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與禮儀教育

儒家文化與禮儀教育禮樂文華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網 2013-06-27 10:14 自古以來, 中國被世界稱為「禮儀之邦」。注重禮儀,把禮儀、禮義作為國家政治制度、綱常倫理、習俗民情的本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注重禮儀和禮義教育,主張「克己復禮」、「 居仁由義」,則是中國傳統學校教育和社會風俗教化的特色。在某種意義上講,將禮儀、禮義作為一種基本文化,作為一種教育內容,主要是儒家的文化貢獻。本文就儒家文化與禮儀教育的一些基本情況作一些說明,供各位從事禮儀教育實踐和禮儀研究的同仁參考。

一、儒家的禮儀教育學說

在孔子創立儒家學派時,他不僅把《禮》《樂》《詩》《書》《易》《春秋》列為教學內容,而且把這種以「禮」為核心的教育作為國家政治制度、人倫道德秩序建設的基礎。因此,儒家重視禮制建設,形成了非常重要的學術觀點。

第一,「道德仁儀,非禮不成」。

道德有德理、德智、德育、德義、德言、德行、德性、德儀、德范、德功、等等,禮儀是規範人們社會活動秩序的道德,是人類社會中政治、軍事、道德、法律、教育、祭祀、生活、等等方面無處不在的基本行為準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本質屬性之所在。

《禮記·曲禮》 「道德仁儀,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庄。是以軍制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you)。是故聖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道德仁義,不通過禮教就不能取得成效;教育百姓端正習俗,沒有禮教作手段就不能完滿;判斷訴訟是非,沒有禮儀準則作依據就不能決定;君臣關係、上下級關係、父子關係、兄弟關係,沒有禮製作等級名分就不能確定;從師學習,沒有禮儀作規矩,師生之間就不會親密;排列朝廷官位、整治軍隊、委任官職、執行法令,沒有禮儀作準繩就失去威嚴;向神求福,禱告祭祀,進獻祭品給鬼神,沒有禮儀規範就會不虔誠不莊重。所以君子態度必須恭敬,凡事要有節制,對人要謙讓,如此才能發揚禮義。鸚鵡雖然會學人說話,但仍是飛鳥;猩猩雖然會學人說話,但仍是走獸。如果是人卻不尊禮儀,雖然能說話,其內心不是與禽獸一樣嗎?由於禽獸不懂禮,所以在禽獸中才出現父子共一妻的情況。因為如此,聖人才出來制定禮儀來教化人們,使人們才有了禮,才知道自己與禽獸有本質區別。

第二,「禮者,不可不學也。」

《禮記·冠義》:「凡人之所以為人,禮義也。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而後禮義備。以正君臣,親父子,和長幼。君臣正,父子親,長幼和,而後禮義立。」

儒家認為,一個人必須知禮義,懂禮儀,禮儀教育的作用在於使人知道如何端正儀容身態,表情適當,言辭恭順,只有做到這些,才能使君臣名分確立,父子關係親密,長幼上下和睦。

禮是修身做人的基本準則,教育人們道德規範知識,並對人們實施禮儀行為能力培養,學會尊禮好禮,對於促進每個人獲得做人的尊嚴,具有重要意義。

《禮記·曲禮》:「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夫禮者,自卑為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而況富貴乎!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上古時代,崇尚道德;後來注重得到別人的恩惠一定要進行回報。禮的原則就是推崇恩惠有報答的:如果只講施予他人恩惠卻不考慮受惠者的報答,不符合禮的要求;如果只強調別人報答卻不知道施予恩惠,也不符合禮的原則。只有人們的行為符合禮的規範,社會就會安定;人們的行為不符合禮的規範,社會就會動亂。所以說:禮是不能不學的。禮儀的行動原則是克制自己、尊重別人,即使是地位低下的小商販,也一定有值得尊敬的地方,何況有錢有權的人呢!有權有錢的人知道愛禮行禮,就不會驕奢淫逸;貧賤的人懂得好禮行禮,道德意志就會堅定而不會膽怯迷惑。

第三,「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儒家認為,禮是國家政治大事。實施以「禮」為主的教育,是一個國家搞好政治秩序、社會道德秩序建設的基本措施。

孔子說:「入其國,其教也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風俗人情、文化素質,道德水準,智慧程度,都取決於禮樂詩書的教養;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政治,必須建立在禮儀教育的基礎上。

儒家認為:「禮之於正國也,猶衡之於輕重也,繩墨之於曲直也,規矩之於方圜也。……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不隆禮不由禮,謂之無方之民。敬讓之道也,故以奉宗廟則敬,以入朝廷則貴賤有位,以處室家則父子親、兄弟和,以處鄉里則長幼有序。」

儒家主張國家治理要從尊重禮義教化入手,教給人們禮的規範,堅守禮義,引導人們遵循禮的約束,成為有規矩、有秩序、懂道德的「有方之士」。儒家認為,禮儀的核心是「義」,「義生然後禮作,禮作然後萬物安」。只有做到把把禮儀與禮義結合起來,用以教育人們,無論是國家朝廷,還是社會家庭,都會做到秩序井然,安分守己。

第四,「禮之教化也微。」

《禮記·經解》:「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使人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禮的教育與教化,具有防微杜漸、徙善遠罪,促進社會和諧生存與發展的作用。

《經解》:「故朝覲之禮,所以明君臣之義也;聘問之禮,所以使諸侯相尊敬也;喪祭之禮,所以明臣子之恩也;鄉飲酒之禮,所以明長幼之序也;昏姻之禮,所以明男女之別也。夫禮,禁亂之所由生,猶坊止水之所自來也。故以舊坊為無所用而壞之,必有水敗;以舊禮為之無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亂患。故昏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鄉飲酒之禮廢,則長幼之序失,而爭鬥之獄繁矣;喪祭之禮廢,則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者眾矣;聘謹之禮廢,則君臣之位失,諸侯之行惡,而倍畔侵陵之敗起矣。」

儒家對禮儀教育的作用與意義作了清晰的說明。由此認為,禮儀教育本質是一種道德教育,是修德治國的治具。《文王世子》:「德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國治。」這就是說,上自朝廷,下自鄉里,大到國家,小到家庭,都要有禮儀的規範與約束。因為只有人們在禮儀的規範約束下行動,國家就會君臣有義,政治安定,社會就會長幼有序,男女有別,夫婦有道,恩義有報,民生幸福。《禮記》說:「知為人子,然後可以為人父;知為人臣,然後可以為人君;知事人,然後能使人」。所以,禮儀教育是教人做人的教育,上至王子,下至百姓,必須學習禮儀,懂得做人的基本準則。只有做好禮儀教育,無論是統治秩序,還是倫理秩序,都會處於和諧狀態,反之則政治動亂,諸侯爭鬥,道德淪喪,淫亂犯罪,甚至人們會不知死活地犯上作亂,不知死活地胡作非為。

二、儒家禮儀教育經典《禮記》

禮儀教育是儒家教育的重點,基本內容主要反映在《禮記》中。《禮記》凡四十九篇,是一部先秦至秦漢時期的禮學文獻選編,也是一部古代禮儀家關於古代禮節風俗、規定、界定和軼事的文集,一部儒家禮儀思想的資料彙編。它作為儒家經典,相傳兩千多年,構建了中國傳統社會的基本禮儀制度和禮儀文化精神。

第一,《禮記》的形成與演變。

《禮記》的作者並非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後。其中可考者,較多是孔子再傳弟子所作,書中還兼收先秦的其他典籍。相傳,《禮記》一書的編定是兩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據《隋書·經籍志》記載,西漢初,河間獻王得到孔門弟子和後學者關於禮學的著作共一百三十一篇。西漢晚期,劉漢考校整理經籍,於上述書中檢得一百三十一篇,又檢得《明堂陰陽記》三十三篇,《.孔子三朝記》七篇,《王史氏記》二十一篇,《樂記》二十三篇,共三百一十四篇,戴德刪去其中重複的部分,合而輯之為八十五篇,叫做《大戴禮記》。戴聖又將《大戴禮記》加以刪節整理為四十六篇,稱為《小戴禮記》。東漢末年,馬融傳《小戴禮記》又增補了《月令》一篇,《明堂位》一篇,《樂記》一篇,共四十九篇,這就是今天我們見到的《禮記》。

《禮記》自東漢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註解後,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隨著經學的發展,日臻成為儒家教育的經典,其地位便不斷上升。到了唐代,它與《周禮》、《儀禮》並列進入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為十三經之一,成為士人必讀之書。

第二,《禮記》的主要內容。

《禮記》是關於禮學的論文集,其主要內容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禮義,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準則。其中,禮制的內容、禮制產生和變遷的歷史、禮論等最為詳盡。

首先,《禮儀》將禮分為「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五類,稱為五禮。

吉禮,就是祭祀的典禮。因為祭祀是「國之大事」,所以吉禮為五禮之首。包括對上帝、日月星辰、社稷、五嶽、山林川澤以及四方百物的祀典,都屬於吉禮。

凶禮,一般指喪葬,也包括對天災人禍的哀弔等。

軍禮,主要指戰事,包括校閱、出師、乞師、致師、獻捷、獻俘等。還包括一些需要動員一些大量人力的活動,如建造城邑,田獵等。

賓禮,包括冠禮、婚禮、投壺禮、射禮、鄉飲酒禮、立儲等。

其次,《禮記》的內容非常廣泛,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教育、日常生活、曆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它集中體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主要資料。

第三,《禮記》的版本。

《禮記》的版本分經本、經注本、註疏本、校本、釋文本五類。小戴《禮記》是最早的經本。南宋時岳珂所刻的十行本,附有釋音和註疏,稱為岳本,此是注經本。明代嘉靖年間閩中李元陽用十行本重刻的,世稱閩本。明萬曆年間,國子監用閩本重刻的,每卷首有監臣田一儁、吳士元等校刊重修字樣,世稱監本。崇禎年間用監本重刻的,書末有「明崇禎十二年歲在屠維單閼古虞毛氏鐫題字」一行,世稱毛本。以上三本都是註疏本。

校本有惠棟校宋本,宋刊本《禮記正義》七十卷。浦堂《十三經正誤》中有《禮記正誤》十五卷。釋文本有通志堂本,即《經典釋文·禮記音節》。東漢末,鄭玄為《禮記》作注,唐代孔穎達的《禮記正義》,清代阮元的《十三經註疏》(收入了鄭玄的注)。其中以阮元的《十三經註疏》、孔穎達的《禮記正義》最完善,供學者研究之用。

第四,《禮記》各章的內容簡介。

1.《曲禮》分上下兩篇,它記錄具體細小的禮儀先秦儒家關於各種禮義制度的言論。

2.《檀弓》分上下兩篇,記述孔子及其弟子討論喪禮的言論。

3.《王制》,記述古代君王封國、爵祿、職官、祭祀、喪葬、刑罰、選拔、官吏,學校教育等方面的制度。

4.《月令》,本篇儀一年十二個月,逐月記載當月的各種天氣情況、天子應關心的農事及其天子所宜的居處、車馬等。

5.《曾子問》,本篇記述孔子與弟子曾子之間有關喪禮的問答。

6.《文王世子》,本篇記述天子教育太子的禮儀、內容以及尊師重教的制度。

7.《禮運》,本篇重點敘述禮的發展演變和運用問題。

8.《禮器》,本篇敘述禮的作用、制禮和行禮的原則,禮的各種表現及其表現形式。

9.《郊特牲》,本篇記述各種祭祀、朝覲、天子出行、婚禮等禮儀以及對其禮義的闡釋。

10.《內則》,本篇主要敘述家庭內所應遵循的各種禮儀準則。

11.《玉藻》,本篇記載天子、諸侯的服飾、飲食、起居之禮以及其他禮制。

12.《明堂位》,本篇記述諸侯在明堂朝見周天子時所處的位置及周公的功績等。

13.《喪服小記》,本篇詳細記述了關於喪服的制度。

14.《大傳》,本篇記述宗法制度、祭祀天地山川的禮儀和服制。

15.《少儀》,本篇記述各種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行為活動的禮儀。

16.《學記》,本篇闡述了儒家關於興學執教的道理以及教學活動的基本教義,是中國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學專著。

17.《樂記》,本篇相傳為孔子的弟子(或再傳弟子)公孫尼子所作,是儒家關於音樂的理論著作,其中討論了音樂的起源、效果、作用等重要問題,是中國古代有關音樂和文藝理論的專著。

18.《雜記》,分上下兩篇,上篇記述諸侯以下士階層的喪事禮儀,下篇記述喪禮、祭祀、婚姻、避諱等禮的規定。

19.《喪大記》,本篇記述國君、大夫、士子的喪禮。

20.《祭法》,本篇記述有虞氏以至周代以下關於製作祭祀群神的禮儀。

21.《祭義》,本篇主要闡述敬奉雙親的孝道、敬順尊長的悌道。

22.《祭統》,本篇從多方面記述祭祀的意義。

23.《經解》,本篇記述儒家六經對人們的教化作用。

24.《哀公問》,本篇記述魯哀公與孔子關於禮與政之間的問答。

25.《仲尼燕居》,本篇記述孔子與弟子對禮的本質、內容、作用,以及行禮的意義與違禮的弊害等問題的討論,論述了禮與樂、禮與德行、禮與行政的關係。

26.《孔子閑居》,本篇記述孔子與弟子子夏對王者之德的討論。

27.《坊記》,本篇記述孔子有關如何有效防範人們違德、違禮、不忠不孝、犯上亂倫、貪利忘義等方面的言論。

28.《中庸》本篇是闡述禮制、心性、天人關係等重大學理問題的哲學著作,被後入獨立成篇,收入《四書》。

29.《表記》,本篇記述有關君子的持身之道,虞夏殷周四代之治,侍君之道。

30.《淄衣》,本篇論述了君臣之道、君臣之德,以及尊師好賢等問題。

31.《奔喪》,本篇記述身在異國他鄉回家奔喪之禮以及其他喪禮。

32.《問喪》,本篇記述父母剛死到虞祭時孝子守喪的悲哀心情和表現。

34.《服問》,本篇記述有關喪服服制問題。

35.《間傳》,本篇記述服喪的人內心感情與在外貌、居住的表現。

36.《三年問》,本篇闡述為父母服孝三年的理由。

37.《深衣》,本篇記述深衣的制度、意義和用途。

38.《投壺》,本篇記述有關投壺的禮儀。

39.《儒行》,本篇記述儒者衣食住行的禮儀以及德行修養。

40.《大學》,本篇記述大學之道,以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方法原則。被後儒獨立成篇,收入《四書》。

41.《冠義》,本篇記述士冠禮的意義。

42.《昏義》,本篇記述士的婚禮意義。

43.《鄉飲酒義》,本篇記述鄉飲酒的禮儀。

44.《射義》,本篇記述射禮及其意義。

45.《燕義》,本篇記述「君臣燕飲之禮,上下相尊之義」。

46.《聘義》,本篇記述聘禮的意義。

47.《喪服四制》,本篇記述古代喪服制定的四個原則。

三、儒家禮儀教育的啟示

儒家文化歷來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占統治地位的正統文化,注重禮儀和禮儀教育,對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形成與發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功過得失本文尚不及惶論,但僅就禮儀教育某些值得借鑒的地方談兩點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禮義是禮儀的靈魂,禮儀教育必須根據禮義來確立。

禮儀屬於德育的範疇,表現有德義、德儀、德行、德容、德表等等要素。其中「德義」最為重要。如《禮記》講,禮是用以「正君臣,親父子,和長幼」的,只有「君臣正,父子親,長幼和」,而後「禮義立」。儒家的禮儀教育,旨在建設一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知禮義、懂禮節、行禮儀的仁禮道德與社會秩序,通過禮儀教育和教化,使人們生活、活動在一種由禮制規定的等級社會、道德規範中。所以,儒家強調,上至天子,下至庶人,接受禮儀教育,躬行禮儀規範,都要「內知德義」,如果徒有外在德表,即盲目學習、模仿某種禮儀行為,那就不是禮儀教育的真實意義了。

其實,我們現代的禮儀教育,它作為現代社會的一種實踐性很強的道德教育,表面上同樣要求人們做到「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但在德義、禮義上,我們的時代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因此我們應該根據現代社會的道德精神要求,為了建立現代社會的文明和諧的人際關係、社會關係,其禮儀規範應該賦予現代世界文明與社會主義文化的精神實質,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禮義備」。我認為,加強現代禮儀和禮儀教育的理論建設,應該是我們今天推進禮儀教育的必須重視的一項重要課題。

第二,中小學禮儀教育,應該成為德育的必修課。

在中小學開展禮儀教育,作為德育實踐課程非常必要。首先,因為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深入,無論是活躍在政治、經濟、文化等等社會舞台的領導者還是普通勞動者,乃至旅遊者,都要懂得一般性的現代社會禮儀,所以做一個明禮義,知禮節,懂禮貌的人,做一個現代社會的文明人,全面提高人的文明素養,應該從基本禮儀規範抓起。其次,道德教育不是空洞無物的說教,「明禮義、知禮節、懂禮貌」,是現代人的基本素質表現,而這些是需要一點一滴的行為習慣養成的。中小學開展現代禮儀教育,是將道德教育生活化、社會化、實踐化的有效途徑與措施。

禮儀是文化的表現,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文化特質,不同的活動方式和行為準則,故有不同的禮儀規範。但是在中小學開展現代禮儀教育的實踐中,我們不應該拒絕繼承和發揚我國古代禮儀教育的優秀傳統,因為我國古代幾千年的禮儀教育積累有豐富的寶貴經驗,而這些是超越教育內容的。

例如《禮記·學記》講:「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也就是說,禮儀教育需要營造一種「和易」的氣氛。禮儀教育實踐,重在學生感到生活的需要,社會交往的需要,我們要注重引導,而不是強迫。

又如《學記》講:「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禮儀教育應該注重適量的教育內容,應該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開設禮儀課程,既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既不要過分容易,也不要學而不習,淺嘗輒止。

中小學禮儀教育,是一項與未成年人成長過程相適應的德育實踐課程,如何開設課程,如何實施教育實踐,如何開展禮儀行為訓練,如何將禮儀教育落實在各種活動之中,都有許許多多的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探討。今天,我們在這裡開展禮儀教育研究,進行經驗交流,我認為這是我國中小學德育改革與進步的表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禮儀特級教師貝新茝在開展中小學禮儀教育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她的實踐經驗頗值得我們學習與研究。同時,我希望我們的禮儀教育也應該關注研究中國古代儒家禮儀教育的寶貴經驗,借鑒和發揚禮儀教育的優秀傳統與經驗


推薦閱讀:

上聯:江南千水千山千才子,請君下聯?
有那些免費小說的APP?
鳳凰衛視《騰飛中國:文化紀事》63集
如何評價黑人女性?

TAG:禮儀 | 教育 | 文化 | 儒家 | 儒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