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住不吃糖的孩子更成功?別鬧了
原文標題:『Grit』TrainingforBabies?
翻譯:rebecca1065作者:Darcia Narvaez Ph.D.丨壹心理翻譯專欄
時下最時髦的教育理念非「堅毅教育」莫屬,很多學校已經開始建立相關的工作室,教育機構也紛紛開發培訓課程。40年前,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米切爾做了一個「棉花糖實驗」,考驗學齡前兒童的耐心和意志力,結果發現,那些忍住不吃糖的孩子成年後更加成功。這個實驗成為了「堅毅教育」的理論根據。
這個實驗實際上具有誤導性,事實上在低齡幼童時期,家庭教育對孩子自我約束力的影響到底有多大,至今沒有權威的解釋。相比起6歲以上的兒童,對嬰兒期的孩子施行「堅毅」教育也許會適得其反。
很多父母秉承「不能把孩子慣壞了」的理念,力求發展孩子的自我約束力。他們堅持讓孩子自己睡,拒絕過多擁抱,甚至用奶粉代替母乳餵養以減少嬰兒對母親的依賴,認為這樣會讓孩子更獨立,更早樹立自我意識,殊不知,這樣做也許是南轅北轍。
其實很多施行「堅毅」教育的父母,往往是更有責任心更愛自己孩子的,他們希望通過讓孩子學會「等待」,來培養他們的自我剋制能力。然而他們走入了誤區。在孩子逐漸形成「自我約束」的關鍵時期,其他更重要的認知系統也處在重要發育期,而這些系統的發育需要藉助父母的關愛。孩子的大腦無比複雜,而在兩歲半以前,外界施與他們的任何壓力都會影響大腦和身體的發育。
人類的神經系統發育需要關愛和呵護來引導,父母的拒絕會讓嬰兒覺得情緒壓抑,這種情緒會誤導神經系統,激發嬰兒體內皮質醇的升高。皮質醇是一種調節情緒的激素,它的出現會帶走嬰兒大腦內的興奮觸突,影響基因表現,抑制大腦發育。因此,嬰兒階段的寵愛必不可少,這些關愛從順利的分娩開始,到產後母嬰親密相處;從母乳餵養到一起玩耍,並且滿足孩子撫觸擁抱的要求。
為什麼父母一定要求孩子要獨立呢?心理學家Ian D. Suttie在《愛與恨的起源》一書中指出,在20世紀初,有一種禁忌僅次於性,那就是柔情。100多年過去了,人們對柔情的避諱有增無減,人們推崇堅韌不屈,掩飾脆弱柔然,認為這才是陽剛之美。即使是女孩子也被灌輸這種觀念,讓她們摒棄家庭第一的理念,用努力工作取得成就來證明自己。
想想看,生活中是不是常常聽人說「哦,別天真了!」或是「別那麼浪漫了!」「你還是現實一點吧!」教人堅強前行的勵志話語,似乎是不可取代的。
缺乏關愛撫觸,屢遭拒絕的嬰兒,大腦的發育會根據這種環境的影響自動調整到「壓力模式」。這種模式下的激素水平,神經系統發射結構會逐漸形成一種反應狀態,以自我利益為主導,隨時準備反擊和拒絕,就像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一樣。這種塑造堅毅的性格,代代相傳,不斷強化。
本文來自:PsychologyToday
責任編輯:Valar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人說第一名往往做不成大事,做成大事的往往是第二名第三名?
※孤獨在多大程度上成就了你?
※炒股成功的風水秘籍
※放棄太容易,但堅持會有回報
※周八駿:為何香港有不少人相信政改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