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七章情感

一、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要求學生掌握情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規律性知識,懂得不同情感狀態對學生具有的重要意義,了解少年期學生的情感特點,學會情緒調節的主要方法,培養自己和中學生的情感自控能力。

(一)記憶目標

1.解釋情感、情緒、情操、心境、激情、應激、熱情、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基本概念。

2.識別情感的兩極性。

3.敘述情感的功能。

(二)理解目標

1.說明情感的分類及其內容。

2.正確認識情感現象,了解不同情感狀態對人所起的重要作用。

3.領會情感與認識過程的關係。

(三)分析、綜合目標

1.概括說明少年期學生情感的主要特點。

2.聯繫實際分析情感在教學及品德教育中的作用。

(四)運用目標

1.掌握調節自身情緒及調節學生情緒的主要方法。

2.探討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品質的措施。

3.舉例說明如何控制不良的情緒。

二、教學要點

1.什麼是情感,是本章的基礎理論問題。教學中,應突出情感定義的分析論述,深入淺出地講清「體驗」一詞的含義,並通過情緒、情操、情感的功能,及情感的兩極性等內容的闡述和比較,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情感的概念。

2.在情感分類的教學中,應注意闡明以下幾方面問題:(1)情感分類的依據;(2)在每一具體情感現象的教學中,注意貫徹「情感是對客觀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的關係的反映」的原理;(3)每種具體情感的講授可著重講明五個方面內容,即定義、特徵、具體表現、引起的原因,及在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功能等。

3.情感與教育教學,是情感理論與教學實際相聯繫的重要內容;青少年情感品質的特點與培養,是情感的重要依據,教學中應予以重視。

4.情感的各節內容,有區別又有聯繫。教學中,既要注意各部分內容特點,也要注意整章內容的完整性。

三、教學建議

1.本章教材中,牽涉到較多的新概念和新知識,理論性強。因此,必須引導學生弄懂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可選一些生動、形象的例證,以利學生理解。

2.情感分類是對情感的具體說明,又是後面教學內容的基礎,可盡量聯繫學生的心理實際,聯繫學生情感發展狀況講授,使學生認識和掌握各類情感的特點、功能及其形成條件。

3.情感與教育教學這部分內容,偏重於應用,可介紹或組織學生搜集能充分說明情感作用、情感培養的心理學依據和具體教育措施的材料,並引導學生分析和體驗材料,以避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流於空洞。

4.教學時,採用講授法和直觀法相結合的方式較好。第一,注意聯繫學生的心理實際,這包括聯繫學生自身的心理實際,聯繫少年期學生的心理實際等。第二,在本章講授前後,可組織學生去中學見習,觀察少年期學生情感的特點及其表現,也可從師生情感交流中了解情感的作用。第三,可利用多媒體手段、挂圖、幻燈或列表講解,便於學生比較,也可搜集一些演員的照片或不同社會、不同民族人們的表情照片,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

四、討論與研究課題

1.不同課堂情境中學生面部表情的分析研究。

2.學生心境狀態的調查研究。

3.學生情緒的自我調節與控制研究。

4.中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理智感水平研究。

5.教育與學生良好情感品質發展研究。

6.學生情感的自我分析的指導研究。

7.提高學生「情商」水平的實驗研究。

五、參考資料

(一)情緒、情感的概述

1.情緒的概念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曾體會到不同的情緒:快樂、憂愁或憤怒。但如何給情緒下一個準確的定義卻並非易事,因為情緒本身是一種多維度、多形態和多功能的複合體,是一種十分複雜的心理過程。我國古漢語中一般只用「情」字,到了南北朝以後,才出現「情緒」一詞。緒是絲端的意思,表示感情複雜多端如絲有緒。情緒心理學家斯托曼(K.T.Strongman)給情緒下的定義是,情緒是感受,是與本身結構有關的身體狀態,它是粗糙的或經過精化的行為並發生於特定的情景之中。

我國有學者提出,情緒是人類對於各種認知對象的一種內心感受或態度。它是人們對於自己所處的環境和條件,對於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對於他人的行為的一種體驗。情緒這個概念又與情感這一概念相對應。「情緒這個概念可以既用於人類也可用於動物,情感這個概念只用於人類。」黃希庭著:《心理學導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08頁。事實上,情感是情緒過程的主觀體驗,是情緒的感受方面。情緒總是由某種刺激引起的,如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人自身。引發情緒刺激的前提條件是,這些刺激必須是認知的對象,由於認知對象會引發人的需要,進而就產生了人對認知對象的不同感受或態度。因此,情緒與需要總是相關的。需要是情緒產生的重要基礎。根據需要是否獲得滿足,情緒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質。凡是能滿足已激起的需要或能促進這種需要得到滿足的事物,便引起肯定的情緒,如喜愛、愉快等;相反,凡是不能滿足這種需要或可能妨礙這種需要得到滿足的事物,便引起否定的情緒,如憎恨、苦悶、不滿意等。

實際上,包括斯托曼在內的眾多情緒研究者們大都從三個方面來考察和定義情緒:主觀體驗、生理喚醒和外在行為。

情緒的主觀體驗是大腦的一種感受狀態,一般所謂「情緒感受」指情緒的主觀體驗。我們會對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主觀體驗,有些事物使我們感到愉悅與快樂,有些事物則使我們厭惡。當我們產生某種情緒體驗時,身體內部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這是情緒的第二個基本成分──生理喚醒。任何一種情緒都伴隨著一定程度的生理喚醒。例如,當我們害怕時,會發生許多身體上的變化:心跳和呼吸加快,脈搏加快,四肢發抖,肌肉緊張等。情緒的第三個成分是外在行為。情緒總是伴隨著相應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姿勢,當我們體會快樂的情緒時便會有笑的表情,甚至手舞足蹈;當我們害怕時便會睜大眼睛和嘴巴,喊出聲音,以至作出逃跑的動作。

主觀體驗、生理喚醒和外在行為作為情緒的三個組成部分,在評定情緒時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同時活動,同時存在,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情緒體驗過程,只有其中一種成分或兩種成分時,不會產生一個真正的情緒過程。例如,當一個人佯裝憤怒時,他只有憤怒的外在行為,卻沒有真正的內在主觀體驗和生理喚醒,因而也就稱不上有真正的情緒過程。因此,情緒必須有上述三方面同時存在,並且有一一對應的關係,一旦出現不對應,便無法確定真正的情緒是什麼。這也正是情緒研究的複雜性以及對情緒下定義的困難所在。

2.情感的概念

什麼是情感,許多學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當前比較廣泛的看法是,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態度的體驗。它包括以下內容。(1)刺激情境,指直接作用於人的感官,具有一定生物學意義和社會意義的具體環境,如各種自然景象、各種生活事件、人體內部的種種生理狀態的變化等。人類的情感並不直接決定於客觀的對象或現象,而決定於人對刺激情境的解釋和評估。對同一刺激情境的解釋和評估不同,所產生的情緒和情感也不同。(2)主觀體驗,指一個人對情感狀態的自我感受。沒有主觀體驗,主體就不知道自己是否產生了情緒和情感。(3)表情,這是情感的外部表現。(4)神經過程。情感作為一種心理過程,也是腦和神經系統活動的結果。

有時我們把情緒情感籠統地稱為情感。

3.情緒的分類

(1)我國學者的分類

我國古代對情緒的分類主要有六情說和七情說。這兩種學說的提法大同小異,而六情說較為合理,因為它基本概括了情緒的基本形式,這與現代情緒心理的研究基本吻合,而且,也符合情緒的兩極性原則,按此原則,正好把六情分為三組,即喜—怒、哀—樂、愛—惡。

心理學家根據各自不同的標準將情緒分為不同類型。有些心理學家根據情緒的演化過程或刺激類型將情緒分為六類。第一類是原始的基本情緒,常常具有高度的緊張性,它們表現為快樂、憤怒、悲哀和恐懼四種形式;第二類是由感覺刺激引發的情緒,常常是溫和的或強烈的,它們表現為疼痛、厭惡和輕快;第三類是與自我評價相關的情緒,這主要取決於評價標準,表現為成功感與失敗感、驕傲與羞恥、內疚與悔恨等;第四類是與別人有關的情緒,經過一定的時間,這類情緒常常轉化為持久的情緒傾向或態度,主要表現形式是愛與恨;第五類是與欣賞有關的情緒,它們是驚奇、敬畏、美感和幽默;第六類是最為持久的情緒狀態,即心境。

我國心理學家林傳鼎先生從總結我國古代情緒分類的角度,把情緒分為十八類,即安靜、喜悅、憤怒、哀憐、悲痛、憂怒、忿恚、煩悶、恐懼、驚駭、恭敬、悅愛、憎惡、貪憩、嫉妒、微懼、慚愧、恥辱。

我國心理學家黃希庭教授從情緒的時間序列性或刺激物屬性的角度將情緒分為五類:第一類是情調,即伴隨著感覺而產生的情緒,例如,當我們感知到紅橙黃綠、酸甜苦辣、樂音噪音等的同時,往往會體驗到某種情緒,當我們說到「憤怒的波濤」「厭惡的氣味」「凄愴的夜晚」等的時候,這裡所感知到的「波濤」「氣味」「夜晚」都帶有一種特殊的情緒色調;第二類是激情,即一種持續時間短、表現劇烈、失去自我控制力的情緒,例如,盛怒時,暴跳如雷,狂喜時,捧腹大笑等;第三類是心境,即一種比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緒,「人逢喜事精神爽」正是這種情緒表現;第四類是應激,即出乎意料的緊張情況下所引起的情緒狀態,如在不尋常的緊張狀況下人體把各種資源(首先是內分泌資源)都動員起來,以應付緊張的局面,這時所產生的複雜的生理和心理反應都屬於應激狀態;第五種是情操,即人對具有一定文化價值的東西(如道德、學問、藝術等)所懷有的複雜情感,如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

(2)蘇聯心理學家的分類

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捷普洛夫(Б.М.Теплов)編的《心理學》和斯米爾諾夫(А.А.Смирнов)主編的《心理學》把情緒分為心境、激情和熱情,把情感分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1981年我國翻譯出版的彼德羅夫斯基(Петровский)主編的《心理學》把情緒分為情調、狹義的情緒、激情、應激、心境,把情感分為道德感、理智感、實踐感、美感。

(3)美國心理學家的分類

著名情緒心理學家普拉切克(R.Plutchik)根據情緒的強度、相似性和兩極性提出了一個情緒的三維模型。在情緒的三維模型中,頂部有八種基本情緒──悲痛、恐懼、驚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憎恨。這八種基本情緒最強烈,每一類情緒中都有一些性質相似、強度依此遞減的情緒,位於模型的底部。

謝弗(Shaver,1987)等對情緒進行的分類研究,提出情緒有六種基礎類別。他們的研究方法是選取了135個情緒名詞,讓大學生進行分類,將類似的情緒劃歸一類。結果表明,有六種基本情緒類別,它們是愛(love)、喜悅(joy)、驚奇(surprise)、憤怒(angry)、悲傷(sadness)和恐懼(fear),其他情緒皆可根據本身的含義和性質劃歸六種基本情緒之一。對這六種基本情緒種類從不同的角度還可以進行不同的劃分。這六種情緒中,有三種是正面情緒(愛、喜悅、驚奇),另外三種是負面情緒(憤怒、悲傷、恐懼)。此外,還可以從三個維度,即評價(正面或負面)、強度(強或弱)和活動(喚醒程度高或低)對六種基本情緒進行區分,如驚奇是一種正面的、強的、高喚醒的情緒。

克雷奇(Krech)等人在所著的《心理學綱要》一書中,把情緒分為以下幾類:①原始情緒,包括快樂、憤怒、恐懼和悲哀,常具有較高的緊張性;②與感覺刺激有關的情緒,包括疼痛、厭惡、輕快等;③與自我評價有關的情緒,包括成功和失敗、羞恥與驕傲等,主要決定於一個人對自己行為與各種行為標準關係的知覺;④與別人有關的情緒,包括愛與恨等。

(二)情緒的理論

1.詹姆斯—蘭格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和丹麥生理學家蘭格(C.Lange)分別於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情緒就是對機體變化的知覺的學說。詹姆斯認為,情緒只是一種身體狀態的感覺……當一個情緒刺激物作用於我們的感官時,立刻會引起身體上的某種變化,激起神經衝動傳至中樞神經系統而產生情緒。蘭格認為,情緒是內臟活動的結果。他特彆強調情緒與血管變化的關係,認為,血管運動的混亂,血管寬度的改變以及與此同時各個器官中血液量的改變,乃是激情的真正的最初的原因。詹姆斯和蘭格在情緒產生的具體描述上雖有不同,但他們的基本觀點是相同的,都認為:情緒刺激情境→身體生理反應→情緒體驗。他們看到了情緒與機體變化的直接關係,但他們卻忽視了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控制作用。

2.坎農—巴德學說

坎農(Cannon,1927)對詹姆斯—蘭格理論提出了批評,坎農和巴德(Bard,1927)提出情緒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經系統,而在中樞神經系統的丘腦。他們認為,情緒的產生是大腦皮質解除丘腦抑制的功能,即激發情緒的刺激由丘腦進行加工,同時把信息輸送到大腦及機體的其他部分。輸送到大腦皮質的信息產生情緒體驗;輸送到內臟和骨骼肌的信息激活生理反應。身體變化和情緒體驗是同時發生的,而情緒感覺是由大腦皮質和植物性神經系統共同激起的結果。這一學說強調大腦皮質解除丘腦抑制的機制,但它過分強調丘腦在情緒中的作用,而忽視大腦皮質對情緒的作用,完全否定外周生理反應在情緒產生中的作用,這是不正確的。

3.情緒的認知理論

現代情緒心理學研究認為,情緒產生是由環境事件(刺激因素)、生理狀態(生理因素)、認知過程(認知因素)三個條件所制約的,其中認知因素是決定情緒性質的關鍵因素。

美國心理學家沙赫特(S.Schachter)提出,生理喚醒和認知評價之間的密切關係和相互作用決定著情緒。其中,認知起主導作用。他認為,情緒既來自生理反應的反饋,也來自對導致這些反應情境的認知評價。因此,認知解釋起兩次作用:第一次是當人知覺到導致內臟反應的情境時,第二次是當人接受到這些反應的反饋時把它標記為一種特定的情緒。標記過程取決於對事件原因的鑒別,即歸因。人們對同一生理喚醒可以作出不同的歸因,從而產生不同的情緒。當情緒被喚醒時,他們可能把自己的情緒標記為快樂,也可能標記為有趣或者憤怒,這取決於可能得到的有關情境的信息,人們往往通過與周圍的人進行比較來評價自己的情緒。不少實驗結果支持了沙赫特的觀點,因此這一觀點有較大影響。

美國心理學家阿諾德(M.B.Arnold,1950)認為,對外部環境影響的評價與估量是情緒產生的直接原因。同一刺激情境,由於對它的評估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映。情緒的產生是大腦皮層和皮下組織協同活動的結果,其中包括機體內部器官和骨骼肌的變化,對外周變化的反饋是情緒意識基礎。阿諾德強調情緒反應序列是情境—評估—情緒,即對情境的評估引出了情緒,且這種評估是一個皮層過程,因此,皮層的興奮直接影響著情緒反應,所以,阿諾德的學說被稱為評估—興奮學說。

拉扎魯斯(Lazarus,1968)進一步把阿諾德的評價擴展為評價、再評價過程,這一過程包括篩選信息、評價、應付衝動、交替活動,及身體反應的反饋、對活動後果的知覺等成分。他認為對情境的評價也包括對可能採取什麼行動的評價。只要事物被評價為與個人生活的重要方面有聯繫,他就會有情緒體驗。每一種情緒均包括生理的、行為的和認知的三種成分,它們相互影響、互為因果。

阿諾德—拉扎魯斯的認知評價情緒理論,把現象的研究、認知理論和情緒生理學的研究結合起來考慮,既承認情緒的生物因素,也承認情緒受社會文化情境、個體經驗和人格特徵的制約,而這一切又伴隨著對事物的認知和評價發生,這種觀點比較全面,有較大價值。

(三)情緒的生理機制

情緒都是現實生活變化所引起的個體的體驗。引起情緒的刺激因素有來自個體內部的,也有來自個體外部的。個體內部和個體外部的因素又往往聯繫在一起構成複雜的刺激因素。這就是情緒體驗具有複雜性和外部表現的多樣性的原因。

情緒的複雜性、多樣性是與神經系統的多水平機能相聯繫的。它是機體內部變化的機制、外部表情的機制以及中樞過程的機制在大腦皮層的協調下協同活動的結果。

1.植物性神經系統

在人產生情緒時,機體的內部變化和一部分外部表情的變化是由植物性神經系統的活動調節的。植物性神經又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這兩種神經的機能是相互頡頏的。人在恐懼、憤怒或遇到危急與緊張時,交感神經就會發生反應,使去甲腎上腺素分泌亢進。這些神經興奮和發生的效應,使有機體內部的生理活動處於應激的準備狀態,提高對外界危險事件的防禦能力。副交感神經的機能則相反,當人心情愉快時,會分泌乙醯膽鹼,解除應激的準備狀態,使有機體內部恢復安靜。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共同調節著內臟器官與腺體分泌的活動,但是它們究竟哪個佔優勢則因人而異。

2.中樞神經系統

現代神經生理心理學的研究日益強調中樞神經系統的機制對情緒的作用。研究表明,情緒體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丘腦、下丘腦、邊緣系統和腦幹網狀結構的功能,而大腦皮層控制著皮層下各中樞的活動並調節著情緒的進行。下丘腦是產生髮怒的整合模式的關鍵部位。動物實驗還發現,下丘腦還是「快樂」和「痛苦」的中樞部位。邊緣系統是多功能的綜合調節區。它調節著皮下的呼吸、血壓等低級中樞和內髒的活動。網狀結構在情緒反應中起著激活的作用,它是維持意識的清醒狀態的重要機構,對篩選不同性質和強度的衝動傳入大腦皮層具有重要的作用。大腦皮層是調控皮層下各中樞及整個有機體的最高調節機構。巴甫洛夫學說認為,大腦皮層動力定型的建立、維持和破壞是情緒的生理機制。

(四)認知與情緒

1.認知對情緒的影響

認知在情緒中的作用主要在於判斷、評價刺激物對個體需要的符合程度,它是個體對刺激物產生肯定或否定態度的決定因素。認知過程中伴隨著情緒體驗,其中情緒體驗是在感知過程中產生,並通過感知過程逐漸得以體現。

(1)感覺是誘發情緒的首要條件。個體通過感覺刺激進行認知體驗從而產生一定的情緒體驗。

(2)記憶、想像決定著情緒。情緒的產生與表現需要先前記憶的經驗來激活。有時,情緒在認知過程中的產生屬於記憶恢復現象,它需要記憶參與;同時,想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情緒的複雜表現。想像力豐富,情緒的表現就顯得複雜;想像力貧乏,情緒的表現就顯得較單調。因此,記憶、想像是情緒產生的基礎,也是情緒表現的主觀條件。

(3)注意、思維也決定著情緒的產生與表現。注意能喚醒情緒的產生,思維能影響情緒反應的方式和速度。由此可知,認知結構的複雜程度對於情緒的發生和表現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認知結構越複雜,個體對刺激物就越善於從多方面進行分析評價,這時所產生的情緒體驗就有可能顯得較溫和;認知結構越簡單,個體對刺激物進行評價時就越善於從單方面進行分析判斷,這時所產生的情緒體驗就有可能顯得越強烈。

沙赫特認為,情緒是認知因素和生理喚醒狀態兩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產物。認知對情緒可能有三種作用:其一是對情緒刺激的評價和解釋;其二是對引起喚醒原因的認知分析;其三是對情緒的命名以及對所命名的情緒的再評價。

2.情緒對認知的影響

認知過程總伴隨著認知體驗,認知體驗需要情緒體驗的參與,情緒影響著認知過程的質量和效率。每個人都具有各種各樣的情緒,不管何種情緒,只要一經產生,便會影響整個認知過程,使整個認知過程都感染上情緒的色彩。情緒積極時,認知過程也積極;情緒消極時,認知過程也消極。情緒對認知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情緒具有動機性功能、信號性功能、感染性功能三方面。

(1)情緒的動機性功能是指情緒能激發人的認知和行動的動機。情緒在個體的生存適應和人際交往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與動機的關係十分密切。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情緒能夠以一種與生理性動機或社會性動機相同的方式激發和引導行為。有時我們會努力去做某件事,只因為這件事能夠給我們帶來愉快與喜悅。第二,情緒也可能與動機引發的行為同時出現,情緒的表達能夠直接反映個體內在動機的強度與方向。由此,情緒可以被視為動機潛力的指標,它是指個體追蹤行動變化的能力,可以被來自環境的挑戰而激發。對動機潛力的認識可以通過對情緒的辨別與分析來實現。例如,當個體面對一個應激場面時,動機潛力會發生作用,促使個體作出特定的行為(如逃跑),對這個動機潛力的分析可以由對情緒的分析獲得。面對應激場面時,個體的情緒會發生生理的、體驗的和行為的三方面的變化,這些變化會告訴我們個體在應激場合動機潛力的方向和強度。

(2)情緒的信號性功能是指情緒是人的思想意識的自然流露,各種各樣的表情都具有一定的信號意義,這種信號有助於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了解,即使在語言互不相通的情況下,憑藉表情,人們也是可以交流的。在教學過程中,伴隨著師生各自的認知過程與相互之間的認知過程。在這樣的認知過程中,教學信息或信號是中介,師生之間的教與學活動是情緒認知活動,教師有必要從學生的表情去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以便獲得反饋信號,從而反思與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學生也有必要從教師的表情去了解教師對教學信息的反應以及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認可程度。因此,情緒的信號性功能在認知過程中起著不可缺少的作用。

(3)情緒的感染性功能是指人們之間感情的溝通需要情緒的感染,人接受客觀事物所帶來的刺激而引發的情緒體驗也具有渲染性。情緒的感染性功能充分說明,人們在認知過程中會以情動情,情景交融,引發人們對認知過程的集中注意或分散注意,從而影響認知的效率。

情緒對認知過程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這取決於人們認知過程的心境狀態。由於心境對認知的影響是彌散性的,它不僅影響認知過程的質量,而且還影響認知過程的效率,因此,心境的積極狀態和消極狀態會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認知的各種過程。鮑爾等(Bower,1981)一系列研究表明,與心境一致的材料比與心境不一致的材料更容易記憶,這種現象稱為心境一致性記憶效應。鮑爾對這種現象的解釋是,情緒也像其他東西一樣可以作為回憶的線索,即一種心境(如高興)產生時在心理出現的記憶(或事件)是和這種情緒聯結在一起的,因而也間接地與其他情緒(如愉快、歡樂等)一致性的記憶聯結在一起。產生這種效應的原因,可能是經過精細加工,在記憶中,情緒一致性的材料就更多地聯結在一起,也可能是心境一致性的材料與自我有密切關係,或者可能是心境加強了記憶聯結的強度。由此可知,情緒直接影響著記憶的識記、保持、再認和重現等記憶的基本過程。

(五)情緒的成熟與社會化

情緒的成熟有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個體在成長過程中,使自己能按照社會的要求來調節與控制自己的情緒,並能對自己的活動進行合乎情理的評價,從而恰當地表達出自己的情感,達到這樣的水平就是情緒成熟的表現。

赫洛克(E.Hurlock)提出情緒成熟的標準有四個:一是能夠合理地控制因疾病引起的不穩定情緒;二是能預料行動的結果,控制環境;三是不壓抑自己的情緒表現,而是將情緒升華到社會性的高度來對待;四是能夠洞察、分析各種刺激情境,謀求情緒的自我穩定。也有心理學家認為,情緒成熟有三個具體表現。第一,情緒反應能力的差異。情緒成熟的人能較好地控制反應與抑制情緒的外部表現。第二,延緩情緒反應的能力方面的差異。情緒成熟的人能夠剋制自己情緒的發作、抑制或延緩自己的情緒反應。第三,自憐情緒反應的差異。情緒成熟的人在遇到類似的刺激而產生消極情緒時,能夠以自己的意志力來加以克制,不會輕易求助別人的同情。


推薦閱讀:

今生,你就是我的唯一【情感美文】
邂逅的愛情
回首紅塵芳菲盡,煙雨三月魂斷腸【情感美文】
如果你和舒淇結婚你會在意她的過去嗎?

TAG: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