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詩歌試題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解答詩歌試題的基本步驟和方法(一)(2010-04-29 19:58:17)

解答詩歌試題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1、一般說來,鑒賞古詩大致要經過這麼幾個階段

詩是由意象構成意境,再由意境體現詩情的。意象是詩的基礎,意境是詩的畫面,詩情是詩的內涵。鑒賞一首詩必須從意象著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詩情

「意象  意境  詩情」是鑒賞古詩從局部到整體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可見,①誦讀(考試時則是默讀)全詩——②(通過領悟語言)感受詩歌描繪的形象——③(通過聯想想像)理解形象和意境——④進而理解形象並與形象產生共鳴,理解詩情——⑤感悟、評價形象的審美價值(也即作品的主題、社會意義等)——⑥創造自己心目中的新的形象,才是鑒賞詩歌的正確步驟。

總起來說就是:先明確寫了什麼,再弄清怎樣寫法,最後讀懂為何而寫。古人說,「沿波討源,雖幽必顯」(《文心雕龍》),通過誦讀(高考時是默讀),深人體察作品,鑒賞古詩才會有正確的方向。反之,就可能步入誤區。

2、鑒賞古詩應具備的條件

為了讀懂古詩,我們還要「知人論詩」,應該充分利用已知條件,了解掌握詩人的經歷和風格;要充分利用聯想、想像,還原詩中所描繪的圖景;把握詩的主要特色,以便抓住詩的主旨;推敲詩歌題目,以便明白詩的意旨;利用古詩的體裁,求得鑒賞的中肯;對古典詩歌的寄託(托物寓意、托物言志,言在此而意在彼)手法和細密的結構模式(起承轉合),也要特別關注,等等。

回答詩歌鑒賞試題要特別重視答題策略。主要包括:

(1)知人論世,評出特點。

(2)依據題目,突出文體特點。詩歌的形象性與抒情性要藉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答題時一定要根據要求,抓住詩歌本身特點,把握其藝術技巧。

(3)分點答題,點後例證。

(4)就詩論詩,不枝不蔓。高考詩歌鑒賞,強調對詩歌本身的理解,答題時一般無需引經據典,或引用其他作品比較。

(5)適當運用文學評論語言。如「有我之境」「無我之境」「以我觀物,萬物皆著我之色彩」「言有盡而意無窮」「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等常見的文學評論語言,運用恰當,可以使答案顯得技高一籌。

(6)回答古詩鑒賞試題,應該「因題而異」:

※對「問答型」題,做到「問什麼,答什麼;要什麼,給什麼」。

※對「綜述型」試題,一般可採取「總一分一總」的模式,即「詩歌寫了什麼——如何寫的——這樣寫的好處」來回答問題。具體說來,就是:①概括詩歌特色(用一個判斷句來表明自己的審美觀點)②依據試題要求,結合詩句進行分析來證明自己的審美觀點。③揭示詩作這樣寫的好處。

※對「對比型」的試題,應該這麼做:①通過研讀兩首詩,比照之間的異同點。②根據題目要求,扣住作品中的詞句加以分析闡述。

※回答「詩歌表達了怎樣的主旨」試題,常常可用到這樣的表述程式:這首詩採用了(某種)表達方式(或修辭手法、或表現手法),寫出了(某個)意象的(某種)特點,表現了(或突出了)(某種)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種)作用。

※回答「用了怎樣的表達方式」試題,離不開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等。

※回答「詩歌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試題,要馬上聯想到以下內容:比興、象徵、襯托、渲染、對照、聯想、想像、照應、正側結合、虛實結合、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卒章顯志等。

3、回答問答類試題答題規則

(1)回答形象類

試題試題舉例: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例04年高考廣西、海南、西藏、陝西、內蒙、青海卷試題)

鷓鴣天  晏幾道

十里樓台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麼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最後兩句是什麼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題要領:

(1)找到詩人描繪的形象的有關詩句;

(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意;

(3)結合文章主旨分析詩人為什麼要寫這一形象;

(4)指出描繪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參考答案](1)(2)古人認為杜鵑的啼叫聲好像在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3)這首詞的主題是遊子思鄉,描寫杜鵑的啼叫聲「不如歸去」,(4)便很好地傳達出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 最後兩句是說: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去的日期。表達了作者無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跡天涯有家難歸的感慨。

(2)回答意境類試題試題

例: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2004年廣東高考題)

江 漢 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1)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所寫的一首詩。詩中二三聯用了「片雲」、「孤月」、「落日」、「秋風」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題要領:

(1)找出詩中的物象、意象;

(2)展開聯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畫,再現畫面時既要忠實於原詩,又要力求語言優美;

(3)點明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可用兩個雙音節的詞,如雄壯開闊、高闊深遠、情韻濃郁、生機勃勃、恬靜優美、孤寂冷清、蕭瑟凄涼等;

(4)分析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麼樣的啟示和思考。一般可表述為:愉悅、歡快、激動、沉痛、悲憤、哀傷,讚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別之情、依戀之情、豪邁之情、閑適恬淡之情等等,但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哀傷的情懷」是不夠的,還應答出為什麼而「哀傷」。

[參考答案](1)第二聯寫「片雲」「孤月」,以遠浮天邊的雲,比喻詩人漂泊他鄉;以永夜的「孤月」,比喻詩人的孤寂。三四兩句詩,營造了一種天高道遠、孤月獨照的孤寂凄涼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北歸無望的孤獨之情。(2)第三聯借寫「落日」「秋風」,營造出雄壯、開闊的意境,體現了作者「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樂觀曠達

3、回答問答類試題答題規則

(1)回答形象類

試題試題舉例: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例04年高考廣西、海南、西藏、陝西、內蒙、青海卷試題)

鷓鴣天  晏幾道

十里樓台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麼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最後兩句是什麼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題要領:

(1)找到詩人描繪的形象的有關詩句;

(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意;

(3)結合文章主旨分析詩人為什麼要寫這一形象;

(4)指出描繪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參考答案](1)(2)古人認為杜鵑的啼叫聲好像在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3)這首詞的主題是遊子思鄉,描寫杜鵑的啼叫聲「不如歸去」,(4)便很好地傳達出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 最後兩句是說: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去的日期。表達了作者無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跡天涯有家難歸的感慨。

(2)回答意境類試題試題

例: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2004年廣東高考題)

江 漢 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1)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所寫的一首詩。詩中二三聯用了「片雲」、「孤月」、「落日」、「秋風」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題要領:

(1)找出詩中的物象、意象;

(2)展開聯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畫,再現畫面時既要忠實於原詩,又要力求語言優美;

(3)點明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可用兩個雙音節的詞,如雄壯開闊、高闊深遠、情韻濃郁、生機勃勃、恬靜優美、孤寂冷清、蕭瑟凄涼等;

(4)分析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麼樣的啟示和思考。一般可表述為:愉悅、歡快、激動、沉痛、悲憤、哀傷,讚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別之情、依戀之情、豪邁之情、閑適恬淡之情等等,但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哀傷的情懷」是不夠的,還應答出為什麼而「哀傷」。

[參考答案](1)第二聯寫「片雲」「孤月」,以遠浮天邊的雲,比喻詩人漂泊他鄉;以永夜的「孤月」,比喻詩人的孤寂。三四兩句詩,營造了一種天高道遠、孤月獨照的孤寂凄涼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北歸無望的孤獨之情。(2)第三聯借寫「落日」「秋風」,營造出雄壯、開闊的意境,體現了作者「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樂觀曠達。

(3)回答主旨類試題

試題舉例: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2004年高考甘肅、寧夏、新疆卷試題)

江 城子 五代·歐陽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姑蘇台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注]姑蘇台:吳王夫差與寵妃西施長夜作樂之地,原址在蘇州市西南姑蘇山上。

這首詞明寫眼前實景,暗寓歷史滄桑。詞中「水無情」、「空有姑蘇台上月」兩句含有深意。試結合全詩加以賞析。14.3.18.

答題要領:

(1)先分析所涉及的詩句具體寫了什麼;

(2)抒發了什麼感情,暗寓了什麼。

[參考答案](詞中「水無情」)(1)「水無情」明寫落日餘輝中金陵城外長江浩蕩東去的景色,(2)暗指六朝帝王被歷史無情地淘汰,他們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復返。  (詞中「空有姑蘇台上月」)(1)「空有」明寫六朝繁華已去,只剩月亮高掛,(2)暗寓警示後人不要重蹈覆轍之意。

(4)回答語言鍊字類

試題舉例: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後面的題目。(2004年高考吉林、黑龍江、四川、貴州、雲南卷試題)

木蘭花  宋 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轂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注]轂皺:皺紗。此處比喻水的波紋。

這首詞的上半闋是如何描寫春色的?試對此進行分析。(註:意境類)對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麼?

答題要領:

(1)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

(2)用一二句話準確表明該字在詩句中的準確含義;

(3)結合詩歌的有關內容具體分析這個字所描述的景象;

(4)適當展開聯想、想像,說說這個字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等。

[參考答案](春天美景富有層次感:首先看到了東風乍起,春波綠水,波面生紋,如細皺紗轂;然後是楊柳初醒,嫩綠淺碧,遙望一片青煙薄霧;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噴火蒸霞。春的風光正是這樣一層一層展開,故用了「漸覺」一語。)

(1)「鬧」字用得好。(2) (3)作者用一「鬧」字,不僅使人覺得杏花綻放得熱烈,甚至還讓人聯想到花叢中蜂蝶飛舞,春鳥和鳴的景象,(4)一個「鬧」字,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色表現得淋漓盡致。12.3.18.

(5)回答「詩眼」類

試題試題舉例: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2004年高考湖北卷試題)

次北固山下 王 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失,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註: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市,北臨長江。此詩或題《江南意》。

此詩第二聯「潮平兩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兩岸闊」,你覺得「失」與「闊」,哪個字更好,為什麼?解釋第三聯的意思,並分析情與景的關係。

答題要領: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個更好;

(2)解釋該字在詩句中的語表義和語里義;

(3)展開聯想和想像,把這個你認為好的字還原詩句中描摹景象;

(4)點出該字表達了什麼感情或烘託了怎樣的意境,或達到了怎樣的藝術效果。

[參考答案]

(1)「失」字更好,因為它生動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漲而與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觀視覺形象。

(2)「闊」字更好,因為它直抒胸臆地表達了春潮把江面變得邈遠無際,所以視野十分開闊的強烈感受,且讀起來與「懸」字對應,聲調似也更為響亮。

(6)回答句意類

試題試題舉例: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2004年高考天津卷試題)

聽蜀僧溶彈琴 李 白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注]①綠綺: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鍾:《山海經·中山經》載,豐山有九鍾,霜降而鳴。

(1)詩的第二聯中「一揮手」和「萬壑松」分別表現了什麼?

答                      。

(2)結合全詩談談你對第四聯「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的理解。

答                       。

答題要領:

(1)闡明詩句的語表義,有時還要發掘它的深層(語里)義;(2)指出詩句的描寫作用,或表達了什麼感情和旨趣。

[參考答案]

(1)「一揮手」寫蜀僧彈琴的姿態,表示出他的技藝高超;「萬壑松」用松聲寫琴聲,寫出了琴聲的音樂效果。

(2)①寫出了曲終時的景色;②寫出了作者沉醉於琴聲之中的狀態,側面描寫了琴聲的魅力。

(7)回答表達技巧類試題

試題舉例: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2004年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卷試題)

秋思  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試析張籍此詩寫了生活中哪個「尋常」的細節?表達了他什麼樣的情感?

答題要領:

(1)準確地指出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或何種技巧;

(2)結合詩句說說這個手法的內容;

(3)說說作者採取這種手法的原因;

(4)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傳達怎樣的旨趣。

[參考答案]

(1)詩中作者寫了這樣一個細節:(2)家書將要發出時,又覺得有話要說,故「又開封」。(3)作者客居洛陽見秋風起,從而引起對家鄉親人無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開信封補寫。(4)這個細節很好地傳達出詩人思鄉之情。

11.318

(8)回答關鍵詞類試題

試題舉例: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2002全國高考試題)

春夜洛城聞笛   李 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提問:「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

答題步驟:

第一步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第二步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參考答案](1)「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2)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推薦閱讀:

太原詩匯 第九輯 當代新詩詩人優秀作品展示 父親的鐮刀總是那麼鋒利
《無聲無息》/魯米
關於月
如何賞析王勃的《採蓮曲》?
關於詩歌的誤讀

TAG:詩歌 | 方法 | 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