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土耳其的百年恩怨
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唯一盟友,俄敘關係非同一般。然而,俄羅斯和敘利亞並不接壤。保加利亞、希臘、土耳其已經成為了北約成員國,沙特、以色列、喬治亞、亞塞拜然等國已經倒向了美國,如今不得不借道伊朗、伊拉克支援敘利亞這一盟友。如果伊拉克倒向美國,俄羅斯徹底被美國擠出中東。土耳其不允許俄羅斯過境,不僅僅是因為是北約成員國受到美國的操縱,其與俄羅斯的百年歷史恩怨應該是更主要的因素。俄羅斯為了獲得通往地中海的出海口,同土耳其進行了長達200多年的戰爭。土耳其雖然戰敗,然而俄羅斯最終也沒未能獲得地中海的出海口,其黑海艦隊也不得不只能在黑海里游弋。敘利亞作為俄羅斯地中海的唯一立足之地,豈肯坐視不管?
俄土戰爭是指17-19世紀俄國與奧斯曼土耳其之間為爭奪高加索、巴爾幹、克里米亞、黑海等進行的一系列戰爭,其中重要的有10次。此外雙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交戰和土耳其在俄國內戰中的干預通常也被認為是第11次和第12次俄土戰爭。
俄土之間的戰爭斷斷續續前後共長達241年,平均不到19年就有一次較大規模的戰爭,是歐洲歷史上最長的戰爭系列,奧地利、英國、法國、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也先後參與其中。戰爭的結果是俄國擴大了疆土,土耳其逐漸衰落。
第一次俄土戰爭(1568至1570年),也被稱為阿斯特拉罕遠征,是奧斯曼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的第一次戰爭。
1556年,伊凡雷帝征服了阿斯特拉罕汗國,並在陡峭的山上建一個新堡壘。1568年大維齊爾穆罕默德·索庫魯帕夏建議塞利姆二世在伏爾加河與頓河之間掘一條運河支援中亞的突厥人,1569年夏天,20,000土耳其士兵和50,000韃靼人圍攻阿斯特拉罕並開始工程。同時一支艦隊圍困亞速海。
但是俄軍多次打退他們進攻,他們兩年後冬季撤退,70%士兵涷死在草原和受切爾克斯人攻擊,計劃不了了之。
1570年俄國大使在伊斯坦布爾簽署互不侵犯條約,這恢復了蘇丹和俄國之間的良好關係。
1676年至1681年之間的俄土戰爭,也稱第一次俄土戰爭,這是沙皇俄國的羅曼諾夫王朝與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之間第一次較為重要的戰爭。為爭奪第聶伯河下游地區,沙皇俄國同土耳其發生的戰爭。先是在1672年到1676年之間,波蘭遭受土耳其人入侵,喪失大片領土。1676年,俄國對土耳其宣戰,戰爭持續5年,雙方於1681年簽署和約,奧斯曼帝國承認沙皇俄國對第涅伯河左岸地區的統治。
第二次俄土戰爭發生於1686年至1700年間。1683年,奧斯曼帝國聯合對哈布斯堡王朝不滿的一部分匈牙利封建主對奧地利發動戰爭。1683年7月土軍圍困維也納。1684年奧地利、波蘭和威尼斯結成反奧斯曼帝國的「神聖同盟」,1686年俄國加盟。
1686年-1688年,奧軍發起反擊,先後佔領土軍控制的布達、匈牙利東部、斯拉沃尼亞、貝爾格萊德等地。1689年在維丁城附近的多瑙河上擊敗土耳其海軍。
1695年及1696年俄皇彼得一世兩度進攻亞速海,被奧斯曼帝國與其屬國克里米亞汗國的聯軍擊敗。
1697年9月奧軍在蒂薩河畔進行的澤特戰役中大勝土軍。同年,彼得派俄軍佔領了頓河河口。
1699年奧地利、波蘭、威尼斯與奧斯曼帝國簽訂《卡爾洛維茨和約》,奧地利獲得匈牙利、斯拉沃尼亞、特蘭西瓦尼亞和克羅埃西亞大片領土,波蘭獲得第聶伯河西岸烏克蘭南部和波多里亞,威尼斯獲得摩里亞和愛琴海中的土屬各島。
1700年俄國與奧斯曼帝國簽訂《伊斯坦布爾和約》(《君士坦丁堡和約》),俄國獲得亞速要塞,在黑海建立了第一個出海口。
第三次俄土戰爭
1709年,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戰敗於俄國境內的波爾塔瓦,撤退至奧斯曼帝國,請求蘇丹協助抗敵。
1710年,土耳其軍遂北伐,收復頓河河口。俄土戰爭爆發。1711年,沙皇彼得一世親征普魯特河,陷入土耳其和克里米亞韃靼人軍隊的重圍。戰爭以俄國失敗告終,其被迫放棄亞速,並需拆毀亞速海沿岸的防禦工事。根據1711年7月俄土《普魯特和約》,亞速重歸土耳其統治。
第四次俄土戰爭(1735—1739年)起因於俄羅斯帝國與土耳其之間在1733年—1735年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後不斷激化的矛盾以及克里米亞韃靼人對俄國國土無休止的襲擊。這場戰爭同時展現了俄羅斯帝國持續向黑海地區擴張的決心。
1735年戰爭爆發前,俄羅斯帝國與波斯在1732年—1735年間簽訂了一系列有利的條約,並退還了所有在俄國—波斯戰爭中所征服的土地;同年俄奧聯軍趕走了法國人支持的斯坦尼斯瓦夫一世,扶持薩克森選帝侯奧古斯特三世繼承其父的波蘭王位。自1726年起,奧地利就成為了俄國的盟友。
1735年底克里米亞韃靼人襲擊烏克蘭和高加索成為了戰爭的借口。在1736年,俄國的指揮官們期望能奪取亞速和克里米亞半島。5月20日,由陸軍元帥伯克哈德克·里斯托夫·馮·馬尼克率領的第聶伯河軍團六萬兩千人迅速攻佔了彼列科普,並在6月17日佔領克里米亞汗國首都巴赫切薩拉伊。但是,由於缺乏補給以及流行病的爆發,使得馬尼克不得不率軍撤回烏克蘭。6月19日,由彼得·拉西指揮的俄國頓河軍團(兩萬八千人)在海軍中將彼得·布烈達(PeterBredahl)指揮的同區艦隊支援下俄軍攻佔了亞速要塞。1737年7月,馬尼克的軍隊佔領奧恰科夫。拉西將軍的軍團(將近四萬人)在同月進入克里米亞半島,多次擊敗克里米亞汗國的軍隊並進佔別卡拉薩巴沙(Karasubazar)。儘管如此,拉西和他的軍團依然如上次戰局一樣因缺乏補給而不得不撤退。
1737年7月,奧地利加入戰爭並攻打土耳其,然而卻在諸如巴尼亞盧卡等等戰役中多次敗北。8月,俄國、奧地利與土耳其在涅米羅夫開始了沒有成果的和談。1738年中並無重要的軍事行動,為了避免瘟疫爆發俄軍只得撤出奧恰科夫和金布恩。
1739年,馬尼克元帥的軍隊穿越第聶伯河,在Stavuchany擊敗土軍並佔領Khotin(8月19日)和雅西。然而,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卻在格羅茨卡被土耳其擊敗並於8月21日同土耳其單獨簽訂了貝爾格萊德合約。這件事以及即將到來的瑞典入侵,迫使俄國在9月18日與土耳其簽訂尼什合約結束戰爭。
第五次俄土戰爭(1768-1774年)是發生在沙皇俄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之間的一場影響重大的戰爭,其主要結果是南烏克蘭、北高加索地區和克里米亞從此被沙皇俄國控制。
戰爭的起因是波蘭發生什拉赫塔貴族反對斯坦尼斯瓦夫二世的動亂,後者完全依靠俄國對其軍事上的支持,而土耳其為了削弱俄國在波蘭的影響力,選擇支持前者。爭鬥中俄國一支哥薩克騎兵團在追擊波蘭反叛軍的過程中,越界進入了土耳其的巴爾塔地區(現屬烏克蘭),土耳其宣稱這些俄國哥薩克騎兵在當地進行屠殺,以此為借口於1768年9月25日向俄國宣戰,同時和波蘭的反對俄國的勢力——巴爾聯盟結成同盟。另一方面俄國得到英國的支持,俄國海軍中有英國派去的顧問參與了戰爭。奧地利原想參與土耳其一方的陣營對抗俄國,但當普魯士向其展示了俄國若戰勝則波蘭將在俄、普、奧三方間被瓜分(此即第一次瓜分波蘭)的前景後,便放棄了加入對抗俄國的戰爭的想法。
戰爭一開始俄軍的名將亞歷山大·瓦西里耶維奇·蘇沃洛夫很快輕鬆打敗了巴爾聯盟的軍隊,隨即被調往對土耳其的前線,然後他在1773和1774年間多次取得大勝。在這以前俄國的另一位元帥彼得·亞歷山德羅維奇·魯緬采夫-扎杜奈斯基也已經多次打敗土耳其軍。在海上戰場,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在阿列克謝·奧爾洛夫公爵統帥下,在地中海進展順利,同時俄國在奧斯曼土耳其控制下的埃及和敘利亞策動了叛亂,並最終於1770年的切什梅海戰消滅了土耳其海軍的主力。
由於戰場的失利,以及克里米亞汗國在壓力下宣告脫離土耳其的保護而獨立(實際上被俄國控制,1783年被其正式吞併),退出戰爭,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最終不得已於1774年7月21日簽訂《庫楚克開納吉和約》,俄國得到割地賠償和二百五十萬盧布的戰爭賠款,同時還獲得了黑海沿岸兩個重要軍港。尤其是其後俄國完全控制克里米亞半島(曾屬烏克蘭,現處於俄羅斯的控制之下),成為其向黑海爭霸以求進入地中海的重要基地。
第六次俄土戰爭是發生在1787——1792年,俄國與土耳其之間的一場戰爭。作為俄土戰爭之一環。
在此次戰爭中,土耳其戰敗,被迫簽定《雅西和約》。割讓德涅斯特河以東的廣闊領土。
第七次俄土戰爭發生於1806年至1812年間。
1806年,奧斯曼帝國受到法國拿破崙一世的支持,加上俄國在奧斯特利茨會戰中遭到慘敗,決定對俄國進行軍事行動,以奪回對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兩地的控制權。俄國立即派出4萬名以上的軍隊進入兩地,奧斯曼帝國遂封鎖土耳其海峽,並正式對俄國宣戰。
雖然俄軍主力被拿破崙牽制在普魯士,但是俄軍仍然能在人數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在巴爾幹半島、外高加索和黑海幾個方向上同時取得勝利。1807年,俄國與法國簽訂《提爾西特和約》,從而可以騰出手來對付奧斯曼土耳其。1809年,名將巴格拉提昂接管指揮權,一度渡過多瑙河蹂躪多布羅加。1810年,尼古萊·卡曼斯基又一次渡過多瑙河,同土耳其軍隊展開拉鋸戰。不久,米哈伊爾·庫圖佐夫接管了俄軍指揮權,他制定了一次大膽的誘敵戰術,以期儘快解決戰事來抽調主力北上防備拿破崙。
6月22日開始,庫圖佐夫將俄軍逐步向北撤回多瑙河南岸,做出要渡河北返的姿態,土耳其軍果然中計追來,此時庫圖佐夫秘密派遣一支原在多瑙河以北的軍隊迂迴渡過多瑙河,切斷了土軍的退路。10月2日,兩軍決戰,土耳其軍徹底崩潰,並於11月23日向庫圖佐夫投降。
土耳其於1812年5月28日承認戰敗,簽定《布加勒斯特條約》,割讓比薩拉比亞。同年10月,拿破崙一世入侵俄國,但是此時俄軍已經撤回國內進行備戰,因此當拿破崙得知土耳其敗績時,十分遺憾。
第八次俄土戰爭發生於1828年至1829年間,此時正值希臘人擺脫土耳其統治的希臘獨立戰爭,俄國趁火打劫,法國也支持希臘,英國詩人拜倫率領一支志願軍赴希臘作戰,土耳其與埃及聯軍戰敗。1829年9月,俄土雙方簽定《亞得里亞堡和約》,土耳其向俄國割讓外高加索沿海的領土。1832年,土耳其被迫承認希臘獨立。
克里米亞戰爭是1853年至1856年間在歐洲爆發的一場戰爭,作戰的一方是俄羅斯帝國,另一方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法蘭西帝國、不列顛帝國,後來薩丁尼亞王國也加入這一方。一開始它被稱為「第九次俄土戰爭」,但因為其最長和最重要的戰役在克里米亞半島上爆發,後來被稱為「克里米亞戰爭」。
這場戰爭的表面起因是宗教問題。俄羅斯向奧斯曼帝國提出為保護奧斯曼帝國境內的東正教徒在「聖地」建立俄羅斯的保護地的要求,這個要求被君士坦丁堡的蘇丹拒絕。法國的天主教徒和英國的新教徒也反對俄羅斯在巴勒斯坦建立據點的企圖。俄羅斯在蘇丹拒絕後決定以此作為採取軍事行動的理由。1853年俄羅斯與奧斯曼帝國斷交並開始佔領多瑙河流域的土耳其附屬國。
戰爭的真正原因是奧斯曼帝國內部逐漸地瓦解,俄羅斯認為這是其向歐洲擴張的好機會,尤其是獲得一個通向地中海和佔領巴爾幹半島的好機會。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上的統治此時顯然搖搖欲墜,而俄羅斯則想爭取獲得對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控制。英國和法國反對俄羅斯的擴張,它們不希望俄羅斯獲得這些戰略要地以維持它們自己在東南歐的勢力和利益。
1854年底英國和法國對俄羅斯宣戰,1855年薩丁尼亞加入這個同盟。奧地利迫使俄羅斯從多瑙河撤軍(因此奧地利在這場戰爭中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雖然它並沒有主動參加這場戰爭。),但並沒有幫助英法圍攻克里米亞上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艦隊。塞瓦斯托波爾被圍攻近一年後英法聯軍佔領了這個重要的堡壘,此後俄軍退出克里米亞半島。
克里米亞戰爭的後果之一是奧地利、普魯士和俄羅斯之間的神聖同盟終止。普魯士在這場戰爭中持中立,戰後普魯士與俄羅斯的關係變好,與奧地利的關係變壞,而俄奧之間的關係惡化。英國與法國在戰後也開始與俄羅斯修好,因此奧地利日趨孤立。到此為止奧地利在德意志邦聯中仍處支配地位,但這個地位日益減弱,而普魯士的地位則日益增高。由此歐洲各強國之間的勢力均衡開始產生對奧地利不利的變化。奧地利勢力的削弱同時也造成薩丁尼亞不斷增強,使薩丁尼亞在義大利統一運動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1861年,在法國的支持下薩丁尼亞成功地建立義大利王國。
克里米亞戰爭是世界史中的"第一次現代化戰爭",它從軍事上和從政治上改變了歐洲列強之間的地位和關係。在19世紀的歐洲歷史中,它與隨後的巴黎條約是繼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後的第二大重要外交事件。
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蒸汽動力的鐵甲船和現代的爆炸性的炮彈第一次被使用。它也是歷史上第一次壕溝戰和靜止戰。電報,天氣預報,戰地醫院首次在戰爭中被使用,鐵路火車首次被用來運送補給和增援。
戰地記者首次參加並可以在同日將戰況報告給家鄉的報紙。由於一個英國軍官的錯誤,使得在一次不到20分鐘的攻擊行動中,就造成了約900名英國騎兵的喪生(之後有學者專家指出,當時英軍騎兵的死傷並不若外界所想像的多,事實上有八成左右的士兵最後安然抵返家園,九百多名的傷亡人數全是英國報紙渲染誇大後的數字)。當晚《泰晤士報》就報導了這個損失,在英國掀起了一場危機。英國政府為了安撫後方對戰士死傷的不安情緒,派出攝影師羅傑·芬頓(RogerFenton)前往克里米亞拍攝戰爭。在這場戰爭中記者羅傑·芬頓還第一次使用了攝影技術來記載戰爭實況。這些照片被轉換成木刻版和出版在不太重要的《倫敦新聞畫報》(TheIllustrated London News)。
因為此次戰爭,俄國擔心在北美的阿拉斯加屬地可能會遭到英國的報復而被搶走,因此迫切希望內戰剛剛結束的美國能出價接手,一來免遭白白損失,二來可讓美國牽制英國在北美的勢力。美國最終以七百二十萬美元的微薄代價獲得了後來被認為史上最划算的不動產交易。
俄土戰爭(1877年–1878年)是一場奧斯曼土耳其與俄羅斯帝國及其盟友之間的戰爭。
這場戰爭源自於俄國希望打開通往地中海的通路,並且解放生活在巴爾幹半島,信仰東正教的斯拉夫人(保加利亞人、塞爾維亞人),使他們從奧斯曼帝國獨立出來。
1877年4月24日,俄國向土耳其宣戰,從巴爾幹半島及高加索兩地發動進攻。巴爾幹半島是主要戰場,俄軍主力進入羅馬尼亞後,6月及7月在不同地點渡過多瑙河,12月攻佔土軍重要據點普列文,次年1月逼近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土耳其被逼接受俄國提出的和平條件,是為《聖士提法諾條約》,條約建議建立包括亞得里亞堡和薩洛尼卡的大保加利亞,並使土耳其賠款2億1千萬盧布。由於這會令俄國在歐洲的勢力坐大,各國均極力反對之。最後1878年歐洲列強在柏林舉行了柏林會議並以《柏林條約》取代《聖士提法諾條約》,保加利亞、東魯梅利亞改由土耳其保護,土耳其賠款2億盧布。
保加利亞及塞爾維亞在戰後脫離了土耳其的控制,兩國視這次獨立為第二次建國。這場戰爭也為羅馬尼亞王國完全獨立提供了機會,儘管羅馬尼亞從未像其它巴爾幹國家那樣被奧斯曼帝國所直接統治,他們仍將此戰視為羅馬尼亞獨立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然而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這場戰爭被直接稱為世界大戰。由於主要戰場在歐洲,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歐戰」[5]。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奧匈、土耳其及保加利亞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義大利、美國、塞爾維亞、中國、比利時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期間,很多亞洲、歐洲和美洲國家都加入協約國。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亞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奧斯曼土耳其對俄國的高加索戰線,奧斯曼土耳其對英國的美索不達米亞戰線、奧斯曼土耳其對英國、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戰線等等),其中以西線最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過1,600萬人喪生(約900萬士兵和700萬平民),造成了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約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
俄國內戰,後來又稱為蘇聯國內戰爭或對蘇干涉戰爭,是於1918年11月到1922年10月,在前俄羅斯帝國境內發生的一場戰爭,交戰雙方是紅軍和由反布爾什維克力量組成的鬆散的聯合力量白軍,還有多國出兵干涉,部分戰事還蔓延到外蒙古和波斯。蘇聯官方稱法為「1917年到1922年的內戰和武裝干涉」。紅軍於1919年在烏克蘭擊敗白軍南俄武裝力量,並在西伯利亞擊敗亞歷山大·高爾察克的武裝。隨後彼得·弗蘭格爾領導的白軍於1920年秋在克里米亞被擊敗。
許多獨立運動隨著俄羅斯帝國的崩潰和戰爭的進行而發起。其中芬蘭、愛沙尼亞、拉托維亞、立陶宛和波蘭成為主權國家。前俄羅斯帝國的其餘領土在戰後成立蘇聯。
我的更多文章: 分享:
推薦閱讀:
※組圖:解放軍亮相俄羅斯紅場閱兵式綵排
※港元風暴點燃香港市場「火藥桶」 難道索羅斯又來了?
※俄羅斯與土耳其的500年恩怨
※視野 | 俄羅斯文學:根植於現實的愛與怕
※1944年11月7日,富蘭克林·羅斯福第四次連任美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