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國行政區劃綱目》之十七 湖北省

《晚清中國行政區劃綱目》之十七

湖北省

何宗海

湖北省是中國長江流域中部的一個內陸省份。因其地處洞庭湖以北而得名。春秋時為楚國鄂王封地,別稱鄂。帝堯時為樊國。夏時為古三苗之地。殷商時為鄂國。春秋時期屬楚國,西部為楚文化發源地,東部大部分被沼澤覆蓋,是歷史上著名的雲夢澤。戰國時為鄂邑。秦代大部屬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屬漢中、南陽、長沙、黔中和九江郡。西漢大部屬荊州刺史部。東漢置南郡、南陽郡、江夏郡以及漢中郡、廬江郡等。三國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在樊口設樊山戍,翌年4月,自公安遷鄂縣,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縣,分江夏立武昌郡;吳大帝黃龍元年(229年)4月,孫權稱帝,築壇祭天,9月遷都建業,武昌為吳陪都。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吳天紀4年)3月,吳亡,三國歸晉,分武昌縣復置鄂縣,武昌仍為郡治,屬荊州;惠帝元康元年(291年),武昌郡屬江州。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武昌郡領武昌、陽新、鄂3縣,屬郢州,州治夏口。南朝梁中大通4年(532年),分郢州置北新州,州治武昌。南朝陳永定元年(557年),武昌郡仍屬郢州,領武昌、鄂、西陵3縣。隋初,撤消僑置州、郡、縣;文帝開皇9年(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稱鄂州,治江夏,後來鄂州又成為治所;煬帝大業3年(607年),又行恢復,除西北部分和東部一隅外,絕大部分屬荊州,改鄂州為江夏郡,分武昌縣西境置城塘縣,同屬江夏郡,9年(613年),廢城塘縣併入武昌縣。唐初(618-906年),全國分為10道,後增至15道;西部為山南東道,東部為淮南道,東南部為江南西道,西南部為黔中道;改江夏治鄂州,並改京山、富水置郢州,另有襄州、隨州、均州、房州、峽州、復州、全州和蘄州、安州、黃州以及沔州等15州。後設山南東道節度使、荊南節度使、武昌節度使,分領各州;玄宗天寶14年(755年),韓仲卿(韓愈之父) 任武昌縣令,有美政,既去,縣人刻石頌德,李白作《武昌宰韓君去思頌碑》。五代十國時期,境內的襄、均、房、隨、郢、復、安7州屬於五代,黃、蘄、鄂3州初屬吳,後屬南唐;黃、蘄2州復又歸後周。江陵地區的南平國(924-963年)建都江陵,據荊、歸、峽3州;施州屬蜀。宋代(960-1127年)在中部設荊湖北路,始有湖北地名;北部設京西南路,有隨、金、房、均、郢諸州和襄陽府以及光化軍等;東部約以長江為界,北部屬淮南西路,有蘄、黃2州;南部屬江西南路,為興國軍;西部的施州屬夔州路;鄂西南為羈縻州。此時,由於北方金兵入侵,戰亂不止,大批人口南遷,逐漸繁榮,帶來北方先進的文化和農業技術,成為重要的糧食產地。元代,在全國設3個中書省、11個行中書省;屬湖廣行中書省(治江夏,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有武昌路、興國路、漢陽路、與歸州;長江以北屬河南行省,有襄陽路、黃州路、蘄州路、中興路、峽州路和安陸府、沔陽府及荊門州;西北部一隅屬陝西行省,西部夔州路、羈縻州屬四川行省。明初屬湖廣行省,後分全國為13個布政使司,屬湖廣布政使司(治江夏,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神宗萬曆元年(1573年),始建武昌石城。清初仍沿用明制;聖祖康熙3年(1664年),分湖廣左、右2布政使司,6年(1667年),左司改為湖北省。[1]

晚清的湖北省所轄區域,東界安徽省,東南毗江西省,南鄰湖南省,西連四川省,西北通陝西省,北與河南省接壤。省會江夏(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全省轄武昌、漢陽、黃州、德安、安陸、襄陽、鄖陽、宜昌、施南、荊州共10府;荊門1直隸州;鶴峰1直隸廳;興國、沔陽、蘄、隨、場、歸共6散州;夏口1散廳;共轄60縣。

武昌府

地處湖北省東南部。三國時屬吳國;魏文帝黃初2年(221年),東吳政權從南京遷都到鄂縣,改地名為武昌,取「以武而昌」之意,8年後,即吳大帝黃龍元年(229年)4月,孫權稱帝,在南郊築壇祭天,9月還都建業,武昌為吳陪都。當時吳國共有3個郡,武昌郡是其中之一,後改為江夏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管轄範圍包括湖北長江以南的嘉魚、咸寧、通山等縣以東和江西的九江、瑞昌等市縣。隋煬帝大業2年(606年),改漢津縣為漢陽縣。唐時江夏(武昌)和漢陽分別升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將鄂岳觀察使改為武昌軍節度使,治所在鄂州(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宋代屬鄂州,蘇軾《前赤壁賦》中:「西望夏口,東望武昌」的武昌,是指今湖北省鄂州市。元代,設置湖廣行省,其轄區大體包括今日湖北南部及湖南、廣西和貴州的大部,廣東的部分地區;世祖至元18年(1281年),湖廣行省治所由潭州遷至鄂州,並設鄂州路,管轄湖廣行省的北部邊緣地區。大德5年(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下轄7縣。武昌路和湖廣行省的治所均設於江夏縣(今湖北省武昌區)。明改湖廣行省為湖廣布政司,轄今兩湖及黔東。改武昌路為武昌府,轄江夏、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嘉魚、蒲圻、咸寧、崇陽、通城、興國州(今湖北省陽新縣)、大冶、通山共1州9縣。湖廣布政司、武昌府及江夏縣的治所均設於武昌,故稱「湖廣會城」。清代,武昌仍為湖廣會城;聖祖康熙3年(1664年),改湖廣布政司為湖北布政司和湖南布政司,各設巡撫管理軍事、行政,兩巡撫之上再設湖廣總督。湖北布政司下轄武昌、漢陽、黃州、德安、荊州、襄陽、鄖陽、施南等8府,督、司、府治均在武昌。[2]

省會所在地。府治江夏(在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轄區北部隔江與漢陽、黃州2府相望,自富池口(今湖北省陽新縣富池鎮)至清江口(今湖北省赤壁市赤壁鎮)沿江南岸均屬本府所轄,東南鄰江西省九江、南昌2府,西南與湖南省岳陽府接壤。下轄:江夏(縣治在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嘉魚(今湖北省嘉魚縣)、武昌(縣治今湖北省鄂州市)、蒲圻(縣治在今湖北省赤壁市)、咸寧(縣治在今湖北省咸寧市區)、崇陽(今湖北省崇陽縣)、通城(今湖北省通城縣)、大冶(今湖北省大冶市)、通山(今湖北省通山縣)共9縣;興國(今湖北省陽新縣)1散州。

漢陽府

地處湖北省中部偏東。殷周時(前11世紀——前771年),屬豫州,春秋戰國時屬楚,後期屬安陸石陽縣。秦昭王29年(前278年)置南郡,屬南郡。漢高帝年間,置江夏郡,屬荊州。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置沌陽縣,後改為安陸縣,屬荊州江夏郡。三國時置石陽縣,前屬吳後入魏。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石陽為曲陽縣,後置沌陽縣;懷帝永嘉元年(307年),沌陽縣遷治臨嶂山(今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城頭山),屬江夏郡。隋文帝開皇9年(589年),沌陽縣屬沔州(後更名為復州),17年(597年),沌陽縣改稱漢津縣;煬帝大業2年(606年),改漢津為漢陽。唐高祖武德4年(621年),屬沔州漢陽郡,縣治郡治州治由蔡甸臨嶂山遷到魯山(今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龜山西南);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沔州改稱漢陽郡,仍治漢陽;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沔州;敬宗寶曆2年(826年)廢沔州,漢陽縣改隸鄂州。五代十國時,先後屬吳和南唐,仍隸鄂州。後周顯德5年(958年),屬漢陽軍,軍治漢陽城。宋初,屬荊湖北路漢陽軍;神宗熙寧4年(1071年),廢漢陽軍,屬荊湖北路鄂州;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復置漢陽軍。元代改漢陽軍為漢陽府,隸屬湖廣行中書省。明太祖洪武9年(1376年),撤漢陽府,屬湖北布政使司武昌府,13年(1380年),恢復漢陽府。清德宗光緒25年(1899年),將漢口鎮與漢陽縣分治,改漢口鎮為夏口廳。[3]

府治漢陽(在今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轄區東界黃州府,西連德安、安陸2府,東南與武昌府隔江相望,西南鄰荊州府,北與河南省汝寧府接壤。下轄:漢陽(縣治在今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漢川(今湖北省漢川市大松湖東南畔)、孝感(縣治在今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黃陂(縣治在今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共4縣;沔陽(州治在今湖北省仙桃市沔城回族鎮)1散州;夏口(廳治在今湖北省武漢市漢口區西)1散廳。

黃州府

地處湖北省東部。夏商時代,禹「封皋陶之後於英六」(《史記·夏本紀》,「英」即英山,「六」即六安)。春秋戰國時,屬楚國。秦代先分屬南郡和九江郡,後屬衡山郡。漢高帝4年(前203年),屬淮南國;武帝元狩2年(前121年),分衡山郡及南郡共14縣置江夏郡,駐西陵 (今湖北省新洲縣城附近),分屬江夏郡和廬江郡。東漢光武帝建武23年(47年),立蘄春侯國,傳3世,復為蘄春縣;獻帝建安13年(208年),分江夏郡置蘄春郡。三國時,分屬魏弋陽郡和吳蘄春郡。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撤銷蘄春郡,屬武昌郡,翌年,尋陽縣劃屬廬江郡,西陵、邾縣、蘄春縣改屬弋陽郡;懷帝永嘉3年(306年),先後將西陵、邾、蘄春等縣劃屬西陽國(都址系今河南省光山縣)。東晉成帝咸康4年 (338年),境內僑置豫州,西陽郡沿屬豫州;孝武帝太元3年 (378年), 在九江王英布舊城置南新蔡郡 (今黃梅西南),兩郡並治。南朝宋分西陽郡置建寧左郡 (今湖北省麻城市西南);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西陽郡劃屬郢州,大明8年(464年),南新蔡郡改屬江州。隋文帝開皇5年(585年),分設黃州、蘄州總管府,分屬兩府,9年(589年),改兩府為兩州,18年 (598年),改南安縣為黃岡縣,齊昌縣為蘄春縣,新蔡縣為黃梅縣,梁安縣為木蘭縣,信安縣為麻城縣;煬帝大業3年 ( 607年),又將兩州改為兩郡,黃州改為永安郡;蘄州改為蘄春郡,仍為兩郡並治。唐高祖武德3年 (620年),永安郡改為黃州,置總管府,4年 (621年),改蘄春郡為蘄州,7年(626年),改為都督府;太宗貞觀元年 (627年),撤銷都督府;玄宗天寶元年(724年),改黃州為齊安郡,蘄州為蘄春郡;肅宗乾元元年 (758年),復改兩郡為兩州,屬淮南道。五代時,黃、蘄2州先後屬楊吳、南唐和後周。宋神宗熙寧5年(1072年),屬淮南西路。南宋理宗景定3年(1262年),蘄州治所遷至今蘄州;度宗咸淳6年 (1270年),分蘄水縣置英山縣。元代改兩州為兩路,各設總管府;世祖至元15年 (1278年),英山劃屬六安州,18年(1281年),在黃州設黃蘄州宣慰司,23年(1286年),撤銷宣慰司,直屬湖廣行省,29年(1292年),改屬淮西道,翌年(1293年),又改屬河南江北行省。明太祖洪武元年 (1368年),改黃州路、蘄州路為黃州府、蘄州府,同屬湖廣行省,9年(1376年),降蘄州府為州,與黃州府同屬湖廣布政司,不久改屬河南行省,11年 (1378年),蘄州屬黃州府管轄,自此以後蘄州與黃州合二為一,24年 (1391年),黃州府仍劃屬湖廣布政司;世宗嘉靖42年(1563年),置黃安縣。到此,黃州府轄有黃岡、麻城、黃陂、黃安、蘄水、羅田、廣濟、黃梅8縣和蘄州。清代沿襲明制;聖祖康熙3年(1664年),屬湖北布政司;世宗雍正7年(1729年),黃陂縣劃屬漢陽府。[4]

府治黃岡(在今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轄區東界安徽省安慶府及六安直隸州,西連漢陽府,西南與武昌府隔江相望,南鄰江西省九江府孔壠(今湖北省黃梅縣孔壠鎮),北與河南省光州直隸州及汝寧府接壤。下轄:黃岡(縣治在今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黃安(今湖北省紅安縣)、蘄水(今湖北省浠水縣)、羅田(今湖北省羅田縣)、麻城(今湖北省麻城市)、廣濟(縣治在今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鎮)、黃梅(今湖北省黃梅縣)共7縣;蘄州(州治在今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1散州。

德安府

地處湖北省東北部。夏、商時代屬古荊州。周為鄖子國。春秋戰國時屬楚國。秦代為南郡之地。漢高帝6年(前201年),分南郡置江夏郡,安陸為江夏郡屬縣,時安陸縣包括安陸、雲夢、應城3縣及漢川、孝感、黃陂、漢陽等縣之各一部分。三國初期先屬吳,後屬魏,隸江夏郡。西晉惠帝永興3年(306年),析安陸東境置灄陽縣(今黃陂地);東晉析沙羨、安陸兩縣地復置沌陽縣(今漢川縣南),兩晉均為江夏郡治。南北朝時,先後隸郢州、司州、南司州,至陳宣帝太建12年(580年),改安陸郡置南司州,安陸為屬縣。隋文帝開皇3年(583年),置鄖州總管府,14年(594年),廢鄖州總管府,仍置安陸郡,治安陸,安陸為屬縣;煬帝大業2年(606年),改京池縣為吉陽縣,不久省入安陸縣。唐高祖武德4年(621年),改安陸郡為安州,置總管府,7年(624年),改為大都督府;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安州隸淮南道,3年(629年),罷都督府;玄宗開元年間(713-742),安陸仍置都督府,天寶元年(742年),改安州為安陸郡,置都督府;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為安州都督府;德宗貞元3年(787年),安州隸山南東道。五代後梁,置宣威軍節度使。後唐更名安遠軍節度使。後晉又罷軍為防禦州,後又復為安遠軍。後漢仍為安遠軍。後周太祖顯德元年(954年),復罷軍為防禦州。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復置安遠軍節度使,隸荊湖南北路;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升州為府,於安陸置德安府,領安陸、應城、孝感、應山、雲夢5縣。南宋高宗建炎4年(1130年),為德安府漢陽鎮撫使治所,紹興3年(1133年),德安府仍隸荊湖北路,治安陸;度宗咸淳7年(1271年),德安府遷治漢陽城頭山,安陸縣治隨之僑置。元世祖至元13年(1276年),安陸仍為德安府治,隸荊湖北道宣慰司,15年(1278 年),析應山縣隸隨州,府安陸、孝感、應城、雲夢共4縣,州領隨、應山共2縣,18年(1281年)罷宣慰司,德安府直隸鄂州行省,30年(1293年)改隸黃州路,後復隸湖北道宣慰司。明太祖洪武元年(1367 年),仍為德安府,隸湖廣行省,9年(1376年),降府為州,隸黃州府,13(1380年)復升為府,治安陸,隸湖廣布政使司武昌道,24年(1391年),改屬河南布政使司,後還屬湖廣布政使司;神宗萬曆36年(1068年),隸荊西道。清聖祖康熙3年(1664年),屬湖北布政使司,隸漢黃德道。[5]

府治安陸(在今湖北省安陸市區)。轄區東南界漢陽府,西連襄陽府,西南鄰安陸府,北與河南省南陽、汝寧2府接壤。下轄: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雲夢(今湖北省雲夢縣)、應城(今湖北省應城市)、應山(今湖北省廣水市)共4縣;隨州(州治在今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1散州。

安陸府

地處湖北省中部。春秋戰國時期,為楚別邑,稱郊郢,系楚國陪都。秦屬屬南郡。西漢初置縣。郊郢為郢縣,屬南郡18縣之一。新莽改郢縣為郢亭。三國時屬吳,稱石城。晉置竟陵郡,治石城,為郡治。南朝置萇壽縣,治石壬。西魏改萇壽為長壽。北周立石城郡於郢,置郢州治長壽。隋廢郢州,改石城郡為竟陵郡,治長壽。唐代置郢州,治長壽。元代升郢州為安陸府,治長壽,隸河南行省。元末廢長壽縣。明太祖洪武3年(1370年),復立長壽縣,仍隸安陸府,9年(1376年),降安陸府為安陸州,省縣入州,屬湖廣布政使司;世宗嘉靖10年(1531年),御置承天府,是當時全國三大直轄府之一,盛極一時;因嘉靖皇帝生養發跡於此,御賜縣名為「鍾祥」,以其龍飛之地取「鍾聚祥瑞」之意而賜名;升安陸州為承天府,鍾祥之名自此始。承天府仍轄屬湖廣布政使司,分隸荊西道。清世祖順治3年(1646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仍治鍾祥;聖祖康熙3年(1664年),隸湖北布政使司,10年(1671年),分隸荊南道;世宗雍正13年(1735年),改隸安襄鄖荊道。[6]

府治鍾祥(在今湖北省鍾祥市區)。轄區東界漢陽府,西連荊門直隸州,南鄰荊州府,東北毗德安府,西北與襄陽府接壤。下轄:鍾祥(今湖北省鍾祥市)、京山(今湖北省京山縣)、潛江(今湖北省潛江市)、天門(今湖北省天門市)共4縣。

襄陽府

地處湖北省北部。周朝境內主要有鄧、谷、羅、隨、唐、厲、盧戎等國。春秋戰國時期,諸國設置縣、邑,又於今襄陽城置北津戍。秦代以漢水為界,北屬南陽郡,郡治宛,南屬南郡,郡治江陵。西漢屬荊州刺史部。東漢光武帝時改南陽郡之舂陵縣為章陵縣,又析蔡陽縣置襄鄉縣;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荊州刺史劉表徙治襄陽,建安13年(208年),曹操取荊州,分南郡編縣以北及南陽郡山都縣始置襄陽郡;又割南陽郡西界立南鄉郡。三國時分屬魏荊州襄陽、南陽、南鄉、義陽、新城5郡。西晉時分屬荊州襄陽、義陽、隨郡、順陽、南郡、新城6郡。晉惠帝年間(290~306年),分襄陽郡、義陽郡、南陽郡6縣地新立新野郡;永嘉之亂後,北方流民大批湧入,在境內先後僑置的州郡有:雍州及京兆郡,扶風郡,始平郡;司州及河南郡,北河南郡,廣平郡;秦州、楊州義成郡等。南北朝宋文帝元嘉26年(449年),割荊州襄陽、南陽、新野、順陽、隨5郡為雍州,僑郡縣仍寄寓各郡;孝武帝大明年間(457~464年),分實土郡縣以為僑郡縣境,僑郡縣遂有實土,統一歸屬雍州,後分屬雍、司、梁 3州;齊仍屬雍、司、梁3州;梁時境內分屬6州,共置29郡、67縣;西魏恭帝元年(554年),置襄州、蔡州、昌州、唐州、州、隨州、順州、土州共8州28郡45縣;北周時置襄、蔡、昌、唐、隨、順、土7州,共領22郡、37縣。隋文帝開皇3年(583年),罷郡,以州統縣;煬帝大業3年(607年),又改州為郡,以郡統縣。唐太宗時屬山南道;玄宗時分屬山南東道之襄、隋2州,共置10縣。五代時沿唐制。襄州在唐末、後梁之際曾改名忠義軍,旋復舊名;隋州唐城縣後梁、後晉曾改名漢東縣,後復舊名。宋代境內屬京西南路,共置10縣,分屬襄陽府、隨州、光化軍。元代境內屬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設置有襄陽路、隨州(屬德安府),共置7縣;世祖至元19年(1282年),襄陽路領2州6縣。明代置襄陽府,領1州7縣。清代初屬湖廣布政司;聖祖康熙3年(1664年),改屬湖北布政司(後改省),州縣建置沿明制。[7]

府治襄陽(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城)。轄區東界德安府,西連鄖陽府,南鄰安陸府及荊門直隸州,西南毗宜昌府,北與河南省南陽府接壤。下轄:襄陽(縣治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城)、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市)、南漳(今湖北省南漳縣)、棗陽(今湖北省棗陽市)、谷城(今湖北省谷城縣)、光化(縣治在今湖北省老河口市光化辦事處)共6縣;均州(州治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區)1散州。

鄖陽府

地處湖北省西北部。故稱麇國。夏時,為豫州之西域。商代屬庸國。西周時屬周疆域。春秋時,楚滅麇國。秦代屬益州漢中郡。漢置長利、錫2縣,屬漢中郡。東漢光武帝建武6年(公元30年),長利併入錫縣,仍屬漢中郡。三國時,屬魏興郡。晉武帝太康4年(283年),復置長利縣,5年(284年),改長利縣為鄖鄉縣,屬魏興郡,隸荊州,以治所附近鄖關得名,又傳因位鄖山之南得名。南朝,屬梁州魏興郡。齊時,分魏興郡東境屬上庸,郡北境置齊興郡,又分鄖鄉縣置齊興縣,為齊興郡治,屬梁州。隋改廣福縣為安福縣,與鄖鄉縣同屬豫州淅陽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置南豐州,8年(625年),南豐州廢,鄖鄉、堵陽、安福屬均州;太宗貞觀2年(628年),省堵陽、安福2縣入鄖鄉,並省長利入鄖鄉,廢均州,以鄖鄉縣屬淅州,8年(634年),廢淅州復置均州;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均州為武當郡;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為均州,隸山南東道。五代時屬均州。宋代,屬京西南路均州武當郡。元世祖至元14年(1277年),鄖鄉縣改鄖縣,屬襄陽府均州。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復置上津縣;憲宗成化12年(1476年),升為鄖陽府,在鄖縣南門保置鄖西縣(即唐時長利縣故地),屬湖廣布政使司。清聖祖康熙3年(1664年),分湖廣布政使司為湖北布政使司等,屬湖北布政使司。[8]

府治鄖(在今湖北省鄖縣)。轄區東界襄陽府,西及西北連陝西省興安府及商周直隸州,南鄰宜昌府,西南通四川省夔州府,東北與河南省南陽府接壤。下轄:鄖(今湖北省鄖縣)、房(今湖北省房縣)、竹山(今湖北省竹山縣)、竹溪(今湖北省竹溪縣)、保康(今湖北省保康縣)、鄖西(今湖北省鄖西縣)共6縣。

宜昌府

地處湖北省西部偏南。夏、商、周時稱夷陵,為古荊州地。秦始皇26年(前221年),楚 頃襄王21年(前278年),秦將白起「攻楚、拔郢、燒夷陵」,夷陵之名始見於史籍。秦始皇26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縣,大部分地域屬南郡。漢承秦制,屬荊州南郡。東漢建安13年(208年),改夷陵為臨江郡,15年(210年),又改臨江郡為宜都郡。三國時,吳黃武元年(222年),改為西陵郡,也稱宜都郡。晉太康年間(280-289年),改為夷陵縣。東晉分夷陵西境(在長江南岸的黃牛岩至黑岩之間)另置宜昌縣,寓意在於祈福分境置縣宜於國運昌盛,宜昌之名始於此。南北朝宋、齊沿晉制;梁改為宜州;西魏改為拓州,後周改為峽州。隋煬帝大業3年(607年),改峽州為夷陵郡,轄夷陵、夷道、長楊、遠安4縣,夷陵縣為郡治,隸屬荊州都督府。唐初,改為陝州,屬山南東道;玄宗天寶初又改為夷陵郡;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為陝州,仍屬山南東道。五代時,為南平國。北宋復稱陝州,屬荊湖北路。元豐年間(1078~1085年),改陝為峽。元世祖至元17年(1280年),升峽州為峽州路,屬河南行省荊湖北道。明初改峽州路為峽州府;太祖洪武9年(1376年),改峽州為夷陵州,隸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上荊南道。清順治4年(1647),夷陵州隸屬荊州府,5年(1648年),改夷陵為彝陵;雍正13年(1735年),升彝陵州為宜昌府,改彝陵縣為東湖縣並為宜昌府治所,領東湖、興山、巴東、長陽、長樂5縣及歸州、鶴峰2州,隸屬荊宜施道;光緒2年(1876年),中英簽訂《煙台條約》,宜昌被闢為通商口岸。[9]

府治東湖(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區)。轄區東界荊門直隸州及荊州府,西連施南府及四川省夔州府,南鄰湖南省永順府及澧州直隸州,北依鄖陽府,西北與襄陽府接壤。下轄:東湖(縣治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區)、長楊(今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興山(今湖北省興山縣)、巴東(今湖北省巴東縣)、長樂(縣治在今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樂坪鎮)共5縣;歸(州治在今湖北省秭歸縣歸州鎮)1散州。

鶴峰直隸廳

地處湖北省宜和昌府西南部。系宜昌府所轄直隸廳。古稱柘溪、容美,又稱容陽。戰國屬巫郡,秦屬黔中郡,漢為武陵郡,南北朝稱溇水蠻,宋代稱施中蠻,元代屬四川,明清歸湖廣。元順帝至正10年(1350年),設立四川容米峒軍民總督府。明太祖洪武5年(1372年),改置容美長官司,7年(1374年),再改為容美宣慰司;成祖永樂4年(1406年),復置宣撫司;思宗崇禎13年(1640年),再改宣慰司。清世祖雍正年間,朝廷對西南諸土司實行「改土歸流」政策,12年(1735年),始將容美土司分設1州1縣,即鶴峰州和五峰縣,隸屬宜昌府,結束了田氏世襲930年(806年至1735年,即唐元和元年至清雍正13年)的統治;德宗光緒30年(1904年),鶴峰州升直隸廳,隸屬湖北布政司施鶴道。[10]

廳治鶴峰(在今湖北省鶴峰縣城)。所轄地域大致與今鶴峰縣相當。

施南府

地處湖北省西南部。春秋為巴子國地。戰國為楚地。秦屬黔中郡。漢屬南郡。三國先屬蜀,後屬吳建平郡、武陵郡。兩晉、南北朝宋、齊屬建平郡、天門郡、武陵郡;梁屬信陵郡;北周屬秭歸郡、鄴州軍屯郡、清江郡。隋屬巴東、清江等郡。唐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五代先後為前、後蜀所據。宋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及辰州、富州、高州、定州。元屬歸州巴東縣、施州建始縣,南部民族地區實行土司制度。明屬夔州建始縣,歸州巴東縣、施州衛軍民指揮使司,南部地區仍實行土司制度。清初沿明制;世祖雍正6年(1728年),裁施州衛,設施縣;13年(1735年),改土歸流,置施南府,轄恩施、宣恩、來鳳、咸豐、利川共5縣;高祖乾隆元年(年),夔州建始縣劃歸施州,巴東縣、鶴峰州屬宜昌府。[11]

府治恩施(在今湖北省恩施市區)。轄區東界宜昌府,西連四川省酉陽直隸州和石砫直隸廳,北連四川省夔州府,東南與湖南省永順府接壤。下轄:恩施(今湖北省恩施市)、宣恩(今湖北省宣恩縣)、建始(今湖北省建始縣)、利川(今湖北省利川市)、來鳳(今湖北省來鳳縣)、咸豐(今湖北省咸豐縣)共6縣。

荊州府

地處湖北省南部。荊州之名源於《尚書·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為古九洲之一。春秋戰國時屬楚。楚文王元年(前689年),楚國遷都於郢(今紀南城),都郢400餘年。秦昭襄王29年(前278年),秦將白起拔郢,分郢置南郡、江陵縣。漢高帝5年(前202年),置南郡,分江陵縣置郢縣;武帝元封5年(前106年),設立荊州刺史部;章帝元和2年(85年),復為南郡。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分荊州,後歸吳,為吳荊州治所。東晉元帝大興元年(318年),在境內設雲中、九原、定襄、宕渠、廣牧、新豐6個僑縣,並設新興郡統轄;自穆帝永和8年(352年)起,荊州治所定治江陵,江陵城由此又稱荊州城。南北朝時期,齊和帝中興元年(501年),齊在江陵建都,史稱西齊;梁元帝元年(552年),蕭繹即帝位於江陵,3年(554年),西魏發兵入江陵,元帝降而被殺,國除,西魏設江陵總管府監督。翌年(555年),在江陵境內置華陵縣;後又在華陵縣南置鄀州,同時置雲澤縣。後周時改華陵縣為紫陵縣。隋文帝開皇2年(582年),罷總管府,7年(588年),並後梁,又置江陵總管,廢新興郡;11年(592年),省安興縣入廣牧縣,仁壽初復稱安興縣;煬帝大業元年(605年),將鄀州及雲澤縣併入紫陵,又省定襄併入安興。北朝時,齊和帝、梁元帝、後梁、蕭銑皆以荊州為國都。唐初,設荊州大都督府,廢紫陵縣入江陵;太宗貞觀17年(643年),省安興縣入江陵;肅宗至德年間之後,置荊南節度使,上元元年(760年),升荊州為江陵府,建為南都。五代十國時為荊南國都(或稱南平國)。宋代為荊湖北路。元代為中興路。清代為荊州府;聖祖康熙22年(1683年),於江陵置湖北駐防將軍府。[12]

府治江陵(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城)。轄區東界漢陽府,西連宜昌府,南鄰湖南省岳陽府及澧州直隸州,北與安陸府及荊門直隸州接壤。下轄: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公安(今湖北省公安縣)、石首(今湖北省石首市)、監利(今湖北省監利縣)、松滋(今湖北省松滋市)、枝江(縣治在今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鎮)、宜都(縣治在今湖北省宜都市陸城街道辦事處)共7縣。

荊門直隸州

地處湖北省中部。夏商時屬荊州。春秋戰國時期,屬楚國。秦昭襄王29年(前278年),於楚郢都設南郡,屬南郡。西漢初置編縣,景帝時期(前156-前140年),置當陽縣,仍屬南郡。三國時屬吳。西晉沿吳制。東晉置武寧郡。南朝宋初沿晉制;明帝泰始年間改長寧郡為永寧郡;北周置平州。隋文帝開皇7年(587年),改平州為玉州;9年(589年),廢玉州復置當陽縣;11年(591年),廢長林入長寧縣,18年(598年),復改長寧為長林縣,屬南郡。唐初屬荊州,改當陽為基州;德宗貞元21年(805年),析長林縣置荊門縣,廢當陽縣入荊門縣,屬南郡江陵府。唐末,又改荊門縣為長林縣。五代時期屬荊南國;後晉高祖天福5年(940年),設荊門軍,領長林縣,後軍廢;後周廢樂鄉縣,南境入長林縣。宋太祖開寶5年(972年),復置荊門軍,領當陽、長林2縣,屬荊湖北路;神宗熙寧6年(1073年),廢軍,劃長林、當陽2縣屬江陵府;哲宗元佑3年(1088年),復置荊門軍,仍領縣長林、當陽。元世祖至元14年(1277年),升荊門軍為荊門府,屬河南行省;文宗天曆年間(1328-1329年),降府為州,屬荊湖北道宣慰司。明太祖洪武9年(1376年) ,降荊門州為荊門縣,屬荊州府;13年(1380年),升荊門縣為荊門州;世宗嘉靖10年(1531年),改屬承天府。清世祖順治3年(1646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荊門州仍領當陽縣,屬安陸府;高宗乾隆56年 (1791年),升荊門州為直隸州,屬湖北布政使。[13]

州治荊門(在今湖北省荊門市區)。轄區東界安陸府,西連宜昌府,南鄰荊州府,北與襄陽府接壤。下轄:當陽(今湖北省當陽市)、遠安(今湖北省遠安縣)共2縣。

注釋:

[1]據《湖北省人民政府網》、《湖北省地方志》等「湖北省歷史沿革」及相關資料綜合整理;

[2]據《武昌區志》、范定強:《關於武昌的歷史沿革與城邑文化》等「武昌府歷史沿革」及相關資料綜合整理;

[3]據《東西湖區檔案信息網》:《漢陽府志》等「漢陽府歷史沿革」及相關資料綜合整理;

[4]據《黃岡市人民政府網》等「黃州府歷史沿革」及相關資料綜合整理;

[5]據《安陸市人民政府網》等「德安府歷史沿革」及相關資料綜合整理;

[6]據《行政區劃網》等「安陸府歷史沿革」及相關資料綜合整理;

[7]據《襄樊市人民政府網》等「襄陽府歷史沿革」及相關資料綜合整理;

[8]據《湖北·鄖縣網》等「鄖陽府歷史沿革」及相關資料綜合整理;

[9]據《中國·宜昌網》等「宜昌府歷史沿革」及相關資料綜合整理;

[10]據《鶴峰網》等「鶴峰直隸廳歷史沿革」及相關資料綜合整理;

[11]據《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新華網湖北頻道》等「施南府歷史沿革」及相關資料綜合整理;

[12]據《中國長江網》等「荊州府歷史沿革」及相關資料綜合整理;

[13]據《中國·荊門網》等「荊門直隸州歷史沿革」及相關資料綜合整理。

推薦閱讀:

中國「少數民族」資料大全
《泰囧》製造了中國電影哪十宗最?
中國盆景的感悟、創新、超越
全中國,我只有看他演「霸道總裁」不反胃!
日媒報道東京每100人中即有1中國人

TAG:中國 | 行政 | 行政區劃 | 湖北 | 晚清 | 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