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部日劇里看到了全世界女人的慾望
綾歷經千險後,再遇初戀男友
《擁有強烈慾望的女子可否圓滿完成名為人生的遊戲?》相信看到這樣的標題,許多人便會嗤之以鼻,這樣的女人還能做人生贏家嗎?
這個標題來自於最近大火的日劇——《東京女子圖鑑》。幾乎所有追完該劇的女生們都會感慨在女主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而男生們卻更加斬釘截鐵地表達了「你看吧,轉了一圈還是回到某種原點,你們女生啊,就不應該那麼折騰。」
這樣一部三觀略不正,又是純女人視角的日劇,為何能引起因性別差異而導致的截然相反的評價呢?那是因為我們看的不是「同一個劇」。
女生們看到的是一個出生在外地(秋田),在外地完成大學學業,隻身去東京打拚的姑娘。她內心有著許多願望(禁錮的條例),例如30歲之前能在Jo?l Robuchon(米其林三星法式餐廳)約會的女人,便是好女人。
於是,她在不斷搬家(從城鄉結合部不斷搬進市區,住所也越來越高級)、換工作(從一個普通編輯擠進了Gucci亞洲總部的品牌策劃)、換男人(從平庸的同鄉男友—假「不婚主義」的富二代男友—超級身價的有婦之夫和服店老闆)、結婚又離婚(條件相當的經濟適用老公),再換男人(專門勾搭有錢中年女人的小鮮肉—出身世家的港區男)的過程中,滿足了自己一個又一個的願望。在20年精彩豐富的東京生活後,她又回到了家鄉……
綾和富二代男友
而男生們也許看到的是一個完全為慾望所驅使的女人(綠茶婊),因為貪婪,錯過了最初的幸福;繼而瘋狂追求物質和肉慾,結果活該被男人傷害;好不容易嫁了人,過上了平淡的生活,卻再一次不安分,離了婚;在小鮮肉和港區男之間兜兜轉轉,最後下場慘淡,回了老家……早知道在老家呆著,嫁個人生個娃,不好嗎?
綜合一下,不論你從什麼角度來看這部日劇,它都透露著如今日本社會一股「走偏」的女權主義味道(鐵定會遭受女權主義者們的批判),但也許是更符合常理、更真實的呈現。
綾的毒舌女上司
先舉兩個極端的例子,其一,女主綾的毒舌女上司。她可謂是全劇女權主義的巔峰,在面試時,如果不知道1985年日本頒布男女同工的法律條例,就不得錄取,典型的工作狂型女強人(男人婆)。
當所有人,包括綾都以為女boss仍然是單身時,她卻輕描淡寫地透露出,「我只不過找了個靠我賺奶粉錢的男人,反正是分居,男人是不指望了,可是我兒子真的好可愛!」
一個將男人當成是「生子工具」的女人(與平常聽到的正好相反吧?),是多麼極致的女權。而到劇終時,編劇給她的結局竟然是當上了奶奶之後,才開始有母性的光輝?!好不容易找到的「純正女權者」,卻被想像力匱乏的編劇給毀掉了,好不可惜呢。
綾富二代前男友的妻子宮小姐
其二,綾富二代前男友的妻子(後變前妻)宮小姐。她之前的身份(職業)是「專職女友」,意思是一群自身條件一般,用盡一切辦法將自己包裝成適合當有錢人太太的女人們,例如對丈夫外遇視而不見,還能投之以溫暖微笑的懂事妻子;沒有任何想法,將丈夫的理想當成理想的賢惠妻子……
相信看到這位宮小姐的出現,屏幕前的大齡女青年們一定又不屑又「自愧不如」。是什麼樣的社會環境催生了這種特殊職業,讓女子甘於淪為男性的傀儡並以此作為夢想和奮鬥目標?而這位富二代男友正好把宮小姐用作外派紐約的砝碼(日本職場上,已婚男性的可靠性更強,這一點和某國的官場謎之相似)。幸好,宮小姐在婚後不久,突然心智開竅,決定離婚,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她的結局,嫁給了一個離婚帶著孩子的港區男,也算是美好。
剛提到的兩個極端例子,編劇都有意無意地中庸化了些,無論是女boss回歸家庭還是宮小姐擺脫了家庭束縛。這種傾向運用在女主綾的身上,倒更顯得是一種不錯的策略。拋棄初戀男友時的決絕,忍痛割下已婚和服男,隨著大流邁入平庸的婚姻,又不甘於平庸後的解脫,是一種不斷進和退、不斷搖擺的行為。
也許在一些女權主義者的眼裡,你誠然可以批評她的不徹底,在依附男人與否之間不斷徘徊,在獨立自主和社會洪流中不斷迷失。但就像她在第10集時對著我們說,「不要覺得我可憐,我只是十年後的你,而你只是十年前的我。」
她從20歲到40歲經歷的這些感情,這些男人,也許作為觀眾的我們,能夠體驗其中的一段或者幾段,再或是(男人類型)順序的顛倒而已。真實和共鳴,都保證了《東京女子圖鑑》足夠的話題度和點擊率。
然而,不能否認的是,該劇還是存在一些劇作上的bug。一共11集,每集20分鐘出頭的長度,卻且少見到女主綾真正的職場生涯,她的升職和跳槽都是糊裡糊塗地一筆帶過。既然是講一個女性的東京奮鬥史,缺了職場進階的點睛之筆,總會給人以無憑無據之感,我們只能憑藉綾無數次的「直視鏡頭」(日劇中常用的表現手法,演著演著突然朝向鏡頭說話)和她的著裝進階,來想像這個女人如何憑藉並不出眾的能力混到職場精英的地位。
綾和已婚和服男
此外,如果你細想開來,尤其是前半部分的換男人史,是先遇到一個「更高級」的男人,才有了生活和職場的變動,而不是你恰好在某個階段,遇上了合適該階段的男人。怪不得,在我看來,這部「東京女子圖鑑」倒更像是「東京男子圖鑑」。
不管是哪種圖鑑,為什麼這部劇能夠讓大量年輕人種草(尤其是單身女青年)?或對其羨慕嫉妒,或不屑鄙夷,女人對其他女人(影射自己)產生的同理心,泛濫起來非常可怕!
再聯想到日本和中國相似的(逼婚、物慾橫流、男權為主)國情,女主綾走的每一步又顯得那麼有理有據。我們也大可洒脫地自我安慰,社會和父母都沒有綁架我們,是我們自己綁架了自己,才走不出那一步。
然而,所有個體在婚戀、職場上遭到的壓力,還是迴避不了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共同困境——社會結構和文化上的影響。所以,即使這是一部「走偏」的女權主義作品,我就是愛看!
還有,整部劇中不斷穿插著女性主義色彩濃厚(能夠用來對付七大姑八大姨)的句子,例如「未婚時,被說結婚才是幸福,結了婚之後,被說生小孩才是幸福,我們為什麼總是被幸福女人的定義所逼迫著……」,再有「男人最終追求的是家庭型女人,而不是有著生活情趣型的女人,所以沒有情趣的女人才成為了家庭婦女……」
嗯,不錯,《東京女子圖鑑》還是滿足了不少像我這樣的女青年的意淫!
在Jo?l Robuchon門口的綾
完
推薦閱讀:
※女人養生要「戀艾」
※秘什麼樣的女人命最好?
※女人也能「吃豆腐」!5招「挑逗必勝法」讓另一半慾火焚身-
※女人的貶值與保值
※女人從頭到腳的最佳養生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