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1000問>(3)

為什麼脾病而四肢不用?

因為脾病不能運化胃之所生化的水谷精氣達於四肢,養,筋骨肌肉萎縮,而產生四肢不能隨意運動之病變。這一理論對臨床治療有重要意義。對於四肢枯萎,不能隨意運動的病證,運用調治脾胃的方葯治療,常有良效。《素問·痿論》提出的「治痿者獨取陽明」治則成為臨床治療痿證的指南,至今指導臨床實踐。

飲食代謝的過程是怎樣的?

食物經口腔進入消化道,經過整個消化道的過程,就是機械與化學的消化過程,各種營養物質的消化產物(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甘油)、水、無機鹽和食物中的維生素等,經消化管黏膜細胞進入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運行到全身,不被吸收的殘渣遺留於大腸內,形成糞便排出體外,習慣上也叫「排遺」,即將外界納入的水谷不被吸收的糟粕等物排出體外。小便習慣上應叫「排泄」,內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廢物經尿排出。二者都有規律地定時進行。但在相比之下,排泄比排遺更為重要,一個人一兩天不大便不一定影響生活和工作,若一天不小便,就值得重視了,臨床上就要採取措施。這只是有關現代生理學食物代謝的粗略情況。中醫學對這一生理功能的認識與上述情況有些出入。中醫學認為食物的代謝除與脾、胃、腸等臟腑有直接關係外,還與心、肺、肝、腎……許多臟器有著相互協作的聯繫,簡述於下:食物(水谷)經口腔、食道進入於胃,經胃中陽氣腐熟、消磨後,傳入小腸,在小腸「化物出焉」與「泌別清濁」作用下,清者(營血物質———水谷精微)上輸於脾;濁者(殘渣———水谷糟粕)下傳入大腸,形成糞便,經大腸傳導排出體外。上輸於脾的清者,再由脾上輸於肺,與肺吸入的清氣相結合後貫注心脈,分別「濁氣歸心」,「散精於肝」,「充養於腎」等。脾在對食物的運化過程中須腎中精氣的充養、腎陽的溫煦,功能才能正常進行。所以古人認為脾腎兩臟,一主先天,一主後天,相互依存,相互滋養。在食物的消化代謝過程中,亦可明顯地體現出來。另外,食物的消化吸收代謝過程,是屬全身性的生理活動,所以,除上面提及的胃的腐熟、消磨,小腸的化物,大腸的傳導,脾的運化輸布外,還需肝氣疏泄,腎陽的溫煦,肺氣的宣散,心脈的運輸等相互協作。如果其中任何一個臟器的功能失調,都會影響消化和代謝功能的正常進行。

肝主疏泄表現在哪些方面?

疏,是疏通,暢達;泄,是排泄,宣洩。肝主疏泄,是古人對肝性柔和、條達,不郁不亢生理狀態的概括,它直接關係著人體氣機「升降出入」的調暢。具體的功能表現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1)情志方面:情志活動是「神」的體現,神是依靠精、氣、血等物質為基礎的。精氣充盈、氣血調和、氣機調暢,志舒展,爽朗,既不抑鬱也不亢奮,俗稱「心平氣和」。若肝氣疏泄不利,條達失宜,氣機失調,氣血紊亂,或滯而不爽或亢而為害。情志抑鬱不舒,可見鬱鬱不樂,欲哭,寡言少歡,多疑善慮等;情志亢奮,可見急躁易怒,失眠多夢等。反過來外界事物引起的精神刺激,特別是郁怒,又可引起肝疏泄功能異常,氣機不暢,見胸脅脹滿,頭脹頭暈目眩等病變,所以有「肝喜條達而惡抑鬱」及「暴怒傷肝」的理論。後世章潢《圖書編·養肝法》言:「肝屬木,藏血,魂所居焉,人之七情,惟怒為甚,……善養肝臟者,莫切於戒暴怒。」抑鬱寡歡和急躁易怒,是相反的情志反映,但從本質上講,同是肝疏泄不利在不同個體中的表現,所以臨床治療總的原則都是以疏理肝氣為主。(2)消化方面:肝主疏泄表現於消化功能,目前多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是膽汁的分泌,膽汁又稱「精汁」,《靈樞·本輸》篇稱膽為「中精之腑」,膽汁為肝之餘氣而成,孫思邈《千金方·膽腑脈論》也說「膽腑者,主肝也,肝合氣於膽」。現代研究膽汁是由肝臟微膽管不斷分泌而成,藏於膽囊,再注入於腸內參加消化作用。膽汁的形成、分泌與排泄均與肝的疏泄功能密不可分,而膽汁又與食物的消化直接關聯,所以肝主疏泄可以直接影響水谷的消化。二是肝的疏泄功能,可以調暢氣機,協助脾胃升降適宜,只有在脾氣主升胃氣和降的情況下,清氣才得以上升,濁氣才得以下降,水谷精微才能輸佈於全身,殘餘糟粕才能下傳大腸排出體外。所以說肝之疏泄實為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功能的重要條件。如肝失疏泄,則可影響到脾胃的消化和膽汁的分泌與排泄,出現消化異常的病變,臨床經常可以見到肝失疏泄的患者,除了出現胸脅脹痛,急躁易怒,或抑鬱少歡癥狀外,常兼見胃氣不降的噯氣、嘔惡和脾氣不升的腹脹、腹瀉等症。前者稱之為「肝氣犯胃」,後者稱之為「肝脾不和」。正如唐容川《血證論》中說:「木之性主於疏泄,食氣入胃,全賴肝木之氣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設肝不能疏泄水谷,滲泄中滿之證,在所不免。」(3)血液運行方面:《血證論·陰陽水火血氣論》中說:「運血者即是氣。」《素問·五臟生成篇》王冰注曰:「氣行則血流。」肝氣條達,氣機調暢,則血行不怠;若疏泄失調,氣機紊亂,或氣滯不暢,血瘀不行,見刺痛與癥瘕積聚等;若氣亂無序,血不循經則可導致各種出血證。另外,肝主疏泄,調暢氣機,還可以使三焦、經脈通利無阻。否則,三焦不利、水道不通則會引起水腫、腹水等病證。《金匱要略》所說「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脅下腹痛」,就是指因肝疏泄不利而引起水液代謝障礙的病證。可見,肝主疏泄與人體氣機調暢關係是極為密切的。肝氣條達,疏泄適宜,則氣機通暢,升降適度,出入有節,故一切器官功能正常;若肝失條達,疏泄失宜,則氣機郁滯或紊亂,升降無度,出入失節,從而使一定的組織器官功能失調而發生多種病變。

怎麼理解宣發、敷布、輸布與疏泄的含義?

宣發、敷布、輸布、疏泄幾個術語在中醫學基礎理論中經常遇到,不論是闡述臟腑的生理病理,還是辨證與診斷都不斷出現,但往往有時使用不太確切,給初學者帶來一定的困難。下面僅就我們的理解做一介紹:宣發:是宣布、發散的意思。肺主宣發,是指由於肺氣的作用,能使氣血津液得以散布全身,內而臟腑經絡,外而肌肉皮毛,無處不到。正如《靈樞·決氣》篇說:「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文中「上焦開發」主要是指肺的宣發作用,若肺氣不能宣發而壅滯,則可見胸滿、鼻塞、咳吐痰涎等癥狀。敷布:是發布、布散的意思。是元氣通過三焦之路,到達周身,以激發、推動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輸布:是運輸、布散的意思,主要是指脾的功能。脾主運化,能將消化和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津液,運輸於全身發揮其營養和滋潤作用。《素問·經脈別論》說:「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所以津液運達全身,除脾的運化輸布作用外,還依賴於肺、膀胱、三焦等臟腑的作用方能完成。由於脾能「為胃行其津液」,微需上歸於肺,方能達於全身,所以常說脾有「輸布」和「轉輸」的作用。疏泄:是疏通、暢達的意思。主要指肝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是肝氣具有條達疏暢的調節作用,具體表現在調暢全身氣機,調暢情志的變化,以及調節膽汁的排泄等方面。使全身各種功能活動保持著生理功能相互協調,既不抑鬱,也不亢奮,經常維護其暢達活潑的生機。

陰經、陽經生病而異的原因是什麼?

陰經、陽經生病而異的原因,總體分四個方面:(1)「陰陽異位」。陰陽經作用的部位不同。三陽經經脈之氣(天氣)主宰於外,三陰經經脈之氣(地氣)主宰於內。(2)「更虛更實」。即經文所說無論陰經陽經均有虛實的不同變化。(3)「更逆更從」。其經文解釋分兩部分:①「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說明手足三陰、三陽經經氣運行起止、走行方向不同。②「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即上部有病,在上發展到了極限就向下彌散;下部有病,在下發展到了極限就向上彌散。說明手足三陰、三陽經發病部位與病傳方向有別。通過上述經文可知,手足三陰、三陽經的循行方向是不同的,疾病的蔓延方向也是有向上向下的傳變的不同。逆,是疾病蔓延的方向與經脈走行的方向不一致。從,是疾病蔓延的方向與經脈走行的方向一致。(4)「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其經文解釋分三方面:①「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即病因不同,病邪作用於人體的部位(內外)不同。風邪→陽(外)→六腑;飲食→陰(內)→五臟。②「喉主天氣,咽主地氣」。喉為氣道的開口,咽為食道的開口,陽明經循喉嚨,太陰經挾咽,說明了不同的病因,通過不同部位或途徑進入人體,而傷不同經脈。③因為「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所以「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雖然風邪、濕邪都是從外部侵犯人,但有上下之別。

五臟與五體、九竅、五華的關係是怎樣的?

五體,含義有二:一是指肢體的筋、脈、肉、皮、骨。五體與五臟相合。肝合筋、心合脈、脾合肉、肺合皮、腎合骨。二是指各種不同類型的體質,如《靈樞·根結》篇說:「逆順五體者,言人骨節之小大,肉之堅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濁,氣之滑澀,脈之長短,血之多少,經絡之數……」是說五種形體不同的人,即骨節有大有小,肌肉有堅有脆,皮膚有厚有薄,血液有清有濁,氣的運行有滑有澀,經脈有長有短,血分有多有少,以及經絡的數目各異等等。這裡所談五體,是指前者而言。九竅,頭部七竅(目、鼻、口、舌、耳)及前陰、後陰為九竅。九竅分別由五臟所主。「肝開竅於目」、「肺開竅於鼻」、「脾開竅於口」、「心開竅於舌」、「腎開竅於耳及二陰」等。另外,中醫還有「五官」之稱,即指鼻、眼、口唇、舌、耳等五個器官,也分屬於五臟,為五臟之「外候」,又稱為五臟之「苗竅」。《靈樞·五閱五使》篇說:「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又說:「五官者,五臟之閱也。」五華,即面、毛、發、爪、唇。《素問·六節臟象論》載「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心主血脈,心氣旺盛,心血充盈,則脈搏和緩有力,面色紅潤而有光澤,舌體紅潤有神,若心氣不足,心血不充則脈弱而細,面色蒼白無華,舌淡失神,若心血瘀阻,面色青紫,舌體紫暗或有瘀斑;若心火上炎,可見面紅、舌尖紅或舌體糜爛等。肺氣宣發,皮毛得以溫煦滋養而潤澤,若肺氣壅實閉郁,或肺氣虛而不能宣發衛氣、津液於皮毛,不僅衛外功能減弱,肌表不固自汗,易患外感疾患,而且皮毛焦枯失澤。肺開竅於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若外邪客於肌表,肺氣不宣,則氣道不通,鼻塞流涕,若肺內熱邪壅盛,則肺氣上逆喘促而鼻翼煽動。脾主運化,脾氣健運,氣血化生有源,肌肉豐滿壯實,口唇紅潤。若脾氣虛,不能運化水谷精微充養肌肉,肌肉消瘦或萎廢,唇色淺淡甚至萎黃無華,若脾不健運,水濕不化泛溢肌膚,則發為水腫。脾開竅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肝藏血,「淫氣於筋」,筋骨運動正常,若肝血虛,血不養筋,筋失所養則瘛?肢麻,手足震顫,屈伸不利;若高熱劫傷津血,則四肢抽搐,甚則牙關緊閉,角弓反張等肝風內動證。肝主筋,爪為筋之餘,肝血充盈,筋強力壯,爪甲堅韌,若肝血虛,筋弱無力,爪甲多軟而薄,或枯脆色不澤,甚至變形。肝開竅於目,「肝受血而能視」,若肝血虛,視物昏花或夜盲、肝陰不足,則兩目乾澀、肝經風熱,則目赤紅腫癢痛,肝風內動多見目斜上吊等。腎開竅於耳和二陰,臨床多以腎虛證表現於耳與二陰的功能失常。關於「其華在發」,發為血之餘,肝主藏血為血海。但中醫學認為腎藏精,「精血同源」,精血能互生,發由血滋養,但其生機則根源於腎氣,所以「發為腎之外候」。若腎精氣充盈,則毛髮豐茂而光澤;若腎精氣虛衰,則發枯不榮甚至變白或脫落。

情志過激導致的病理變化主要有哪幾個方面?

情志致病可以出現以下三方面的病理變化:(1)氣機紊亂。如經文所說:「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2)直接損傷臟腑。如經文所說的怵惕思慮傷心、愁憂傷脾、悲哀傷肝、喜樂傷肺、大怒傷腎。說明了神傷可直接導致臟傷。(3)神誌異常。情志過用可直接引起神誌異常的病理變化。如「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懼者,神盪憚而不收」等。

為何說「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

肺主氣,司呼吸,是體內外清濁之氣交換的場所,人體通過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氣(氧氣),呼出體內的濁氣(二氧化碳),吐故納新,使體內外氣體不斷得到交換,所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天氣通於肺。」又肺吸入之清氣(氧氣),與水谷之精氣相結合,形成宗氣。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司呼吸。又通過心脈布散全身,以溫煦四肢百骸和維持它們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動。《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諸氣者,皆屬於肺。」故曰「肺主一身之氣」。腎主納氣,即肺吸入之氣,應下納於腎,也就是說肺的呼吸功能需靠腎氣主納的作用來協助,只有腎中精氣充盛,吸入之氣才能經過肺的肅降下納於腎。若腎的精氣不足,攝納無權,氣浮於上,或肺氣久虛,傷及腎氣,而腎不納氣,則可見喘促,呼多吸少,張口抬肩,動則加甚等臨床表現,故曰「腎為氣之根」。

《靈樞·本神》是如何認識思維的?

《靈樞·本神》曰:「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所以任物者謂之心」,概括思維和思維的產生。任,《鄭箋》曰「以思相信曰任」。任物,即對事物進行思考確定信念想法,古代稱之為心思,即今之思維。這一活動是由心來完成的。思維的過程從經文可以總結為五個過程:①意念的萌生,「心有所憶謂之意」。②意念的保存,立志,「意之所存謂之志」。③猶豫階段,「因志而存變謂之思」。④深思遠慮階段,「因思而遠慕謂之慮」。⑤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對事物有了正確認識,並能處理事物「因慮而處物謂之智」。整個的思維過程即意、志、思、慮、智,是思維活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是由感性到理性,由淺入深的逐步認識過程。

什麼是魂、魄的發生之物質基礎及其所藏之所?

魂,是伴隨神氣而產生的情感志意等精神活動。其發生的物質基礎是神,或血。《靈樞·本神》曰:「隨神往來者謂之魂」,又言「肝藏血,血舍魂」。從中也說明魂藏於肝。魄,是伴隨物質、形體產生的性格、感覺、反應能力等本能。其發生的基礎是精、氣。《靈樞·本神》曰:「並精出入者謂之魄」,又曰:「肺藏氣,氣舍魂」,也說明魄藏於肺。

「心主身之血脈」與「肺朝百脈」的中西醫理解如何?

《素問·痿論》說:「心主身之血脈」,是指心臟有推動血液在脈管內運行的作用。脈為血之府,與心相連,是血液運行的隧道,心之所以能推動血液在脈管內運行不已,全賴心氣的作用,因為「心藏血脈之氣」。《醫學入門》中更明確地指出:「人心動,則血行諸經,……是心主血也。」「肺朝百脈」,朝即「朝會」之意,指全身血液,都要流經於肺。《素問·經脈別論》說:「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即脈中水谷精微之氣,流行於經脈。全身之經脈(即百脈)之氣,又均朝會於肺,因而有「肺朝百脈」之說。心主血,肺主氣,由於肺氣貫通於百脈,故能協助心臟主持血液循行。《類經》雲:「經脈流通,必由於氣,氣注於肺。」故肺為百脈之朝會。只有心、肺二臟相互協作、協調,才能使人體氣血不斷循環周流不息,清氣和水谷精微得以輸布全身,將其代謝的廢物不斷排於體外。「心主身之血脈」,是心氣推動血液在脈管內運行。運行的情況是:「動脈血」從左心室驅出,經主動脈及其分支,流向全身各器官及組織,在身體的毛細血管中進行物質交換,把氧氣(即清氣)和營養物質(水谷精微)運送給組織細胞,並帶走組織細胞新陳代謝的產物和二氧化碳(中醫統稱之為濁),變成「靜脈血」,流入小靜脈,再經上腔靜脈和下腔靜脈,返回右心房。這一整個循環過程,叫做「體循環」,也叫「大循環」,其動力來自心氣。「靜脈血」經右心房流入右心室,由右心室將其驅入「肺動脈」,然後到肺,在肺泡壁的毛細血管中進行氣體交換,排出二氧化碳(濁氣),吸收新鮮氧氣,又變成了「動脈血」,再經肺靜脈將血送回左心房,這一循環的過程,叫做「肺循環」又叫「小循環」。同樣也是靠心氣推動的結果。左心房的血再進入左心室,左心室又將動脈血輸送出來。就這樣,血液在由「體循環」和「肺循環」連續構成的密閉的環行管道系統中周而復始,循環無端,以保證機體正常生命活動的需要。體循環和肺循環同時進行,在正常情況下,單位時間內流經這兩部分的血液量是相等的。而流入和流出心臟的血液量也相等,如果不相等,便是病態的表現。正由於體循環的靜脈血流入右心房,肺循環的動脈血經肺靜脈流入左心房,所以有「諸血皆歸入於心」的說法。又全身靜脈血流入右心房,由右心房進入右心室,再經右心室將其驅入於肺動脈到肺,進行氣體交換。這就是中醫學所說「肺朝百脈」或「百脈朝會於肺」的本意。

什麼叫「肝腎同源」?

「肝腎同源」是闡述五臟之間相互關係的理論之一,同源」。由於肝與腎在五行、天干、方位等配屬上,腎屬北方壬癸水。因肝與膽相表裡,膽為腑與天干相配屬甲;腎與膀胱相表裡,膀胱為腑與天干相配屬壬。所以肝臟屬「乙木」、腎臟屬「癸水」,習慣又稱「乙癸同源」。「肝腎同源」,主要是闡述肝與腎二臟關係之密切,其含義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1)肝腎二臟之陰可相互滋養,「肝藏血」、「腎藏精」,精與血都化源於水谷精微。且精與血在生理活動中還可互生,生肝血,肝血亦可化生為腎精。所以稱「肝腎同源」。(2)肝和腎均內藏相火,而相火源於命門。臨床上肝或腎之陰虛而致相火妄動,常是二者並治,或採用滋水涵木,或採用補肝兼養腎之法,便是以此立論的。也可以說肝腎兩臟在臨床上無論虛證還是實證,其補瀉原則皆是二者兼顧的。正如《醫宗必讀》所說:木,無虛不可補,補腎即所以補肝;北方之水,無實不可瀉,瀉肝即所以瀉腎。」另外也有人認為肝與腎兩臟,同居於下焦,在生理上自然關係密切。也作為解釋「肝腎同源」的理由之一。由於肝腎兩臟生理關係極為密切,當然在病理上也必然相互影響。生理上,肝血須依賴於腎精滋養,肝才能有藏血和疏泄功能活動;反之,也只有肝血充盛,使血化為精,腎精才能充滿,腎才能有藏精,主生殖發育等功能活動。所以病理上,當一臟虧損時,另一臟也必然導致不足。如腎精虧損,可導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腎精虧損。又由於肝腎同居下焦,肝血與腎精互生,二者之陽皆屬相火,同源於命門,所以肝陰、肝陽,腎陰、腎陽之間有相互制約的關係。若因某種原因引起一方不足,就可以導致另一方的偏亢;反之,一方的偏亢還可導致另一方的不足。如腎陰不足,肝失濡養,可導致肝陽偏亢,見眩暈、頭痛頭脹、急躁易怒等,習慣稱「水不涵木」。若肝火太盛,陽氣有餘,亦可傷及腎陰,導致腎陰不足,見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盜汗等。由於病理上的相互影響,就決定了在臨床治療肝病與腎病必須二者兼顧,即肝血虛,補養肝血亦當填補腎精;腎精不足,補益腎精亦當滋養肝血。又如陽剛上亢往往是陰不足而致,故平肝潛陽,亦當滋補腎陰。只有二者兼顧才能使陰陽平衡,恢復正常生理活動。

脾與胃在生理上如何相互配合?

脾胃屬土,同居中焦。脾為陰土,喜燥而惡濕;胃為陽土,喜潤而惡燥。脾與胃共同完成水谷受納、腐熟、消化吸收與輸布。脾氣的特點以升為順,胃氣的特點以降為和,二者經脈互相絡屬,配合成臟腑陰陽表裡關係。脾主運化轉輸,胃主受納腐熟。胃與脾一納一運互相配合,才能完成消化吸收輸送營養的功能。如果胃不能正常納谷與腐熟,響脾的運化;若脾不能健運,也會影響胃的受納與腐熟。所以臨床上往往是食欲不振、厭食納呆與食後飽脹、消化不良同時並見。前者屬胃不受納,後者屬脾不健運。在治療時「和胃」、「開胃」、「降胃氣」,與「健脾」、「醒脾」、「助脾升清」往往是同時並用。

脾與胃在病理上如何相互影響?

脾主升清,以升為順。脾氣將水谷精微上歸於肺,借宗氣以輸布營養周身。上至頭目,旁及四肢,內而臟腑,外而肌腠皮毛。胃主降濁,以降為和,胃將受納腐熟的水谷,不斷下傳至腸中,保持腸胃的虛實更替,食納與消化正常,氣血才有化生之源。若脾胃升降失調,則必然相互影響發生病理。若脾氣運化失職,清氣不升,可影響胃的受納與和降,出現納呆、嘔惡或嘔吐、噯氣、脘腹?脹等症。反之,若飲食不節,食滯胃脘,濁氣不降,也同樣影響脾氣升清與運化,出現腹脹、泄瀉等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脹」,就是對脾胃升降失調的病理概括。

五臟所藏及其臟氣虛實的病證表現是什麼?

五臟所藏及臟氣虛實的病證表現為:(1)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虛則恐;實則怒。(2)脾藏營,營舍意。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實則腹脹,涇溲不利。(3)心藏脈,脈舍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4)肺藏氣,氣舍魄。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5)腎藏精,精舍志。腎氣虛則厥;實則脹,五臟不安。

什麼是「三焦」?

「三焦」的含義,一般來說有三個。(1)三焦腑,為六腑之一,《素問·六節臟象論》說:「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素問·五臟別論》又說:「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從上述經文分析,三焦與脾胃、大小腸、膀胱等臟器,既是營養物的倉庫,又有傳化糟粕的作用,既能攝入五味化生營養,又能排泄代謝糟粕,故稱「傳化之腑」。在《靈樞·五癃津液別》篇對三焦闡述似乎更為明確:「水谷皆入於口,……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說三焦是水谷精微之氣———津液出入於肌腠之間的通道,肌腠依靠三焦為通道,才能得到水谷精氣的溫煦滋養。三焦不僅能輸送水谷精氣,並有氣化功能,使氣(即水氣)化為津液,從玄府(汗孔)排出則為汗,從膀胱排出則為尿(即溺)。所以《素問·靈蘭秘典論》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三焦是主管體內水液流通和排泄的器官,也是水液流通和排泄的通道,它把肺、腎、膀胱、腠理密切聯繫在一起,成為水液代謝貫穿始終的通道,所以稱三焦為「中瀆之府」(《靈樞·本輸》)。在十二臟中「惟三焦最大,諸臟無與匹者,故名是孤之腑也」(《類經》)。綜合以上所引《內經》、《類經》有關記載足以證明,三焦是遍布全身內外、肌腠之間的水谷精氣、津液和五臟之氣出入的通道,是六腑中三焦的基本含義。從現代醫學觀點來分析,「三焦」似指遍佈於全身的組織間隙和細胞間隙,是細胞外液循行的通道,通過細胞外液的循行代謝,供給機體細胞以進行新陳代謝所必需的氧氣、各種營養物質和酶、水、鹽類,以及各種激素,並把細胞在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廢物引帶到排泄器官,排出體外。這跟《金匱要略》所說的「腠者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氣血所注」,和《難經·六十六難》說「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臟六腑」,以及《中藏經·論三焦腑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概括《內經》有關記述所提出的「三焦者,……總領五臟六腑、營衛經絡、內外左右上下之氣,內外左右上下皆通,其於周身、灌體、和內調外、榮左養右、導上宣下、莫大於此」的記述,雖然中醫西醫名詞術語不同,但其實質是基本相符的。由此可見,《類經》關於「三焦者,……分明確有一腑,蓋即臟腑之外,軀體之內,包羅諸臟,一腔之大腑也,故有中瀆是孤之名,而亦有大腑之形」,有主持諸氣,總司人體氣化功能,為元氣和水谷運行之通道等認識,應該說是對中醫學的重大貢獻。(2)通常所說上焦、中焦、下焦之「三焦」,與上述六腑之一的三焦概念不同。上、中、下三焦主要指人體軀幹部位的劃分,即橫膈以上為上焦,包括心與肺兩臟;橫膈以下至臍為中焦,包括脾與胃等臟器;臍以下為下焦,包括肝、腎、大腸、小腸、膀胱等臟器。概括其生理功能:上焦司呼吸、主血脈,將精氣敷佈於全身,以溫養肌膚、筋骨,通調腠理。《靈樞·營衛生會》篇將這一功能形容為「上焦如霧」。又吸入之清氣,和人體所需之水谷必經過上焦而納入人體,所以又說「上焦主納」。中焦主要腐熟水谷,並將精微物質,化生營血。《靈樞·營衛生會》篇將腐熟水谷的功能形容為「中焦如漚」。水谷必須經腐熟才能化生為人體需要的精微,所以又說「中焦主化」。下焦主要是泌別清濁,並將糟粕以及代謝水液排泄於外,《靈樞·營衛生會》篇將這一功能形容為「下焦如瀆」。體內的糟粕與代謝水液必經下焦排出體外,以又說「下焦主出」。(3)「三焦辨證」的「三焦」。清代吳鞠通等醫家將「三焦」的概念加以引申,在溫病學中作為說明病理變化和病情發展階段的一種辨證方法。主要是針對溫熱病而使用的,它與上述三焦的兩個含義皆不相同。從古至今,千百年來,對三焦之爭,從未停息,其認識一直沒有得到統一,今綜合諸醫家之說,略如上述,僅供參考。

什麼是營氣與衛氣?

營氣與衛氣是中醫學中生命物質的代表。對營氣與衛氣的認識應從經文入手,分以下幾個方面:(1)產生。「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此句經文說明營氣、衛氣產生的物質基礎是水谷,部位是胃。(2)性質。「清者為營,濁者為衛」。其中的「清」、「濁」是指營氣、衛氣的質性,唐容川注:「清濁以剛柔言,陰氣柔和為清,陽氣剛悍為濁。」總體來說,營氣、衛氣均化生於水谷精微,營氣屬於水谷精微中柔和部分,衛氣屬於水谷精微中剛悍部分。(3)存在環境。「營在脈中,衛在脈外」。脈中,指血脈之中,所謂營分;脈外,指血脈之外,分肉之間,所謂衛分。即營氣在血脈之中運行,衛氣在血脈之外、分肉之間運行。(4)運行方式。「陰陽相貫,如環無端」。①營衛沿十二經相伴行,營在脈中,衛在脈外,晝夜沿十二經行50周。②衛氣晝夜調節運行。晝日散行,由頭部散行於諸陽經,又從?脈上行於頭,行於陽25周;入夜從足少陰分間入腎,以相剋模式行於五臟及三陰經,所謂行於陰25周。

營衛之氣的運行與睡眠有什麼關係?

(1)經曰:「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說明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入於陰則入睡,出於陽則醒寤。(2)經曰:「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榮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此句經文形象地說明了年輕人與年老的人氣血盛衰影響了肌肉間氣道通暢與否,影響氣道中營衛之氣運行。氣道通暢則衛氣能正常出陽入陰,精夜眠;氣道枯澀則衛氣不能應時出表入里,則引起晝不精而夜不眠。這正是年輕人與年老的人晝夜睡眠差異的主要原因。

上焦之氣的發出部位及功能特點是什麼?

「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一般將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兩臟,以及頭面部,稱作上焦。上焦的生理功能為「上焦如霧」。《靈樞·決氣》說:「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說明上焦宣發敷布水谷精氣如霧露那樣瀰漫灌溉至全身,實際上主要是心肺輸布氣血的作用。

中焦之氣的發出部位及功能是什麼?

「中焦亦並胃口,出上焦之後。」現在一般認為中焦是指膈以下、臍以上的部位,其所屬臟腑主要是脾胃。其功能為:「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說明中焦有腐熟消化、吸收並輸布水谷精微和化生血液的功能。所謂「中焦如漚」,實際上是指脾胃對飲食物的腐熟消化、吸收和輸布水谷精微的功能,指出中焦是氣血生化之源。

下焦之氣的發出部位及功能是什麼?

「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明代虞摶說:「臍之下曰下焦。」現一般以臍以下的部位為下焦,包括小腸、大腸、腎、膀胱等臟腑。下焦的功能為:「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即將胃傳下的穀食經小腸分清別濁,其清者即水液滲入膀胱排出體外,其濁者即糟粕歸入大腸排出體外。所以概括為「下焦如瀆」。

為什麼說三焦總司人體氣化功能?

氣化,總的含義是通過氣的運動對體內精、氣、血、津液等物質進行一系列的加工與改造作用,也可以說是新陳代謝的生化過程。三焦是水谷精氣、津液出入的通道,其氣化功能是指三焦能使氣化為津液,從腠理皮毛排出則為汗,從膀胱排出則為溺,從膀胱經脈發泄則為「氣」。所以《素問·靈蘭秘典論》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三焦氣化與腎陽之氣化、膀胱之氣化功能有什麼關係?

腎陽的氣化作用,是指腎主水液代謝的功能,主要表現腎對水液的升清降濁作用。即水入於胃,由脾上輸於肺,肺氣肅降則水下流歸於腎。腎主水液是通過腎陽的氣化作用,一方面將歸於腎之水液,使清者再上升歸於肺而輸布全身,濁者下注入膀胱排出體外;另一方面是腎中陽氣為全身陽氣之根,肺的宣降、三焦氣化、膀胱氣化,以及脾的運化水濕等功能,都需腎中陽氣之蒸化才能進行,才能維持全身水液代謝的平衡。所以說「腎主水」。膀胱氣化有兩個方面:一是指膀胱的排尿作用,即《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二是指由膀胱經脈發泄則為「氣」。三焦、腎、膀胱的氣化雖然主要都是指水液代謝的功能。但三焦是主管體內水液流通和排泄的器官,也是水液流通和排泄的通道,故三焦又有「水道」之稱。三焦水道是否通調,與肺的宣發與肅降有密切關係,故稱「肺為水之上源」。《素問·經脈別論》說:「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飲入於胃,脾為胃行其津液,脾氣散精,內而臟腑四肢百骸,外而肌腠皮毛使之滋養。另外脾氣散精,又能上輸於肺,再靠肺氣的宣發肅降協調作用,使三焦水道通調,並使下注於腎的水液通過腎的升清降濁功能將濁中之清上歸於肺,濁中之濁下注膀胱排出體外。可見在整個水液代謝過程中三焦是貫穿始終的通道,將肺、腎、膀胱等臟器與腠理密切聯繫起來,所以《靈樞·本臟》篇說:「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腎臟與三焦膀胱密切聯繫,相互配合。《靈樞·本輸》篇又說:「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臟。三焦者,中瀆之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水液代謝過程中,雖以腎臟為主,以肺之宣降為其動力,而三焦確是貫穿始終的水液通道,所以稱三焦為「中瀆之府」,有「總司人體氣化」的功能。

為什麼說「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汗是津液的轉化物,血是津液化赤的紅色液體,故血與汗應是同源關係。奪血,疾病或外傷引起嚴重氣血虧損或出血,為奪血;治療中破血、針刺放血亦為奪血。奪汗,疾病的大汗出,或者治療的發汗,均為奪汗。失血過多不能用發汗法治療,汗出過多不能用刺絡放血療法治療,這是從病理和治療關係說明了血與汗的同源關係,進一步說明失血時再用汗法,可使津液進一步耗傷;大汗出時津液本已亡失,若用放血療法則津液耗傷進一步加重。

三焦之氣的質態是怎樣的?

上焦所出之氣像霧,在經文指衛氣。《靈樞·決氣》:「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為氣。」也是佐證。中焦所出之氣像漚發的水泡,經文所言的津液、營氣與之相符。下焦所出之氣像溝渠排除流動的污穢之物,經文所言滲入膀胱的水液和排出的小便與之相當。正如經文所說:「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三焦主持諸氣與肺主一身之氣有什麼不同?

三焦為六腑之一,遍布全身內外上下肌腠之間,為水谷精氣、津液和五臟六腑之氣出入的通道,「總司人體的氣化」。也可以說是體內新陳代謝物質交換的場所。三焦之所以能「總司人體的氣化」,是由於三焦能通行元氣,元氣根於腎,由先天之精所化生,所以有「腎為氣之根」的說法。但元氣必須經三焦而分布全身,內而臟腑,外達腠理肌膚無處不到,人體各臟腑組織得到元氣的激發,才能發揮其各自不同的功用。《難經·三十八難》說三焦為「原氣之別焉,主持諸氣」。《難經·六十六難》又說「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臟六腑」。所以,「三焦主持諸氣」,實際上是「元氣通路」之意。「肺主一身之氣」,是指肺「司呼吸」,進行氣體交換,吸入之清氣在肺內與脾運化來的水谷精微相結合,形成「宗氣」。《靈樞·邪客》篇曰:「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即宗氣的主要功能是推動肺的呼吸和助心氣以行血,並通過心脈而布散全身,使人能言、能視、能聽等。「肺主一身之氣」主要體現在宗氣遍布全身的作用,宗氣之所以能遍布全身,也與三焦通行元氣有關,故「三焦主持諸氣」與「肺主一身之氣」二者又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繫。

為什麼說「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

「營出於中焦」的立論有二:一從營氣的化源來看,營氣源於中焦化生的水谷精微。一從營氣的運行始於手太陰肺經,起於中焦。「衛出於下焦」的立論也有二:一是衛氣根於腎中陽氣。一是衛氣的運行,白晝始於足太陽膀胱經而行於陽分,夜晚始於足少陰腎經而行於陰分,其經氣自下焦腎和膀胱出。另外,還有人提出「衛出上焦」的觀點。《靈樞集注》雲:「下當作上。」指出「衛者,陽明水谷之悍氣,從上焦而出,衛於表陽,故曰衛出上焦」。

什麼叫「四海」?

「四海」,即髓海、血海、氣海、水谷之海。《靈樞·海論》說:「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又說「胃者,水谷之海;沖脈者,為十二經之海;膻中者,為氣之海;腦為髓之海。」胃主受納水谷,稱水谷之海;沖脈上循脊里與十二經脈會聚而貫通全身,為十二經脈之海,又稱血海;膻中位於上焦,積聚宗氣,稱為氣海;腦為髓聚,故稱為髓海。「四海」功能正常協調,則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若「四海」功能偏盛偏衰,則出現各種病變。《靈樞·海論》說:「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悗,急息面赤;氣海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血海有餘,則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餘,則腹滿;水谷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卧。」這是「四海」發生病變的種種臨床表現。

衛氣究竟出於什麼地方?

衛氣出上焦,其根據如下:(1)循行:上焦之氣———《靈樞·營衛生會》:「上焦者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布胸中,走腋……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矣。」說明上焦之氣與營氣伴行,晝夜循行50周。衛氣———《靈樞·營衛生會》:「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說明衛氣與營氣相伴行,50周而交會。比較而言二者相同,均與營氣相伴行,50周而相交會。(2)循行環境:上焦之氣———《靈樞·營衛生會》:「上焦者出於胃上口……循太陰之分而行……」衛氣———《靈樞·衛氣行》:「衛氣……常從足少陰分間行於五臟六腑。」比較而言二者相同,均在分肉之間循行。(3)性質:上焦之氣———《靈樞·營衛生會》:「上焦者出於胃上口……此氣慓悍滑疾,見開而出,故不得從其道,故命曰漏泄。」《靈樞·平人絕谷》:「上焦泄氣,出其精微,慓疾滑利。」衛氣———《素問·痹論》:「衛氣為水谷之悍氣也。」《靈樞·邪客》:「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滑利。」比較來看兩者性質相同,均為慓疾滑利之氣。綜上三個方面可以看出,衛氣與上焦之氣各方面均相同,上焦之氣出於上焦,同理求證,衛氣必然出於上焦。經曰:「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此句經文說明下焦所出者為尿,而非衛氣。從上述幾個方面可以認為「衛氣出上焦」,既符合文理、哲理,又符合醫理。

什麼叫「三餘」?

「三餘」是指發、齒、爪。「發為血之餘」、「齒為骨之餘」、「爪為筋之餘」。發,又稱「血餘」,為腎之外華;齒為骨之餘,腎主骨生髓,發與齒的生長脫落與腎的精氣盛衰密切相連。所以《素問·上古天真論》說男子「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七八,……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髮去」。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髮長極;……五七,……發始墮……六七,……發始白……」臨床常見,青年或壯年因腎精氣虛而發脫齒搖。日常生活中也可偶有年過半百之人,齒不搖發不脫,這主要是人老但腎中精氣尚且充沛之表現。爪,即手足指甲,為筋之餘。爪為肝之外華,《靈樞·本臟》篇說:「肝應爪,爪厚色黃者膽厚,爪薄色紅者膽薄。」這種說法雖然不能客觀地去測定,但說明爪與肝膽關係的密切。臨床常見因肝血不足,養而焦干、脆裂或變形。

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麼?

女子胞,又名胞宮、胞臟、子宮、子臟等。為奇恆之腑之一,月事和孕育胎兒。從現代生理學來看,它應包括婦女整個內生殖器官。女子胞與腎臟及沖脈、任脈關係最為密切,因為人的生殖發育機能由腎的精氣所主,而沖、任二脈同起於胞中,當腎中精氣旺盛,沖任二脈氣血充盈時,則月經守信按月來潮,便具有生殖和養育胞胎的能力。《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若腎中精氣不充,沖任二脈氣血不足,就會出現月經不調、經閉或不孕等症。此外,女子胞與心、脾、肝三髒的關係也很密切,因月經來潮,以及胎兒的充養均依賴營血。心主血脈,肝主藏血,脾統血又是生血之源,所以當心、肝、脾三臟上述功能失調時,亦往往影響胞宮的生理功能。如常見的心脾兩虛證,因化血無源,或思慮太過,心血暗耗,而至月經量少、衍期或經閉;若脾氣虛不能統攝血液,而致月經淋漓不止,若脾氣虛而中氣下陷,還可導致胞宮脫垂,若肝氣鬱結疏泄失職,致血瘀不行,則經閉,或血瘀胞中等。女子胞為奇恆之腑之一,主月事和孕育胎兒。如此來說,男子的奇恆之腑也應是六個,有人認為應包括「精室」,或泛指睾丸、附睾、精囊、前列腺等,也有生殖繁衍後代的作用,也能與腎的精氣和沖、任二脈密切相關。《醫經精義》說:「前陰有精竅,與溺竅相附,溺竅內通膀胱,精竅則內通胞室,女子受胎,男子藏精之所,尤為腎之所司」,即指此而言。

六氣嚴重不足有什麼表現?

(1)精脫則耳聾。(2)氣脫則目不明。(3)津脫則腠理開,汗大泄。(4)液脫則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酸。(5)血脫則色白夭然不澤。(6)脈脫則脈空虛。

精的含義及生理功能是什麼?

精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各種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夫精者,身之本也。」《靈樞·經脈》篇又說:「人始生,先成精。」人的身體,從外表來看,可以分為頭、頸、軀幹和四肢幾部分。身體的表面是皮下組織、肌肉、骨骼、血液等。在顱腔、胸腔和腹腔內,則分別有腦、五臟、六腑等臟器。上述種種器官雖然形態和功能各不相同,但都是由最基本的單位———細胞所構成,所以說細胞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有人形象地稱它為人體之「磚」。組成細胞的最基本的成分是蛋白質和核酸。這些概念在現代醫學中是很明確的。中醫學中所談的「精」,雖然也認為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又是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但不像「蛋白質」、「核酸」、「細胞」等概念那樣明確具體。對於中醫學「精」的概念,概括歷代諸醫家的認識有兩個:一是廣義的概念,系泛指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從來源上分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從功能上分臟腑之精和生殖之精。先天之精來源於父母,後天之精來源於飲食水谷。即飲食物經消化吸收後,變成水谷的精微物質,進入人體血液中,營養五臟,灌溉六腑,從而保證了人體正常生長發育,以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由於這種水谷之精微,是由脾胃與其他臟腑協作所化生,所以稱其為「後天之精」。後天之精輸布到各臟腑,成為各臟腑活動的物質基礎,故又稱為「臟腑之精」。它包含血、津液等物質,這些又能滋養生殖之精。二是狹義的概念,指「腎」所藏的生殖之精。此精稟受於父母,是構成人體具有生命活力的原始物質。即《靈樞·決氣》篇所說: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因它來源於先天,並有繁殖後代的作用,所以稱「先天之精」或「生殖之精」。目前,有少數人結合現代醫學的觀點,認為「精」即是指細胞而言。「先天之精」即是「種質細胞」,「後天之精」即是「體質細胞」。此提法尚有待於進一步研究和被廣大學者所確認。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彼此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在胎兒形成之前,先天之精為後天之精儲備了物質基礎。胎兒形成與出生之後,後天之精不斷供養先天之精,使之不斷得到充養。二者相互依賴,相互為用。《素問·上古天真論》說:「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說明後天之精不斷地充養臟腑,而使機體生長壯盛。同時,臟腑之精充盛,又不斷地補充先天之精而蘊藏於腎。所以說,精既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同時又有生長發育、繁殖後代的生理作用。

氣在生命活動中有什麼重要作用?

氣,在古代是人們對自然現象的一種樸素認識,認為氣是構成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質,宇宙間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由氣的運動變化而產生的。所以在《公羊解詁》中說:「元者,氣也,無形以起,有形以生,造起天地。」在醫學領域中則認為氣是比精更微小的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並以氣的運動變化來說明人體各種生理現象和病理變化。氣的概念,《黃帝內經》中使用極廣,有人認為它是《內經》中哲學和醫學理論的基石。應該說《內經》發展了古代唯物主義的精氣說,從而形成了比較系統的氣的理論。從人體生命的產生及形體的構成、各種生理功能、病理變化、精神活動等等,無不用氣的理論加以闡述。如《素問·寶命全形論》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六節臟象論》說:「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靈樞·決氣》篇更具體指出:「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綜合上述內容,氣的概念有兩方面含義:一是指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即氣是比精更微小、運動能力較強的物質,如水谷之氣、呼吸之氣等,由於其來源和分布部位之不同,故有著不同的名稱,如元氣、宗氣、營氣、衛氣等。二是指臟腑組織的機能活動,如五臟之氣、六腑之氣、經絡之氣等等。精微之氣正是通過臟腑組織的功能活動而表現其存在的。精和氣同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彼此能相互化生,故中醫學認為「精能化氣,氣能生精」。氣在生命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體的生長、發育、衰老、死亡和疾病的發生髮展都與氣的盛衰、運動變化有關。《難經·八難》說:「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概括氣的生理作用,可包括以下六個方面:(1)氣的動力作用:人體的生長發育,各臟腑經絡的生理活動,血液的循行,津液的輸布,均靠氣的激發和推動。若氣虛則動力不足,人的生長發育就會遲緩,臟腑經絡的功能就會減退,或血行滯緩,或水液不化、津液不布、痰濕內生等。這種機械的動力,認為是氣的功能。(2)氣的溫煦作用:人體的體溫是相對恆定的,不會因外界溫度的變動而發生明顯變化,體溫相對恆定的維持依賴於產熱過程與散熱過程之間的相對平衡。這種維持體溫保持一定恆定也是氣的作用。具體來講,這是由於陽氣的溫煦作用維持的。《難經·二十二難》說:「氣主煦之。」《靈樞·本臟》篇說:「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就是指氣的溫煦作用。如果陽氣不足,氣的溫煦作用減退,則會出現畏寒、肢冷等陽虛表現。(3)氣的防禦作用:在人的生命活動中,危害人體的因素不可勝數,而且經常存在著,如微生物、寄生蟲、周圍環境的各種不利因素等。即使是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因素,如日光、空氣、水等等,在某種情況下,亦可因異常變化而成為危害人體的因素。但在多數情況下人體的防禦機能都能有效地防止侵害,或者在體內截攔與圍剿了這些不利因素,從而保證人體的健康。這種防禦侵害維護健康的功能,醫學也認為是氣的作用。如氣能護衛肌表、防禦外邪的入侵。《素問·遺篇·刺法論》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這裡所說的「邪」即是危害人體的因素,「正氣」即是機體的防禦作用。另外如邪已侵害機體,則氣又能與其作鬥爭,或驅邪外出,或圍剿消滅於內,使之恢復健康,故《靈樞·刺節真邪》篇說:「虛邪之入於身也深,有所結,氣歸之;有所結,深中骨,氣因於骨。」這裡所說的「氣歸之」、「氣因於骨」都是指正氣聚積於邪氣入侵之處,發揮其抗禦和消滅外邪之作用。臨床常見的正氣足邪氣盛之實證,之所以病情表現比較劇烈和明顯,正說明正氣有抵禦邪氣侵犯的重要作用。(4)氣的固攝作用:主要是指氣對腹腔臟器、體內的某些物質、某些代謝產物等,有固攝控制與調節作用。可表現於多方面,如氣可固攝臟器的位置相對穩定,一旦氣虛,固攝減弱,則臟器位置便會下移。其病理機制是「中氣下陷」,如常見的子宮、胃、腎等臟器下垂及脫肛等。另外,表現在氣能統攝血液,使血不溢於脈管之外,固攝腎精不致遺泄,控制汗與尿有節制的排泄等。若氣虛不固,血失統攝則溢出脈外而導致出血諸證;精不固攝則滑精、遺精、早泄;汗、尿無制則自汗不止,或小便失禁等。(5)氣的氣化作用:是指組成人體的物質,精、氣、血、津液等相互轉化,都是氣運動變化的結果,實際上是體內新陳代謝的生理生化過程,即物質的轉化與能量轉化的過程。這個複雜的過程,認為是由氣在起作用。王冰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精生,味和則形長。」這是指精氣之間的相互化生,從而維持了人體的生長變化。有時中醫學的「氣化」概念也局限於指膀胱排尿作用,即《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6)氣的營養作用:主要是指飲食水谷中比較富有營養的物質———「營氣」,也就是水谷精微之氣,能營運於血脈之中,成為血液的組成部分而運達周身,發揮其營養作用。所以《素問·痹論》說:「營者,水谷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

脾與精、氣、血、津液生理上的聯繫有哪些?

脾為五臟之一,為精、氣、血、津液化生之源,故稱其為「後天之本」。精、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和維持功能活動的基本物質,而這些物質的形成及生理功能都與脾有著密切的聯繫。精,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各種功能活動(包括脾的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故《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夫精者,身之本也。」人體除具有生殖作用稟受於父母的先天之精以外,其他所需物質(後天之精),主要來源於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所以脾氣健運,水谷得以化生,則後天之精充盈,不僅營養五臟六腑,維持生命活動,同時還滋養先天之精,使之旺盛,以繁衍後代。反過來,精氣旺盛又能充養和維持脾的正常功能活動。氣、血也是組成形體和維持臟腑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脾胃化生水谷而形成。《靈樞·決氣》篇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血與氣,異名而同類,二者密不可分,對人體起著營養、推動與溫煦的作用,所以它們既是構成脾的物質及脾臟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又是脾臟功能活動的產物。脾氣虛,健運功能減弱,必然影響氣血的形成,氣血不足就會導致脾功能的障礙。所以臨床凡是氣血虛衰的病人除針對性的補氣、補血外,皆應強調益氣健脾,以解決其根本。津液的形成、輸布與排泄,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生理過程,與脾、肺、腎、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等臟腑的生理活動密切相關。《素問·經脈別論》說:「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說明體內的津液來源於胃受納的水液,游溢的精氣,通過脾的運化將其輸布全身,同時上輸於肺,再由肺宣發至臟腑與體表,故有「脾為胃行其津液」之說。可見脾在津液的形成、輸布與排泄過程中是起著重要作用的。若脾虛不能健運,則水濕不化,水液停留而成致病之邪氣,可導致腹瀉、水腫、痰飲等病證。反之若津液內停,圍困脾氣,使脾運化水濕的功能發生障礙。治療前者當健脾利濕,強脾的健運功能,後者當醒脾化濕,恢復脾的健運功能。綜上所述,脾與精、氣、血、津液等物質的關係是極為密切的,生理上互相依存和互生,病理上相互影響,可謂是「盛則同盛,衰則同衰」。

什麼是精、氣、津、液、血、脈?

(1)精:具有生殖作用的物質,又稱生殖之精。「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2)氣:上焦宣散到身體各部具有溫煦、充養、潤澤作用的氣霧態、液態水谷精微物質。「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3)津:水谷精微中,具有溫煦、充實作用,而且可以由體表排出轉化為汗的稀薄精微物質。「腠理髮泄,汗出溱溱是謂津」。《靈樞·五癃津液別》曰:「水谷入於口……津液各走其道,故上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留而不行者為液。」(4)液:作用並保存在體內,具有補益、潤澤和潤滑作用的質地清稀或黏稠的液態水谷精微物質。「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5)血:津液變化形成的紅色液體叫血。「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靈樞·營衛生會》曰:「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6)脈:約束限制氣血運行的通道。「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

為什麼說「營在脈中,衛在脈外」?

「營在脈中,衛在脈外」,是從營氣柔順、精專,衛氣?悍、滑疾的不同性質角度來認識的。營與衛相對而言,營為陰,衛為陽,故其運行之主流,營氣在脈中,衛氣在脈外。但是,兩者在運行中又具有陰陽相隨、內外相貫而「偕行」的關係。營本屬血,衛屬氣,脈內雖以血為主亦有氣在,脈外雖以氣為主亦有營血。營在脈中,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衛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

元氣、宗氣、營氣、衛氣的生成及生理功能怎樣?

元氣,又稱原氣、真氣、真元之氣。「元氣」最早見於《難經·三十六難》:「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原氣之所系也。」多數學者認為元氣稟受於先天,由先天之精所化生,藏之於腎,但又必須依賴後天之精氣的不斷滋養,才能不斷地發揮其作用。所以《靈樞·刺節真邪論》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它經三焦通達全身。周身臟腑組織器官得到元氣的激發和推動,功能,維持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五臟六腑之氣的產生也要根於元氣的資助。因此,元氣愈是充沛,臟腑功能就愈旺盛,身體也就健康少病。反之,如先天稟賦不足,或久病損傷元氣,則臟腑氣衰,體弱多病。宗氣,是由自然界吸入之清氣和經由脾胃消化吸收得來的水谷之精氣結合而成(部分學者認為「真氣」是宗氣而不是元氣,「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也」來解釋它的形成和生理功能)。宗氣形成於肺而積於胸中,能助肺司呼吸,助心以行血。因此,凡呼吸、聲音的強弱以及氣血的循行,都與宗氣有關,《靈樞·邪客》篇說:「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靈樞·刺節真邪論》又說:「宗氣不下,脈中之血,凝而留止。」這不僅說明了宗氣有推動呼吸和運行營血的功能,同時也指出了宗氣不足,則會引起血脈凝滯等病變。營氣、衛氣都是水谷精微所化生的精氣。《素問·痹論》說:者,水谷之精氣也。」《靈樞·營衛生會》篇又說:「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指出營氣、衛氣都源於中焦飲食水谷所化生。其中柔和精純的部分與血液共同運行於脈中,是血液化生和組成的重要成分,並有營養全身之作用,故稱「營氣」。也就是《靈樞·邪客》篇所說:「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衛氣的作用與營氣不同。《素問·痹論》說:「衛者,水谷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說明衛氣性?悍滑疾,行於脈外,循皮膚分肉之間,有「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等衛外作用。根據歷代各家之說,一般認為衛氣為腎中陽氣所化生,本源於先天,故有「衛出下焦」之說;又有認為衛氣行於脈外,循皮膚分肉之間,其敷布又與上焦肺的宣發功能有關,故《中藏經》又說「衛出上焦」;又因衛氣是由水谷之精微所化,故稱「滋養於中焦」。根據衛氣的產生、滋養、敷布和生理作用,與上、中、下三焦密不可分。故總結出衛氣的形成和功能「根源於下焦,滋養於中焦,開發於上焦」之概念,比較全面。

氣的升降出入是如何通過臟腑的生理功能體現出來的?

氣的升降出入,也叫「氣機升降」,是氣在人體內運動的最基本形式。人體臟腑、經絡、腠理、官竅等都是氣升降出入的場所,《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氣機的升降規律,主要體現於臟腑的各種機能活動和各種物質的代謝運動。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一般來說,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腎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居中,為上下升降之樞紐。如肺氣清肅下降,肝氣條達升發,從而使氣機調暢、氣血上下通達,脾氣主升(升清),胃氣主降(降濁),共同維持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輸布、排泄。心為火,上,心火須下濟腎水而使腎水不寒;腎為水,位於下,腎水須上滋心陰,而使心陽不能獨亢,這種水火(心腎)上下互濟的關係中醫學稱之為「心腎相交」,或叫「水火既濟」。氣機的運動是維持生命活動的根本。所以《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就是說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存在於整個生命活動的始終,若一旦氣機運動停止,生命活動也就終止。

什麼是「五液」,其臨床病理表現如何?

「五液」,在《內經》中有兩種說法:一是《素問·宣明五氣》篇說:「五臟化五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即「五液」是指汗、涕、淚、涎、唾而言。二是《靈樞·五癃津液別》篇說:「水谷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別為五,天寒衣薄則為溺與氣,天熱衣厚則為汗,悲哀氣並則為泣,中熱胃緩則為唾。邪氣內逆,則氣為之閉塞而不行,不行則為水脹。」即「五液」是指溺、汗、泣、唾、水而言。亦稱之為「津液五別」。由於腎主水,五液與腎臟關係密切,如李士材說:「腎水主五液,五氣所化之液,悉歸於脈。」心主血,血汗同源,所以「汗為心之液」。在病理上出汗過多,易耗傷心血,則見心悸、心慌。陽氣熏蒸津液出皮毛而為汗,汗多不僅要傷津耗液,同時也會耗傷心氣,故大汗淋漓不止就有可能導致亡陽的病變。也就是常說的「氣隨液脫」。《靈樞·營衛生會》篇說:「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臨床若心氣或心血不足亦可引起病理性的汗出。如心氣虛的「自汗證」,心血、心陰虛的「盜汗證」,在診斷上都有一定的意義。涕出於鼻,鼻為肺竅,故「涕為肺液」。肺司呼吸,鼻為氣之通路,肺和則氣道通暢且能辨別五氣(五種氣味)。若肺發生病變,則涕也會異常,可以從涕之改變作為肺病辨證的根據之一。若鼻干無涕,往往是肺陰虛,或津液不能上承所致;若鼻流清涕,常為風寒束肺,肺氣失宣所致;若鼻流黃濁膿涕,常為熱毒壅肺,肺失清肅所致等等,均可作為臨床辨證之重要參考。淚出於目,目為肝之竅,故「淚為肝液」。生理情況下,淚可滋潤眼目,使之濡而不幹澀,並能經常沖洗異物,維護目內之潔凈。若發生病變時則淚的分泌出現異常。如肝陰虛,津液不足,淚無所化,則兩目失養而乾澀;肝經感受風邪則迎風流淚而兩目作癢,如肝經有熱,熱淚膠黏,兩目畏光作痛,若肝腎陰虛、老年氣血虛弱,亦可見冷淚長流不止等。對於臨床辨證與診斷均有一定參考意義。「唾為腎之液」,張志聰在《黃帝內經素問集注》中說:「腎絡上貫膈入肺,上循喉嚨挾舌本,舌下廉泉玉英,上液之道也,故腎為唾。」唾,似指舌下腺所分泌之唾液,為腎所主。生理情況下唾液有滑潤口腔、濕潤食物及清潔口腔等功能。但病變時腎會發生異常,肝腎陰虛,唾無所化則感口乾舌干,入夜尤甚。另外《靈樞·五癃津液別》篇說:「中熱則胃中消谷,消谷則蟲上下作,腸胃充郭,故胃緩,胃緩則氣逆,故唾出。」說明胃中有熱,則蟲動蕩於腸胃之故,氣上逆故導致唾液增多。從臨床上觀察,有些則是胃排空有飢餓感時,出現的逆蠕動,而造成口腔分泌液增加,唾而不止,尤其青少年較多見。當然亦可因腎虛水泛而見多唾或唾液清冷。涎出於口,口為脾之竅,故曰「涎為脾之液」,且常與唾合稱涎唾或唾液。有人認為涎是腮腺分泌液,有其一定道理。但如果說涎是口腔分泌液的總稱似更合適。因脾開竅於口,胃與脾相互協作,脾胃功能正常,水濕得以運化,則津充液足而口中和,不燥不淡,食則能辨五味。若脾胃虛寒,水液不化,冷涎上逆則口淡乏味,泛惡涎多,若胃火熾盛,熱灼津傷則口燥涎少,若胃有停食、蟲積或濕熱蘊結,則常見口角涎液自流,入睡尤甚,小兒更為常見。總之,正如《黃帝內經素問集注》所說:「水谷入口,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五臟受水谷之津,淖注於外竅而化為五液。」又說:「五液者,腎為水臟,受五臟之精而藏之,腎之液,復入心而為血,入肝為淚,入肺為涕,入脾為涎,自入為唾。是以五液皆咸。」所以五臟所主五液是津液淖注於外竅而致,而腎主水,故五液皆與腎有關。臨床可以通過五液各自病理變化,分析判斷本髒的病變,甚或作為腎病辨證的參考。

血液的生成與運行與哪些臟器關係密切?

中醫學認為血液的化生主要與脾胃和腎有著密切的關係。脾胃是氣血化生之源,脾胃消化和吸收的水谷精微物質,經過生理變化而成為血液。《靈樞·決氣》篇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靈樞·邪客》篇又說:「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另外,中醫學還認為精血之間可以互相化生。腎主藏精,主骨生髓,精髓可以化生為血。如《張氏醫通》說:「精不泄,歸精於肝而化清血。」所以病理上血耗與精虧常常是相互影響的。關於血液的生成,儘管中醫學理論不可能從微觀上闡述得十分深刻和具體,但從脾胃所吸收之營養物質,可以變化生成血液、精血又可以互化來看,與現代醫學對血液生成的認識是有共同之處的。現代醫學認為最主要的造血器官是骨骼中的紅骨髓,紅骨髓可以製造紅血細胞、有粒白細胞、血小板、淋巴細胞以及單核細胞等。所以中醫學認為「腎藏精」、「生髓」、「精血互生」是有道理的。在血液形成過程中水分、蛋白質和鐵是重要的原料。另外還有促進血球發育成熟的一些物質,如維生素B12、葉酸等。這些營養物質皆為脾胃中焦水谷之精微所化。故中醫學說「中焦受氣取汗,變化而赤,是謂血」也是有其科學根據的。血液之所以能晝夜不停,幾十年如一日地在脈管中奔流不息,中醫學認為主要是靠心氣的推動,心臟和血管在結構和機能上是密不可分的。心臟連著血管,血管連著心臟,組成了無端的循環途徑。如心氣虛弱不足,推動血液運行無力,則血流緩弱,甚或血滯脈中。另外血液正常循行於脈中而不溢出脈外,以及根據全身生理活動的需要而調節其血量的供應,這還要靠脾與肝的作用。脾氣有統攝血液,使之不溢於脈外的作用,所以當脾氣虛時,不僅影響血液的化生,而且也往往影響其循行,使血失統攝,溢出於脈管之外。臨床可見各種出血證,如崩漏、便血、皮下出血等。脾氣的這種功能叫「脾統血」。血液主要營養人體,供各組織器官功能活動之需要。但在不同功能活動的情況下,各臟腑組織器官所需血量有所不同,這種有機的調節,主要是由肝來主司。所謂「肝藏血」,是指既貯藏又能進行調節,故王冰注《內經》說:「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所以血液能循環流行全身,是與心氣的推動、脾氣的統攝,以及肝氣的貯藏和調節密切相關的。

腎的「升清降濁」與脾胃「升清降濁」之間有什麼不同?

「清」、「濁」這一相對的概念,在中醫學中含義較廣。「升清」是新陳代謝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升,除有向上向外的含義外,還有保留於體內供體內需要之意。清,在一般情況下是指對人體的活動有益物質而言的,即「精微」(也可能是水分,也可能是營養物質,或者是氧氣等)。所以說「升清」,實際是在飲食物消化運輸過程中將其有用的精微物質,用不同的方式保留於體內,以供人體各部分活動的需要。「降濁」同樣也是新陳代謝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與「升清」是相輔相成的。降,除有向下趨勢外,還有排出體外之意。濁,在一般情況下是指在代謝過程中(或代謝運動的某一階段)多餘的,體內不需要的物質,即「糟粕」、「廢物」(可能是多餘的廢水,也可能是食物的殘渣,或者是濁氣等)。所以說「降濁」,實際是指在飲食消化輸布過程中將其無用的「糟粕」、「廢物」用不同的方式,通過不同的途徑排出於體外。腎的升清降濁功能,是指腎在整個氣化過程中元氣發揮的作用。如在水液代謝過程中有清有濁,清中有濁,濁中有清,清者上升,濁者下降,清升濁降在體內不斷地運動。具體來講是飲食入於胃,由胃、小腸、經脾的吸收和轉輸,上輸於肺。肺中之津為清,其清中之清者,經肺氣的宣發、心脈的運載,布散於皮毛、肌腠等各組織器官。清中之濁,通過肺氣肅降,經三焦水道,下降於腎。歸於腎的水液為濁,經腎陽的蒸化,其中濁中之清,復化氣上升於肺而布散周身,濁中之濁下降注入於膀胱成為尿液排出體外。在這一過程中各臟腑功能都離不開腎陽的溫煦,所以說腎的「升清降濁」除了指腎主水液代謝功能而外,還包括了整個物質代謝原動力的含義。脾胃的「升清降濁」,是指脾胃一臟一腑對水谷消化吸收與輸布的協調作用,脾氣升清,胃氣和降,二者的功能既對立又統一。脾主升,是說脾不僅消化水谷,而且還能吸收和輸布水谷精微。脾的這種生理作用,主要體現在上歸於肺的過程,即「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脾居中焦,肺居上焦。故曰「脾主升」。其所升之物質是水谷精微,所以稱為「升清」。胃主降,是說胃除腐熟與消化水谷之外,還包括有向下傳遞食糜到小腸的作用,胃的向下傳導是胃氣和降的具體表現,只有胃氣和降功能正常,食糜才能有規律地下降傳至小腸,而進行泌別清濁的吸收活動,並保持胃、腸虛實更替,「實而不滿」的生理狀態。脾胃的「升清降濁」,是相互協調的,一方失調,必影響另一方異常。葉天士說:「納食主胃,運化主脾,脾升則健,胃降則和。」所以說,脾胃的「升清降濁」是指脾與胃一臟一腑相互協調,共同合作完成飲食水谷消化、吸收和輸布的作用而言的,清降濁」含義是不同的。

氣血有哪些相互關係?

氣與血都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皆化源於水谷精微和腎中的精氣,在生成、運行和發揮作用方面,都有賴於肺、心、脾、腎、肝等髒的功能活動。氣與血密不可分,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共同維持人體生理活動。所以《難經·二十二難》說:「氣主煦之,血主濡之。」功能與物質是不可分的,具體表現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1)氣與血的關係,可以概括為「氣為血帥」。①氣能生血。血液的物質基礎是精,而促使精化為血液,則有賴於氣的作用。如,脾氣旺盛健運,則化生血的功能亦強,心血和肝血充盈,表現於外則面色紅潤,兩目視物清晰。若脾氣虛不能運化水谷,則化血無源,而導致心血虛或肝血虛,表現於外則面色不華,兩目無神視物昏花,氣短乏力,心悸等。所以說「氣旺則血充,氣虛則血少」。故在臨床治療血虛證時常於補血藥中配以益氣藥物,就是「氣能生血」。②氣能行血。血液循行的動力是氣的推動。故《血證論·陰陽水火血氣論》中說:「運血者,即是氣。」具體體現在心氣的推動,肺氣的敷布,肝氣的疏泄等方面。在病理上,氣的功能障礙,如氣虛或氣滯、氣逆,也常可引起血行不利,甚或見血瘀、血涌於上等。如心氣虛,心陽不振,鼓動無力,可出現心血瘀阻、左胸刺痛;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可導致肝經血瘀、兩脅刺痛,甚或癥瘕積聚,或婦女經閉腹痛。若肝氣上逆,則血隨氣涌、面紅目赤、頭暈頭脹等。所以臨床治療血瘀證時不但採用活血化瘀之法,更應辨其不同的病因而分別並用補氣、行氣、破氣、降逆等藥物以達治本之目的,療效。③氣能攝血。主要指脾氣對血液的統攝作用,使其正常循行於脈管中而不溢出於脈外,即是「氣生成於血中,而固護於外」。如脾氣虛,統攝功能失常,則血溢脈外,可導致出血證,如皮下出血(亦稱「肌衄」)、子宮出血、大便下血等。所以治療因氣虛而導致的出血證時,當以補氣攝血為主,氣盛統攝有權,血可自止。(2)血與氣的關係,可以概括為「血為氣之母」、「血為氣之腑」。《血證論·陰陽水火血氣論》說:「守氣者,即是血」,《靈樞·營衛生會》篇說:「營行脈中」,即指營氣存在於血脈之中。氣之所以能行血,因血能載氣,若氣不附藏於血中則氣將渙散不收而無所歸。氣附存於血中,血以載氣並不斷為氣的功能活動提供水谷精微,使其不斷得到營養補充,故血盛則氣旺,血虛則氣衰,血脫氣亦脫,即血病氣亦病。臨床血虛病人多有氣短、乏力、懶言等症。若失血過多氣隨血脫,衛氣不固於肌表而津液外泄,可見大汗淋漓不止;若血液瘀阻常可導致氣機不暢,如跌仆損傷,傷及血絡而出血,血瘀於內,導致胸悶、便結等。治療時除採用活血化瘀外還應酌情加入一定行氣的藥物,方可達到治療的目的。

起始與主要循行路線是什麼?

沖脈起於氣街,分為上下循行兩大支。上支從氣街上行至胸中,《素問·骨空論》曰:「沖脈者,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俠臍上行,至胸中而散。」其下行支,從氣街,循陰股至足。《靈樞·逆順肥瘦》記載:「夫沖脈者……其下者,……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內,下至內踝後屬而別。」任脈,起於中極之下,沿腹正中上行至目。《素問·骨空論》記載:「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督脈,分背部循行和腹部循行。有兩個起始點。腹部
推薦閱讀:

《黃帝內經》中的語音診療
從《內經》釋營衛與氣血
[轉載]黃帝內經臟象表
內經針法
「河圖」「洛書」與《內經》

TAG:黃帝 | 黃帝內經 | 內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