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古代人的姓氏
我國古代人的姓氏和名號比現在複雜.秦漢英以前,同一個人可以有好幾種稱號;到戰國時期,才逐漸固定下來;秦漢以後,就基本和現在一致了.下面先談姓氏的起源和變化。
姓究竟起源於什麼時代呢?從不少古姓以女字作偏旁來看,大概在母系社會就已經有姓的分別了。為什麼需要有姓的區別呢?班固在《白虎通義》中作了一個回答,他說:「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愛,厚親親,還禽獸,別婚姻也。故紀世別類,使生相愛,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者,皆為重人倫也。」斑固的話可以歸結為三點:
第一姓是「紀世別類」的,也就是說,早期的姓是一種族號。它不是個別人,個別家庭的稱號,而是整個氏族的稱號。在我國遠古社會傳說的氏族,如黃帝,姬姓;炎帝,姜姓;少嗥,嬴姓;太嗥,風姓。在氏族社會中,原本存在很多不同的氏族。百姓這個詞語,最早很可能就是指眾多的氏族。顧炎武說:「言姓者本於五帝,見於春秋,得二十有二。」這二十個姓是:媯,姒,子,姬,已,任,姞,祁,羋,曹,董,姜偃,歸,曼,熊,漆,妘,允。由於春秋時代的二十二個姓也就是遠古二十二個氏族延續到春秋的後代。
第二,有另婚姻的作用。在氏族社會中,同姓不婚,事實上就是同一氏族內部的人不得結婚。恩格斯說:「氏族的任何成員都不得在氏族內部通婚。這是民族的根本規則,維繫氏族的紐帶;這是極其肯定的血緣親屬關係的否定表現,賴有這種血緣親屬關係,它所聯合起來的個人才成為一個氏族。摩爾根由於發現了這個簡單的事實,就第一次簡明了氏族的本質。」恩格斯高度肯定了氏族內部不得通婚的作用,可見作為氏族稱號的姓在我國遠古社會中具有何等重大的意義。我們的古人早已指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他們已經知道近血緣婚姻對後代遺傳不利,因此同姓不婚的規定一直為我國歷代所遵守。我們今天同姓可以結婚,是因為現在的姓與遠古的姓已經大不一樣了。現在同姓的人有的存在血緣關係,有的雖有血緣關係,但已經非常遙遠,有的就根本不存在什麼血緣關係了。而血緣關係很近的男女,現在也仍然是不應通婚的。
第三,姓有崇恩愛,厚親親的作用。什麼叫崇恩愛,厚親親呢?這不但指人倫關係,思想感情和親疏厚薄的問題,更重要的牽涉到政治權利,物質利益的問題。恩格斯說:「氏族的名稱一開始就同氏族的權利聯繫在一起。」因此氏族社會中,同氏族的成員平等地享有內部的各種權利。到了奴隸社會,百姓指的就是貴族,而奴隸是沒有姓的。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一般平民也沒有姓。如左傳中的祖鉏,靈輒,莊子中的庖丁,匠石等,都是有名無姓。貴族有姓,平民無姓,因此姓也成了區分階級地位的一個標誌。
我國上古時期,不僅有姓,而且有氏。氏和姓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左傳》隱公八年:「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孔穎達疏:「姓者,屬也,與其子孫共相連屬,其旁支連屬則各自立氏。」這就是說,姓是舊的族號,氏是後來子孫繁衍,各個分支各有的稱號。例如:子是殷人的姓,姓子的下面又分為華氏,向氏,樂氏,魚氏等;姬姓是周人的姓,姓姬的下面又分為孟氏,季氏,孫氏,游氏等;姜姓是齊人的姓,姓姜的下面又分為申氏,呂氏,許氏,紀氏,崔氏,馬氏等。姓是不變的,而氏的變化很大。顧炎武說:「氏一再傳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例如,周人以姬為姓,據傳是從黃帝時連續下來的,陳人以媯為姓,據傳是從虞瞬時代連續下來的。儘管這不是有史可查的記載,但一定經過了千百年沒有的變化,這是可以肯定的。而氏呢?往往過一兩代就可能發生變化。例如,春秋末年楚國的伍子胥,本以伍為氏,他在吳國被殺後,兒子逃到齊國避難,改為王孫氏(見左傳哀公十一年);晉國的荀氏由於荀林父將中行,荀林父的後代就為中行氏;荀林父的弟弟荀首為下軍大夫,他的采邑就在知這個地方,於是荀首的後代就以知為氏。也有本人改變氏的。例如,陳完,本以陳為氏,由於陳國發生內亂,他出奔到齊國,於是就改為田氏。
以上情況都說明姓是不能變的,而氏則可以自立。自立有種種複雜情況,比較常見的有:
以受封的邑名為氏,如:
知嵤羊舌氏 解狐 臼季
以所居的地名為氏,如:
西門豹北部騷 南宮括 百里奚
以官為氏,如;
卜偃史墨 司馬穰直 樂正克
以祖先的字或謚號為氏,如:
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
庄蹻(楚莊王之後,庄是謚號)
諸候的兒子稱公子,公子的兒子稱公孫,公孫的兒子往往以其祖父的字(既公子)的字為氏,例如宋桓公的兒子目夷,字子魚,孫子公孫友,公孫友的兒子就以其祖父公子目夷的字(子魚)為氏,稱魚苕,魚石。魯桓公的三個兒子公子慶父字仲,公子牙字叔,公子友字季,他們的後代分別以仲孫,仲叔,季孫為氏,成為、成為魯國掌握實際政權的三大家族,世稱三桓。
戰國以後,人們往往以氏為姓,姓氏逐漸合一,到了漢代,通稱為姓,而且乍、自天子以致於平民都可以有姓了。
上文已經說過,上古同姓不婚,姓是用來別婚姻的;因此在戰國以前,男子只稱氏,不稱姓。顧炎武說:「考之於傳,二百五十年之間,有男子而稱姓者乎?無有也。」(《日知錄》卷二十三)而女子卻必須稱姓,顧炎武說:「姓焉者,所以為女坊也。」(同上)這是對的。為了別婚姻,貴族婦女的姓比名更為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區別,則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例如:
孟姜伯姬 仲子 叔姬季羋
出嫁以後如果要加以區別,就採用下例幾種方法:
1 在姓上冠以所出的國名為氏,例如:
齊姜晉姬 鄭姬 秦嬴陳媯 國姜(國,氏)
2嫁給別的國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例如:
秦姬芮姜 息媯 江羋
3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例如:
趙姬(趙衰妻)孔姬(孔圉妻)
秦姬(秦遄妻)棠姜(棠公妻;棠,邑名)
4 死後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謚號。例如:
武姜(鄭武公妻)穆姜(秦穆公妻) 文嬴(晉文公妻)
文姜(魯桓公妻)
如果不需要加以區別,可以在姓下加氏字的辦法稱呼婦女。例如武姜被稱為姜氏,敬嬴(魯文公妃)被稱為嬴氏,驪姬(晉獻公妃)被稱為姬氏,等等。這種辦法在封建社會一直被延用,有的婦女連號都沒有,只能稱某某氏,在解放前的農村裡,也還普遍存在這種現象。
(此文抄錄,感覺挺好與博友一起分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