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刷臉、虹膜……生物識別技術究竟哪種強?

指紋識別是人類掌握較早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

指紋識別、臉部識別、聲音識別、靜脈識別、瞳仁識別……這些曾經只出現在《碟中諜》等大片中的生物識別技術,如今已逐漸揭開神秘面紗,走進大眾的日常生活中。智能手機使用、上班打卡考勤、銀行開戶取款、學歷職稱等考試的身份認證,這一系列的事項都可以通過生物識別技術來完成。

對於哪項技術更有優勢、哪些技術存在弱點,專業技術人士、設備提供者、普通消費者都有自己的判斷和體驗。

「以前人們認為指紋識別很安全,除了在手臟、皮膚受損時識別會受影響,不會有什麼太大問題。這忽略了指紋識別的風險。」艾瑞是廣州某家識別技術企業的工程師。他向記者表示,指紋識別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識別技術。指紋識別技術使用方便,但很容易複製,並引來安全風險。此前就發生過槍手用模擬的指紋膜代替考試的事件。

不過,對於低風險的應用來說,比如上班考勤,指紋識別是成本較低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畢竟一台普通指紋識別機的價格大概在200元上下,好一些的也不到1000元。

相比指紋識別,眼球識別技術則有了更高的安全性和不易複製的特點,因為它需要通過識別獨一無二的眼球靜脈圖案來辨別不同生物活體,從而實現高度的安全性與不可複製性。一些手機諸如Vivo X5Pro、TCL等都使用了這項技術。但是,眼球識別技術的缺點是在黑暗環境下使用會受到一定製約,識別時間長,不如指紋識別方便快捷。

另外,面部識別和聲音識別技術近期也頗為流行,比如去年3月的德國漢諾威IT博覽會上,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就演示了螞蟻金服的掃臉技術。當前的微信版本上也已經可以通過「聲音鎖」來登陸。用戶在微信設置里開啟「聲音鎖」功能後,退出賬號再登錄時,只要讀出相應的數字,無需輸入密碼就能進入微信。

當然,這兩項技術也都存在著漏洞,比如人臉相似的「雙胞胎」可能會被混淆,人整容後不易識別;而聲音則可以在變聲器的處理下被模仿等。不過,由於這兩項技術對設備要求沒有那麼苛刻,對用戶來說簡單易行,因此在當下依然被銀行等機構所青睞。對於銀行來說,通過多重識別技術相互配合(比如刷臉與刷聲音的結合),再輔以輸入預留手機號、密碼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取款等操作的安全性。

而對於靜脈識別技術來說,它同樣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作為身份授權、身份認證的精確度相當高。不過,由於手指內部的靜脈血管圖像需要被特殊的光學鏡頭準確拍攝,因而在推廣中存在限制。

另外,對於行業內呼聲較高的虹膜(位於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部分)識別技術,它的識別誤識率可低至百萬分之一,與之相比,指紋識別誤識率為0.8%,人臉識別則為2%。不過,由於虹膜識別對設備的高要求,因此許多裝有普通攝像頭的手機無法實現這一技術的植入。同時,單體的虹膜識別機等設備市場售價平均在1.5到2萬元之間,個別設備售價更高。因此,想要獲得更好的推廣,降成本是這項技術首先遇到的問題。

面對這些生物識別技術各有利弊的情況,有業內人士表示,未來,複合生物識別技術將逐步取代單一生物識別技術。隨著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展,新一代的生物識別技術以其獨有的特性,必將引領著單一的生物識別方式向符合生物識別方向轉變。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這些年被扔掉的菜根,原來還能繼續長…
【T-91d】二次入「宮」:我們不一樣
這種生物讓人不想看第二眼:毛骨悚然
長期給陰毛使用護髮素,陰毛是不是就會變直?
現在的光學在生物醫學方面的最前沿的研究與應用有哪些?

TAG:生物 | 技術 | 識別技術 | 指紋 | 虹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