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情感的人

21 遷怒的人  社會無論理想與否,個體之間總有尊卑,智愚、貧富、強弱等諸種差別,而且幾乎沒有一個幸運兒會在所有方面比他人優越。由於普遍的社會矛眉和人性弱點,每個人都會受到他人有意無意的愚弄、非禮、侮辱甚至強暴。冒犯者又往往比被冒犯者強大,因此被冒犯者出於自我保護的現實原則,不得不把怨憤之氣暫時隱忍下來,轉而把本該還施其人的怒氣發泄到比自己更弱小的個體身上,這就是"遷怒"。但更弱小的個體同樣會把怒氣轉嫁他人,最後的受害者常常是最弱小者自己的妻子或兒女,他們會無緣無故地遭到丈夫或父親的打罵。但整個"遷怒之鏈"至此並未終上。在兒童世界,遷怒也遵循與成人相似的軌跡在蔓延和傳遞,進而當這些兒童長大後,又會把老人甚至父母當作遷怒的目標。於是這股乖戾的遷怒之氣終於相摩相盪、薄積厚發,進入了惡性循環。遷怒加劇了每個社會、每個時代、每個個人的不幸,遷怒使人間失去了大部分歡樂:舉凡一切塵世擾壤或個人不幸,幾乎都回遷怒而起,或由遷怒加劇至於不堪收拾。  我發現,除了罕見的道德高尚之士,能真正做到不遷怒的是那些平凡的母親。她們曾長期處於最低下無助的社會底層,是人類遷怒的集中承擔者,但她們卻極少把委屈和憤怒轉嫁在自己的兒女身上。女性正是天生的道德高尚者,母性的仁愛與忘我恰是不遷怒的最大根源。婦女們雖然常常無抵抗地承受男子的施暴,但這並非因為她們弱小;相反,那些自詡為強者的男人在他的妻女眼中只是一個不成熟的任性頑童、道德上的弱者、被憐憫的對象。而這些或強或弱的男人,常常在上司面前唯唯諾諾,在挑戰者面前俯首稱臣,卻自飾為以怨報德、忍辱負重的謙謙君子,但是他一進家門,立刻就變成了暴君,成為在外能屈、在家能伸的半吊子"大丈夫"。  一個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做到據理力爭、恩怨分明、保持尊嚴、維護人格,他就可能在多大程度上跳出"遷怒之鏈",這樣他既有力地遏制了強梁者的作惡,也有效地增進了人間的祥和。22 不滿的人  人類是如此牢騷滿腹,以至上帝不得不專門為人類造了兩條眉毛,讓他們表達不滿。  不少人對鄰居不滿,因為鄰居太自私。然而,如果你是個不自私的人,你就不會對侵犯了你利益的鄰居不滿。"無私"的人,你難道忘記耶穌"愛你的鄰人"的教導了嗎?你的不滿並不能使你的鄰人不自私,而你如果無私地愛他,或許他會由於不好意思而有所收斂--儘管他還是自私。其實你跟我一樣,正是由於不好意思,才不像你的鄰居這樣明目張胆地自私--否則就輪到別人對你我不滿了。  許多人對風紀敗壞不滿,比如竟沒有人跳下水去救落水者。但如果你在現場,你會跳下去嗎?倒你不會游泳。原來你不滿的是:沒有人做連你也做不到的好事。  還有人對官場腐敗不滿,比如以權謀私、賄賂公行。但是如果有人用公款請你或這廂有"禮",你真的會拒絕嗎?噢!你從來沒有碰到過這種"好機會"。原來你不滿的是:有人在做你想干而沒有機會幹的壞事。  如果是這樣,那麼不滿只會淡化你的廉恥之心。你不滿的次數越多,你就越接近令你不滿的人,直到最後與他們完全一樣。很多人就是從對別人不滿,變成讓別人不滿的:一個不析不扣的惡性循環。  阿Q也曾經十分不滿:假洋鬼子和趙秀才們到靜修庵里鬧"革命",居然"不來招呼他"一起去:"難道他們不知道我已經投降了革命黨么?"許多心理不平衡的人真正不滿的是:自己居然沒有機會把社會風氣搞得更壞!社會風氣居然還沒有壞到把他也一起拖下水!毫無疑問,不少人都在這麼想,而既然有許多人在這麼想,那麼社會風氣一定會繼續壞下去,並且迅速蔓延,直抵每個人的腳跟。或許到那時,不滿的人們就滿意了?  或許,不滿者們會認為我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所以君子們開始對我大大地不滿了。那麼你就上了我的當了。因為我的根本意思就是:對他人的不滿無補於事,不滿之所以曾經推動變革,是因為那些偉大的不滿現狀者,只對自己的現狀不滿,他永遠在努力讓自己做得更好。23 敬愛的人  敬與愛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但幾乎沒有人能同時贏得兩者。  女人很容易成為可愛的人,卻很難同時成為可敬的人。這種成就雖然常常體現在。親們身上,可惜榮譽的贏得僅僅來自於她的孩子;並已母親的無私在另一種意義上上是她的自私,回而使這種成就失去了應有的光彩。  男人很容易成為可敬的人,卻很難同時成為可愛的人。不少男人往往在兩個領域分別贏得這兩種榮譽:在社會上贏得尊敬,在家庭里得到愛情。但難以使兩者融合為一:這使大部分男人多多少少具有人格分裂的傾向,並進而顯示出虛偽的特性。  文明進步的具體表現是:過去,美麗是女人的"責任",儘管不少女人"很不負責任";現在,美麗是女人的"權力",可惜能享受這種"權力"的女人依然是少數。更無法改變的是,不管是"責任心"還是"權力欲",都會隨著年齡的上升而下降。  男人和女人的區別之一是:總有不嫉妒別的男人的男人--當他達到了受尊敬的頂峰的時候;但從來沒有不嫉妒別的女人的女人--總有比這個女人更可愛的另一個女人。但是有不想取悅男人的女人,卻沒有一個不想取悅女人的男人,哪怕他看上去似乎憎恨女人。  一個男人壓迫、欺凌甚至殺死另一個男人儘管不合人間的法律,但卻符合大自然的生存法則。但一個男人如果以同樣的手段對待一個女人,那麼他就違反了自然法則。這樣他不僅失去了人性,而且也失去了獸性--連狗都不如!  女人愛上可敬的男人時會對他說:"我是為你而生的。沒有你,我根本不會出生!"男人愛上可愛的女人時會對她說:"我是為你而活的。失去你,我根本不想活著!"自古至今,可敬而不可愛的男人與可愛而不可敬的女人,就註定了要在一起生活。24 不討厭的人  青年男女談戀愛,到一定的程度總要考考對方:"你喜歡我什麼?"被考的一方大多要考不及格的。這說明考試製度不理想。我建議相愛而且打算結婚的男女不妨先旅行,然後相互問問:"我有什麼地方讓你討厭嗎?"如果沒有,那就可以去做婚前檢查了。如果有,雖然可以繼續談戀愛,但暫時不宜結婚。因為愛情是否熱烈,是從積極方面來看的:有多少我喜歡的優點。而婚姻是否美滿,則要從消極方面來考慮:有沒有我討厭的缺點。一個美滿的婚姻,雙方一定互不討厭。相愛的人未必天天在一起,偶爾在一起當然只看見美好的方面。婚姻卻必須生死相守,原來不起眼的小缺點,因為天天在一起就會放大到無法忍受。因此,有沒有討厭的缺點在愛情生活中無關緊要,而在婚姻生活中卻生死攸關。因此智者錢錘書說:"兩個相愛的人經過長途旅行後還互不討厭,才可以結婚。"不討厭是愛情的最低標準,但卻是婚姻的最高標準。  青年男女相愛時常常如漆似膠、難捨難分,這個非她莫娶,那個非他不嫁,於是結婚,然後蜜月旅行。但是旅行回來,他倆已把愛情的糖衣全部舔完,嘗到了婚姻的苦澀。  因為旅行的愉快與否更多地取決於主觀性情,同時旅行中不斷變換的客觀情況能全面檢測人的性格和應變判斷能力。且不說在旅遊設施極不完善的國內,往往費錢費時費力,得到的不是受用而是受罪;即便在服務設施方便周到的發達國家旅行,花大錢遭洋罪也是家常便飯。而一旦旅行不愉快,旅伴之間相互指責或心懷怨懟也是人之常情。兩個朋友,頂多不再結伴同行,但可以繼續做朋友;而一對新人除了立刻離婚以外,惟有終生忍受。所以未婚夫妻要麼先旅行,再考慮是否結婚;要麼結婚後再也別一起出門--甚至不要一起上街。  這倒不僅僅是為了減輕馬路上的擁擠程度,主要是因為:一個人把東西買回來,另一位即使不滿意,面對既成事實也只好接受;而如果兩個人一起上街購物,你想要的往往是他不喜歡的,你不喜歡的他偏偏樂於掏錢--這樣非打起來不可。所以聰明的夫妻要麼不一起出門,要麼為了做出一副恩愛的樣子,不得不一起上街--但很少一起回家!如果非要一起回家,那就當其中一位撞進服裝店時,另一位在外面站崗放哨;或者當其中一位鑽進書店時,另一位在外面左顧右盼,作特務接頭狀。  當然,這未必是因為不相愛,而是由於沒有達到相互不討厭的最佳婚姻狀態。如果相互不討厭,那就百無禁忌。25 一見鍾情的人  一見鍾情是一種奇異的感受和激情,這種體驗在本質上是無法回憶更無法用語言複述的。這是一種大夢初醒般的真實的幻覺,這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罕見的奇蹟。  剎那間,你感覺到從降生至今的全部存在都是不真實和無意義的。你過去的全部生命和信念在一瞬間轟然崩潰和幻火。然而在這幻滅的絕望中你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狂喜和至高無上的歡悅,彷彿整個世界突然變得美妙無比。但你又不知道為何變了,你簡百暈頭轉向和莫名其妙。你似乎在睡夢中被人狠抽了兩巴掌給徹底打錯了。啪!啪!兩下,左右開弓。你臉上熱辣辣地發燙,僵硬而且麻木。你兩眼發直,事後卻連她長什麼樣也不知道。此刻你智力低下得如同白痴。你嘴巴發乾,喉頭髮緊,下意識地拚命吞咽。喉節一上一下,好像一隻小老鼠在你的氣管里驚惶失措地來回逃竄卻偏偏逃不出去,搔得你嗓門痒痒卻不敢打噴嚏,抓得你心裡痒痒又不敢大喘氣。你的血液已經中毒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你的耳朵里嗡嗡轟鳴好像鑽進了兩隻黃蜂,卻又自以為幻聽到了從遙遠的天上飄下來的綸音仙樂,你忍不住要隨之手舞足蹈,拿大頂,翻斤斗。但實際上你泥塑木雕般地一動未動,你只是和她機械地說話,事後一句也想不起來胡謅了些什麼,好像這是一件最不值得記憶的瑣事。但你明明知道決非如此,閃為任何一件瑣事你總能在適當的時候把它的每個細節回憶得纖毫畢現,惟獨這個神聖的瞬間,你卻竭盡全力絞盡腦汁也不曾有過一次隱約的重現。你只能模模糊糊地感覺到在靈魂深處的某個死胡同里有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記憶死角,那裡有一大團如煙如霧抹不開捏不攏的原始星雲,那是孕育整個世界又蘊藏宇宙根本奧秘的所在。你祖先的生命;你自己的生命,你子孫後代的生命,都從那裡誕生。於是,你被這十命的奇蹟震撼了。  這是一次真正的雷劈電擊,這是一次真正的醍醐灌頂。從此刻起,你意識到你有了肉體;從此刻起,你意識到你有二靈魂。這頃刻間的充電,賦予你無所畏懼地迎接一切磨難的全部力量,你已經與神靈和大地融為一體。但你說不出這究竟是快樂還是痛苦,任何一種情感都不能確切地規定和把握它,任何一種語言都無法精細地分析和描繪它,既遠且近,不能稍忘又永難憶起。  徹底的圓滿,絕對的渾濁,純粹的非理性。26 嫉妒的人  有一種品質,缺乏這種品質的人總是堅持說自己有:這是幽默感;有一種情感,富有這種情感的人總是堅持說自己沒有:那就是嫉妒心。  產生嫉妒的外因是差別,內因是自戀。如果愛純粹出於對某人某物的讚美,人不僅不會嫉妒,而且還會因為有人與自己具有共同的愛好而引為知己。如果人與人沒有差別,你的愛人就不會愛上別人,你也根本不可能嫉妒別人。然而只要世界上有兩個人,就有差別,就有嫉妒。  嫉妒是愛依然存在的標誌,更是愛走向恨的轉折點。  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嫉妒是一隻醜陋的毛蟲,然而如果這隻毛蟲嚮往美麗,它就會搖身一變,化身為名叫"羨慕"的蝴蝶。  嫉妒的可怕,如同一隻毛蟲掉在你的脖子里;羨慕的可愛,如同一隻蝴蝶停在你的手掌上--羨慕是嫉妒最優美的表現形式。  東施羨慕西施的美麗,呂后嫉妒戚夫人的美麗;羨慕使東施效顰,雖然東施沒有能夠使自己的外貌美麗起來,但她的愛美之心卻是可愛的;嫉妒使呂后把戚夫人弄成了"人彘",雖然呂后的地位從此穩固了,但她的嫉美之心卻是可憎的。  張湛羨慕列子的御風而行來去無蹤,於是寫出一部《列子》,把本該屬於自己的榮譽拱手讓給一個不相干的古人;宋之問嫉妒外甥劉希夷的詩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不惜用土袋壓死外甥,把這兩句詩據為己有,把不該屬於自己的榮譽歸於自己。  羨慕使人對同性我見猶憐,嫉妒使人對同性幸災樂禍。愛慕異性的人說,"女人是男人的學校";嫉恨異性的人說,"女人是男人的奴隸"。  羨慕喻於義,嫉妒喻於利。希聖慕賢的人勤奮讀書,嫉賢妒能的人投機鑽營。  羨慕導致創造,嫉妒製造破壞。一部嫉妒史,就是一部美好事物的破壞史;而一部羨慕史,就是一部美好事物的創造史。由於只有極少數的嫉妒能羽化為羨慕的蝴蝶,因此文明的進步如此緩慢,緩慢得如同毛蟲的蠕動。27 自戀的人  適度的自戀是所有生命的本能,自戀雖然是自私的同義語,但自私並不完全是消極的。文明的進步,多半受益於自私的動機。除了道學家,沒有人會指責適度地自私和適度地自戀的人。只有認為自己比大多數同類優秀,甚至比所有的同類都更加重要的過度自戀的人,才是應該受到批評的。因為過度自戀的人危及了其他人的適度自戀,也就是危及了維繫人類社會的最基本的對等原則。  少年人的過度自戀是可以原諒的(但並非值得鼓勵的),他對他父母的愛情結晶如此陶醉,他是一顆天生的多情種子。要維持自戀,就要保持優秀;要維持優秀,他就會刻苦地學習知識,而知識是一種魔術:它在維持個體優越感的同時,不斷地淘洗汰清個體的自戀,直到個體的優越感被人類總體的自豪感所取代。於是,一個以自私為動機的少年,就在用知識維持自戀的過程中,轉化為一個放棄自戀的文明人--愛他的鄰人。再進一步,就會放棄對人類自身過於執著的自豪--傲慢,轉而對大地充滿敬意--他已經沒有過度自戀,只有無限的謙恭。  成年人的過度自戀卻是難以容忍的(但卻是應該憐憫的),他竟認為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或一件事物值得他忘卻自己。他自始至終是一個自私者,一個索取者。自私者如果是個強者,他就向整個世界索取,甚至索取他人的生命。自私者如果是個弱者,當世界不能滿足他的索取時,他就向自己索取,直到索取自己的生命--自私者常常是自虐者,自戀者常常不夠自愛。  忘我者是不會自殺的,極度自戀者才會自殺--當他看到自己的遭遇竟與比他"低下"的人一樣時,就用結束自己的生命來制止世界對自己的"不公正",以此向世界報復。忘我者不會認為自我的苦難是多麼巨大的不幸,忘我者不能忘懷的,是他人的苦難。28 焦慮的人  被貪婪的魔爪劫持的人,成了一個被自己扣壓的人質,沒有人能帶著巨款把他救贖出來--他得到的利益越多,他把自己出賣得越賤。  被慾望的邪火焚燒的人,已經成了一塊情感的焦炭--心靈的焦慮是撲不滅的煉獄之火,只有等到生命之水被全部蒸發凈盡,才會修然熄滅。  點燃焦慮的是五根火柴:名、利、食、色、權。  --此五者,適度是養生之"五福",過度就是代性之"五蠹"。  "名"扯住你的耳朵,迫使你言聽計從。  "利"指揮你的手腳,迫使你終生奔競。  "食"拉長你的舌頭,迫使你靈魂結巴。  "色"誘惑你的眼睛,迫使你不辨西東。  "權"牽住你的鼻子,迫使你俯身下跪。  貪慾過度而不知饜足的人,焦慮使他夜叉般的暴,遊魂般鬼祟。  貪慾過度而得到滿足的人,焦慮使他饕餮般猙獰,惡魔般傲慢。  焦慮的人睡不安寢,他的靈魂受著噩夢的煎熬。  焦慮的人食不甘味,他的腑臟受著硫磺的搜活。  焦慮的人鬼鬼祟祟,神神經經,卻又疑神疑鬼。29 憐憫的人  沒有人願意被別人憐憫。因此幸運兒與其憐憫他人,不如施捨他人--施捨只令對方難堪,但至少不幸的人得到了實惠;而惠而不費的憐憫,簡直就是對不幸者雪上加霜的侮辱。  作為分幣的另一面,也沒有人願意對別人感激。因此施捨者與其直接施捨,不如隱身布施--直接施捨使受惠者必須感激一個本該與他平等的人,他在緩解了肉體不幸的同時,加劇了靈魂的苦痛;而隱身布施使受惠者感激天地宇宙,他在改善了肉體境遇的同時,超拔了精神的境界,對世界充滿善意。  人與人大賦平等,而憐憫使一個人傲慢地自以為在精神上高於他人;但除了上帝(如果有上帝的話),沒有人真正有資格憐憫他人。  天地萬物屬於全體人類,直接施捨使一個人把取之於大地萬物的財富據為己有,傲慢地自以為對財富的佔有足以證明他比別人優越--而除了真正的謙恭者,沒有人比其他人優越。一個原本與任何人平等的人,強迫他人接受人格屈辱,是十足的僭妄!一個原本與任何人一樣赤條條來到世上的人,強迫他人接受嗟來之食,是為富不仁!索取感激的人,只能得到憎恨2施予憐憫的人,才該受到憐憫。因此,只有針對製造不幸的傲慢者的憐憫才是公正的。  當人們異口同聲地譴責忘恩負義和恩將仇報行為的時候,有必要問一問:為什麼施捨者把對他人的恩義記得如此清楚,無時或忘,為什麼施捨者要時時刻刻以恩人自居,為什麼自從他有恩於某人後,他就不能容忍此人對他的"不遜"--如果這種"不遜"來自另一個人,他可能毫不介意或一笑置之。可見施捨者被自己的施捨囚禁了,施捨者變成了一個精神上的高利貸者,他要求從些微施捨中獲得高額利息,這種利息是世間最寶貴的東西--接受施捨者的人格尊嚴。如果施捨者在施捨之後自以為有了侮辱受施者的權力,那麼我堅決地主張忘恩負義--受施者只要感謝天地就行了。受施者真正的報恩行為應該是轉施於更不幸的人。因為真正的施捨者付出的決非貸款,而是仁慈。一個施恩望報的施捨者是假慈悲者,他的施捨決不是恩,而是最大的惡--一張精神奴隸的賣身契。因此,工是把受施者的個性和自尊視為對施捨者的"不遜"的惡魔般傲慢,才是對人的天賦權利的"大不遜";正是這種大不遜本身,逆轉了施者與受者的關係,直接導致了受施者的恩將仇報。世間已經有太多傲慢的施捨者受到了這樣的報復。我為他們的自食其果和咎由自取,而開懷大笑。30 寂寞的人  情感是人對生存狀態的直接反應。不同的生存狀態,引起不同的情感;生存狀態的變化,導致不同情感的波動。因此生存的狀態,決定生命的意義。當生存狀態相對穩定、幾無變化的時候,人處於一切情感靜上後的虛空。但無邊的慾望使人的情感如一池春水,微風起皺,仁者心動。  只有人過禪定的人才能真正抵達絕對靜上的生存狀態,抵達上水無波的心理虛空,抵達釋迎牟尼在菩提樹下打坐七天七夜後登臨的澄明之境,並洞觀生命意義的空無。這就是生命的本質:寂寞。人的生命,沒有任伺前定的和外在的終極意義。  但真正的智者決不上於生命意義的抽空和消解。真正的頓悟是意識到:雖然生命的寂寞本質把每個人置於孤立無援的絕境:人是孤獨的,沒有人能代替你生活。但正是寂寞給了人以自由,寂寞的虛空正是自由舞蹈的廣闊天地:無論你是否願意,每個人都必須用自己一生的努力,賦予自己的生命以不可複製的獨特意義。  寂寞使人脫離了動物,孤獨使人完成了自己。因此在"認識你自己"以後,人必須自己去生活:用你的智慧花朵,開滿人生的春夏秋冬;讓你的勞動果實,結滿世界的東南西北。不同的人賦予生命以不同的意義,因此人生充滿悲歡苦樂,世界變得多姿多彩。  寂寞使人自由,孤獨使人圓滿。逃避自由的人上於寂寞:兩個寂寞的人在一起加倍地寂寞,加倍地不自由;擁抱孤獨的人臻於圓滿:兩個孤獨的人在一起加倍地圓滿,加倍地不孤獨。寂寞的人是文明的消費者,孤獨的人是文明的創造者。我願意把印度經典《大林間奧義書》中的頌讚獻給一切孤獨者:  彼為圓滿,此為圓滿;  是由圓滿,生起圓滿。  而由圓滿,減此圓滿;  則其所余,仍此圓滿。
推薦閱讀:

趙麗穎男朋友是馮紹峰嗎?
老婆跟別人跑了但是婚姻關係還沒解除,怎麼跟新女友解釋呢?
從校服到婚紗的我們
父親出軌母親忍讓,家庭爭吵不斷我該怎麼辦?
那些因為愛情去到一個陌生城市的人,你們都怎麼樣了?

TAG: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