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銀行業年報橫向對比分析(下)
對於投資者而言,投資任何企業之目的乃為通過企業的發展而獲得投資收益,因此企業的盈利能力是是否投資於某家企業的最終判斷標準。對於銀行業來說,整體盈利指標筆者選取ROA,ROE與NIM,分別反應銀行業總資產回報率,凈資產回報率以及生息資產的盈利能力。 ROA較高的銀行能夠在相同槓桿下獲得更高的凈資產回報率,換句話說,對於業務模式相近的銀行來說,ROA高的銀行能夠用較少的風險資產,或者使用較少的核心資本以達到同樣的凈資產回報率。之所以強調業務模式相近,是因為存在興業銀行這一特例,興業銀行的同業業務資本消耗較少,在同樣的資本充足率要求下可以使用更高的槓桿,因此即使興業銀行的ROA不是最高的,但是其ROE是所有銀行中最高的。 股份制銀行中,民生銀行,招商銀行與中信銀行擁有較高的資產回報率,相對於其它行有較大的優勢。特別的民生銀行近幾年ROA提升的非常快,這應該得益於民生銀行資產端收益的大幅提高,應該說資產端收益的提高讓民生在同樣資本消耗下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這點值得讚揚。招商銀行因為永隆銀行的原因,ROA略輸於民生銀行。五大行中建行與工行相較其它三家在ROA方面有較明顯的優勢。 整體來看,五大行在ROA方面強於股份制銀行,但是優秀的股份制銀行如民生銀行與招商銀行正在努力追趕中,如果考慮到這兩家銀行在行業地位,網點,以及中間業務方面的天然弱勢,應該說民生銀行與招商銀行在ROA上基本與建行與工行不相伯仲。 對於股東來說,最終的評價乃ROE,其衡量的是股東每投入一單位資金所能獲取的回報。股份制銀行中興業銀行,招商銀行以及民生銀行處於第一方陣,如果考慮這三家銀行在核心資本充足率上的差別,我們可以發現在這三者中興業銀行業務的資本消耗最小,其次為招商銀行,因為同樣的核心資本充足率下,較低的槓桿率反映了銀行業務對資本的高消耗。五大行中工行與建行同樣反映出強於其它三行的盈利能力。 整體來說,雖然五大行在ROA方面強於股份制銀行,但是其在ROA方面的優勢並沒有反映到ROE上,我們可以發現不僅股份制三強的ROE高於五大行,其它股份制銀行的ROE也與五大行在同一水平,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銀監會對於五大行的監管嚴於股份制銀行,體現在對五大行資本充足率以及核心資本充足率的要求高於股份制銀行,從而在同樣資本消耗水平下,五大行的槓桿率被迫低於股份制銀行。 NIM(凈息差)反映的是銀行生息資產的盈利能力,股份制銀行中民生銀行,招商銀行與中信銀行NIM遠高於其它股份制銀行,從存貸利差的角度看,民生銀行與中信銀行的高NIM來源於較高的資產端收益,而招商銀行則來源於較低的負債端成本。值得一提的是興業銀行雖然有較高的存貸利差,但是NIM較小,原因在於興業銀行中貸款業務規模較小,同業業務的低息差拉低了其整體的NIM,當然,興業銀行通過提高周轉率彌補了低NIM的缺陷。另外,由於招商銀行在年報中不再單獨披露扣除永隆業務的報表,所以扣除永隆的NIM數據無法獲取,在2011年第三季度季報中,招商銀行扣除永隆銀行業務以後NIM在所有銀行中位列第一。 五大行中農行NIM較高,中國銀行NIM處於低位,其它三家則不相伯仲。農業銀行憑藉其在農村地區以及商圈密集處的網點以及客戶優勢,無論在資產端還是在負債端都相對其它銀行有較強的議價能力。中國銀行因為外幣業務佔比較大而拉低了NIM。 整體來說,在NIM方面五大行相對股份制銀行並無優勢。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部分來自於人行對五大行的存貸比要求有別於股份制行,比如農工建的存貸比大約被要求在65%左右,這降低了它們資產端的收益。其次五大行由於歷史的原因有較多的政府,央企與國企等大客戶,這使得五大行在資產端收益方面議價能力弱於股份制銀行,這在後面的貸款利率對比中可以看到明顯的證據。 整體盈利能力總結:總體來說,五大行潛在盈利能力高於股份制銀行,但由於監管的原因,現實中五大行盈利能力與股份制銀行相當,相對的,由於監管的原因,五大行潛在的風險也低於股份制銀行。未來五大行在中小企業,零售業務方面的資產收益能否提高是其盈利能力能否超越股份制銀行的關鍵,從歐美經驗來說,大行的盈利能力一般大於中小銀行,因此未來五大行,特別是農工建三行的潛力依然不可小視。股份制銀行中招商銀行,民生銀行與興業銀行由於較早走上轉型之路,盈利能力明顯強於同業。中信銀行因為較強的對公業務,其盈利能力不輸於前三者。
存貸款業務是銀行作為一個行業興起的原因,即使在今天大力發展中間業務的歐美銀行業,存貸款業務依然佔據營業收入的50%以上,並且許多中間業務也是以存貸款業務為基礎而派生的,因此在考察銀行業的時候,筆者依然強調銀行業的整體存貸款業務能力,特別是其中的存款業務。金融業與其它行業的一個本質區別在於其可以做到負資金成本,一般而言,企業的生產無外乎資金,勞動力與土地,其中勞動力與土地價格較為剛性,唯有資金價格彈性較大,因此對於企業來說能夠獲取低成本資金是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們知道巴菲特旗下有蓋可保險與富國銀行,巴菲特毫不掩飾對這兩者的喜愛程度,原因即在於這兩家金融企業能夠做到負資金成本,說一句白話:在人力與土地成本一樣的情況下,我資金成本是負的,你如何與我競爭? 作為銀行業的生產原材料,存款對銀行業的業務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在2011年各銀行行長重點強調負債業務,也正是基於此。在存款增長率一欄與之前類似,第一列為所有存款增長率,第二列為扣除保證金存款下的存款增長率。股份制銀行中招商銀行存款增長率最高,但從全部存款看,各家相差不遠,唯浦發與光大較弱些。如果不考慮保證金存款,則招商銀行與華夏銀行存款增長率遠高於其它行,考慮到招商銀行資金存量,其吸儲能力在股份制銀行中遠遠領先。五大行的存款增長率也相差不遠,其中交通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相對較強一些,農業銀行存款增長較慢,這或許反映出農業銀行客戶基礎不穩定,忠誠度不高。 在生產過程中我們不僅需要考慮擴大生產原料的來源,更需要考慮獲取生產原料的成本,對於銀行業來說這就是存款成本。股份制銀行中,招商銀行資金成本遠低於其它行,其次為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與民生銀行資金成本最高。五大行中農業銀行與建設銀行資金成本較低。較低的資金成本來源於佔比較高的活期存款,結合存款成本與活期存款比率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兩者成正比例關係,即活期存款佔比較高,資金成本較低。在本文上篇中筆者強調由於活期存款粘性較強,因此在利率市場化時代活期存款的資金成本會繼續保持低位,甚至零成本,因此對活期存款的吸收能力反映了銀行業在利率市場化時代的競爭力,從這點上看招商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在未來的利率市場化時代將繼續擁有資金成本優勢。 活期存款增長率則反映了各銀行對活期存款吸收能力強弱的變動趨勢,數據上看,在股份制銀行中,招商銀行吸收活期存款的能力遙遙領先,其次為興業銀行。五大行中交通銀行與工商銀行相對其它行有較強的吸收活期存款能力。 整體考慮存款業務能力,我們可以發現招商銀行無論是在存款增長率方面,還是在活期存款獲取方面都保持了與以往一樣的超強能力,不僅遙遙領先於股份制銀行,更領先於五大行。其它股份制銀行雖然在存款增長率方面有不錯的成績,但是存款的增長主要來自於定期存款(定期存款的增長可能包含水分,也就是月末高息攬儲)。如果考慮到存量因素,五大行在存款業務方面仍然保持領先地位,短期內除招商銀行外其它股份制銀行無法在資金成本方面對五大行形成優勢。當然,在後續的分解中我們會進一步考察存款業務,特別是零售業務活期存款比率,這是粘性最強的一類存款。 存貸業務中最後考察的一項是貸款利率。相對於存款成本越低越好這一簡單的判斷分析結果,貸款利率高與低是否代表好與不好是個非常難以判斷的事情,特別是在短期內,因為信息不對稱的存在,銀行業天然有道德風險與逆向選擇問題,但在此筆者先假設貸款利率越高越好。股份制銀行中民生銀行貸款收益遠遠高於其它行,如果考慮轉化為中間業務收入的那部分貸款收益,則民生貸款收益能力更高。民生銀行的貸款高收益得益於其在中小企業以及小微企業客戶上的貸款。緊隨其後的是華夏銀行,其它行則相差不多。五大行中交通銀行與農業銀行有較高的貸款收益,從後續細分業務來看,交通銀行無論在對公還是零售業務上都具備較高的貸款收益,這點值得好好關注。農行則因為其歷史原因,在貸款業務上強於工建中。 總體來看,股份制銀行由於較靈活的機制,較小的歷史包袱(或者另一面較弱的客戶基礎),使得股份制銀行相較五大行可以輕鬆的轉型,服務中小企業以及小微企業,從而提高資產端收益。但是五大行在這方面也具備網點優勢,因此在較長得短時間內,股份制銀行能否保持這一優勢,目前不得而知。
一般而言,企業客戶對銀行的粘性較差,議價能力也較強。為了改變這種情況,目前銀行業強調增加中小企業貸款客戶,以改變以往議價能力較低的問題。 對公存款增長率作為存款增長率的細分,其與對公貸款增長率一起體現銀行對企業客戶的吸收能力。從數據看,股份制銀行中招商銀行以及興業銀行對公存款增加較多,其次為民生,中信與華夏。五大行中交通銀行與中國銀行對公存款增加較多,中國銀行在這一項的優勢可能與越來越多企業需要對外貿易服務相關。農業銀行對公客戶存款增長率較低,這裡再一次體現其客戶忠誠度較低,吸引力不夠的問題。 對公存款比率數據可以作為銀行業業務發展比率的一個參考,一般來說對公存款佔比較高的銀行對公業務較為依賴,這在以後的利率市場化時代不是個好事。從數據來看,股份制銀行中招商銀行對公業務依賴較低,相對來說對公與對私業務較其它行平衡些。其它銀行對公依賴程度都較高,特別的民生與中信對公存款比率超過80%。中信銀行背景深厚,對公業務是個金飯碗,民生則不同,這一數據從側面證實了筆者之前認為的民生銀行客戶基礎薄弱,這是它的缺點,當然也是它的優勢。正因為如此,民生銀行可以毫無歷史包袱的全力轉向小微貸款業務,全力發展商貸通,所謂的變則通就是這個道理。反過來說,其它銀行因為各有各的客戶基礎,轉型對於他們而言是個時間活,短期無法一蹴而就。五大行中農行對公客戶依賴較低,這與其網點在廣大的非城市地區有相當大的關係,交通銀行在這一點上則體現出與股份制銀行類似的特色。總體上來看,四大與招行在業務上更加均衡,對公業務依賴較低,在未來受到利率市場化以及金融脫媒的影響相對較低。 對公貸款方面,除了民生銀行之外各家都差不多。民生由於全力發展商貸通,其商貸通貸款餘額在2011年增長接近50%,因此對公貸款減少也可以理解,這不是壞事。 對公存款成本數據不僅反應對公存款成本,也同時反應對公活期存款佔比的高低。相對來說對公活期存款相對於對公定期存款粘性較大。目前筆者的了解來看,對公業務能力來自於2方面:背景以及現金管理能力。背景就不提了,現金管理能力對對公客戶的粘性極大,根據銀行業人士的看法,一旦企業選定一家銀行為其管理現金,基本上這家企業就被銀行鎖定,在這一過程中,企業的資金循環都通過這家銀行,這為銀行帶來大量的活期存款沉澱。從數據看,招商銀行的對公存款成本最低,亦即招商銀行的對公活期存款成本佔比最高,這與招行長期獲得「最佳現金管理銀行」稱號相吻合,反映出招商銀行對企業客戶的鎖定能力強於同業。五大行中農行的對公存款成本較低,這也是其獨特的網點優勢帶來的,這裡不多提。除開農行,建行與工行的對公存款成本較低,根據筆者與銀行業人士的交流,也可以發現這兩家銀行現金管理能力較強。 對公貸款收益率方面,民生銀行依然一馬當先,五大行中農業銀行依舊保持較強的議價能力。令人奇怪的是招商銀行在對公務上的強勢並沒有體現在貸款收益率上,從招商銀行年報上可以知道其對公業務上中小企業佔比較多,因此唯一的可能解釋是招商銀行對公客戶基礎較為優秀,無法也不可能在貸款利率上下重手,如果果真如此,則可以解釋為何招商銀行對公存款增長率較高,因為其客戶比較「富有」,信用較高。 總體來看,在對公業務上,農工建中,招行與中信都有較強的對公業務能力,其中中信對公業務的優勢來源於背靠中信集團,而農行則來源於其廣泛遍佈於農村地區的網點獲得的「別無分號」之優勢。
未來銀行業的競爭在於中間業務與零售業務方面的競爭。馬蔚華說過,不做批發業務現在沒飯吃,不做零售業務將來沒飯吃,在筆者看來,這句話不僅點出了零售業務在未來銀行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更點出了零售業務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業務發展的起始階段成本極高,高到需要用批發業務來彌補其高成本,否則單做零售業務可能沒飯吃。然而,零售業務一旦進入成熟期,會幫助銀行形成非常強大的護城河,特別是如果能夠網羅一大批優質客戶的時候,這批客戶不僅會為銀行的存貸差業務帶來豐厚的利潤,更為增加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從國際經驗中我們可以發現,零售業務強大的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佔比都較高。 首先考察零售業務利潤佔比。從數據來看,招商銀行零售業務利潤佔比在銀行業中遙遙領先,從招商銀行2011年年報可知其零售銀行業務成本下降10個百分點,而利潤上升10個百分點,這是否意味著招商銀行零售業務已經渡過高成本的發展初期呢?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銀行為光大銀行,其在2010年年報中零售業務利潤佔比為10%,在過去的一年這一數據得到很大的提升。總體看光大與民生處於第二陣營,未公布數據的浦發,華夏與興業估計數據不會太高。中信銀行零售業務利潤佔比極低的數據顯示其對公業務的極度依賴,這在未來金融脫媒的時代發展前景堪憂。五大行中,農工中零售業務利潤佔比較高,中國銀行的這一優勢可能與其在對外業務上的領先有一定的關係。總體來說五大行在這一數據方面顯示出總體優於股份制銀行,而招商銀行的表現再次證明其在零售業務上的不懈努力。 考慮零售存款。數據上,股份制銀行在過去的一年加大了對零售存款的吸收力度,特別是民生銀行,華夏銀行與光大銀行,招商銀行在零售存款增長率方面基本處於末尾。然而從零售存款佔比方面看,招行依舊遙遙領先其它股份制銀行,這顯示其零售客戶基礎依舊牢固。民生銀行這幾年零售存款佔比有很大提高,位列股份制銀行第二,加上其商貸通客戶存款派生,未來零售存款佔比有望大幅提升。五大行中農業銀行與工商銀行的零售存款數據較優,但是與農業銀行的人士交流同筆者了解到,四大行雖然零售存款佔比較高,但是其客戶基礎與招商銀行不能相提並論,四大行零售存款客戶大部分是小額存款客戶,維護成本極高而收益較低,基本屬於股份制銀行不會要的客戶。當然,筆者認為這也不是壞事,如果好好開發適合這批客戶的產品,也許也可以轉化為優勢。 所有存款中筆者最為看重的是零售活期存款,原因在於零售活期存款是所有存款類型中粘性最強的存款產品,也是銀行綜合競爭力的體現。在資金成本極高的時代,每個人持有活期存款都面臨極大的機會成本,這種機會成本至少是定期存款收益,作為一個理性的經濟人,如果其作出在某銀行持有活期存款的決定,則必然此銀行有吸引他的地方,也許是服務好,也許是銀行理財產品吸引他,即此人可以在理財產品上彌補其放棄定期存款的損失。從銀行自身的角度,則必須不僅要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更需要開發出各種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以滿足客戶的需求。正如招商銀行丁偉說的,銀行現在要考財富管理來沉澱活期存款,我們來重溫下丁偉對如何沉澱活期存款的這一段話,筆者認為相當經典與前瞻: 「我們目前的策略是,通過財富管理和儲蓄存款結合起來,通過二者聯動來沉澱存款。打個比方,理財產品就像公共汽車,儲蓄客戶就是排隊等公共汽車的乘客。因為理財產品提供了便利的理財服務,所以會吸引更多的儲蓄客戶來到招行成為我們的客戶。只要買了理財產品,一旦產品到期,這些資金就會體現為招行的存款。所以我們現在就在尋求其中的平衡點,不斷開發更多更好的理財產品,相當於增開更多的公共汽車,以此來吸引更多排隊等待上車的儲蓄客戶,只有這樣才能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促進負債業務的增長。產品一到期,這些資金就成為儲蓄存款;在賬上等一兩天,又有新的產品推出,資金又能馬上進入理財產品之中。樣經過兩三年的循環,就會形成一大批穩定的理財客戶群體,也就沉澱下來一大批活期存款。」 結合零售活期存款佔比與增長率來看,股份制銀行中原來零售活期存款佔比較低的銀行在2011年開始發力,零售活期存款有大幅度的增長,然而浦發與中信顯的例外,不僅零售活期存款佔比較低,增長率也極低,或許這與浦發與中信對公背景較強有關。招商銀行在零售活期存款佔比方面大幅度領先其它股份制銀行,但是其增長率數字較低,這是否顯示出招行在吸收零售活期存款方面能力在降低值得進一步跟蹤分析。五大行中農業銀行依舊在零售活期存款中保持較大的領先優勢,其次為工行。交通銀行無論是在佔比還是增長率方面都沒有顯示出優勢,沃德理財沒有為交行帶來零售優勢這點讓我十分驚訝。 零售貸款增長率與佔比是另外一個體現銀行零售業務能力的重要指標。從數據看,2011年各大銀行為了提高盈利能力,都不約而同的在零售貸款業務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大部分銀行零售貸款業務增長率都在20%以上。其中,民生銀行由於全力發展商貸通業務,其零售貸款增長接近50%,零售貸款佔比大幅提高至30%。光大與興業在零售貸款方面的努力也相當明顯,值得讚揚。招商銀行雖然零售貸款佔比全行業最高,但是由於增長速度不大,領先優勢有縮小的趨勢。 零售存款成本是零售活期存款佔比數據的反映,即零售活期存款佔比越高,零售存款成本越低。從數據看,不出意外的,招商銀行存款成本在全行業中最低。興業銀行在零售存款業務方面的努力也體現在了其零售存款成本上,但是其零售存款佔比太小,還不能夠對降低整體存款成本產生較大的作用。令人奇怪的是農業銀行,其活期存款佔比最高,但存款成本竟然高於招行,通過對數據的具體分析,可以發現在零售存款中,招商銀行活期存款比例為58.03%,而農業銀行為48.35%,較高的活期存款比例使得招商銀行零售存款成本遠低於農業銀行。總體看,五大行零售存款成本低於股份制銀行,這應該得益於五大行的網點優勢,吸收了許多喜歡便利的儲戶存款。 在零售貸款方面,不出意外的,民生銀行憑藉商貸通獲得較高的資產收益。招商銀行與交通銀行的零售貸款收益率也較高,這可能與這兩家銀行在2011年加大小微企業以及個人經營性貸款業務定價能力相關。總體來看,大行的零售貸款收益低於股份制銀行,這與大行貸款中大量的房地產貸款有一定的關係。大行未來能否在小微企業以及個人經營性貸款方面有所突破直接影響其在未來金融脫媒時代的盈利能力。 最後一項為信用卡貸款佔比,相對來說,信用卡業務是零售業務中粘性相對較大的一種,也是利潤較為豐厚的一項業務。從數據上看,招商銀行,民生銀行,交通銀行與光大銀行在信用卡業務上有不錯的表現,浦發銀行與華夏銀行排在末位。 從零售業務整體來看,傳統四大行與招商銀行依然保持較大的領先優勢,特別是招商銀行從存量數據上看優勢十分明顯,而傳統四大行憑藉其天然的網點優勢,在可預見的未來零售優勢不會消失。股份制銀行中民生銀行,興業銀行與光大銀行也在奮起直追,相對來說落後行在零售貸款業務方面較容易追上領先行,但是在存款方面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更多的努力。應該說目前優秀的客戶已經被四大行與招商銀行瓜分的所剩無幾,所以落後的股份制銀行目前唯一可行的方式為通過貸款業務抓住並培養未來的優質客戶,在這點上,民生銀行已經走在前列,在未來民生銀行能否通過商貸通把一群沒錢沒信用的客戶培養成有錢有信用的客戶,是其零售業務能否成功的關鍵。
最後我們考察銀行的風險控制能力。正如某投資網友所說,銀行的真實數據如何?能否反映銀行真正的風險能力?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到危機的時候我們無法了解,對於這點筆者深為認同。對於風控能力,我覺得應該結合企業文化,以及一個經濟周期輪迴的報表數據來觀察。鑒於篇幅,筆者只單純比較去年間銀行業在風控數據上的變化,所幸的是2011年下半年是經濟形勢急劇轉變的一年,從下半年開始GDP增長逐漸降低,因此這一年的數據變化或許可以讓我們一窺企業的真實風控能力。當然,2012年上半年更是一個好的觀察時間段。 信貸成本數據體現銀行對未來新增不良貸款的預期,高的信貸成本並不能簡單認為銀行對貸款風控較弱,還必須與貸款收益率結合考慮,因為銀行是經營風險的行業,過分強調低信貸成本而降低收益率會抑制銀行自身發展。總體看股份制銀行中華夏與民生銀行信貸成本較高,如果考慮民生銀行較高的貸款收益率,如果其信貸成本計提符合預期,則這一數據不算高。興業光大信貸成本較低,從不良率數據來看,光大銀行有做低信貸成本的嫌疑,因為其不良貸款率高於其它許多股份制銀行。五大行中中國銀行與工商銀行信貸成本較低,建設銀行信貸成本較高,從後面的其它數據可以發現建行在過去一年激進許多,其在某些地區下半年不良貸款率激增。農業銀行較高的信貸成本可能與其為提高撥備率有關,因為後面不良貸款數據來看,農行這幾年不良貸款在絕對量以及相對量上都在不斷降低。總體上看,五大行與股份制銀行信貸成本處於同一水平。 撥備覆蓋與準備金是同一類資金,這類資金是銀行吸收壞賬的第一道防線。對於不良貸款率低的銀行,其撥備覆蓋率高而準備金比例低,對於不良貸款率高的銀行則正好相反,撥備覆蓋率低而準備金比例高。綜合來看,中國銀行業為應對壞賬而計提的資金較充足。 從正常貸款到壞賬的轉變分別經歷逾期=》關注=》不良=》壞賬。因此我們首先考察各家銀行逾期貸款與關注類貸款增長率。數據上顯示五大行逾期貸款增長率顯著低於股份制銀行,這或許與股份制銀行貸款資源較多的投入中小企業有關。股份制銀行中浦發預期貸款減少較多,結合其關注類貸款增長較多,筆者懷疑其逾期貸款可能超過期限而被撥入關注類貸款。光大,華夏與興業三家銀行逾期貸款與關注類貸款方面變現良好,數額沒有大幅度增加。民生銀行與中信銀行在這兩項數據上有大幅增加,這點值得注意。招商銀行這項數據中規中矩。五大行中中國銀行關注類貸款有大幅增長,建行與農行在過去一年中逾期貸款與關注類貸款數額沒有顯著惡化,從後面的不良貸款數據來看,建行的關注類貸款有可能轉化為關注類貸款。 關於不良貸款增長率,考慮到各家銀行每年都會因為壞賬而核銷一定數量的不良貸款,因此筆者增加了考慮核銷的不良貸款增長率這一可能更好反映銀行業不良貸款增長率的指標。在股份制銀行中,華夏,招商,浦發與光大的不良貸款數額有所降低,但是結合考慮核銷的不良貸款增長率,我們會發現浦發與光大的不良貸款額減少來自於不良貸款的核銷,因此可以認為華夏與招商在過去一年中真實不良貸款的生成率較低。無論是否考慮核銷,民生銀行的不良貸款額度的增長率都在股份制銀行中排在首位,這與其業務也較相吻合。五大行中交通銀行與農業銀行不良貸款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值得一提的是建行的不良貸款有較大幅度的增長,這數據間接反映出建行在過去一年較為激進。 從不良貸款比率上來說,興業,浦發與招商不良貸款率最低,華夏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較高。五大行中交通銀行與工商銀行不良貸款率較低,農行與建行則不良貸款率較高,可以看到建行在2011年中確實激進,往年其不良率是低於工商銀行的。
有鑒於2011年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許多企業出現經營困難,筆者認為2011年下半年相關數據也許更能反映銀行業風控能力。 從數據可以發現,浦發銀行各項指標都呈大幅度增加的趨勢,考慮到其較低的不良貸款率,可以說明浦發銀行在放鬆其信用,這或許是為了提高盈利能力。華夏銀行則正好想反,因為其較高的不良貸款率,其在實施信用緊縮,所以各項數據都表現良好。光大銀行在半年中逾期與關注類貸款大幅度減少,而不良貸款率的兩類數據呈不同結果,合理的解釋是其為了H股上市而美化報表。民生銀行則在各項數據方面有大幅增長,這符合預期。興業與浦發問題一樣在放鬆信用,這一點興業也在年報中有所披露,特別是其放鬆信用卡方面的信用標準。中信銀行數據一般,其大幅減少的逾期貸款有可能轉移到關注類貸款,從而導致關注類貸款急劇增加。招商銀行則依舊保持穩健的風格,各項指標增幅位居股份制銀行末尾,顯示其風控政策的一致性,亦反映出其不會為了單純提高貸款收益而放鬆信用。 五大行中數據與同比數據較為類似,建行的不良貸款有大幅增長,農行與交行有不同程度降低,工行不良貸款增長幅度稍好於建行,但形勢亦不容樂觀。總結: 總體上看,股份制銀行在盈利能力上已經不輸於五大行,但是這種現象到底是因為貨幣緊縮政策還是因為股份制銀行自身努力的結果有待於進一步考察;而五大行在企業業務與零售業務中仍然保持領先地位,股份制銀行中招行已經具備挑戰五大行的能力,民生銀行則相較除招商銀行外的股份制銀行有較大進步。在分控數據上,前期較謹慎的銀行開始放鬆信用,而前期不良貸款率較高的銀行則在努力收緊信用。在筆者看來,在未來利率市場化以及金融脫媒的時代,四大行以及股份制銀行中的招商銀行,興業銀行與民生銀行能夠保持相對於同業的競爭優勢。具體的: 招商銀行:在項目對比中顯示出了最強的盈利能力,最強的存款吸收能力,最低的資金成本與適中的資產收益,在風控中顯示了較為一貫的政策連續性,無論在同比數據還是環比數據中,招商銀行不良貸款增長率以及不良貸款率都保持在同業最優水平。其零售業務可以比肩甚至超越五大行,唯一的不足在於零售貸款的增速上相對較慢,較其它行的優勢正在縮小,這點值得關注。 民生銀行:應該說民生銀行是近幾年進步最大的銀行,其盈利能力已經不輸於招商銀行與興業銀行,在貸款收益率方面一枝獨秀,特別是零售貸款業務方面正在逼近招商銀行。不足之處在於負債業務的增長以及負債成本太高,未來著重考察其能否把資產業務的優勢轉移到負債業務,也就是通過貸款帶動存款,培養一批自己的客戶群。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民生銀行的不良貸款,目前的數據顯示其不良貸款增速較快,其資產收益能否覆蓋信貸成本,這一點需要在一段時期內繼續觀察。 興業銀行:一家比較「另類」的銀行,通過其獨特的業務模式,使其雖然不具備最高的NIM,卻擁有同業中最強的盈利能力以及最強的風控能力。其在零售業務方面的努力成績斐然,這點從零售存款成本以及零售活期存款增速與佔比中可見一斑。當然,由於其零售業務基礎較薄弱,趕上招商銀行還有待時日,不過相對來說,其零售業務已經可以在股份制銀行中排行老二。總體來說,興業與民生位居股份制銀行第二方陣。 中信銀行:其有較強的盈利能力,不過數據顯示這種盈利能力完全來自於對公業務,其零售業務與浦發銀行一樣同處於同業末尾,並且無轉向的跡象。在未來金融脫媒的環境下,其股東背景能否繼續給予其支持這點筆者不得而知。 光大銀行:應該說光大銀行在過去一年進步很大,特別在零售業務方面。考慮到其較低的資產收益率以及較好地風控數據,可以認為其在收縮信用。在未來發展前景上,筆者認為其優於中信銀行。 華夏銀行:可以看到華夏銀行擁有較好地資產端收益以及在零售業務上的努力。吸收存款的能力在股份制銀行中較強,由於以往不良貸款率較高,目前正處於收縮信用的階段。總體上看,由於其基礎較弱,需要付出較大的努力才能趕上其它銀行。 浦發銀行:這家銀行實在沒啥好說的,在過往的各項業務評估數據顯示其不僅沒有進步,反而在退步。 工商銀行: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工商銀行在這幾年的發展中正在超越建設銀行。最強的盈利能力,領先的零售業務以及進步顯著的風控能力使得其在未來的競爭中得以保持優勢。 建設銀行:總體來說,建設銀行在盈利能力上與工行不相上下,對公業務強於工行而零售業務弱於工行,按目前的趨勢,在未來利率市場化以及金融脫媒的時代,其有可能繼續落後於工行。另外,令人不解的是其在過往的一年相當激進,不良貸款增加較多。2012年初某地建行更因為不良貸款率達到 4%,其行長受到免職。更為關鍵的是這種激進並沒有帶來盈利能力的提升,這或許可以反映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吧。 農業銀行:應該說農業銀行由於網點的數量以及地理分布的原因,其相對於其它銀行有太多的優勢,如果能夠好好利用這種優勢,其未來的發展潛力不可限量。一句話:農業銀行值得關注。 中國銀行:依舊沒有太多的亮點,唯一能夠想到的優勢是在未來中國資本項目放開的情況下,其能否利用早期積累下的全球業務經驗更好的服務客戶。如果能做到這點,這或許可以成為這家銀行獨特的競爭優勢。 交通銀行:這是一家十分尷尬的銀行,論規模其與四大有較大的差距,論體制,其又不如股份制銀行靈活,之所以將其放入大行隊伍進行對比,是因為如果放入股份制,其結果會十分難看。唯一可以說的是其在零售業務上相較招行外的銀行有一定的優勢,當然這種優勢極有可能來自於其網點優勢。其資產端貸款收益較高也算是不錯的一個亮點吧。 以上是對十二家A股主要上市銀行2011年年報數據的一個簡要分析與對比,以試圖在一個整體的概念上了解各家銀行的優劣。當然,廣必然不深,以上的分析只是對各家銀行報表數據的一個粗略地分析,要對某家銀行有更深入的了解,後續還有相當多的工作。投資是一項沒法偷懶的工作。
推薦閱讀:
※中國最卑鄙的10個行業Qzone精彩由你而來
※紫微斗數推斷從事何種行業能賺錢
※八字命理:根據五行分析從事何行業有好財運
※廣東伊麗匯美容會所管理有限公司員工敬業度達國際水平!
※歐盟峰會或商討建立銀行業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