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娜·德·波伏娃
西蒙娜·德·波伏娃西蒙·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年1月9日 - 1986年4月14日) 是法國著名存在主義作家,女權運動的創始人之一,薩特的終身伴侶。又譯做西蒙·波娃。波伏娃全名為西蒙·露茜-厄爾奈斯丁-瑪麗-波特朗·德·波伏娃,出生於巴黎,畢業於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1929年通過考試,和薩特同時獲得哲學教師資格,並從此成為薩特的終身伴侶。
學派/流派: 存在主義、女性主義
主要領域: 政治學、女性學、倫理學
著名思想: 模糊倫理學、女性倫理學、存在女性主義
受影響於: 笛卡爾、沃斯通克拉夫特、康德、黑格爾、胡塞爾、克爾凱郭爾、海德格爾、馬克思、尼采、薩特、薩德
施影響於: 巴特勒、加繆、德勒茲、薩特、帕格利亞、弗里丹
摺疊 編輯本段 生平簡介西蒙娜·德·波伏娃?1931年,西蒙娜·德·波伏娃到馬賽教書。薩特則到勒哈佛爾任教。這期間,一個名叫奧爾嘉的女子走進了他們倆的生活。這個三角關係雖然在二人的愛情旅途中佔了很短暫的時間,但卻留給西蒙足夠的題材來完成她的處女作<不速之客>。
1939年,二戰爆發。薩特上了前線。在炮火的間隙里薩特每天都給他「親愛的迷人的河狸」寫情書。(「河狸」是西蒙的昵稱)
1945年,薩特與西蒙及幾個朋友共同創辦「存在主義」哲學的<新時代>月刊。
1943年,她的《女賓客》一書面世,受到讀者的喜愛,當年被提名為法國龔古爾文學獎。從此,她走上了專業作家之路。
1949年,被後人奉為「女權運動」的「聖經」的<第二性>出版。
1954年,以《達官貴人》獲龔古爾獎。
1955年9月,薩特和波娃曾來中國訪問,寫了<長征>一書。此行的結果是《長征》的問世。西蒙晚年將薩特給她的情書刊行於世。書名《致河狸的書信》。可惜的是:「河狸」的回信卻一封也沒編進去。[2]
1986年4月14日,西蒙娜·德·波伏娃於巴黎去世。享年78歲。西蒙的逝世在全世界引起了反響。各種美譽紛紛而至。而當時的法國共產黨總書記馬歇的話尤其深刻:「波娃遠不同意共產黨人的所有觀點,她同我們的爭論是毫不動搖的,但我代表法國全體共產黨員向她致意,因為她始終代表著我們社會進步思想發展的一個重要時刻。」[3]
摺疊 編輯本段 主要作品
《第二性》、《永別的儀式》、《達官貴人》、《女賓》、《他人的血》、《人總是要死的》、《名士風流》、《建立一種模稜兩可的倫理學》、《存在主義理論與各民族的智慧》、《皮魯斯與斯內阿斯》等。
摺疊 編輯本段 所獲獎項作品特徵小說《達官貴人》獲得了法國最高文學獎龔古爾文學獎。
西蒙娜·德·波伏娃
波娃將存在主義哲學和現實道德結合在一起,寫過多部小說和論文,她的小說《達官貴人》獲得了法國最高文學獎龔古爾文學獎。小說的主題在於說明知識分子不能為革命和真理同時服務,兩位主人公的革命目的和方法雖然不同,但在錯綜複雜的關係中都失敗而犧牲了。此外她還寫過多部小說如《女賓》,《他人的血》,《人總是要死的》,《名士風流》以及論文《建立一種模稜兩可的倫理學》,《存在主義理論與各民族的智慧》,《皮魯斯與斯內阿斯》等,提出道德規範與存在主義理論之間的關係。
波娃最重要的作品是她的《第二性》,這部作品被認為是女權運動的「聖經」。書中認為,除了天生的生理性別,女性的所有「女性」特徵都是社會造成的:「女人並不是生就(born)的,而寧可說是逐漸形成(becomes)的……如果說在青春期以前,有時甚至從嬰兒早期,在我們看來她的性徵就已經決定,那不是因為有什麼神秘的本能在直接註定她是被動的、愛撒嬌的、富於母性的,而是因為他人對這個孩子的影響幾乎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要素。於是她從小就受到灌輸,要完成女性的使命。男性亦然。這是這本書的最重要的觀點。 書中提出女人因為體力較差,當生活需要體力時,女人自覺是弱者,對自由感覺恐懼,男人用法律形式把女人的低等地位固定下來,而女人還是甘心服從。她不同意恩格斯所說的從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的過度是男人重新獲取權力,認為歷史上女人從沒有得到過權力,即使是在母系氏族社會。她認為婦女真正的解放必須獲得自由選擇生育的權力,並向中性化過度。她這本書的英文譯本在美國極度暢銷,對造成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女權運動起了很大的作用。
摺疊 編輯本段 人生花絮 摺疊 為何不結婚讓·保羅·薩特和蒙娜·波伏是本世紀法國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大作家。他們兩人的名字在今天早已遠播全球,而且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們二人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更是人們談論的焦點。其中最有爭議、也最有獨創性的就是二人終生生活在一起,但絕不去履行結婚手續。然而,儘管如此,誰也不能否定他們兩人比好多夫妻更像夫妻,他們是戀人、是朋友、是戰友,當然也是同志。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他們的故事是什麼樣的故事?他們究竟給我們的時代帶來了什麼影響?
1929年夏日的一天,西蒙娜經馬歐的介紹,認識了薩特。他們兩人很快就單獨約會了。每天清晨,西蒙娜只要能溜出家門,就一定要去見薩特。他們在一起談論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朋友、書籍、生活、前途......長久的散步和漫長的談話讓他們彼此欣喜不已。
薩特後來回憶了第一次見波娃時所留下的印象:「我認為她很美,我一直認為她美貌迷人,波娃身上不可思議的是,她既有男人的智力,又有女人的敏感。」 波娃後來也同樣說過:「我和薩特的關係是我一生中不容置疑的巨大成就,三十多年來,我們只有一次在就寢時是不和諧的。」 他們的戀愛的確是談出來的,是思想上的共振,以及感覺上的共鳴。
薩特從十歲起就寫了故事、詩歌、隨筆、警句、雙關語、民謠和一部小說。他一直對他遇到的姑娘們說,她們也應該寫作。他說一個人只有創作虛構出來的作品,才能避開生活中的遭遇。而且他決不想成為一個有妻室的人,他決不結婚,決不會過安定的生活,決不會用財產填塞他的一生。他只想週遊世界,積累對他的寫作有好處的種種閱歷。
西蒙娜在理論上也喜歡過冒險生活、耗費精力和一切過激行為。對她來說,大學畢業就意味著自由,從家庭中走出。但她從未想到她是一個天生的作家。十八歲時,她寫了一部小說的開頭幾頁。小說寫的是一個十八歲少女終日關心的事情是保護自己免遭他人糾纏。 可是,西蒙娜畢竟是一個女性,她認識到,對一個姑娘和她受的教育來說,婚姻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說,一個女人應該結婚。但薩特卻絕對討厭婚姻生活。
薩特建議結婚,但他明確指出,婚姻的俗套將不會影響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一致認為,表現得和他們的信念一致是合乎道德的,並認為獨身狀態理所當然。他們兩人都感到只要二人永遠相愛並生活在一起就夠了,這就是婚姻的本質,而勿需去辦理什麼手續。同時雙方都保留一個空間,只能使雙方的感情更加深入。的確,他們的戀情越來越深入,變得更為相互需要,他們決定彼此決不分手。他們考慮的只是短暫的分別,而不是非常孤獨的逃避。西蒙娜寫道:「我們不發誓永遠忠誠,但我們的確同意延遲任何分手的可能性,直到我們相識三四十年的永遠的年代。」
摺疊 人生解讀西蒙娜·德·波伏娃的情感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她既做到了我心飛揚,又做到了愛你如昨,才會譜寫出傳世之作。斷斷續續間,總算是大致瀏覽了我所崇敬的女人。西蒙娜·德·波伏娃,一個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女人,一個一生執迷於愛的女人。透過她與薩特一生一世的愛情契約的誓言,如常人所能理解的只是薩特的身邊不乏女人,而西蒙也有幾個肝腸欲斷的戀人。他們這種獨特的愛情宣言,允許兩個鮮活的個體呈現出開放、自由的性愛觀,但彼此又非常明了他抑或她都是第一位的,這種至高無上的地位,使他們終於險些渡過外界的種種誘惑而最終又回到彼此的靈與肉的交流中。
西蒙與薩特的身上也有著凡夫俗子的烙印,當他們彼此遊離於世俗外,嘗試著刻骨銘心的愛情時,他們同樣也會為新的戀情燃燒與瘋狂,最終卻又拗不過他倆愛情盟約的自律。於是,在探究和找尋西蒙與薩特的心路歷程時,最後的答案卻是異常的肯定,天才的喜新厭舊,最終又為天才的執信回到了最初的諾言。因為只有在真誠的融合中,才可能構築世上牢不可破的愛情堡壘,那就是彼此之間絕對的忠誠與相對的自由。正是這種超凡脫俗的個性使兩位文學大家的感情生活變得如此經典與耐人尋味,在特定的三維中打造出了如此這般空前絕後的愛情神話。
若要套用國人的「屬相論」的話,猜西蒙定是一個屬蛇的女子,命中注定要迎接這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一生完成了那麼多形式多樣、富有影響的作品:小說、散文、哲學論文、社會調查等;一生在經濟上又與薩特是互相獨立,完全不依附男人的新女性;一生游遍了世界各地,享盡了人間的良景美餚。在這一點上,忽然讓我想到了故去的三毛,她同樣也寫過很多,也去過很多地方。唯一不同的是三毛是個缺乏愛情滋養的憔悴的夜歸人,而西蒙則是在薩特不老的愛情里編織著各種仙夢的小姑娘,哪怕在她四十多歲荷爾蒙減少、更年期來臨之時,依然有小她多年的少年郎向她撲來。
西蒙的情感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她既做到了我心飛揚,又做到了愛你如昨,才會譜寫出傳世之作。讓我心跳不已的並不是二人漫漫五十年的愛情長跑,倒是他們二人才智上的比拼與互補及漸入佳境的默契,對生命歡悅的體會,以及真愛的對撞與吸引,使他們成為後人剖析時的真實偉人。
其實真愛在人生之中並非一次。但是,歷史回答了這一切,西蒙或許超脫世俗之上,更加體會到永恆的愛只有一次。西蒙的從容、淡定應該是征服薩特的特質,這使他們能真正達到無他無我、亦他亦我的自為,卻又一生一世緊緊相隨的永恆之愛。所以,也只有西蒙這樣的奇女子才能與薩特相提並論,因為西蒙是惟一的。而薩特身邊的陶樂絲、奧爾加、阿萊特……等女人,終將成為過眼雲煙。薩特一生不變的愛情女主角仍就非她莫屬——西蒙仍是薩特情有獨鐘的獨一無二的女人。
在肉慾與愛情的多元化伴侶之選擇中,他們並沒有因為美麗的邂逅而迷失自己,同樣將各自放在掌心中緊緊相握,傳遞著彼此的溫暖,他們是真正意義上的知心愛人。所以,才演出了一幕超乎世俗的精彩人生。我倒因此而有理由相信,正是靠著彼此永恆的激勵與支持,使他們都成為彼此作品的第一閱讀人。
西蒙的智慧應是她戰勝薩特身邊眾多女人的法寶。一個有著男人智慧的女人,又集女人的敏感於一身的奇女子,憑著她的博學、勤奮和堅定不渝的追求,終究打造出一個名揚天下耐人尋味的法國女人。當然,他與她的赤裸對話,並非源於各自的忠誠,這或許是法蘭西民族的天性使然。這種獨特的民族本性,在我們東方人眼裡真有些不可思議,因為我們灌輸的是愛一個人好難,何況他們能在彼此的相愛之中,互相激勵成為一代大師級名人而熠熠生輝。
摺疊 編輯本段 人物評價法國前總統密特朗稱她為「法國和全世界的最傑出作家」;
另一位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則在一次講演中說:「她介入文學,代表了某種思想運動,在一個時期標誌著我們社會的特點。她的無可置疑的才華,使她成為一個在法國文學史上最有地位的作家。」
1986年4月14日,西蒙娜·德·波伏娃的逝世在全世界引起了反響。各種美譽紛紛而至。而當時的法國共產黨總書記馬歇的話尤其深刻:「波伏娃遠不同意共產黨人的所有觀點,她同我們的爭論是毫不動搖的,但我代表法國全體共產黨員向她致意,因為她始終代表著我們社會進步思想發展的一個重要時刻。」
摺疊 編輯本段 人物爭議波伏娃的很多觀點和作品也備受爭議,例如有保守主義者指責她敵視男性,無視男女差異,破壞傳統家庭觀,其結果勢必造成離婚率和單親家庭的增多(即不能在當時廣泛而普遍地實行。但是不可否認,其廣泛性正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得到擴大),造成男女對立,社會矛盾增多;而自由主義者則認為她的觀點有平均主義之嫌,不僅如此,她還受到了一些女權主義者的批評。
她的代表作《第二性》,從該書標題你就能看出這本書是在抗議男性普遍的統治地位,當你翻看它時,你會發現它敵性別角色和母性。《第二性》最奇怪的特徵在於它幾乎完全沒有討論女性的工作,幾乎通篇都在討論逃離家庭的另一種方式——性。波伏娃認為正是女人在性活動中的被動地位導致她成為男人和自己的情慾對象,這樣就導致她無法成為一個獨立的主體。
《第二性》一書出版於1949年,由於當時科學技術還不夠發達,波伏娃主觀的認為男女差異是父權制的文化偏見所造成。但到了80年代,它受到了醫療技術的檢驗和否定。諸如磁共振造影和PET層析照相掃描等非侵入性診斷技術的開發,使得醫生和生理學家可以對大腦的功能進行更詳細的檢查。他們的發現結果完全否定了女權活動分子的觀點。在實驗室的檢查中,男性和女性的大腦是有明顯差異的。經過適當的刺激,它們會在不同的區域「閃亮」,這些實驗揭示了獨特的神經活動過程。經發現,男性和女性大腦的「硬體」是有明顯區別的,這些差異和荷爾蒙因素印證了男性和女性的行為及態度特徵是不同的這樣一種傳統觀點。[1]
推薦閱讀:
※波伏娃誕辰110周年:在「雙重生活」中追求獨立與自由
※波伏娃之後,既美又聰明的女人是怎麼當哲學家的?
※是什麼想法阻礙了姑娘們活出自己
※波伏娃、弗里達、香奈兒、向京……是什麼讓她們如此迷人?
※波伏娃說「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中的不可抗拒的誘惑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