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官癮症」根源拷問

李成言:中國「官癮症」根源拷問 發布時間:2012-10-27 02:15 作者:李成言 點擊:237次

  在中國歷史上,為了皇權政治核心價值觀的實現,不論是採取激勵的方式,還是制定科舉制考試的規則,都大大提升了官本位的地位。在當時,只有實行官本位,才能實現對整個社會強有力的管理。只有強調官的權力,才能提升社會管理的強度。所以官本位作為傳統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延續幾千年,直至今日依然存在。這在歷史上曾經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在今天,則帶來了巨大的負面效應,嚴重阻礙了社會進步、政治開明和經濟發展。

  官本位的存在是由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

  官本位的存在是由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歷史上,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很有限,農耕時代的經濟發展水平嚴重製約了社會進步,而官本位思想則恰恰適應了這種經濟發展水平。而在如今西方發達國家,則是有本事的人走向社會,沒本事的人才進政府。在政府工作,只要循規蹈矩,就可以勝任。所以政府始終處在社會管理的被動局面,很難有積極主動的改革創新。因為它平穩地掌握著治理社會的法律、制度、規則。

  為什麼中國的官本位思想如此嚴重?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一,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的局限。越是在經濟水平較差的地區,官本位思想越嚴重。作為處在後工業化時代的發展中國家,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也正因此,導致官本位思想久居不散。二,集權化的政治體制是官本位思想存在的根本原因。三,傳統政治文化是官本位思想存在的土壤。官文化的核心即官本位文化。四,思想觀念還比較落後。至今我們還不能從儒家學說中擺脫出來,依然稱之為「國學」,被奉為我們國家的核心主體文化。

  政治文化的改造,前提是必須放棄儒家的官本位思想

  第一,進行制度改革。中國官本位思想之所以依然存在,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我們的制度包袱沉重。在集權化政府體制下,我們總是強調政府是萬能的,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管。這種管法是催生官本位現象的強勁動力。只有從制度改革,尤其是政治體制改革這個角度入手,才能真正破解官本位難題。

  首先,政府的很多權力要回歸社會,退到守夜人的身份,使我們的政府成為「有限的政府」,該管的要管,不該管的千萬別管。但是這種改革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直接觸及了政府官員的利益。利益問題是政府放權的最根本障礙。

  其次,最嚴重的問題在於,政府官員誰進誰上,是由政府說了算。這是官本位的核心問題。現在大家為什麼擠破頭要進政府,就是因為政府權力無限大。政府人事改革、幹部的任命問題,尤其是主要官員的上與下、進與退,沒有形成嚴格的制度化、法制化,沒有規範這種權力。這就造成了社會上的一種想法:我只有進政府當官員,才能獲得最多的權力。

  第二,發展經濟是破解官本位的重要舉措。經濟發展水平上不去,政治開明程度就會受影響,社會進步就會受到局限。比如我國東部省份特別是沿海地區的人,身處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官本位思想就比較淡化,很多有能力的人不是把進政府做官當做實現人生價值的首選,而是選擇到社會上去打拚,創一番自己的事業,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多元化的個人發展,是社會進步的一大標誌。相反一些較為落後的中西部地區,大家首選進政府。甚至有些理科博士,畢業後也要去政府做官,對教育資源來說是極大的浪費。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曾經說過:「現在很多人都想進政府工作,說明政府是腐敗的。」我覺得我們應從這句話中得到啟示,有所反思。

  第三,在政治文化中,我們對儒家文化崇拜有加,但是沒有批評性地繼承和揚棄式地發展。可以說,官本位思想是儒家文化中「禮制」和「人治」的思想體現。「學而優則仕」是儒家文化的名言,倡導優秀的人只有進政府為官,才能實現人生價值,獲得社會尊敬。魯迅在《學界的三魂》中曾經說過:「中國人的官癮實在深……總而言之:那魂靈就在做官,行官勢,擺官腔,打官話。」而「做官」就成為「中國學界」三魂中的第一魂。我們必須面對一個事實,儒家文化適應的是兩千年前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政治背景,在那個時代,儒家文化起到了輝煌的作用。但是今天來看,我們的社會發展如此迅速,又正面臨著國際化的衝擊,面對儒家文化,必須做出客觀理性的選擇,既要批判,又要繼承。政治文化的改造,前提是必須放棄儒家思想中的官本位思想。

  文化改造如何實施?首先,應對傳統政治文化進行梳理,要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其次,文化一定是一個人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最關鍵的是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官本位核心的文化基礎。我們應該從改變制度文化著手,推動人的思想觀念的變化。

  (作者為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來源: 人民論壇雜誌 | 來源日期:2012年10月下 | 責任編輯:凌絕嶺

推薦閱讀:

實拍中國人美麗的非洲老婆!
夏志清:重評中國小說
曾國藩:做人當「六戒」,中國人最經典的處世之道!
中國女富豪數量世界第一 張茵及其家族仍居首位
第27本書:《咖啡 咖啡》(中國-齊鳴)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