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瘋漲,我為什麼還要買房
(受訪人:張玉,28歲,自由職業者)
我一直覺得,房子是你的物品,要隨時關注能不能拎包就走,不能為了房子給自己添羈絆。
我家一直住在北苑這兒,北五環外七八年前都是荒地,漸漸蓋了很多新樓盤,2009年還讀書時我就關注過房價,當時勸我媽買一個88平方米的二居室,均價6000元。可惜當年我沒有話語權,家裡沒聽我的,現在那套房子每平方米已經漲到6萬了。
新房漲價是最快的,這邊戶型好,挨著三個大公園,空氣也比南邊更好,有車的話進城也很方便。2013年我結婚,2012年底雙方父母拿了200萬首付,這筆錢完全由我和老公自己支配。我還是把房子買在北苑了,200萬,裝修結婚花了一部分,用90萬做首付,貸款180萬買了現在160平方米的房子,還剩下80萬。
2014年,我們把80萬元提前還了貸款。這次房價上漲,我們的房子現在售價480萬~500萬元,還掉餘下的100萬貸款,還能剩下400萬。如果沒有買這個房子,那200萬初始資金無論怎麼理財,也不可能3年變400萬啊!
我老公是廣州人,2014年他調回廣州,我跟著一起過去了。當時如果租房子,每月要三四千元,這是純粹的消費行為,還不如用這個錢還房貸。剛好那時我運氣不錯,做了兩筆生意賺了點錢,跟存款一起湊了40萬,買了珠江新城一個100多萬元的一居小公寓。
買房很簡單,事先先看大量數據:看成交價、價格走勢、戶型、綠化面積、交通、小區配套,我沒有Excel表格,就是用腦子篩選。剛結婚時,我買房這方面跟老公的溝通成本還很高,很快他就全權讓我處理了,廣州的一居,從看到買,一共就一周時間——先定區域,再定小區,最後能看的其實沒幾套,差不多就直接拿下。珠江新城是廣州的CBD,周圍白領多,租售比高,這個房子的月供是提前算過的,每個月月租的4500塊錢,正好兩兩相抵。
青島市民在辦理買房手續。春節過後全國多地樓市被突然引爆,購房者排隊買房,二手房中介屢屢跳價的現象頻現
在廣州的第二年,我買了一個不限購的商住兩用Loft,去年廣州樓市行情不好,我說服我媽買了一個建築面積60平方米、全價110萬元的房子,寫我爸的名字。貸款要10年還完,我來還貸,等到他們差不多退休了,租金正好給他們當退休金的補充。
3套房產,總共貸款有300萬元,這其實就是用槓桿來買房。每月的月供算下來是1.5萬元,占家庭月收入的一半,其實也並不怎麼影響生活。我們完全不攢錢,休閑消費開銷很大,每個月的流水大多去還了房貸、信用卡,靠這個強制節流。每年我和老公還要出國游兩次,我爸都好奇,一個馬爾地夫你怎麼去了三次還要去?
錢留著幹什麼呢?放在手裡也是貶值,不如借房地產,加槓桿來升值。我現在聽說我媽有存款我就焦慮,她買的理財都是年化收益率3%左右,這麼保守壓根兒跑不過通脹。我們雙方父母也不干涉我們買房,每次倒騰之前,我爸媽就跟我說,盈虧自負。其實如果父母真的要摻和,很多事兒一定就幹不成了。
從2014到2016年,因為工作變動兩年里我搬了4次家,換房子實在是太簡單的事兒了。幾個房子都是自己裝修的,北京的房子花了50萬裝修,大頭都放在了實木傢具上,那些打在牆裡的柜子帶不走,最後搬家相當於扔了。裝修完的房子反而能提高房價,最後也能直接賣給下家——如果他們再裝修,材料費、時間精力都不划算,而且北京租房這麼貴,空半年放味兒也是一大筆錢。
房子舊了就得換,只有新房才保值。
這次換房的動因,是春節前我偶然關注了一下學區房,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發現學區這個政策把房價推得太高了,在我看,這次換房的主力都是要生二胎、要買學區。我買房時見過一個博士,把自己400萬元的大房子賣了,到海淀區買一個700萬的小戶型,那個房子據說有20多年房齡了,為的就是孩子能上「人大附小」。
我做不到那麼無私,可能是現在還沒有孩子,我不能接受自己搬到海淀那種擁擠的環境里。而且,萬一學區的政策變了,學校搬了、劃片變了,你這個房子唯一的溢價就在學校,那時候怎麼辦?
我並不是要追學區房的政策,而是我再不換房,我的房子就不如學區房漲得快了。
3月5日我看了一套房子,是朝陽外國語分校的學區,業主2013年460萬買的,當時掛的是880萬。3月12日我跟業主面談前,這套房子已經漲到了920萬,就是這麼快。
12日中午11點30分跟業主見面,一直談到了下午四五點,中介才放我們走。買房子的人多,我找的這家中介也希望我能談成,買星巴克咖啡、買麥當勞,供吃供喝不讓我們走。
周六這一單,就是一個連了5套房子的食物鏈:
業主A要買一套2000萬元的別墅;
業主B要接他1000萬元的大平層;
我是業主C,想買880萬元的學區房;
找我的買家D,是想換成我480萬元的三居;
最底下的買家E,就是被壓迫的、沒有房子、買210萬元一居首套房的純「剛需」。
我們都在一個中介的系統里買房,中介還告訴我:姐你下次用個新手機,註冊個新賬戶,現在你買、賣什麼情況,其實我們都一清二楚。
這種連環單里,所有人都怕吃虧,全都要先買後賣,條件一層比一層苛刻:A跟B要求7月中旬拿出700萬現款,好去買別墅。B跟我就要求6月底拿700萬,到我這,我就必須跟下家也要提前15天。
更苛刻的還有,業主B要求我:一、6月末拿700萬現金;二、他要住到12月再騰房,這期間不給房租;三、定金要100萬,當晚要給50萬,其餘的一周內補齊。
我還奔著談到890萬的預期去的,結果他覺得我不是優質客戶,我覺得談判失敗,大家心裡都非常彆扭,中介的店長唱黑臉,把夾子往業主面前一摔:「你也別太欺負人了!」業主大哥想想,給了個面子:好吧我總價降1萬。919萬。
最後,被中介強拉著,下午大家還是談到909萬,簽了一個10萬元的定金合同。晚上到家我就哭了,太委屈了,怎麼這麼受氣啊?
二手房市場現在已經瘋了。中介後來跟我講,有個人想賣房買別墅,跟客戶說要2017年底騰房,足足兩年之後!雖然每個月要給9000塊錢租金吧,都這麼周轉不開了,這房子還換它幹嗎?之前還聽說,我們這小區有個大姐賣毛坯房,160平方米要980萬,打電話問能不能見一下業主,大姐高興了:「好啊!見啊,再漲20萬。」——就是「聽風漲」!我的房子跟中介簽了獨家速銷房,但也只是掛著,我現在還沒法賣。現在接電話,中介上來就問「能簽約嗎?」這都是這幾個月的黑話了,潛台詞問你上游的房子買了沒有,買了,我就帶誠心買的客戶過來看房。
像那種意向金,交2萬塊錢,提前給你約見房主,在500萬以上的交易里已經沒人用了,都是換房,提前見你沒用,能坐下來收錢才是真的。我們給的10萬定金,跟909萬相比就是杯水車薪,簽的也不是標準合同。
12日晚上11點,我接到中介電話,說業主那邊改了條件,要求6月上旬就拿到700萬現金。這話我一聽就明白了,人家這是想違約,我上哪兒能那麼快搞到這麼多錢?掛了電話我反而一下子輕鬆了:就算是這單真的簽成了,之後的2個月我也得跟打仗似的,趕緊賣房子,趕緊找現金,趕緊過戶。而且我的房子就掛在那家中介上賣,他們知道我時間這麼緊張,房子就再也賣不上高價了。
13日上午,我去中介那兒拿回了10萬定金,大家還要繼續合作,就別指著什麼雙倍賠償了。
我還是得繼續找房子,換房不存在追漲不追漲,我的房子,和我要買的房子,漲價的速度差會越來越大,再不換就更追不上了。從那條食物鏈里的階梯價格差就能看出來,一定是大戶型的漲得快,更有話語權。如果實在買不到,我就買街對面這個福熙大道的新盤,開盤價預計每平方米7.3萬元,買個二居室,全下來900多萬。現在只能交20萬元排個隊,不保證能買到,只是排個號。
我現在其實是離婚狀態,我跟我老公戀愛4個月閃婚,半年後為了買廣州那套一居室辦離婚,結婚證只是個形式,我倆和家裡人都沒那麼在乎。我和老公經常說,如果我們早生兩年,絕對比現在的條件好。像賣920萬元房子的大哥,1978年生,就是佔了這早生10年的便宜,一路被房地產的大勢推著走。現在用2013年900萬的房子,去買2006年1000萬的平層,就是因為老婆喜歡,自己想每天步行上班,這其實是一個絕對的消費行為。跟他相比,我們還不到30歲,上升的需求更迫切,他在平移,而我在用房子往上跳。
(應被採訪者要求,張玉為化名)
推薦閱讀:
※保定副都概念漸褪色:炒房熱退房價現回調跡象
※香港房價高得離譜,連凶宅都開搶了 | 焦點
※聽說你那房價都已經10萬/㎡了?同樣是住,差距咋就那麼大呢?
※佛山終於賣靚地,擋不住的「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