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人物(2)
王重陽 (1112—1170)金代道士。道教全真道的創始人。原名中孚,字允卿。後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後,改名嚞,字知明,號重陽子。自呼王三(排行第三)或王害瘋。祖籍陝西咸陽,累世為地方大族,後居於終南縣劉蔣村。自幼好讀書,才思敏捷,擅長騎射。齊阜昌(1130—1137)年問應禮部試,未中,金熙宗天眷(1138—1140)初年又應武舉,考中甲科,慨然有經略天下之志。後來長期任征酒小吏,遂憤然辭職,隱棲山林。金正隆四年(1159),棄家外游,在甘河鎮遇異人,授以修鍊真訣,於是悟道出家。在南時村築墓,住在墓穴中兩年多,自稱為「活死人墓」。金大定七年(1167),離開陝西,前往山東傳道度人。先後收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為徒,在文登、寧海、福山、登州(今蓬萊)、萊州(今掖縣)建立三教七寶會、金蓮會、三光會、玉華會等。因王重陽在山東寧海自題其庵名為「全真堂」,故入道者都稱為全真道士。金大定九年(1169)攜其弟子馬、譚、劉、丘四人西歸,次年一月在大梁(今河南開封)羽化。歸葬於終南劉蔣村故居(今陝西戶縣祖庵鎮),後全真道尊奉該地為祖庭。元世祖至元六年(1209)封為「重陽全真開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為「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全真道奉為「北五祖」之一。他揉合道、儒、釋的思想,主張三教平等合一,以《道德經》、《般若心經》《孝經》作為全真道徒必修的經典。他認為修心去欲為修道之本,主張先修性後修命,修道者必須斷絕酒色財氣、攀緣愛欲與憂愁思慮,如此身雖在凡塵而心已入聖境。他的著作有《重陽全真集》、《重陽教化集》、《重陽立教十五論》等,今均存於《正統道藏》之中。
孫不二 (1119—1182) 金代女道士。法名不二,號清凈散人,或稱孫仙姑。寧海(今山東牟平)人。馬丹陽之妻,金大定九年(1169),王重陽度化出家,授修道秘訣。她獨處靜室,面壁煉心,七年功成。後遊歷伊、洛,傳道度人。大定二十二年羽化於洛陽。傳有全真教清凈派。後被尊奉為「北七真」之一。元至元六年(i269年),贈封為「清凈淵真順德真人」。《道藏精華錄》收存有《孫不二
劉德仁 (1122—1180)金代道士。大道教創始者。號無憂子。滄州樂陵(今屬山東)人。相傳他在二十一歲時,遇一老叟授以「玄妙道訣」,於是敷陳《老子道德經》要義,吸取部分儒、佛思想,設立戒條九則以勸世人,並以召神劾鬼之術為人治病,信從者日眾,自稱為「大道教」。其教旨以「見素抱樸,少思寡慾,虛心實腹,守氣養神」為主,不善煉丹飛升之事,主張「苦節危行」。在河北行教數十年。金大定(1161—1189年)初,世宗詔居京城天長觀,賜號為「東嶽真人」。元代加封為「無憂普濟開微洞
譚處端 ( 1123—1185)金代道士。原名玉,字伯玉。後改名為處端,字通正,號長真子。寧海(今山東牟平)人。涉獵經史,尤工草隸,為人慷慨重孝義。素患風痹,藥石不能治。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來山東傳道,便投奔重陽,求其醫治,隔宿而愈。自此誠心皈依全真道,追隨王重陽,朝夕參請,多得玄旨,摒絕思慮,泯滅人我,苦心修鍊。王重陽逝世後,隱跡伊、洛之間。大定二十五年卒於洛陽朝元宮。傳全真道南無派。後被奉為「北七真」之一。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贈封「長真雲水蘊德真人」。有《水雲集》傳世,今存於《道藏》太平部。
馬丹陽 (1123—1183) 金代道士,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原名從義,字宜甫,後更名為鈺,字玄寶,號丹陽子。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人。家世為地方大族。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到寧海傳布全真道,他拋棄千金家產,皈依其道。自此勵行苦節,潛心修鍊。王重陽臨死以前,將全真秘訣傳與丹陽,托為全真傳道事業的直接繼承人。後來歷盡艱辛,矢志宏道,後人贊評他為「啟迪全真,發揮玄教者也」。傳有全真道遇仙派。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贈封「丹陽抱一無為真人」。著有《洞玄金玉集》、《神光燦》、《漸悟集》等,均收入《正統道藏》太平部。另《道藏》太玄部收有《丹陽真人語錄》一卷,題為馬鈺述,金人王頤中集。
郝大通 (1140—1212)金代道士。名磷,字太古,號恬然子,又號廣寧子,自稱太古道人,法名大通。寧海(今山東牟平)人,好讀黃老莊列方外之書,擅長卜卦占筮之術,尤精於《大易》。金大定八年(1168),受王重陽法啟發,皈依全真教。金大定十五年(1175),乞食沃州,突有所悟,遂靜坐於沃州橋下,忘形煉功六年,從不言語,人稱「不語先生」。相傳九轉功成後,杖履北游,在真定間傳教度人。崇慶元年在寧海先天觀羽化。創有全真教華山派。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贈封為「廣寧通玄太古真人」。著有《太古集》四卷,收存於《正統道藏》。
王處一 (1142—1217) 金代道士。全真教「北七真」之一。號玉陽子,一說號全陽子。寧海(今山東牟平人。金大定八年(1168),王重陽收為弟子。長期隱居文登縣雲光洞,「九夏迎陽立,三冬抱雪眠」,鍊形九年,終得大道之要。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應召赴闕主持萬春節醮事。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召問養生之道、性命之理,答以道家清靜無為、內丹造化、不為而成諸說,「所對莫不允合上心」。金宣宗貞韋佔五年(1217)羽化於聖水玉虛觀。傳有全真教嵛山派。元代至元六年(1269),贈封「玉陽體玄廣度真人。」撰有《雲光集》四卷,《西嶽華山志》一卷,均收入《正統道藏》中。
劉處玄 (1147—1203)金代道士。字通妙,號長生子。東萊(今山東掖縣)人。自幼喪父,事母謹孝,不慕榮華,清靜自守。金大定九年(1169年),王重陽攜馬丹陽等人到掖城傳道,收劉處玄為徒。從此跟隨王重陽,游寓齊豫,乞食鍊形,朝夕叩請,啟迪丹經。王重陽去世後,獨自隱遁於京洛,靜心煉性。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在昌陽主持齋醮,設壇禱雨,頗有應驗。承安三年(1198年),金章宗派使者接入宮庭,待如上賓。次年乞請還山,章宗賜銘「靈虛」,以光耀祖庭。泰和三年羽化。傳有全真道隨山派。後被奉為「北七真」之一。元代至元六年(1269年),贈封「長生輔化明德真人」。著作為《黃帝陰符經注》一卷、《黃庭內景玉經注》一卷、《無為清凈長生真人至真語錄》、《仙樂集》五卷,均收入《正統道藏》之中。
丘處機 (1148—1227)金代元初道士。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或作邱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屬山東)人。十九歲出家,次年拜王重陽為師,追隨左右,甚契玄機。王重陽羽化後,他在陝西石爵溪洞穴中住了六年,苦心修道。後來又隱居在龍門山(今寶雞市東南)勵志精修七年。明昌元年(1190),金章宗以「惑眾亂民」為借口,下詔禁罷道教,處機於是東歸棲霞。貞祐二年(1214)秋季,請命招安山東楊安兒義軍,獲得成功。金庭與南宋先後派遣使者召請他,皆不應詔。元太祖聞其名,自乃蠻(今蒙古境內)派使者召請,丘處機毅然率弟子十八人從萊州出發,跋涉萬里,歷盡艱難,兩年後抵達西域大雪山。太祖問他如何治理天下,他回答應以「敬天愛民」為本;問長生久視之道,回答以清心寡欲為要。並進言欲統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殺人」。太祖深契其言,禮遇甚隆,尊為神仙。後來丘的弟子李志常撰作《長春真人西遊記》,記述其事頗詳。他返歸燕京(今北京市)後,太祖賜以虎符、璽書,命他掌管天下道教,並下詔免除道院、道士一切賦稅差役。丘處機於是廣發度牒,建立平等、長春、靈寶等八個教會,大量建立宮觀,設壇作醮,一時教門四辟,道侶雲集,全真道獲得很大發展。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丘處機羽化於寶玄堂,殯於白雲觀處順堂(今北京白雲觀丘祖殿)。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詔贈「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為「長春全德神化
尹志平 (1169—1251)元代道士。字大和。萊州(今山東掖縣)人。先後師事馬丹陽、丘處機、郝大通,兼有數人之長,道業日進。曾隨丘處機跋涉萬里,赴西域大雪山謁見元太祖。處機羽化後,接替主掌道教事,後傳衣缽於李志常。元世祖中統二年(1261)年,追贈「清和妙道廣化真人」。著有《葆光集》三卷,收入《道藏·太平部》,另《正乙部》收有《清和真人北游語錄》四卷,題為尹志平述,元人段志堅輯。
王志謹 (1178—1263) 金元間道士。號棲雲子。師從郝太古。金宣宗貞祜年間(1213--1216),志謹於盤山開門授徒,講道論玄,四方學者雲集。元朝時,賜號「惠慈利物至德真人」。門人論志煥編次其言為《盤山棲雲王真人語錄》一卷,凡九十餘條。王志謹論道,以《清靜經》為宗兼融禪宗心性本凈之說,頗具道禪混融色彩。他認為金丹乃是人的本來真性,「心不逐物,謂之安心;心不愛物,謂之虛心。心安而虛,便是清靜,清靜便是道。」而修行者,首先得明自己本分事,次要通教化,尤其要在境上煉心,對境無心,不染不著,順其自然。志謹又謂「人生於世,所為所作,無不報應。」因而借佛教輪迴報應說,屢屢告誡習道之人要常思己過,切忌驕矜,應韜光晦跡,安貧守朴,「苦已利他,暗積功行。」於初學者確有指點迷津之功。
宋德方 (1183—1247) 元代道士。字廣道,號披雲。萊州掖城(今山東掖縣)人。先後師事劉處玄、丘處機。曾隨從丘處機西遊,長途跋涉至大雪山謁見元太祖。返歸燕京(今北京)後住長春宮,任職教門提點。元太宗九年(1237年),遵從丘處機的遺志,廣搜各地道教經書,在山西平陽玄都觀與李志全,弟子秦志安等人刻道藏,歷時八年,刊成《玄都寶藏》七千八百餘卷,賜號「玄都至道真人」。至元七年(1270年),追贈「玄通弘教披雲真人」。著有《樂全前後二集》
姬志真 (1192—1267)金元間道士。初名翼,字輔之,號知常子。澤州高平(今山西晉城)人。師從王棲雲,修習全真道。嘗著《雲山集》八卷,凡收賦兩篇,跋記碑文等十四篇,詩詞四百餘首。姬志真居戰亂之世,對國破家亡、赤地千里的慘況頗有體驗,深感唯有全真道尚可濟人於水火,所謂「中原狼虎怒垂涎,幸有桃源隱洞天。」故不僅自身潛心道奧,矢志求真,且極力宣揚遁世學仙、修心煉性。其詩詞十之七八,俱以心性為主題,既從體用、動靜等方面闡發心性本寂凈之理,亦于山居野處、行止坐卧之中,抒寫修心煉性之種種體會。「神仙莫向外邊尋,止是元初一片心。」志真認為只要識心見性,即可超生死,證法身,從而得道成仙。其說融會儒釋道三教心性之學,而尤近於禪。
曹文逸 宋朝宣和年間(1119--1126)女道士,能詩能文,有女才子之名。宋徽宗聞名召入汴京,敕封為「文逸真人」,世稱曹文逸真人,靖康之亂離去,身世無考。曹文逸工於女丹,著《靈源大道歌》。其丹功開示靈源,清凈自然,元和內運,不急於斬赤龍,無鉛汞等隱語,男女皆可修習。《靈源大道歌》被近人陳攖寧考定為曹文逸所作,詡為上乘丹功,並著有《靈源大道歌白話解》。
柴元皋 宋元時人。字嘿庵,號廣蟾子,茅山道士。師事李道純,編集先師言論為《清庵瑩蟾子語錄》六卷。
李志常 (1193—1256)元代道士。字浩然,號真常子。觀城(今河南范縣)人。丘處機的弟子。曾隨其師至大雪山謁見元太祖。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任為都道錄兼領長春宮事。太宗十年(1238年)嗣主道教事。朝命加號為「玄門正派嗣法演教真常真人」。憲宗元年(1251年)賜以金符寶誥。元世祖中統二年(1261年),追贈「真常上德宣教真人」。著有《長春真人西遊記》二卷,記載翔實可靠,為研究中西交通史的重要資料。據傳著有《又玄集》二十卷。
張與材 (?—1316)道教第三十八代天師。字國梁,號廣微子,宗演之次子。天資仁厚,善詩文並工於寫竹畫,大字草書(見《書史會要》卷七),畫龍尤妙。相傳其畫龍變化不測,了無粉本,求者鱗集。晚年因道教事務之故,很少動筆。據《丹青志》云:「人有絹素,輒呼曰:『畫龍來!"頃之,忽一龍飛上絹素,即成畫矣。」《漢天師世家》說他「書翰精奇」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嗣教,上遣使賜冠服玉佩,俾掌教事。元貞二年授「太素凝神廣道真人,封其母為「玄真妙應仙姑」。《漢天師世家》載:「俾自給牒度道士,免宮觀差役,護法籙」。大德二年(1298年),奉詔建醮於杭州佑聖觀,投鐵符以治潮患。《元史》說:「八年,授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武宗即位,來覲,特授金紫光祿大夫,封留國公,錫金印」。視秩為一品,加封母周氏為「玄真妙應淵德慈濟
杜處逸 (1237—1318)元代道士。字道堅。採石(今安徽省當塗縣)人。年十四,得異書丹卷,遂出家為道士,師從葛蒙庵,居武康計籌山升玄觀。元朝初年,入朝庭覲見元世祖,賜璽書,提點道教。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 , 授杭州路道錄教門高士真人。仁宗皇慶間 (1312—1313),又授隆道沖真崇正真人。杜處逸身老吳邦,訪尋文子遺蹤,建通玄觀,作覽古樓,聚書達萬卷。延韋占年間(1314—1320),住武林(杭州別稱)宗楊宮,築老君台,繪老君像,旁列尹喜、列子、莊周等十賢。後得微疾,「爆然有聲而逝」。趙孟頫曾撰《隆道沖真崇正真人杜公碑》文以記其事。杜處逸深研道學,闡釋玄旨,著述頗豐。令《道藏》收有《通玄真經贊義》十二卷、《注道德玄經原旨》四卷、《玄經原旨發揮》二卷。處逸認為老子本柱下史,故援引《尚書》史事以說《老子》,又會通《易》、《老》,謂谷虛善應者心,神靜故靈者性,太極乃物初渾注之太一,無極乃太極未形之太虛,其《注道德玄經原旨》即按此脈絡而成。所以,徐天佑序曰:
張留孫 (1248—1321)元代道士。字師漢。信州貴溪(今屬江西)人。少入龍虎山為道士。至元十三年(1276年)隨從天師張宗演入朝,應對稱旨,於是留孫專掌祠事。至元十五年(1278年),授「玄教宗師」,賜以銀印。常向世祖進言,以黃老清靜無為之道治國。元成宗大德(1297—1307年)中,加號為「玄教大宗師」,同知集賢院道教事。元武宗即位(1308年),封為「大真人」。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進位開府儀同三司,加號「輔成贊化保運玄教大宗師」。英宗至治元年羽化。文宗天曆元年(1328年)追贈為「道祖神
莫月鼎 (1225—1293)宋末元初道士,神霄雷法重要傳派人之一。字起炎,一說初名起炎,後更名洞元,號「月鼎」。浙西 罾 川 (苕溪,今浙江吳興)人。生而聰慧,酷慕道法和神仙家之說。南宋理宗寶慶(1225--1227)間,至青城山見無極徐真卿授以雷術。又與同郡沈震雷同師事鄒鐵壁,得王文卿九天雷晶隱書(一說,鄒臨死,遣之去說雷書不全,只書張使者一符授之),名重當時。再見潯陽楊真卿,精於持練,動與神合。會稽韓混融等為道法所宗,望重當代,皆虛心拜於座下,求其道者甚眾。憤世嫉邪,寄托在酒。信筆塗墨,出詭秘語,人不能曉。接待門人多叱吒試其誠怠之心。寶祐年(1253--1258)間,越守馬光祖致禱雨有應。理宗賜詩讚。元世祖至元(1264--1294,一說至元己丑,即1289;一說至元丁亥,即1287)間,因崔或薦於朝,召見於京師內殿。祈禱有異驗,命典道教事,力辭。一時名動京師,奔走先後者如雲如堵,有不遠數千里及門而求道者。至元三十年(1293)冬,預告將逝,至期書偈云:「六十九年,明月幾番,陰晴圓缺。今朝無缺無圓,三界光明透徹。」端坐仙逝。(一說卒於延祜庚寅秋日,偈稱「七十四年」,但延祜無庚寅。)莫月鼎對道法有創新,授門人符各不同。其道法與沈震雷二派流衍,盛於西江,昌於東吳。門人甚眾,唯王繼華、潘無涯得其真傳。
吳全節 (1240—1321)元代正一道著名道士。饒州安仁(今江西余江縣)人,字成季,號閑閑。吳全節出身於儒門,十三歲時至龍虎山師從正一道張留孫,「得其秘法,祈禱輒應」。年十六齣家為道士。師徒二人均以善祈禳佔h而見重於元室。至元二十四年(1287),吳全節至京師大都,隨張留孫謁見元世祖,「遂留不歸」。自此後五十年間,吳全節曆元世祖、元成宗、元武宗、元仁宗、元英宗、元泰定帝、元天順帝、元文宗凡八朝。因其才氣橫溢,為人聰穎達悟,貞靜文雅,且善識為政大體,故受知於朝廷,成為重要心腹政治謀臣。張留孫每於朝廷論事及上奏,多有由吳全節出面解答者。而成宗「敕每歲待從行幸」,以備皇帝顧問。全節屢屢「以天子之命,祀名山大川」,巡察人物道里、風俗民情、歲事豐歉、州縣得失,「東南西北,轍跡咸至」。如至元二十六年(1289),奉詔祠南嶽;二十八年(1291),奉詔從張留孫遍祠岳瀆山川;二十九年(1292),奉詔祠中嶽、淮瀆、南嶽、南海;泰定二年(1325),奉旨代祠江南三山。全節雖多次辭以不堪擔當大事,而皇帝卻稱「敬慎通敏,誰知卿者?」屢予褒獎拔用。元貞元年(1295),成宗制授「沖素崇道法師,南嶽提點」;大德二年(1298),又授「沖素崇道玄德法師,大都崇真萬壽提點」;十年(1306),賜授「江淮荊襄等處道教都提點」;十一年(1307),授「玄教嗣師,賜銀印,視二品」,不久後又「賜七寶金冠,織錦文之服」;英宗至治二年(1322),吳全節繼其師張留孫任上卿玄教大宗師,敕封「崇文弘道元德真人」,命總攝江淮荊襄等處道教,知集賢院道教事,賜玉印一、銀印二。全節之祖亦被追贈為昭文館大學士,其父被封為饒國公,其母為
黃元吉 (1271—1325)元代道士,凈明忠孝道傳人。字希文,號「中
張雨 (1277—1348)元末茅山道士。又名天雨,字伯雨,法名嗣真,號貞居,又號句曲外史。吳郡(或作錢塘)人。張雨從小學習儒學,二十歲時離家出遊天台、括蒼等名山,到茅山禮茅山宗師許道杞弟子周大靜為師,受大洞經籙。後又師事玄教高道王壽衍,居杭州開元宮。皇慶二年(1313)隨王壽衍入京,居崇真萬壽宮。張雨素有精詩,能文,善書,工畫之名聲,尤以詩歌享譽元末文壇,其詩文格調清麗,語句新奇,是一個多才多藝的文學道士。倪瓚《題張貞居書卷》稱「貞居真人,詩文字畫。皆為本朝道品第一」。因此,他在京師期間所交往之人皆為當時文學知名人士。如:楊載、袁桷、虞集、等等。並深得玄教嗣師吳全節的敬慕。《句曲外史傳》、《書史會要》、《畫史會要》等書稱,他高逸振世,詩文清絕流麗,頗有晉唐人風格;其韜光山水間,默契神會,點染不凡,善畫石木,用筆古雅,善用敗筆點綴石木人物,頗有逸韻。他的畫設色以淡彩見長,比前人更加靈活清新。他的寫意人物畫,亦有神趣。畫跡有《霜柯秀石圖》、《雙峰含翠圖》等,錄於《中國名畫寶鑒》、《故宮書畫集》。其書師趙孟頫,間學懷素,自成風格,其字體俊爽清灑,具有道家淡漠典雅之逸氣。其書法作品有《台仙閣記卷》、《七言詩貼》、《唐人絕句軸》等十餘種。張雨不希圖榮華仕進,於延祐(1314—1320)初年返回杭州開元宮,至治二年(1322)回茅山主崇壽觀,在這期間還主鎮江崇禧觀。至元二年(1336)辭去宮事,每日與友人飲酒賦詩,至正八年(1348)辭世。著有《山世集》三卷,《碧岩玄會錄》二卷,《尋山志》十五卷,皆佚。現存著作有《玄品錄》五卷,《句曲外史集》八卷,《正統道藏》中署名劉大彬的《茅山志》,實際之為張雨所撰寫。
趙宜真 (?—1382)元末明初著名道士。號原陽子。江西安福人。少通經史,在赴省試途中因病折返,遂斷仁途之念,出家成為道士。起初師事清微派傳人曾貴寬,復又師事吉州泰宇觀道士張天全,得立長春北派之傳,並拜元初江南全真道士,內丹名家金野庵弟子李玄一為師,修白玉蟾南宗之學,還使當時已經瀕於絕滅的凈明道再次復興,被奉為凈明道第四代嗣師。元末天下大亂,攜弟子西遊吳蜀,又游武當,謁龍虎山,得到第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的敬重,山中道士多禮為師。後至江西雩都紫陽觀定居。趙原陽逝後,明代宗朱祁鈺於景泰六年(1455)追贈為「崇文廣道純德原陽趙真人」。著有《靈寶歸空訣》、《原陽子法語》,刊有《仙傳外科集驗方》。今《正統道藏》中所存《道法會元》所收清微雷法,有趙宜真序,跋數篇,趙宜真的思想,是有雷法與內丹相結合的特點。在內丹方面,將內丹大旨總括為「攝情還性歸一元,元一併忘忘亦去,囊據三界入虛空,粉碎虛空絕倫伍」。與全真之說大略相一致。另外,他還肯定外丹,認為內、外二丹功用雖有不同,但造道則一,修鍊法則也基本相同。他還特別注重從待人接物日用之中來修心煉性,主張以日記為自我反省的方法,日積月累,一旦豁然開朗,心與理相契合,便可知道修心即修道的道理,強調修道應「福慧相須,不可偏廢」,「自利利他,則彼此皆濟」的全真普度眾生的精神。在雷法方面,強調作法行持的關鍵在於與「天心」相合,內煉成就為外用符法靈驗之本,儀式上的種種程序,規定倒在其次。他說「清微祈禱之妙,造化在吾身中,而不在登壇作用之繁瑣也」。與宋元清微派主張趨於一致。趙宜真弟子頗眾,其中最著名者為明代高道劉淵然。
朱象先 元朝人。號一虛子。茅山道士。至元十六年(1279)往禮終南山全真祖庭,居樓觀台,因覽樓觀舊志及樓觀諸先師傳記,撮掇集成《終南山說經枱曆代真仙碑記》。同時彙集唐人碑傳、元人碑記,編成《古樓觀紫雲衍慶集》三卷,自撰《關尹子後序》、《古樓觀系牛柏記》、《重建會真觀記》等均收入集內。
鄭所南 宋末元初隱士。連江(今福建連江縣)人。字所南,一字憶翁,初名某。宋亡,改思肖,即思趙。所南、憶翁皆寓意,示不忘宋也。初以太學舍應博學弘詞科。宋亡,隱居吳下,自稱三外野人。坐必南向,歲時伏臘,輒望南野哭,再拜乃返。聞北語,必掩耳走,人知其孤僻,亦不以為怪。工書畫,為蘭不畫土,雲土為番人所奪。終身不娶,浪遊無定跡。卒前囑友唐東嶼為書「大宋不忠不孝鄭思肖」牌位。有詩集日《心史》,所言多種思想語,舊無傳本。明崇禎時於吳中承天寺井中出之。有鐵函封緘,世稱《鐵函心史》,亦稱《井中心史》。又著釋氏《施食》,道家《祭煉》二書。其《太極祭煉內法》收錄於《道藏》洞玄部方法類。
劉大彬 元初吳郡錢唐(今浙江杭州市)人。別號玉虛子。延祐四年(1317)得九老仙
何道全 ( 1319—1399)元末明初浙江四明人。號無垢子、又號松溪道人。雲遊至終南山,隱居於圭峰。明太祖洪武年間,門人賈玄彙集其語錄詩詞撰為《隨機應化錄》二卷傳世。
黃公望 (1269—1354)元代著名道士畫家。本姓陸,名堅,浙江富陽人。據《錄鬼簿》雲,其本姑蘇陸家之後,幼年出繼給永喜黃氏,遂改姓黃。又因「其父九十餘,始得之,曰『公望子久矣。"因而名字焉。」故名公望,字子久,號一峰,又號大痴道人,晚年因師金月岩結蓬萊庵於聖井山,故又號井西道人。曾為中台察院書吏,被誣入獄,出獄後師金月岩入全真道,住持萬壽宮,提點開元宮;往來於杭州、松江等地賣卜為生。晚年研習性命之學,明《正統道藏》收錄有他傳金月岩所編《紙舟先生金丹直指》十卷,八十六歲時羽化於杭州。黃公望幼時有神童之稱,稔經史,通音律,善散曲詩文,工書畫,尤以山水畫最精。其畫宗董源、巨然之法,得趙孟頫指點,晚年自成一家。他酷愛自然,常年雲遊于山水之間,「終日只在荒山亂石叢木深篠中坐。」飽覽山川自然之勝境,並且每出必「皮袋中置描筆在內,或於好景處,見樹怪異,便當模寫記之」。他的早期作品傳世極少,其時風格嚴謹,真實,細密,更重於形似。晚年作品追求神采、氣韻,將詩、書、畫融為一體,不重形似,多畫淺絳山水,筆法簡練精到,筆意深遠蒼茫,峰巒渾厚,氣勢雄秀。後人將他與吳鎮、王蒙、倪瓚合稱為「元四家」。他的作品很多,保存至今的有五十一件,其中有二十餘件流散在日本、美國、英國等地,另有一部分在台北故宮博物院。主要作品為:《溪山雨意圖》、《天池石壁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秩山幽敦圖》、《富春山居圖》等等。其中《富春山居圖》作於至正四年(1344),是其晚年的代表作。清時該圖歸宜興吳氏收藏時遭火焚,雖被搶出,卻已至殘。現在一部分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另一部分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其著作有《寫山水訣》。
趙友欽 (?—1368)元代著名丹士。字緣督,饒郡人。本宋宗室。精於天文經諱地理術數。從元道士張紫瓊(名模、字君范、號紫瓊真人)得金丹大道。又搜群書經傳力揚三教一家之旨。著有《仙佛同源》、《金丹問難》等丹書行世。後寓居衡陽,以金丹之道傳授上陽子陳致虛。為道教內丹北宗重要傳人之一。其時名士如宋濂、劉基、王煒等皆曾從其而學。事迹見《金仙大要列仙志》、《江西通志》、《續文獻通考》等。
戴起宗 元朝內丹家。力主陰陽雙修,考訂翁葆光《悟真篇注》,使之流布。撰有《紫陽真人悟真篇註疏》八卷。收入《道藏》。至順年問(1330一1332)作《<悟真篇>辨》,對內丹派源流作說明,認為張伯端傳法廣益子(劉永年),廣益子傳於翁葆光。
趙道一 元朝人。號全陽子。為浮雲山聖壽萬年宮道士,因感儒家有《資治通鑒》,佛家有《釋化通鑒》記載教門人物,因著《歷世真仙體道通鑒》五十三卷、《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篇》五卷、《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後集》六卷,收錄道教人物九百餘人。
丘玄清 (1327—1393) 元末明初富平(今屬陝西省)人。初從黃得禎出家為全真道士,洪武初年(1369),至武當山師禮張三丰真人,居五龍庵。後有司以玄清賢德,薦於朝廷,授以監察御史,轉太常卿。每遇大祀天地,上宿齋宮,或諮以雨晴事,奏對均有靈驗,上深敬重。平素《道德》、《黃庭》二經不輟於口。卒於洪武二十六年,享年六十七歲。
張三丰 元、明道士。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實,號玄玄子。由於他平時不修邊幅,人稱「張邋遢」。遼東懿州(今遼寧彰武西南)人。又傳為張天師後裔。傳說他體姿豐偉,大耳圓目,龜形鶴背,須髯如戟。一年四季,都只穿一件破衣,披一領蓑衣。一餐能食升米,或數月不食。能預知吉凶禍福,人以為神。終生浪遊,行無定止。曾在寶雞金台觀死而復活,道徒稱他為「陽神出遊」。多次往來武當山中,結草廬居住,修鍊丹道,並預言此山日後必定大興,囑其弟子「善守香火」。後入四川,在青城山和鶴鳴山中訪真攬勝。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撰《無根樹丹詞》,自題為「大元遺老張三丰自記於武當山天柱峰之草廬」。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使者四方尋訪他,競毫無蹤影。明成祖永樂年間(1403—1424年)大修武當山,專門為張三丰修建「遇真宮」,並數次遣使訪覓,也未遇見。明英宗天順三年(1459年),封為「通微顯化真人」。張三丰認為,自古道法流傳,分為正、邪二教。而儒、道、佛三教皆為正教,雖然創始人不同,但「修己利人,其趨一也」,因此「牟尼、孔、老皆名曰道」。他在《大道論》中說:「儒也者行道濟時者也,佛也者悟道覺人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也。」他主張修道者就是修「陰、陽、性、命」之道,「三教聖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他還認為,「玄學以功德為體,金丹為用,而後可以成仙」。這是張三丰內丹思想中的卓越之處。他的著作很多,清人李西月編有《
張中 元明道士。字景華,臨川人。號鐵冠道士。少讀書,應進士,舉不第,遂放情山水。嘗遇異人,授數術之學,禍福多奇中。為人狷介寡合,與人言稍涉倫理,輒亂以他語,類佯狂亂世者。生平好帶鐵冠,故號鐵冠子。明太祖朱元璋數次召見侍座,所言皆驗中。事迹見《明史·張中傳》、《江寧府志》、《江西通志》等。
明 朝
明 朝
朱權 (1378—1448) 明代道教學者、戲曲理論家、劇作家。善古琴。字癯仙,號涵虛子、丹丘先生。自號南極遐齡老人、大明奇士。朱元璋第十七子。年十五,封於大寧(今屬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稱寧王。朱棣迫其結夥,恃「靖難」之變有功,頗驕恣。年二十五,改封南昌。與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友善,拜之為師,研習道典,弘揚道教義理。曾於西山緱嶺(今屬南昌市)創建道觀與陵墓,成祖朱棣賜額「南極長生宮」。隱逸學道,托志沖舉。生平好宏裝風流,群書有秘本,莫不刊布之。著作有《漢唐秘史》等書數十種,自經子、九流、星曆、醫卜、黃老諸術皆具。並編有古琴曲集《神奇秘譜》和北曲譜及評論專者《太和正音譜》。所作雜劇今知有十二種,現存有《大羅天》、《私奔相如》兩種。道教專著有《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八卷,成書於正統九年,收入《續道藏》。其生平作品和論著多表現道教思想。卒謚獻,又稱寧獻王。
劉淵然 (
張宇初 (?—1410)道教第四十三代天師。字子牆,別號耆山。正常之子,幼時聰穎持重,長而學識淵博。洪武十三年(1380)授「正一嗣教道合無為闡祖光范大真人」,領道教事。二月,特召入朝,勉勵修節以格神明,誥封其母包氏為清虛沖素妙善玄君,命建齋設醮於(南京)紫金山和神樂觀。庚午年(1390)入覲,降敕重建大上清宮。洪武二十四年(1391)旨諭禁私出符篆,賜龍虎山天師正一玄壇印,以俾關防符籙,鎮護名山(見《皇明恩命世錄》)。建文時,一度受貶,遂於
鄉里黃箬峰下 (今龍虎山東南十里處)構峴泉精舍居之。明成祖朱棣即位,入賀至闕,賜以緡錢修葺大上清宮。永樂四年(1406)敕諭編修道書,命早完進來,以通類刊板。五年曾三次建齋篆於朝,帝有器物厚賜,並給驛券還山。六年、七年,兩次奉諭往武當山(今湖北均縣)尋訪張三丰。永樂八年羽化。藏蛻於峴泉。耆山公志於文二十餘,博通諸子之學。認為文之正氣乃三光五嶽之靈,「發而為文,文所以載道也,文著而後道明」。著作遺世者有《峴泉集》十二卷(見《道藏》,《四庫全書》錄為四卷),《道門十規》,《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通義》四卷,及詩文序論等文章,為方內方外之士所敬重。並擅畫墨竹,精於蘭蕙,兼長山水。曾畫《秋林平遠圖》,洪武三十一年(1398)所畫的《夏林清隱圖》軸傳世,現存日本。
任自垣 (?—1430) 明代道士。垣或作完,又名一愚,號蟾宇。南京鎮江府丹陽縣(今屬江蘇省)人。幼穎悟,讀書曉大義,出家三茅山元符宮,為道士,遂知名。成祖永樂九年(1411)授道錄司右正義,十一年,選授太和山玉虛宮提點。宣德三年(1428)升太常寺丞,提督太和山,並命為上清派第五十三代宗師。著有《太岳太和山志》十五卷。
邵以正 (?1462)號承康子,別號止止道人。雲南人。祖籍蘇州。為明初高道劉淵然弟子,劉淵然告老時向朝廷舉薦邵以正,召為道錄司左玄義,英宗正統(1436--1449)中,升遷為左正一,領京師道教事。代宗景泰(1450--1457)年間賜號,「悟元養素凝神沖默闡微振法通妙真人」。英宗復辟,邵以正上疏辭退,不允,詔以左正一間位,後第四十六代天師張元吉薦其戒行,英宗詔復真人號。曾敕命其督校《正統道藏》,天順三年(1459)慶成晏之,令其列二品班末,逝後,敕葬京城五華山。《明史》稱邵以正「廉靜謙謹,禮度雍容,縉伸咸重之」。著有《長春劉真人語錄》。其弟子知名者有喻道純。
張靜虛 (1432—?)明朝邳州(今江蘇徐州市)人。常坐以虎皮,有虎皮張真人之號。自幼好道術,遇異人授以北宋秘傳丹法,隱居於武當山,後傳丹法於弟子李虛庵。詳見《武當山志》。
趙真嵩 (?—1628)明朝山東琊琊人。原名得源,號復陽子。《太上律脈源流》載:年二十,精通經史,博覽道釋要典。年二十五歲,父母雙亡,遂棄家出遊武當。至茅山閱道籍。遇張靜定,慕其道德,遂請皈依。靜定乃改名為真嵩,授受戒旨,嘉靖二年(1523)至王屋山,精修法要,習大定三年,嗣是六通具足。崇禎元年(1628)傳其道與王平,乃返天台,旋入王屋山而終隱。是為龍門第六代律師。
沈靜圓 (?—1465)明朝江南句容人。祖籍太原。字哉生。原名旭,晚號頓空氏。幼時父母雙亡,扶柩歸葬山西,路遇天台山道士張靜定,語以要語,遂有出塵之志。《金蓋心燈》載:正統十三年(1448)出遊青城山,又遇張靜定,師事之,改名靜圓。景泰二年(1451)南行至天台,居桐柏山中。天順三年(1459)至金蓋山,居書隱樓,道價日盛,從學者日眾。成化元年(1465)春,遇華亭衛真定於語溪,遂攜至南宮,授以宗旨元脈,不久謝世。是為龍門第五代宗師。
邵元節 (1459—1539)龍虎山上清宮達觀院正一道士。字仲康,號雪崖,貴溪人(或謂安仁人)。幼年父母雙亡,遂於龍虎山上清宮達觀院出家為道士,師事範文泰得《龍圖規範》之秘。後又師事李伯芳,黃太初,盡得其術。嘉靖三年(1524)征入京,以「立教主靜」之說得世宗嘉納,嘉靖四年(1525)令拜雨雪,有驗。嘉靖五年(1526)命為致一真人,統轄京師朝天、顯靈、靈濟三宮,總領道教,賜給紫衣玉帶及金、玉、銀、象牙印章各一枚。從此,長居京師,經常奉詔禱祈雨雪,累獲加封受賞。嘉靖九年(1530)班二品,贈其父太常丞,母安人。十一年(1532)敕建真人府於城西,每年給祿米百石,撥校尉四十人供洒掃,賜莊田三十頃,蠲免其租。以孫邵啟南為太常丞,曾孫邵時雍為太
陶仲文 (1475—1560)原名典真。湖北黃岡人,曾受符水於湖北羅田萬玉山,與邵元節為友。少時為縣掾,喜好神仙方術。嘉靖中由黃梅縣吏為遼東庫大使,秩滿至京師,寓邵元節邸舍。由邵元節推薦入朝,以符水哩 劍,絕除宮中妖孽。得到世宗信任。嘉靖十八年 (1539),世宗南巡,陶仲文隨之,授「神霄保國宣教高士」,隨即又封為「神霄保國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領道教事,其子陶世同為太常丞,女婿吳浚,從孫良輔為太
孫玄清 (1497—1569)明朝青州府壽光縣人。又名祖孫。號海岳山人。《玄門必讀》載:自幼在嶗山明霞洞出家,師事李顯陀。後游鐵查山雲光洞,遇真人通源子授以五行升降天門運籌之法。年十九,即墨縣太和真人攜住黃石官,隱居苦煉二十餘年,道法大進。後遇張斗篷真人,共談修真口訣,遂豁然貫通。嘉靖三十七年(1558)至京師白雲觀坐缽堂。時值京師大旱,玄清求雨有效,賜封「護國天師左贊教主紫陽真人」。玄清本龍門派四代孫,後別立法派曰「金山派」,又因其在嶗山修真,亦名「嶗山派」。隆慶三年(1569)六月逝世。享年七十三。
陸西星 (1520—1606) 明代道士。字長庚,號潛虛。揚州興化(今屬江蘇)人。自幼聰穎,異於常人,「束髮受書,輒悟性與天道之旨」。及長,九次應鄉試,均未中。於是棄儒學道,訪遊仙鄉名山。數次遇異人,得受修道秘訣。自稱呂洞賓曾降臨他所居住的北海草堂,親授丹法,據此撰成《賓翁自記》與《道緣匯錄》。其丹法主張陰陽同類雙修,認為「男女陰陽之道,順之則生人,逆之則成丹」。並撰《七破論》,抨擊其它煉養方術。後世道士將他尊為內丹東--派之祖。著作有《金丹就正篇》一卷,《玄膚論》一卷,《老子道德經玄覽》等,收入《方壺外史》。晚年參禪學佛,又撰有《楞嚴述旨》十卷等。
伍守陽 (1573—1644)龍門派第八代宗師。字端陽。自號沖虛子。江西吉安市人。幼精性理,明佛三昧。及長,立志修道,不入仕籍,年二十遁入廬山,事曹常化(號還陽)、李泥丸二師。授以大丹秘訣、《東老遺書》以及五雷法,乃致於烹煉大丹。據稱:丹成而飛者五十七次。後經趙復陽點化,隱於王屋山。得遇王常月,授以三壇大戒,順治甲申羽化於武陵,著作有《天仙正理》、《仙佛合宗》。
白雲霽 明代道士。字明之,號在虛子。上元(今江蘇南京)人。天啟六年(1626年)撰成《道藏目錄詳註》四卷,記篇名、作者、卷數,間有解題數語,甚為簡略。
清 朝
清 朝
王常月 (?—1680) 明末清初道士。原名平,號昆陽子。山西長治人。曾在王屋山由全真教龍門派六祖趙復陽授以戒律。後又在九宮山受「天仙大戒」。清順治十三年(1656),奉旨在白雲觀主講道法,前後受賜紫衣三次。並在江浙和湖北武當傳「三堂大戒」,分為「初真」、「中極」、「天仙」三等。康熙十九年,傳衣缽於弟子譚守試而卒。康熙四十五年(1706)賜號「抱一高士」。著有《龍門心法》(又名《碧苑壇經》)等。
施道淵 (? —1678)清初道士。字亮生。吳縣橫山人。母胎茹素,少投朝真觀。年十七,禮龍虎山徐堪凝,學五雷法。順治戊子(1648)築室吳山修鍊。庚寅(1650)主持穹窿山,建殿二十餘座,嗣漢真人張洪任請額,賜名上真,並賜道淵養元抱一宣教演化之號。郡中圓妙觀大殿傾圯,時有魯芳矢募未就,延請道淵,三、四年間,三清殿落成。隨建雷祖殿、山門、露台及彌羅閣等。平生黃籙齋醮及諸方建造,所費不下十餘萬,分文無私蓄。康熙十五年(1676),裕親王延建大醮,賜匾額三,一曰道士,二曰東來紫氣,三曰山水清音,並法衣二襲、令牌、玉印、旗、劍等。十七年,圓妙觀祈雨,九晝夜畢,沐浴趺坐,說偈曰:「遲鈍又遲邁,倏登未際界,唯我識其宗,哂伊守否泰。」擲筆而逝。
李西月 清朝四川樂山人。本名李平權,號涵虛、又號長乙山人。少時從學於李嘉秀九峰書院。及長,自稱遇張三丰,得授秘傳丹法。後又稱峨眉山遇呂洞賓,得鍾呂金丹真髓。修鍊積年,遂創內丹道西派。著述甚豐,有《三豐秘旨》、《道竅談》、《無根樹註解》、《後天串述》、《太上十三經註解》、《海山奇遇》等,另重新編輯刊行《
陶素耜 清朝會稽 (今屬浙江省)人。原名式玉,自號存存子,通微道人、清凈心居士。少時雲遊天下,參訪師侶,遇道人授以修鍊秘法,乃一心皈道,研習丹法要旨。後編撰《道言五種》行世。
朱元育 清人。號雲陽道人。師事北宗張碧虛,習清靜丹法。又參以南宗功訣,自是道業精進。博學好讀,廣徵博引諸家之說,撰著《悟真篇闡幽》、《周易參同契闡幽》行世。
薛陽桂 清朝吳中(今屬浙江省)人。字心香。師事金蓋山閔一得,得北宗龍門派丹法秘旨。著作《金仙直指性命真源》、《梅華問答編》。
張清夜 ( 1676-1763)清初長洲(今屬江蘇蘇州)人。初名尊,字子還,號自牧道人。少為諸生,後游武當山,從余太源真人為道士。雍正元年入蜀,七年主武侯祠事。乾隆八年成都令夏紹重修青羊宮,清夜薦徒弟汪一萃主宮事。十年在青羊宮內創懸鐘板,接待十方道眾,成為道教一大叢林。十一年作《玄門戒白》,認為:「大道出於綱常,綱常外無大道」,「孝悌忠信,為三教之主宰}禮義廉恥,實列聖之綱維」。提倡三教融一。認為「道德五千言,總以清靜為宗;金丹四百字,惟期守真是務」,十九年(1754)又作《陰符發秘》,闡述道教南宗丹法理論。此書舊無刻本,蒙文通氏據手抄本和羅氏觀妙齋聚珍本整理校正。著作尚有《潭東集》。
婁近垣 (1689—1776)清代道士。字三臣,號郎齋,又號上清外史。松江婁縣(今上海市松江縣境)人。幼年出家學道,在龍虎山拜周大經為師。雍正五年(1727年)隨五十五代天師張錫麟例覲入京。雍正八年(1730年),授龍虎山提點、欽安殿住持,十一年(1733年)封為「妙正真人」。乾隆時封為通議大夫。著有《重修龍虎山志》十六卷、《南華經注》一卷、《妙正真人語錄》一卷等。
劉一明 (1734—1821)清代道士。號悟元子。別號素樸散人。山西曲沃(今山西聞喜縣東北)。曾潛心修道,遇龕谷老人、仙留丈人傳授秘訣,方悟丹道奧秘。長期居住甘肅蘭卅棲雲山,設壇傳教,著書立說,成為清朝乾嘉時期全真教龍門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深研三教經典,尤好《易》理,兼通醫術。認為「《易》非卜筮鍊度之書,實皆曩理盡性至命之學也」。主張「丹道即《易》道,聖道即仙道」。將儒家《易》理與道教丹法相結合。他著作甚多,有《易理闡真》、《孔易闡真》、《參同契經文直指》、《敲爻歌直解》、《陰符經注》、《道德經會要》、《悟道錄》、《修真九要》等二十多種。民國初年匯刻成集,稱《道書十二種》。
柳華陽 (1736--?)清代洪都(今江西南昌市)人,據《慧命經·序》稱,自幼好佛,出家為僧人。後遇伍沖虛真人及壺雲大師,傳以金丹大道秘訣,遂改入道門,修鍊丹道。著《金仙證論》、《慧命經》,論述丹法要旨及修鍊體會。丹法與伍守陽相承,後世稱伍柳仙宗派。
閔一得 (1758—1836)清代道士。初名苕鼻,字補之,一字小艮,道號懶雲。世為吳興(今屬浙江省)望族。父大夏,舉於鄉,授河南息縣令,尋改教諭餘杭。生時,父夢羽服者至,曰:余具懶雲也。故別署懶雲子。幼聰穎而體弱,九歲猶艱於行。從群兒嬉,墮井中,若有掖之出者。謁高東籬於桐柏山習導引術,遂皈全真龍門派,名一得,未幾疾愈,氣漸充。歸讀書千數百卷,洞極理要,不為應舉業。承父命入貲選雲南州司馬,尋丁父憂,歸不復仕。東籬既羽化,從東籬高弟沈輕雲問業。輕雲卒,出遊吳楚燕趙,先後遇金懷懷、白馬李、李蓬頭等龍門道者,相往複復,講論多所契合,當代名公卿爭推重焉。晚隱縣之金蓋山,山故有道棲息之所,拓地立樓觀堂廡,學者日聚,誘掖獎勸弗少倦。年七址,精力完固,啐然有壯容。嘗冬月遇一故人,衣薄見寒色,解身上裘衣之。族中停柩十數,貧不能舉,為擇地營葬。時艮父方在任所,夢衣冠者數輩,躇階肅謝,
傅金銓 清東派內丹家。號濟一子。修持陰陽雙修丹法多年,著作甚多,有《入葯鏡注》、《天仙正理讀法點睛》、《道書試金石》、《道書一貫真機易簡錄》、《新刻道書椎陽經附集》、《鼎器歌》、《呂祖沁園春注》、《真經歌》、《採金歌》、《心學》、《赤水吟》、《杯溪集》、《性天正鵠》、《新刻道書五篇注》、《丹經示讀》、《金丹真傳頂批》、《康節邵子詩注》等。其《呂祖心法五篇注·序》對東派思想概括為:「真鉛無鉛,真汞無汞,玄關無關,子時非子。」又曰:「彼我妙用之機,鼎爐葯火之秘,效男女而生成,依世法而出世法,結同心為輔,覓巨室而圖,選丹房,置鼎器,豈清靜而能為者哉 ?」「更要鑄神劍,三年煉已成,念正情定極,臨爐不動神。」這些論述對東派陰陽雙修理論有重要貢獻。
黃裳 字元吉,清末著名內丹學家。江西豐城人。生卒年不詳。於道光、咸豐年間雲遊至四川自流井(今屬自貢)地區,為當地好道之士所挽留,設樂育堂講授內丹訣法,十餘年後解館離去,不知所終。其講道的內容,保存在《樂育堂語錄》(收入《藏外道書》第 25 冊)、《道德經注釋》(又名《道德經講義》)、《道門語要》(收入《藏外道書》第 26 冊)等著作中。其丹法以 「 玄關一竅 」 為核心,以儒道融通為特徵,深入淺出,頗受當代學者重視。
高仁峒 (1840—?)龍門派二十代傳戒律師。法名明峒,字雲溪,號壽山子。世居任城(今屬山東)。年十六父母棄世。出家雲蒙山,皈依李真人門下。居五載,辭師雲遊訪道,曾三上嶗山。同治庚午(1870),來京受戒於張園璇門下。後從傳戒於關東、陝西等省。光緒二年(1876),還京居於西山聖米石塘山。三年(1877)移居白雲觀。同年推任白雲觀監院。時年37歲。後繼任方丈,維持觀務,經營有方,百廢俱興。又輕財樂施,性喜交遊。大夫卿相,車馬相訪。一時名盛。八年(1882),開壇演戒百日,求戒者四百餘人。著有《雲水集》。
近 代
近 現 代
劉名瑞 (1839—1933) 順天府宛平縣人。字琇峰,號盼蟾子,別號敲蹻道人。《南無道派宗譜》載:名瑞自幼疾病纏身,家運坎坷。弱冠,父母雙亡,自竭苦志。及壯歲,參入軍伍。因軍功,職賞部廳隊官。因公務至江南沛縣,遇友人,賜以丹經,因感嘆世事浮沉,遂棄職歸山,隱遁玄門,皈依南無派。著有《敲蹻洞章》、《盤熻易考》、《道源精微》,力主三教貫通之學。光緒二十六年(1900)後隱居於京東次渠村,滅跡藏形,絕無知者。享年九十三。為南無派第二十代宗師。
陳攖寧 道號「圓頓子」,生於清光緒六年(1880年)。祖籍安徽懷寧,世居安慶蘇家巷。幼承家學,熟讀儒典。十歲讀《神仙傳》,即萌生學仙之念。稍長,考中秀才。因患癆疾,從叔祖學醫,同時試做仙道工夫,逐漸恢復健康。1905年考人安徽高等法政學堂,兩年後癆疾複發而輟學。19()8年起,為了學習養生方法,他離開家庭四處求師,得到一些丹法口訣,然未遇深諳丹道之鍊師,悵然而返。1912至1914年,住在姊丈喬種珊家,日往上海白雲觀通讀《道藏》,遂探得道教丹術之底蘊。為了有所比較,他又去杭州海潮寺華嚴大學閱讀佛經。旋赴北京,尋訪高道,未遇。1916年陳攖寧由京返滬,與西醫師昊彝珠結婚,夫妻二人在上海民國路自設診所行醫。1922年至1932年,陳攖寧與同志數人在家中進行了數百次外丹試驗,終因軍閥混戰和日寇侵滬受到破壞,未獲最後成功。1933年,
易心瑩
——著名道教學者,第一、二屆中國道協副會長
易心瑩,道號理倫,俗名良德,字綜乾。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
易心瑩深好典籍,廣蓄道書,今天師洞所藏《正統道藏》、《二十四史》、《道藏輯要》、《太平御覽》、《太平廣記》及諸子百家、搜神志怪、稗官小說等罕見書籍甚豐,多為其平日節衣縮食所購進庋藏,以供閱覽。他耕讀之餘,還曾先後往來三台、潼川、大足各地,考察蜀中道教歷史遺迹,以增閱歷。尤虛心求教於並世學者,如上海《揚善半月刊》、《仙道月報》主編、著名仙道養生學
1942年7月,天師洞監院彭椿仙羽化,易心瑩繼任監院,以後便一直一方面率道眾致力農業生產,一方面從事道教義理研究,成績斐然,在四川及全國道教界中聲譽甚高。新中國建立後,易心瑩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走社會主義道路。1953年當選為灌縣人民代表會議代表,1954年當選為縣人大代表及縣政協委員。1956年赴北京參與籌備成立中國道教協會,同年併當選為四川省人民政協委員。1957年4月赴北京參加第一屆全國道教徒代表會議,當選為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兼副秘書長,講學於中國道教協會所辦之道教徒學習班。1961年連選為第二屆中國道協副會長,1962年又當選為四川省道教協會會長。
易心瑩自建國以來,榮膺多職,激發其志趣,益奮力撰述,其編纂之《四川省道教史》,廣徵博採,反覆易稿,多次請教
易心瑩平日束身儉樸,他擔任中國道協副會長後,薪資較為寬裕,但他卻不改常態,欣然與觀中道眾同甘共苦,堅持勞作。中國道協曾多次請他留住北京白雲觀,但他均推辭不就,仍回山常住。「文革」期間,所謂「破四舊」之風猖獗,心瑩深慮觀中之寶貴文物被毀,乃率眾費時數日夜,竭力將觀中所有文字處皆用紙裱糊覆蓋,並大書「革命口號」以為掩飾。及「紅衛兵」洶洶衝來,亦未敢扯毀「革命口號」而砸毀文物,相繼悻悻離去。如今青城山所有宮觀之文物完好,實易心瑩道長巧計掩護之功也。
(據青城山李啟明居士撰《易心瑩傳》修改補充)
岳崇岱
——瀋陽太清宮方丈、第一屆中國道協會長
岳崇岱,道號東樵子,俗名岳雲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生於山東省壽光縣城西大化庄。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山東壽光遭災,全家逃荒到遼寧建平縣公營子,以務農為生。10歲至19歲(1898——1901年)隨祖父邊讀書邊種地。24歲前曾在建平縣小東經度日。每感時世艱難,屢遭磨難,遂生脫塵絕俗之念。1912年毅然赴遼寧閭山聖清宮出家修道。曾參訪東北名山宮觀越兩年,復返閭山聖清宮,率道眾植果樹,事稼穡。1920年到瀋陽太清宮常住,被推選為太清宮知客,後任監院。岳崇岱力主道眾自食其力,且深諳農事,曾率太清宮道眾在瀋陽城東張宮屯地莊子耕耘土地達14年之久。1939年曾被推選為偽滿道教總會常任理事。1944年再返閭山聖清宮清修四年,後到北京白雲觀參訪。解放前返瀋陽太清宮。1949年瀋陽解放,經道眾推選任瀋陽太清宮方丈,成為道教全真龍門派正宗第廿六代法嗣。在黨和政府的宗教信仰政策下,岳崇岱主張道教界應修持與勞動生產兩不誤,一方面過正常宗教生活,一方面應自食其力,積極開展自養。他倡議並帶動道眾辦了紙匣工廠,組織道眾從事生產勞動。他擁護黨和政府,經常組織道眾學習政府公布的方針政策,並組織讀報了解國家時事,以適應社會主義新形勢。
岳崇岱喜讀書,好學不倦,精研道經,且識整體,顧大局,是愛國愛教的典範。他遇事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積極鼓勵道眾為社會主義建設出力。太清宮的道眾都贊他辦事幹練,平易近人,生活儉樸,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惟靠廟內衣枬費維持生活,不搞特殊。由於岳崇岱方丈道德高尚,博學多能,深得全國道教界人士的崇欽。1956年夏,岳方丈有鑒於我國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皆建立了全國性愛國宗教團體,惟道教仍如一盤散沙,未建立全國性愛國宗教團體,乃與全國各地區道教界知名人士聯絡,倡議建立中國道教協會。得到各宗派、各名山宮觀知名人士贊同後,於
1957年4月中旬中國道教界第一次代表會議在北京召開,
張恩溥
——天師道第六十三代「天師」
張恩溥,字鶴琴,號瑞齡,譜名道生 (又名岩生),生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為天師道第六十二代天師張元旭(字曉初)之長子。幼讀詩書五經,誦習道教經典,並習道教之齋醮、符籙,1924年嗣掌天師道之玉印、法劍,道教界按傳統習俗稱之為第六十三代天師,住江西貴溪上清鎮祖傳之「嗣漢天師府」,在名義上為當時天師道(亦稱道教正一派)之首領。曾在上海、蘇州一帶開展道教教務活動,抗戰期間退隱於龍虎山。1946年冬,張恩溥在上海倡議成立上海市道教會。標榜以「宗教為重,團結為重」,提出先產生地方性道教會,然後再組織全國性道教會的方案。其意圖在於鞏固其「襲封嗣漢天師」的地位,擴大道教的社會影響。張恩溥依靠上海玉皇山福星觀分院住持李理山道長的經濟和人力支持,依靠當時上海民政局長張曉松在政治上的幫助,於1947年成立了以李理山為會長的上海市道教會,該會以「研究玄學,闡揚教義,刷新教務,聯絡道友感情,發展宗教事業」為宗旨。1947年4月間,該會在張恩溥授意下曾印發由
李理山
——杭州玉皇山福星觀監院
李理山,江蘇鎮江人,生於清同治十二(1873年)。自幼在杭州玉皇山福星觀拜師出家,道號紫東。玉皇山福星觀是道教全真派在江南五省(蘇、浙、皖、贛、閩)的第一座「子孫叢林」,香火旺盛,遠近聞名。李理山自幼在此名山宮觀中讀經習武、陶冶性情。他既精道教齋醮科儀,且精道教內家拳技,體魄矯健,神態沉肅堅毅。為人清高洒脫,修道嚴守規戒;辦事果敢公道,剛直不阿;富有正義感和民族自尊心。由於他才華出眾、辦事果斷,在青年時代就成了福星觀的當家。他帶領道眾在山上植樹造林,修建宮觀殿堂。並挖掘了「天乙池」,開闢了「紫來洞」,使玉皇山成為滿山蔥翠、殿宇莊嚴的洞天福地。由於福星觀聲譽日高,李理山在江南道教界中也成了赫赫有名的人物。據傳,在國民黨政府統治時期,他與江西龍虎山天師道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齊名於江南。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日本侵略者大肆進犯我神聖國土,瘋狂屠殺我中國人民。不久,杭州淪於日寇鐵蹄踐踏之下。李理山看到日寇殺人放火,奸淫擄掠,錢塘江邊南星橋一帶,房屋全部燒毀,只剩一片廢墟。江邊的老百姓,無衣無食,扶老攜幼,掙扎在死亡線上,流亡逃難。真是哀鴻遍野,處處狼煙。李理山道長義憤填膺,熱血沸騰,再也不能潛修於靜室。出於民族自尊心與愛國感情,他毅然決定,停止了宮觀宗教活動,帶領道眾全力投入抗日救亡的工作。他敞開了紫來洞道院,收容了一千七百多名上山逃難的難民。猶恐居住不下,又發動道俗群眾一百數十人砍倒山上的毛竹與樹木,緊急搭建起幾十間茅棚,讓難民棲身安定下來。這許多難民,一日三餐,吃飯用糧的數字很大。坐吃山空,玉皇山的存糧很快便顆粒無存,眼看要斷炊了。李理山不畏困難冒險下山,通過日寇層層的封鎖,到杭州市去找當時的慈善團體「國際紅十字會」請求支援。該會派人了解山上處境困難,同意供給糧食。李理山又組織人力下山運糧,要通過日寇的崗哨關卡,困難重重。有的被查出,日寇說是給山中抗日游擊隊偷運糧食,人被折磨,糧食也被搶去。李理山設法請「紅十字會」出面打交道、開證明,還要巧作掩護,才能把救濟糧送上山。有時是糧食上了山,而他卻是空腹回到觀中。雖然如此艱難、危險,而他依然認為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山上香火既停,香資功德收入斷絕,這近兩千難民的生活,經濟支出浩大,漸漸難以為繼。李理山道長派了他的徒弟呂宗安前往上海,利用「租界」的偏安,在武定路創建了玉皇山福星觀上海分院。巧逢香火鼎盛,得到的宗教收入就送回杭州供給山上的難民生活開支。這樣共維持了一年多的時間。後來杭州的戰爭逐漸平息下來,難民也紛紛下山謀生,人數漸次減少,玉皇山的難民收容所才告結束。李理山道長愛國愛民、濟人之難的高尚品德,在這一時期表現最為鮮明卓越,因而他在道教界及民間也更受尊敬。
多年來,道教界中人多把李理山描述為江南武林儀義。說他不畏權貴,慷慨仗義,武功超群。在宮觀生活中,他律己嚴,對人亦嚴,道眾日事誦經習武,不準稍越規範。在江南道教界,他與張恩溥分別為全真與正一兩大道派的領袖人物,解放前兩人曾多次協議建立統一的、全國性的道教組織,但總因時局動蕩與兩派意見不一而未果。1949年杭州解放時,李理山時年已76歲。因壞人誣陷,
(據呂宗安(回憶抗日戰爭期間玉皇山紫來洞改作難民所的經過》及閔智亭道長所述李理山生平編寫)
彭椿仙
——成都青城山常道觀監院
彭椿仙,又名至周,貴州省畢節縣人,生於1883年(清光緒九年)。少年起即學習儒業,熟讀四書五經及諸子百家著述。20歲時棄文學武,考入雲南講武堂學習軍事。畢業後因不滿清廷腐敗,不願為之效力,遂由滇入蜀,到成都灌縣青城山常道觀請求出家入道(當時常道觀監院為何元清道長),拜程明星道長為師傅,為全真派道士。彭椿仙學道刻苦,辛勤勞作,待人誠懇,持戒精嚴,深為道眾所敬重,三年後即被道眾推選為常道觀住持。20世紀初,張之洞(1837——1909年)提倡沒收各地佛寺道觀財產,用以興辦學校,謂之為「廟產興學」。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四川布政使兼勸業道周善培提倡栽桑養蠶,特在其創辦的四川省農政學堂設蠶別科,又立方外班。規定凡就學之和尚、道士,其寺廟宮觀可保留作栽桑基地。在這樣的情勢下,彭椿仙為了保住廟產,毅然親自去成都白塔寺側的農政學堂學習栽桑養蠶技術。三年後畢業,回到青城山帶領道眾栽桑養蠶、種茶植樹。今青城山牌坊崗及常道觀山門道旁之參天杉樹,即當年彭椿仙道長之所栽植。「青城天下幽」,從此更為聞名。1919年四川省長楊庶堪為表彰彭椿仙的道行與業跡,特書「道在養生」匾額,刻石立於常道觀後。旋因軍閥混戰,搶奪寺廟宮觀財產以充軍費,道眾憤與抗爭,公推彭椿仙等人赴成都告狀,這便觸怒了地方軍閥,施暴迫害,不得已逃出四川,避難雲遊。足跡遍三山五嶽,行蹤歷武當太和。當他參訪至武當山紫霄宮、太和宮時,見武當宮觀建築之雄偉,因而念及青城山宮觀之頹敗,遂毅然返川,策劃籌措,矢志要復興青城山道場,擴建常道觀殿宇。為了擴建工程,他親率道眾和工匠去數十里外的丈人山採運石條。從1919年至1941年,經他日夜苦心經營,修建了齋堂、西廊、補茸樓,重修了三清大殿、飲霞山房、銀杏閣、靈祖殿、黃帝殿、青龍殿、白虎殿、山門及觀內的石階石壁、海漫石欄,以及東客堂、長嘯樓、祖堂、迎曦樓等。工程綿延22個春秋,資金缺乏,有人建議向社會募緣集資,但彭椿仙堅決主張自力更生。他說:「我們出家人,若依賴外人出資修建宮觀,他日人來觀中,則不敢怠慢,使吾徒皆為彼子孫奴役,不如出我道友私蓄,集腑成裘,也是我們以觀為家的宗旨。」道友們深感其言之懇切,於是盡出觀中之存蓄及個人之資金,以供工程之需。竣工後,在山門側石上刊刻:「本洞並無道眾在外募化」。此舉為道教宮觀樹立了自力更生、勤儉建觀的好風氣。他還儘力為青城山修路架橋,用建設道觀剩下的樹皮邊料,沿丹梯鳥道修建亭榭,供香客、遊人小坐休息,憑欄遠眺,還可暫避雨雪。這些點綴在清流翠嶺中的古樸亭閣,為青城美景增色不少。彭椿仙還儘力造福鄉里,為附近山區兒童興辦學校。今青城山第一小學和第二小學,皆為當年所興辦。抗日戰爭時期,彭椿仙還從道觀收人中提出一部分,幫助當地抗日戰士家屬,使前方將士安心抗日。
彭椿仙為人心地善良、艱苦樸素,好讀書且樂於助人,素為中國道教界所景仰,視為楷模。他於
(據成都李豫川《彭椿仙道長生平漫談》改寫)
蔣宗瀚
——北京白雲觀方丈、中國道協副會長
蔣宗瀚,字宣富,號得舒,道號清容子。浙江省黃岩市頭陀區長潭鄉前蔣村後窯人,生於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
1962年中國道教協會召開第二次全國道教徒代表會議,蔣宗瀚當選為常務理事和副會長。同年秋,經中國道協第二屆常務理事會決定,恭請蔣宗瀚道長來京協助陳攖寧會長主持中國道協工作,兼任北京白雲觀方丈。蔣宗瀚信仰虔誠,頗有振興道教之志,毅然應請來京,放棄中醫教授職務而改事道教教務。他一方面主持中國道協所辦道教徒進修班的教學工作,一方面領導白雲觀民主管理小組管理白雲觀教務,此外還接待中外著名人士來訪和列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參政議政。當時他雖然深居道觀,已不業中醫,但慕名遠道來京求治者依然不少,蔣方丈均盡量安排時間,精心給予治療。1965年以後,國內強調階級鬥爭及改造世界觀的政治氣溫日高,他內心頗有所不安,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亦頗生疑慮。1966年以母病乏人照顧為由,向中國道協請求離京還鄉,經同意後返回黃岩縣。該地縣第二人民醫院(即今椒江市人民醫院)聞訊後即聘請他參加醫療工作,並任副院長職務。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他遭受衝擊。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後,黨和政府認真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愛國宗教界人士得以重見天日。蔣宗瀚抱著暮年羸弱之軀,又重返醫生崗位,堅持為群眾治病。他從12歲起立志學醫救人,直到
蔣方丈事親至孝,在母親身邊時,恭敬順從,伺候周到,有事外出,亦必雇請一老婆婆與年邁的慈母為伴並照料生活,久而久之,鄉鄰皆譽蔣方丈為孝子。他一生自奉儉樸,布衣素食,但對人則十分慷慨,接濟貧困,從不吝惜,特別是為貧困者支付藥費乃是常有的事。他臨終時僅存有三百多元工資,囑咐門徒用這點錢為其營葬,不要給工作單位增添麻煩。他一生嚴於律己,謙謹做人,一生為人做好事,品德高尚。
他晚年亦積极參与社會活動,曾當選為縣人民代表、浙江省政協委員。
蔣宗瀚方丈一生除潛心修道外,對醫藥學精心研究和實踐,建樹頗多,畢生為群眾解除疾苦,積累了豐富的寶貴經驗,其手稿在十年浩劫中損失不少,僅存殘稿,他也未來得及整理便仙逝。據說,尚存者有《針灸講義》手稿及《醫客筆錄》等,希望其門人整理、繼承,造福人民,以慰蔣方丈之仙靈。
王理仙
——北京白雲觀方丈、傳戒律師
王理仙,全真派高道,北京白雲觀第二十二代方丈,傳戒律師。王方丈為東北吉林省懷德縣泰家屯人,生於1913年。11歲時入私塾習儒業,讀書六年。一兄一妹,父母勞累早逝,其長兄早已自立另居,王理仙靠勞動謀生並撫養幼妹。24歲時,妹嫁,王理仙無意隨俗浮沉,投奔懷德縣楊大城子無量宮出家修道。師爺為王明露道長,師父趙至善道長。入道出家八年後(1943年),適逢瀋陽太清宮金崇澤方丈在黑龍江雙城縣無量觀開壇傳戒,戒期一百天,他入壇受戒為「天字第一號」戒子。獲戒後,雲遊參訪天下名山企覓高師以探奧道。他一篋一缽一笠一衲,踏遍萬水千山,堅心求道。大自然陶冶了他的真朴之性,遇名師指點而使他道行精進,成為一位有道教學識、有高尚道德、有修持成就的全真道士。1952年遊方至西安八仙宮常住,一邊修持,一邊參加該觀農業生產勞動。1962年被選拔參加中國道教協會首屆道教徒進修班學習,曾受業於蔣宗瀚、黎遇航等道長,並曾受當時任中國道協會長的陳攖寧先生的薰陶。1965年進修班結業後,仍回西安八仙宮常住。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道教受到猛烈衝擊,八仙宮部分被砸毀,部分被佔住,道士被強迫遣散。王理仙處此逆境,內心焦灼而又惶惑,但他堅持信仰,以廟為家,雖受迫害亦不離廟,最後佔用八仙宮的工廠也只得留下他,作「看門」使用,給他起碼的生活費用。王道長只求能棲身道觀,雖簞食瓢飲,安之若素。他為人沉默寡言,神情慈祥溫和、和光同塵,與人無爭,「看門」則盡其職守,閑暇則手不釋卷,故而在十年動亂中他也還能僥倖平安度過。1980年黨和政府貫徹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西安八仙宮依然由道教界收回管理,原觀中道眾陸續返回八仙宮,推選王理化道長為監院。同年五月,他出席中國道教協會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第三屆理事會常務理事。西安八仙宮當時已殘破不堪,百廢待興,百事待舉。他帶領全觀道眾一方面組織勞動自養,一方面依靠地方政府資助修繕八仙宮這一古建築。1984年9月,他與陝西六大宮觀(華山道院、八仙宮、樓觀台、佳縣白雲觀、戶縣重陽宮、龍門洞)的負責人共同籌備成立陝西省道教協會,被推選為籌備組組長。1986年冬,陝西省道教協會成立,他以年邁隱退,只擔任名譽會長。同年,他推舉閔智亭道長擔任八仙宮監院,自己只是協理廟務,頤養晚年,日以讀書、靜修為樂。1989年11月10日(農曆十月十三日),道教全真第一叢林——龍門祖庭北京白雲觀舉辦已中輟六十多年的傳統授戒儀典。事前,1988年中國道協理事會便決議恭請王理仙道長開座為白雲觀第二十二代方丈。這次戒期20天,受戒弟子75人。王理仙方丈神態慈祥,細為受戒弟子說戒並發予戒牒。他成了全真道教授戒盛典的中興者,是白雲觀法統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他告誡受戒弟子要「愛國愛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1992年3月,中國道協召開第五次代表會議,他被敦聘為名譽理事。1995年仙逝於西安八仙宮。
(據士鴻《訪北京白雲觀方丈王理仙》
及筆者對王理仙的了解編寫)
傅圓天
——中國道協會長、成都市道協會長、青城山道協會長
傅圓天,道教全真龍門派大師。四川省簡陽市九龍場人,1925年農曆五月間出生於一貧苦農民家庭。父母皆信仰道教。1946年因家庭衣食艱難,且體弱多病,年及弱冠的傅圓天便投奔成都灌縣水磨鄉黃龍觀出家,師傅張永平道長,從此成為全真龍門派道±。在家時曾上過幾天私塾,不過略識文字,入觀學道後,始因習經而刻苦學習文化。對道教聖典《道德經》有較深研究,不僅能背誦,且能用道教義理詳解全文,依旨修持。凡與他討論《道德經》者,莫不讚佩他的宏論博識及弘揚道教之卓絕精神。1955年到青城山常道觀參拜易心瑩大師,見易大師道德高尚、學識淵博,乃留居常道觀,聆教於易大師。不久因青城山上清宮缺人管理,易大師派傅前往。他到上清宮後,響應人民政府鼓勵道教界參加祖國建設的號召,組織道眾在山上種茶、種莊稼,積極從事勞動生產。他為人勤奮質樸,公正無私,工作和勞動總是事事帶頭苦幹,而且是遇事都要想辦法辦好。因此他在上清宮聲譽日著,1964年被道眾推舉成了上清宮的當家。青城山實行人民公社化,他被選為青城山道教大隊副隊長兼會計,白天做農活,夜晚理賬目,還要管理上清宮的廟務。他任勞任怨,從不挑輕棄重,上侍奉老道長,下教育年輕道徒,重任一身,辛勤奮鬥。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道教受衝擊,雖位於青城山頂峰之上清宮,亦未能夠避免打砸搶抄。傅圓天對此混亂局面,大惑不解。「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道德經》第七十四章句),他將生死置之度外,接易心瑩大師居上清宮,親自奉養,每日仍率道眾勞動,盡心維護古道觀。在動亂年月,他將道家秘傳之彌猴桃素酒配方,反覆勾兌實驗,終於掌握了製作「道家洞天乳酒」的方法與技能。為謀道眾生計,他開始設廠製作。豈知剛有經濟效益,便引起某些人眼紅,悍然以公社名義平調歸「公」,將傅圓天排擠出廠。傅圓天亦一笑置之,依然率道眾務農。乳酒廠終因強佔者不知製作秘方,且不善經營,不久虧損倒閉。1975年,灌縣文物管理所竟然接管青城山全部道教宮觀,沒收廟產及道士私人錢財(如易心瑩大師私人儲蓄亦被沒收),經書、法器等等皆一概被沒收,還要住廟道眾向他們交房租,要道眾用高價向他們購買信徒所上之神燈油,道眾敢怒不敢言。造成經堂沉寂、鐘鼓無聲,青城山道教儼然是已被消滅了。易心瑩大師悲憤而死。傅圓天心情鬱悶,但他仍以堅強的毅力,忍辱負重,帶著道眾砍樵謀生。1978年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和政府撥亂反正,認真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青城山道教界才得以重見天日。傅圓天從頭開始奮力為恢復青城山道教宮觀之原貌而奔忙。他帶領全山道眾下山挑糧,開辦為香客、旅遊服務的餐館,營薄利以解決全山一百多道眾的最低生活問題,進而又多方籌募資金,維修危舊廟宇殿堂,還重新籌辦道家洞天乳酒廠。在宗教政策尚未能全面落實和廟宇耕地等沒有收回之前,他就使全山常住道眾安定下來。1980年,青城山道教協會成立,眾望所歸,傅圓天當選為會長,併兼任常道觀監院。接著,他又當選為中國道協常務理事、成都市道協會長、灌縣政協副主席、成都市政協常委、四川省政協常委。他既要負責青城山七座宮觀(即建福宮、常道觀、祖師殿、朝陽洞、上清宮、圓明宮、玉清宮)、兩個工廠(洞天乳酒廠和茶廠)的經營管理事務,還要兼顧新津老君山、大邑鶴鳴山、彭縣葛仙山、彭縣丹鼎山、成都青羊宮、灌縣二王廟等地的道教教務,又要定期出席中國道協的會務會議及縣、市、省政協的參政議政會議。1985年,青城山青龍崗洞天貢茶廠和響水洞洞天乳酒廠正式投產(乳酒廠於1982年籌建,1983年試產,傅圓天試製成功,四川省政府授予重大科技成果獎)。在整個興建過程中,傅圓天都是同道眾一起勞動,同甘共苦。1985年夏,青城山丈人峰頂岩石崩塌,砸碎了通往上清宮的半山亭,打傷了遊客,而峰頂岩石更是時時有下墜的危險。傅圓天為過往行人擔心,他主動與當地生產隊協商立即改道,新修一道以避過危險的坡坎。他向道眾說明,修橋鋪路,多做善事,是出家人的本分。道眾一致贊同他的意見,節衣縮食擔負起了修路所需的人力和財力。修好了新路,保證了行人的安全,大家都感謝青城山道眾熱心公益事業的慈善心腸,而傅圓天一向都認為這是義不容辭的事。隨著青城山道教界所經營的勞動生產事業的迅速發展,經濟條件逐漸好轉,在傅圓天的倡議和領導下,分期分片維修青城山宮觀、山道、路亭;開辦為旅遊服務的商業網點;開辦礦泉汽水廠;開辦以愛國愛教為宗旨的道教學校,培養青年道教徒。他還東奔西走,積極協助政府貫徹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成立地方道協組織,加強宮觀管理,恢復正常宗教活動,維護道教界合法權益等等,他無不儘力而為,任勞任怨。
他自從出家以來,嚴守規戒,被全真道徒奉為楷模。自1980年以後,儘管他地位高了,宮觀經濟也寬裕了,但他卻依然生活儉樸,睡在他那個小寮房,一日三餐素食,保持換洗兩身道袍而已。雖年逾花甲,仍然操勞於教務,奔走于山上山下。生病了,躺在床上也在考慮安排教務,生活盡量自理,不拖累別人,也不許廟裡和徒弟們為他破費。由於愛國愛教,道德高尚,在全國道教界中受到崇敬,在1986年中國道協第四屆代表會上被選為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1989年他又被推選為中國道協道教文化研究所名譽所長和中國道教學院副院長。
1995年11月全真派在四川青城山舉行傳戒儀典,傅圓天大師被推舉為方丈、全真第二十三代大律師。
推薦閱讀:
※道教崇奉的神靈-東方道教網-
※道教兩大宗派
※中國道教始尊,太上老君(老子)是老三?
※八字命理中占什麼算命好?
※道教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