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灸:夏季祛病養生的首選
古人常講「灸治百病」,又說「一針二灸三用藥」,由此可見艾灸一直在中醫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艾灸一直分為直接灸和間隔灸兩大灸法,而個隔姜灸可謂一直是間隔灸的代表。
早在明朝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就有記載:「灸法用生薑切片如錢厚,搭於舌上穴中,然後灸之」。一直發展到現在,隔姜灸已經成為日常生活最常用的艾灸法之一。
用鮮生薑切成厚度約0.2~0.3厘米的薄片,最好在中間以針穿刺一些小孔;放在應灸的部位,上置艾炷,然後點燃施灸。當艾炷燃盡後,可易炷再灸。
一般灸5~7炷,以皮膚微紅而不起泡為度。在施灸過程中,若被灸者感覺實在灼熱不可忍受時,可適當將薑片拿起隔皮膚一小段距離,或緩慢移動薑片。
適用癥狀
隔姜灸療的方法應用很廣,多用於因寒而致的痛經、嘔吐、胃痛、泄瀉、風寒濕痹和外感表證等。
(1)宮寒痛經:關元、氣海、曲骨、三陰交
每次可以選其中任意三個穴位,在每個穴位上灸20分鐘左右,連續4天可以再隔4天後再灸。這樣連續4四次為一個療程。
對於痛經宮寒,以及其引起的腹痛和腰痛等問題,是最適合用隔姜灸進行調理的了。
(2)支氣管哮喘:天突、大椎、氣海、肺俞、膏肓
本法的程序會相對比較複雜,先取天突穴、氣海穴,需放上少許麝香,再放稍厚生薑一片,在上面加艾炷,先灸3壯;隨後去掉生薑,僅隔麝香,再灸4壯;至麝香成灰炭狀即可。按照此法再灸其他的三個穴位。
每三次為一個療程,在夏季三伏天中,選擇此法進行艾灸,對冬天冷空氣等敏感源引起的支氣管哮喘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3)胃寒脾虛:脾腧、胃腧、中脘、神闕
脾胃為後天之本,可以培補先天,一般脾胃健康,人體出現不適生病的現象就會比較少。
如果是胃病問題比較突出的話,先找中脘和胃腧,在每個穴位上艾灸20分鐘左右,再取穴其他的兩個穴位,分別艾灸15分鐘即可。
(4)膝蓋酸軟
對於膝蓋酸軟的情況,可以不必要找固定的穴位,找准酸痛點,直接在上面隔姜灸,沒次15分鐘左右即可。
健客網專稿,轉載請註明健客網。更多關於中醫的資訊請關注微信訂閱號:健客中醫(jk-zhongyi)中醫隨心,健康隨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