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譯文] 秋葉落滿蕭瑟的山林,到哪裡去尋找你的蹤跡?
[出典] 韋應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
註:
1、《寄全椒山中道士》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 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 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 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 何處尋行跡?
2、注釋:
寄:寄贈。
全椒:今安徽全椒縣,唐屬滁州。
郡齋:滁州刺史衙署的齋舍。
山中客:指全椒縣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澗:山間流水的溝。束:捆。一作「采」。
荊薪:雜柴。
白石:即白石英。
瓢:將乾的葫蘆挖空,分成兩瓣,叫做瓢,用來作盛酒漿的器具。
風雨夕:風雨之夜。慰:一作「寄」。
空山:空寂的深山。滿:一作「遍」。
行跡:來去的蹤跡。
3、譯文1:
今天郡齋受到寒氣侵襲,忽然想起山中隱居的那位友人。你一定在澗底打柴,回來以後煮些清苦的飯菜充饑。我想帶著一瓢酒去看你,讓你在風雨夜裡得到些安慰。可是秋葉落滿蕭瑟的山林,到哪裡去尋找你的蹤跡?
譯文2:
今天在衙署的休息室中頗感寂寞冷清,忽然想起全椒山中的友人。他大概在深澗下捆束荊柴吧,歸時或許又像仙人一樣煮白石以充饑。我本想馬上拿起一瓢酒,在風雨凄涼的夜晚去慰問他。怎奈繽紛落葉積滿空山,到什麼時候才能尋找到他的行蹤呢?
4、韋應物(公元737~792年),唐代著名詩人,擔任過江州刺史、左司郎中和蘇州刺史,世稱「韋江州」、「韋左司」、「韋蘇州」。韋應物青年時代不拘小節,豪傲放蕩。安史之亂後,他流落失職,才開始發奮讀書,並在多處擔任地方官,目睹了百姓疾苦和社會弊病,思想漸趨成熟。
韋應物的詩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留下了「寒雨暗深更,流螢渡高閣」、「殘霞照高閣,青山出遠林」等流傳千古的佳句。
韋應物被認為是效仿陶淵明最神似的一位詩人,《蔡覺夫詩話》中有云:「淵明詩,唐人絕無知其奧,惟韋蘇州,白樂天嘗有效其體之作,而樂天去之際亦遠甚。」。確實,韋應物的山水田園詩景緻優美,高雅恬淡,清新自然。他在擔任滁州刺史期間所作的詩《滁州西澗》,有動有靜,有聲有色,借景述意,為後人廣為傳誦。
5、此詩當作於公元783年(唐德宗建中四年)或公元784年(興元元年)秋日,時作者在滁州刺史任上。
這首詩乍看沒什麼驚人之句,好像一潭秋水,冷然而清,頗有陶淵明的風格,向來被稱為韋詩中的名篇。有人說它「一片神行」,有人說是「化工筆」(見高步瀛《唐宋詩舉要》),評價很高。
題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會吐露對山中道士的憶念之情。但憶念只是一層,還有更深的一層,需要讀者細心領略。
詩的關鍵在於那個「冷」字。全詩所透露的也正是在這個「冷」字上。首句既是寫出郡齋氣候的冷,更是寫出詩人心頭的冷。然後,詩人由於這兩種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這寒冷氣候中到澗底去打柴,打柴回來卻是「煮白石」。葛洪《神仙傳》說有個白石先生,「嘗煮白石為糧,因就白石山居。」還有道家修鍊,要服食「石英」。那麼「山中客」是誰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艱苦修鍊,詩人懷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讓他在這秋風冷雨之夜,得到一點友情的安慰。然而詩人進一層想,他們都是逢山住山、見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許在這塊石岩邊安頓,明天恐怕又遷到別一處什麼洞穴安身了。何況秋天來了,滿山落葉,連路也不容易找,走過的腳跡自然也給落葉掩沒了,因而也不知去何處找對方。
詩雖淡淡寫來,卻使讀者能感到詩人情感上的種種跳蕩與反覆。開頭,是由於郡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終於又覺得找不著他而無可奈何;而詩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終於無從消解。
詩人描寫這些複雜的感情,都是通過感情和形象的配合來表現的。「郡齋冷」兩句抒寫,可以看到詩人在郡齋中的寂寞。「束荊薪」、「煮白石」是一種形象,這裡面有山中道人的種種活動。「欲持」和「遠慰」又是一種感情抒寫。「落葉空山」卻是另一種形象了,是秋氣蕭森、滿山落葉、全無人跡的深山。這些形象和情感串連起來,便構成了情韻深長的意境,很耐人尋味。
蘇軾很愛這首詩。《許彥周詩話》載:「韋蘇州詩:『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東坡用其韻曰:『寄語庵中人,飛空本無跡。』此非才不逮,蓋絕唱不當和也。」施補華《峴佣說詩》也指出:「《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東坡刻意學之而終不似。蓋東坡用力,韋公不用力;東坡尚意,韋公不尚意,微妙之詣也。」這便是自然和造作的分別。
6、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白霜悄悄浸上小徑,秋風輕輕褪去碧樹的長衫,你踏在空山中,漸覺寒意,想到了尋道的蹤跡。
深山遠離塵世的紛擾,茂林中有餐不罄的鮮柑野栗,青草里有享不盡的野趣香柔。歸隱於此,你可以在菊花開遍的南山西疇臨清流而賦試,可以在明月朗照的林間撫琴而長吟。
也許你厭棄的是秦淮河畔隔江而唱的歌女,也許你厭倦的是燈紅酒綠香飄徹的大街,也許你無奈的是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的慘象,也許你淡泊的是官場上爾虞我詐的權術之爭。有的人在醉眼朦朧,有的人在熙熙攘攘為利往來,紅塵俗世,何來這閑看花開花落、漫遊雲捲雲舒的雅緻潔趣!
我與你一同陶醉在這樣的景緻里:空中有飛鳥流雲,山腳有白水青田,蟬蟲在林間喁喁私語,芳草清香在微微濕潤的空氣中蕩漾。霎時間,那曾被黑暗籠罩的心扉、暗夜裡惶然飄忽的心境,竟又搖曳著明亮起來;曾經破碎凋零的希望,也隨這聖潔的月華拼聚飛升。
只此一瞬,明白了你獨上高樓的理由,明白了你的隱逸情思,懂得了一個人要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要有質本潔來還潔去的品性。
韋蘇州呵,你似隱逸於雲中的弦月,將陰霾的天空也點染上了神聖而高潔的光芒。
7、宋代禪宗將修行分為三個境界。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空山無人,水流花開。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一種理解:第一境「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喻示自然茫茫尋禪不得,舉目所見無非客觀對象;第二境「空山無人,水流花開」,雖然佛尚未尋到(也尋不到),但「水流花開」則喻示了對我執法執已經有所破除的消息,「水流花開」,是一無欲非人的聲色之境,水正流、花正開,非靜心諦視無以觀,觀者正可以藉此境以悟心;第三境「萬古長空,一朝風月」,喻示時空被勘破,禪者於剎那間頓悟。禪宗最激烈地破除偶像崇拜,以走向自然取代那個高懸俯視的「他者」似乎是它尋求解脫的必由之路,自然作為色相、境界,被賦予了不可或缺的「唯心」的意義,是個體解脫的最直觀的親證。禪宗這樣看待自然,明顯地不同於莊子,卻又與莊子精神有著內在的關聯。莊子是自身親和於自然,禪宗是於自然中親證自身,目的都是獲得自由,但面對著自然,前者的逍遙是「游」(親和)出來的,後者的解脫是「證」(覺悟)出來的。而這第三種境界,便是參透了人生所有大是大非,而與天地精神往來的"悟」。
另一種理解:
三個境界中都有「空」字,三個境界就是對「空」的三種不同的理解。第一境界中的「尋」--人向上天追問自身起源,追問所謂「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的三個千古難題。第二境界中以「無」,表明人已經從自然中剝離出來,與外在的「水流花開」自成一獨立世界。而第三境界中的「萬古」與「一朝」的融合同一,則說明人對有限時空的超越,經過否定之否定之後,達到天人合一之境。
8、一直感覺「落葉滿空山」一句,似乎除掉平實就是平淡,似乎除掉質樸就是淳樸,似乎並沒有多麼絕妙的地方。
說實在話,似乎這句詩在中國古典詩詞名句的浩瀚海洋中並不是多麼輝耀,似乎它的文字平實得幾乎讓人發現不了一點中國詩文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修辭程式的蹤影,似乎這句詩在原詩中也並沒有多麼新奇、特別的地方。
在韋應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原詩中,「落葉滿空山」還有上下句和語境:「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自然,「落葉滿空山」應該是說大山莽莽、落葉蒼蒼,道士實在不易見得。別說落葉掩跡、大雪失蹤、密雲融影、薄霧迷途,單單講那道士,他原本就幽居世外、不染纖塵,好似閑雲野鶴,自然「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了,尋他,確實,委實不易。
如果從詩句的上下語境看,「落葉滿空山」僅僅就是表達落葉掩跡、大雪失蹤、密雲融影、薄霧迷途的意思,突出的尋訪故人的艱難。
但是,我們如果割斷此句的綿綿語脈,站在欣賞內涵和技法的角度,甚至從高考詩詞鑒賞試題的細緻入微、豪纖畢現層面來欣賞這句詩,我們就會發現,「落葉滿空山」一句確實非同凡響。
首先,「落葉滿空山」緊緊扣住了景物的季節特點,詩句不是交代的很明白嗎,是「落葉滿」的季節,自然,詩人慾尋友的季節屬於深秋或暮秋或晚秋,這種季節正是閑暇的時期,也是出行或尋友或賞景或散心或遣懷或將息的大好時機。
其次,「落葉滿空山」僅僅選取了一個特寫鏡頭,不說尋友路途的遙遠、行程的艱辛、環境的艱險,卻說「落葉」成為巡行的阻礙,把「尋隱者不遇」原本的艱難寫得富有詩情畫意。
第三,「落葉滿空山」隱隱突出了一種寥廓、孤絕的氛圍。詩的頷聯寫道:「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從詩句可以看出,詩人要尋找的山中的道士,在這寒冷季節需要到澗底打柴,打柴回來卻是「煮白石」維持生計。由此看來,「山中客」一定是個遠離塵囂、不問世事、不染纖塵的艱苦修鍊者。他們的超拔、堅韌品格就體現在寥廓、孤絕環境下的忍耐上。道士是高士,不言而喻了。
第四,「落葉滿空山」確確採用了誇張的修辭。一般來講,大凡層巒疊嶂之地、密林幽谷之處,一般不會多麼荒涼,尤其是那些世外方人,必然選擇極其「宜居」之境練功、禪修、避世,絕然不會在荒蠻之地棲居。「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那些地方往往季節晚而變化緩,很多地方還會生長大量四季常青植物,那麼,詩人說道人居住的地方「落葉滿空山」,實在是誇張落葉之繁、山境之幽啊。
第五,「落葉滿空山」實實運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看看這句詩,我們的眼前似乎就飄零著片片落葉,我們的耳畔似乎就縈繞著落葉窸窸窣窣的悅耳聲音。原本是「空山」,卻有著這種清純、清脆的妙音幻覺,委實是詩句的妙處啊。
仔細推敲,「落葉滿空山」實屬千古絕唱了。
9、有些朋友,遇見就好,不必相伴;
有些美酒,盡興就好,不必糾纏;
有些相遇和分別,
感動就好,
承擔就好,
卻不必思念.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10、整個夏天,山林都蔥鬱著。
整個夏天,都布滿了關於你的傳說:
若有人兮山之阿……
傳說,你是山林中的一個樵夫,布褂草履,穿行在茂密的林木間,那叮叮噹噹的斧斤聲,常常和著雲雀的鳴唱回蕩。還說,曾經在某個黃昏,有人隔著澗水,在對面的山路上向你打探過投宿的路徑。
傳說,你在方圓百里無村無店的山頭,搭了一間茅屋,你自釀了果酒,儲存了柴薪。你總習慣在風雨的夜裡,高高地掛起一盞燈,接引那些趕路的人,來與你分享那一壺薄酒,一爐暖意。
傳說,你是從不知什麼朝代,就一直居住在這片深山中的人。你幾乎忘記了塵世的話音,卻熟諳了樹木之聲,花草之語。你知道哪一道溪澗邊的水蓼先發芽、山桃先吐蕊,哪一棵珙桐先展翅,哪一片杜鵑先著錦,哪一枝山茱萸先結果,哪一樹楓葉先燃情……你喜歡和鳥雀對話,喜歡和鳴蟲絮叨,喜歡和走獸相互串串門。
傳說,你是厭倦了人世的喧嚷,來這片山林里幽居的人。誰也不能具體說出你茅屋的所在,只傳說周圍散漫地生長著許多小黃菊,屋裡堆滿了書卷。又傳說那屋裡什麼紙墨都沒有,你早已把那些泛黃的書頁當了柴燒,煮了茶,一心默讀清夜的星空,讀聚散舒捲的雲霧煙嵐,讀山林里四季榮枯的消息……傳說月光清亮的時候,也會有人聽見恍惚是從竹林深處,隱約傳來你悠悠的琴聲,夜晚的松濤之中,也常揉和著你清越的吟嘯,苔蘚青青的小路上,也常常可以見到你的屐痕,蒼老的樹榦上,偶爾也可以發現你用松針寫下的幾句閑詩,還散發著余香。
傳說,你是耕雲種月餐風飲露的人,任何人間的屋宇草舍都不適合你長久地居留。你已過慣了雲遊的生活,山川是讀不完的錦繡文章,日月是不熄的燈火,你總是不倦地向著雲深之處,一步一履地讀過去……
……
秋天很快就來到了,關於你的傳說漸漸地少了,最後氤氳成了關於夏天的一抹記憶。
這個秋天,天空常常陰霾著。
這個秋日的暮晚,又是冷雨霏霏,我又習慣性地支起小小的火爐,煮起一壺薄酒,暖暖的酒香中,驀然間又想到你。
這秋風秋雨的暮晚,你可有一處安身的草舍,可也有一壺暖熱的薄酒,在紅紅的爐火上烹煮?
捧著暖暖的一杯酒,思緒徘徊在傳說中你出沒過的深山茂林、水窮雲起處。
山闊,秋空,落葉紛飛……
沿向你的路,在哪裡?
11、酒醉人……
醉的是神經
求得是解脫,得到的是麻痹
醉醒後是: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的迷惑。。。
茶也醉人。
醉的是心情……
止思慮,止心力。。
品過之後:享受的是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的愜意。。。
最醉人……
身在其中享受的是情中的剎那。。瞬間即永恆,剎那成終古
萬古長空,更是那一朝風花雪月……
12、落葉滿空山。是的,地上已經厚厚一層,鬆鬆軟軟地,無聲無息。從飄落著的黃葉上輕輕駛過,輕輕地,不感覺壓著它,只感覺親近它!原先在枝頭,現在在腳下,原先的綠轉瞬已逝,現在是滿地黃花堆積。這片片勁飛的的落葉,瀟洒著離開枝頭,剛烈果斷,毅然決然,痛快淋漓!同樣讓我欣賞,於是我釋然。因為,希望已經孕育在這凋零了、卻又厚厚的蓄積之中。秋風過後,冬雪來臨,春心萌芽的時候,它們將再生!那將是更加絕美的再現!
不要惋惜短暫的美,也不必指責秋的無情。如此奮力地活過以後,總要擺脫大樹的約束,葉落終要歸根的。為了自由將自己永遠地埋在深深的樹根下,也許正是落葉的精神吧。它們掙脫大樹束縛的真正目的,也許正在將最後的心血注入樹根,好讓大樹在寒冷的冬天留駐希望的養分吧。來年,樹枝上又會長出新的、更茁壯的新葉,那些新葉子正是它們當年的身影!
誰說「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誰說「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呀!想到這裡,我又為落葉感到驕傲,沒有悲觀,沒有頹傷,沒有消亡。它們能可持續發展呢!這也許就是大自然里所有生命與愛的神秘吧。
13、對歲月的感知變化由立體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寧不令人興嘆?以現代人為例,在農業社會還深刻知道天氣、歲時、植物、種作等等變化是和人密切結合的,但是,商業形態改變了我們,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經沒有任何差別了。這雖使人離開了「看天吃飯」的陰影,卻也多少讓人失去了感時憂國的情懷和胸懷天下的襟抱了。
記得住在鄉下的時候,大廳牆壁上總掛著一冊農民曆,大人要辦事,大至播種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會去看農民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農民曆差不多翻爛了,使我從小對農民曆書就有一種特別親切的感情。一直到現在,我還保持著看農民曆的習慣,覺得讀農民曆是快樂的事,就看秋天吧,從立秋、處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極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黃昏林園裡清黃的落葉,不都是在說秋天嗎?所以,雖然時光不再,我們都不應該失去農民那種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城市不是沒有秋天,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就會知道,本來從東南方吹來的風,現在轉到北方了;早晚氣候的寒涼,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與黃昏的彩霞,都與春天時大有不同了。變化最大的是天空和雲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漸漸地加深藍色的調子,雲更高、更白,飄動的時候彷彿帶著輕微的風。每天我走到陽台抬頭看天空,知道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園記憶中的那個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開的個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見到落葉的同一個秋天。
若能感知天下,能與落葉飛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謙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熱鬧的城市,秋天也不會遠去,如果眼裡只有手錶、金錢、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葉擊中,也見不到秋天的美。
秋天的美多少帶點瀟湘之意,就像宋人吳文英寫的詞「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一般人認為秋天的心情會有些愁惱肅殺。其實,秋天是禾熟的季節,何嘗沒有清朗圓滿的啟示呢?
我也喜歡韋應物一首秋天的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在這風雲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麗清明的季節,要在空山的落葉中尋找朋友的足跡是多麼困難!但是,即使在紅磚道上,淹沒在人潮車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跡,更是艱辛呀!!(林清玄)
14、如果,對所謂的愛情可以定義一個長相。我想,可以是一幅丹青的模樣。每一個筆觸,每一滴水墨,都像看到至愛的眼神,最純粹也最複雜。我沒有遇到過,但我想,那種深深的韻意,要用很長的時間去詮釋。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跡,卻已消失。所以,真的,我該走了。如初遇,如訣別。一切已隨時間消散……
15、現實畢竟是現實,大多時候社會培養的只能是「實幹家」,想要體味真正的浪漫主義,還得求索在屈原的楚辭中、李白的詩行里。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說句心裡話,我很羨慕古之賢者漁弋山水之間、放浪形骸之外的生活。一徑松竹籬扉,兩葉煙霞窗戶,三卷黃庭,四季花開處,不好詣人所以無咸來聞訊,慣遲作答所以不庸人自擾。於是盡享「山中無甲子,歲盡人不知」的妙曼和「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的狂狷,就如東坡所言:「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無奈窗外日光彈指過,席前花影座間移,所以人寄一世,經不起太多的幻滅和逃避,我們在哀嘆流年被偷換、無處尋行跡之餘,還得學會淡定和思索。正如一位朋友在考場遇挫後自我解嘲的那樣:「好讀書和好色其實有一個相似之處,就是不求甚解,所以哪怕此生皓首窮經?」看他苦中作樂,我忽然覺得這未嘗不是一種處世哲學呢?
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曾說:「人沒有什麼是自己固有的,除了自以為是。」這話雖是揶揄之辭,但不妨把它當作自我認可的一劑良藥,在人生的路上伴隨著我們風雨兼程。也許某一天連我們自己也會詫異:昔日滿山的落葉不知何時已被一掃而盡,行跡也變得豁然開朗了。
16、 慈悲心其實是一種關注人間的崇高情懷,類似儒家講的道德心。禪家講「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禪要尋找的這個「行跡」就是在人間萬象中展現的人生至情,在人生至情中透露的人生至理。關注人生的至情和至理並不違背佛的意旨。
見性成佛,人間情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