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的「知天命」是什麼意思?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這個「知天命」是什麼意思?

(摘錄幾位網友的討論供大家參考)

時說新語云南美食問答達人是美味就會在舌尖流淌~是吃貨就總會找到//

是古人的形容人到了五十的事情,大雅的敘述方法。

「知天命」不是聽天由命、無所作為,而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為但不企求結果。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說五十歲之後,知道了理想實現之艱難,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結果。

五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之後,雖然仍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但對個人榮辱已經淡然。

三十而立——人在三十歲時就應該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歲就沒有什麼可以顧慮、疑惑的了.(有一種沒有選擇和後退的心理)五十知命——五十歲就不得不認命了,已經無法抗拒了.六十花甲——六十在陰曆來算,已經天支地干一個輪迴了,要認老了.七十古稀——七十就已經是糟老頭了,人生快到頭了.當然這是按古代人的壽命和觀點來提醒人生短暫,激勵人要抓緊生命中的寶貴時間.古代年齡稱謂在學習古文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一些表達年齡稱謂的詞,如:「弱冠」、「耄耋」等.學生往往對此很費解.其實類似這樣的詞還很多,都是我們在學習古文的過程中所必須了解的知識.古人的年齡稱謂來源不一,大多根據不同年齡的生理特徵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襲前人所言而成為固定稱謂的.在所有的年齡稱謂中,「九十」的稱謂可謂最多最有趣.或叫「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又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還有依據生理特徵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嬰兒」,是因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餵奶.嬰可與膺通假,膺者胸也.嬰兒即為抱在胸前之兒.七歲除叫做「悼」外,還叫「齠齔」也叫做「毀齒」,因為正是換牙時期,所以有此稱呼.十五歲叫做「童」,「山無草木曰童」.古代十六歲成年,十五歲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處用的是比喻意.另外,我們現在常說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則來自於《論語·為政篇》的記載:「子曰: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距.」漢人戴聖所輯《禮記·曲記篇》中說:「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壯,四十曰強,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還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說法.但後人卻常把「幼學」、「弱冠」等作為年齡稱謂,這恐怕是後代辭彙由單音節向雙音節發展的原因吧我國還有干支紀年的傳統,六十年為一輪,故又有六十歲為「花甲之年」的說法.杜甫有詩句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二十古來稀.」於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別稱.當然,古代年齡稱謂並不止這些,還有許多散見於各類古書中,因較少使用而未被流傳下來.上面所述這些因使用頻率高,生命力強而被後人沿用了下來.有些還已經進入了我們的日常交際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從「嬰兒」和「兒童」兩個詞中,我們已看不出歷史和今天的區別了.另外還有:襁褓:不滿周歲.孩提:兩至三歲.始齔、韶年:男孩八歲.總角:幼年泛稱.垂髻之年:指兒童.黃口:十歲以下.幼學:十歲.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歲 志學:十五歲.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歲.弱冠:二十歲.而立之年:三十歲.不惑之年:四十歲.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歲.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古稀之年:七十歲.杖朝之年:八十歲.耄耋:八十、九十歲.期頤:百歲之人.始齔、髫年:女孩七歲.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及笄:女子十五歲.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標梅之年:出嫁

唔好嘈文化問答達人

《論語·為政》的這一小章,意思蠻好懂的。就是夫子晚年的自道,學術與為人的總結性話語。又因為他是對弟子說的,也可以合理地看作他希望弟子們也一樣,人生這幾個階段都能一層一層的遞進,達到生命的「樂」境界。

孔子這裡提出的,既不能說他認為每個人人生中都會出現,也不能說有「學養」之人就能輕易達到。「學」,看你學什麼、如何學,也看你的「志」之力量大小。孔子設禮、樂、御、射、書、數「六藝」以教。六藝就是六種技能,擴而言之,是六種不同角度打造人的途徑,既是能力培養,也是生命可能境界的六種主流出路,每一種得其神髓者最終都能達到「樂」的境界,意味著「知天命」要從青少年抓起,志於塑造自己豐厚的人性生命。這個開端極為重要。到了學藝師滿,羽翼豐滿,就可以自立而立於人前了。古人稱之為「學成」。三十而立,就是學成而立。可以全面地承擔起人生責任了。

但是立於何處才是最合天道己心,最有作用呢?三十歲到四十歲是一個關鍵了。孔子在此期間已於諸侯間小有名氣,曾經得到齊景公的高度賞識重視,亦開始收徒,修《詩》《書》《禮》《樂》,教授六藝。到他四十有幾時,開始出任魯國的重要官職,在五十歲後達到權力的高峰,又在數年後旋落低谷,不得不開啟周遊列國十四年的歲月。在孔子壯年有志國家,到對朝堂之事的失望,開班教學,孔子積累了大量的生命經驗和體驗。四十不惑,指壯年時候的面對人生重大選擇,能做到選擇正確,大方向,大的定位,不會搞錯。五十知天命,意思是說,人到這個年歲,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成敗得失,應該是瞭然於胸,不會怨天尤人,不會自我墮廢,保持一種萬事通透的眼光了。五十歲,不論在古代還是今天,都是男性的黃金年齡,能力達到頂峰,內外兼修,精力尚足。此時,天命於我,就是自然自由於我,知天命,實質就是知自我之為何、世界之為何、人性人心之為何。

後面兩句不詳說了。總之,六十七十,君子之境呈現為「樂境」。天命之有情,之自由美好,是展現內聖之功的時刻。

心智玩家還原中華源頭文化,揭秘重疊結構世界,體驗心智系統轉換。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這段話中,其實包含了,孔子自己練習「動態入定」的三個階段。

(什麼是「動態入定」,這裡不累述了,有興趣的可去看我的文章)

第一個階段:十五歲到三十歲,「動態入定」的學習,老師是很難用語言傳授的,學生也很難通過語言、文字理解,所以,需要花很大的功夫慢慢體悟、揣摩……

第二階段:三十歲到四十歲。在這個階段對「動態入定」有了領悟,知道「動態入定」是怎麼回事了,屬於入了門道。

第三階段分兩個階段:

前一個階段是四十歲到五十歲,這個階段屬於才入道中,根基還不是很穩定,經常會有各種疑惑產生,這個時候需要面對誘惑而不被誘惑,所以是「不惑」。

後一個階段是五十歲到六十歲,經過前一段的練習以後,真正進入到了「動態入定」初級狀態的「無惑」,這種「無惑」狀態類似王陽明所說的「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知天命」表達的就是「無惑」的內涵。大家感受一下「知天命」的內涵,一個人「知天命」了,是不是就「無惑」了呢?

所以,不要去死扣「知天命」的字眼,孔子要表達的就是「五十無惑」的意思,四十不惑、五十無惑是一個完整的階段,到了這個階段,才是真正開始學習「動態入定」了。

王建章的世界觀文化問答達人一份對世界與人生的思考記錄

《中庸》開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教,修道之謂教。」《楚辭·天問》:「天命反側,何罰何佑?」《史記·五帝本紀》:「於是帝堯老,命舜攝行天子之政,以觀天命。」《左傳·宣公三年》:「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上述引用,說明「天命」的意思是指上天的意志與命令,也代指自然規律。孔子說其「五十而知天命」,即是其五十歲之後悟透了天道循環的基本規律究竟是什麼。

從儒家的強烈主張來說,孔子是深刻地領悟到民意即天命本身。儒家常引用《尚書·泰誓》所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而孟子更道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革命性說法。

為什麼孔子會非常強調恢復文武周公之道呢?我們從《尚書》的記載的古聖王之道中會發現,反而是古聖先賢之道,比當時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的掌權者所宣傳的流行大道更為開明與開放,對於「天命」的觀念反而沒有當時人的迷信色彩。

正是讀到「布在方策「上的文武周公所述之道,使孔子更堅信其道之爭取。孔子被後來許多人稱為復古,但當時這種復古其實反而是真正革命性的,因為要恢復的是周建政初期的正確的民本主義傳統,這種傳統到今天來說,其實依然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國學心法體無用有,返本開新。逆取順守,內聖外王。

郭店楚簡說: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命從天來,「五十而知天命」,是說他的人生經歷,到了五十左右才能明白自己從天所受的使命。

為什麼要到五十?人生閱歷太淺,是不夠的。經驗太少,不能升華。

孔子又說: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

這兩卦「五十」不是巧合,是孔子總結自己人生經驗,未學易之前不知天命,學易以後方知天命。

可見,要明白天命,是需要學易的。不知易,無以知天命。而要從易知天命,也需要一個修鍊積累的過程。

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窮理,是識神所為,後天知識的積累;盡性,是元神所為,先天智慧的開發。

窮理是為學,為學日益;盡性是為道,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後,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此時可達易經所說「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的境界,自然也就」知天命「了。

後世人對照孔子的經驗,發現自己也大半是要到五十才明白自己要幹什麼,所以後人頻頻引用此語。

至宋金之際,王重陽以「活死人」的修鍊方法在短短兩年之內知了天命,於是東遊傳道。但他在修鍊活死人之前,已經是迷茫數十年,48歲才能慧眼識真,得遇傳授。可見,即使有特殊方法訓練學習,沒有相當的人生積累,也很難早早就「知天命」。

掛在明堂射古今一個對一切充滿好奇的人,一個唱著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人,一個和杜甫做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人!

楊伯峻先生在《論語譯註》中給的解釋:「天命—孔子是不是宿命論者,我尚不敢論定。孔子所謂的天命究竟是什麼,也很難臆測。後來的人雖然談得很多,未必符合孔子本意。因此,這兩個字不便譯出。」而在他的餘論中應能看出他對孔子這段話的理解還是歸到做人上,他也認為這是「孔子在自述他進德修業的進步過程」。

在他之後的學者王樹人、喻柏林在《傳統智慧再發現》一書中用到了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作者指出「事實上,任何一種思想和理論,即使正確而有價值,但能否發揮其思想理論的社會功用,都只能有待社會的實際需要。社會的實際需要表現為兩種情形,一種是,當下現實就需要,那麼,這種理論的社會功用,立刻就顯示出來了。另一種是,當下現實不需要,將來可能需要,那麼,這種思想理論就只能暫時束之高閣,等待將來需要它的時代。在孔子與其弟子們作上述談話時,他實際已達『七十而從心所欲』的高齡,因而經過一生的奔波,他已經看到春秋末期這個時代的社會不可能採用他的思想理論。因而,他的逍遙求其自樂的態度,正是他看到這種社會必然性,採取『邦無道則隱』的處世方式,絕非消極。正如孔子所言:『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泰伯)中國後來的歷史發展確實證明,以孔子為創始人的儒家思想理論,雖然春秋末期到秦不被採用,甚至遭到『焚書坑儒』的厄運,但是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卻在二千年封建社會的繁榮和發展中發揮了它的社會功用。」

我引這一大段話的意思就是想說,孔子的思想理論雖然當時不受人待見,卻影響了中國乃至東亞兩千年到現在,這不就是天命嗎!雖然漢武帝時期的「獨尊儒術」已經是經過董仲舒改革的儒術了,可是只要從剛才我引用孔子和曾晳的那段對話中孔子的一句話:「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不就很能明白孔子對他之後的「儒分為八」甚至漢武帝時的「儒術」的預見性了嗎!

如果再從《大學》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平天下」來看孔子說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一距」也能看出某種對應關係。在《孔子:被遺忘的古代科學家—易傳與古代科學》一書中作者很明確的指出了孔子還是一個科學家,而格物致知也被很多學者以為是中國的科學,可見孔子的「十有五而志於學」的真正意義了!在《孔子:被遺忘的古代科學家—易傳與古代科學》一書中:「孔子『晚』而學《易》,是在什麼么年齡呢?《論語●述而》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作者還在《問道老子》一章中指出:「孔子『五十以學《易》』之後才懂得了天道規律。『天命』就是指自然的客觀必然規律。《易》道與『天命』息息相通,《易》講古代天人合一的天道觀,成為孔子創作《易傳》闡發天道自然觀的立論基石。孔子懂得了自然規律,做事依順自然規律,如此才能做到『耳順』、『從心所欲不逾距』、『無大過』的境界。」作者還對老子向孔子傳道作了充分的史料說明,從這些可以看明白孔子所說的知天命就是「易」,按我們今天的話就是自然規律!

正如孔子在《易傳》里說:「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

另眼觀歷史不一樣的角度解讀歷史,探索趣聞。

關於五十知天命,問題的關鍵在於,什麼是天命呢?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的天是主宰一切的某種神秘力量,這裡的命就是指命數。通俗點說,天命就是上天對一個人的命數,上天能讓一個人做什麼,不能讓他做什麼,這些都屬於天命的範疇,人的一生是不能違背天命行事的。

可以說,人的一生就是對天命的詮釋。就孔子來說,他說人生走到一定的時候,走到你自己求學、學習到了一定時候這麼一個境界上,人是應該要「下學而上達」,也就是說要能夠了解什麼是自己的天命。

不過,孔子說他五十知天命,並不意味著他相信某種神秘的力量在主宰自己的命運。因為在孔子的經典思想裡面,一向是不主張談「怪力亂神」的,他並不認為人們應當匍匐在神靈的面前任其擺布。那麼他又怎樣看待天命呢?

「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他說我從來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說天命讓我就這樣了,也不往別人身上推卸責任,說是別人導致我這樣,我要學習的就是要達到上達,達到通天的道理,這裡的「知我者其天乎」是指天地大道的規則,讓自己如何能夠合乎大道。

?顯然,孔子的天命思想是與他的積極入世心態相關的。知道上天賦予自己的使命,並不代表我就要無所作為,聽天由命;相反,正因為自己知道天命何在,才增加了自己處世的熱情。因為當一個人知道自己的任務在哪裡時,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的放矢的。

按孔子的意思是,一個人內心的完善,自我的解讀,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在社會上跟別人的要求、對別人的苛責都要重要得多。

孔子說:「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只有小人才會在人際糾紛中不斷地蜚短流長,只有小人總在琢磨說別人如何不利自己,而君子寧可在自己內心建立一個大道之約,那麼這種大道就是他所說的「天命」。不見得要掌握很多很多的技巧,這就是孔子所說的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所以五十才能夠知天命,也就是到這個時候,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了,達到孔子的這種境界,這是一種內心的定力。

代用名生命從一開始就進入倒計時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說:

「我十五歲開始志向於學習;

三十歲開始立定意志不動搖;

四十歲開始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五十歲開始知道天命有所為有所不為;

六十歲開始聽什麼都順耳並正確輿論;

七十歲開始隨心感而遂通並不會越超規矩。」


推薦閱讀:

51、孔子真的想過要去投靠費宰公山弗擾嗎?
孔子是「野合」而生嗎?
再觀孔子的仁與禮之關係的思想特點
孔子思想二重性淺談
仁愛是孔子思想的精髓

TAG:孔子 | 意思 | 知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