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美術界的「全能大師」——張松茂

藝術家簡介

張松茂(號芝山松茂)(b.1934—),陶瓷美術家,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主攻人物畫,擅畫山水,兼長花鳥畫。

1951年 拜舅舅「珠山八友」劉雨岑為師學藝。

1954年 進入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從事陶瓷美術研究設計。

1959年 由景德鎮市政府授予首批「陶瓷美術家」稱號。

1980年 作品《井岡春色》,陳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江西廳。

1988年 被輕工業部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1997年 作品《紫歸牡懷圖》,成為江西省政府贈送香港成立的禮品。

2006年 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

2008年 被世界手工藝理事會評選為「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

「瓷繪」的精神所在,即將文人的品格注入其中,將高雅的審美情操溶於畫面之內,亦將作者對時代的感悟充分地體現於畫作之上。

山水丨釉上

張松茂先生出生於1934年,此時正值中國的多事之秋,然而,也正是這種動蕩的生活在有意識與無意識間將張先生引領到了瓷繪藝術的道路之上,如今,回憶起當時的學畫經歷,張先生尤其感恩兩人,其一為珠山八友的領袖人物劉雨岑,在上個世紀初期,珠山八友以獨特的文人瓷繪藝術聞名於全國,劉雨岑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作為「瓷業美術研究社」和「月圓會」的創始人之一,他的瓷繪技藝在當時實屬首屈一指,張松茂的父親便是劉雨岑的得意門生,年幼的張松茂也曾受教於劉雨岑門下,並在生活上多次受到劉先生的鼎力支持,這一經歷對於他的藝術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其二是徐天梅,他是珠山八友之一徐仲南的兒子,對於張松茂而言,他不僅是授業恩師,更是給予他高度認可的岳父。在這兩位恩師的帶領下,張松茂徜徉於景德鎮的瓷繪名人圈中,他的藝術天分在12歲左右便已顯現無遺,他於1946年所繪的一件《淵明採菊》粉彩茶壺用筆遒勁靈活,施色雅緻,人物造型精準,布局合理,其整體風格全然不見稚氣,因此,這件產品一擺放到店面中便很快被人高價購走。

松茂先生善於吸收民間藝術中諸如青花、半刀泥、影青刻花、琺琅彩、剪紙、年畫、石雕、木雕的工藝特色,藉助攝影、油畫的表現技巧,研習金石、書法,他藝趣廣泛,技法精深,達到了「集眾家之長,成一家之法」的藝境。博取融匯,兼收並蓄,廣采各姊妹藝術之長,是他不斷邁上藝術新台階的重要途徑。他功底深厚,作瓷畫亦作紙畫,成就極大,是我國陶瓷美術界的全能畫師。

革命勝地井岡山丨粉彩

墨色暈染的山水圖,稍許綠色的洗染和諸多的點綴、山巒疊障、雲氣繚繞、蒼翠渾然一體,構成一種大氣磅礴、朦朧虛幻的景境。松茂先生的許多作品都表現了這種風格、與中國水墨畫先生張大千、李可染十分相似。正象青花瓷的「青」色一樣,陶瓷上的「墨」色素樸、單純,與陶瓷本身的渾厚體格相互融洽,在其深層蘊涵上體現的是傳統中國文化尤其是老莊玄學的純、素的精神追求。

松陰觀瀑丨粉彩

1995年作 三顧茅廬丨粉彩

中國的山水畫,向以意境的深遠見勝。而意境深遠的要素之一,是表現宇宙大氣派的空間之「遠」。 松茂先生的山水畫,尤其以大型山水瓷壁畫,以構圖取景的狀闊,意境的深遠而令人驚嘆。

竹林七賢(局部)丨釉上踏雪尋梅

紅地白梅丨粉彩

「墨」(或「青」)之純色並不意味著單調。在西方美學看來,「美是在有限中看出無限」,藝術中的超越,不應當是形而上的超越,而應當是「即自的超越」,是即每一感覺世界中的事物自身而看出超越的意味。這與莊子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於萬物」是一致的,「墨」色被庄玄之學稱之為「母色」、「玄色」,這正合乎中國道家的宇宙發生觀,「有生於無」,「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然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是「墨」生「五彩」。無怪乎《畫山水訣》中說:「夫畫道之中,水墨為上,肇自然之理,成造化之功」。荊浩《筆法論》云:「氣韻懼盛,筆墨積微,真思卓然,不貴五彩。「墨」在畫論中被稱為逸格,代表了中國畫的最高嚮往。

白梅丨粉彩

白梅丨粉彩

粉彩花鳥畫,是松茂先生陶瓷藝苑中的另一枝奇葩。他的花鳥畫、色彩艷美,形象生動。富有歡躍的生活意趣和明晰的層次質感。對明暗關係的處理,他一般突出畫面的灰調,並以畫面的暗部來襯托出花葉的新艷色澤,達到了一種生動逼真的效果。顯示出畫家在吸收了西畫的寫實技法和形式的基礎上,融匯陶瓷藝術的民族特性和工藝特點,探索到的一種弘揚博大、「師古」而「創新」的精神。

一樹寒梅白玉條丨圖

梅妻鶴子丨粉彩

梅花、蘭花、竹、菊花。被人稱為「四君子」。品質分別是:傲、幽、堅、淡。梅、蘭、竹、菊成為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徵,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最常見的題材,正是根源於對這種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也是詠物詩文和藝人字畫中常見的題材,號稱花中四君子。

梅花愈老愈精神丨釉上

春訊丨釉上

明代黃鳳池輯有《梅竹蘭菊四譜》,從此,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畫家用「四君子」來標榜君子的清高品德。《集雅蔡梅竹蘭菊四譜小引》:「文房清供,獨取梅、竹、蘭、菊四君者無他,則以其幽芳逸致,偏能滌人之穢腸而澄瑩其神骨。」四君子並非浪得虛名,確實各有它的特色: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蘭,空谷幽香,孤芳自賞;竹,篩風弄月,瀟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趨炎勢。

只留清香滿人間丨釉上

春訊丨釉上松柏常青

以松柏象徵堅貞。松枝傲骨崢嶸,柏樹莊重肅穆,且四季長青,歷嚴冬而不衰。《論語》贊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松與竹、梅一起,素有「歲寒三友」之稱。文藝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徵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 也可代表萬古長青,長壽的象徵。

千峰雨過青如染,萬樹籠煙翠欲流丨粉彩

山高水長丨粉彩

廬山小天池丨粉彩

「松蔭觀瀑」詩意瓶,上繪詩仙松蔭觀瀑圖,背面為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詩句,大氣磅礴,寓意人生豁達開朗,天人合一,逍遙洒脫之意,尤其山林中高士觀賞遠處飛瀑,太白詩意,大師手筆,意境盎然深遠。引人注目的是圖中那株碩大的松樹,枝繁葉茂,亭亭如蓋,作品通過作者的思想使其人格化,盡顯蒼勁高古之姿,高士挺立於巨石之上,雙手置於身後,長袖飄拂,舉目眺望,遠處飛瀑如煙如帶飄然而下,似乎傳來隱隱水聲。這種種景物營造出一種雄渾、高古、幽遠的意境,烘托出山中高士清高曠達的胸襟和悠閑恬淡的心情。為世俗紛繁所累的現代人看來,令人嚮往。使人在思想上受到感染,產生共鳴。

松鶴延年瓷板畫丨粉彩

黃山四景丨粉彩

三顧茅廬丨雪景粉彩隱逸山水

鳥飛青山外丨釉上

陶瓷彩繪是一門工藝性極強的情趣細活,除了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對寫實的功力要求極高,沒有一種對藝術的純真虔誠和持久的嚴謹及精熟的專業技巧,而是拿一種其實是「江郎才盡」的輕漫胡弄來對待,無論是鑒賞者還是市場,決不會給他以大的僥倖。

望廬山瀑布丨釉上

白雲生處丨釉上竹影婆娑

竹枝桿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國人民喜愛,有「梅蘭竹菊」四君子、「梅松竹」歲寒三友等美稱。中國古今文人墨客,愛竹誦竹者眾多。

竹在清風中簌簌的聲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讓詩人深深感動,而竹於風霜凌厲中蒼翠儼然的品格,更讓詩人引為同道,因而中國文人的居室住宅中大多植有竹子。王子酞說:「何可一日無此君!」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樸實直白的語言,顯示出那悠久的文化精神已深入士人骨髓。

竹林七賢薄胎碗丨粉彩

張松茂善畫竹,也喜竹,他有一種文人特有的風骨,在其代表作品《竹林七賢》中,以經典的文人雅集場景為題材,筆法兼具「珠山八友」徐仲南的「亂而不亂,齊而不齊」的畫竹之法,筆道蒼勁有力,雋秀挺拔,氣韻流暢。

竹林七賢瓷瓶丨粉彩

竹林七賢瓷瓶局部丨粉彩

粉彩是一門對技法要求極高的釉上彩繪工藝,尤其是工筆粉彩。在景德鎮傳統中,粉彩繪畫可以初分為畫工(只負責勾勒線條)和填彩兩道工序。而畫工中,又分工筆和寫意,再往下還要細分為山水、人物、花鳥、圖案等類別。無論哪個類別,都需要長期的練習,才能掌握所有的技法,而一般人只要掌握了一項,就足以一生衣食無憂了。此外,粉彩的填彩工藝更是難上加難。除了細緻的填彩技巧外,顏料配置是最大的關鍵。由於粉彩顏料在燒成前和燒成後顏色變化較大,而顏料配比方式又極其繁多,想要燒制出一個如意的顏色,往往就需要長期的摸索和試製,其中耗費的時間與精力難以想像。因此,在景德鎮,即使同屬於粉彩,不同技法的學習或改變依然需要極高的成本,對於以陶瓷為生的工匠們來說,這顯然無法承受。於是,在長期熟能生巧式的重複繪畫中,很多老藝人一生都不敢越「雷池」一步。而張松茂,無疑是一位全能的大家。

國內陶瓷藝術收藏圈,若說起景德鎮的張松茂先生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位80高齡的國寶級老藝術家不僅是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更是國內由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授予「首屆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稱號的唯一一人。他的瓷繪藝術題材廣泛,不僅精於人物、山水、花鳥,亦擅長題字、邊角裝飾,尤其是他所繪的牡丹圖,更是在傳統粉彩花卉技巧的基礎上創造了以多種色彩穿插過渡形成立體層次感的新技法,因此,他被譽為我國陶瓷美術界不可多得的「全能大師」。


推薦閱讀:

[轉載]張松溪註解心經

TAG:美術 | 陶瓷 | 大師 | 張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