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載寺文化與中國武術關係之探討(下)
三、武術文化繁榮——多拳種及理論的誕生
(一)武術拳種的多元化
(1)十三勢;也稱十三勢軟手,這是唐村李氏原創的當家拳種。曾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各地所流傳的的太極拳、通背拳,(有的已經被改造為其他拳種)大都是唐村李氏族人所傳;以及被收集在《王宗岳太極拳譜》中的《無極養生拳論》、《十三勢論》《十三勢行功歌》《太極拳論》《打手歌》《十三勢釋名》均為唐村李氏的先祖李春茂、李仲、李鶴林所創作的。目前由王堡村王三其所傳的十三勢軟手、仍有習練者。王三其是清末民初的武術家,他以拳、槍為妻為子,一生以教拳傳槍為業,終生未娶未育。他所傳授的王堡槍、十三勢軟手等武術綿綿不絕仍有傳播。
(2)太極養生功;李岩、李仲是李春茂的兒子,二人與陳王廷為姑表兄弟。他們結拜於唐村千載寺,習武練拳,在精心研習李春茂無極養生功、十三勢軟手家傳武功的基礎上,共同創編了——太極養生功,並使之在陳、李兩家廣為流傳。據清康熙五十五年《李氏家譜·序》載:「九世公諱仲、諱信(李岩)結陳溝姑表陳公諱奏廷三表兄弟太極門拜師結義,樹志文武,競功成名,創藝太極養生功,練傳無極功、十三勢、通臂功,考舉選貢,誘闖賊營,文武智傑,威振賊雄。」可見,創藝太極拳的是陳王廷、李岩、李仲姑表三兄弟。
(3)陳式太極拳;李岩、李仲、陳王廷姑表兄弟因科舉案分別避難他處,李岩兄弟後參加李自成農民起義軍;陳王廷回家務農,繼續演練太極養生功等。陳王廷的創拳之說,在民國《溫縣誌稿》曾如此記載:「陳王廷,字奏廷。縣東陳家溝之拳術,在明時已著名。至清初,王廷為縣學武生,於拳術更加研究,尤多所心得。近今所謂太極拳,即由其發揚光大,歷代相傳,成為特獨之秘。」
陳氏族人在陳王廷的帶領下,在陳家溝世代相傳,歷經陳氏子孫及其門徒的不斷豐富和發展,發展成今天的具有陳氏特色的太極拳,在太極養生功的園地里開出了艷麗的陳氏、楊氏、武氏、孫氏、吳氏、趙堡等太極之花,太極拳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拳種之一。
(4)王堡槍;王堡槍出自聖門,號稱神槍,與千載寺的神拳(十三勢軟拳)結伴相傳。據清乾隆五十二年王安民所作《王堡槍譜·王堡槍源流序》記載:王堡槍始傳於王氏先祖王仲錦,王仲錦明末受槍法於千載寺太極宮董秉乾。董秉乾,武陟小董人,李春茂門徒;拳、槍、棍法皆精(拳即十三勢軟手,槍、棍乃六合槍棍),且論陰陽,知術數,通兵法,精醫術。王仲錦與唐村李氏系親戚,又與董秉乾最相契,隨傳絕技於王仲錦。王仲錦精心演練槍、棍、拳絕技,技藝嫻熟,世代相傳。
《王堡槍譜·王堡槍源流序》對王仲錦編槍譜的事迹作有記載:「王仲錦,明末清初,王氏六合神槍之鼻祖,受槍法於董老人秉乾,復編注槍譜,有承先啟後之功。」七代王安民,將先輩所傳槍譜整理,使王堡槍更加系統化,這是王堡槍在傳承史上的第一次大飛躍。《王堡槍譜·王堡槍源流序》記載:「安民,清乾隆,槍法絕倫,授徒千人,生於雍正辛亥。」王安民生活在乾隆時期,與王宗岳共同師事李鶴林,屬同門師兄弟。王安民在《王堡槍譜·王堡槍源流序》中說,「仲錦公曾精心演練槍棍拳絕技,技藝嫻熟,世代相傳,二傳廷臣、大理,三傳振、倬,四傳鑄、明亮、熊渠,五傳吾代多人。是時,我與師兄萇乃周及晚輩霖蒼樹志成名,再拜唐村李公鶴林門下,發奮深造槍棍拳絕技,功力摧堅,所向無敵,譽名神槍。」
第九代傳人王霖蒼幫助獲嘉縣令熊公平平息寶豐、郟縣諸賊,清嘉慶十八年又幫助懷慶府知府袁公御滑匪於修武。王堡槍架勢低,槍用中鋒取其窄,在使用中作用非凡,在武林有「槍挑黃河兩岸,拳打南北二京」之稱。
(5)通背拳;這是千載寺的當家拳種之一。據唐村《李氏家譜》記載,李氏族人曾踏遍祖國的河南、河北、陝西、山西、湖南、湖北、浙江、廣東、廣西、江西等十多個省市,傳授通背拳、十三勢拳、劍、槍。目前在博愛流傳的通背拳有,無極通背纏拳、108勢通背拳、通背拳對練之《通背招遞》等,這是其他地方所未見的。
(6)心意六合槍、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槍,李自奇所創,李友傳於濟源。李自奇墓碑上記載「?嚴尊堂兄春茂師導創修研傳,游教晉陝心意拳六合槍宗師」。唐村《李氏家譜》記載:「李開,字佑,號友,配吳氏,行二,生二子懷啟、懷元(字生明),遷井裡村,庠生,生於萬曆二十九年,崇禎十三年牟誘入闖賊營為將,十七年李信遭殺後,生死不明,身無所終。早年千載寺習拳,文武雙修。」
據濟源傳說,李友負傷後到此養傷,並在此傳拳。濟源市勛掌村所傳《神拳拳譜》內容包括太極拳、心意六合拳、通背拳、炮拳以及其他拳種。就拳譜而論,多為心意六合槍、心意六合拳譜以及一些練功的方法。但從《神拳拳譜》中可以看到,李友所傳的心意六合槍、心意六合拳,正是李自奇所創修研傳的心意六合槍、心意六合拳。《勇戰心意槍法》的序,應是李自奇所作。譜中的《神拳九要論》與陳長興的《太極拳十要論》除個別字句有些不同外,大部分一字不差,只是陳長興的《太極拳十要論》比《神拳九要論》多了「剛柔」一篇。《神拳拳譜》這一鐵的事實證明,李自奇創修研傳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槍是一代宗師,
(二)武術理論的成熟
(1)從唐宋而到明季,無極養生武功的傳承綿綿不絕。到了明萬曆年間,無極養生武功不僅得到發展,而且還出現了我國目前最早的武術拳論《無極養生拳論》。《無極養生拳論》載之於新發現的康熙五十五年李元善所修撰的唐村《李氏家譜》,為無極拳大師李春茂於明萬曆十八年春在太室祠的傳拳訓論。據清康熙五十五年所撰《李氏家譜》記載:「李春茂名葉蓁,中貢後入千載寺、三聖門、太極宮,拜師博公武道,習拳渡劍,看星相,讀兵法,弘揚三教合一論,無極養生功,十三勢拳、劍、槍藝,譽傳神功,游教傳拳於晉、魯、陝、浙、湖、廣數省,赫名焉。」他的《無極養生拳論》宗旨是「攬陰陽,奪造化,轉乾坤,相氣機,於後天中返先天,復出歸元,保合太和。」認為「無極養生功乃人之無意、無形聯先天極妙之主體沖和之本始,陰陽動靜之初源也。萬物之生,負陰抱陽,人之真元所從而來,靈明所從而抱,無極生太極矣。於此而與五行八卦元通,通則變,完全人身之陰陽而保此靈明者也,永人之天年,暢達人之血脈筋骨,欲從後天返先天而衛生之術無極養生功者也。苟以異端目元遠矣,無極養生功有百益而無一害,雖以之強吾氏族也,謂世裔賢徒大功練而遠矣。」他的《十三勢論》現在仍被研究太極拳的理論家們和太極拳愛好者視為最高經典。該家譜還載有《十三勢行功歌》殘篇一則:「十三拳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變換虛實須留意,氣遍身軀不少滯,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故變化示神奇,勢勢存心揆力意,得來不覺費工夫,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聞靜氣騰然。尾間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仔細留心向推求,屈伸開合聽自由。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若言休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推用意絡何在,益壽……」以下殘缺。
(2)李仲作《十三勢釋名》、《十三勢行功心解》。《十三勢釋名》為:「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十三勢者棚履擠按採挒肘靠,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此五行也,合而言之,十三勢也。棚捋擠按即坎離震兌,四正方也;採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進退顧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
《十三勢行功心解》為:「以心行乞,務令沉著,乃能收劍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精神能提的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意氣須挽的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動虛實也,發勁須沉著、松靜專主一方,立身須正中安舒,支撐八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至,氣遍身軀之謂也,運勁如百鍊鋼,何堅不摧。形如捕兔之鵠,神如捕鼠之貓,靜如山嶽,動似江河,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力由脊發,步隨身換,收即是放,斷而復連,往複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極柔軟然後極堅硬,能呼吸然後能靈活,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先求開展,後為緊湊,乃可臻於縝密矣。
又曰:先在心,後在身,腹鬆氣劍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在心,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動往來氣貼背,劍入骨,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全神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氣如車輪,腰如車軸。」
眾所周知,儒家經典的核心是「中庸」。太極拳講究「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勿隱勿現」,「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講的都是這些道理。在技擊上,更講究「捨己從人,以柔克剛。」
道家的精髓是陰陽、動靜。《十三勢行功歌》就貫徹了道家導引養生的思想。如「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聞靜氣騰然,尾閭中止神慣頂,滿身輕利頂頭懸」等等。在千載寺還有一塊《導引圖》就是教導習武者如何循經走穴,暢達氣機,實現大小周天的。
佛家講求對立的統一,如開即是合,合即是開,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佛家的這些理念實際上是我們常講的對立統一,陰陽轉化。如動之則分,靜之則合,過無不及等等。
(3)李鶴林繼承了其先祖所創的武功並把它發揚光大。他所創作的《太極拳論》、《打手歌》被研究者們認為是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講清了太極養生功的理論淵源,是指導我們習練太極養生功,應用太極養生功進行實戰的好教材。《打手歌》與《太極拳論》的內容是互相依存的。《打手歌》的第一韻:「棚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這一韻的重點是第二句「上下相隨人難進。」怎樣做到呢?《太極拳論》給予的回答是:「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勿隱勿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虛,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退之則欲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打手歌》第二韻:「任他聚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太極拳論》則有「隨屈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打手歌》第三韻「引進落空合即出,粘連黏隨不丟頂。」《太極拳論》則有「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打手歌》第四韻:「剛柔快慢自有為,形觀耄耋能御眾。」《太極拳論》則有:「有力打無力,手快打手慢,是皆先天自然自能,非關學歷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能何為。」因此可以這樣說,《打手歌》是取之於《太極拳論》的精華;《太極拳論》則是將《打手歌》理論化、系統化。《打手歌》是將《太極拳論》用之於實戰;《太極拳論》則是將《打手歌》的實戰經驗進行總結,從實戰經驗上升到理論。有人以「察四兩撥千斤」之句的「察」字以否定《打手歌》與《太極拳論》相依的關係,這是非常錯誤的。在李氏先祖的武術著作中就有「四兩換千斤」的說法。李鶴林只是將其先祖的武術語言加以改造而翻新而已。
李仲《十三勢行功心解》,李鶴林《太極拳論》、《打手歌》等的發現,使目前在全國、全世界廣泛流傳的不朽的太極拳理論著作都有了母本。唐村的這些新發現震撼了整個太極拳界,這些新發現使多少年來太極拳流源之謎找到了明確的答案。
四、結語
太極拳,只是千載寺文化寶庫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又是凝聚千載寺三教合一特殊文化於一身的光耀奪目的明珠。它之所以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是因為它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凝聚著浩翰的民族文化的精華。陳王廷創立陳式太極拳已屬定論,但是,我們仍要深入考釋千載寺武術文化,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千載寺武術文化孕育了聞名世界的太極拳,而太極拳僅僅是千載寺武術文化寶庫中的一粒明珠。
千載寺作為無極養生武功——十三勢養生武功——太極養生功——太極拳發源地逐漸被人認知。太極拳現在已經成為世界性的拳種。不僅中國各城市、鄉村到處都有太極拳愛好者,而且世界各地都有太極拳愛好者的隊伍。追根求源,是一切愛好科學探索的人的共同的志向。隨著太極拳的日益普及和太極拳理論研究的日益深入,千載寺作為太極拳的創拳地、發祥地將日益受到國人和世界太極拳愛好者的關注,並呈現出了全球化的研究發展趨勢。千載寺武術文化全球化所帶來的觀念變革和觀念更新,打開了很多創造領域和可以想像的文化空間。因此,我們有必要重新修復千載寺,使古老的養生文化發揮出更加深遠而廣泛的影響。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崑崙決、武林風、武林傳奇等國內大型格鬥賽事?
※中國——俠文化中的武術!
※【武術】內家神跌圖解
※傳說失傳的八卦六十四掌 即學即用的地表最強扇巴掌技術
※迎風初開的文件夾【武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