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假想敵
有人說,宮廷情感大戲是滿足女人對華麗生活的夢想,其實依我看來並不盡然。誠然,就像古代的窮書生常常意淫富家小姐一樣,女人們內心裡的確都藏著一個對華麗生活的夢。但是,光是追求華麗生活還不行,必須是「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既要有能力有手段享受宮廷里的華麗愛情,還要享受那種把三千競爭對手踩在腳下的感覺。女人的假想敵,從來都是女人。看著那些在後宮中上演的姐妹反目,嬪妃爭寵便一目了然。
《甄嬛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劇中「甄嬛」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單純少女成長為一個擅長謀權的深宮婦人,她無數次參與宮闈爭鬥,無數次跌入谷底,幾乎不能翻身,最終憑藉過人才智,打敗無數宮中對手,登峰造極,成為一朝太后。
有一首歌叫做「女人何苦為難女人」,但其實女人最愛為難的就是女人。女人的驕傲與昂揚,往往不是建立在打破男權社會的鎖鏈上,而是建立在打敗同類同性上。這種心理,一方面是天性使然,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進入了一個絕不同情秦香蓮的時代,一個要求女人用身體作為武器去奪取資源的時代。大眾只會為勝利者而歡呼,沒人會關註失敗者的淚水,除非這個失敗者是個可供大眾娛樂的女明星,才能賺得一眾看客的廉價同情。
的確,現實生活中,我們常見這樣的例子:婚姻中有了第三者,妻子捉姦在床,通常她都不是棒打薄情郎,而是把那個女人揪過來打個鼻青臉腫。事情當下變成兩個女人的戰爭,男人反像個沒事人一樣溜之大吉。她痛罵那個女人是「狐狸精」、「爛貨」,好像從沒想過自己的男人品德有問題,自己的眼光也大有問題。
我曾看了張幼儀侄孫女寫的《小腳與西服》一書,發現一個很奇妙的憎恨情結:張幼儀並不怨恨背叛婚姻、拋妻棄子的徐志摩,她終身最恨的是她幾乎沒有碰過面的林徽因。她一直認為,如果不是林徽因搶走徐志摩的愛,他不會離開。
顯然,在女人與女人的戰爭中,兩者燃起戰火的首要原因毫無例外的是因為男人。無論是古時的宮闈之爭,還是現代社會的「原配」和「小三」之爭,為了「搶奪」這個男人,很多女人對付起同性來就像好鬥的公雞一樣抖擻精神,全力以赴地衝鋒陷陣;有些女人甚至會放下尊嚴,撕破臉皮,像個潑婦悍婦一樣罵街打人,全然不顧平常保持的淑女形象。
還有時候,為了早日登上理想中的位置,女人們培植勢力,排除異己,拉幫結派,打擊對手勢同水火。現實生活中,職場里的女人最不喜歡同性的領導,「異性相吸,同性排斥」是鐵律。辦公室里的女人因為「爭名奪利」表面一團和氣,背地互相拆台。女上司為了不給能幹的女下屬冒尖的機會,給女下屬穿小鞋早已不是奇聞;女下屬為了力爭上遊取而代之,處處找女上司失誤的事也時有發生。難怪有人說:女人多的辦公室里是非多。
更甚者,女人如果聰明,別的女人說她「自以為是」;女人如果自信,別的女人說她「狂妄自大」;女人如果能幹,別的女人批她:「盛氣凌人」 ;女人如果長得美,別的女人會懷疑她是不是「人造美女」;女人如果胸部大、身材好,別的女人鄙視她「胸大無腦」……很多時候,女人對女人就喜歡這樣橫挑鼻子豎挑眼!其實這些花了許多時間攻擊同類的女人是妒忌心在作怪,她們妒忌比自己優秀的女人,為了不要讓自己相形見絀,女人採取了貶低別的女人的方式來打擊對手安慰自己。
這就是現實。女人可以鬥不過流氓,但一定要斗得過小三,如果鬥不過小三,那一定要在別的場子上贏回來。周慧敏的以退為進,成了多少青春逝去師奶的模範榜樣;而張雨綺被大S搶走了舊愛,就一定要與王全安高調地曬出結婚戒指。而像希拉里那樣,既能打敗同性,又在異性主導的世界呼風喚雨的女強人,畢竟還是少數。
所以,李宗盛曾不解地問:女人何苦為難女人,他不知道,女人,通常只肯為難女人。在女人的心眼裡,殖民男人不算什麼,能打敗女人才叫本事。因為,女人才是女人的假想敵。
文/石頭
心靈咖啡觀點:
女人的天性就是愛嫉妒,這能改嗎?改不了。所以女人總是注意到別的女人的豐腴、優雅、甜美、自信、優秀、伶俐......總之,別的女人的優點實在太多了,多得有點過分。女人這生物,就是如此行事,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沒有敵人也為自己製造敵人出來。看見別人的好,才會對比出自己的差距,有時候假想敵的作用能夠促使女人變得更完美一些。這完全是看一個女人是否理性,缺乏理性的幻想反而使自己被情緒牽著走,淪陷在無限的嫉恨中無法自拔。這樣,你就會獲得痛苦了。
推薦閱讀:
※女人最誘惑男人的哪些部位
※女人長期缺愛的六個特徵,中兩個以上,她肯定單身!
※有品味的女人
※女人是男人最好的老師
※4大床技讓女人變「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