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這種思維方式的人,更能掌控自己的財富與人生

理財是一種生活方式,需要每日精進,我作為一名理財思維的身體力行者,記錄每天的所思所想,帶領大家一起奔向財務自由!

  閱讀之前不妨思考一下:

  在投資過程中,如何做到穩賺不賠?

  理財 反其道而行

  價值投資 投資周期

  高級玩法 資產配置

  幸福感 體驗與服務

  建議閱讀時間 5 分鐘

  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就想知道我會死在何處,然後我永遠不去那裡。

  他還說過另一句話: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這兩句話背後的內涵,其實是查理·芒格的一種思維方式——逆向思維。簡單來講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不按常理出牌。

  不論是哪種形式,只要是從事物的一個方面想到與之對立的另一個方面,都算是逆向思維。正如我的上一篇文章《享受「錯生活」讓你理財更輕鬆快樂》當中所提到的,避開旅遊旺季出行,還有錯開正常的交通高峰期上下班等等,實際上就是把逆向思維延伸到實際生活當中的一些具體應用。

反過來想

  那麼,如何把逆向思維運用到我們的理財投資當中呢?

  查理·芒格家族資產的主要管理者——李錄,是被外界認為是巴菲特繼承人的傳奇人物。李錄最廣為人知的投資案例就是,他在2014年12月18日,比亞迪(002594,股吧)股價暴跌47%的時候,反而斥資7745萬元增持比亞迪的股份。

  結果如何呢?四天之後,他的賬面收益超過1400萬。當然了,李錄並不是投機分子,而是一個價值投資者,他看重的是公司背後的長期發展前景,所以才敢於在比亞迪股價暴跌的時候加大投資,因為他知道,撿便宜貨的時機到了。

  其實這和我經常跟大家說的,在股市下跌,基金定投賬戶出現虧損的時候,我們不要斷供,甚至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反而要加大投入,這是同樣的道理。因為我們知道,對於基金定投來說,市場越是低迷,我們就越能買到成本更低的基金份額,這樣等到未來市場上漲的時候,我們的收益才會更加豐厚。

  這也就是巴菲特所說的,在別人恐慌的時候貪婪,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慌。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也並不是有了逆向思維,我們就可以穩賺不賠。因為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熬不住市場一波波下跌造成的賬面連續虧損,堅持長期定投,那也是沒有辦法看到勝利的果實,體會不到複利的威力。其實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能夠做到的又有幾個人?

  如果你真能做到,那麼你將在未來的理財投資當中無往而不利。

  好,我們再來看另一種逆向思維在理財投資方面的應用,可以說是更高級的玩法。

  很多人在投資的時候,都會設定一個投資周期。比方說之前就經常有人問我,基金定投的周期要設置多久才合理,我一般的回答是5到7年。5年以上才算是長期投資,而7年正好是一波經濟周期,從長遠來看全球經濟是總體向上的,所以經過了完整的一波經濟周期,再加上我們的定投策略,我們肯定能夠賺取豐富的回報。

  但其實我內心當中最理想的答案是:把這個投資周期拉到更長,直到永遠!

  大部分人做投資都想著,等我在某個投資項目上賺到錢就可以全部賣出了,覺得做投資理所當然最後要有一個終止的動作。但賣出以後,下一個想法又會是我該再投資點什麼?

  要很好的把握賣出時機,以及下一次的買入時機,這是非常考驗投資能力的。普通人根本無法辦到,即使是投資高手也不能每次都準確計算。

  其實,我們有更簡單的解決方案,就是投資一個全球化的資產配置組合,然後不定期做調倉,這樣我們就能永遠不動用投資本金,始終享受經濟上漲所帶來的豐厚回報。

  其實這也就是我之前和大家講過的,金鵝與金蛋的比喻。

  金鵝會下很多金蛋,如果我們直接把金鵝殺掉了,也就是取出了我們投入的本金,就無法產生持續不斷的投資收益。為何不把「養金鵝」變為一生的投資呢?只要不殺掉金鵝,同時定期把自己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這個投資計劃當中,這樣不斷積累資產,我們的被動收入也會越來越多。

  當然,剛開始因為收入不多,投入的本金也不多,所以產生的被動收入也很少。我們仍然需要用主動收入來支付日常開支。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養的金鵝越來越多,所下的金蛋也越來越多,直到被動收入足以覆蓋日常開支,這時我們就實現了財務自由。

  實現財務自由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任意揮霍了,而是擺脫了金錢的控制,可以自由的選擇自己的事業。其實從更深一個層面來講,擺脫金錢的控制,也是擺脫物質的控制。

  如今是一個物質極其豐富的時代,即便物質生活比原來好很多倍,但我們的焦慮感也比原來強很多倍。我們總想通過賺更多錢,買更多的物質來獲得幸福感,但卻不曾想過,其實幸福感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愉悅和滿足。

  如果我們通過外在的物質來滿足內在的精神,最終只能獲得極其短暫的「幸福感」。而且,物質越多,麻煩事也越多,我們要騰出更多的空間來囤積物質,我們要花費額外的精力來打理這些物質,最終真正留給自己的空間和時間就越來越少了。

  既然如此,我們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在物質上進行斷舍離,多花錢購買體驗和服務,直接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感。例如:看電影、看展覽、外出旅遊等等。當然,更高端的精神享受其實是閱讀,通過閱讀各類書籍來拓寬我們的眼界,這才是讓我們終身受益的精神大餐。

  或許有人會問,經常運用逆向思維來做事,會不會太過特立獨行,甚至不被人理解?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正是我們能立足於智能時代的一種特質。要知道,人工智慧最需要的就是數據,而且是多樣化的數據。如果你活得跟大多數人沒有差別,那麼對於人工智慧來說,你的數據幾乎就是無用的,因為它早已經擁有了相同的數據。只有當你與眾不同,擁有豐富多彩的人生體驗,你才能成為智能時代所稀缺的資源。

  別忘了,我們和機器很大的一個不同點就是:生而為人,我們可以創造規則,也可以打破規則。

  熟悉的習慣,熟悉的路線,熟悉的日子裡,永遠不會有奇蹟發生。改變思路,改變習慣,改變一種活的方式,往往會創造無限,風景無限!,——格言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理財巴士。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趙艷萍)
推薦閱讀:

哪有那麼多好壞對錯,別再騙自己了
批判性思維普及的最快方式
中國文化中的「奴才」思維
知道了這些,刷新你對工作的認知
避開思維定勢

TAG:人生 | 思維 | 思維方式 | 財富 | 自己 | 方式 | 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