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具匠心、古樸典雅的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
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是廣西三江縣最出色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三江侗族木質建築以風雨橋、鼓樓為代表,包含吊腳木樓、寨門、井亭、戲台等。這些建築依山傍水匯聚成群落,不僅造型美觀,而且工藝堪稱一絕。整座建築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連枋不用一顆鐵釘,全以榫卯連接,結構牢固,接合縝密,體現了侗族工匠高超非凡的建築工藝水平,並在技藝中表現出豐厚的心理和精神寄託。
古越干欄遺風存 自成一體技藝高
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歷史悠久,可追溯至原始氏族社會早期或更早的巢居時期。侗族祖先在魏唐之時,就有干欄式建築,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魏書·僚人》就有 「依樹積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欄」。侗族民眾一直居住在湘、黔、桂、鄂四省交界的山林田峒間,這一地區,長期以來森林資源十分豐富,特別是漫山遍野的杉木林,為干欄建築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與古代百越諸多同根生民族一樣,侗族先民就地取材、依山就勢創製了順應南方地形氣候的木構干欄建築,並在長期的歷史時期內不斷得到光大發展,從而使侗族的木建築工藝在同語族的各民族中達到了極高的水平,也使侗族的木構建築自成體系,形成了本民族的獨特風格。其實,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早期(從臨澧縣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竹馬村建築遺址」到黔陽縣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高廟建築遺址」),黔台語族的先民,就已創造了這種以「竹木結構」「卯榫結構」「雕樑畫棟」為特色的「建築文化」,後來又為環太平洋許多民族所繼承。但其他民族的傳統建築文化在傳承過程中多已丟失不全,還能夠比較系統、完整地將傳統的建築文化傳承至今的,大概就只剩下侗族的建築文化了。
在侗族木質建築群落中,無論是結構複雜的鼓樓、風雨橋,還是結構較為簡易的涼亭、吊腳樓建築,其造型都獨具特色,姿態神奕。工匠們在造型設計中遵循均衡、對稱、和諧的規律進行營造,並運用直線、斜線、曲線、折線進行多重的組合構圖,構成了比例協調、均衡對稱、規整完美的建築造型藝術。在建築結構上,不僅採用排柱穿斗和梁架等構造方法,根據地形和居位的需要自由構造,有敞空的底層、裸露的排柱以及檐樓前伸的吊腳樓,有側面的披檐、重檐或閣樓,有干欄式、樓閣式、門闕式、廳堂式的鼓樓和廊橋,都綜合表現為古樸粗獷、簡練實用、輕盈多變的風格和整體完美的和諧的藝術特色,不僅保持了木材本色潛在的藝術底蘊,同時還凝聚著一種質樸堅挺之美。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儘管吸收了漢族的一些技法,但其基本結構和工藝是自成一體的,尤其是穿枋接榫和挑檐的結構方法,更是在侗族干欄式民居建築結構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和創造。
一根香桿畫宏圖 墨線毫釐也不偏
侗族建築工匠是天生的建築藝術大師,才藝堪稱一絕。他們從不繪製圖紙和模型,不用一顆鐵釘,整體構思全在腦海中,僅憑手上一把自製小角尺,用一條楠竹破開刻制的丈尺和一支竹片沾墨筆,成百上千、長短不一、大小不等的梁、柱、枋、板、眼等,均由施工木匠們用手鋸、鑿子、斧頭、木刨及長頭控鎬在「木馬」上製作而成。對於外人來說,侗族工匠不用設計圖紙便能完成高大鼓樓的設計與建造,簡直是個難解之謎。其實,侗族木工在長期經驗積累的基礎上,發明了一種測算簡捷、易於操作的營造尺——香桿(也稱匠桿)。香桿是用半邊楠竹颳去表皮後製成。香桿的長度,以該座木建築最長的一根柱子的長度為準。一座木建築通常用一根香桿。在香桿上,繪製有整座木建築所有構件的尺寸和所有柱子、瓜筒上每個榫眼的位置和尺寸。掌墨師通常是在丈量地基後根據地形確定建築物的基本構架(縱、深、高度)後製作香桿的。香桿制好後,整座建築物的藍圖便在掌墨師的心中聳立。再高大的鼓樓,再長的風雨橋,也只靠這半邊竹桿來下墨,數千件構件,數千個榫眼,通常下墨均準確無誤,分毫不差,十分神奇。所以,在侗族地區,一個木匠只要會計算和刻畫香桿,就基本可以得心應手地豎屋建房了。
侗族鼓樓。 梁漢昌 攝
其中最讓人感到神奇的,就是建築師傅使用的墨師文。傳統的侗族匠師還使用一套世代相傳的建築符號,一般有26個符號,但常用的只有13個:
這些像漢字又不是漢字的符號只有侗族的匠師才看得懂,它們被刻在香桿和建築構件上,這種侗族鄉土的建築學工具不愧為一種簡便易用的工具,雖然簡易但卻有神機妙用。正是依靠一根香桿,侗族木工師傅按照設計要求運用祖傳數代的建築符號在木料上彈墨畫線,然後鑿榫接卯,木栓穿合,一棟結構穩固、結扣無隙的木構建築就可宣告完工了。
鼓樓中上部截面實景。楊丹妮 攝
樓高百丈通天地 層檐翹角勢欲飛
鼓樓,是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的傑出代表作。不管從其歷史、內部結構、外部造型和工藝水平來看,它在中國建築史乃至世界建築史上,均應有其一席之地。一個典型的侗族村寨,其建築群以鼓樓為中心而展開,鼓樓附近是鼓樓坪、薩堂、戲台,構成村寨的核心圈;緊緊圍繞著鼓樓的是家屋住房圈,再外一圈是禾晾和禾倉,接著是寨門、涼亭、福橋(風雨橋)。因此,侗族村寨的建築一般包括:鼓樓、薩堂、戲台、家屋、禾晾、禾倉、寨門、涼亭、福橋等,而起到村落族姓標誌和村寨靈魂的就要數重檐疊上、高聳寨中的鼓樓了。侗族人崇敬杉樹,視杉樹為護寨神樹,對杉樹有一種特別的崇敬和熱愛之情,侗族民間就流傳著鼓樓建造源於仿杉樹的說法。相傳古代的侗家人在大杉樹下圍坐議事,烤火燒死了杉樹,於是,侗家人仿照杉樹的形象,建起了鼓樓。直到現在,侗寨凡遇水患火災後,寨上的房屋被水沖或火毀,如無力先建鼓樓,必須先立一株杉木代替。因此侗族的能工巧匠傾注了所有的熱情與智慧營造出造型獨特、樣式各異的鼓樓來。鼓樓內部通常有四根大柱直通而上,柱間長凳圍著中心火塘。樓頂懸大鼓,每遇大事擊鼓為號。塔式鼓樓除八角外,也有六角或方形的。鼓樓以杉木鑿榫銜接,頂樑柱拔地凌空,排枋縱橫交錯,上下吻合,採用槓桿原理,層層支撐而上。鼓樓通體全是本質結構,不用一釘一鉚,由於結構嚴密堅固,可達數百年不朽不斜。
在侗族人民看來,鼓樓事關全寨人的福祉,它的安放建立具有「點穴」的神聖之意。侗寨的居民住房以鼓樓為中心,逐層擴散開來,一般說來,村民的家屋高度是不允許超過鼓樓的高度的。鼓樓的樓門前為全寨逢年過節的娛樂場地。每當夏日炎炎,男女老少至此乘涼,寒冬臘月來這裡圍火,唱歌、彈琵琶、講故事。侗寨有坐鼓樓的習俗,特別是春節期間,村村寨寨聚集鼓樓廣場,吹蘆笙,對歌作樂。或以侗族民間傳統故事為題材,自編自扮侗戲,登台演唱。古時曾有詩人做客侗鄉時留詩云:「幾聲鐵炮客入村,蘆笙引領進寨門,鼓樓坪上歌舞宴,杯杯美酒盛滿情。離別數年難相忘,攔路歌聲記在心。誰說深山多愚昧,文明禮貌侗家人。」
侗族風雨橋。 韋綱 攝
廊亭閣樓連成體 風姿別樣一橋橫
在侗鄉,風雨橋是可以和鼓樓相媲美的另一種建築。
在侗寨的鼓樓附近,或寨尾、寨頭,建有一些木橋,有廊有頂,儼然一座廊橋,可以避風雨,納清涼,故稱「風雨橋」。橋體多刻意裝飾,屋檐重疊,橋身繪有彩畫,故稱「花橋」。 侗區風雨橋幾乎每寨都有,有的並不只一座,是入寨必經之路。侗族風雨橋最大的建築特色,是將橋、廊、亭、塔融為一體,成為中國廊橋中最雄偉最壯觀的建築群體。其廊、亭、塔的建築工藝和特色,也是自成一體,具有本民族的獨特風格。多在墩台之間設廊,在墩台之上設亭或塔。廊、亭、塔連成一體,遮蓋整個橋面。廊、亭、塔均具有干欄建築特色,採用穿斗式榫卯結合樑柱體系,以平面構架用聯繫梁連成整體。廊的兩邊設有吊柱,在吊柱之間設有欄杆(有的封板),在檐柱與吊柱之間設坐凳。欄杆外伸出一層擋雨檐,既增加了橋的整體美感(重檐翹角),又保護了橋面和大梁,這是侗族風雨橋所獨有的設施和裝飾。有的風雨橋橋廊的梁脊上,裝飾有雙龍搶寶以及飛鳥和其他動物等雕塑,使其與亭、塔上的裝飾物互為照應,從而使整座橋更為壯麗輝煌。
風雨橋確實是非常有實用價值的建築,侗鄉人勞動之餘、旅行之間,喜歡在風雨橋的廊中休息閑坐。那裡成了一個小型的公共場所,人們在此拉家常、談莊稼、話世界、唱大歌,甚至還在橋的閣樓上設立神龕。從日常生活的意義上來說,風雨橋要比鼓樓實用一些——為了交通便利、供人歇息、交往閑談。不過風雨橋在實用之外,還有著豐富的文化隱喻。侗人常把自己的寨子比喻為龍窩。如果把鼓樓當做是一個龍頭的話,那麼,圍繞和盤踞在它身邊的民居就是龍的身體,而風雨橋則可看做是龍的尾部。每逢盛節,外寨親友來會,全寨人齊集橋頭,盛裝出迎,唱攔路歌,奉敬客酒,賽蘆笙舞,顯示了濃郁的民族風情。風雨橋在侗族觀念中是溝通陰陽兩界的「生命之橋」和護寨納財的「福橋」,因此侗家人從不吝嗇雕琢修飾,使其集亭、塔、廊、橋為一體,壯麗輝煌。侗族在建造風雨橋時,哪怕是最不講究的、最簡陋的風雨橋,絕大多數都要把它弄成多重檐的,或至少有兩層檐的骨架複雜的廊橋,即便是很短小的橋也會如此,人們甚至在橋的廊頂上修出數個多層檐的亭閣寶頂。
木構營造傳四方 人和居所盡歡顏
正是由於侗族工匠精湛超群的建築技藝使得侗族木構建築作為侗族文化的象徵之一而蜚聲海外。鼓樓的高聳和花橋的舒展,共同構成了侗寨建築的特殊藝術風貌,與侗鄉的淳樸民風諧然一體,展現了侗族文化和歷史,充溢著濃厚的民族性及地方性,是中華古典民族建築中的一枝奇葩。而三江侗族自治縣作為全國五個侗族自治縣中侗族人口最多的縣份,素有「中國民族建築藝術之鄉」「中國侗族藝術源泉地」「招福文化聖地、綠色詩境家園」「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風情看三江」等一系列的美譽。該縣共有111座風雨橋、179座鼓樓,因其中的程陽橋、岜團橋、馬胖鼓樓是作為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的優秀代表而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樂、獨峒孟江河流域一帶的侗族村寨是三江侗族自治縣目前村寨傳統建築保存最好的村寨,也是風雨橋最多、鼓樓群最多、民族傳統節日最多的地區。為實行統一管護,200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決定,將這一區域作為廣西侗族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並下撥了保護費用,同時成立廣西三江侗族民族生態博物館。
經過多方努力,廣西形成了對侗族建築的保護氛圍,侗族建築文化得以最大限度地延續和弘揚。針對民族民間著名工匠的技藝傳承和民間建築藝人保護問題,三江侗族自治縣實施定期授匾制度,每兩年由縣文化有關部門評定、縣政府授予民族民間文化「十佳藝人」牌匾,對有兩代建築工藝高超工匠的家庭授予「侗族木匠世家」牌匾。2007年,三江林溪鄉程陽八寨入選首批「中國景觀村落」,成為廣西首個鼓樓經典景觀村落。2007年7月18日至23日,國務院新聞辦的下屬機構五洲傳播中心大型電視系列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攝製組到三江侗族自治縣拍攝《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專題片。他們深入三江縣林溪鄉岩寨、獨峒鄉獨峒村和岜團村等地,對侗族木建築的建造技藝、侗族鼓樓的起工儀式、鼓樓的開門儀式等方面進行細緻的拍攝。攝製組導演高松介紹,該系列片是中央外宣辦今年對外宣傳的重點節目,根據中央外宣工作的規劃,該系列片將在全國各地拍攝26集。該系列片拍攝完成後,陸續到香港鳳凰衛視和歐洲、美洲等海外媒體播出,並將作為文化禮品贈送給外國友人。2008年6月14日,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展示中心在三江縣程陽八寨岩寨舉行了隆重的開業慶典儀式。在只有500多平方米的上下兩層木樓里,數百幅展板圖文並茂,150多件實物琳琅滿目,設計規範,布局巧妙,特色濃郁,儼然一個小型的侗族民俗博物館,讓所有參觀者流連忘返,讚不絕口。現場不時傳來悠揚的侗族大歌聲、捶布聲、紡紗聲、磨米聲……
侗族工匠楊似玉用香桿設計家屋。 (資料圖片)
樓橋巧匠楊似玉 非遺傳承第一人
侗族木工技藝有世代沿襲、師徒相承的傳統,經常能夠看到有著工匠世家美譽的父子兵共同營造的木構建築。楊善仁是三江林溪一帶遠近聞名的老工匠,他的父親楊堂富是發起修建程陽橋的頭領之一。楊善仁自己也曾參與程陽橋的兩次修復工程,老人的五個兒子也都習得父親真傳,均為木匠。早些年,三江縣旅遊局就曾給楊善仁一家授予「侗族工匠世家」的稱號,還被作為程陽景區旅遊接待項目讓遊客參觀建築模型,推介民族建築工藝。楊善仁的四兒子楊似玉,雖是一個只讀過一年小學的農民,但由於深得祖傳技藝,加之勤奮好學,憑著一手精湛的木工手藝,成為當地的「能人」,在修復程陽橋過程中展示出過人的精湛技藝而被廣西博物館聘為高級技工。而如今,楊似玉有了眾多的名譽,他是廣西僅有的兩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之一,2007年6月第二屆「文化遺產日」期間,「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楊似玉,被國家文化部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同時,他也是廣西當年申報的24個傳承人中唯一入選的代表性傳承人。
現在,楊似玉每天都很忙,哪裡有工程就往哪裡跑,而且還要培訓接替頂班的年輕工匠,並定期傳授技藝。楊似玉說:「我不能埋沒了工匠世家的名譽,保證侗族工匠的誠信和信譽,不僅不能把老祖宗的東西丟掉,還要創新並發揚光大!」 (楊丹妮 收集整理)
推薦閱讀:
※流動的美麗:極小曲面的製作
※2018經驗彈 15 | 李志宇:在哈佛繼續與建築「談戀愛」
※徽州古民居建築
※金秋野:第三條道路
※【裝配體系】提拔建築體系(Tilt-Up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