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檔案」之青銅器篇
▲後母戊鼎,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後母戊鼎鑄型
後母戊鼎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壁厚6厘米,連耳高133厘米,重達832.84公斤,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器腹部內壁鑄銘「後母戊」,是商王母親的廟號。
2、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材鎮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是商朝晚期青銅禮器,祭祀用品。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羊方尊局部
四羊方尊是中國仍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被認為是傳統泥范法鑄制的巔峰之作,由於這件傑作達到的水平令人難以置信,一度被誤以為採取了新的鑄造工藝。
3、大盂鼎▲大盂鼎又稱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於陝西郿縣禮村(今寶雞市眉縣常興鎮楊家村一組,即李家村)。1952年藏於上海博物館,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大盂鼎銘文拓片
器內壁鑄銘文19行291字,記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冊命貴族盂之事。是現存銘文最多的青銅器之一,大盂鼎銘文是史家研究周代分封制和周王與臣屬關係的重要史料。
4、利簋▲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滅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銅器,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縣零口鎮,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利簋銘文拓片
利簋是迄今能確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銅器。器內底鑄銘文4行33字,記載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即武王伐商的「牧野大戰」。 由此,古代史上這一著名的戰役有了一個絕對年代;它為商周兩代的劃分,提供了重要的年代依據。
5、虢季子白盤
▲虢季子白盤,商周時期盛水器,晚清時期出土於寶雞,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虢季子白盤銘文拓片
盤內底部有銘文111字,講述虢國的子白奉命出戰,榮立戰功,周王為其設宴慶功,並賜弓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盤以為紀念。
6、淳化大鼎▲淳化大鼎,西周青銅器。1979年出土於陝西淳化縣。現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淳化大鼎最大的與眾不同之處是腹壁上鑄有三個半圓形大耳,這種形制的銅鼎為特例,至今僅見此一器。它是迄今所見西周青銅器中最大、也是圓鼎中最大者。
7、曾侯乙尊盤
▲曾侯乙尊盤,戰國早期青銅器。1978年在湖北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曾侯乙尊盤裝飾紛繁複雜,銅尊上是用34個部件,經過56處鑄接、焊接而連成一體,尊體上裝飾著28條蟠龍和32條蟠螭,頸部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終」7字銘文。銅盤盤體上共裝飾了56條蟠龍和48條蟠螭,盤內底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終」7字銘文。
8、戰國中山王鐵足銅鼎▲戰國中山王鐵足銅鼎,1977年於河北省平山縣中山國王墓出土。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中山王鼎銘文拓片
中山王鼎為王墓中同時出土的九件列鼎中的首鼎,鼎身刻有銘文469字,內容記述了該鼎為王十四年所制,斥責燕王噲讓位相邦子之,遭致國破身亡,頌揚自己的相邦司馬 ,輔佐少君謙恭忠信,以及率師征燕,奪城數十座,擴大疆土數百里的功績。告誡嗣子汲取吳國吞併越國、越國覆滅吳國的教訓,要警惕周圍敵國等。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鐵足銅鼎,也是銘文字數最多的一件戰國青銅器。
9、王子午鼎▲王子午鼎,1978年,河南省淅川縣下寺楚墓中出土一套7件用失蠟法鑄造的列鼎,造型裝飾藝術相同,大小依次排列,其中最大的一件就是王子午鼎。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王子午鼎是楚莊王之子、楚共王的兄弟、曾任楚國令伊(宰相)之職的王子午(又名子庾)的器物,中有確切的人名與地名。成為研究楚文化的標準器。
10、春秋蓮鶴方壺▲春秋蓮鶴方壺,春秋中期青銅製盛酒或盛水器,1923年出土於河南新鄭李家樓鄭公大墓,一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青銅館,一收藏於河南博物院。
壺主體部分為西周后期以來流行的方壺造型,有蓋、雙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飾於器身上下的各種附加裝飾,不僅造成異常瑰麗的裝飾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時期青銅器藝術審美觀念的重要變化。
11、何尊▲何尊是中國西周早期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今寶雞市陳倉區),收藏於中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家一級文物。
▲何尊銘文拓片
尊內底鑄有銘文12行、122字銘文,其中宅茲中國為「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記述的是成王繼承武王遺志,營建東都成周之事。
12、龍虎尊▲龍虎尊,商代盛酒器,1957年出土於安徽阜南月兒河,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龍虎尊局部紋飾:虎口噬人
龍虎紋青銅尊腹部的虎食人紋以浮雕虎首為中心,左右雙身,口含一人。人無衣冠,身飾花紋。採用這一構圖意在從正面表現猛虎的完整形象,採取軸對稱的布局使虎身向兩側伸展。鑄造工序十分複雜,是用十八塊母範經兩次焊接而成的,塑之渾然一體,毫無痕迹。
13、散氏盤▲散氏盤,又稱夨人盤,西周晚期青銅器,因銘文中有「散氏」字樣而得名。清乾隆初年出土於陝西鳳翔(今寶雞市鳳翔縣),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散氏盤銘文
內底鑄有銘文19行、357字。記述地是夨人付給散氏田地之事,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散氏盤銘文》 作為西周時期粗獷遒勁的金文書法,是學習大篆的極好範本,與毛公鼎、大盂鼎銘文並稱為金文瑰寶。
版權聲明:本文系本刊原創,圖片和資料來自網路,如需轉載,請和我們聯繫。館兒君喜歡就關注我吧同時歡迎關注我們的微博! 館兒君的好兄弟事兒君正在恭候!@博物館的那些事兒博物館.看展覽微信號:atmuseum我們一直在等待,那個熱愛歷史和文博的你
推薦閱讀:
※國家博物館藏婦好墓青銅器
※我臨青銅器銘文
※2018年台灣中正拍賣春季雜項精品推薦——西周青銅羊首尊品鑒
※青銅器:賞析(2)
※從婦好墓看武丁盛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