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主--------心
06-23
因確認生而呈現滅,生滅就是行陰,行陰所現光明海洋,波動起伏,光明的運動,呈現出時間,因確定生的體現,衍生出來過去。所以說,過去未來現在,本質上就是識陰分別行陰流所現的時空錯覺;因運動而呈現生滅,因運動而呈現時間,因時間延續,從而展現廣袤空間,因運動而呈現空間明暗,因識陰虛空攝取明暗光影,光影明暗運動形成的虛影,遮蔽虛空識陰,識陰取捨虛影,虛影掩蓋識陰,凝聚行陰光明相,形成想陰,想陰就是對於光明虛影的辨認分別,想如陽焰,如同烈日照耀下,遠方的高速馬路地面上展現出來的水波流動,識陰以陽焰作為取捨的標準,就是想陰的形成。想陰源於對於行陰光明運動的虛影分別,虛影運動形成明暗、動靜、生滅諸相,想陰確認光明的存在,從而分別出黑暗,確定生的存在,從而分別出滅,分別靜止的存在,從而分別出動態;想陰源於虛影分別,分別虛影形成的明暗,動靜,生滅相,就固化了、確定了想陰存在的真實,原本建立在虛影之上的性空如夢的想,成為了真實的存在,心靈覺性被想陰塑造成為「真實存在」,好了,從想陰開始,形成的受、色、世界、眾生、生死、輪迴,都打上了「真實」的出廠標籤。想陰將虛影具體化了存在,具體化的存在,反過來牽引想陰,形成對於具體化事物的細膩分別,覺受形成體驗,體驗相續形成經驗,經驗與想陰概念聚合,就是受陰,受陰就是想陰的具體化。想左右感受,感受牽引想,體現出想的具體對境,就是色陰;色陰,就是想與受結合,形成的業果,概念聚合體驗,呈現世界、眾生、自我的名相,稱為色陰。也就是說,我們通過肉體所認識,感受,體驗到的世界,以及對於肉身自我名相覺受的認知,皆是屬於色陰範圍。色陰所現的世界名相,完整呈現出受、想、行、識,五蘊的相續輪轉,聚合融匯,因此,心因色起,色依心生,滅除色陰虛幻,也就同時清凈、滅除了五蘊相續的輪迴體系。因此,佛陀又說,解脫生死,見性成佛的道路,在於六根,只因六根塵境,任何一根都蘊含著覺性、識性、行陰、想陰、受陰、色陰,任何一根反流溯源,都可以如實圓滿的還原色、受、想、行、識、覺、空,直至寂滅現前。因此,六根即是生死輪迴之道,也是覺悟解脫之門,只看我們的心,是攀緣六根,沉迷慾望流浪因果,還是清凈內守,明心見性,覺悟自性,即身成佛。一切體驗都是心識的體驗,離開心識就絕對無有體驗,宇宙世界所有名相,皆因心識分別而緣起,宇宙中沒有一粒微塵,是離開心而展現形態。所以說,在一切體驗、感受、境界、思維、意識中,去仔細深入細膩的覺察,這些運動散亂中,凝光不動,清凈圓滿的純澈心靈。你會發現,自我其實是不存在的,僅僅是一層層的烏雲習氣,重疊聚合而成的業境假象而已,客觀物質世界,也是不存在的,僅僅是相續流轉的,如海浪起伏泛起的泡沫一樣,暫時堆積的假象。而我們能夠分別這些假象的心,卻不是假象的虛妄,滲透在假象中,如日出雲開,驅散霧霾,照亮五蘊蒼穹世界,真的,好像是在宇宙的頂端,撥開雲霧,穿透層層微塵宇宙,滲透無邊無量微塵世界,明澈洞照一切,卻不被所洞照的境界、世界、眾生、景象所染著,所改變,所動搖,所阻礙。一切微塵佛土,所有蒼穹宇宙,都是瞬間洞照圓滿覺知,可是,覺照世界的光明,與所覺照的世界,慢慢地都會消散。最終,只是覺性的一念困頓而已,這一念困頓,幻化出無量無極,無邊無盡的宇宙,這個困頓的覺性,在幻化宇宙中呈現,就是如同太陽核心一般,億億萬個明亮的太陽升起,所綻放出純凈無雜的純然明光。這一念困頓,隨著覺照與所覺照的世界淡化消散,一念困頓復甦,真的,確實是,一面鏡子翻轉的感受,一模一樣。瞬間,剛才,那個無限無量,無邊無盡的宇宙微塵蒼茫世界,以及洞徹蒼茫世界的虛空覺性,就成為了漂浮在明空廣袤大空性虛空中,一粒微塵。覺醒的感受無法言說,因為空性是沒有對比的。我們人類,以及三界眾生,所能思維理解的,所能體驗辨認的,所能感受覺知的,都是心識分別所現的二元對立,因緣業境的波動。我們知道高,才分別低;體驗熱,才覺知冷;辨認光明,才產生黑暗;體驗痛苦,才會有幸福。確定微塵,才呈現蒼穹;確認自己,才呈現眾生;確定生,而辨認死;體驗健康,從而覺受病痛,取捨眾生相,而升起神佛相,卻不知一切相皆是非相。可是,這所有一切的對比,二元相對而成的世界,無論是微塵還是宇宙,無論是黑暗還是光明,無論是高貴還是卑賤,無論是凡夫還是神靈,無論是生還是死,所有一切現象體驗,概念分別的基礎,是-----存在感。一切事物因存在感而呈現,任何現象皆是存在感的分別延續,可是,認識存在感的是誰?誰來分別存在感的相續幻化?修行者凈化身心,寂靜內觀,深入心靈,覺察心識幻化的根本,卻發現,對於存在感的分別,就是存在感的緣起,確定存在的「辨認」,就是「存在」幻覺的緣起,以及存在感相續的基礎,這個確定,就是覺性的固化,就是識陰的誕生,就是三界世界,無量無盡生滅眾生的源頭與基礎,也是三界內,律法真理誕生的源頭以及律法的最高處----「居一切處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熄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圓覺經》空有一體,動靜相融,善惡一體,以眾生呈現生命,卻不被眾生帶動,以世界呈現真理,卻不被世界改變真理,這就是三界的頂端,世界造物主的根本存在。可是,三界造物主,僅僅是法界聖賢覺性困頓所現的倒影。真是-------太荒唐的事情!!!歷史上一切外道,幾乎所有的宗教,都在極度崇拜,極度敬仰,極度渴望宇宙中,最原始,最高深,最基礎,最完美,最高尚,最圓滿,也是最終極的力量,在耗費生命靈魂的一切,去崇拜,去為了追隨真理,而犧牲付出,以博得神靈的寬恕,幫助,以及神靈的眷戀,賜予生命的永遠,獲得無盡的力量,可以改造天地,可以造福眾生,這看上去,似乎無比偉大的神聖,根本的真相,卻,卻,卻僅僅是,法界光明聖賢的-------倒影!!!當覺性的困頓,隨著妄念幻影的消散,一念困頓融解,虛空粉碎,世界分解,大地沉淪,眾生如夢境般消散,覺性猶如太陽的光明,億萬個太陽,同時綻放的無雜無染明光,撕裂蒸發了最後一絲存在感的陰影,圓明十方,空覺極圓,覺性遍滿世界,而我們此刻認為的這個世界,真真切切的,實實在在的,就是漂浮在太空中的一粒微塵。而覺性之所以圓明十方,是因為覺性本空。空性必明,空性滲透在識陰中,就是覺照,空性分解了識陰,識陰融解在空性中,就是徹底解脫生死輪迴,原始覺性復甦,三界噩夢蘇醒的過程,猶如冰塊融化為水,水蒸發為氣,氣融解為虛空,虛空隨著最後一絲氣體消散,虛空也就沒有了承載的對鏡,虛空也就粉碎了,粉碎後的虛空,原來僅僅是大空性中,滄海上泛起的一粒泡沫。空性滲透在識陰,就是朗照,覺性就是空性在識陰中,清凈寂滅具體的呈現。而善惡,生死,對錯,男女,老少,明暗,高低,大小,動靜,微塵蒼穹,天堂地獄,眾生諸神,皆是依識陰所現的覺性存在感,存在感折射覺性,成為確定,確定存在,呈現覺性錯覺,而體現出動靜,明暗,生滅,覺與所覺,這就是三界最基礎的時間空間的誕生。雖然世界眾生,皆緣起於心識分別的幻覺,可是心識分別的本質,卻是無分別的圓覺。所以,眾生雖然無法通過建立在分別二見的對立思維,去理解法界聖賢圓明,身心深處,生命的本質,卻與聖賢同性,與法界同體,僅僅是被心識分別所造就的因緣業障蒙蔽了本心自性,只要眾生明確身心本幻,世界如夢的真相,清凈心識,離舍對於六根慾望的攀緣,心識融化於心,心融於空,空融於寂滅,當下夢醒,即呈現十法界圓滿究竟。我們愛護心靈,遵守真誠,善良,寬恕,付出,求神,福報,我們熱誠地愛戴這一切形式上的美好,執迷內心對於善良的體驗,我們自認為自己很高尚,其實,卻被執著獲得美好的內心,被造物主,抓住了靈魂,束縛我們的本覺,繼續沉迷在生死福報的輪迴之中。我們貪戀自己的慾望,痴迷自己的感受,期許自我的圓滿獲得,就是被三界內魔王控制了靈魂,被他們左右著,去尋找人間諸種外道魔說。我們為了愛護自己,保護自己的獲得,心生恐懼,因為恐懼去傷害別人,去維護自己的利益,去仇恨別人,去殺害生命,去偷盜別人,心生邪淫,滿口謊言,我們就是被地獄之中的鬼抓住了靈魂,喪失了心靈深處不滅的光明,光明毀滅,我們的身心內在,只有黑暗與業障。被業障黑暗帶動的心,所看到的世界,只有仇恨、懷疑、妒忌、兇殘、惡毒,以及淫亂的色相。人身雖然還在人間,可是身心實質已經在地獄,言行思維,意識情感,都被魔鬼抓住,生不如死的活著,感受不到任何生命的快樂。可是,能夠體驗善良的心,本身不是善良;能夠體驗罪惡的心,本身不是罪惡;能夠體驗天堂的心,並不會被天堂禁錮,能夠展現地獄的心,不會被地獄改變性質。猶如鏡子可以映照諸種景象,卻不會被任何景象改變鏡子的本質,只是因為,無明的我們,將鏡子中倒映出來的色相,當成了自我,我們內心渴望的獲得體驗,凝固了色塵的境界,成為了三界六道生死大海。我們無論貪戀什麼境界,都是有力地維護了三界內不同境界神明的存在。造物主的存在基礎,就是我們內心深處,確認世界是實有的概念;神靈的存在基礎,就是我們的道德;魔王的存在基礎,就是我們的內心貪慾;地獄惡鬼的存在基礎,就是我們內心的仇恨惡毒;而畜生道的存在基礎,就是眾生淫亂的習氣。為何我們要懺悔?就是要將內心深處,最陰暗最不敢面對的骯髒,曝光於如來自性光明中。我們敢於面對他們,細細分析他們,他們就不再是我,就不會再有力量去繼續控制我,內心深處,原始的無染覺性,就會在心靈敞開的寬恕中,在自我習氣清凈的當下,綻放明空純粹的光明,消散累世罪惡,融化累世業塵。當構成身心自我的細膩業塵,都如雲霧消散於心光,心光失去折射光的心塵,心與塵皆會分解,如同雲彩融入虛空,虛空隨著雲彩分解,而歸於寂滅,三界六道一切神靈眾生,天堂地獄,盡皆融解,空性不動,十方三世,即是當下,如如圓滿,寂滅隨順,清凈無生,眾生界,當下就是佛之凈土了。惡業由心生,善德也由心生,善惡都是心的做意,卻因為執迷善惡,而蒙蔽了心靈本質,心的本質,就是如來的身影。我們的自性如來,依心所現宇宙微塵,法界海匯,三界眾生。我們的自性周遍世界而清凈,充滿蒼穹而圓滿,從無生處,也無滅處,蘊涵萬物,眾生因道而生,隨順道之蘊化,卻無形無相。讓光歸於光,讓色歸於色,讓看歸於看,讓聽歸於聽,讓思維歸於思維,讓意歸於意,讓心歸於心,不再被身、口、意帶動泛濫,不要被思維記憶情緒,帶動波瀾,清醒而柔軟的心,遠離身心自我的束縛,當下,性光就會脫離心識,由心體純明所現,如虛空清凈,包藏身心世界,如億萬萬太陽升起,普照微塵蒼穹,純光無生無滅,清凈遍滿,不動不搖,即是見性了,累世因果,身心自我,如灰塵翻滾,虛空寂滅不動,生死輪迴即是清凈涅槃。明是覺性的迷失,暗是覺性的辨認,善是覺性的緊張,惡是覺性的迷茫,生是覺性的錯愕,死是覺性的沉淪,動是覺性的幻影,靜是覺性的夢境,存在是覺性的困頓,無存在是覺性的迷失,一切分別中,都圓滿呈現著覺性的清澈,所有分別心的當下,核心皆是覺性清凈無染的圓滿。猶如水中的光,猶如水中的鹽味,猶如空間中的涼意,猶如色中膠青,猶如沉迷電影情節的人,突然間發現有一個看電影的自己;猶如睡醒的人,沒有睜開眼睛,卻已經不再做夢,而是知道自己在睡覺。覺性包藏世界,蘊含宇宙,滲透微塵,依眾生心識,呈現覺性之恆常明澈,只因眾生自我,心識分裂明覺,折射圓滿覺性成為見聞覺知,眾生於見聞覺知,逆流而上,反觀見聞覺知之本源,就可以見到覺性;當身心自我,皆融化於覺性,覺性明澈,失去覺照的對境,覺性的空明光芒,就會消散,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楞嚴經》自性非性,非性性有,隨類各應,隨覺而現,空覺無住,是名寂滅,周遍充滿,清凈無掛,隨心現量,無取無證,生而無生,覺而無覺,隨生滅而不動,隨因果而圓覺,本來究竟,是名眾生,亦名如來,眾生界即是佛界,輪迴即涅槃,煩惱即菩提,這是我們原始的家園,處處展現,隨處清凈,不舍眾生,當下即是,卻遠離思慮言說的------本覺如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救恩源於造物主
※造物主的存在
※水彩的造物
※人造物種即將出世 造物市場一觸即發?
TAG:造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