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愛與不愛 大腦大不同

原標題:愛與不愛 大腦大不同

本版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愛情對人們來說始終是個謎,它給了我們最大的快樂,還有最大的痛苦。許多神經科學家都曾找出了一些愛情如何影響大腦的秘密,例如那些眾所周知的「愛情物質」:苯基乙胺、多巴胺、內啡呔、去甲腎上腺素等,以及釋放這些物質的腦區。最近,中國科技大學、西南大學和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研究者聯合研究發現,大腦有12個不同區域會因愛情情感而受到不同的影響。重要的是,在人們並沒有想起愛情時,大腦里就已經充滿了愛情。這也意味著,愛情真的會從生理上改變你。

你愛我嗎?

領導該研究的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教授張效初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的一些關於愛情的大腦機制的研究,在磁共振掃描過程中,往往會讓被試者先接觸一個與戀愛相關的刺激,比如向每一名被試者展示他們戀人的圖片,要求他們回憶與戀人相處的經歷等。而在這次實驗中,研究人員僅僅讓志願者閉眼躺在掃描儀中,然後採集他們的靜息態功能磁共振數據,不給他們任何任務與刺激,從而觀察戀愛狀態和非戀愛狀態下大腦的不同。

研究人員招募了100名健康的大學生作為志願者,並根據他們的戀愛狀態分成三組,分別是戀愛組、分手組和單身組。結果發現,與分手組和單身組相比,戀愛組志願者左背側扣帶前回變得更興奮,活躍度更高,且隨著戀愛時間增加而增加,而分手組在該區域的活躍度則隨失戀時間的增加而顯著減少。

除此之外,這項研究還發現,戀愛中這些腦區之間的功能連接會顯著增強,例如涉及獎賞、動機和情緒調控系統以及社會認知系統內的功能連接。這也意味著,愛情可以增強特定大腦網路之間的聯繫。

俗話說,「愛你在心口難開」。有了這個研究結論,是否可以探知對方的真實心意?

張效初解釋,目前的研究結果只是顯示了戀愛狀態和非戀愛狀態下大腦的局部區域的顯著性差異,但是反過來,想從這些差異中,預測一個人是否真的愛著對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是因為大腦本身存在個體化差異,男性和女性的大腦對愛情也有著不同的反應。」張效初表示。

「不過,我們的目標之一是希望最終能夠識別有些當事人自己也無法意識到的東西,告訴他們是否真的愛上了一個人。」

真愛可以長久嗎?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個問題也時常困擾著人們,我們所擁有的愛情是持久穩定的,還是一時的衝動?

張效初說,從神經學上還無法對愛情進行具體的分類。不過,一般研究發現,愛情和性、母愛之間是有相似的地方,但更有顯著差別。

人類學家海倫·費舍爾說過,愛情是人類最基本的尋求配對的衝動。這不是性衝動——性衝動讓你尋找能夠成為性伴侶的人。而愛情讓你同時只對一個人產生配對的衝動,並節制地使用它,開始同他戀愛。

神經科學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張效初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已有綜述研究表明,在認知活動中,如果愛情成分更多,大腦島葉的激活更靠前一些;如果是性衝動更多,則激活會更靠後。

問題又來了,如果是真的愛情,她究竟可以維持多久。愛情會變質嗎?

儘管在這次實驗中並沒有涉及對該問題的探討,但張效初表示,大腦會對戀愛時間作出回應。

2013年發表在《神經科學快報》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那些持續了3年以上戀愛的人在想到自己的戀人時,大腦尾狀核尾會顯示較活躍的腦電活動,該區域會對視覺美產生情緒反應。不過,與上癮和尋求回報有關的大腦愉快中樞活躍程度較低。科學家認為,這可能與滿足感有關。此外,眼窩前額皮質的活躍程度也相對較低。科學家解釋,這會減少人們對自己戀人的批評和審判傾向。

愛情是「毒藥」嗎?

人們總是嚮往愛情,卻又害怕不可自拔。所以有人說,愛情是一種毒藥。

張效初多年來一直從事的是成癮的大腦機制的研究。在他看來,愛情機制和成癮機制確實有相近之處,例如獎賞系統過度地激活,而控制系統相對下降。但他同時指出,戀愛中的大腦還是擁有自我保護機制的,再濃烈的愛情,時間長了也會趨於穩定。因此,愛情並不真如「毒藥」那般可怕。

吸毒成癮則不同,強成癮性藥物幾乎是無法自我控制的。張效初說,可能由於藥物作用破壞了大腦本來具有的自我保護機制。

「如果可以找到愛情中人們的自我保護機制,也許有一天可以用於幫助成癮中的人們重建自我控制能力。」(胡珉琦)


推薦閱讀:

人的大腦容量是多少G?
飲食與兒童大腦發育
如果沒有腦子,人還能不能活?
聰明秘笈:五類食物「營養」寶寶大腦
神啊,請給我一顆高情商的大腦:讀《識男手冊》

TAG:大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