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自曝家醜」,你去日本旅遊可能遭遇......
「2000萬訪日遊客陰影。」從5月31日到6月2日,日本經濟新聞連續三天以此為題刊登報道,聚焦日本旅遊業存在的種種問題。
這種對日本旅遊業「自曝家醜」的文章並不常見,就像一根小小竹棒捅破了一個在陽光下流光溢彩的肥皂泡。近年來,訪日遊客——尤其是中國遊客——劇增,日本媒體津津樂道的是外國遊客的爆買以及對日本社會秩序、禮儀、產品質量的艷羨。
天堂不完美
三月下旬,東京秋葉原街頭,一群中國遊客從觀光大巴中蜂擁而出,直奔大樓里的免稅店而去。「日本產的東西讓人放心」、「只能在這裡才能買到」,免稅店內的商品從電器到食品應有盡有,琳琅滿目,遊客們紛紛拿著1萬日元的鈔票搶購商品。
這一天,一名來自雲南的女士在免稅店和巴士車內的花費超過10萬日元。「包治百病的『納豆菌』藥片」、「可以無限使用的洗衣球」等,只要導遊推薦她就會買,根本不在意商品的價格和實際功效。但這樣的導遊基本都是黑導遊。
一位幾年前曾經做過無證導遊的台灣男士透露:「回扣的比例幾十年前就確定了。保健品是25~30%,化妝品10%,電器5~10%。」據該男士稱,在導遊間將推薦顧客買高價商品稱為「溫柔地宰客」,「那時候我偽造藥品功能說明書,有時候還會把顧客困在免稅店裡好幾個小時,什麼方法都用過。」
這是《日本經濟新聞》6月1日「2000萬訪日遊客陰影」的第二篇,集中於「黑導遊猖獗」。
該報5月31日的報道說,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是「宰客事件頻發」。
東京新宿歌舞伎町,兩名中國男子操著生硬的日語和警察對話,質問「為什麼不退我錢?」 原來,這兩名男子向另一名男子交了10萬日元的「定金」和「保證金」,因為這名男子說可以帶他們去夜總會,可收了錢之後人就不見了。店家則表示「我們沒收到錢。」警察也很困惑:「我們無法立刻逮捕這名男子」。聽了警察的話後,兩名男子失望地抱怨道:「我對日本的印象簡直差到了極點。」
報道說,從2015年夏天開始,歌舞伎町出現了許多專門針對外國遊客的拉客詐騙案件,其中以亞洲和非洲的遊客居多。首先這些人會用英語搭訕,如果語言不通就換其他人用中文,再不行就用韓語。「這都是有組織的活動」,在歌舞伎町防止宰客行為的律師中村剛說。日本警視廳為了減少惡意攬客和宰客行為,加強了取締監管和教育。結果,日本人受騙案件減少,外國人卻成為了新的詐騙對象。
赴日旅遊的問題台灣媒體也有報道。今年5月14日,台媒報道稱,台人游日進免稅店被當肥羊宰,旅客盧小姐控訴,4月底參加五福旅行社日本團,她在東京的光伸免稅店花3.5萬日幣買一組三瓶保養品,摺合台幣一瓶約3500元,但回台在購物網站搜到同款商品一瓶僅售1550元台幣,驚覺被坑。
2015年,日本迎來的的外國遊客人數突破2000萬,日本政府也打出「觀光立國」的口號,但這一產業出現的問題也在增加。2020年,日本定下迎接4000萬遊客的目標,到2030年增至6000萬,用外國人的消費慾望拉動日本經濟。但是,日本許多地方可能並不具備這樣的接待能力,也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台灣大學歷史系學者、旅日作家劉黎兒在日本媒體上撰文說,這兩年中國觀光客大增,雖然爆買金額驚人,但也有許多右傾的日本名人公開寫文章罵中國人過度喧囂而破壞古都寧靜,或在銀座隨地而坐吃東西等,讓銀座風情喪失殆盡等,公然嫌中國人很礙眼等;如果外國觀光客再增加2、3倍,則會有更多的日本人發泄他們的排外情緒,氣氛更不好,因此日本是否真的受得了4000萬觀光客?我不大樂觀。
誰的優越感,誰的自卑感
像《日本經濟新聞》這樣能以連載方式自曝家醜的日本媒體不多,近幾年來日本媒體上流行的是外國遊客如何之「壕」、日本風景和人文是如何之美。
《產經新聞》2015年1月19日刊登一篇文章,題為「中國人訪日的『百聞不如一見』」。文章說,無論是在酒店、百貨公司、景點受到的始終如一的細緻款待,還是丟了東西後可以迅速尋回——這些對大部分日本人來說習以為常的事情,被中國遊客興奮地發表在網上。《日本經濟新聞》此前也刊登過一篇文章,題目是——中國遊客驚訝:難道日本沒有扒手?
《北海道旅行常識》
日本公益社團法人「北海道觀光振興機構」 2015年專門發行了面向中國遊客的文明手冊,這個題為「北海道旅行常識」的手冊,插圖都是用來表現違反文明禮貌的「×」。這引發越來越多在北海道住宿的中國人對批評,認為「好像在說所有的中國人都缺乏常識,不遵守文明禮貌」。今年春,該機構對手冊進行修訂。題目改為「北海道旅行心得」,在插圖中不再使用「×」,只介紹在日本哪些行為不符合當地文明禮貌。比如,中國人有打開產品包裝以確認商品質量的習慣。修訂前文明手冊中指出「打開商品包裝是犯罪行為」,插圖中帶有「×」。修訂後改為「請安心購物日本的產品,無需打開產品包裝」。
一位嘉賓則拿出「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這樣的民間流言作為「佐證」(電視節目畫面截圖)
據台灣媒體報道,今年5月,日本TBS電視台在晚間綜藝節目「直擊!角斗場」中,討論中國人的許多行為與問題,節目開場說道,食品安全、PM2.5、爆買等的大陸遊客「不文明」的行為,讓日本人感到匪夷所思,並在節目中大膽討論。節目專門邀請50個在日華人當來賓,進行「證實」。
2013年,日本最大的旅行社JTB旅行社對訪問新疆的日本學者團發出提醒通知,內容包括:類似日本夜市一類的攤販的食品再誘人也不能買來吃;中國很多地方可以殺價,一般是按對方報價的一半還價;不要和中國女性有任何身體部位接觸;中國觀光地沿途個體商販很多,出售假貨的很多,不打算購買就不要理會,沉默並迅速離開是很好的對策;不要和中國人討論中日間政治問題以及歷史問題,在一些反日嚴重的城市旅行一定不要表達自己真實想法;在中國用餐、購物等發現問題時,直接和店鋪老闆投訴才有效。
記者接觸過許多赴日本旅遊的大陸遊客,旅遊結束後都對日本的社會秩序、禮儀讚不絕口,有人出發前甚至心事重重,擔心自己言行出現不當,被人笑話。
港台這一點尤為突出。台灣一家親綠媒體今年1月就刊文警告:許多台灣人出國旅遊喜歡去日本,但是日本是注重禮儀的國家,到日本旅遊千萬別犯當地的10大禁忌,否則會丟臉丟到國外去!這十項禁忌是:1、邊走邊吃不禮貌;2、吃壽司要一口一個;3、穿和服浴衣,衣襟要左上右下;4、坐大眾地鐵,保持安靜不吵雜;5、在奈良,只要有仙貝就是大爺,鹿都會聽你的話;6、日本跨年沒有煙火,只有鐘聲;7、御守買太多,是會分散神力的;8、日本喊乾杯,不是真的要「干」杯;9、結賬時記得把錢放在小盤子里;10、用筷子傳接食物,很像火葬撿骨。
10年前,《日本人赴美旅遊實用指南》是這麼寫的
西方有一句諺語: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這也適用於日本人引以為傲的禮儀。
不妨參考一個《日本人赴美旅遊實用指南》,來自名古屋杉山大學,年份是1996年。這份使用指南分為餐桌禮儀、約會、吸煙、餐館、賓館、小費、公共交通、開車、禮物、緊急情況、自我介紹、一般信息、對男士的一般信息、對女士的一般信息、特殊說明十五大類,每一個大類又都有若干項。其中許多與禮儀有關。
以「餐桌禮儀」為例,它包括:
細嚼慢咽,不要急著吃完;
吃飯時可以談話,但不要嘴巴里滿是食物時說話;
嚼東西時永遠讓嘴巴閉著;
喝湯的時候不要發出聲響,用勺子從碗里舀著喝;
不要在餐桌上擤鼻涕;
不要添餐刀;
其他人還在吃飯的時候不要離開,如果要離開,就說「May I be excused?」(客套話,我可以離開一下嗎?)
吃完飯,記得感謝東道主,說「非常美味,非常感謝您!」
特別提醒,如果被邀請去別人家裡做客,記得帶一瓶紅酒或白葡萄酒作為禮物,第二天要再次打電話感謝東道主。
其他比如:
開車時候不要對別的司機按喇叭,這是非常粗魯的行為,容易給你帶來麻煩;
葬禮禮物,不要送錢,一束花和一個卡片就夠了;
與別人握手時,要用力,並且看著對方的眼睛;
男士永遠要站起來介紹自己;
不要穿白襪子配西裝;
在地鐵或者火車上,不要試圖「觸摸」女性;
不要在飛機的廁所吸煙。
這樣一份旅遊使用指南是不是令人覺得十分熟悉?如果不告訴你這是對日本人出境游的使用指南?是不是許多人會覺得完全可能來自當下中國的旅行社?
來源:環球時報
推薦閱讀:
※【喜報】突然多了幾個去日本買買買的理由,寶寶笑哭了!
※最適合賞花的好去處,武大的櫻花「美哭」了,再也不用去日本了!
※新年飛去日本看王羲之,從喪亂帖到妹至帖,四件最精美唐摹本全數展出
※待紅楓漫樹,伴我去日本賞楓可好?
※嗯哼,去日本還可以這樣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