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與中醫養生學

在《內經》以前,養生學處於實踐階段,尚無系統養生理論可言。《內經》的問世,使中醫養生學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蓬勃發展。因此在中醫養生史上,《黃帝內經》的成書是一塊里程碑。它奠定了中醫養生學的基礎。

《內經》對中醫養生學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下述幾個方面:

一、強調精、氣、神為人身三寶

《內經》認為精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靈樞·經脈篇》)。同時,精又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始動力,是身體強壯、不老延年的本源,「夫精者身之本也」(《素問·金匾真言論》),「精氣奪則虛」(《素問·通評虛實論》)。氣,指精微物質,又指臟腑活動的能力。氣又分為精氣、真氣、宗氣、營氣、衛氣、臟氣、經氣。人的生命結束就是「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靈樞·天年篇》)。神為生命活動現象的總稱,是精神、意識、知覺、運動等一切生命活動的集中表現。「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問·移精變氣論》)。由是,精、氣、神謂之為人身「三寶」。因此後世養生家多注重養精、益氣、治神。

二、劃分了人體生長發育衰老的不同時期

《靈樞·天年篇》把人的生長發育衰老分為十個階段,每一階段為十年,其謂;「人生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卧。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九十歲,腎氣焦,四臟經脈空虛。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也基本上是採用了十年為期的劃分法。而在《素問·上古天真論》中,則以男七、女八為周期。這些方法既是我國醫學史上最早的人體生長、發育、衰老的周期劃分,又為以後中醫養生學及老年病學提供了借鑒。

三、確立了「天人相應」的養生原則

《內經》認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所以養生的要旨是「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靈樞·本神篇》),並提出了著名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的四時順養原則。

四、創立經絡學說,為氣功養生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雖然成書早於《內經》,但內容簡單,尚屬原始的經絡學說。而《內經》的經絡學說則較為完整。它分為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等內容,尤為可貴的是指出經絡的作用為「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靈樞·本臟篇》)。能夠「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靈樞·經脈篇》),這些均是氣功練功、治病、養生的理論基礎。

五、總結、保留了戰國以前許多行之有效的養生方法和原則。

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素問·上古天真論》)就是對道家練功法的總結,「七損八益」(《素問·上古天真論》)保留了古代房中術的精髓。其次還提出了食養與食療、動靜結合、形體鍛煉等行之有效的養生原則與方法。

總之,《內經》對中醫養生學的貢獻是巨大的,它牢固奠定了中醫養生學的理論基礎。自此之後,儘管中醫養生學在理論上有所提高,在方法上有所創新,但其大旨卻是始終以《內經》為宗始的。

推薦閱讀:

徐文兵,梁冬對話 黃帝內經 之金匱真言論(十,十一,十二)
易經與黃帝內經中精髓的全新解讀【二】
12-黃帝內經素問補註釋文卷之十
黃帝內經講座 1
《內經知要》之脈診

TAG:中醫 | 養生 | 中醫養生 | 內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