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呼瑪、漠河直隸廳

呼瑪直隸廳:光緒三十四年,擬設治西爾根卡倫。宣統二年,試辦設治,移呼瑪爾河口北岸,隸璦琿道,在道治北五百餘里。東:黑龍江。呼瑪爾河出伊勒呼里山,內興安山脈向北行者也。東行者伊勒呼里阿林,四源,合東窩集、倭勒克、庫勒都里、綽羅呼爾吉、布列斯,屈南,右受札克達奇河,又東入黑龍江。黑龍江東流,逕安羅卡倫北,屈南流,下至呼瑪爾河口。沿西岸設卡倫六:曰依西肯,曰倭西們,曰安干,曰察哈彥,曰望哈達,曰呼瑪爾。下游接西爾根卡倫。屬黑河府。瀕臨河口駐協領,統鄂倫春人。漠河直隸廳:光緒三十四年,擬設治漠河,隸璦琿道。在道治西北千餘里。漠河出治雞察山,東北入黑龍江。南額穆爾河,東北流,左受吉里瑪那裡多什都克河,屈東流,右受大札丹庫爾、小札丹庫爾,入黑龍江。又南旁烏河,東南流,左受巴達吉察,右受札克達奇,屈東北,右受布爾嘎里河、沽里干河,入黑龍江。又南有呼瑪爾河上源,其南為伊勒呼里阿林,乃內興安嶺自西轉東橫幹脈也。山南即嫩江源,西有額爾古訥河入黑龍江口,為璦琿與呼倫兩屬交界,即中、俄以江為界之起處。沿黑龍江南岸設卡倫八:曰洛古河,曰訥欽哈達,曰漠河,即?治,曰額蘇里,曰巴爾嘎力,曰額穆爾,曰開庫康,曰安羅。有木廠一處。黑龍江由此轉南流,安羅卡倫下游接西岸之依西肯卡倫,屬呼瑪?。漠河金礦,光緒十四年經始開採,庚子入於俄,光緒三十二年始行收復。漠河為省北屏障,黑龍江轉運專落俄人之手。光緒三十四年,議由嫩江之源開闢山道,卒以工費浩繁中止,故礦業衰歇而設治亦難也。呼瑪縣,因呼瑪河得名。「呼瑪」,又稱「呼瑪爾」、「庫瑪爾」,系達斡爾語,「高山峽谷不見陽光的急流」之意。漢晉屬鮮卑,唐屬室韋都督府,遼屬東京道室韋部,金屬上京蒲峪路,元屬遼陽行省開元路,明屬奴兒干都司,清初,始屬寧古塔將軍管轄。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在黑龍江上游呼瑪爾河口附近,修建呼瑪爾木城,改隸黑龍江將軍管轄,屬黑龍江副都統轄區。1727年(清雍正五年),黑龍江將軍於呼瑪爾城設置呼瑪爾卡倫。清末,1908年8月5日(清光緒三十四年七月初九日),清廷批准,擬設呼瑪直隸廳,駐西爾根卡倫。後因條件所限,緩設。1909年(清宣統元年),於呼瑪爾河口設置呼瑪爾河總卡官,節制呼瑪爾河、依西肯、倭西門、安干、察哈彥、望哈達卡倫。隸屬璦琿兵備道。中華民國成立後,1912年7月1日,設置呼瑪廳設治局,駐呼瑪爾河口(又稱「金山口」,今金山鄉金山村)。1914年1月11日批准,將呼瑪廳設治局改為呼瑪縣,為二等縣。同年7月11日,呼瑪縣知縣孫繩武啟用「呼瑪縣印」,隸屬黑河道;10月批准,呼瑪縣署遷至古站(今呼瑪鎮)。1915年1月,將倭西門卡倫改為呼瑪縣分駐倭西門縣佐。1916年4月,呼瑪縣署正式移駐古站。1929年2月1日,倭西門縣佐升改鷗浦設治局,旋即改設鷗浦縣。呼瑪縣由黑龍江省直轄,同年4月提升為一等縣。1930年呼瑪全縣1.4萬人。東北淪陷後,初由黑龍江省直轄,1 934年12月劃歸黑河省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隸屬黑龍江省管轄。1947年3 月,撤銷鷗浦縣和漠河縣,併入呼瑪縣。呼瑪縣改隸黑河專區管轄。1964年8月,將西部林區劃歸大興安嶺特區管轄。1970年4月,將呼瑪縣劃歸大興安嶺地區管轄。1981年5月,將沿江漠河、興安、開庫康、依西肯公社和十八站公社分別劃歸新設置的漠河縣和塔河縣管轄。  1992年,呼瑪縣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黑龍江上游右岸,是我國最北部的邊境縣之一。東與俄羅斯以江為界,國境線長377公里,南與黑河市、嫩江縣、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接壤,西與新林區毗連,北抵塔河縣。縣境南北長230公里,東西寬135公里,全縣總面積14335平方公里。全縣共轄11個鄉、鎮。1992年末全縣總人口4.1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95萬人。全縣除漢族人口外,還有滿、鄂倫春、達斡爾、回、蒙古、朝鮮、鄂溫克等少數民族人口2547 人,佔總人口的5.7%。縣政府駐地呼瑪鎮。 (以上摘自《黑龍江省志·地名錄》)  鷗浦縣 位於黑龍江省呼瑪縣北部,黑龍江上游右岸。中華民國年間設治,隸屬黑龍江省管轄。  中華民國成立後,1914年10月9日,內務部轉呈大總統批准,將呼瑪縣所屬倭西門卡倫改設倭西門縣佐。黑龍江巡按使公署確定,以1915年1月1日「為該縣佐實行改設日期」,並委任卡官張興代理倭西門縣佐。代理縣佐於3月11日啟用「呼瑪縣分駐倭西門縣佐之關防」。由於倭西門距縣較遠,「遇有民刑案件,赴縣呈訴,諸多困難」,經黑河道尹呈請黑龍江省長公署批准,賦予倭西門縣佐處理司法事務的許可權。  黑龍江省長公署鑒於倭西門縣佐距縣城過遠,且倭西門對岸俄其麟年克為俄之沿邊重鎮,只隔一江,地方交涉不時發生,遂於1929年1月9日發布訓令,將呼瑪縣所屬之倭西門縣佐改升鷗浦設治局,並規定2月1日為設治局成立日期。設治局駐老街基島(今鷗浦鄉政府駐地西北3公里)。同年2月14日,省長公署令,將鷗浦設治局改升三等縣。同年6月1日,首任縣長高式琦「遵令將鷗浦設治局改組成立縣政府」,駐老街基島。由黑龍江省黑河市政籌備處管轄。後經黑龍江省政府補報,內政部「核議」,行政院「照準」。東北淪陷後,1936年偽鷗浦縣署由老街基島遷至今鷗浦村,由黑河省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7年3月,撤銷鷗浦縣,併入呼瑪縣。 (以上摘自《黑龍江省志·地名錄》)  呼瑪,原名古站。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設的站之一。1912年(民國元年)建呼瑪設治局(駐地金山鎮),1914年改為呼瑪縣,1916年(民國五年)由金山鎮遷往古站,故稱其呼瑪。  呼瑪又稱呼瑪爾、庫瑪爾、古站。呼瑪地名是以黑龍江的一條較大支流,即呼瑪河而得名。又稱:呼瑪爾、庫馬爾,《呼瑪縣誌》(1982年版)記載;「呼瑪、呼瑪爾、庫瑪爾,均為蒙語,即行圍前列之人的意思。另有資料記載,「呼瑪爾為達呼爾語,『高山峽谷不見日光的急流』之意」。又名古站,是齊齊哈爾通往漠河河的一站,稱為古站。  1682年,清政府派寧古塔副都統薩布李甘率1500名士兵駐呼瑪爾建木城,作為反擊沙俄入侵的前哨陣地。從此加速了呼瑪地區的建設開發。到清光緒15年(1889)派一協領專門管理呼瑪爾河流域一帶的鄂倫春人。至光緒32年(1906)在呼瑪境內設15卡。光緒34年(1908年)於金山鎮設黑河府署的呼瑪直隸廳,加強對採金業的管理,嚴防沙俄入侵掠奪。中華民國元年(1912)在呼瑪之金山鎮建設治局,1914年改丁等設治縣——呼瑪縣,管理區域達漠河、歐浦之遠。1917年4月呼瑪縣公署由金山鎮遷至古站,同時漠河升為丙等縣,1929年4月16日鷗浦升為丁等縣。1934年1月日本侵略軍進入了呼瑪縣,縣實行參事官制度,基層政權實行保甲制,到偽康德9年(1942)改為村屯制。1945年8月8日3時蘇聯紅軍解放了呼瑪縣。  1946年8月13日建立了呼瑪縣人民政府,為黑河地區領導。1947年漠河、鷗浦為呼瑪縣的兩上行政區。1955年國家對大興安嶺林區進行大規模開發,先後在縣內建4個國營林業局。1967年4月15日成立呼瑪縣革命委員會,取代縣政府。1969年呼瑪縣轉劃大興安嶺地區領導。1980年9月恢復呼瑪縣人民政府名稱。1981年11月,呼瑪縣一分為三,增設漠河縣、塔河縣。    此地早在西周至春秋時代屬肅慎國;漢至三國為挹類(當時挹類與漢王朝有巨屬關係);晉時(公元386年)鮮卑族在貝加爾湖地區和黑龍江大部分地方建立北魏王朝,居住在黑龍江上游的室韋人(即鄂倫春族人的祖先)隸屬於北魏;隋唐時代。室韋部向唐朝納貢,公元六百三十年唐營州都督薛萬淑派人招撫東北諸部,此後,唐在室韋部設都督府,歸平盧節度使管轄;遼時滅渤海,室韋部歸附契丹;遼在室韋部設節度使,歸西路招討司管轄。金時,在黑龍江流流域設置蒲與路(地名)萬戶府(官職名)進行管理;元時,黑龍江上游,額爾古納河流域是成吉思汗弟弟哈薩爾家族的世襲封地,呼瑪歸屬於此;明時設奴兒都司,下設諸衛,當時在呼瑪縣境內設了方山衛;清初,把大部分地區編入滿洲八旗,以牛錄為基層單位,設牛錄章京(即位領),清政府對居住在呼瑪爾河及注入黑龍江的各河流域的鄂倫春部落的管理,統歸牛錄章京管轄;清入關前由盛京總管統轄,後改為昂邦章京,又沒寧古塔昂邦章京,後又改稱為寧古塔將一軍。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划出歸黑龍江將軍統轄,三十年(1694年)在將軍之下設布特哈(其署地設在現在的扎蘭屯);雍正五年後,創設卡倫(哨所)五十處,呼瑪爾卡倫為其中之一,乾隆二年(1737年)因卡倫對俄人防守不嚴,經常有俄人越界,教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新整頓,並於光緒六年(1880年)至光緒十年(1884年)為止增設了五處卡倫。光緒八年(1882年)後,呼瑪縣歸屬興安城總管;光緒十九年(1893年)後歸援澤副都統屬下的庫瑪爾路協領;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沙俄入侵後,此地所設的卡倫一度廢毀。直到光給三十二年(1906年)重新恢復;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設立了呼瑪直隸廳,隸屬黑河府署下。民國元年(1912年)改為呼瑪設治局,民國三年(1914年)呼瑪設治局改為呼瑪縣,縣知事公署在金山鎮,同年黑龍江水泛濫,使金山鎮日趨蕭條,便將縣治移至古站(即現在的呼瑪鎮)劃屬黑龍江省黑河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管轄,呼瑪縣直屬黑龍江省,為一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呼瑪縣仍屬黑龍江省管轄,為了類縣;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劃東北為十四省。呼瑪縣劃屬黑河管;在此後歷次地方行政機構改革中,均隸屬於黑河省;直至1945年東北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將偽省合併為九省,呼瑪縣劃屬黑龍江省,沿續至今。漠河縣,以境內漠河命名。漠河,古稱「木河」、「末河」,因河水黑如墨,又稱「墨河」。又因河水曲折旋轉若石磨之轉動,亦稱「磨河」。「墨」、「磨」同音,漸沿用「漠 」。漢晉屬鮮卑,隋唐屬室韋,金屬上京蒲峪路,元屬嶺北行省,明屬奴爾干都司木河衛,清代屬黑龍江副都統轄區,為索倫部遊獵之地。晚清,1888年10月(清光緒十四年),清朝政府於老溝開辦漠河金礦。金礦興起,「兵民輻輳,商賈繁榮,屹然為邊重鎮」。1908年8月 5日(清光緒三十四年七月初九日),清廷批准設置漠河直隸廳,駐漠河,列入「緩設名單」 。1909年(清宣統元年),設置漠河總卡官,駐漠河,節制洛古河、訥欽哈達、漠河、烏蘇里、巴爾嘎力、額木爾、開庫康、安羅卡倫。總卡官於翌年6月7日(清宣統二年五月初一日),「接管地方一切事務」。隸屬璦琿兵備道。中華民國成立後,1914年5月8日,奉令將漠河總卡衙門改設漠河設治局,駐漠河街,隸屬黑河道。1917年1月1日,將漠河設治局改為漠河縣,為二等縣,縣署駐漠河街。全縣共劃分兩個行政區,管轄21個村屯。1929年2月,撤銷道制,改由黑龍江省直轄。同年4月,由二等縣提升為一等縣。東北淪陷後,初由黑龍江省管轄,1934年12月改隸黑河省。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隸屬黑龍江省。1947年3月,撤銷漠河縣,併入呼瑪縣。1948年1月,將斯大遼克以西劃給內蒙古自治區管轄,確定洛古河以上第一號航標燈為黑龍江省與內蒙古自治區的分界點。1981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准,設置漠河縣,以呼瑪縣北部的漠河、興安兩個公社和大興安嶺地區所屬的阿木爾、圖強、古蓮3個區為漠河縣的行政區域。同年8月16日,正式成立縣人民政府,駐西林吉鎮,歸大興安嶺地區管轄。  1992年,漠河縣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黑龍江上游右岸,大興安嶺山脈北麓,祖國的最北端。東與塔河縣接壤,南與呼中區和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左旗毗連,西與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右旗為鄰,北與俄羅斯隔江相望,沿黑龍江國境線長245公里。全縣總面積18233平方公里。全縣共轄7個鄉、鎮。1992年末全縣總人口8.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3萬人;滿、蒙古、達斡爾、鄂倫春等少數民族人口佔總人口的2%。縣政府駐地西林吉鎮。 (以上摘自《黑龍江省志·地名錄》)    漠河名稱來源於河名。漠河又名墨河,此河發源於內興安嶺,北注入黑龍江,其河水黑如墨色,故名墨河,後演變為漠河。此河現已乾枯。  唐虞三代屬肅慎地;兩漢時為匈奴主部的邊界地;三國時期屬鮮卑東境地,晉時為豆子國,屬鮮卑地;北魏時為烏路候的屬地;隋代歸屬東突厥;唐代歸屬渤海靺鞨部;遼代為遼東道的附屬地;金代歸黃龍府管轄;元代屬和林路總管府;明代分屬朵顏、東寧、夫余等衛管轄;清為援琿副部統的轄地,後歸墨爾根副都統府管轄。光緒年間隨著老溝金礦的興起和發展,使此地逐漸變成者溝金礦對內對外往來的門戶,由於此地較為重要,使欲在光緒三十四年(1808年)設置漠河直隸廳,但未能實行.宣統元年(1909年)設立漠河總長,同時在黑龍江沿岸即漠河領域內設國境監視所六處,均也漠河總長管轄;民國元年(1912年)於巴爾虎設監視所十處,也歸漠河總長管轄。民國三年(1914年)漠河監視所與珠爾干監視所管轄地域合併,設置漠河沒治局,隸屬於黑龍往省黑河道.民國六年(1911年)漠河設治局改為漠河縣.偽滿洲國初期本縣隸屬於黑龍江省為丙類縣,康德元年(1934年)偽滿洲國改行帝制,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將東北劃分為十四省,本縣劃歸新設的黑河省管轄。康德六年(1939年)六月又將興安北省的北部劃歸本縣管轄.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東北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東北新省區方案,改東北為九省,將偽北安,黑河兩省合併為黑龍江省,漠河縣劃底黑龍江省管轄。後漠河縣撤銷,併入呼瑪縣。一九八一年五月十四日又由呼瑪縣的部分行政區域析置恢復漠河縣。  1981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准:設立漠河縣,以阿木爾、圖強、古蓮3區,呼瑪縣的漠河、興安2公社為其行政區域,駐地西林吉。8月16日正式設立。  1981年,國務院批准恢復漠河縣,在古蓮區的基礎上組建漠河縣政府,撤銷阿木爾、圖強兩區,其行政區管轄原阿木爾、圖強、古蓮和待開發的無人區富克山4個區。轄西林吉(原屬古蓮區)、圖強(原屬圖強區),勁濤(原屬阿木爾區原名阿木爾鎮)3個鎮和漠河、興安(原名額木爾)2個公社。馬倫、開庫康公社劃歸塔河縣。  1984年公社又改為鄉。至1990年底全縣行政區劃管轄為西林吉鎮(縣城,設一個橋北街道辦事處,13個居民委員會,7個自然屯);圖強鎮(下設育英一個街道辦事處,10個居民委員會);勁濤鎮(下設長纓一個辦事處,13個居民委員會);漠河鄉(下設3個村民委員會;3個自然屯);興安鄉(下設5個村民委員會,5個自然屯)。一、清末時期境域  1909年(宣統元年),始置總卡衙門,衙署駐於漠河。總卡衙門負責漠河一代地方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稅收、民事和涉外事務等職責。據璦琿副都統姚福升於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勘定,漠河總卡所轄8處卡倫,為設治基礎。西到洛古河卡倫以上8千米的額爾納河口,下至呼瑪爾總卡所屬依西肯卡倫分界,東西長約350餘千米。南以伊勒阿林山(金伊勒呼里山)山脊線與嫩江縣分界;北到黑龍江中游與俄羅斯國隔江相望,南北寬220千米。轄區總面積15.8萬方里,合3.95萬平方千米。  二、民國時期境域  據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存(民國元年7月4日)《黑河道及沿邊各署局、卡暫行辦事許可權》載:漠河總卡在民國之初區域無變,「呼瑪廳改設治局,現轄區域,暫依擬設呼瑪、漠河兩廳屬境為界,呼瑪內之呼瑪爾河總卡官,因呼瑪現設治即行裁撤。」「唯漠河總卡(官)距呼瑪甚遠,暫仍設立,並管所轄各分卡,仍歸呼瑪設治局節制。」1912年(民國二年)冬,因呼倫貝爾蒙古獨立,珠爾干河總卡官趙春芳組織漢軍二營,佔據吉拉林,與叛蒙拚死抵抗。呼倫蒙古獨立後,唯珠爾干河總卡轄地不服叛亂。之後,黑龍江督軍命令趙春芳率兵退守漠河,並決定將珠爾干河總卡併入漠河總卡。  1914年(民國三年)初,珠爾干河總卡轄地與漠河總卡轄地完全合併後,於同年5月間成立漠河設治局,其轄境範圍包括珠爾干河總卡併入轄地6.2萬方里,合1.55萬平方千米。轄境四至:東部以安羅卡轄界與呼瑪的依西肯卡轄界接壤,西部經額爾古納河與俄羅斯的後貝加爾州為界,東西長435千米,南至伊勒呼里阿林山與嫩江縣毗鄰,北至黑龍江主航道水中流與俄羅斯國的阿穆爾州以水為界,南北寬約375千米。據1914年(民國三年),黑河道尹調查,漠河設治局轄境總面積為22萬方里,合5.5萬平方千米,相當於今天漠河縣總面積的3倍多。  1917年(民國六年)1月26日,漠河縣成立,縣轄區域與設治局區域相同,又據1928年(民國十七年)漠河縣公署內務調查統計,漠河縣總面積為30.36萬方里,合7.59萬平方千米。1929年(民國18年)歐浦設治建縣。將漠河東北部劃規歐浦縣,漠河區域變化為:東至馬倫與歐浦、呼瑪縣接壤,西至額爾古納河,與蘇聯後貝爾加州為界,東西寬345千米;南至伊勒呼里山,與嫩江縣和以牛耳河與呼倫貝爾的一部分為界,北至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與俄國阿穆爾州為界,南北寬375千米。  三、偽滿時期境域  1934年(偽康德元年)漠河淪陷為日本殖民主義統治,偽漠河縣管轄範圍仍沿襲民國時期的區域。同年,偽滿洲國中央改行帝制,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將東北三省劃為14省管轄,漠河縣隸屬偽黑河省。據偽黑河省總務廳於1935年(偽康德二年)10月調查,漠河縣總面積為433150平方米,和32638.7平方千米。  1939年(偽康六年)6月,又將興安北省北部劃歸漠河縣管轄。其四至:東與歐浦、呼瑪兩縣接壤,南與興安北省交界,西南、西部與室韋、奇乾兩縣毗鄰,西北和北部隔水與蘇聯赤塔、阿木爾兩洲相望。  四、解放時期境域  1947年3月,漠河縣解放。人民解放軍某部三旅領導漠河人民成立民主政府,接管全縣。同年6月,黑河專署專員許烈到漠河視察,並率領章文坦、謝寶齋2人帶工作隊正式接收漠河,成立「建聯會」,一切權力歸建聯會。  1948年1月,因西部斯大遼克相距漠河太遠,交通困難,不便領導,黑河專署派建聯會主任謝寶齋到內蒙古協商化界,將斯大遼克以西劃給內蒙古管轄,劃定洛古河以上第一號航標燈為內蒙和黑龍江省的分界點,同時成為漠河西部的分界線。  五、現行境域  1981年5月14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塔河、漠河兩縣,其轄區域東以塔河縣為鄰,西與內蒙古的額爾古納旗為界,南和內蒙古額爾古納左旗、大興安嶺地區呼中區之一部接壤,北隔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與蘇聯赤塔、阿木爾兩洲相望。上至額爾古納河口,下至謝尼康河口,沿黑龍江邊界線長245千米,南北寬150千米,總面積18233平方千米,佔大興安嶺地區總面積的21.6%,佔全省總面積的3.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7人。面積是黑龍江省最大的縣份,人口密度是全省最低的縣份之一。【區劃沿革】  一、清末區劃  1909年(宣統元年)置漠河縣總卡,實行卡倫制管理,分轄洛古河、訥欽哈達、漠河、烏蘇里、巴爾嘎力、額木爾、開庫康、安羅8卡。此外,有 連 一個鎮,駐有國稅徵收局,新立屯一個鄉,駐有鄉警所。  二、民國區劃  1912年(民國元年),原呼倫貝爾管轄的珠爾干河總卡併入漠河總卡,同時將其所轄11卡劃入漠河總卡管轄,同年,中華人民國政府內務部頒發《地方自治務例》,行政區劃實行區制,因當時政令不一,總卡管轄區域仍沿用舊時卡倫制,全境共設1街1鎮1鄉,19個卡倫。即:漠河街、溫河卡、漠河卡、訥欽哈達卡、畢拉爾卡、連鎮、開庫康卡、莫里勒克卡、額勒和哈達卡、珠爾干河卡、新立屯鄉、烏蘇里卡、牛耳河卡、長甸卡、奇乾卡、安羅卡、洛古河卡、永安卡、伊木河卡、額木爾卡、巴爾嘎力卡、溫河卡、巴爾嘎力卡、奇雅河卡。  1914年(民國三年),裁撤漠河總卡衙門,置漠河設治局。其行政區劃沿用總卡舊制。  1917年(民國六年),改設治局為縣,始置區,全縣共設兩個行政區,轄21個村屯(卡倫屯)。第一區:南起吉拉林河北至額勒和哈達,共轄11個卡倫屯。第二區:西起額爾古納河口,東至依西肯東界,共轄9個卡倫屯,另有連 1個鎮。  1922年(民國11年),全縣劃為一街、一鎮、一鄉。街、鎮、鄉按區段管轄所屬卡倫屯。漠河街,街內按警察配置劃分3個區,3個甲,60牌。連 鎮,設2個區,未設甲,25個牌。新立屯鄉,設1個區,未設甲,25個牌。  1925年(民國14年),全縣劃為3個行政區。漠河為第一區,轄漠河街,洛古河、訥欽哈達2個卡倫屯。連 為第二區,轄連鎮,烏蘇里、巴嘎力2個卡倫屯。新立屯為第三區,轄新立屯鄉,阿木爾、開庫康、安羅3個卡倫屯。  1928年(民國17年),取消區制。全縣劃為1城,1鎮,1鄉。即縣城(轄漠河,訥欽哈達、洛古河);連 鎮(轄連 、烏蘇里、巴爾嘎力、額木爾)。1930年(民國19年),全縣劃分為1個鎮、4個閭,18個村。  三、偽滿區劃  1934年(偽康德元年),偽漠河縣成立後,沿用民國行政區劃。  1936年(偽康德3年),偽滿政府實行保甲制。全縣共設4個保,40個甲,400個牌,轄4000戶(獨身按一戶計算)。縣城內設2個保,連 鎮設1個保,新立屯設1個保。保,設保董1人;甲,設甲長1人;牌,設牌長1人。  1944年(偽康德11年),全縣改保甲製為街村制。全縣劃為漠河、連 2個街,洛古河、漠河上村、烏蘇里、額木爾4個村。洛古河村(轄西口子、斯大了克、洛古河3個自然屯)、漠河上村(轄訥欽哈達、漠河上村2個自然屯)、烏蘇里村(轄永合站、烏蘇里、巴爾嘎力3個自然屯)、額木爾村(轄新立屯、額木爾、開庫康、馬倫4個自然屯)。  四、解放後至1976年  1947年,漠河縣解放後,撤消縣治,劃為呼瑪縣第五行政區,區轄漠河、額木爾、馬倫、開庫康4個鄉。  1956年,撤區實行鄉村制,設漠河、額木爾、馬倫、開庫康4個鄉。鄉下設村,共6個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實行鄉村合一制,改鄉為人民公社,即漠河、額木爾、馬倫、開庫康4個人民公社,公社下設生產大隊,共12個生產大隊。  1970年在原漠河縣境內設立古蓮、阿木爾兩個區(縣級),區設公社。  1976年將阿木區轄圖強公社划出,設立圖強區(縣級),三個區均為政企合一制。為開發大興安嶺林區,196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開發大興安嶺林區。同年8月10日,國務院批准,以黑龍江省呼瑪縣和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各一部分行政區域設立大興安嶺特區。特區人民委員會與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政企合一」,駐加格達奇,受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雙重領導,以黑龍江省領導為主。特區下設松嶺、新林、呼中、塔河4個區(縣級)。  1967年11月,經黑龍江省革命委員會批准,成立大興安嶺特區革命委員會,特區人民委員會正式撤銷。1970年2月,特區設置加格達奇區。同年4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撤銷大興安嶺特區,設立大興安嶺地區,將黑河地區所屬的呼瑪縣和呼倫貝爾盟所屬的鄂倫春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劃歸大興安嶺地區管轄;8月,設置大楊樹區。至此,大興安嶺地區共轄1縣、2旗、6區。1971年10月,設置阿木爾區。1973年3月,設置古蓮區。1975年 9月,撤銷大楊樹區。1977年3月,設置圖強區。是時,全地區共轄1縣、2旗、8區。1979年5 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將鄂倫春自治旗和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同年7月1日正式辦理移交手續。  1980年9月,根據新《憲法》的規定,將大興安嶺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為大興安嶺地區行政公署,「由實變虛」,為省政府的派出機關。行政公署駐加格達奇區,管轄1縣、8區。1981 年5月,國務院批准,設置塔河縣和漠河縣,撤銷塔河、阿木爾、圖強、古蓮4個區。是時,大興安嶺地區共轄呼瑪、塔河、漠河3縣和加格達奇、松嶺、新林、呼中4區。至1992年,大興安嶺地區的縣區設置無變化。 (以上摘自《黑龍江省志·地名錄》)    1964年設大興安嶺特區。  1970年大興安嶺特區改為大興安嶺地區,地區駐加格達奇。原屬黑河地區的呼瑪縣(駐呼瑪鎮)和原屬呼倫貝爾盟的鄂倫春自治旗(駐阿里河)、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駐尼爾基)劃歸大興安嶺地區。轄1縣、2自治旗。  1979年將鄂倫春自治旗和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大興安嶺地區轄呼瑪縣。  1980年9月4日,中共黑龍江省委批准大興安嶺地區革命委員會更名為大興安嶺地區行政公署。  1981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准:(1)設立塔河縣,以塔河區和呼瑪縣的開庫康、依西肯、十八站3公社為其行政區域,駐地塔河鎮。(2)設立漠河縣,以阿木爾、圖強、古蓮3區,呼瑪縣的漠河、興安2公社為其行政區域,駐地西林吉。  (本部分沿革資料摘自地方志) 先秦時期,為東胡部落聯盟體屬地。西漢時期,為漢廷護烏桓校尉和遼東屬國都尉雙重統轄。三國、兩晉時期,為鮮卑拓跋部轄區。北魏時期,嶺南為烏洛候地,嶺北為室韋地,均隸屬北魏王朝。  隋唐時期,為室韋督都府屬地,受平盧節度使管轄。遼代,嶺南為上京道東北路招討司所轄,嶺北為烏吉敵烈統軍司所轄。金代,嶺南歸蒲與路所轄,嶺北為東北路招討司所轄,北部為烏古敵烈統軍司所轄。  元代,成吉思汗於1214年,將嶺南分封於大弟弟拙赤·哈薩爾和二弟合赤溫·額勒赤,將嶺北分封給三弟帖木哥·斡赤斤。1288年,元朝實行行省制,為遼陽行省開元路管轄。明代,屬奴兒干指揮都司管轄。今漠河縣為木河衛管轄,塔河縣為塔哈衛管轄,呼瑪縣和新林區為額克衛管轄,加格達奇區、松嶺區和呼中區為堅河衛管轄。  1645年(清順治二年),為盛京駐防內大臣(1646年改稱昂邦章京)管轄。 1653年(清順治十年),由鎮守寧古塔昂邦章京管轄。 1662年(康熙元年),由鎮守寧古塔等處地方將軍所轄的寧古塔副都統衙門管轄。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由鎮守黑龍江將軍衙門所轄的瑗琿副都統管轄。 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達斡爾、鄂溫克和鄂倫春族人由布特哈總管衙門管理(副都統級)。 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嶺南由黑龍江將軍衙門所轄墨爾根副都統管轄。嶺北由瑗琿副都統管轄。  1731年(雍正九年),布特哈總管總理大興安嶺各族八旗事務,隸屬黑龍江將軍。 1734年(雍正十二年),嶺南劃歸呼倫城總管統轄。嶺東南由墨爾根副都統管轄,嶺北由瑗琿副都統管轄。 1743年(乾隆八年),嶺西改由黑龍江將軍所轄的呼倫貝爾副都統管轄。 1871年(同治十年),清廷將大興安嶺鄂倫春族人按住地分為五路編為佐。阿力河流域為阿力路佐領管轄,呼瑪河流域為呼瑪爾路佐領管轄,多布庫爾河流域為多布庫爾路佐領管轄。  1882年(光緒八年),由黑龍江將軍興安城總管管理鄂倫春五路。 1883年(光緒九年),興安城總管撤裁。鄂倫春阿力路、多布庫爾路由黑龍江將軍墨爾根副都統管轄,呼瑪爾路由瑗琿副都統(亦稱黑龍江副都統)管轄。 1884年(光緒十年),布特哈衙門改製為布特哈副都統,總領鄂倫春五路和索倫部。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清廷撤裁布特哈副都統,以嫩江為界分設東、西布特哈總管衙門。今大興安嶺地區為西布特哈總管衙門管轄。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嶺南為黑龍江行省(簡稱黑龍江省)呼倫兵備道呼倫直隸廳管轄,嶺北為瑗琿兵備道瑗琿直隸廳管轄。 1909年(宣統元年),今漠河縣為珠爾干河總卡倫和漠河總卡倫管轄,今塔河縣、呼瑪縣為呼瑪爾總卡倫管轄。  1912年(民國元年) 6月25日,嶺北隸屬民國政府黑龍江瑗琿兵備道(同年8月26日改為黑河道)瑗琿直隸廳。同年7月1日,呼瑪爾總卡倫改製為呼瑪設治局。嶺南屬少數民族上層叛亂分子的「偽呼倫貝爾地方自治政府」。  1914年(民國三年),嶺南隸屬黑龍江省龍江道布西總管公署。同年1月11日,嶺北呼瑪設治局改製為呼瑪縣,漠河總卡倫改為漠河設治局,隸屬黑河道。 1915年(民國四年),嶺南改製為布西設治局管轄,隸屬黑龍江省龍江道。 1917年(民國六年),嶺北漠河設治局改製為漠河縣,隸屬於黑龍江省黑河道。 1920年(民國九年),嶺南隸屬於呼倫貝爾善後督辦。 1925年(民國十四年),呼倫貝爾善後督辦改製為呼倫貝爾道,轄嶺南地區。 1929年(民國十八年),嶺北呼瑪縣辟設歐浦縣。呼瑪縣、漠河縣、歐浦縣隸屬於黑龍江省黑河市政籌備處。嶺南隸屬於呼倫貝爾市政籌備處。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嶺南為偽興安分東省管轄,嶺北三縣為黑龍江省管轄。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嶺南為新合併的偽興安東省所轄的巴彥旗管轄,嶺北三縣為偽黑河省管轄。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嶺南由新合併的興安總省所轄的巴彥旗管轄。  1945年11月,東北人民政府將原偽北安和偽黑河兩省合併,設立黑龍江省。嶺北三縣由黑龍江省黑河地區行政辦事處管轄,嶺南由呼倫貝爾自治省(1946年3月,改為呼倫貝爾臨時地方政府)巴彥旗管轄。 1946年3月,嶺南由納文慕仁盟巴彥旗管轄。8月12日,嶺北三縣由黑龍江省黑河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 1947年2月, 嶺北三縣隸屬黑嫩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3月,漠河縣、歐浦縣合併於呼瑪縣。9月呼瑪隸於屬於新黑龍江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5月,興安嶺省撤銷,內蒙古自治區成立,納文慕仁盟隸屬內蒙古自治區,嶺南屬納文慕仁盟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與巴彥旗合併)管轄。  1949年4月11日,嶺南隸屬於新成立的呼倫貝爾盟。9月,嶺北呼瑪縣隸屬於黑龍江省新改稱的黑河專員公署。 1951年10月31日,嶺南由呼倫貝爾盟新成立的鄂倫春族自治旗領導。  196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成立會戰指揮部,開發建設大興安嶺東北坡。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行政區一部分,黑龍江省黑河專區呼瑪縣全部和嫩江縣行政區一部分,劃歸會戰區。初步規劃在會戰區內建設大楊樹、松嶺、呼中、新林、塔河、阿木爾、古蓮、十八站、庫倫斯、南瓮河、霍龍門11個林業公司。同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於大興安嶺會戰區成立大興安嶺特區人民委員會(省轄市級),受會戰指揮部和行政區所在省(自治區)雙重領導,地方行政工作受黑龍江省政府領導。各林業公司設區政府,林場設鄉(鎮)政府。  1965年1月, 林業部在大興安嶺會戰區設立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與大興安嶺特區政府實行政企合一的管理體制。 1966年4月20日, 黑河專區呼瑪縣「嫩漠公路」以北和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東南部劃入大興安嶺特區的行政區。  1967年11月26日,大興安嶺特區人民委員會改為大興安嶺特區「革命委員會」。  1970年4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劃歸黑龍江省領導。大興安嶺特區改為大興安嶺地區。原屬黑河地區的呼瑪縣和原屬呼倫貝爾盟的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族自治旗,全建制劃歸大興安嶺地區管轄。原屬牙克石林管局管理的阿里河林業局、甘河林業局、吉文林業局和克一河林業局劃歸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領導。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隸屬於黑龍江省林業總局。  1979年5月30日,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和鄂倫春族自治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原屬鄂倫春族自治旗的加格達奇區、松嶺區仍由大興安嶺地區管轄,但原屬地權不變。阿里河、甘河、吉文和克一河林業局劃歸牙克石林管局管轄。 同年6月,大興安嶺林管局為林業部直接領導的企業。  1980年9月4日,大興安嶺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為大興安嶺行政公署,成為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  1981年5月14日, 古蓮區改設漠河縣,塔河區設塔河縣。  1982年3月6日,大興安嶺林管局企業管理體制(計劃、財務)單獨運作,仍直屬林業部,與行政公署合署辦公。  1986年1月29日, 國務院批准行署、林管局所在地加格達奇區為縣級區建制。  1991年,國務院確定大興安嶺林管局為全國首批55家企業集團之一。1996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准大興安嶺林業集團成立。
推薦閱讀:

孫嘉淦《居官八約》和直隸總督府

TAG:直隸 | 漠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