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國人必知:中國傳統文化小百科!

引用 國人必知:中國傳統文化小百科!

2010-12-03 11:05:42|分類: 國語知識 |字型大小訂閱

本文轉載自情有獨鍾《國人必知:中國傳統文化小百科!》

引用

情有獨鍾 的 國人必知:中國傳統文化小百科!

中國古代常識綜合

  【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古代中國、古印度

  【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五貢】恩貢、拔貢、歲貢、副貢、優貢

  【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

  【六家】陰陽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六部】禮部、戶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歷】《黃帝歷》、《顓頊歷》、《夏曆》、《殷歷》、《周曆》、《魯歷》

  【六法】規、矩、權、衡、准、繩

  【六禮】冠、婚、喪、祭、鄉飲酒、相見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六義】風、賦、比、興、雅、頌

  【八旗】鑲黃、正黃、鑲白、正白、鑲紅、正紅、鑲藍、正藍

  【十惡】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

  【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十大名醫】秦越人〖戰國〗、華佗〖漢末〗、張仲景〖漢末〗、孫思邈〖唐代〗、劉河間〖金代〗、李東恆〖金代〗、張子和〖金代〗、朱丹溪〖元代〗、李時珍〖明代〗、王肯堂〖明代〗

  【中國歷史十大猛將】項羽〖秦〗、霍去病〖西漢〗、英布〖西漢〗呂布〖三國〗、馬超〖三國〗、冉閔〖南北朝〗、斛律光〖南北朝?北齊〗、史萬歲〖隋〗、楊再興〖南宋〗、李文忠〖明〗

  【隋唐名將】〖四猛〗羅世信?來忽爾?尚師徒?辛文禮、〖八大鎚〗李元霸?裴元慶?秦用?梁士泰、〖十三傑〗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慶?雄闊海?伍雲召?武天錫?羅成?楊林?魏文通?楊義臣?秦用?梁士泰?秦瓊+尉遲恭

  【名將十哲】田穰苴〖春秋〗、孫武〖春秋〗、吳起〖戰國〗、樂毅〖戰國〗、白起〖戰國〗、張良〖漢初〗、韓信〖漢初〗、諸葛亮〖三國〗、李靖〖唐初〗、李勣〖唐初〗

  【滿清十二帝】太祖[武]高皇帝?天命〖努爾哈赤〗、太宗文皇帝?天聰〖皇太極〗、世祖章皇帝?順治〖福臨〗、聖祖仁皇帝?康熙〖玄燁〗、世宗憲皇帝?雍正〖胤禛〗、高宗純皇帝?乾隆〖弘曆〗、仁宗睿皇帝?嘉慶〖顒琰〗、宣宗成皇帝?道光〖旻寧〗、文宗顯皇帝?咸豐〖奕詝〗、穆宗毅皇帝?同治〖載淳〗、德宗景皇帝?光緒〖載湉〗、遜帝?宣統〖溥儀〗

  【建國十大元帥】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建國十大將】粟裕、陳賡、徐海東、羅瑞卿、許光達、肖勁光、黃克誠、譚政、王樹聲、張雲逸

  中國古代對人的稱謂

  【直稱姓名】大致有三種情況:(1)自稱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2)用於介紹或作傳。如「遂與魯肅俱詣孫權」,「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3)稱所厭惡、所輕視的人。如「不幸呂師孟構惡於前,賈餘慶獻諂於後」。

  【稱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繫。字是為了便於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於禮貌和尊敬。如稱屈平為屈原,司馬遷為司馬子長,陶淵明為陶元亮,李白為李太白,杜甫為杜子美,韓愈為韓退之,柳宗元為柳子厚,歐陽修為歐陽永叔,司馬光為司馬君實,蘇軾為蘇子瞻,蘇轍為蘇子由等。

  【稱號】號又叫別號、表號。名、字與號的根本區別是: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後者由自己取定。號,一般只用於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如:陶潛號五柳先生,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白居易號香山居士,李商隱號玉溪生,賀知章晚年自號四明狂客,歐陽修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號半山,蘇軾號東坡居士,陸遊號放翁,文天祥號文山,辛棄疾號稼軒,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楊萬里號誠齋,羅貫中號湖海散人,關漢卿號已齋叟,吳承恩號射陽山人,方苞號望溪,吳趼人號我佛山人,袁枚號隨園老人,劉鶚號洪都百鍊生。

  【稱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後被追加的稱號叫謚號。如稱陶淵明為靖節徵士,歐陽修為歐陽文忠公,王安石為王文公,范仲淹為范文正公,王翱為王忠肅公,左光斗為左忠毅公,史可法為史忠烈公,林則徐為林文忠公。而稱奸臣秦檜為繆丑則是一種「惡謚」。

  【稱齋名】指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如南宋詩人楊萬里的齋名為誠齋,人們稱其為楊誠齋;姚鼐因齋名為惜抱軒而被稱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稱蒲松齡為聊齋先生,梁啟超為飲冰室主人,譚嗣同為譚壯飛(其齋名為壯飛樓)。

  【稱籍貫】如唐代詩人孟浩然是襄陽人,故而人稱孟襄陽;張九齡是曲江人,故而人稱張曲江;柳宗元是河東(今山西永濟)人,故而人稱柳河東;北宋王安石是江西臨川人,故而人稱王臨川;明代戲曲家湯顯祖被稱為湯臨川(江西臨川人);清初學者顧炎武是江蘇崑山亭林鎮人,被稱為顧亭林;康有為是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被稱為袁項城(河南項城人)。清末有一副飽含譏刺的名聯:「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上聯「合肥」指李鴻章(安徽合肥人),下聯「常熟」即指出生江蘇常熟的翁同和。

  【稱郡望】韓愈雖系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但因昌黎(今遼寧義縣)韓氏為唐代望族,故韓愈常以「昌黎韓愈」自稱,世人遂稱其為韓昌黎。再如蘇軾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時自己戲稱「趙郡蘇軾」、「蘇趙郡」,就因為蘇氏是趙郡的望族。

  中國古代的姓、氏、名、字、號

  平時我們碰到一個陌生人,要想與之溝通,總要問「您貴姓?」「您尊姓大名?」我們國家舉行重大會議,公布人事安排,凡有多人擔任同樣職務,或其他場合如書的編者、作者為多人時,排順序往往是「以姓氏筆劃為序」。那麼什麼是姓氏?姓、氏是一樣的,還是不同的?名又是怎麼回事?我們在看古書,、古典戲劇時往往會碰到同一個人在他的姓名之外,又有字、號的情況,有時還不止一個號,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稱呼。這又是怎麼回事。

  這裡就來談一談這方面的知識,主要講一講姓、氏、名、字、號的歷史由來及演變情況。

  一、姓

  許慎《說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從女、生,生亦聲。」班固《白虎通德論》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稟天氣所以生者也。」《左傳?隱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這都說出了「姓」的本義是「生」。因此人們普遍認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緣、血統、血族關係的種族稱號,簡稱族號。作為族號,它不是個別人或個別家庭的,而是整個氏族部落的稱號。據文獻記載,我們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為了「別婚姻」,「明世系」、「別種族」。它產生的時間大約在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時期。

  姓是怎麼來的?人們推測,姓的由來與祖先的圖騰崇拜有關係。在原始蒙眛時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圖騰崇拜物,比如說麥穗、熊、蛇等都曾經是我們祖先的圖騰,這種圖騰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標誌。後來便成了這個部落全體成員的代號,即「姓」。由於古代氏族部落的數量畢竟是有限的、可數的,所以,純正的遠古時代留下來的姓是很少的。

  後人據《春秋》整理出來的「古姓」有:媯(今河北涿鹿有媯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風、贏(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歸、曼、羋(楚姓)、隗(原北方少數民族姓)、漆(瞞)、允等22個姓。這些姓中近半數帶女字旁。所以,人們推測,姓的產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會。章太炎先生及其他學者又從《說文》、《山海經》、甲骨文、金文等較古的文獻中整理出幾十個古姓(約59個,章太炎得52個,他人又從金文中得嫘等7個),這樣加上原有的也不過80幾個,可以想見,這只是遠古實際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這些。其他的已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時候的姓決沒有我們今天講的「姓」多。我們這裡可以羅列幾個從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關於姓的數字。

  ①北宋以後的封建社會,長期作為兒童識字讀物的《百家姓》(北宋錢塘無名氏編),共收入502個姓氏(其中單姓342個,複姓60個。開頭曰:「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②宋代鄭樵《通志?姓氏略》中統計古代姓氏共有1745個。③明代翰林院編修吳沈等人據當時戶部所藏戶籍編成《皇明千家姓》,收姓氏1968個。(開頭曰:「朱奉天運,富有萬方,聖神文武,道合陶唐……」)④清代康熙帝親自審定《御制百家姓》,(開頭曰:「孔師闕黨,孟席齊梁,高山詹仰,鄒魯榮昌,冉季宗正,游夏文章……」)⑤清人張澍《姓氏尋源》、《姓氏辨誤》中說古姓氏有5129個。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陸學者閻福卿等曾編輯出版過《中國姓氏彙編》共收姓氏5730個。其中單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五字姓12個。台灣省也出版過《中華姓符》共收姓氏6363個,但裡面有異體字重複收入的情況。⑦據中國語言文字改革工作委員會漢字處1984年的抽樣調查及有關專家的估計,直到今天還在使用的姓氏在3000個以上。(氣象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王大良編《當代百家姓》據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認為:目前,我國常用的姓約400個,按當時人口數算,前100個姓是: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馬羅,梁宋鄭謝韓唐馮於董蕭,程曹袁鄧許傅沈曾彭呂,蘇盧蔣蔡賈丁魏薛葉閻,余潘杜戴夏鍾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譚廖周熊金陸,郝孔白崔康王丘秦江史,顧侯郎孟龍萬段雷錢湯,尹黎易常武喬賀賴龔文。這100姓佔全國總人口的87%以上。其中李王張劉陳5姓就有3億多人口。李8700萬、王8000萬、張800萬、劉6000萬、陳5000萬。全國各城市的大姓情況也不一樣,如上海前10名的姓是:張王陳李徐朱周吳劉沈。)這個數字跟我們前面說的所謂遠古即有的純正的「姓」相去太遠了。那麼另外那些也被稱作姓的字又是怎麼回事呢?那些字就是現代姓的主要組成部分「氏」,下面就來介紹「氏」。?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就很能說明二者的關係。「姓」是不變的,「氏「是可變的。顧炎武也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秦漢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場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嚴格規定,漢代以後,姓氏不加區分,姓氏合一,統稱為姓。最明顯的標誌是《史記》,根據現有姓氏、推究它們的來源或者說最初確定它為姓氏的緣由,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前面提到過,帶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媯、贏等,這是母系氏族社會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長的名姓稱號。

  (2)以動植物或其他自然物為姓氏。如馬、牛、羊、豬、蛇、龍、柳、梅、李、桃、花、葉、谷、麥、桑、麻、粟、山、水、林、木、風、雲、河、江、金、石、鋼、鐵、玉等,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圖騰。

  (3)以封國、采邑或職官、爵位為姓。如齊、楚、燕、韓、趙、魏、秦、魯、蔡、鄭、陳、宋、阮;司徒、司馬、司空、樂正、宰、上官、太史、少正、王、侯、公孫、伯子等,由於古代封爵職官名目繁多,故此類姓很多。

  (4)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職業為姓,如姚(虞舜生姚墟)、東方(伏羲住處)、西門、東門(魯庄公子遂後代封住地)、東郭、南、百里、歐陽(越王勾踐,被封在烏程歐陽亭)、陶、巫、卜、醫等。

  (5)以祖先族號、謚號為姓。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庄、宣、平、成等。

  (6)其他(在姓中還有幾種變種,突變情況):

  A、皇帝賜姓。如劉邦賜項伯姓劉。李煜賜奚廷圭(墨務官)姓李。

  B、為避災難而改姓。如伍子胥在吳被殺後,子孫逃到齊國,改姓王孫;陳厲公子陳完,在陳內亂後逃到齊國做了大夫,改姓田。

  C、為避皇帝或聖人諱而改姓。如荀改孫,庄改嚴,丘改邱等。

  D、嫌原姓複雜、字多而改姓。如司馬簡姓司或馬或馮,歐陽簡姓歐。

  E、少數民族主動從漢姓。如北魏孝文帝規定鮮卑族人改用漢姓如陸、穆、賀、於等,皇族帶頭,由原來的姓拓跋改為姓元。

  F、另外,拓跋、單于、宇文、長孫、呼延、尉遲、耶律、完顏,愛新覺羅等都是少數民族姓的漢語譯音。有些少數民族姓在譯成漢語後,嫌字太長就簡化,如愛新覺羅,改姓羅,金。從以上可看出,同姓不一定一家。

  今天在公共社交場合的「貴姓」、「尊姓」、「按姓氏筆畫為序」中的姓,實際上包括了古姓、氏這兩方面的內容。

  另外,古代姓氏還有幾點值得注意:

  ①戰國前,貴族才有姓氏,貴族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因為「姓所以別婚姻」,「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通志?氏族略序》)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考之於《傳》,二百五十五年之間,有男子而稱姓者乎?無有也。」

  那麼男子稱什麼呢?1、貴者稱氏;2、賤者則以職業概括之。如奕秋、庖丁、匠石、醫和、優孟,這些職業名後來才成了姓。當時是通稱。A、前綴用排行:孟、伯、仲、叔、季。如孟姜、伯姬、叔隗,

  B、以夫家的采邑、謚號為前綴:如晉姬、武姜、文贏。

  C、加氏、女、母、姬、媼、嫗等後綴,如張氏、商女、孟母、吳姬、趙媼等。

  三、名

  名是每個人的代號。姓氏是公共的,名是個人的。歷朝歷代的命名習慣,反映了一定時期內的社會意識形態。由於人們所屬的民族、社會、歷史、宗教信仰、道德傳統及文化修養的不同,其命名習慣也很不相同。

  「名」的產生也是在氏族社會時期,同時也是人的個體意識逐漸覺醒的必然結果。《說文》對名這樣解釋:「名,自命也。從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意為,黃昏後,天暗黑不能相認識,各以代號稱。這便是名的由來。這多少有些傳說意味。人們發現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漸通行起來,使得人皆有名,並對命「名」講究起來。實際上,名的出現是私有制經濟出現後的必然產物。古時天下為公,一個部落一個名號,黃帝、炎帝、共工、蚩尤都是部落名。

  據《周禮》「婚生三月而加名」,嬰兒出生三個月後由父親取名,我們現在所看見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當時的習慣,崇尚以天干為名。也往往以其生日干支來命名,主要以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天干)。如太乙,成湯(天乙),太丁,盤庚,帝辛(紂)外丙、仲壬、太甲……武丁(盤庚曾孫)。陳夢家《殷商卜辭綜述》認為:太康(即大庚),仲康(中庚),少康(少庚)等。周代以後對命名有所講究。春秋魯桓公六年(705)魯桓公問命名應遵守的禮節時,大夫申提出「信」「義」「象」「假」「類」五條(「五則」)。到戰國時,很多貴族通過占卜來給自己的兒子命名,如屈原(皇攬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隨著儒學的興起,對起名的講究越來越複雜,成書於戰國年間的《周禮》中對命名除了前面提的主要注意的五條之外,還規定了「六不」。即(1)不以國(2)不以官(3)不以山川(4)不以隱疾(5)不以畜牲(6)不以器幣。?太甲上》有「旁求俊彥」《偽孔傳》有「美士曰彥」。故而,據正史載,五代共有87人以「彥」字命名。元代人以取蒙文名為時尚。

  元末,張士誠原名九四,「士誠」之名乃一文人所取,是在取笑他,他還不知,典出《孟子》:「士,誠小人也」之句。

  宋以後,尤其明清,字輩譜命名法最盛行。至今,從農村族譜中可看出這一現象。其字當然是些寓意吉利的字,如文武,富貴、昭慶、德祥、龍鳳、昌盛等。明清以族譜命名為特徵,影響很大。?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據有以下幾種:

  ①同義反覆。如屈原名平,字原,廣平為原。孔子學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顏回字子淵,諸葛亮字孔明,陶淵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屬此類。

  ②反義相對。晉大夫趙衰(減少意)字子餘(增多)。曾點(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績字無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趙孟頫(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連義推想。趙雲字子龍(雲從龍);晁補之,字無咎;蘇軾,字子瞻(《左傳僖28年》:「君馮軾而觀之」);岳飛字鵬舉。?春官?大祝》:「號為尊其名更美稱焉」。名、字是由尊長代取,而號則不同,號初為自取,稱自號;後來,才有別人送上的稱號,稱尊號、雅號等。

  號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時期還不流行,葛洪、陶潛有號,當時多數人沒有。到唐宋間才特別盛行起來,原因有二:1、倫理道德加強,2、文學發達,文人講究文雅。至明清,由於文人範圍擴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來。縱觀古人命號特點,我們也可以概括為幾條。

  自號一般都有寓意在內。

  1、或以居住地環境自號:如陶潛,自號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蓮鄉,故自號青蓮居士。蘇軾,自號東坡居士。陸遊,號龜堂。辛棄疾號稱稼軒居士。明武宗朱厚照自號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璁自號天池釣叟,明神宗朱翊自號禹齋。乾隆晚年自號十全老人、古稀天子。咸豐(奕)自號且樂道人。

  2、或以旨趣抱負自號:杜甫,自號少陵野老,「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歐陽修晚年的自號。賀知章,自號四明狂客;金心農自號出家庵粥飯僧,都體現了個人的旨趣。

  3、有些人還以生辰年齡、文學意境、形貌特徵,甚至驚人之語自號。

  辛棄疾自號六十一上人,趙孟頫甲寅年生,自號甲寅人;元鄭元右,自號尚左生,明代祝允明自號祝枝指生,後在民間演變成祝支山。朱尊,自號夕陽芳草村落,唐寅自號江南第一風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徐樹丕,自號活埋庵道人。

  別人贈號主要有三種情況:

  1、以其軼事特徵為號。如李白,人稱謫仙人。宋代賀鑄因寫了「一川煙柳、梅子黃時雨」的好詞句,人稱賀梅子。張先因寫了「雲破月來花弄影」,「浮萍斷處見山影」,「隔牆送過鞦韆影」三句帶「影」字的好詩,人稱「張三影」。類似例子再如:

  山抹微雲秦學士——秦觀「滿庭芳」詞「山抹微雲,天連衰草」?孤雁》

  紅杏尚書——宋祁(工部尚書)《木蘭花》「綠楊煙外曉春寒,紅杏枝頭春意鬧」。

  現當代作家的筆名、藝名也可算入號的範疇,有的是自號,有的是贈號。

  郭沫若(筆名)原名開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筆名(自號),而非原名。

  藝號(贈號):

  張英傑——蓋叫天,牛俊國——牛得草,荀慧生——白牡丹,李慧敏——白玉霜,毛稚黃——毛三瘦。

  2、以官職、任所或出生地為號。王安石稱王臨川;杜工部(杜甫),賈長沙(賈誼);王右軍(王羲之);湯顯祖稱湯臨川;康有為,廣東南海人,稱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稱孔北海;顧炎武,江蘇崑山亭林鎮人,人稱顧亭林。清代民謠「宰相合肥天下瘦」說的是李鴻章(合肥人),「司農常熟世間蕪」說的是翁同和為常熟人,時任戶部尚書。

  3、以封爵、謚號為號

  諸葛亮封武鄉侯,人稱武侯;司馬光,封溫國公,岳飛,謚號武穆。

  宋以後,文人之間大多以號相稱,以至造成眾號行世,他們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況。蘇軾一生有14類38個名號,魯迅先生一生(1881—1936)57歲,共用過140多個名號(主要是筆名)。

  魯迅原名周樟樹,字豫才,改名樹人。1898年,第一次用筆名,戛劍生、樹人。1818年,《狂人日記》發表時,始用魯迅筆名。三十年代後更多,最多的為1933年26個和1934年41個。這兩年也是他的創作高峰,作品最多的時期。

  由於號可自取和贈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變性。以至許多文人,有很多別號,多的可達幾十個,上百個,「別號太多,反成攪亂」(鄭板橋集題畫。靳秋四索畫),所以近代以後,尤其建國以來,文人用號之風大減,不少人發表作品不用筆名,就用真名。少數文人存有別號,多為20世紀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魯迅曾自號書齋,綠林書室,且介亭;王力自號龍蟲並雕齋;姚雪垠,無止境齋;葉聖陶未厭居,俞平柏古槐書屋,此可謂遺風。

  中國古代天文曆法常識

  【星宿】宿(xiu),古代把星座稱作星宿。《范進中舉》:「如今卻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認為人間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這是迷信說法。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顆恆星。二十八宿的名稱,自西向東排列為:東方蒼龍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mao、畢、觜zT、參she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zhen)。唐代溫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銀漢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誇飾地描寫星光燦爛、照耀宮闕殿堂的景象。王勃《滕王閣序》:「物華天寶,龍光射鬥牛之墟。」是說物產華美有天然的珍寶,龍泉劍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區。劉禹錫詩:「鼙鼓夜聞驚朔雁,旌旗曉動拂參星。」形容雄兵出師驚天動地的場面,參星即參宿。

  【四象】參見「二十八宿」條。古人把東、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像為四種動物形象,叫作四象。東方七宿如同飛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龍,故而稱為東官蒼龍;北方七宿似蛇、龜出現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稱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猶猛虎躍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稱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飛翔的朱雀,出現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稱為南官朱雀。

  【分野】古代占星家為了用天象變化來占卜人間的吉凶禍福,將天上星空區域與地上的國州互相對應,稱作分野。具體說就是把某星宿當作某封國的分野,某星宿當作某州的分野,或反過來把某國當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當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閣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是說江西南昌地處翼宿、軫宿分野之內。李白《蜀道難》:「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參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陝西、甘肅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捫參歷井是說入蜀之路在益、雍兩州極高的山上,人們要仰著頭摸著天上的星宿才能過去。二十八宿與國分野如下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鬥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

  國鄭宋燕越吳齊衛魯魏趙秦周楚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鬥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

  州兗州豫州幽州江湖揚州青州并州徐州冀州益州雍州三河荊州

  【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顆星組成,又稱旄頭(旗頭的意思)。唐代李賀詩「秋靜見旄頭」,旄頭指昴宿。唐代衛象詩「遼東老將鬢有雪,猶向旄頭夜夜看」,旄頭亦指昴宿,詩句表現了一位老將高度警惕、細心防守的情景。

  【參商】參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參宿,商指東官蒼龍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別稱。參宿在西,心宿在東,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沒,彼出此沒,因此常用來喻人分離不得相見。如曹植「面有逸景之速,別有參商之闊」,杜甫詩「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壁宿】指北官玄武七宿中的第七宿,由兩顆星組成,因其在室宿的東邊,很像室宿的牆壁,又稱東壁。唐代張說詩「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形容壁宿是天上的圖書庫。

  【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東官蒼龍七宿中的心宿。《詩經.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當於公曆的八月,流火是說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漸西降,表明暑氣已退。

  【北斗】又稱「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顆亮星。七顆星的名稱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排列如斗杓,故稱「北斗」。根據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極星,故又稱「指極星」。屈原《九歌》:「操余弧兮反淪降,援北斗兮酌桂漿。」《古詩十九首》:「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玉衡是北斗星中的第五星。《小石潭記》中用「斗折蛇行」,形容像北斗星的曲線一樣彎彎曲曲。

  【北極星】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標誌。古代天文學家對北極星非常尊崇,認為它固定不動,眾星都繞著它轉。其實,由於歲差的原因,北極星也在變更。三千年前周代以帝星為北極星,隋唐宋元明以天樞為北極星,一萬二千年以後,織女星將會成為北極星。

  【彗星襲月】彗星俗稱掃帚星,彗星襲月即彗星的光芒掃過月亮,按迷信的說法是重大災難的徵兆。如《唐雎不辱使命》:「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

  【白虹貫日】「虹」實際上是「暈」,大氣中的光學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往往是天氣將要變化的預兆,可是古人卻把這種自然現象視作人間將要發生異常事情的預兆。如《唐雎不辱使命》:「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漢代鄒陽《獄中上樑王書》:「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燕太子丹厚養荊軻,讓其刺秦王,行前已有天象顯現,太子丹卻畏其不去。

  【運交華蓋】華蓋,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屬仙后座。舊時迷信,以為人的命運中犯了華蓋星,運氣就不好。魯迅《自嘲》詩:「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月亮的別稱】月亮是古詩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寫的對象。它的別稱可分為:(1)因初月如鉤,故稱銀鉤、玉鉤。(2)因弦月如弓,故稱玉弓、弓月。(3)因滿月如輪如盤如鏡,故稱金輪、玉輪、銀盤、玉盤、金鏡、玉鏡。(4)因傳說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稱銀兔、玉兔、金蟾、銀蟾、蟾宮。(5)因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稱桂月、桂輪、桂宮、桂魄。(6)因傳說月中有廣寒、清虛兩座宮殿,故稱廣寒、清虛。(7)因傳說為月亮駕車之神名望舒,故稱月亮為望舒。(8)因傳說嫦娥住在月中,故稱月亮為嫦娥。(9)因人們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稱月亮為嬋娟。

  【東曦】古代神話說太陽神的名字叫曦和,駕著六條無角的龍拉的車子在天空馳騁。東曦指初升的太陽。《促織》:「東曦既駕,僵卧長愁。」「東曦既駕」指東方的太陽已經出來了。

  【天狼星】為全天空最明亮的恆星。蘇軾《江城子》詞:「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用典皆出自星宿,雕弓指弧矢星,天狼即天狼星。屈原《九歌》中也有「舉長矢兮射天狼」,長矢即弧矢星。

  【老人星】為全天空第二顆最明亮的星,也是南極星座最亮的星。民間把它稱作壽星。北方的人若能見到它,便是吉祥太平的事。杜甫詩云:「今宵南極外,甘作老人星。」

  【牽牛織女】「牽牛」即牽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銀河東。「織女」即織女星,在銀河西,與牽牛星相對。《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唐代詩人曹唐《織女懷牽牛》:「北斗佳人雙淚流,眼穿腸斷為牽牛。」

  【銀河】又名銀漢、天河、天漢、星漢、雲漢,是橫跨星空的一條乳白色亮帶,由一千億顆以上的恆星組成。曹操《觀滄海》:「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陳子昂《春夜別友人》:「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蘇軾《陽關曲》:「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秦觀《鵲橋仙》詞:「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文曲星】星宿名之一。舊時迷信說法,文曲星是主管文運的星宿,文章寫得好而被朝廷錄用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如吳敬梓《范進中舉》:「這些中老爺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天罡gang】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認為北斗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七十二個地煞星。小說《水滸》受這種迷信說法的影響,將梁山泊一百零八名大小起義頭領附會成天罡星、地煞星降生。

  【雲氣】古代迷信說法,龍起生雲,虎嘯生風,即所謂「雲龍風虎」。又說真龍天子所產生的地方,天空有異樣雲氣,占卜測望的人能夠看出。如《鴻門宴》:「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農曆】我國長期採用的一種傳統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來定月,用置閏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接近太陽回歸年,因這種曆法安排了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業生產活動,故稱農曆,又叫中歷、夏曆,俗稱陰曆。古人寫文章,凡用序數紀月的,大多以農曆為據。如《游褒禪山記》「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鐘山記》「元豐七年六月丁丑」,農曆的六月、七月相當於公曆的七月、八月。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根據太陽一年內的位置變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數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個月中,以反映四季、氣溫、物候等情況,這就是二十四節氣。每月分為兩段,月首叫「節氣」,月中叫「中氣」。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順序為:正月立春、雨水二月驚蟄、春分三月清明、穀雨四月立夏、小滿五月芒種、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處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歌謠:「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詩文中常用二十四節氣來紀日,如《揚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夏至白天最長,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稱夏至、冬至為至日,這裡指冬至。

  【初陽】約在農曆十一月,冬至以後、立春以前的一段時間。此時陽氣初動,故稱「初陽」。《孔雀東南飛》:「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農曆以正月、二、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為夏季,分別稱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類推。歐陽修《醉翁亭記》:「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社日】古代農民祭祀土地神的節日,在春分前後。《永遇樂》:「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社鼓,指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聲。

  【初七】農曆七月初七,民間有七夕乞巧的風俗。傳說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孔雀東南飛》:「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

  【下九】農曆每月十九日,是婦女歡聚的日子。

  【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稱。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乾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干支紀法」。如《馮婉貞》:「咸豐庚申,英法聯軍白海入侵。」咸豐,皇帝年號;庚申,干支紀年。「六十甲子」依次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紀年法】我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四種:(1)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如《左傳。骰之戰》:「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指魯僖公三十三年。《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2)年號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後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如《岳陽樓記》「慶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禪山記》「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鐘山記》「元豐七年」、《梅花嶺記》「順治二年」、《後序》「德祐二年」、《雁盪山》「祥符中」(「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簡稱,宋真宗年號)等。(3)干支紀年法。如《五人墓碑記》:「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慘,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辛亥」指公元1911年;《與妻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應為辛亥。近世還常用干支紀年來表示重大歷史事件,如「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賠款」、「辛丑條約」、「辛亥革命」。(4)年號干支兼用法。紀年時皇帝年號置前,干支列後。如《揚州慢》「淳熙丙申」,「淳熙」為南宋孝宗趙昚(shen)年號,「丙申」是干支紀年;《核舟記》「天啟壬戌秋日」,「天啟」是明熹宗朱由校年號,「壬戌」是干支紀年;《祭妹文曠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年號,「丁亥」是干支紀年;《梅花嶺記》「順治二年乙酉四月」,「順治」是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年號,「乙酉」是干支紀年。

  【紀月法】我國古代紀月法主要有三種:(1)序數紀月法。如《采草藥》:「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則四月花。」《〈指南錄〉後序》「德祜二年二月」,「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譚嗣同》今年四月,定國是之詔既下」,「八月初一日,上召見袁世凱」,「以八月十三日斬於市」。(2)地支紀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稱十二個月,每個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詩:「荒村建子月,獨樹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紀月法指農曆十一月。庾信《哀江南賦》:「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建亥」即農曆十月。(3)時節紀月法。如《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栗。」「孟冬」代農曆十月;陶淵明《擬古詩九首》「仲春遘時雨」,「仲春」代農曆二月。

  【紀日法】我國古代紀日法主要有四種:(1)序數紀日法。如《梅花嶺記》:「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項脊軒志》:「三五之夜,明月半牆。…"三五」指農曆十五日。《〈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慘,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2)干支紀日法。如《殽之戰》:「夏四月辛巳,敗秦軍於殽。』「四月辛巳」指農曆四月十三日;《石鐘山記》「元豐七年六月丁丑」,即農曆六月九日;《登泰山記》「是月丁未」,指這個月的十八日。古人還單用天干或地支來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禮記?檀弓》「子卯不樂」,「子卯」,代指惡日或忌日。(3)月相紀日法。指用「朔、朏(fe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稱來紀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後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後一天叫晦。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五人墓碑記》「在丁卯三月之望」;《赤壁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與妻書》「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後」。(4)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後。如《登泰山記》:「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

  【紀時法】我國古代紀時法主要有兩種:(1)天色紀時法。古人最初是根據天色的變化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它們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時、日入、黃昏、人定。(2)地支紀時法。以十二地支來表示一晝夜十二時辰的變化。古天色紀時、地支紀時與今序數紀時對應關係見附表。天色紀時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地支紀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現化紀時23-1點1-3點3-5點5-7點7-9點9-11點11-13點13-15點15-17點17-19點19-21點21-23點天色法與地支法是古代詩文中常見的兩種紀時方法。如《孔雀東南飛》:「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恕至城下……,雞鳴,雪止……,晡時,門壞。」《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別稱。再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時困至戌時。」《景陽岡》:「可教往來客人於巳、午、未三個時辰過岡。」《祭妹文》:「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群英會蔣干中計》:「從巳時直殺到未時。」

  【五更】我國古代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稱五夜。如《孔雀東南飛》:「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群英會蔣干中計》:「伏枕聽時,軍中鼓打二更。」《李愬雪夜入蔡州》:「四鼓,恕至城下,無一人知者。」《登泰山記》:「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與妻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書。」夜間時辰五更五鼓五夜現代時間黃昏一更一鼓甲夜19-21點人定二更二鼓乙夜21-23點夜半三更三鼓丙夜23-1點雞鳴四更四鼓丁夜1-3點平旦五更五鼓戊夜3-5點

  古代計時常識

  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宋以後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出現於先秦。晝夜各五分。據《隋書.天文志》,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

  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參閱《淮南子.天文訓》。

  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可能起源於商代。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

  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後是雞鳴,雞鳴後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中國古代年歲的別稱

  總角:指童年。語出《詩經》,如《詩?衛風?氓》「總角之宴」,又《齊風?甫田》「總角兮」。以後稱童年為「總角」。陶淵明《榮木》詩序:「總角聞道,白首無成。」垂髫:指童年。古時童子未冠,頭髮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賦》:「被褐振裾,垂髫總發。」束髮:指青少年。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大戴禮記?保傅》:「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及笄:指女子15歲。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髮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語出《後漢書?曹皇后記》「小者待年於國」。以後稱女子待嫁的年歲為「待年」。《文選?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聲夙振。」弱冠:指男子20歲。語出《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左思《詠史》詩之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而立:指30歲。語出《論語?為政》「三十而立」。以後稱三十歲為「而立」之年。《聊齋志異?長清僧》:「友人或至其鄉,敬造之,見其人默然誠篤,年僅而立。」不惑:指40歲。語出《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以後用「不惑」作40歲的代稱。應璩《答韓文憲書》:「足下之年,甫在不惑。」艾:指50歲。語出《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老年頭髮蒼白如艾。《民國通俗演義》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還有什麼不滿意的事?」花甲:指60歲。以天干地支名號錯綜參互而得名。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六十六:「(趙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長吉為短歌,對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古稀:指70歲。語出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亦作「古希」。皓首:指老年,又稱「白首」。《後漢書?呂強傳》:「故太尉段潁,武勇冠世,習於邊事,垂髮服戎,功成皓首。」黃髮:指長壽老人。語出《詩經》,如《詩?魯頌?宮》「黃髮台背」。老人頭髮由白轉黃。曹植《贈白馬王彪》:「王其愛玉體,俱享黃髮期。」陶淵明《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鮐背:指長壽老人。語出《詩經》,如《詩?大雅?行葦》「黃台背」,「台」與,「鮐」通用。《爾雅?釋詁》:「鮐背,壽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鮐魚背。期頤:指百歲。語出《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謂百歲老人應由後代贍養。蘇拭《次韻子由三首》:「到處不妨閑卜築,流年自可數期頤。」

  不滿周歲----襁褓;2~3歲-----孩提;女孩7歲-----髫年;男孩8歲-----齠年;幼年泛稱----總角;10歲以下----黃口;13~15歲----舞勺之年;15~20歲----舞象之年;12歲(女)---金釵之年;13歲(女)---豆蔻年華,15歲(女)---及笄之年;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20歲(女)---桃李年華;24歲(女)---花信年華;至出嫁-----梅之年;至30歲(女)--半老徐娘;20歲(男)---弱冠;30歲(男)---而立之年;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歲------杖朝之年;80~90歲----耄耋之年;90歲------鮐背之年;100歲------期頤。

  中國姓氏起源

  中國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約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時是母系社會,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組成,就說明最早的姓,是跟母親的姓。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因為中國人很早就發現這條遺傳規律:近親通婚對後代不利。

  唐太宗的時候--公元627年,有個吏部尚書高士廉,把民間的姓記錄7,寫成一本書>,頒布天下,作為當時推舉賢能做官,或搓合婚姻的依據

  中國舊時流行的>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時候寫的,裡面一共收集了單姓408個,複姓30個?一共438個。發展到後來,據說有4000到6000個,但是實際應用的,只有1000個左右。世界各國都有」三大姓「的說法,英國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國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國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國是:Schultz,Mueller,Shmidt;蘇聯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國呢,有張王李趙,四個大姓,歷史悠久,分布廣泛,而且都是皇帝賜姓。根據最新的統計,單是姓張的,就有一億人,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

  1977年史學家李棟明,在>上發表過一篇有關姓的論文,文中指出:華人最大的十個姓是:張,王,李,趙,陳,楊,吳劉,黃,周。這十個姓占華人人口40%,約四億人。

  第二大的十個姓是:徐,朱,林,孫,馬,高,胡,鄭,郭,蕭。占華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個姓是:謝,何,許,宋,沈,羅,韓,鄧,梁,葉。占華人人口10%。

  接下來的十五個大姓是:方,崔,程,潘,曹,馮,汪,蔡,袁,盧,唐,錢,杜,彭,陸,加起來也佔總人口的10%。

  換句話說,在中國十億人口中,有七億人口姓了45個大姓。另外的三億多人的姓,都是比較少見的,象毛,江,白,文,關,廖,苗,池等等。

  中國古代地理常識

  【中國】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但在古代文獻中它是一個多義性的片語。從春秋戰國至宋元明清,多用來泛指中原地區。如孟子《齊桓晉文之事》:「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司馬光《赤壁之戰》:「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

  【中華】上古時期華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黃河流域一帶,故稱「中華」,後常用來泛指中原地區。如《三國志》:「其地東接中華,西通西域。」今已成為中國的別稱。

  【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時期劃分的九個行政區域,州名分別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後成為中國的別稱。陸遊詩云:「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過秦論》「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詞《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長夜難明赤縣天。」辛棄疾詞《南鄉子》:「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中原】又稱中土、中州。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整個黃河流域。如《出師表》:「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陸遊《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指整個黃河流域。

  【海內】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司馬光《赤壁之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江東。」

  【四海】參見「海內」條。指天下、全國。如賈誼《過秦論》「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戰》:「遂破荊州,威震四海。」《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五人墓碑記》:「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過秦論》「曠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後以六合為家,骰函為宮」。李白《古風》詩:「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八荒】四面八方遙遠的地方,猶稱「天下」。《過秦論》:「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縱有千古,橫有八荒。」

  【江河】古代許多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如《鴻門宴》:「將軍戰河南,臣戰河北。」《過秦論》:「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殽之戰》:「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再如《祭妹文》「先塋在杭,江廣河深」,此處「江」即指長江,「河」則指運河。

  【西河】又稱河西,黃河以西的地區。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會於西河外澠池。」《過秦論》:「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東】因長江在安徽境內向東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為標準確定東西和左右。所指區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帶,也可指安徽蕪湖以下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即今蘇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區稱作江東。《史記?項羽本紀》:「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幹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李清照詩云:「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赤壁之戰》:「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山水陰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陰。《愚公移山》:「指通豫南,達於漢陰。」「漢陰」指漢水南面。《登泰山記》:「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游褒禪山記》:「所謂華陽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古城別稱】如南京又稱建康、金陵、江寧、白下。《柳敬亭傳》:「嘗奉命至金陵。」《病梅館記》:「江寧之龍蟠……皆產梅。」《梅花嶺記》:「吳中孫公兆奎以起兵不克,執至白下。」又如揚州稱廣陵、維揚,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煙花三月下揚州。」姜夔《揚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再如杭州稱臨安、武林,蘇州稱姑蘇,福州稱三山,成都稱錦官城。《柳敬亭傳》:「余讀《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楓橋夜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春夜喜雨》:「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後序》:「自海道至永嘉來三山,為一卷。」

推薦閱讀:

港澳簽注,搞錯這些事,小心上糗事百科!
舒輅—搜狗百科
李成器—搜狗百科
月經周期—搜狗百科
20101201百科全說王明勇腸道排毒

TAG:中國 | 文化 | 中國傳統 | 傳統文化 | 傳統 | 中國傳統文化 | 百科 | 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