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心目中的中國製造都是Made in Germany?

【家電網 HEA.CN 2017年8月5日頭條】隨著目前中國家電市場呈現出一股快消品的特徵和屬性,家電產品的迭代速度讓人咋舌,才買一年的電視卻已過時。依此,家電網本周發起了一場關於在選購電視機上對品質要求的投票,在要品質還是要新款上,其中接近50%讀者堅守「十年匠心,不負光陰」,15%讀者認為中國家電產品能不能用上十年還不知道,只有1%的讀者在品質和新款上選擇了後者。

不難看出,多數人認為產品可以不追隨新技術但應有品質保證。而在此前的一期投票中,關於品質信賴度,半數讀者選擇德國製造。關於對高品質的追求,大概每個中國人心目中的德國製造也都是中國製造,只有當家中的電器壞了才幡然醒悟工藝多重要。

中國人怎麼製造一款「德國製造」?業內人士向家電網稱,它不在於強調一定要用德國工人、德國生產線、德國機器,而在於如何製造一款「高品質」的產品,它代表的是國民信心和信賴度。核心技術不是一時就能追趕,但是對方在品質上積累的方法論卻是可以通過效仿習得。

消費者眼中的「中國製造」為何不具備可靠性?

消費者對品質的追求在長期的糟糕購物體驗和環境中誕生了海淘和代購等一系列方式,獲取原本難以買到的進口產品,通過複雜渠道去繳納關稅、代購費甚至被宰或假貨的風險進行海淘的同時,國貨無人問津。而由於通過質檢曝出的一些問題,令消費者的最後一絲信心也煙消雲散。此外,中國的商業環境也在鼓勵消費者「崇洋媚外」,只要標上「進口」必定受到更多眼球經濟成為共識。

同早期的德國製造一樣,「中國製造」不具備可靠性和可以信賴的理由,然而為何中國製造在幾十年後依舊原地踏步,而德國製造卻擺脫英國製造的陰影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在這個不被信賴的土壤和環境下,製造業希望通過搭上收購和進口的車奪回消費者的回眸,這是一場惡性循環的夢魘。如果人們在國貨面前沒有更好的選擇,無論它的性能體驗多麼優秀,長期積攢的不信任讓消費者選擇先去懷疑,退而求其次是第二方案。

業內人士表示,在製造業幾十年來的發展歷程中,該犯的錯犯過,該走的彎路走過,也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但是在品質和可靠性上依然與「進口」產品有很大差距。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在積累的過程中一成不變所致,從體系、制度、思路及方法上都還是一個模具刻出來的。也有人將其比作練武功,練習之前尋求武功秘籍,既沒有秘籍也沒有秘籍的圖紙,更沒有約定俗成的習得套路。產品是生產所得,這只是表面環節,不代表質量。質量依靠一套系統標準體系進行約束。

所謂系統性就是要有嚴格準確的制度和文件、標準、工藝、圖紙、操作規章和步驟,去約束一道工序,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每一個細節嚴格按照流程和規則來走。上述人士表示,在製造業中,往往個人許可權被過度放大,「總工程師」大權獨攬、個人經驗不容置疑,團隊力量得不到發揮。所謂德國製造強大的系統性,在國內就有企業深以為意,如Media通過收購德國機器人公司KUKA實現工業自動化,再如Skyworth旗下的德國電視機品牌Metz,它最著名的還是閃光燈,創始初期工廠里只有12個人,均是依靠嚴格的系統制度完成所有工序。消費者心目中遺失的「可靠性」,與其說是缺乏德國的「工匠精神」,不如說是缺乏一套長期積累的系統體系和嚴格的操作流程。

可以發現,在中國製造業里,不少企業每年的研發經費投入和研發人員的比重都是一筆巨額,然而研發人員雖多,但沒用實際情況作為支撐,閉門造車研發出來的東西離產品遠、離消費者更遠,美其名曰申請的專利既無法在領域內產生競爭性,也無法產生可以交換的價值。想要獲得核心的東西,還需要將多餘的束縛砍斷,這就是為何在一切就緒的情況下,國內生產的產品缺乏穩定性的原因,可靠性需要系統性作為支撐基石。

德國製造是如何做到高品質的?

製造業從業人員向家電網稱,無論是德國、日本還是中國製造,所謂「匠人、匠心、匠品」不過是盡己所能、用心做事,不斷改善和打磨,追求極致和完美。而在國內,恰好缺乏培養「工匠」的土壤,這也使得原本作為基建的「工匠精神」成為高大上的稀缺財產。從務實和務虛的角度來看,中國屬於後者,從教育路線的差異化上便已顯現,與其說中國製造缺乏工匠精神,不如說是缺乏認真負責、精益求精的職業素養。據家電網查閱,我國的「機械製造」教材,目錄內容都是偏重理論基礎,卻很少涉及到質量品控方面的知識,而在德國,前幾章則是關於質控的知識,使得質量如同「學前教育」紮根人心。

據了解,在德國有300餘個行業參與雙軌制教育,包括從麵包師、水管工之類的藍領工種到保險銷售、銀行職員這類白領工種,跨度之大,包羅萬象。這即是德國製造「工匠精神」的土壤萌發的地方,所謂「精神」對工匠本人而言是一件極其枯燥反覆的工序,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可靠性、精準性和苛刻的標準在背後制約,「工匠精神」更重要的是「育人」。所謂的「工匠精神」的母體是一層層制度約束體系,每道工序放在一起如同龐雜的毛細血管,每個步驟該如何去做都有制度支撐。

從品質來看,德國製造更標準的稱呼是德國「質」造,正如此前德國「工業化殺雞」的視頻,即便人工也能做到,也一定先用系統設計一套程序,無論是人工還是機器在殺雞時都始終嚴格遵循這套體系,這便是所謂的「系統性」。

德國企業的流程極其複雜和枯燥,如果說日本的質量里更多的是人自身的情懷在作祟,那麼只能說德國製造里的「質量」一詞本身就是一種民族情懷。在中國,消費者對產品的猜疑和缺乏信心,主要來自於製造業的可信度,消費者無法知曉在生產過程中影響產品工藝的人為因素有多少。

德國製造的基因是可靠性和系統性。向德國製造和中國製造對比,是否過度一捧一踩了?正如德國《南德意志報》曾經刊發過的一篇文章《不要期待奇蹟》,作者寫道:「中國人把青島地下水道的完備歸功於德國人,而實際上德國人對其所作貢獻不過3%。德國人的廚房並不像化學實驗室,德國也有小偷,德國的火車也不總是準點。」

與其問德國製造是如何做到高品質的,不如問製造高品質可靠性的產品是怎麼來的?不少企業在產品宣傳稱自己是「德國工藝」,採用德國進口原廠設備生產線、材料,技術水平、圖紙、數據,似乎產品就搖身一變成為了「高品質」。中國製造在許多技術層面已經不再落後於德日韓等國,在整體出爐的時候卻依然有明顯差別。德國製造不是出自於神之手,反而是因枯燥到令隨意性很強的人無法忍受的系統性獲得的可靠性,每個工人、每道工序、每個標準、每個細節都有嚴格的系統制度體系制約。所謂的德國神話不過是消費者對中國製造何時能夠為高品質代言的期望,廉價品造多了是否意味著已經忘了真正的工匠該如何使用銼刀?即便刷上漆色,也依然無法掩蓋其粗糙感。

推薦閱讀:

每個人心中的愛人都不一樣,12星座心中的永恆戀人會是什麼?
正義感每個人都有,那麼平時生活中你會真正的站出來指出來嗎?哪怕會丟掉工作和受到報復(本真說出來)!?
微表情洞察人心
張國榮:美得過分,令人心痛
人心與人(二)

TAG:中國 | 中國製造 | 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