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抗日「神劇」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

抗日「神劇」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

文/木蟲

近日,抗日題材電視劇《一起打鬼子》因「褲襠裡面掏出手雷彈」等「雷人」 劇情,引發網路吐槽一片,已被廣電局叫停。近年來,一些抗日題材的電視劇,屢屢出現離奇場景,什麼手榴彈炸飛機、彈弓射殺敵人、放屁熏死日本兵,等等劇情,令人啼笑皆非,在捧腹大笑的同時,大家不知所以然。

《一起打鬼子》中的銀妹,牽引戀人的手伸進自己的衣服摸胸,然後,又從褲襠裡面掏出一顆手榴彈。《邊城漢子》中,被下了春藥的寡婦,脫光衣服,之後台詞露骨、直白、雷人。《永不磨滅的番號》中,八路軍營長朝天空隨便扔了一顆手雷彈,竟然炸毀一架日本飛機。《滿山打鬼子》中的小英雄用彈弓射殺敵人。《向著炮火前進》中,男主角竟然要射程達800公里的機關槍。《抗日奇俠》中的英雄更是手撕日本鬼子,一下將敵人撕成兩半。《青春烈火》中的美少女穿著緊身短裙,跳著艷舞……

抗日「神劇」的確很暴力、很過癮、很傳奇、很色情!甚至勝過武俠劇、色情劇!那麼,在「雷人」抗日「神劇」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是一種什麼力量讓抗日劇變成一種戲劇色彩的悲劇?這是一種特殊背景下的特殊社會現象,還是一種文學藝術的必然現象?是一種大眾欣賞趣味的變化發展,還是一種文人編劇創作傾向的潛移默化?

木蟲以為主要是因為以下三點,導致抗日劇演變為「雷人」神劇。

一是對自由創作和自由欣賞的隱性渴求。不管作者也好、編劇也好、導演也好、觀眾也好。人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欣賞什麼,不欣賞什麼?都不是一個人,一個組織,一個審核機構能夠左右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想、感情、欣賞水平也在不斷地變化和發展。大家喜歡寫什麼,喜歡寫那些事情,喜歡反映什麼,喜歡怎麼寫?最終反映一個什麼主題,表達了一個什麼感受,傳遞了一個什麼信息?這都是文化工作者自己的事情。但是,不可否認,中國在文藝創作方面,還有著種種忌禁。還需要一些沒有思想深度和藝術鑒賞水平的人來把關。因此,在創作者的潛意識裡面,什麼是吸引人的,什麼能夠為觀眾提神,什麼最適合當今的文化市場,什麼樣的文藝形式最受人們歡迎?是心中有數的。但是,由於受題材的限制,受多方面的制約,受層層把關、審查,只好把自己對當前文化市場的理解,用最容易獲得審查通過的、本該嚴肅的抗日劇來表達和體現,其骨子裡面其實是對自由言說、不受限制的一種渴求。

二是對文藝題材單一性的厭倦和審美疲勞。文藝題材的單一性很難滿足文藝工作者的創作慾望。但是,為了順利通過審查關,同時為了適應市場需求,編劇和導演只好在有限的題材上,盡量通過演繹,來滿足觀眾的欣賞慾望。因為,像那些反腐敗題材,黑社會題材,反映司法不公,等反映現實生活問題的題材,也即反映社會問題的電視劇,一方面拿捏不準,不敢或不願或不能選擇,一方面審查起來很是麻煩。而抗日劇、古裝劇、魔幻劇,則不僅風險係數小,而且審查起來能夠輕鬆過關。其實,日本正式投降距離今天已經七十年了,也即是說今年70歲的老人及其以下歲數的中國人,都沒有親自參加過打日本鬼子的真實戰爭。大家只是在電視劇、電影、文藝作品中,看見過日本鬼子,對日本鬼子的仇恨、已經沒有上一輩人那麼強烈和直觀了!單一的題材,讓人有一種厭倦和審美疲勞。不是不能反映打鬼子,而是天天在打打殺殺之中,天天在仇恨之中,天天在炮火之中,已經讓人們有了一種疲勞感。即使真的在戰場上,恐怕也沒有那麼大的力氣和憤怒了!

正是這種隔世恩仇,才使抗日劇越來越有些變味!

三是對人性的一種特殊反思和時代價值觀再現。一些抗日「神劇」,從表面上看,沒有原先的真實了,沒有原先的感人了,但是,不可否認,更吸引觀眾的眼球了,更能引起共鳴了。比如《箭在弦上》曾被多方質疑,但是,卻躋身電視劇10億元俱樂部,非常叫座。抗日劇沒有原先的沉重感了,但是多了喜劇色彩,多了藝術性,多了輕鬆感,多了戲說的成分!其實質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是一種力量對比的體現,是一種心情的體現,最終是一種民族自信的體現。

抗日「神劇」是中國強大的一種潛在表達,是中國思想逐步成熟一種藝術再現,是中國經濟已經躋身世界第二之後的一種輕鬆和自信。過去,我們是一個弱者對一個強者,那是需要多麼的認真、謹慎、嚴格、沉重、一絲不苟啊!而現在我們是一個強者對一個較為弱小者,這時候就會表現的輕鬆、戲謔、雷人!

但是,這一切都是不知不覺中發生的,即便是編劇、導演、演員也都是在不知不覺中、不自覺地完成的(除非木蟲告訴他們)。就像一個巨人和一位小人摔跤一樣,巨人總是會表象的輕鬆一些!然而,在這種輕鬆之後,大家更需要的一種自由、平等、藝術、文明的氛圍!

2015.5.25

推薦閱讀:

香水背後有什麼科學?
吸粉與吸金:票房神話背後的明星們
健康食品背後的「危機」
深度解析「港險」火爆背後的原因(上)
你的容貌背後是你的修行

TAG:隱藏 | 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