處。此端的處,即是達摩大師為慧可開示的「安心處」。「非常道非常名」,即是「安心已,了不可得」之境界。若無「安心處」,即是「安心已,了不可得」之境界。若無「安心處」,即未入妙竅之門戶。未入門戶,又焉得其妙空?若「安心已」, 不入「了不可得」之境界,即是浮皮潦草。「可道可名」是拂開妙竅之門戶,「非常道非常名」是破我執法執,與「了不可得」之境界相同。古聖賢說:「空洞無涯是玄竅,知而不守是功夫(「知」又指「了不可得。」學者養生悟道,同「知而不守」方是正道。「可道可名,非常道非常名,「方為正道。若將「守」字看重,極易著相,著相而生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生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即生表,紅赤白,長短,方園,是,非,善,惡等一切對待相之心。《清凈經》中說:「大道無形」,「大道無情」,大道無名「,《大通經》中說:「大道無相」。中國禪教六祖惠能大師說:「其道清凈,亦無諸相」。宋時張伯端《悟真篇》後序中說:「原其道本無名,聖人強名;道本無言,聖人強言耳」。因為道本是先天一氣,不依一切名相,方能發生感應而得之。然而,下手行功,指流歸源,其源於何處而得?古人云:「黃河之水天上來」,其天浩浩,去雲蒸霞蔚,生氣淺繞,水氣浮於天空中,至清至澈。由此可知,至清至流通之源本在天空中,而濁源則在江河湖海。經言「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養生悟道,非至清至澈之不可用,要得至清至澈之源,必須還虛與天同體,只有還虛與天同體,才能得此至清至澈之源。能去三心(過去,現在,未來),滅四相,即是還虛,即是「了不可得」,即是「非常道常名」。如此才能與天地,宇宙,太虛,大道(元始信息)相通。但心中一有掛礙,即不是還虛,即不能與天同體、即無至清至澈之源。即無採得太虛中元始信息。既然如此,養生悟道,開始當從門戶下手。春秋末期的儒學創始人孔子,在《大學》中說:「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慎其獨」即是以「為物不二」之元神自守,一個「必」字可謂是對古今往來養生悟道者一個當頭棒喝。經云:「處中以制外」。清未的養生聖人六吉先生說:「人身之中不可看松。「又說:」爾等欲求道,直向心中造「。人身之中,可道可名。這裡,聖人們所說的「中」字,即是養生悟道之士和天地,宇宙,太虛相貫而通的秘密門戶。「非常道非常名」,即是不可道不可名,即是太虛渾沌無形之中。天地萬物未生之前,無形無象,一字一皆不可立。養生悟道,還虛至極,見人飛潛動植,胎卵濕化,無飛潛動植,胎卵濕化之影。無是無非,無善無惡,心入渾沌,此即是天未磕頭蟲前之狀態,此即是「無名天地之始。」久靜久虛,虛至極,靜至篤,混沌杳冥之中,無表無相,自然生動此即是「有名萬物之母」。《中庸》中說:「致中和,天地位,萬物育。」所謂「至中」即是從有形之中入太虛渾沌無菜之中,太虛渾沌無形之中,方是真中。《中庸》中又說:「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和,從容 中道,聖人也。」得些真中,與天同體,水源方能至清至澈。「即是到水源到清至澈時,自然採得太渾沌中之無限始信息(道氣),即能生迴風混 合之效驗,從而得沖和大定。清升濁降,自然而然,清上濁下,天地定位,自然之理於此可明。有此沖和大定,即是感招到太虛渾沌中之元始食物上(道氣),癢生毫竅,酥麻透體,骨肉融和,五臟六腑,筋骨皮毛,即能以垂落沐浴,而生機煥發,此即是「萬物育」,《中庸》中說:「洋洋乎,發育萬物」,正是「有名萬物之母」之註腳(母者,喻廣知天之為蓋,地之為輿,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錯默無聯,自然與天地,宇宙,太虛相通,此即是「常無欲以觀其妙」。此空是自然相感 而生,本無形相。得其空即是與大道(元始信息)相通,此大道即先在一氣。得此大道 之一氣,即是老子所說的:「得其一萬事畢,無為自然,順其天然動靜之機而已。無欲,有欲,媽是無事,有事之間。無事即定,有事即忘。釋氏即言無物,有物,其意皆一。然而,在先天,神氣本而迷一的,動則元所沖和,靜即常養元神。動靜兩忘,元神,無氣混合而生第三者——元精。所以往往不言元精。因為元精即在元神元氣混合之中而生出。元精——生而自化即能感招太虛渾法不阿貴 元始信息(通氣)。「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元神一玄,元玄一玄,兩者皆玄,故老子說是「同謂之玄」。養生悟道,只有養元神,元氣才能自生,元精才能自產(此處言先天),才能感 招太虛黨法不阿貴 的元始信息,即是老子產的「玄之又玄」,此是一層進一層之意。元神與太渾沌中的元始信息(道氣)相感而合,即色即空,空即色,無中生有,即是老子說的「眾妙之門」。我人造化,本同天地之理。天居在上,地居其下,天地之間的虛空一竅,是與宇宙,太,大道(元始信息)相通的門戶。我人小天地中之虛竅,亦能與天地,宇宙,太虛,大道(元始信息)相通。我人方寸即此門戶。其實,天地,尤物造化之理,無不相同。天地,人,物皆籍此門戶,而互相盜其精氣。我若能還虛歸空,無人無我,不住形相,天地萬物皆不能盜 我身之精氣,我反能盜彼天地萬物之精氣。中國的古聖賢恐人不信,或謗以非言,所以將此大秘密於經文中深藏不露,唯得真師心傳口授,指點至要,方能透發寶氣靈光,恰如玉壁群龍,一經點睛,即有然飛出之態,神靈活現。中國古代有一部《陰符經》,經中說:「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所謂「天生天殺」,即是道生道殺,因為「道」與「盜」通,能盜則生,被盜則殺,這即是「道之理」。天地間萬物或生或殺,無一能逃其理。譬如,我人能盜天地萬物之精氣,即能長生。若我人小宇宙內之精氣,被彼天地萬物所盜,盜盡則死。中國有部家喻戶曉,非常有名的養生神化小說《西遊記》,其中主人翁孫悟空,盜桃,盜酒,盜丹(桃,酒,丹即喻元始信息),愈盜愈靈,愈盜愈神(盜即是採取之意),壽命很長,自稱齊天大聖。此等 妙喻,泄盡天機。然而生死本是天地間平常之事,沒有什麼怪異。若只生不死,則天地間物滿為患,生機滯息;若只死不生,則天地間杳無一物,終則蕭條。所以,此兩者缺一皆不可,有死有生,有生有死,新陳代謝,天地之間才能欣欣向榮。生死二字,自古 及今,無人能改變,也就是這個「盜機」無人知曉。然而,中國的聖賢們早早已將此生死疑團打破,揭開生死的秘密,其秘密即在我人養生悟道還虛一著,感招太渾沌中元始信息(道之一氣)。若能還虛,我人體小天地之虛空一竅,則能與天地,宇宙,太虛,大道(元始信息)相通,自然盜彼太虛渾沌中之氣(元始信息)為我所用。只有悟得了空,才能真正盜得了道氣(元始信息)。譬如,嬰兒每日所食甚少,而其身體之生長變化日新月異。其理若不講明,能知其妙者,恐怕寥寥無幾。現在,我將其中的道理,江要講解如下,這對養生悟道,採集太虛渾沌中元台信息,一定有所教益。嬰兒的知覺思維有而即感,觸而即發,平進無事淡泊虛靈而已。成人之知思維,有而即感,觸而即發,皆於嬰兒相同,所不同的是即感即發之時,已具喜,哀,怒,樂之情。嬰兒即感即發之際,其心空空洞洞,一片天真,所以笑啼俯仰都是淡泊虛靈,無善無惡,無是無非,儒家學派稱嬰兒為赤子。赤子之心本無七情六慾,惺惺中有寂寂,寂寂中有惺惺(睡去了好象還有一點醒意,醒來了好象還有一點睡意),不涉是非善惡,純是天然元神主宰,所以神氣自然相抱於小天地中虛空一穴。此虛空一穴,即是與天地,宇宙,太相通之門戶。如此,自能神氣凝聚不散 ,圓 轉如輪,於人身中自升自降,自開自合,籍此門戶能時進盜天地萬物之精氣,營養五臟六腑,筋骨皮毛,此皆合後天所食 之物而發天然之妙用。所以嬰兒每日所食甚少,其身體之變化則是日新月異的。因為赤子之心,常 凝於天然門戶。而赤子之不醒與睡時,總是自然抵著上齶,以通任督二脈先天之氣,此一秘密世人不察。兩千多年以前大聖人孔子說此是:「生而知之」,不須別人傳授,自然知曉。然而,究其道理,即是赤子之心自然應先天之氯所為,此即是赤子在懷無染之跡象。舌抵上齶,心氣不漏;兩目常閉,肝氣不漏;兩耳內聽,腎 氣不汛;意常淡泊,脾氣不汛;呼吸中和,膻氣不漏。如此則能五氣凝和團聚於門戶,與天相應,自然感招太虛渾沌中元始信息能量,其妙莫過於自然天然耳。這是孔子聖人「非人勿言、視、聽、動」之心法秘密,亦是儒家學浙修心養性的學術核心。惟有如此,我人小天地才能與天相應,盜取太元始信息,祛除疾病而延年益壽,天無絕人之意,而人絲綿 不知存養還虛,採集太虛元始信息,自絕於天耳。這存養心法是中國幾千年儒家相傳下來的大秘密。也許有人要問,我們成年人養生悟道,一定要「不失赤子之心」,然而,嬰兒所存的心,不正是赤子之心嗎?這什麼嬰兒就不是聖人呢?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這個問題正是儒家學說的緊大學術問題,這裡頭的秘密並非人從都知道的。在以後的講述中,我會把個千古揭秘密並出來。但是現在,請你們自己先回去研究討論。不過,我要告訴你,宇宙中所存的萬物都不是兩全齊美的。唯聖人方能委曲而求全之。養生悟道之士,若存赤子之心,則自然能盜天地萬的精氣,盜太虛中元始信息。赤子之心雖是不知不識,但其妙是自然而然的。養生悟道本無他事,保是涵養子之心而已。所以儒家學派直言說:「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康誥》中說:「何赤子」。「大人」,的似佛學中所講的菩薩。老子說:「專氣致能如嬰兒乎?「嬰兒」即是赤子。赤子之心,不知不識,自然存於天然門戶,專氣致柔,盜天地萬物的精氣,這個秘密自古及今,諸聖賢皆得而秘之,從不妄泄非人。因為天地之間的生生死死,本是自然界平衡力之自然作用,雖是聖賢也不輕易為人打破(說出),生隨他生,死隨他死。即使他們在傳給弟子時,也要明察暗訪其人之品德,往往考驗幾十年。宋時張紫陽真人三傳非人,三遭天譴,其中不能說沒有道理(因為生死本是天地間之一大因果)。《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說:「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進,此其道生」。由此可知,這個妙空之門戶,對養生道之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誠望各位學者及養生悟道之士時時刻刻以赤子之心,存我人方間,醒時寂寂,睡時惺惺,無事保任去,直參到「山窮水盡」,自然「柳暗花明」。禪家有言「未以山空水盡時將作伴過時光。」孔聖人在《中庸》中說:「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朋友,努攀登吧!實踐是檢驗真的唯一標準。附註:能為人治療一些疾病的氣功外氣,一般都屬於亞元始信息外氣,或次亞元始信息外氣,或是更低級的信息能。本文中所講的「元始信息」,即是我們平常講的「道氣」。這個「道氣」是中國古老哲學的思想核心,這才我們最終要探索研究的對象。一旦感得這個元始信息(道氣),古聖人說,即可獲得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等大神道。此處特為說明,以示區別。
第二講妙空之理已淺述如上。可知妙竅是依門戶修造而得,是我體小與天地,宇宙,太虛,大道(元始信息)相通之樞紐。天人相應依此而行,方是正道。這個妙空,是釋,儒,道三家的大聖賢們所發現,從古至今世代相傳不息。此門戶在釋家家名為「不二法門」,在道家名為「玄牝之門「,在儒家名為「道義之門」。我們養生悟道,若不能以赤子之心,存於此門戶之中,刻刻觀,時時內照,即使是釋迦,老子等 大聖人與你對面而坐,也可如何。在《六祖壇經》中,惠能大師說:「當若返照,密在汝邊」。所謂「返照」,即是用赤子之心返照,不是用思慮之識神,若用識神即是錯路。「密在汝邊」,即是我人方寸六戶之直接。返觀內照 門戶,全要尊師咐囑,不然易於執著,於自家心地上做切實功夫,這是誰也替代不了的事情,做得一分就一分之效,做得二分就有二分之效,做得三分,四分,五分,……十分,即有三分,四分,五分……十分之效。返觀內照,終日渾渾噩噩如愚如痴,此即是切實功夫。養生悟道切不可離開「這個」而向別處尋求,否則就會誤入歧途(不是外道,就是旁門)。《道德經》第六章中說:「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仰觀俯察,天在上,地在下,人稟天地陰陽之性而居其中(古稱天,地,人為三才,即此意)。天地之間是個虛空之谷。我們人身,也可以和天地相配,在上為首為天,在下為腹為地。而人身之諸竅也有上下奇(一)偶(一一)之分,肖其形,推其理,可地天之間,也有一虛中空谷(我人方寸於引而立),人籍此虛中空谷與天地,萬物息息相通。養生悟道,若肯放下萬緣,巡靜虛無,將元神常凝於虛中空谷而不散,就叫「穀神不死」。散即是死,不散而常存,惺惺不昧,就叫「穀神不死」。若一刻一進散了,即一刻一時死了。或一暴十寒,皆不養生悟道之妙理。《中庸》中說:「道也哉,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佛家講,「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返源」即是穀神。言殊別,意本相同。因為有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與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相接即生六識。因六識紛紛外漏,應接不暇。雖說六根之識,其實也只是意根一識而發。所謂意根,既可表現為識神,亦可化而為元神。若意根之識緣物著境,為欲所牽,攀緣不止。即發為七情六慾,造是非,生五毒等……,即表現為神用事。若尊師囑,妙契環中,五臟之精氣皆上注七空而朝元。將意根所發之意識,妙契環中,五臟之精氣皆上注七空而朝元。將意根所發之意識,虛懸於虛中空谷,若有若無即漸化而為元神。可見神只是毫釐之差,就這毫釐之差,也有失之千里之誤,一為識神,一為元神。佛家講「轉識成智」,識即是神,智媽是元神。將神轉化為元神,其功夫就是將絲毫我相,存於方寸之間,淡淡而駢,不要急,一有刻求之心,不僅元神不顯,而且,不要氣化上,此火內結,易生疾患,萬萬不可心急。道家講心互神活,意即人心死,道心活。雖使意根一虛懸於虛中空谷,但也不能沾滯執著,總要「活潑潑地,常惺惺存」,這樣,意根一識,包括眼耳鼻舌身五根之識,於色身上無所依附系縛,使識神不靈而化為元神,自然解脫,無掛無礙。六祖惠能大師說:「使六識了六門」,即是將六合併為一,離開自家身軀六根門頭,虛懸於虛中空谷,此為達摩血脈之秘密,頓教一乘無上至寶。六祖以後未見有人將此如來秘密真實義吐出。我今天直揭其秘,真是三世十方諸佛所剛無量之慈悲!但是,養生悟道,若未得真師直指,終生修行都無結果。如得真師心印,若非大根利器,大智慧,仍須時進祈請導師開示,不可存有絲毫傲慢心,且應精勤努力,不分晝夜勇猛精進。「穀神不死」大意解釋已如上述。養生悟道,常凝「穀神」,久之靜極生動,感招太虛瀵沌中元始信息,而真空即涵妙有(元始信息)。此時妙有刀不礙真空,真空,妙有不相礙,即空即色,即色即空,自然吸時真元之氣上升而為玄,呼進元之氣下降牝。佛學稱此人體小天地發生的生理現象為「轉大法輪」。張紫陽說:「但安神息任天然」,亦是此意。玄者,陽也,牝者陰也。冬至陽生於地,夏至陰降於天,天地之理如是。我人小於地這理,無不如是。氣化之理,於此推究可明矣。換言之,真元之氣上升時吸,下降進呼,其呼其本於自然,自有迴風混合沖和大定之效驗,其中作用本同天地自然之理,不容造作。古人又名內外兩個日月,四個呼吸(請注意:一晝夜日月升降各一次,可見之日月,即外日月也。而每晝夜陰陽二氣也自升自降,此個二氣之升降,是不可見之日月,或稱內日月。合外內兩個日月,豈不是四呼吸)。此玄牝是從陰陽二所運行效驗上說的,是存神玄牝之門而得的真效驗。古真人說:「玄牝玄牝真玄牝,不在心佤不在腎,說到生身受氣初,莫怪天機都江堤盡」。生身受氣(命)初,有兩層秘意,一是精卵子欲將結合時,兩情相搏,動極而靜,樂極生空,男婦雙方都不知覺地將元神凝於「空中」;一是胎兒下生落地之時,一劍劈破鴻朦竅,呼吸頓然由口鼻外空而起之時。大家要從此處錄出端的處,修行方有真著落。得此端的處,常養穀神,才能有真空(牝),妙有(玄),這個真空,妙有不是色身上的事情。千萬勿在肝上摸索,應在「空中」找落著處。而後才有真玄牝。此是從境界說的。是養神於玄牝之門而和的境界。(「真玄牝牝」乃於「空中」存養穀神,所生之空妙有,故說「不在心腎」)。常養穀神,玄牝自然可立。養生悟道必做到「穀神不死」,只有「穀神不死」才能發生大妙用,感招太渾沌中的元始信息(道氣),禪宗六祖惠能說偈云:「說通即心通,如日處虛空,惟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此偈要弟子,門人,心處我人方寸之間,如日在太虛中,無掛無礙,常惺惺存,活泌潑,念慈在茲,觀而自在,此即是保任之秘法耳。無論是「穀神」還是「玄牝」,此兩者微有差殊。就正常修鍊交次和所得到的境地而言,即是從玄牝之門——穀神——玄牝,老子順言逆說,含有真倒之義。因為養生悟道純是顛倒之功。玄牝之門即是我人小天地的虛中空谷,亦即我人方寸。古聖說:「玄牝之站世罕知,休將口鼻妄施為。」我人呼吸本來自然,不必吸多呼少或吸少呼多,或抑息或閉息等。然而,就此一言,已將「玄牝之門」深藏不露,所以,經書中說,「一言以蔽之,世人莫知之。」從此玄牝之門而行,妙空終有自得之時,有此妙空,與天地,宇宙大道(元始信息)自然相感,息息相通,以虛感虛機會天然,不假為之。昨此妙空,自然與天地,宇宙,太渾合,而得大道之一氣(元始信息)。孟子說:「持其志,無暴其氣」。神氣相抱,心息相依,綿綿若存,以後天之息留戀先在之氣,以先在之氣消融後天之息,後天而奉 天進,先天而在弗違,人兩忘,萬有皆空。雖說萬有皆空,但我之虛靈不昧,一點真主宰著,其用仍是自然天然之作用,而我則一歸無何有之鄉,此太虛渾沌中之元始信息(道氣),自然能感而得之。此即是「用之不勤」。「不勤」不是沒有作為,而是不需要人為造作,順其自然,天然作用而已。孟子說:「吾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充塞於天地之間。」「不直則道不見,我且直之」。而老子「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即是「直養」。「直養」即儒家心法,乃養於我人方寸之地而還虛。唯有「直養」,才能感得太虛渾沌中元始信息(道氣)。佛家直言:「心無掛礙」,「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與儒家「性與天道不可得聞」之妙意頗為吻合。佛家說:「但得其要,不愁其未」。「本」即是本性無神,「示即是太虛渾沌中元始信息。佛家此論雖不言「用」,而「用」(元始信息)實於「本」中自然感應發生。所以佛家的《金剛經》,《心經》,《大手印》等,竭力要學人掃盡一切色相,空凈一切知識,直使心地無持無礙。心地無掛無礙,天然作用才發揮得淋漓盡致,終能妙性圓融,充塞十方,而元始信息自然感應而得,這就是佛家的高膽處。佛家反覆說空,否定一切,其實質是讓體生命潛能在「空中」更好地得到升華,與虛同體,與道(元始信息)合一。但這絕不是死虛頑空。老子不僅講「無為」,而且還講「無為」中人體生理功能的變化以及與道這一氣(元始信息)所發生的自然感應現象。養生悟道之士,果能養「穀神」於無為自然之中,恬淡清凈,心性虛靈,就可隨意或在山谷,或處森林,或在泉邊,或處秘室,在在處處都可一心一意修行。久之,自能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釋氏此處只用了一個「空」字,何等簡捷靈落。養生悟道,保要真正進入虛空的境界,即可與天地,宇宙,太虛,大道(元始信息)自然感 應相通。這時,人體的生理功能則要發生質的變化,或稱質的飛躍,這變化,飛躍是自然而然,並非人為造作。氏為何秘百不宣?本無他事,惟恐修士不肯在虛一事一下死功夫,而卻一追求一些本屬六,七識變化的一些幻境,被幻境所迷。心生歡喜或恐懼,久久執著,媽生魔障。老子的道學宗旨是倡導「無為」,「自然」,無非是要學人不要執著,其意與佛學所說的最上一乘沒有區別。老子同時也把「無為」,「自然」狀態中,人體生理功能的變化與道(元始信息)發生感應的現象講出來了。這蛤在還虛狀態中,精神大解脫大開放,自然感招太虛渾沌中元始信息的結果。這一切都發生在清凈,無為的自然天然中。執著,追求是絕對得到的(元始信息)。這就是關鍵,學者修士切不可粗心而過。養生悟道,只要能養「穀神」至無為自然境地,人身小天地的生命潛能,就能自然發生作用,自然發生變化。即是說身心寂然不動,清凈無為,即能與天地,宇宙,太虛,大道(元始信息)感通,此是自然之事。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養生哲學思想,已將其奧旨直指無餘,大智上根,見之即可頓悟而行。然而養生悟道, 在清凈無為自然的虛空狀態中,確有真實的景相自然發生。此際內有景外有象,妙空雙顯,體用圓備,「體」是本性元神,「用」是元始信息(道氣)。如此,即為我人養生悟道之「玄關」,與佛學中所講的全體大用無異。《道德經》第二十章中說:「孔德之容,惟首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愧佤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本章首句,老子就點破妙竅,直呼為「孔德之容」。得此妙空而雙修,「恬淡寂漠,虛無無為」,外去耳目之私,內安虛無之境,我盡滅,自然與大道(元始信息)相感應,所以老子說:「惟道是從」。「從」字下得極重,學者萬應忽略過去。然而,「道」也是物(元始信息),此物在太虛渾沌中,流佈於天地宇宙,不生不滅,古聖稱為道之一氣。然則道之一氣,惟入返虛者,方能感而得之。《周易》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即此意也。養生悟道,身心未臻「寂然不動」之境,當然不可能感通此流布天地,宇宙,太虛中的道之一氣(元始信息)。相反,果能養到「寂然不動」,無法無我,身心大定之時,必定能與道之一所(元始信息)感而相通。待感通之際,雖說只是片刻間(剎那間)發生的一種景象,但這種景象仍是在自然虛無的狀態中產生;純是一派先天氣象,非常臨其境,實難用筆墨來描述,老子稱作「恍惚,杳冥」。養生悟道者,見此「恍惚」景象,即已感應到了這個「道」之物(元始信息)。此時此刻,我們還必須體認清楚,不雜絲毫知識,且萬萬不可含糊過去,否則剎那即逝——失之交臂。老子說:「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象」即是光之呈現,非光河見象。周易曰:「在天成象」即含此義。惚恍是指光之微弱,乍隱乍現,此微妙之義,千言萬語亦難以形容,惟在學者自家領會。老子又說:「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有角即知有「物」,有「物」方能生「象」,見「象」即知有「物」,學者不必疑慮重重,如此即知已感 通元始信息(道氣)。「惚恍」與「恍惚」實是先天至陽之物(元始信息)所感 生之景象,這是是顛倒重複之辭。見即須顛倒,顛倒這漢密在忘象。這是養生悟道之人感應並採取元始信息(道氣)的通天手段,學者應琪重要性。若未遇師,大多是盲修瞎煉。這即是人體小天地的生命潛能與道之一氣(元始信息)感應相通的實景。所謂「景」即是在採取元始信息時,人體產生的癢生毫竅,酥麻透體之感覺,西藏密宗稱之為「聖空樂」。這種妙境,全在自家體會,功夫到時自然感應產生。然而景雖實,我必須以虛以靜應之,始終保持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此時空洞無涯,渾然至虛,無象可相,無狀可狀,復入杳冥。杳冥之時,無思無欲,道之一氣(精,即元始信息)涵育其中,所以老子說:「其中有精」。因無妄想,雜念及知識之覺,此精才純粹是自然清凈,從太虛渾沌中感應而得,所以說「其精甚真」。學者得些至精(元始信息),而生妙覺靈知,即是「其中有信」,古對稱「葯產神知」。此際無它,撒手而去,自有虛靈之神主宰。《六祖壇經》中弘忍大師有偈云:「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若能會悟此印心,即是五祖嫡傳子孫,自會息息相通,渾歸自然之妙,不需人為造作。老子在這一間中將養生悟道之理,講述的十分清楚,他將物,象,精,信描繪得十分具體而又生動,此即是與太虛渾沌中元始信息(道氣)相感而發生的現象。學者至此,大徹大悟,訪明師真訣,清修大定,萬勿年人去良機。茲摘錄真張伯端《悟真篇》中一首詩為證。詩曰:恍惚之中尋有象,杳冥之內覓真精。有無從此自相入,未見如何想得成。《悟真篇》後序中說:「釋迦,文殊所演法寶無非一乘,而學者隨量會解,自然成三乘之差。此後若有根性猛利之士,見聞此篇,則知伯端得達摩,六祖最上一乘妙旨,而因一言而悟萬法。如有習氣尚余,則歸中下之見,亦非伯端之咎矣。」伯端所述,的的確確,深究《悟真篇》妙旨,無不與達摩,六祖最一乘心法相合。現將《六祖壇經》中惠能有大師所說之偈抄錄如下,望修士對照參悟: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物;杳佤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第三講養生悟道之功夫,如逆水行舟,不日進則日退,若一暴十寒,想獲得成功,肯定是不可能的。現在,我們開始講「無為」。講無為萬不可離開「妙竅」和「體用」,否則「無為」就會被世人所誤會,不是被曲解為遁世的虛無主義,就是理解為無所事事,消極懶惰,消磨時光,等待老死的散漫行為。這樣不僅不符合老子「無為」養生悟道的內涵。而且完全違背了老子的道學思想;違背了老子的養生哲學觀。我們認為,老子的「無為」哲學思想,是養生悟道必須具備的首要條件。如果要在人體生命科學上做出成績,在自己的著重悟道的功夫上有所進步,那就必須從老子的「無為」哲學思想上下功夫。「無為」不僅僅是理論,是學術思想,而且有真實的功夫。我們常說,養生悟道,神氣相抱,心息相依,久之自妙。這純是用「無為」的手段,循序漸進而養成的。老子說,「綿綿」即是勿忘勿助,醒來寂寂,睡時惺惺,不寒不燥,溫溫而行。「不勤」即是不刻意造作,不刻意追求。「用之」即是心死神話,順其自然之用而已。此即是存養我人方寸(門戶)無為之功,但也只是從有為人無為之初功。入了這個門戶,時時刻刻,不斷地將喜、怒、哀、樂、愛、惡、欲之情,從心地上磨損得乾乾淨淨,至善無惡。這樣養生悟道的學問功夫,才能日有長進,日有收穫。中國古代商朝的建立者疝湯,在青銅製的畲洗器具上,鏤刻了一首千古絕唱的名言:「苟日新,日日,又日新」,養生悟道,只有本性元神,日新又新,七情六慾才能日損又損。反之,七情六慾日損又損,本性元神才能日新又新,才能養成成天然至具之妙竅。得此天然至真之妙竅,才能和天地,宇宙,太虛,大道(元始信息)相通,才能以至善之元神,感 招太虛浩然之道氣(元始信息)。如何使本性元神日新又新呢?從功夫上人有還虛一著,別無人徑。還虛功夫做得純熟了,則無所不通。孔對人說:「知止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此是儒家學派虛的一貫功夫。首句的「知止」是儒家學問的核心,計的就是我修心性的門戶。是止於元神而不流於識神。這個門戶即是存神養氣之所,從此處而養才是真正的學問。無奈從古至今,師弟(徒)相授都是耳提面命,單傳直指的。若不曉「知止」,學問功夫又從何處而做呢?關於還虛這個問題,中國古代的會,釋,道三家,自有所說,儒家稱「克已」,釋家產「就如是住,如果降伏其心」,道家則稱「煉已」。三家所說名雖各異,而理法則一。對中國古代養生悟道的哲學思想,原理,我作了如上的原則概述。那麼在實踐中又怎麼辦呢?怎樣作才能使人體小天地的生命潛能能得到凈化,升華,進而和天地,宇宙,太虛,大道(元始信息)相通呢?功夫如何去做?我們不妨引證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的內容繼續深入加以闡述。《道德經》第四十八章中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何謂「為學日益」?「為學日益」,就是將自己的妄想,雜念從心中慢慢去掉?讓自己的心漸漸平靜,漸漸安靜,漸漸寧靜,存神於虛谷,養氣於廣漠,這就是修心養性的學問。 古聖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如此涵養,一線相貫,久久不斷,始而身心兩靜,氣血平和。這樣的學問,久久做去,自然會使我們的身心,日日都能獲得良好的效益,《大學》中說:「如切如磋」者,道學也。這就叫「為學日益」。但是,每錄我們真實地充滿著種種幻想放棄。又如,我們大家剛剛坐下,還沒有閉上眼睛,神光還沒有收回,就想著去辦別的事情,大腦里盤旋著許許多多奇奇怪怪的念頭,總是空不了。空不了就能放鬆。雖然身體是坐在哪裡,但感覺很不舒適,幾分鐘還可以,一個小時就坐不住了等等。這種現象是非常正常的,這是一個過程,只要大家在心想:我們是籽開發中國古代養生文化的寶藏,是為了養生悟道,是為了人類生命科學,還有什麼困難不能戰勝呢?如此反問自己,每每反問時,您就會堅定信念了。今天練功的時候這麼反思,今天就會安靜下來,心情就會舒暢一些,妄念,幻想就少一分,明天練功的時候,也這麼反思,明天就會更安靜,心情就會更舒暢,妄念,幻想就會比昨天更少一分,全身氣血的運行,就列暢通。就是要這麼堅持下去,妄念,紀想自然一天比一在少,這就是「為道日損」。「損」字的含義,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減少,減少再減少,功夫不間斷,一直減到沒有妄想,雜念了。《大學》中說:「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如果能這樣煉下去,妄念,幻想就愈來愈少,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這就「損之又損」。到時候,心境自然空靈,隨時隨地安靜下來,行,住,會,卧都能安靜,不會受到環境的影響,無論遇到什麼情況,內心世界都相對平靜,處之有道。這時,你的身心會更加健康,精神會更加飽滿,心情更加愉快,智慧更加發達,很少生病或根本不生病。這是為道日損損之又損的初級狀態中,就是老子所說的「以至於無為」。這個「至」字相當以達的意思。到了「無為」階段,只要放鬆身心,恬淡虛無,功不煉而自煉,這就是無為的初步功夫。這時已具備了較高的自然定力,但要繼續煉下去,一進一刻不能鬆懈,一時一刻不能離開這個「無為」去作別的事情,要進一步溫養,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否則會前功盡棄(如雞抱卵,中間不能間斷)。這時正在發生質的變化,需要有更大的耐心,要有孔聖人「朝聞道夕死可也」的精神。這時天然的妙空就要養出來了,萬萬不可起心動念,一定要一意還虛歸空,清凈無為。這時更要離開(不執著)自己的色身去煉。老子《道德經》第十三章中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我人身,及我無身,吾有何患。」《道德經》第七章中說:「是以對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所以我說要還虛歸空。還虛歸空,得到太中至高無上的道氣(元始信息)熏蒸涵養,而愈加堅固不壞(不如,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肉身至今不壞)。這步功夫,沒有大志之人,恐怕很難進入(修這步功夫要具備法,財,侶,地四要素)。這時,只要耐住性子,一意還虛歸空,久則「寂然不動」,自然「感而遂通」,天然妙空養成,感得元始信息(道氣),頃刻之間,與天地,宇宙,太虛,大道(元始信息)渾忘為一。身心無為,神氣相感自然有所為,這就叫「無為而無不為」,中國古代聖賢們曾經講過:進入這種境界,就會獲得超越自然的能力。從第一句到此,是一個完整的養生悟道過程,亦是聖哲老子養生悟道的過程。其中自自然然,平平淡淡,並沒有什麼奇談怪論。養生悟道從有為到無為,從無為至無為,都是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則,若操之過急,拔苗助長,不便沒有良好結果,而且會使事情變得非常糟糕。所以老子叮嚀說:「取天下常 以無事。」《道德經》第七十三章中說:「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彈然而善謀。」這一段話告訴我們,道之一氣(元始信息)全是自然天然感應而得的,不假任何人為和造作。於此玩自能明白清楚。若無事他尋,胡亂造作,刻意追求,就漢有與道(元始信息)感通。老子說,「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真人張伯端在《悟真篇》中說「休施匚伙為功力」,這與上述是同一之理。這一講主要是對老子「無為『的哲學思想作了淺略的闡釋,養生悟道不可不明此理。未了,我還要說一句,「無為」並不是消極的,它是養生悟道的首條件。
第四講養生悟道,還虛功夫真做得純熟了,才能與天地,宇宙,太虛,大道(元始信息)感通,天人相應,才不是一句空話。但其中功夫,實以不得為得。還虛到極妙地步,我虛彼虛,合為一虛,內空外空,合為一空,昏昏默默,不知不識。因為老子講道,多在本源上講,不離色相(命),但又不著色相(性),他說:「取天下,常以無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彈然而善謀。」總要「虛致極,靜致篤」,功夫無間斷,一意不散,不急不燥,緩緩慢慢(彈然),清凈無為,功夫自然而進。對於養生悟道者來說,此才是「善謀」之策。深造到無為自得之時,方能頭頭是道。要以虛靈之元神為自然主宰,心源自然清澈。自然感應太虛渾沌中之元始住處(道氣)。清時,劉一明《神室八法》中講:「此法無火人候也,無藥物斤兩也,無次第工程,一直行去,功夫不缺,了命了性,可以於理決之矣」。而「神室」即是我存神養氣還虛之地。《伍柳法脈》一書門人問答中說:「古云:「自有天然真火候,不須柴炭及吹噓」。如此便是自然定。定靜不已,百尺竿頭,猶進一步,至於久而安。安者,和也,得而能沖,沖和之於得矣。然真息在內,本無實相,如若空空無息,非果無息,而實有也。不息則無相,無相則不見有也。所謂「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所謂「空不空,如來藏」者,不外是也。悟得真空是性者,方能調此真息。自不能調,終難大定,人能即此息而離此息,斯可人「滅盡定」矣。又說,「沖和者,不息之息也。光塞天地,薰蒸一身,不為呼吸所障,亦不為升降所因,沐浴故曰當然守中,亦是密法。世人不知調息之何謂,我則謂其息這活百沖也。世人不知和則不能沖,我則防其不和而沖之危險也。惟和故沖,不和則不能沖。採藥以是,野戰以是,守城以是,結胎以是,養胎以是矣」。呂祖在《百字碑》中說:「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氣回丹自結」。以上皆言養生悟道調息之妙機,自家領會,秘法不難決破。如此,小則調息,大則養氣,還虛,此是最一乘自然化生之妙理。舉兩則古聖真言以證之。《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張伯端《悟真篇》中說:「道自虛無生一氣,便從一氣產陰陽,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昌。」古聖又說:「先天一氣(元始信息),自虛無中來。」養生悟道之士,不可輕看「虛無」二字。前面我們反覆講還歸空,無為自然。為什麼要反覆講?就是因為還虛歸空,無為自然非常重要,只有這兩點作到了,才能像《周易》所說的「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即是說感通虛無中道之一氣(元始信息)。養生悟道,不能還虛致極,即使偶有所感,亦不能得此一氣。所以產還虛一事,對養生悟道來說是絕奪不能缺少的。吸有還虛才能消除一切塵勞。妄想,於我人方寸之間,即此息而離此息,即能達「滅盡定」。只有存神於「虛中」,心不靜而自靜,神不清而自清,一直行去,身心兩忘,無內無外,自有到家之時。如果不從自家心地一下功夫,就是釋迦,老子等大發慈悲,也不能免去後來養生悟道者還一著功夫。《伍柳法脈》一書中說:「還虛之功,唯在對境無心而已。於是見天地,無天地之形也。見山川,無山川之跡也。見人我,無人我之相也。見昆蟲草木,無昆蟲草木之影也。萬象空空,一念不起,六根大定,不染一塵,此即本來之性體完全處也。如是還虛,則過去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頓證最上一乘。又何必須修鍊已之漸法也哉?佛宗云:「無相光中常自在」。又云:「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遮」。此一大段若從功夫考證,即可歸納為八個字:醒時寂寂,睡時惺惺。否則全是虛理,沒有實際處可托。養生悟道還虛致極,自能與天地,宇宙,太虛,大道(元始信息)相通。得其虛無中道之一氣(元始信息),撒手渾忘,一歸自然天然處境。老子說:「得其一,萬事畢」,直接指向。違此六字就能說是最上一乘簡易之道。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純是在「萬事畢」的虛無無為中,自然天然相生相化的結果。一貫而下,何等直截,不假大為,全憑天然相感,陰陽自合之力。這是就養生悟道理而言。如果借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來論道之一氣生之理,清代劉一明大師解之甚詳,殃摘錄於此,以作參悟。劉一明大師說即如草木之生,始百地中一芽,是虛無中生一氣也;既而出地開兩瓣,是從一氣產陰陽也雙既而兩瓣之中抽出一莖,是陰陽自合成三體也。從此而分枝上,是「三體重生萬物昌也」。讀了這段語錄,感到聖賢就是聖賢,他能把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道氣的生化過程,形象活潑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我不僅要問,這個變化為之?虛空中陰陽二氣,誰為之?天然為之。天然誰為之?無言,問之無可問,答亦無可答,一虛而已,可以一圈「0」而表示之。老子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養生悟道之士,始以還虛,終以還虛,媽弱在虛空中作功夫。就角釋氏《心經》中所說:「是太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鼾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解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智亦無得……心無掛礙」。如果將「心」放在「空中」,一意還虛,就這麼淡淡地去,即可轉識成智。道之生化純是自然天然的,因為「空中無色……」,所以能「心無掛礙」。此一法門能圓備八萬千無量法門之功德。「道生一」即是道從虛無中所一之一氣,「一生二」即是從一氣中漸分為陰陽二性之氣,而萬物皆含有陰陽二性之氣。這就叫「萬物負陰百陽」。二氣相感,沖和流行,生機不偈,此即是「沖氣以為和」。養生悟道,還虛歸與道之一氣(元始信息)相感而通,得其一氣,即以「萬物皆」掃去一切造作。其中,「二三,三生萬物」皆是自然發生的作用。養生悟道,不必在此住腳,而生無限的掛礙。學孫悟空一金棒可畢。《悟真篇》說:休泥丹灶費功夫,煉藥須尋偃月爐。自有天然真火候,何須柴炭及吹噓。即知即行,即行即空,真是平淡到極。
第五講養生悟道,始終都 是在還虛一事上做功夫,要竭盡全力去做,孔聖人有《大學》說:「君子無所不用其極。」做到徹徹底底完完全全還虛了,其中的作用才能自然天然,無中才能生有(元始信息),有又還無;有無不立,渾忘無極,久之光塞天地,功夫就不同凡響了。老子《道德經》第十四章中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白話,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見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首,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0」),是謂道紀。老子這一章講的是什麼意思呢?幾千年了,人們一直在研究探索,我現在簡要解釋如下,供大家參考。養生悟道,能將眼含,耳光內凝,真意內摶(做到有意無意),即此息,離此息。離此息,即此息。這是第一步要做的功夫。稍有一絲痕迹,但不是存想,不用勁,以輕鬆為度,自然天然,無貪無執,若有若無,將心放在我人方寸虛空一穴,時時照顧,刻刻保任。雖眼光內含,耳樂內凝,真意內摶,但要以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摶之不得為恰到好處,《大學》中講的「顧是天之明命」之「顧是」,亦與此意相同。若無「視之」,「聽之」「摶之」則易狂盪散亂;若無「不見」,「不聞」,「不得」則易執著死守。只有做到恰到好處,才能符合自然天然造化之妙。而夷,希,微三字,只是一種意境,一種朦朧的真意之境,無法用語言去窮究,只能靠養生悟道之士,自己在實踐中去領悟。其實,功夫到了很高的境界,眼光,耳光,真意,這三件法寶地不知不覺的,自然在然的混合起來。雖然說是混合,實則分之無可分,合之無可合,不知不識,所以老子說:「混而為一」。這個「混」字要深入悟解,功夫到了一定程度肯定是離它不得的。對老子這一段話,我已作如上的講解演繹。現在讓我們再回頭來領會咀嚼一翻,就會覺得其味無窮,愈讀就愈會有新鮮的感受和心得。功夫照這樣做下去,「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摶之」而「不得」,愈久愈熟,自然能「混而為一」。到了「混而為一」的境界,先天神氣相感而凝結,就會漸漸顯發光明。然而,其光明本是自然而然民顯發,「其上不折,其下不昧」,不折不昧,良朋良兮如明月清輝,平平淡淡自自然然,無思無慮,還虛歸空,渾忘無知。這種境界,空洞無涯,渺茫的難以形容,這就是「繩繩不可名」之妙意。雖已和天地,宇宙。太虛,大道(元始信息)感通,但卻象嬰兒那樣,一任赤子之心,不知不識無事而去……《道德經》第二下章中說:「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未孩。」《道德經》第二十八章中講:「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道德經》第十章中說「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養生悟道,果能心如赤子,一片天真,無思無慮,本性元神自會感招天地,宇宙,太虛中浩然無涯之道氣(元始信息)。這純是自然天然之作用。此時身心兩忘,有無不立,即是「復歸於無物。」虛空無物,不可名狀,所以叫「無狀之狀」。「無狀之狀」中常生「惚恍」之象,此象是光之所生,其光忽隱勿現,無可思量。養生悟道進入無為自然,恬淡清凈的狀態中時,常常在自己的面前會出現一團光象,一意還虛愈養愈明,若中途出關,春心不靜,其神不虛,真意不凝,光即散失。其光佛家稱「牟尼寶光」,道家稱「子珠,玄珠」,這是「復歸於無物」時,自然是先天神氣相感所凝結之光象,此光亦是先天神氣所凝結之法相,這就是「無物之象,是謂惚恍」之妙境。養生悟道,心如赤子純凈無染,久久養之,此「惚恍」之光,便會漸漸長大與太整合為體,這就是「迎之見其首,隨之這見其後」。《道德經》第五十二章中講:「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遣身殃,是為習常」。一意還虛旭空,能將此光池養得圓明廣大,身體就再也不會有災害了。人們在耶蘇基督,釋迦,老子等聖像背後要畫上一個光環,這既不是裝飾好看,更不是畫家的主觀想像。這裡有一個深藏著的秘密,老子在《道德經》里把這個秘密透露了,但釋迦佛又教誨人們說:「凡所有象,皆是虛妄,」即使是腳下生雲,項後有光,也是虛妄的。養生悟道萬勿執著。否則很難進入無極狀態。下面再釋解這個「古」字。所謂「古」即是太虛渾沌之時代。「執」即是還虛入渾,與太虛渾沌合為一體之功夫。養生悟道,始終要與太虛渾合為一,如此即是「執古之道」。致虛極,靜致篤,一陽來複(元始信息),此即是「今之有」。我一意還虛歸空,心境俱忘,無分無別而無漏,元始信息(道氣),從太虛渾沌中感 招而得之。這就是「以御今之有」。養生悟道,能入這個虛無渾沌天地未分之「古始」,就能和道之一氣(元始信息)感通,這就是養生悟道的原理和綱領,這就是「能知古始」,是謂「道紀」。這一小段並非另有新意,它只是前文作進一步的論述和概括。老子道學思想的核心和主旨,概括起來不外是:「無為,自然」四字,換言之不假任何人為造作,全憑元神用事,充分發揮自然天然感應之力而已。養生悟道之士,若條件具備,可立即入室還虛,實修實證,於自家心地上做切實功夫,爾後你才能領會古聖「道不遠人,人自遠之。」名言之深刻含義。
第六講神氣相抱,心息相依,以赤子之心感招太虛浩然之氣(元始信息)。功在鍥而不捨,清虛無為,心性自在。於不知不識中,精自化,身自治。其要旨是致虛極,守靜篤,會其功以純熟,作用自然,真息綿綿,頂門開闔,真元之氣上下衝突,猶如嬰兒之態。昏昏默默之中雖然智慧常顯,但慧而不用。如引方能「生之,蓄之。」雖「生」雖「蓄」,但我仍然要一意還虛歸空,而不執著「生「,「蓄」之有,任其無為自然,不以神造作,但憑神感應,聽其元神自然主宰。如查養生悟道,真可謂是致玄之德。請朋友們安心靜坐,現在開始解釋老子《道德經》第十章。《道德經》第十章中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天門開闔,能為中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生之,蓄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養生悟道,能否獲得良好之效益,核心問題就是看能否還虛。能還虛,人體生命潛能即能得到開發,凈化和升化,進而與大道一氣(元始信息)感應相通。在本章中,老子首先講「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這是養生悟道的宗旨。從原理上講,可將「載,營魄,抱一」一句,一分為三。「載」是借自然天然感應之力,使人體心火自降,腎水常升,循環不已,周流六虛。「營」不是識神操持忙碌,乃是元神不為而為。「魄」即元精,「營魄」,即是以元神,元氣和合所生之元精(元精生而自化)。「抱」即是回合相抱之意。「一「即是「生物不測,為物不二」之元神。「抱一」即是須臾不離,聽之任之,元神常在之意。養生悟道,始終在還虛一事上做功夫。所謂還虛,就是將七情六慾淘洗的乾乾淨淨,絲毫不留,心死神話,元神常在。元精生而自化感得元始信息(道氣)。元神常在,始終如一,養生悟道者,你能使元神在而不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專氣」即是從後天呼氣返還到先天胎息。「致柔」即是無物之累,無事之牢,即此息離此息,離此息即此息,空空洞洞,不知不識,心境兩忘,無是非好之念,俯仰笑啼,就像無思無虛的嬰兒,天真渾樸。養生悟道之士,你能做到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滌滌」就是徹底消除妄想,雜念。「玄覽」即是一心靜觀,寂寂惺惺寂寂。養生悟道之士,你能做到心地上一點瑕疵沒有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何謂「民」、何謂「國」、從古至今,不少學者,將老者,將老子的「民」,釋為百姓,「國」釋為國家。然則從養生悟道的角度來說,這有它的特殊含義了。「民」者精氣也,「國」者自家之身也。「愛民」者保精,「治國」者養身。保養身,必須清凈無為,換人無我,不知不識。只有這樣,精氣(民)才能充盈,身體(國)才能康泰。(孔聖人在《大學》中講「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即此義也。)養生悟道之士,你能做到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天門即是頭頂,「開闔」即是生理上出現的一種感覺,「雌」在此指虛靜之意。養生悟道,清凈無為,到了一定的時候,先天精氣盡化陽神,陽神出現,頂門也有開闔的感覺。出現此種景象,我們仍然要一意不虛,永遠保持虛靜狀態,養生悟道之士,你能做到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明白」在此指光明,即智慧之光,「四達」形容無所不到,合起來講就是慧光普照(佛家叫佛光普照)。養生悟道,清凈無為。即是到了慧光普照的境界,也仍要慧而不用,保持一念清虛,無為睚然,養生悟道之士你能做到嗎?養生悟道,若能遵循上面的要求去做,守而不犯,清凈無為,韜光隱慧,渾沌無知,與天地,宇宙,太虛,大道(元始信息),融合一貫,無始無終,無滲無漏,光愈生愈明,能量愈蓄愈大。這就是是「生之蓄之」。光雖愈生愈明,能量愈蓄大,但我仍要一意還虛,不執著生,蓄之有,雖有如無,自然能無中愈有,這就叫「生而不有」。清脆而養,無為而為,純是自然天然之事,不必自恃其智,以識神亂為,這就叫「為而不恃。」清靜無為,全憑元神自然感應,不以識神擾亂心君。這就是「長而不宰」。養生悟道,自始至終,皆以元神應為其宗旨。久久行之,自能與天地,宇宙,太虛,大道(元始信息)相通,此即是「玄德」,亦兼有讚歎之意。
第七講養生悟道,外能舍一切塵勞之事,內能安心靜養,清心害俗。從我人寸入彼太虛無形之中,心死神活,老者不過兩三年,年青人或一年半截,就會出現天然有胎息狀態,(體質虛弱或病患者,則當別論)。此胎息純是天然自然的。真正的胎息,純是清虛靜定中流露出來的,它是人體小天地的肖真元氣與太虛中的道氣(元始信息)感應渾合所凝結的。古代聖賢們稱此為「坤元命蒂」。得此一點「坤」元命蒂「之胎息,從腹部到四肢,從細胞到毛孔,人身都自然一開一合,似有呼吸的感覺,佛家無欲,松,靜,自然,有飄飄欲飛之態。此點天然胎息,佛家稱為「風火凝聚」。「風水凝聚」不散,即可獲無量壽又稱「轉大法輪」。雖是形容,也可知此對養生悟道的重要。太虛中的道氣(元始信息)與人體小天地之直氣感應渾合,氤氤一團,開闔自如,圓轉如輪,在筋骨皮毛,五臟六腑之間,周流不息。這時的口鼻呼吸,非常微弱慢慢,有一種若無若有感覺。雖然如此,我們當凝神虛空,脫離一切知覺感受,直至功效全無,靈空一片,此為修行之要著。六祖惠能大師有一偈說:「生來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所謂」死去「即是致極,靜致篤身心兩靜而又兩忘之時,亦即識神死;「生來」即是識神死元神生,自然將太虛中道氣(元始信息)感招而來,全體大用相得於一貫之中,這不是迷人在「臭骨頭」上摸索之事。只有將心離開色身而修,識神才能化為元神,佛家叫轉成智。《大學》中說:「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 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前賢有「不食肉有志」也是此意(「肉」即是色身)。只有元神常疑,法身才能常顯,即是《周易參同契》中所說的「凝神成軀」,「軀」是無相法身,本來是空,假以名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與天地,宇宙,太虛,大道(元始信息)渾合為一,人我兩忘,萬法皆空,同呼呼共命運,這才是正真的天人相應。養生悟道,為了在實踐中對胎息作 進一步的了解,下面我們再來研究聖哲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六章的內容,此章中所論述的全是胎息之境界與景象。養生悟道之士一旦進入引等境界,若與平常人的智慧相比,是可想而知的。為大腦所得到的氧氣的供養量,可能是常人的百倍,千倍,而且主要的在秘密是能得到太虛中高級生命元始信息(道氣),使人的思維進入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立體空間。《道德經》第二十六章中說:「將欲只賣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 於淵。國這利器,不可示以人。」聖哲老子在養生悟道的實踐中,對胎息的微妙感受可以說是極其深刻的,微妙的。現在我把他的話作一番意譯,供朋友們在實踐中參考:第一句說:(胎息)剛剛要合上,又似乎感到它深深地張開,似乎有一點張開的感覺,但恍惚中又微微的合上了。這就是「將欲嗡之,必固張」(「嗡」相當於合;「張」相當於開)。第二句說:(胎息)剛剛進入無我無物扔狀態,似乎又感到真元之氣在穿筋盪骨(沖和氣透),於五臟六腑間流不息。正似乎感到真元之氣周流不息,恍惚中又覺得空洞無物。這就是「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弱」相當於無我無物:「強「相當於流動不息)。第三句說:(胎息)剛剛要停止,卻又似乎感到它生機勃勃;才感到它生機勃勃,恍惚中又感到它靜止不動了,這就是「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廢」相當於停止,靜止;「興」相當於生機勃勃)。第四句說:(胎息)剛剛感到氣象遊絲般被扯進來,卻似乎又吐回太虛;似乎感到吐回太虛了,恍惚中又感到被扯進來了,這就是「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奪」相當於納,扯進來:「與」相當於呈出,給予。)第五句說:胎息的境界是微妙的幽深的,本性卻又是光明的。這就是「微明」。概述:養生悟道同,含眼光,凝耳韻,緘舌氣,調鼻息,內守柔弱,則精神團聚;反之,外肱剛強,則精神耗散。精神團聚則可長生,精神耗散自然壽短。這就「柔弱勝(於)剛強」的真正涵義。引伸喻:養生悟道,含養精神,積蓄能量,就如同魚要藏於大淵;一個國家得器寶物,不肯輕易示人的道理一樣。這是中國兩千多年前聖哲老子的教誨。養生悟道者,只要心存恭敬,勇於實踐,從中定能獲得良好的教益。同時也由此可知,遠在兩千年前中國的聖哲對人體的生命現象的探索與研究,就有了扎紮實實的實踐基礎,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今天的我們,怎能不感到萬分驚奇與自豪。因為這是我們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應該得到全人類的關注,應該得到徹底的開發和利用。如果能夠通過你們,將中國聖哲子的悟道哲學思想,帶回你們的國士,讓她在那裡伸根,發芽,開花,結果,為人類的健康和二十一世紀人體生命科學的研究作現貢獻,那將是一件偉大的了不起的事業,謝謝!。
第八講茫茫太虛,天地之間,日月相推,四時成序。於是,萬物有秋收,冬藏,春生,夏長;於是,「鳶飛戾天,魚路於淵」,飛者樂于飛,路者樂於躍。此皆是氣機所動,憑空而感,感而遂通,其飛是自然而飛,其躍是自然而躍,即飛即躍之際,鳶也不知有已與天,魚也不知有已與淵,兩相渾忘。否則,鳶也不能飛,魚也不能躍。然而間,雖羅森萬象,但無不隨時變化而各得其自然天然之妙。其中,元氣流行沖和,鼓舞沸騰,往來不息,以養天心。天心虛圓,無古無今;天心空靈,無始無終。唯一氣上下,而陰陽分。陰極則冬至陽生,陽極則是夏聖而陰降。陰陽各半鄧是春分秋分。由是溫涼寒熱各隨基時,雨電陰靄因時而發。此為天地間之一息耳。一年如是,百年如是,千年萬年,千古萬古無不如是。何況乎人,不能外其理也。天心圓空靈,普照萬物而無餘,雖無念於仁,而大仁至。因天心常存,虛而能運,萬物紜紜,未見有毫未之亂。由此可知,萬物所以能生,隨時自生;萬物所以能滅,適時自滅。然一不終生,滅非終滅,只過是萬物變化的一種形態。究其天心,則不隨時變,不為物轉,越古今而無動無靜,納毫未而未增未減。天有蹦,地有裂,而天心則不一不滅,獨立自守,虛圓無礙。養生悟道,若將人心直養於我人方寸,神氣相合,心息相依,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不為色身所累,不為知覺所絆,空洞無涯,浩然無極,我心自然於心混合,我氣自然與天地之氣同流,雖說有元精,元氣,元神三者之名,但心中必須一點不存,否則便是掛礙,便是顛倒夢想。惟有「安心已,了不可得」,元精,元氣,元神方能自然生化。如此「了不可得」方能與天地,宇宙,太虛,大道(元始信息)相通。天心無言,萬物化生不能逃其理,違其序,周而復始。人心無言,元氣沖和流行,灌注於無端,鼓盪於無窮,漸漸念住,息住,脈住,自然歸於聲無臭,至此無為之道,盡得於逍遙自在之中,清時李涵虛在《道德經》箱四十三章注釋中說:「無為者,不必搬運,自然衝突也」。孔聖人亦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矣,百物生矣。」天以不言,四時自行,萬物自生,仰觀俯察,此言何等透達;若不是浩然心量與天為徒(天人相應)之人,何以吐出與天地共存,日月同輝的不配之方哉。養生悟道,若能通達其中之理,生本於自然面養,道本於自然而悟,平平淡淡而去,只照清虛寂滅四字去行,足矣。然而,心置「空中」離開色身,秘密在拋開色身上的一切知覺,免去褒神企用,痛任它痛,癢任它癢,一切都任它而它。《心經》中說:「心無掛礙。無掛礙故,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因為「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否身意,無色聲香味解法」。《心經》中的這句話,將上述意,講加[hide]膽白透徹。因為一切知,解,見,聞都是識神在作用。若有一絲知,一絲解,一絲見,一絲聞,都是掛礙。即是元神流於知,解,見聞之識神,虛而不虛,靈而不靈,為識神所滯塞障礙,般右智慧不生。老子《道德經》第五章說:「天地不仁,以萬物以為鄒狗,對人不仁,以百姓為急狗。天地之間,其猶吵龠呼?虛而不屈,動而欲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天地之間,元氣漢行沖和,盈虛消長,四時有偏。然而天心恆常,正大光明,雖於虛空中不見其仁慈之跡,但觀萬物興衰生滅,其仁慈之德自彰。雖說天地不仁,其實大仁圓備。不然,何以有生生不息之機存諸天壤哉?不衰則不盛,不滅則不生,造化之理,於此可以窮之焉。此即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爭狗」。惟聖人法天地象日月,處中致各,昏默無朕,了不可得,而「性自住,氣自回,丹自結」。因百姓不行存養察之功,真元之氣耗盡則死。聖人著書說,行不言之教,廣開度之門,百姓反而不信,所以說「聖人不仁,以百姓為爭狗。」天地之間,猶如風箱,天心虛圓空靈,元氣往來不息,沖和流行,以養天心。然而浩浩之元氣,往來不息,雖虛而見形跡,但其妙用沒有窮竭。浩浩然其動愈出,旋轉如輪,周流無端。故老子說:「天地之間其猶嚇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養生悟道,先以人心合天心,此是以有人無之功。無無至極而生有(元始信息),即以天心合道心,此又是有又還無之功,如果則有無不立發,掃盡三心,飛去諸相,率性之道得之,感應交道,全憑天然自然。如此,則人體小天地氣機生化之作用,純與天地之氣同流,一旦與元始信息(道氣)感通,即能自行發揮的淋漓盡致。天地無言,故能四時行,百物生,生生不息,井然有序,毫未不亂。養生悟道,若能默識天地之理,養浩然正氣。亦正是古人「默識心通」之實義,也和孔聖所言:「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動」之意相合。歷為多言舌動心氣散,多視目轉肝氣散,多聽耳虛腎氣散,多動意亂脾氣散。五元之氣散,因無「默」之功夫故。所以,養生悟道者不能不察,不能不反其道而行之。所以要始終中抱一。果能如此,則無「差之毫厘不結丹」之謬。所以呂祖《百步碑》,則有「不迷性自住,口開神氣散」之教誨。古人言,舌動是非生,口開神氣散 。老子也忠告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然而「守中」乃至簡於易之心法,得此心法,絕聖棄智,聖凡兩忘,心如赤子,一發智解風閂一掃而空,一絲不留,自然心無掛礙,所以老了將「不如」二字下得極重。此二字貴如千金。
摘錄楊濟舟老師的藏傳三脈九輪金剛功修鍊要旨
人若沒有糾纏,喜怒哀樂從何而生?性體清凈朗然,法體圓滿,此為成佛之第一步實功。試問煉心至此地步,狂妄心有否?欺騙心有否?魔障是非又從哪裡來?試問煉心至此,身有何疾患?一切狂妄、欺騙、疾患、魔障等皆從妄執而生。正如佛家之言,一切眾生皆在因果果報中輪迴。如人有病,有的是屬因果業報病,單靠觀想、導引無濟於事。此乃眾生於無量劫中心識妄幻所造,而在今生受報。因此煉功治病,更須煉心,煉至性體光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果業報之病,不也虛妄乎?有何實體之可執?若有所執,皆心識之幻相耳。從性體上解脫,即根本上解脫。俗言「解鈴換還須系鈴人」,是也。人身難得,萬勿自甘沉淪。煉心先要相信自己,精誠不已,煉之必有所得,若有一絲一毫之顧慮,雖一紙之隔,亦如萬重山之障礙。雖用心萬倍,亦難獲實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施善不執其善想,見惡不於之惡見」,心空何因何果,迷者萬劫沉沒,悟者生機當前。
我常勸人修心煉心,去除貪、瞋、痴、慢、四毒,於「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中顯現空性法身,不落因果,不入輪迴,風火聚而不散,可獲得壽長之福矣(凡夫因執著,風火漸散,內外風亦漸隔絕,故壽者有定限。若佛菩薩,風火聚而不散,內外一體,則壽命無量,此為《密教通關》之言),「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何謂「回頭」?「回頭」即醒悟是也。何謂「苦海」?「苦海」即迷惑是也,醒悟與迷惑亦只在一心耳。所以修觀功之時,我特別將「煉心」二字提出。若不將「煉心」二字提出,只傳一法一術,學者亦只觀修一法一術,不徹悟本源,妄想成功,尤如在縫隙中建造高樓大廈,其可成乎?修行者必須明白,功法愈高,愈強調修心煉心,修心煉心至無相處,方能妙趣橫生。若不修心,即使修大圓滿大手印之無上心法亦難成就。煉心是本源上功夫,釋、儒、道三教,無不從煉心下手,而入大道。佛氏常言「心源性海」,源與海就是水而言,心性光明,水源自然清澈充沛,時時灌溉命根。故修心煉心而命也固矣。再言密教之種種手印,種種本尊;色心兩部;地、水、火、風、空、識六大;身、語、意三密;大曼荼羅之四曼,從顯義言,皆有種種差別。若從秘密義論,皆從心源性海中流出,本來平等,無有差別。眾生之身心即三脈九輪,本具種種手印,本具種種真言,本具種種本尊,本具色心兩部,本具六大、三密、四曼,與諸佛無異。若肯修心煉心,去除四相,使在纏如來(為凈化之業識)自在解脫。若攀援萬物(諸相),身心輪脈中之本尊壇城,無法使之顯現,此次煉心,乃依紅教大圓滿見(亦稱自然智見)而言之。天堂、地獄—是人們生活中、用自己心念營造的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不要認為這只是宗教家的玄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今詳言修心煉心,只不過教人善者更善,惡者棄惡而奉善。此,在我不過繞一口舌,在人卻能因此而蒙受百世洪福。若能得此一篇,傳於親朋好友閱讀討論,全其向善,此在修行人,即是積德矣。人人如此,人人積德。又心者,古者神也,中華醫家常言「心神」,可知心善則神善,心惡則神惡。所以人心向善,則善神隨之(俗言即「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也)。修行人能誘人向善,積功累德,方有上師、諸佛護佑,惡魔遠避,以畢修性之大業。以上言修心煉心。一論勸人向善之心,二論觀心入道之心。行者在觀修功時,處處以煉心修心為準則,自自然然,不必過於追求,一有急躁之心,則恐有拔苗助長之弊。古人言:七情六慾一堵牆,人人都在裡面藏。若能鑽得此牆過,不是神仙壽也長。此實金玉良言,養生之津梁也。今人多以不信,必飽嘗患難生死之苦,而後方能徹悟此理,豈不令慈悲者哀愍痛絕?吾賦歌一首,望修行者細細思之。歌曰:悠悠歲月莫等閑,拂袖彈指剎那間;夢幻泡影古今事,萬緣脫下即佛仙。
推薦閱讀:
※憑什麼年輕人「應該」給老年人讓座
※是否該向男友坦白自己的約炮史?
※道德經詳註第十五章
※死刑的假設?
※如何看待 匈牙利女攝像師故意伸腳絆倒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