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茶人 | 為什麼白居易自稱為「別茶人」?(三)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

別茶人,是白居易對自己的別稱,意指鑒別茶葉的人,源自《謝六郎中寄新蜀茶》一詩中提到的,詩中說:「故情周匝向交親,新茗分張及病身;紅紙一封書後信,綠茶十片火前春;湯添勺水煎魚眼,末下刀圭攪麴塵;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

白居易不僅是唐朝極負盛名的大詩人,也是一個很有品位的茶客。他酷愛茶事,即使在今天,白居易也是一位品茶高手。他老人家一生寫了二千多首詩,提及茶事的有六十三首之多,應居唐朝詩人之冠。所以,白居易自稱是一個「別茶人」還是實事求是的。

白居易終生、終日與茶相伴,早飲茶、午飲茶、夜飲茶、酒後索茶,有時睡下還要索茶。他曾在江西省的盧山架岩結屋、開地種茶。不斷的實踐,使他既會制茶,又能識別茶葉的質量好壞。他在詩中創造了「別茶人」和「愛茶人」的詞語,是唐朝寫茶詩最多的一位詩人。他將茶大量移入詩壇,使茶酒在詩壇中並駕齊驅。

即使在今天,白居易也是一位品茶高手。他一生寫了二千多首詩,提及茶事的有六十三首之多,應居唐朝詩人之冠。每每精讀白居易茶詩,伴著一絲半縷茶香,不禁遙想大唐之茶韻,領悟香山居士之茶魂。

白居易為何好茶一直是一個謎。有人說,因朝廷曾下禁酒令,長安酒貴;有人說,因中唐後貢茶興起,品茶乃時尚。白居易對茶的深厚感情或多或少與這些因素相關,但更為重要的原因是:他從茶中不僅體會到了物理功效,還享受到了精神滿足。

第一,白居易是以茶激發文思。盧仝曾說:「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這是浪漫主義的誇張。而在白居易,「起嘗一碗茗,行讀一行書」;「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聲」;「或飲茶一盞,或吟詩一章」,這些是說茶助文思,茶助詩興,以茶醒腦的。反過來,吟著詩,飲茶也更有味道。

第二,白居易是以茶加強修養。白居易生逢亂世,但並不是一味的苦悶和呻吟,而能既有憂憤,又有理智,這一點飲酒是不能解決的,飲茶卻能有助於保持一份清醒的頭腦。白居易的茶詩一是與閑適相伴,二是與傷感為侶。白居易常以茶宣洩沉鬱,茶是清醒頭腦,自我修養,清清醒醒看世界的「清醒朋友」。

他在《何處堪避暑》中寫道:「游罷睡一覺,覺來茶一甌」,「從心到百骸,無一不自由」,「雖被世間笑,終無身外憂」。以茶陶冶性情,於憂憤苦惱中尋求自撥之道,這是他愛茶的又一用意。所以,白居易不僅飲茶,而且親自開闢茶園,親自種茶。他在《草黨紀》中就記載,草堂邊有「飛泉植茗」。在《香爐峰下新置草堂》也記載:「葯圃茶園是產業,野鹿林鶴是交遊」。飲茶、植茶是為回歸自然情趣。

第三,白居易是為以茶交友。唐代名茶尚不易得,官員、文士常相互以茶為贈品或邀友人飲茶,表示友誼。從他的詩中可看出,白居易的茶友很多。尤其與李紳交誼甚深,他在自己的草堂中「趁暖泥茶灶」,還說:「應須置兩榻,一榻待公垂」。公垂即指李紳,看來偶然喝一杯還不過癮,二人要對榻而居,長飲幾日。白居易還常赴文人茶宴,如湖州茶山境會亭茶宴,是慶祝貢焙完成的官方茶宴,又如,太湖舟中茶宴,則是文人湖中雅會。從白詩看出,中唐以後,文人以茶敘友情已是尋常之舉。

第四,白居易以茶溝通儒、道、釋,從中尋求哲理。白居易晚年好與釋道交往,自稱「香山居士」。居士是不出家的佛門信徒,白居易還曾受稱為「八關齋」的戒律儀式。茶在我國歷史上,是溝通儒道佛各家的媒介。

曾經,白居易用茶詩把茶文化傳入尋常百姓家,是吟詩品茶相結合的偉大實踐家;如今,我們吟著白居易的茶詩品茶論道,別是一番境界涌心頭。

(文章轉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推薦閱讀:

白居易,是詩魔,也是色魔
曹操李白蘇軾白居易,月亮到底代表你們誰的心?
白居易與元稹同嫖一妓?是真的!
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Q&A丨白居易到底是不是臭流氓?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