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課題「校本化」研究  突顯學校科研特色

加強課題「校本化」研究  突顯學校科研特色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上午好!我今天要與大家一起探討的題目是「加強課題『校本化』研究,突顯學校科研特色」。我校在區教委領導及各兄弟學校的支持下,合理定位,科學決策,深信教育科研是教育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把「科研興校」作為學校持續發展的第一策略,並清醒地分析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性質,找准立足點、切入點、結合點,把「課題校本化研究」作為我校科研的第一思路,有效提高了師生素質和科研素養,促進了學校工作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現就我校本年度教育科研工作情況作如下彙報,請各領導和同士批評指正。#此前在首頁部分顯示#

一、兩點認識(對中小學教育科研的進一步認識與定位)

(一)「中小學教育科研是以教育教學為職場起點的科研。」

1、在今天社會轉型期的背景下,教師怎樣做科研,怎樣尋找到適合教師的科研?

我們不能不冷靜地思考這個問題。我們不能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做科研卻沒有達到真正的科研興校和教師成長的目的。「中小學如何實現科研興校——第二屆全國中小學科研興校論壇」與會專家提出:教師的科研是行動行為的科研,教師的科研是以反思實踐為己任的科研,教師的科研是以教育教學為職場起點的科研。這說明中小學的教育科研應以教師的教育教學本職工作為載體,科研的重要目的是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職場的研究主要包括兩大類:一是課堂教學,也就是通過課程的開發、設計和知識在課堂中的傳遞,實現教學傳遞和育人工作;二是課外、校外教育實踐活動,加強對學生的心靈成長的呵護、教養、促進。

2、教師何以才能成為研究者?教師怎樣成為研究者?

教師何以才能成為研究者?與專家學者的教育研究相比,教師的教育研究主要是通過對自身的教育教學行為的自我觀察、內省、反思與探究,以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為目的的研究。因此,反思是教師成為研究者的起點,問題的求證是教師成為研究者的本質。當教師以「思考」的目光審視校園,以「探究」的姿態從事教育,以「反思」的襟懷走進課堂時,教師無疑就具有了「研究者」的特質。

教師怎樣成為研究者?首先要喚醒教師的科研意識,就是說要喚醒教師的問題意識、責任意識、成功意識;其次,要培養教師的科研能力,從管理的角度講,一是要通過講解、自學、協助研究等手段,讓教師掌握現代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論與方法;二是吸收教師承擔、參與課題研究來發展科研能力;三是要建立校本教研製度,形成團體研究的局面,使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發展研究能力。再次,要養成教師的科研習慣。教師要真正成為研究者就必須由「要我研究」發展為「我要研究」,日積月累、持之以恆,科研習慣就形成了。

(二)中小學教育科研應從本地區、本校的實際問題入手。

中小學搞教育科研,特別在搞課題研究時首先要回答「我們為什麼進行研究?」答案很簡單,就是要推動我們所研究的某個領域的發展或解決某個方面的問題。明白了這個道理後我們在確定或申報課題時就能做到結合本校實際需要,避免好高騖遠,不符實際的情況,這樣的課題才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問題的水平決定了研究的水平。問題要具有現實性、超前性、針對性、明確性。如我校申報的《農村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利用研究》《農村小學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促進師生髮展的研究》《小學生學習活動多樣化研究》課題,從我鎮學校實際急需解決的問題出發,從而有效的增加了實施的可操作性。

二、三點做法(加強課題的校本化研究,促進科研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

(一)組織管理校本化,發揮團隊科研效能。

科學合理的教育科研管理機制和組織機制是搞好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保障。我們認為,要做到科學合理就必須實施校本化管理,即以本校、本區域、本課題的不同特點和需要進行管理和組織,充分發揮課題研究的有利因素,避免不足,從而提升研究課題的價值。

1、領導帶頭,全員參與。為了營造濃烈的科研氛圍,把科研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我校從校長到主任,人人參與課題研究,領導一人參與一組,與其他研究成員一視同仁。成立科研課題領導機構與研究機構,做到分工明確,職責到人。

2、根據不同研究課題和研究環境的需要制定各具優勢的《課題管理辦法》、《課題獎勵辦法》《科研過程考核細則》《課題考核評分標準》對課題研究的過程和步驟提出具體的要求和安排。充分發揮課題和課題研究者的特色和個性。激勵各課題進行規範、有序的開展研究。如我校在對村校完校課題制定獎勵辦法時,根據其研究條件和師資狀況的不同,提出對他們的獎勵在中心校的基礎上上浮15%的考核思路。又如我校對三個在研市級課題《農村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利用研究》《農村小學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促進師生髮展的研究》《小學生學習活動多樣化研究》制定管理辦法時分別側重於實踐活動開展、資源運用狀況、學習方式變化方面進行組織管理,從而有效避免了組織管理籠統化和盲目化,從而讓課題研究落到了實處。

3、充分發揮科研團隊的能動作用。①充分發揮科研、課題組的能動作用。在課題研究中強調學校統一協調,科研課題組自主活動,形成了團結協作和競爭意識。一個科研課題組就是一個非常團結並具有強烈競爭意識的「單位」,我們教育教學活動經常性以科研課題組為單位參加;②組織並發揮「本地專家團隊」的能動作用,在進行科研或校本教研中謀求較多真正的專家指導機會是不多的,建立本土化的專家團隊就顯得十分重要。所謂本土化的專家團隊指本地、本校中某方面相對較強的研究骨幹。我校在科研課題方面成立了以龔光海校長為組長,教導處、教科室、以及科研究骨幹參與的「專家團隊」。專家團隊成員具有優先外出學習的機會,同時承擔科研課題培訓任務。本年度組織專家團隊搞科研課題培訓近20次。其中《農村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利用研究》課題培訓8次,《小學生學習活動多樣化研究》5次,《農村小學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促進師生髮展的研究》3次,本年度結題的課題培訓4次。通過發揮本土化專家團隊的能動作用,有效促進了教師們科研能力的提高。

(二)研究內容校本化,形成立體多維研究網路

1、確立、申報課題本土化。即從本地區、本校的實際問題入手申報課題,從而使課題實施有立足點、切入點和結合點。堅決防止盲目追捧教育熱點、而脫離自身研究能力的課題,堅決防止盲目追求外在效應而缺乏研究內涵的課題,堅決防止追求申報成功率而對本校來說毫無可操作性的課題。

2、大課題細化:對於學校申報的課題應根據學校具體情況進行細化,從而更好的與學校的教育教學實際結合起來,增強加可操作性。如我校的《農村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利用研究》細分為六方面的子題:《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生小課題及社區服務研究》《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研究》《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研究》《利用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研究》《利用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研究》《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科課程差異性研究》。各子題進一步明確究內容和研究方向,並讓全體教師都分別參與到具體的子課題中,同時各項研究內容都與自已教育教學實踐緊密結合,教師就會覺得研究不空洞,可操作。各課題小組再細化研究內容,從教師和學生兩個層面設計研究主題,如學生的小課題研究等。

3、研究難度層次化。在確定科研課題研究內容時,根據師資、設備、及地域條件等方面對研究內容的難易進行有的放矢的劃分,從而保證整個課題研究的全面協調發展。我們學校在確立小課題研究內容時,村校的研究難度比完校小,完校研究的難度比中心校小。

4、研究內容具體化。給下屬學校下達研究任務或自主確定研究主題時,應根據學校的需要、校情、教師、學生的發展現狀,確定研究具體內容。如我校的學生的小課題就根據師生及學校、社區的發展需要開展了如下一些小課題:《走進春天》《爭當德育小先鋒》《我為學校提建議》《走進中國傳統文化——對聯》等。

5、研究信息反饋的互動化。我校的課題研究形成了縱向總課題組、本地專家團隊、子課題組、研究成員及中心校、完校、村校,橫向近十五個小課題的研究態勢。平時加強了縱向橫向的信息溝通與經驗的交流。做到了信息反饋互動化。

(三)研究形式校本化,提升學校科研活力

要讓學校教育科研工作持續健康的發展,教師們長期保持科研熱情,僅靠一兩種研究形式是不行的,必須充分結合本校的情況,利用好一切有利的因素,採取多種研究形式與途徑,才能使學校科研工作有活力。

1、突破場所。(1)以課堂為主陣地,充分發揮教師研究的自主性。(2)利用課外活動,校外實踐進行課題研究。(3)學校科研課題研究與社區結合,做到學校、家庭、社區協調發展。

2、突破時間。(1)實行「周三與非周三」研究制。(2)實行「每周專題」制,即學校和課題小組對全學期的時間進行統籌安排,每一周有一個重點研究專題,每一周有一個研究中心。(3)「月小結、半期總結、期末彙報」制。(4)「大型專項研究與常規研究」結合制。

3、突破組織形式。(1)結合科研、課題、課改進行備課研究。(2)課堂實踐研究,即以課堂為主研究科研課題中的相關問題,促進教師、學生素質及課堂效率的提高。(3)以課題組為參賽單位,舉辦優質課競賽,強化課題研究。(4)組織專題問題研究。針對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探討。(5)組織專題知識講座。針對課題研究中的疑難問題,由學校課題研究骨幹或邀請專家進行專題講解。(6)定時組織研究心得、經驗交流活動,促進教師們吸長補短,共同提高。(7)進行階段小結彙報。(8)學期彙報答辯。(9)小課題結題彙報評審。

4、突破研究方法。中小學教育科研主要採用的行動研究法,但行動研究法中又有很多的不同策略,我們應根據學校自身發展的需要,選取不同的策略。同時我們的研究要根據對象、內容的不同靈活運用問卷調查法、教育文獻法、教育觀察法、經驗總結法等方法。

5、突破研究主體,指導學生做課題。我校充分運用《農村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利用研究》這一市級課題的研究特點,引導學生結合學習和生活問題開展小課題研究。在這方面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的:

(1)指導學生髮現、提出問題,並制定實施計劃。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探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進行小課題研究首先就要引導學生從自己和身邊感興趣的事物中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激發他們去解決問題的慾望,從而選定研究主題。選題應有科學性、實踐性、可行性,同時處理好兩個關係,即,大與小、難與易的關係。大課題價值高,成果影響大,但開展條件高,不易落實;小課題範圍小,任務單純,目標集中,易落實。選好題後就是引導學生制定小課題實施計劃。

(2)學生小課題實施的 「三步曲」。(①「引」、「扶」、「放」 ②「編」、「排」、「演」③「感」、「評」、「集」。) 

①「引」、「扶」、「放」:「引」即小課題開始之初學生都會很盲目,不知道做什麼,怎麼做,這就要教師的正確引導,讓學生「上路」;「扶」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雖然知道了研究思路,但還不熟練,不主動,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扶著他們走一路,使學生真正明白這一小課題要做什麼,應該怎麼去做,並能主動思考熟練地做。「放」:即在「引」和「扶」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大膽實踐,自主探究,完成研究課題。如我校的《小學生衛生不良行為的調查》小課題研究,首先組織學生學習了有關《小學生衛生不良行為的調查》的有關資料,進一步明確了其意義及任務,其次在引導學生實施小課題時加強培訓,這一小課題是這樣記載培訓情況的:「4月6日在幼兒班教室培訓了劉城相、丁露、張欣、胡毅、左江華,讓我們明確「小學生不良衛生行為」帶來的壞處及怎樣根治,要求學生調查,分析、彙報、糾正。5月19日第二次在辦公室培訓,讓我們把調查的情況記錄下來,向老師彙報,並進行問卷。5月23日第三次在四(3)班教室培訓,讓我們彙報收集的不良衛生習慣存在的地方及怎樣根治,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大家解決,同時把成果展示給教師們。」再次,讓學生自主收集問題、編製問卷、進行調查。

②「編」、「排」、「演」:「編」,即編寫課題實施記錄、問題反思日記、課題實施個例等;「排」對部分課題進行研究再現,反思課題研究過程,並進行系統梳理;「演」即以彙報的形式展示課題研究情況,一般運用於實踐型、研究型課堂展示和小課題評審、成果展示活動。如我校的《小學生衛生不良行為的調查》小課題研究中,同學們首先記載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實施記錄、特殊個例,編製了調查問卷並撰寫了調查報告;然後準備小課彙報、評審,他們進行合理的分工,誰來讀小課實施情況報告,誰來讀調查報告,誰來展示課題成果等,為了完成彙報評審,他們要反覆回憶研究情況,並進行現場模擬。最後,就是進行彙報答辯,彙報研究情況、展示研究成果、接受評審領導和教師的詢問。

③「感」、「評」、「集」。 「感」對課題研究談感受,總結實踐體驗;「評」,采自評、互評、師評、課題評比等形式對課題的研究情況進行評價;「集」,即課題結束,整理相關研究材料,得出研究結論,撰寫研究報告,形成小課題研究資料集。我校的每一個小課題都會形成完整的課題資料集。

6、繼續推行「送教下鄉,返教進城」的區域聯動研究策略,促進全鎮教育協調發展。

三、四點特色(推陳出新,努力建構學校的特色科研)

(一)成立本土化專家團隊,加強校本培訓,促進師生科研水平的提高。

我校的校本培訓方式主要有:專家引領式培訓、觀摩研究式培訓、訪問考察式培訓、專題講座式培訓、課題研究式培訓、學校交流式培訓、巡迴流動式培訓、反思探究式培訓、師徒式培訓,九種培訓方式。

培訓內容途徑主要做到「四結合一平台」:與師生道德建設結合、與新課改結合、與校本教研結合、與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結合,搭建教師展示平台,促進教師培訓工作反饋與提高。

(二)深化德育小課題研究,提高學校德育水平。

我校深入貫徹「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思想,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滲透到教育科研中,以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小課題為載體,強化德育研究與建設,提高了學校的德育建設水平。本期我校成功通過重慶市德育示範校的驗收,正式認定為「重慶市德育示範小學」。

我們的德育小課題主要有:「我為學校提建議」(培養小主人意識);「小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調查」(行為范教育);「家鄉的變化」「我心中的中華英雄」(熱愛祖國、熱愛家鄉教育)「爭做文明小標兵」(文明禮儀教育);「安全與我同行」(安全教育);「變廢為寶、小製作」(環保、社區服務教育);「走進中國傳統文化對聯」、「成語大世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等。我校的德育小課題研究得到重慶市德育示範學校驗收組領導以及同行的區教委領導的高度讚賞,認為這個做法值得推廣。

(三)推進了村、完校的教育科研的協調發展。

我校貫徹的「上下聯動,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區域聯動研究思路在村完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中心校的帶動下,我鎮完校的教育科研也生機勃勃的發展起來了。本年度縣壩完校《興趣作文》、舟白渡完校《小學語文愉快教學法》兩個區級課題圓滿結題。縣壩完校繼上年度成功申報的重慶市教育學會課題《小學生學習活動多樣化研究》後,本期又成功申報重慶市現代遠程教育專項規劃課題《農村小學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促進師生髮展的研究》。作為鄉鎮完校,能同時成功申報並實施兩項市級課題,在我區應該是史無前例。並且,他們立足學校實際,細化課題、合理組織、大膽創新,有效的拉動了村校教師參與研究,促進了村校師生素質的提高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

(四)從校本教研中生成校本課題,專題解決學校教育教學難點。

校本教研圍繞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問題」開展活動,但深層次的、帶共性的問題單純以常規的方式是無法解決的。針對這樣一些教育教學難點的問題,我校把它確定為學校的校級課題,專門組織該方面善長的教師以研究小組的形式,制定一定周期,採取教育追蹤法進行研究,從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如:在本年度進行的村校教學研究中,叢山村校教師提出:村校各方面的條件差,在這樣的環境中如何引導學生寫好作文的話題。這樣的問題是一時、一人無法解決的,於是我們就把這一校本問題確定為中心校和叢山村校聯合研究的校級課題,周期為一年。在本期的11月24日中心校三、四年級語文教師就到了叢山村校開展了一次聯合研討活動,並取得了一些經驗。

四、五點成績(辛勤研究,略有成效)

1、本年度成功結題兩個國家一級子課題《構建合作學習模式,促進創新能力的培養》《小學教師和學生素質教育水平評價的研究》,區級課題三個《興趣作文》《小學語文愉快教學法》《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形成的研究》。

2、研究文章:國家級論文評選獲獎2篇;市級評獎或發表20篇,其中有兩篇獲市級一等獎;區級評獎或發表14篇。

3、促進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畢業水平測試成績獲區第三名,連續第三年獲區畢業年級考評一等獎;成功通過重慶市德育示範校的驗收,正式認定為「重慶市德育示範小學」。

4、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師生科研素養的提升,學校科研特色逐漸突顯。

5、促進村完校教育教學協調發展,全面提高了學校辦學水平。

五、三點思考(今後應解決的問題和努力的方向)

1、加強科研常規引導,促使教育科研成為教師們的自覺習慣行為。

2、強化科研的帶動作用,促進學習型學校的進一步成熟。

3、普及研究與精英研究相結合,逐漸走科研重精英、教研重普及的研究路子。

                          二00六年一月二十四日


推薦閱讀:

三論宗的理論思想研究
研究發現: 一個吃兩個雞蛋, 不是找死, 而是「增壽」!
司馬遷《尚書》學研究
能「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嗎?——二水居士校釋老拳譜(七)
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2015年工作年報

TAG:科研 | 學校 | 特色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