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子:雕出來的屯堡文化
▲在貴州流傳幾百年的安順地戲
在今天的貴州安順一帶,仍然聚居著一支與眾不同的漢族群體——屯堡人。這裡的人歷經600年的滄桑,恪守著世代傳承的明朝文化和生活習俗,形成了今天獨具特色的「屯堡文化」。由屯堡人世代傳承的安順地戲屬於國家級非遺項目,地戲演出時佩戴的面具,屯堡人稱其為「臉子」。看過地戲的人都知道,沒有臉子就演不成地戲,所以臉子是安順屯堡地戲的核心載體。
屯堡文化與地戲
要弄清臉子,先要了解什麼是屯堡文化、什麼是地戲。
屯堡源於明初朱元璋的「調北征南」事件。《安順府志——風俗志》載:「屯軍堡子,皆奉洪武敕調北征南……散處屯堡各鄉,家人隨之至黔」,「屯堡人即明代屯軍之裔嗣也」。在今天的安順,許多大家族的族譜記載均與史料相同。《葉氏家譜》載:「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初年被派遣南征……平服世亂之後……令屯軍為民、墾田為生。」在漫長的歲月中,征南大軍及其家屬帶來的多元文化與當地文化融合,經過600多年的傳承、發展和演變形成了屯堡文化。
地戲是屯堡文化的代表,是流行於貴州省安順市的地方戲,其產生同樣與明初安順屯軍有關。明朝軍隊在貴州設有24個衛、26個守衙千戶所,其中安順有3個衛、2個守衙千戶所,史料上稱衛所軍士為屯堡人。這些人來自安徽、江蘇、江西、浙江、河南等地,他們把從內地帶來的戲劇形式與當地文化相融合,逐漸發展成為安順地戲。
有關安順地戲的記載最早見於清道光七年《安平縣誌》卷五《風俗志》:「元宵遍張鼓樂,燈火爆竹,扮演故事,有龍燈、獅子燈、花燈、地戲之樂。」屯堡人演出地戲,既是為了休息娛樂、強身健體,也是為了敬神祭祀、告慰祖先、驅邪納吉,此外「亦存寓兵於農之深意」。
安順地戲演出以村寨為單位,演員是地道的農民。一般一個村寨一堂戲,演員二三十人,由「神頭」負責。演出在每年的新春佳節和農曆七月稻穀揚花時節舉行。此外,村民在建房求財、祈福求子的時候也會請地戲隊中的「神靈」,如關羽、佘太君等去進行「開財門」「送太子」等活動。
安順地戲比較顯著的特點是演出者首蒙青巾,腰圍戰裙,戴假面於額前,手執戈矛刀戟之屬,隨口而唱,應聲而舞。在一鑼一鼓的伴奏下,一人領唱眾人伴和,有弋陽老腔餘韻,其舞主要表現征戰格鬥的打殺,雄渾粗獷、古樸剛健。安順地戲以屯堡人喜愛的薛家將、楊家將、岳家將為主角,內容全部是金戈鐵馬的征戰故事。隨著歲月流逝,今天地戲所承載的「寓兵於農」的功能不復存在,但作為一種世代傳承的文化現象,已深深地滲透到屯堡人的生活之中,成為最受屯堡人歡迎的文化活動。
地戲面具不僅是道具
筆者生在安順周官屯、長在屯堡村寨,一邊搞儺雕,一邊關注和收集與地戲有關的資料,長年累月與雕匠、地戲演員摸爬滾打在一起,既熟悉臉子雕刻的製作流程,也了解地戲演出的民俗儀式,多年的思考和感悟,讓筆者對臉子在屯堡文化中的核心意義和價值也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
臉子屬於儺面具藝術,更是安順地戲的重要載體。一個村寨要跳演地戲,首先要請雕匠製作面具。一面臉子的製作通常要經過下料、細雕刻、雕耳翅、彩畫、上光等15個流程。
臉子製作是一種獨特的傳統技藝,這門絕活在屯堡人中傳承了數百年,其製作過程是很神聖的。首先要選一個黃道吉日,請雕匠到村裡雕刻,管吃管住,盛情招待。雕匠動工之前,要舉行莊嚴的「架馬」(開工動刀)儀式。雕匠把一支隊伍所需的臉子全部雕好並著色上光後,再選黃道吉日進行開光。在當地人眼裡,開過光後的木雕面具從此就不是一般的面具,而是神靈了。當臉子製作完成後,如果恰逢演出時間,「神頭」會組織戲友跳演一場,如果過了演出時間,則要把開光的臉子封存起來,等下一次演出時再取用。
這些年因為不斷地調查,筆者有機會看到不同時期、不同藝人製作的地戲面具。這些面具都具有一定的共性,比如「土地」這個面具,一副慈祥圓潤的面孔、一張永遠開心的笑臉,上面還雕有「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以及不同寫法的福、祿、壽、喜字樣。地戲面具上的這些文化符號,是屯堡人傳承「忠義」的表現,是鄉間百姓解讀中國歷史的一門學問,是農耕社會對善與惡、美與丑的一種劃分。因此,地戲面具不僅是一件道具、一件木雕工藝品,而且是民間文化、地方民俗的重要載體。
以木為紙,以鑿為筆
作為地戲的重要載體,其面具雕刻工藝如今面臨著傳承的危機。
包括地戲面具雕刻在內的屯堡儺雕,是屯堡文化傳承的命脈。隨著社會的發展,儺雕已發展成為貴州安順的支柱性文化產業,從事儺雕技藝的民間藝人達上千人。貌似繁榮,實則存在著嚴重危機。
幾百年來,這裡的民間藝人以木為紙,以鑿為筆,憑著精湛的雕刻技藝,製作出了一件件雄渾粗獷、神色各異的面具。刻工精細而不繁瑣,寥寥數鑿,看似隨意刻畫,實則爛熟於胸。通過簡略的五官變化和花哨的裝飾,面具被賦予了生命活力,民間神話中的神靈、鬼怪及傳說中各類人物的豐富表情和鮮明性格,無不各盡其態,令人嘆為觀止。然而,隨著「文革」中大批面具作品被焚燒殆盡和近年來一批老藝人的去世,依靠口傳身授的儺雕面臨著傳承乏力的嚴峻形勢。雖然目前有上千人從事屯堡儺雕藝術,但能掌握核心技藝者少之又少。儘管旅遊帶動了當地儺雕產業的發展,卻很少有人關注面具背後所隱藏的文化符號和民俗寓意。
針對目前屯堡儺雕文化的傳承實際,筆者建議在政府的支持下,應儘快成立集教育、研究、展示、銷售等為一體的儺雕傳習發展中心,培養儺雕專業技術人才;並結合鄉村旅遊的發展,形成產購銷一條龍服務,讓遊客購買到富有深厚文化內涵的儺雕旅遊商品。唯有如此,才能讓有幾百年歷史的地戲面具世代傳承,保存一方文脈。(作者:秦發忠)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推薦閱讀:
※為何學文言文?而且還是簡體的、還帶標點?
※探索美學 | 前進的文明 · 退縮的人類
※武當太乙內功 中國非遺文化
※我國陰陽學說的早期形態
※茶文化經典語句你知多少?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