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圖解中醫原本》補記

《圖解中醫原本》補記

已有 81 次閱讀2014/9/9 12:47 |個人分類:中醫理論創新|系統分類:中醫知識| 中醫知識, 中醫理論, 理論創新, 中醫原本

重建中醫的統一邏輯

——《圖解中醫原本》補記

王學泰 甲午秋月

邏輯是人的一種抽象思維,是人通過概念、判斷、推理、論證來理解和區分客觀世界的思維過程。其本意就是「論理」或「理論」。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離開過邏輯。愛因斯坦指出,西方現代科學有兩個偉大的基礎,一是形式邏輯,二是實驗證明。實驗證明也應該屬於邏輯證明,相對於幾何數學的形式邏輯,它可以說是實在邏輯,因此,科學的基礎可以歸結為邏輯思維。科學不等於解剖分析。

我們認為,中醫傳承到現代,面臨內外兩方面的嚴重挑戰。外部主要面臨「科學」和醫藥「資本」的挑戰,內部主要面臨自身理論能力痿軟與組織文化空白的挑戰。內外兩個方面的挑戰,都與「科學」和「邏輯」有關。面對內外兩個方面的挑戰,中醫界尚未提出可行的應對策略。本文將個人的一些思考整理髮布出來與同道討論,希望起到一些積極的作用。

西醫進入中國以後,逐漸超越中醫佔據醫療市場的主導地位,相應地,中醫界則逐漸形成並不斷累積起被西方醫藥資本打壓的一種悲情,因此,揭露和控訴西方醫藥資本對中醫的打壓,成了中醫界應對外部挑戰的一種主要表現,甚至誤入片面批判西醫的歧途。如此,反而失去了全面深刻認識西醫的機會,同時也失去了內部反思中醫和改造中醫的能力。

竊以為,即便中醫一定要將西醫視為敵人,也應該先把敵人的底細摸清楚,找到對方的優點和弱點,同時把自身的問題解決好,然後再進行反擊不遲,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那麼,中醫應該從西醫那裡獲取哪些對中醫振興有價值的信息呢?在我看來,西醫有兩個最大的優點值得中醫學習,同時,有一個致命的弱點,中醫千萬不能以「現代化」的名義步其後塵。

西醫的第一個優點,在於它的高度組織化,這也是整個西方文化的優點。這裡講的「組織」有名詞和動詞兩個方面的意義。

名詞上的意義,就是西醫以「有序的組織」進行活動。在醫這個方面,即便是私人診所,其內部也有清晰的部門、崗位設置和職能、責任分配,並且與外部組織建立了穩定的聯繫。宏觀上還有完善的「醫師行業協會」之類的組織。在葯這個方面,任何一家製藥公司都是一個嚴密的社會組織,大型的製藥公司更是富可敵國,甚至可以影響政府所建立的公共醫療組織體系。醫師組織也成為這些製藥公司的外圍組織,因為西醫的醫師是沒有能力獨立研究疾病和藥物的,它只能根據製藥公司的「說明」來使用藥物治療疾病,同時協助製藥公司收集病人的信息,以便改進藥物和開發新葯。因此,我們說西醫已經成為由製藥公司主導的、特殊的、龐大的社會組織體系,完全超越了產業和企業的界限。

動詞上的意義,主要表現在西醫的生產和服務都是按照設定的標準化流程進行。這是以名詞的組織意義為基礎的。不僅製藥公司的研發、生產、銷售嚴格按流程進行,醫院和診所的服務也是嚴格按照設計的流程進行。因此,西醫的行為被認為是可控的,可追溯的,可靠的。這就是所謂的「程序正義」,乃是整個西方文化和西醫獲得普遍信任的根本依據。中醫無論要學習西醫還是要批判、對抗西醫,都必須徹底認清西醫的這一特點。

所謂流程,通俗的理解就是「誰」,「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怎樣做」,「為什麼」,都是預先設計的。中醫的服務什麼時候能夠完成這樣的流程建設呢?中醫絕不能說不要這樣的建設。中醫不像西醫以「葯」為主導,而是以「醫」為主導,從這個意義上講,現代中醫服務的流程建設,比之西醫醫院和診所本應更加迫切才是。

如果要追問一下,西方的組織文化根據何在?我們的回答是:傳統的基督教文化是西方組織文化的根源。基督教文化一方面解構家庭血緣關係,將人作為獨立平行的個體交給上帝;另一方面不斷加強和發展教會的建設,直到今天,從未停止擴張的腳步。教會成了人民社會生活的基本組織,使每個人從生到死,都與教會組織緊密相連。近兩千年來,西方人一出生就生活在嚴密的組織里,受到組織文化的不斷浸潤。這正是西方能夠率先進入以社會化大生產為標誌的「現代化」的內部條件。而外部條件則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傳入。耗散結構理論的創立者、諾貝爾獎得主、歐洲科學家普利高辛說:「中華文化是歐洲科學的靈感和源泉。歐洲近代文明和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滲入有直接關係。」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早在1620年就指出:「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三大發明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和狀態。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教派,沒有一個人物對人類事務的影響能像這三大發明那樣巨大和深遠。」……這方面的論述非常豐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互聯網上搜索到大量相關信息。這裡必須指出,中醫也是古代中國科技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中醫屬於「中介文明」,不是純粹的物質文明,所以,西方的現代科學文明消化不了中醫。這便是中醫沒有影響西醫的原因。

西方生活的社會組織化,與中國傳統文化不斷遠離宗教組織而強化家族結構恰好形成鮮明的對照。這也是中國古代文化,包括古代科學技術文化領先世界幾千年以後,被西方迅速反超的根本原因,也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不斷被西方列強壓迫和欺負而無力進行有效反抗的根本原因。但是,自從中國人民被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組織起來以後,中國文化又正在迅速超越西方文化。這種情形,似乎是16世紀西方獲得古代中國科學技術以後,迅速超越中國的重演。中醫人應該問一問:中醫會又一次成為兩種文明互動中的「旁觀者」嗎?或者,中醫會一直延續被西方文化欺壓而無力進行有效反抗的命運嗎?

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的最大貢獻,是它脫胎於基督教傳統的「組織文化」,由此,中國人民在幾千年的「一盤散沙」之後,開始了組織化的社會生活。但是,這種脆弱的組織化社會生活正在遭到傳統勢力的顛覆和破壞,開始迅速瓦解。中國文化有可能在「復興中華」的口號聲中向著傳統的「無組織化」回歸,或者被「基督教化」。這應該引起有識之士的十分警惕!!!表現在中醫界,就是恢復「師徒傳承」的呼聲此起彼伏,這根本不是愛中醫,其結果必然是加速中醫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中醫的癥結,根本不在現代教育體制,也不在所謂的西醫打壓,而在中醫理論的缺陷,在沒有傑出的思想家。整個中醫界在高度組織的西醫面前,就像一眾「散兵游勇」,這絲毫沒有自我貶低的意思。更加可悲的是,幾乎沒有一個中醫人真正認識到中醫的根本問題在中醫理論。

西醫的第二個優點,在於它的邏輯性。邏輯正是西方科學的基礎。愛因斯坦指出,西方現代科學有兩個偉大的基礎,一是形式邏輯,二是實驗證明。實驗證明也應該屬於邏輯證明,相對於幾何數學的形式邏輯,它可以說是實在邏輯,因此,科學的基礎可以歸結為邏輯思維。現代西醫也是建立在這種邏輯基礎之上的。當然,中醫也有自己的邏輯,但是,中醫的邏輯隱藏在中醫的「中介思維」之中,不容易被人發現和理解,而且許多地方表現為邏輯衝突和邏輯混亂,因此,西醫的顯而易見的同一邏輯對於邏輯不統一的中醫就成為一個優勢。

西醫和科學的邏輯優勢,與西方組織文化的可控性、可追溯性、可靠性優勢是一致的,相互依託的,於是邏輯文化與組織文化的結合,使西醫更加讓人覺得放心,使人產生充分的、理性的信任,以致西醫乃至整個西方現代文化迅速主導了世界醫學和文化的潮流。

在西醫的邏輯優勢面前,中醫思想家的一個迫切任務,就是將隱藏在中醫中介思維之中的邏輯思維顯現出來,使「中醫不科學」的論述不攻自破,由此,使中醫重新獲得人民的信任。與此同時,澄清太極陰陽五行學說,去偽存真,在這個基礎上,重建以太極陰陽五行模型為核心、中醫原理-生理-病理-藥理-治理一理貫通、與臨床完全對接、邏輯嚴密的中醫理論體系。

西醫有其優勢,也有致命的弱點,就是見物不見「神」,因此,將有靈的生命與無靈的機械等同看待。這個弱點,致使西醫越來越依賴於先進的儀器,解剖、檢測人體的微觀世界,乃至於要依靠儀器將「病灶」定義到單個的細胞,以致要將疾病的根源追溯到「基因」。但是,人體是活動的生命,越是微觀的構造,其變化的節奏就越快,而任何儀器檢測的結果,都只能是檢測時的瞬間狀態,不能等同於相對常態。越是微觀的檢測,不確定性越大。因此,量子物理學早已否定了「科學」在微觀世界的權威。更重要的是,人體是有智慧的生命存在,既是物質的存在,又是「神」的存在,是「神」與物統一的存在。人的知識永遠無法超越人體「本我」的智慧,任何儀器所看到的只能是智慧生命活動的現象和結果,而不是活動的真相和過程。也就說,人類很難或者說根本不可能完全了解生命的微觀活動。換句話說,人類不可能通過微觀研究的途徑完全揭示人體的生理和病理。而且,微觀的局部信息掌握得越多,宏觀的整體信息就遺失得越多。因此,微觀解析是生命科學的死胡同。在西醫的這個致命弱點上,中醫則具有絕對的優勢。中醫千萬不要重蹈西醫「理化分析」的覆轍。

「鐵杆中醫」們有兩個著名的觀點,一是別拿「科學」和西醫的「標準」來衡量中醫;二是中醫要先傳承然後再談變革。這兩個觀點,很是符合大多數「中醫人」的胃口,其實這是害了中醫。因為它誤導人們迴避了中醫的真正問題。

關於科學和標準問題。中醫既然逐漸告別了祝由之術,主要依靠湯藥治病,以太極陰陽五行學說為理論根據,以藏腑學說為理論核心,那麼,中醫就是形而下的醫學,就應該是兼容科學的,也應該是可以標準化的。雖然「經絡」是形而上的存在,但是,經絡治療——灸針、按摩等都是形而下的,因此,中醫應該是科學的,可以標準化的。當然,中醫沒有見物不見神的致命弱點,因此,中醫應該有更高的科學標準,而不是愚蠢地、自欺欺人地將自己排除在科學之外來求得自保。

關於傳承與變革的問題。難道傳承不包含變革嗎?《傷寒論》對於《內經》顯然包含變革,難道它沒有傳承中醫?不願承認中醫應該在變革中傳承的人,只能被認為是沒有能力認識中醫的缺陷,更沒有能力彌補中醫的缺陷。他們選擇抱殘守缺是懦弱和自私的表現。

中醫之所以被認為不科學,正是因為中醫的邏輯在整體和局部存在不能自洽的問題,或者說中醫尚未建立統一的邏輯體系,也就是尚未建立統一的理論體系。事實上,目前中醫治病的根據不是中醫理論,而是前人的臨床經驗,主要是《傷寒論》的方證,因此,當一個中醫必須對自己的驗案進行解釋時,尤其是需要著書立說時,都不得不臨時「炮製」一套自己的「理論」,如此,對於整個中醫界,同一個病證,同一味藥物,在不同的中醫那裡,有不同的解釋,包括相互矛盾的解釋。

另一方面,由於沒有統一的理論,即統一的邏輯,對現代中醫的傳承構成嚴重的威脅。這種威脅又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學習中醫的人,從幼兒園開始經過了至少十五年的科學的思維訓練,已經建立了邏輯思維的模型,到了中醫學院,面對邏輯混亂的中醫「理論」,只能是一個結果,就是發自內心的排斥和批判,甚至厭惡。「鐵杆中醫們」把責任完全歸咎於學院教育的體制和「經典」被淡出課堂,根本不敢面對中醫理論本身的先天缺陷,更不用說發奮去重建中醫的邏輯,豈不是自欺欺人?二是,現代的患者,同樣是從幼兒園開始經過了至少十五年的科學的思維訓練,已經建立了邏輯思維的模型,因此,當有了疾病要選擇西醫或者中醫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首先選擇西醫,只有西醫治不好了,才找到中醫下最後的「賭注」。

中醫的問題,根本不在外部而在內部,也不在傳承的形式而在傳承的內容,關鍵在中醫理論能力的痿軟,也就是說,中醫理論體系有嚴重缺陷。其中最大的缺陷就是沒有建立統一的邏輯。要認識到這一點,有一個關鍵的前提,就是必須揭開中醫的原理,即中醫理論的根據——太極陰陽五行學說的神秘面紗,還其科學的本來面目。確立了太極陰陽五行學說的科學性質以後,中醫的生理、病理、藥理、治理都能夠統一於科學的太極陰陽五行學說,如此,統一的中醫理論就能重新建立起來,這才是當代「鐵杆中醫」應該努力的方向。

下面,我們就來梳理一下中醫應有的邏輯,看看現行中醫與應有的邏輯之間,差距到底有多大。我們採用常用的提問和回答問題的形式,來進行敘述。

(一)關於太極陰陽五行學說

1、太極世界是無極所生的有極世界,是形而下的世界,因此,它完全屬於「科學」探索的範疇。中醫雖然認識到「神」是生命的組成部分,但是,中醫的「神」是信息,是與「物」合二為一的,而不是獨立於「物」之外的存在,因此,中醫之「神」也屬於「科學」研究的範疇。那麼,中醫有什麼理由排斥科學的方法?

當然,人體經絡系統屬於「無極」世界,的確不屬於「科學」研究的範疇,而屬於中華「道學」直覺的範疇,但是,中醫的根據是太極陰陽五行學說,而不是「說」不清楚的經絡學說,因此,不能因為《內經》將「莫測」的經絡學說納入其中,就將中醫整個地蒙上神秘的面紗。

2、中醫既以太極陰陽五行學說為根據,為什麼只講陰陽不見太極?原因是,中醫雖然名義上以太極陰陽五行學說為根據,但是,實際上至今沒有搞清楚太極陰陽五行學說的真相。從《內經》開始,中醫的原理——太極陰陽五行學說,實際上被陰陽五行學說替換,所以《內經》以陰陽為本,而不是以太極為本。《內經》的這個原則性錯誤,又是根源於《周易》對太極陰陽的錯誤解釋,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就是證明。太極沒了,哪裡有「統一」可言?因此,將太極陰陽五行學說的原理貫徹中醫理論的始終成為不可能的事情,中醫理論(邏輯)上的混亂則成為必然。

3、勝復乘克那個五角星型的五行假說為什麼至今乃在流行?勝復乘克那個五角星型的五行假說無論在形式邏輯上還是實驗邏輯上都站不住腳,卻至今流行,成為中醫理論的主要支撐,這隻能說明,中醫人對真正的太極陰陽五行學說毫無認知,對假說中基本的邏輯衝突麻木不仁。

4、中醫既以太極陰陽五行學說為根據,為什麼又要引入「六經」之說?我一直想要找到「六經」的根據,但是,至今未能如願。五行與六經是兩套完全不相關,也不相似的學說,硬要搞到一起,而且試圖將它們統一起來,結果必然造成理論混亂。《傷寒》中的「六經」與它的脈證並治之間根本沒有必然的確定關係,因為,中醫從來沒有搞清楚什麼是「六經」。如果硬要說「六經」是指經絡,那麼,經絡是什麼?沒有人能夠給出確定的回答。據說國家投入巨資,進行科學的研究,結果發現「經絡是體液的通道」,真是讓人笑掉大牙。中醫必須堅持正確的太極陰陽五行學說,停止「六經」之說對中醫理論的干擾。正確的太極陰陽五行學說必須與八卦、河圖為根據,而八卦、河圖的根據源於對地球生命系統的直接觀察。

5、為什麼現行中醫的太極陰陽五行學說只有在地五行,即水火木金土,沒有在天五行,即寒熱風燥濕?顯然,這與河圖的「天地生成」學說背離,也與《內經》的藏腑生成之說脫節。實際上,五行有在天在地兩表,在天五行為寒熱風燥濕,是動氣,是功用,也是陰陽,對應人之五腑;在地五行為水火木金土,是味形,是本體,也是太極,對應人之五藏。這個認識,對中醫理論的邏輯建設至關重要,中醫的生理、病理、藥理、治理都與此密切相關,請大家務必重視。

6、中醫的醫理以太極陰陽五行為根據,這就夠了嗎?我們的答案是,因為地球生命系統和人體生命系統的構造,均與太極陰陽五行系統的模型完全一致,因此太極陰陽五行的結構模型對於描述地球生命和人體生命,既不失於模糊,又不失於破碎,恰到好處,乃是恰當的邏輯。相比之下,西醫憑藉「先進」的儀器,對人體生命進行不斷的分解,是太過,反而走向了邏輯的反面。

(二)關於藏腑生成理論

1、中醫文化和中華文化都強調「心物合一」和「神形合一」,此乃中醫文化和中華文化的哲學根基,為什麼《內經》要違背祖訓,罔顧事實將心一分為二?大概(因為確實找不到具體的理由,只能以「大概」推測,下同)是為了與「六經」之說相匹配。僅這一條,就足以判定「六經」之說破壞中華文化哲學根基的「罪行」成立。又,既然心神要獨立設藏,為什麼魂魄志意之神不獨立設藏?可見《內經》之藏腑理論包含太多的邏輯錯誤。

2、胃腸本是一家,大概也是為了與「六經」之說相匹配,卻被人為切割成三段,結果造成一系列藏腑表裡關係的錯誤,訛傳千年而不覺。藏腑與「六經」的匹配之中,胃與脾相表裡,腸分大小,分別與肺和心相表裡。然而,《內經》始終沒有說明為什麼大腸要與肺相表裡,小腸要與心相表裡。由於肺與大腸相表裡,因此,三焦只好與心包相表裡,與心相連的「脈」被排除在藏腑系統之外。明顯的悖論是,既然特意分出一個形而上的心,為什麼又與形而下的小腸相表裡?答案很清楚,《內經》錯了。

3、心脈連為一體,本是太極陰陽五行系統之太極在人身藏腑系統上的正確反映,為什麼《內經》的藏腑理論硬要將心脈分割,使心與小腸相表裡?大概是《內經》以陰陽為本,而不是以太極為本的緣故吧。心脈一體的本來實相應該重新得到確認。

4、《內經》說藏秉地氣而生,腑秉天氣而生。但是,為什麼藏有在地五行相配,腑卻不見在天五行相隨?這就是基本的邏輯混亂。事實上,五藏分別秉在地之水火木金土而生,五腑分別秉在天之寒熱風燥濕而生,這才符合客觀的邏輯。

(三)關於藏腑五行配對

1、肺既為嬌藏,為什麼要與堅硬的「金」相配?肺既主治節,為什麼不治於「陽用」轉為「陽藏」的這個大節,即南方丙火之地,而要治於西方燥金之地?大概是以為肺色白,所以應該處於西方白虎之地吧。其實,白色恰恰是如日中天的顏色,是太陽在南方、正午的顏色。因此,肺的領地應該在丙火無疑,應該與五行之火相配,而非與五行之金相配。五行之火,形體最「虛」,如此,與「肺為嬌藏」之說就吻合了。

胃腸既然本是一家,斷無一分為三之理,因此,肺就不可能與大腸相表裡了。肺既為火藏,那麼,與肺藏相表的應該是在天之「熱」腑。那麼,五腑之中,誰是熱腑呢?非「焦」莫屬。三焦之腑,歷來以為「有名無實」,本就是錯誤的認識。三焦大腑莫名其妙地消失,使中醫的藏腑理論形同一張中間大漏之網。現在該是三焦回歸「熱」腑的時候了。三焦熱腑這個認識,對於中醫理論的邏輯建設也是非常重要的,中醫的生理、病理、藥理、治理都與三焦落實以後所引起的變動密切相關。

2、脾既為諫議之官,為什麼與中央君主相配?不合邏輯。實際上,脾胃應該與東方風木相配,即與生化之機相配,與血髓生產之始相配,如此,脾的「諫議」的預防免疫功能就顯現出來。又,脾開竅於口,與血髓生產始於飲食的意義也完全一致。由此,脾胃應於風木的邏輯便自然確立。

3、肝既為將軍之官,為什麼與「木曰曲直」(能屈能伸)相配?肝既開竅於目,為什麼與風木相配?顯然相互矛盾,不合邏輯。實際上,肝為將軍之官,又為罷極之本,因此,應該居於西方肅殺之地,與燥金相配。又,肝竅在目,膽主決斷,都應該與九陽之燥、乾金光明相配。如此,肝膽應於燥金的邏輯便自然確立。

4、神用四方,故有魂魄志意,為什麼要讓藏神之心居於南方火位,而不是居於中央太極?此邏輯不通。實際上,中醫之神,與氣血相依,不獨與分立於「相火」的「君火」相隨。濕為水火之中氣,在人惟「脈」能與之應。因此,復歸心-脈合一,則心神歸中,心樞四象,心-脈與中央濕土相配的邏輯便自然確立。

(四)關於病證機因

1、什麼是中醫的病機?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這個概念不搞清楚,中醫的生理、病理、藥理和治理都會出現混亂。《內經》有「十九病機」之說,現代中醫的病機概念不一,有的解作疾病的發生機理,這與「病理」有何區別?有的解作致病的關鍵因素,病機既是「致病因素」,那「病因」又是什麼?可見,「病機」這個概念,對於中醫實在是一筆糊塗賬。現在,到了清楚定義病機的時候。那麼,如何來認識和定義「病機」呢?一個根本的原則是要與五行相應,使五行的原理貫穿中醫的整個醫理。病機的關鍵在「機」,實際上,中醫的「病機」就是確定的五個,即五行生機發生病變就成了「病機」,如此,五個「病機」便與「五味」建立起對應的關係,「處方」治「機」的邏輯也就自然確立了。

2、什麼是中醫的病因?這也是很要緊的概念,這個概念不搞清楚,中醫的生理、病理、藥理和治理也會出現混亂。《內經》有六淫六邪之說,與五行對應不上。更為重要的是,《內經》的六淫,與中醫的生理是割裂的,即六淫與六腑(實為五腑)無關,這與五行有在天在地兩表,即在天五行乃是五腑之氣,賓士為正,過淫才為邪的邏輯不符。後世中醫,更有水邪、火邪之說,完全不識在地五行乃是太極本體,斷無在地五行為邪之說,所謂「勝復乘克」之說也是根本錯誤。由此可見,中醫醫理不是一般的混亂。實際上,中醫的病因就是在腑的寒熱風燥濕五氣過淫為邪。所謂內傷(飲食和神情)致病,也是引起五腑的寒熱風燥濕五氣過淫為邪才致病,或者損傷了五藏之正氣使相應的腑氣過淫為邪。把五個病因搞清楚,五個病因便與藥物的「五氣」對應,「處方」治「因」的邏輯便自然確立。

3、什麼是中醫的病證?這也是很要緊的概念,這個概念不搞清楚,中醫的生理、病理、藥理和治理同樣會出現混亂。要正確認識「病證」,必須首先正確認識生理,認識五藏五腑的功能。「病證」就是藏腑功能出現了混亂的表現。因此,只要五行生機的藏腑功能搞清楚,不論出現什麼病證,都能準確地找出「病機」和「病因」,如此,整個的中醫治理就自然確立。

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邏輯一定要講清楚。中醫不做解剖,憑什麼正確認識人體的生理,認識五藏五腑的功能?這個問題涉及到中醫乃至整個中國古代文化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我們的祖先是非常智慧的,中華先聖將整個宇宙視為完整的生命,人是其中的組成部分,這樣一來,人對宇宙的觀察就是住在宇宙內部進行的觀察,它是真正的、生活的生命系統的觀察,這種觀察的結論是關於宇宙生命整體的而不是解構的,是人直接看見的而不是通過儀器間接測量的。這種直接的觀察就是我們所謂的「道學」的方法,其本身是不需要邏輯的。但是,將這種觀察的結果抽象成一種普遍適用的、描述生命構造與生命運動的模型,即太極陰陽五行系統的模型是需要複雜的邏輯思維的。因此,太極陰陽五行學說既是「道學」直接觀察的成果,也是「科學」邏輯思維的成果,是兼容「道學」和「科學」的。有了描述太極陰陽五行的模型,就可以運用於人體生命的認識,因此,中醫雖然沒有深入的人體解剖學支持,但是,對於掌握五藏五腑的功能,卻因為對於宏觀的水火木金土與寒熱風燥濕的方便而精確的認識,變得輕而易舉。也因為如此,中醫所謂治病,其本質是治水火木金土和寒熱風燥濕。這就是中醫隱藏在五行中介里的偉大邏輯,西方人過去沒有發現,中國人自己也一直沒有發現。所以,西醫說中醫不科學,那是誤解;中醫也承認自己不科學,由此,中醫將自我辯護建立在錯誤的認知上,則是可悲。

(五)關於氣味

中醫沒有現代的理化分析,憑什麼認識中藥、使用中藥?這個問題過去一直沒有說清楚,所以,中醫在很早以前就開始拋棄藥物的「氣味」而單憑藥物的功能。然而,藥物的功能是不能直覺認知的,只能實驗證明,而醫療的臨床實驗不像現代的物理化學實驗,可以設定完全相同的實驗條件,因此有可能找到必然的因果關係,它的實驗條件是不能設定的,因此不可能找到必然的因果關係。也就是說,如果不講直覺的「氣味」,單純根據藥物的功能治病,其確定性是值得懷疑的。換句話說,就是根據藥物的功能治病,從邏輯上講,其療效是不確定的,完全取決於經驗的積累,甚至要憑一點運氣,因此,中醫流傳這樣一句話,「行醫五十年方知四十九年之非」。這正是中醫的現狀,是拋棄藥物「氣味」而單講藥物功能的結果。

如果說太極陰陽五行學說是中醫的命根,那麼,藥物的「氣味」就是中醫的命門。有了氣味,中醫的醫與葯才能五行模型這個中介建立確定的邏輯關係,「處方」才有確定的邏輯根據,否則,中醫的醫理與藥理就會相互分裂,「處方」的本來意義也就完全消失。

那麼,中醫為什麼會拋棄如此重要的命門呢?主要原因有兩條。一是六經與五氣五味之間無法建立可操作的邏輯關係。《內經》雖然有氣味學說,但是,被自己引入的六經之說給攪黃了,實際上無法操作,所以,《內經》的「氣味」學說被後世醫家放棄。二是對太極陰陽五行學說的誤解,造成五行與五氣五味,五藏五腑與五氣五味之間的邏輯關係無法確立,迫使後世不得不放棄「氣味」學說。然而,氣味一丟,醫理與藥理必然分裂,五行也隨之被廢,中醫便死。

實際上,一旦恢復太極陰陽五行學說的本來面目,五行(包括五個生機和病機以及五個病因)與五氣五味之間的邏輯關係自然確立。如此,中醫的命根和命門都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中醫的原理-生理-病理-藥理-治理就構成一個完整而清晰的邏輯體系。中醫不僅是科學,還是有「神」的科學,無「神」的西醫想要達到中醫的境界,還不知要追趕多少年。對此,中醫人應該有充分的自知,而後有充分的自信。

推薦閱讀:

老中醫:每天3分鐘按這穴位 勝吃老母雞
黃褐斑不斷加深,原來是肝鬱氣滯,看老中醫如何消除黃褐斑
養生修行圖書館的文件夾【◆中醫藥方】
中醫會滅亡嗎?
糖尿病治療實踐中認識中醫

TAG:中醫 | 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