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勒森能完成45年前基辛格的使命?
歷史其實很單調,總是在重複同一個故事,轉一圈幾十年後好像回到原地。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今天抵達中國,進行他上任以來的第一次亞太和訪華之旅行。
這讓人想起了45年前的基辛格訪華,中美關係也回到了45年前。
肚子痛的基辛格
兩人都是美國國務卿,但基辛格是悄悄來的,他是從巴基斯坦悄悄坐飛機來到中國,全世界都不知道。
離開美國之前,美國國務院宣布:基辛格此行「將到越南南方執行調查事實的任務,隨即到巴黎同戴維·布魯斯磋商。在基辛格赴巴黎途中,他將同泰國、印度和巴基斯坦官員們會談」。
就是到了巴基斯坦,基辛格宴席上突然肚子,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就宣布讓他到海邊的總統別墅去休息一下,基辛格走出酒店就登上了早已等候在機場的飛機飛往中國。
基辛格在巴基斯坦消失了48小時,其中有17個小時是與中國總理周恩來會談,還參觀了故宮。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抵達北京,受到周恩來總理等中國領導人的歡迎。全世界都驚呆了。2月28日,中美上海聯合公報發表,宣布中美兩國關係走向正常化。從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的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蒂勒森能擺平朝鮮半島?
蒂勒森訪華讓人想起45年前的基辛格,是因為他同樣面臨基辛格的難題和使命。
基辛格秘密訪華促成了尼克松訪華,結束了越南戰爭
越南戰爭(1961~1973年),美國先後有360萬軍隊輪換進入越南戰場。陸軍陣亡30867人,海軍陣亡1599人,空軍陣亡1707人,海軍陸戰隊陣亡1306人,共47239人。死於其它原因的人有陸軍7251人,海軍909人,空軍603人,海軍陸戰隊1683人,共10446人。總計超過5.7萬人。另傷殘約30萬。
近10年的戰爭,拖垮了美國經濟,國內反戰浪潮高漲,如果沒有中國允許,美國就無法撤出越戰,撤離就會非常狼狽,損失巨大,會被窮追猛打。而越共是中國的鐵杆盟友,只有中國能協助美軍安全撤離。
基辛格訪華是成功的,他成了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也成了美國最有功績的國務卿。
蒂勒森的難題就是朝鮮半島,40萬美韓大軍,兩個航母艦隊,整個美國亞太戰略都壓在了這裡,已經是進退維谷。戰,損失將遠超過越戰,結局難料,因為朝鮮手裡有核武器;退,能退得出來嗎?怎麼退?
蒂勒森這次沒必要秘密訪華,但還要放些煙幕,先訪問日本和韓國。蒂勒森已經承認美國對朝政策的失敗,但也誓言對朝開戰,在三八視察時說:美國對朝「戰略忍耐」到此為止。甚至指責中國對朝制裁不力。
有人說,蒂勒森是來傳達美國對朝開戰的決心的。我則認為這是面子上的話,如果開戰,是不會跟中國講的,戰爭要的是突然性。你告訴中國要開戰,這仗還能打嗎?
目的還是要和。同樣需要中國的協助。沒有中國的協助,美國根本撤不出來。
45年的台灣問題
1971年4月21日,中國政府就美方提出雙方舉行高層對話的建議給美國政府一個答覆:"要從根本上恢復中美關係,必須從中國的台灣和台灣海峽地區撤走美國一切武裝力量。而解決這一關鍵問題,只有通過兩國高級負責人直接商談才能找到辦法。因此,中國政府重申,願意公開接待美國特使如基辛格博士,或美國國務卿甚至美國總統本人來北京直接交談。"
這就有了基辛格秘密訪華。
45年前,基辛格先坐在了中國釣魚台的會談室里,周恩來等中國方面的人員一落座,基辛格說:"今天,全球的趨勢使我們相遇在這裡。現實把我們帶到了一起,現實也會決定我們的未來。""我們正是本著這種精神來到你們美麗而神秘的國家。"
然後基辛格談了七個問題:在談到台灣問題時,他從撤軍問題談起著重談了:
(一)美國政府擬在印支戰爭結束後撤走三分之二的駐台美軍,並準備隨著美中關係的改善減少在台余留的軍事力量;
(二)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但希望台灣問題能和平解決;
(三)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支持台灣獨立;
(四)美蔣條約留待歷史去解決;
(五)美國不再指責和孤立中國,美國將在聯合國支持恢復中國的席位,但不支持驅逐台灣代表。在談到印支問題時,他保證將通過談判結束越南戰爭。他們準備制定一個從越南和印支撤走武裝力量的時間表,但希望得到一個維護他們的體面和自尊的解決辦法。接著他還談到日本、蘇美關係、南亞次大陸等問題。
蒂勒森會談什麼問題?
台灣問題是必談的。45年後,特朗普撕毀了中美45年的協議,踩了「一中」紅線,現在台灣已經在講美國軍隊重返台灣和部署「薩德」的問題。中國會不提出統一台灣問題?
美國取消亞太再平衡戰略已經有清晰地表達,剛剛宣布亞太再平衡已經過時。
「體面和自尊的解決」朝核問題,可能要涉及到韓國和日本。
美國到底願意做出多少讓步?
特朗普和尼克松
1969年,尼克松競選成為美國總統入主白宮,他說要做一件最大改變美國的事情,就是改善中美關係,開展"均勢外交",增強美國對付蘇聯的力量,並調整其亞洲政策。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尼克訪華的一周被稱為「改變世界的一周」。中美兩個大國在當時的世界格局中,各自轉個180度大彎來之不易。此後中美逐漸打破堅冰,建立彼此尊重的關係,激發了國際政治中意識形態體系的更新,推動了世界和平與經濟流通,堪稱20世紀政治史上的里程碑。
45年後,特朗普入主白宮,他也要做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他表示要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雙普會」,要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美俄聯合共管世界。
特朗普的這個想法可謂大膽,而具有創意。可現在看到的情況是,特朗普可能是單相思,俄羅斯普京好像並不買他的帳,一副笑臉,但下手極狠,現在「雙普」根本無法坐到一張桌子上。
昨天,敘利亞擊落入侵的美以戰機,以色列說,沒有擊落。可這不就是俄羅斯對美國發出的警告,如果你再來,我就打下你來!
美俄還是要戰場上見。
美俄聯合,有人擔憂中國遭受兩面夾擊。可現在,沒有見成普京的特朗普要邀請習近平訪美。
45年前的中美俄三國演義還在繼續,還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那個定律。
特朗普和尼克松還有一個共同點。尼克松是因竊聽的「水門」事情遭彈劾而辭職下台的美國總統,算是第一個,而特朗普現在也惹上了一個「郵件門」,也被 反對派抓住不放,會不會成為尼克松第二?
尼克松下台了,但中美關係的改善為尼克松贏得了顯赫的政績和名聲。
特朗普呢?
庄則棟和鄧文迪
歷史是大人物舞台,但往往因為小人物的加入才變得精彩。
45年前的中美破冰,人們就會想起乒乓球外交。
1970年,美國突然邀請中國乒乓球隊訪美,中國隊在美的表現瞬間美國電視台和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然而1971年,美國提出美國乒乓球隊訪華時卻遭到拒絕。當時世乒賽正日本舉行,美國隊隊長科恩不知怎麼就上了中國隊的車,中國隊長庄則棟給以熱情擁抱,相談甚歡,還贈送禮品。科恩投桃報李,邀請中國隊到美國隊的住地,又是拍照,又是聯歡。日本媒體也感覺這事蹊蹺,就給了大篇幅的報道。報道傳到中國,周恩來總理高興地說:「庄則棟不只是會打球,還會搞外交」。中國因此而重新發出對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的邀請。周恩來總理親自接見與每個隊員握手。
當然不是因為這件事,庄則棟後來娶了一個日本太太,移民到日本。
後來有一個廣東外國語學院的女學生在香港的一次聚會上,不小心把紅酒灑到了一個美國人的衣服上,趕緊道歉收拾,這個美國人不但沒生氣,反而邀請這個女孩子坐下喝一杯。然後,他們就成了無妻。
這個美國人就是世界聞名的傳媒默多克,這個女孩子叫鄧文迪。
鄧文迪嫁到美國,最揚名的一件事,是默多克在英國出庭,突然遭到身邊人的攻擊,而身後的鄧文迪突然躍起越過默多克的頭一掌將對手擊倒,因為她是排球健將,來了一個漂亮的扣球。全場為之驚呆喝彩。鄧文迪捨身救夫的報道也成了全球傳媒報道的精彩新聞。
鄧文迪雖然與默多克離異,但仍然是世界社交場合的名媛。
特朗普上台之後,因與台灣蔡英文通了一通電話,將中美關係陷入極度不確定狀態。中國的春節,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和女婿罕見到來到中國駐美大使館出席跨年聯歡,中秋節,特朗普向中國人民拜年。在跨年聯歡會上就出現了鄧文迪的身影,原來這些就是她穿針引線。
鄧文迪雖然離婚,但對默多克的傳媒集團還有不小的影響力。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大多數傳媒都與特朗普作對,而默多克的放下媒體卻堅定地站在特朗普一邊。因為鄧文迪和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關係甚好。
投桃報李,伊萬卡也就做了中美關係的穿針引線人,她可是特朗普身邊的關鍵人物。
也許小人物才是歷史的精彩之處。
推薦閱讀:
※1972:毛澤東與尼克松、基辛格的談話實錄
※《論中國》和《世界秩序》: 基辛格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嗎?
※如何看待「外媒稱基辛格制定美俄接近計劃:通過俄打壓中國」?
※1971年基辛格秘密訪華震驚了誰?
※世界欠這個遊戲老教授一個諾貝爾和平獎